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果华为被打倒了,对我们有什么影响? 第1页

              

user avatar   li-qiang-14-86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上大学的时候,那是07年08年吧。有段时间,有一个远房亲戚给我家修理院墙,他是个泥瓦匠,虽然当时他已经快四十岁了,但是论辈分我却叫他姐夫。

那时候还流行校内网,我正好看到一条视频是德国的泥瓦匠修房子,视频里说他们德国一个工人一天能赚很多钱。

姐夫跟着我看完之后艳羡的和我说:“小强,你说都干一样的活。凭啥人家干一天赚的钱顶上我们干十几天的?”

看着他混浊的眼神,我当时不知如何回答。

不过脑子想到的答案都是些当时公知口中流行的这国怎、定体问、我陷思那一套。

现在想来,姐夫和德国的泥瓦匠干的的确是一样的活儿。

但是姐夫的手艺,服务的对象可能更多是卖猪肉的王二叔,剃头的赵三爷,濒临倒闭的工厂职工刘姨、商场售货员孙姐。

而那个德国泥瓦匠,服务的人可能更多的是西门子的工程师,奔驰的工程师,博世的技术工人。

我们支持华为。这其中的道理完全可以抛开什么民族大义,就用最朴素最实在的利益讲给大家听。

哪怕,你的后代将来只做一个普通的厨师,送快递的、剃头修脚的。

他们服务华为通讯工程师的收入也会远远大于他们服务华为衬衫厂工人的收入。

如果中国有几十个华为这样的企业,你在这样的企业附近开一家麻辣烫、包子铺、烧烤摊,赚的钱也会是现在的几倍!

—————————————————————————————————————

说了这么多,忘记回答问题了。

我的答案是,华为被打倒,对华为的老板、精英员工似乎不会有太大的影响。他们这个层次的人才,到哪儿都不愁生活,他们中绝大多数的后代,至少维持一两代中产生活应该不难。如果国内生存环境恶劣,他们去外国谋职应该也不难。

难的是谁呢,难的是像我这样的普通人。因为如果我们的后代无法跨越阶级,而是从事简单的服务行业。那么他们服务精英和服务普通人收入是完全不同的。

要知道,顶级工程师可以出国赚钱,但是你不可能出国给人剃头修脚搓澡啊!?


————————————————————————————————————

过千赞了,再补充一点自己的想法。

首先,给阅读理解不太好的朋友解释一下。我可不是说一个华为就能支撑我们国家的服务业。我说的是有几十个上百家华为这样的企业。但是华为就是这个出头鸟,如果出头鸟让人打死了,谁还敢出头呢?没有1,哪有100呢?

第二个想法。就是居然很多人觉得我的想法或者思路很新颖,这个我是震惊的。后来想了想,他们可能看的答案更多都是从政治经济等等角度考虑的吧?而我的这个答案的出发点,就是一个普通老百姓的想法。


user avatar   zhang-zhu-12 网友的相关建议: 
      

很多年以前,国内有很多经济学家津津乐道于美国在产业链上的垄断地位。他们拿中国生产一双耐克鞋挣十几块钱的代工费,而耐克却能拿走成百上千的净利润,来说美国企业是多么的强大和优秀。

而今天,华为也走到了这个位置。

产业升级这个东西听起来挺虚的。我就举个一听就懂的例子。

假设华为和小米性能各出了一款性能差不多的手机,两款手机的物料成本都是2500元左右,但华为卖5000,小米卖3000。站在消费者的角度上说,在同样性能的情况下,手机当然越便宜越好。但是,对于整个国家来说,或许华为这样的企业才是最有价值的。

这个道理,其实跟耐克是一样的。小米的利润空间只有500元,而华为的利润空间是2500元。利润越高的公司,不仅可以吸纳更多的就业岗位、给员工开出更多的工资,更关键的是岗位的质量也高。现在AI、通信、芯片等专业的毕业生,肯定会把华为作为入职的目标之一。但假如华为倒了,大多数人又无法出国工作,通信、芯片成为“天坑”专业也不是没有可能。

事实上,很多人可能不知道的是,在上世纪90年代,国际贸易曾经是非常热门的专业。这个专业之所以热门,就是因为当时中国的技术实力差,很多产品都要靠进口,倒爷们也可以过得非常滋润。但国贸专业的滋润,代价是大量的理工科毕业生无法完成预期的就业,特别是机械等专业。如果中国也能制造出更好的机械,机械专业的毕业生也就不会如此命苦了。

即便不是这些技术相关的岗位,华为给出的待遇也是不低的。反正我身边已经认识的几个做营销的人最后都跳槽去华为了。

这一切的基础就是建立在华为那2500的毛利润上的。而之所以在同样性能的前提下,别人愿意多花2000块钱买华为,也是因为华为有很多其他品牌不具备的东西。(别说是爱国,外国人买华为难道是因为爱中国?)更重要的一点是,华为赚得是全世界的钱。这等于是用一部分外国人的钱来给中国人发工资——美国企业的高工资也是来源于此。

事到如今,我虽然没有在华为上班,但我也知道在过去几十年里,美国曾经制裁过无数企业,而且每一次制裁都取得了完完全全的成功。但这次,如果美国以倾国之力都没能打倒华为,那无疑意味着美国再也无法建立起无所不能的威慑力,而如果像华为这样占据行业近半数专利的企业都扛不住美国的制裁,那么世界上几乎不会再有其他国家的企业投入高精尖技术的研发,美国将继续坐享其成。

天下苦美久矣。


user avatar   jiancailaoK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个问题的迷惑性就在于:

看到的是「美国在打华为」,所以只能问出「如果华为被打倒」。

但这只是表面现象,真正正在发生的事情,比这残酷得多。


是华为被打倒吗?当然不是!

华为只是一个公司,倒不倒影响有限。

那是中国被打倒吗?其实也不是!

中国少了高科技也依然是中国,不会变成印度。


真实在发生的,其实是:

美国试图维护自己的霸主地位,恢复所谓「地球秩序」!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展的很快,以至于很多人形成了一个错觉,误以为「发展是必然的」。

但横向看遍世界各国,最近20年一直处于增长的,其实只有中国和美国。其他国家,与其说在增长,不如说是维持不变。而且,这些维持不变的国家里还包括很多英国、法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

如果发展是必然的,那么为啥那些发达国家都不发展了呢?

如果发展不是必然的,那么为啥美国一直保持发展呢?


大部分国家都没能力提出这个问题,也不会去考虑这个问题。

因为,对于绝大多数国家来说,发展从来就不是必然,别说最近几十年,就算在历史上也不是必然。

侥幸借二战发展过的南美国家(比如阿根廷),很快就跌进了所谓「中等收入陷阱」再也没爬出来。

曾经几乎追上美国的日本,也在一系列神操作后,号称因为「房地产崩盘」而从此一蹶不振,再无战力。


当我们距离这些国家还远的时候,我们也曾有过这些担心,害怕自己因为自己走错了步伐而掉入「中等收入陷阱」,或者是因为国家治理不力导致「房地产崩盘」步日本后尘。

但随着我们距离顶峰越来越近,很多真相也开始变得无比清晰:

从来没有什么「中等收入陷阱」,那不过是被美国收割后栽赃编造的概念。

日本也根本不是「房地产崩盘」,核心产业被美国击垮一蹶不振才是真相。

(当然,直到现在也有很多人认为和美国无关,都是自己国家犯的错)


发展是必然的吗?

对于中国来说,发展确实是必然的!

但发展能真的成为必然吗?

不,只有我们抵住了美国的狙击,才真的能让发展成为必然!



美国的角色是「地球霸主」。

它每时每刻都在美化自己的形象,并向下传播。

它说自己是灯塔,是自由民主文明的象征,是财富的巅峰,是距离上帝最近的人,是天选之子,是道德之光,是正义使者,是万物之主,是秩序制定者,是一切的起点和终点……

直到这次疫情之前,相信绝大部分地球人都对上面的形象坚信不疑。

哪怕美国疫情发展成这样,依然很多人对美国的正面形象毫不怀疑。


但是,在它表面的谎言之下,真实的情况恐怖得令人发指。

美国,用美元收割全球财富,不仅包括发展中国家,还包括发达国家,甚至自己本国国民。

美国,用美军消灭所有弱小异己,只要你拒绝被美元收割,那就从肉体上消灭你,直到你同意继续被美元收割。

美国,用科技封锁绝大部分国家的发展道路,只要看你不顺眼,就以制裁为名对你实施各种封锁,直到你再次弱小,弱小到要么可以被美军消灭,要么直接跪地接受美元继续收割。

美国,用文化美化它的收割吸血行为,不断掩饰自己的所作所为,指鹿为马,颠倒黑白。


这也即是美国的所谓四大支柱「金融」、「军事」、「科技」、「文化」。

这四者相辅相生,一起编造了一个外表看起来无比美好,但内核极其血腥残忍无良无德的「地球秩序」。


上面这一切,说穿了其实很简单。

但落到实处,想反抗其中任何一点都难如登天。

反抗文化?不学英语了吗?你试试

反抗科技?不用windows、mac、ios和Android?你试试

反抗美军?第一岛链能突破了吗?第二岛链呢?你试试

反抗美元?从此闭关锁国吗?你试试


所以,美国对这些都懒得藏着掖着,打的都是明牌。

甚至放出话,如果有人胆敢挑战美国的霸主地位,一定会直接把它揍趴下!

你看,这就是人家的「正义」!

直接一句:你瞅啥,然后板砖就过来了!



当初,中兴被这个板砖削躺下的时候,还有很多人说「你肯定是犯错误了,改了之后跪地道歉吧」。但实际上,人家削你,根本不需要理由。


讲到这,有人可能发现了:

既然美国这么牛逼,那为啥直到现在才对中国下手呢?

中国一直都是五常啊,也一直都有经济主权和军事主权,为啥之前不削中国呢?


实际上,直到2001年之前,美国一直都在疯狂的削中国。

自从苏联解体之后,美国最想弄死的就是中国,而且不断各种阴招迭出。

什么台海危机,什么南海撞机,什么南联盟炸大使馆,什么亚洲金融危机……

所以,返回去看,中国的整个1990年代,实际上一直没太平过,最后连下岗大招都祭出了,但也没能真正扭转颓势。


最大的转机,发生在2001年。

准确的说,是2001年9月11日。

美国扶持的塔利班,发动了对美国本土的恐怖袭击。

从此,美国不得不调转枪口开打阿富汗战争。

而中国不但顺利的摆脱了头号假想敌的位置,并且和美国还搞了反恐联盟,你要想干阿富汗,就把你扶持的东突也顺带突突了……你不愿意突突也不要紧,我们自己突突也没问题。


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爆发。

原本打算以每10-12年为周期收割全世界的美元潮汐,不但没能成功收割世界,反而把自己玩翻车了。原本很可能再次成为头号假想敌的中国,借机挺身而出,宣布扛下部分债务,替美国顶缸,又逃过一劫。

也正是在这之后,才出现了什么中美夫妻论。

搞得好像两个国家真的要和平到永远一样……


所以,假如没有21世纪最大的两次「黑天鹅」事件,中国应该是很难有这么好的发展窗口期的,被按到地下摩擦才是常规操作。


顺带感慨下:

在我大学毕业的时候(2003年),首选方向是出国,留在国内就业就是外企,其次是合资,不沾点外国血统基本不可能开出高工资,前途渺茫。

最近2年,看到有很多年轻人会纠结「到底留在湾区还是回国」,不得不感慨,中国这波发展真是快啊,这种问题在20年前根本不可能有……



现在美国是要打华为吗?

不,它是要恢复秩序,继续吸血!


原本,如果没有中国这种挑战者的话,美国的霸权几乎是牢不可破的。

就算有911,就算有金融危机,就算有新冠疫情,那都不叫事。地球第一强国哪怕死百万人,也依然可以继续维持霸权,根基完全不会动摇。

但,因为中国追上来了,所以,现在美国霸权也已经命悬一线。


可以这么说:

如果美国不再能靠美元收割世界,那么美国距离崩溃就是指日可待。

美国梦的核心,其实就是钱。

为啥人才去美国?为钱!

为啥移民去美国?为钱!

为啥偷渡去美国?为钱!

为啥美国那么好?因为钱多!


美国最大的依仗,就是「可以随便印钱」。

新冠来了,人家不说怎么防控,直接「无限QE」了。

啥叫「有钱能使鬼推磨」,这就是典型的例证,用钱推动新冠消灭老年人口,666啊!



现在,中美双方打的都是明牌。

美国知道:可以守不住新冠,但绝对不能守不住科技,科技一旦被超越,必然会动摇根基。

中国知道:没有科技就没有挑战机会,一旦被卡脖子就只能任人宰割,发展之路就此中断。


如果你本来就有意投美,那么你应该支持美国打赢,否则美国也不会美多久。

如果你是一个中国人,且不想永远被内卷折磨,也希望每天只工作6小时就能赚几百美元,那就应该期盼中国打赢。

否则阿根廷和日本就是前车之鉴,掉入所谓中等收入陷阱,房地产崩盘……

国将不国,全民失去希望……



我们是要支持华为吗?

不,我们只是希望能过上好日子,能不被人把钱抢走的好日子。


——————————

既然大家爱看,就再补充一点点。

用快问快答的形式的吧!


问:你说的美国这么坏,决策者都知道吗?

当然都知道,这其实算是冷饭,我只是拾人牙慧而已。

有评论说我深刻,真的不敢当。我顶多算深入浅出,我讲这些之前很多巨佬都讲过。

加本书,振聋发聩,发人深省:

(B站也有视频,建议视频和书都看下,尤其是视频,灵魂之「嗯」)


问:那为啥党报啥的,很少这么说呢?

应该是说过, 只是表达方式可能不讨喜。

另外,有些话官方不能说的太直白,我们有很多事都是只做不说的,甚至被问了还会不承认。

没办法,美国这个老大太残暴,凡是公开挑战的都被它公开弄死了。

民间可以情绪高涨,但官方还是要隐忍。

不说不代表懦弱,不逞口舌之快是对的。


问:那现在为啥又让说了呢?

其实一直都让说,只是说了也没人听啊。

我这种言论早就有之,但之前下面多是阴阳怪气的留言,和平时期,也没人关心。

能有今天这么整齐划一的支持,想必也是很多人想不到的。至少我就没想到。

只能说:疫情对比下,终于让美国的文化霸权开始褪色了,想再哄骗国人,难了。


问:欧洲日本那些发达国家,他们知道吗?他们为啥不联手弄美国呢?

他们的民众应该是不知道,但顶层的政治家,只要不是美国傀儡,一般都是知道的。

但知道也没用啊,他们都没有完全军事主权,光靠经济和科技也玩不转啊。

南联盟原来也是发达国家,不活生生被灭国了嘛。

法国的阿尔斯通也曾经想挑战美国科技霸权,结果被美国一顿骚操作,最终被吞并肢解。详见《美国陷阱》。

日本被美国驻军,特务部门(相当于锦衣卫,可以搞首相)掌握在美国手里。安倍是第二次执政,上一次其实是亲中的,被干下去了。这次伪装成反华,终于上台了。

韩国比日本还惨。文在寅算是有刚的,但他的政治理想其实是卢武铉的延续。而卢武铉被逼自杀以证清白。历数韩国执政者,竟然无人有善终。


问:我怎么感觉中国发展是靠WTO呢?不是你说的911吧?

911的发生时间是2001年9月11日。

中国最终获得美国同意,加入了WTO是2001年12月11日。

WTO当然对我们帮助巨大,从自力更生角度说,讲WTO是对的。但WTO其实是美国收割全球的一种模式,它不同意谁也进不来。

美国之前一直百般阻挠,中国从1986年艰难的谈了15年。虽然不是911导致的中国火速入关,但最后美国确实没有再下绊子。

加入WTO之初,还有很多人觉得这是卖国条约,可见当时我们牺牲多大。


问:你讲这个太玄乎了,被害妄想症吧?

我也希望自己是被害妄想症,我也希望美国搞中兴、华为、大疆、海康威视……都是闹着玩,我也希望美国其实盼着中国好,我也希望只要中国老老实实发展就可以获得和平。

只是,现实就摆在那,美好的希望注定落空。

还能咋办,认清现实,撸起袖子加油干吧!


——————————

2.6w赞的小补充:

提到美国抢钱,我看大家都挺激动。

那么,钱是哪里来的?怎么赚钱?

(纯分析,没有任何广告成分)

——————————

3w赞补充,一个新回答:

——————————

4.2w赞补两个回答:

华为是爱国绑架吗?

伊利蒙牛最大的恶在哪?


————————

看美国,还有什么有意思的视角:




————————

装修圈键政最好的,键政圈最懂装修的,就是我

关注我,看不一样的中美,看不一样的生活~~


user avatar   chen-liang-lo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回看历史就可以了:

日本东芝被美国用同样手法干趴下后,日本整个半导体产业被击溃,日本在高科技领域的地位丧失,转而只能在美国体系中发展。

法国阿尔斯通被美国用同样手法干趴下后,法国整个制造业的骄傲丧失殆尽,至今茫然不知所措。

中国传统讲究“打蛇打七寸、擒贼先擒王”,美国的手法一来如此,不惜一切代价干掉最硬的桥头堡,达到全面压制性胜利的目的。

要注意,这不会让对手活不下去,而是活得相对平庸,在美国话语体系中“幸福”生存。就像法国的阿尔斯通倒了,没见着法国人民奋起反抗美国一样,因为美国不会让法国人感受到痛的。

如果没看过《美国陷阱》这本书,至少读下这篇文章:

下文转自乌鸦校尉的文章《40年前的芯片战争,日本是如何输掉国运的?》没读的一定要读。

1986年,英特尔(intel)游走在破产边缘,为了生存,英特尔一口气裁掉了三分之一的员工。

这也是英特尔上市以来头一次出现亏损。亏损的原因,是他们的主营业务被日本企业压得喘不过气,撑不了多久了。

英特尔的管理层开了一个会,大家半开玩笑地讨论了好几次——英特尔该如何体面地破产。

有一位经理甚至说:“也许明天早上你就会在报纸上看到头版消息,日本人一掷千金,买下了濒临倒闭的英特尔!

80年代,整个硅谷都陷入了英特尔一样的困境:AMD净利润锐减2/3,National半导体从盈利5000万变成亏损1100万,接近8成的美国存储芯片企业破产 。

他们生意惨淡的原因就是日本企业的挤压。

最让美国人生气的是,让他们陷入窘境的日本半导体企业,恰恰是他们自己一手扶起来的。

1 当1945年8月30日,当麦克阿瑟叼着大烟斗走下飞机时,他看到的是一个百废待兴的日本。

战争中日本的工厂被美国人炸成了废墟,长期工业革命的成果毁于战争,日本人窘迫得连一个自己的电灯泡都造不出来。

原本,美国人并不想扶植日本工业复兴,但是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日本成了美国的战时的后勤基地,为了支援前线的美军,美国人一手帮助恢复了日本的工业。

即使在朝鲜战争结束后,因为需要压制苏联,美国想把日本打造成对抗社会主义的桥头堡。

于是,美国主动向日本转让了数百项技术,从晶体管到黑白电视机到录音机,应有尽有。

1952年索尼创始人盛田昭夫亲自带队跑到美国,花了2.5万美元从贝尔实验室买到了晶体管技术带回日本。

美国贝尔实验室发明的晶体管

回国后索尼经过2年的技术攻关,成功制造出了日本第一台晶体管收音机TR-55。

以前的收音机都是又大又笨重,索尼生产的这种晶体管收音机小巧便携,迅速占领了日本市场。

当时日本虽然技术上与美国有不小的差距,但日本战后的婴儿潮一代,给日本提供了大量的廉价劳动力。

当美国电子厂的工人月薪能拿到380美元时,东京电子厂的工人月薪才不到30美元。

人口红利加上美国技术扶植,日本一夜之间诞生了一大批做电子产品的企业,东芝、三菱、松下、索尼、NEC、夏普等等等等。

日本制造开始在国际上高歌猛进。

一开始,美国人看到了日本企业的追赶,但是他们知道,晶体管技术只是过渡技术,集成电路才是未来,并没有特别在意日本人的追赶,一如既往地把技术全盘转让给日本。

果然,1958年9月12日,美国德州仪器公司工程师“杰克.基尔比”发明了世界上第一颗集成电路IC芯片,数字时代来临。

日本的半导体企业一下子被落下了整整一代。

1964年,美国德州仪器公司带头杀入日本市场。为了保护自己尚显稚嫩的芯片产业,日本人采取了我们很熟悉的“市场换技术”策略。

日本人提出了极为苛刻的条件:德州仪器必须在三年内向日本公开相关技术,并且市场占有率不得超过10%。

德州仪器为了进入日本市场同意了,德州仪器和索尼成立合资公司,双方各自占有50%的股份。

通过严苛的保护政策,日本政府在引进核心技术的同时,还保护了本土企业的发展。

然而引进了德州仪器的技术后,日本人绝望地发现,日本跟美国人的技术差距还有10年以上。

当时美国最强的科技公司“蓝色巨人”IBM,曝光了一份名为“未来系统计划(Future system Project)”的内部文件:IBM计划在1980年之前向市场推出容量为1M的DRAM存储芯片。

而日本当时,只能生产容量1KB的芯片,容量大小跟IBM根本不是一个数量级。IBM的这份文件深深地刺激了日本。

日本人想要超越美国,必须采取非常手段!

1976-1979年,日本由政府牵头发起“VLSI联合研发计划”,东芝、三菱、日立、富士通、日本电气(NEC)这些大企业集中了自己的优势资源攻克技术难题,集中力量办大事。

日本政府砸了720亿日元全力支持,日本的研究所和大学负责技术攻关,相关企业负责研发和市场应用。

各界力量被整合的日本人,发挥出了惊人的效率。

联合研发计划实施仅仅4年后,日本就取得了1200余项专利,商业秘密申请数达347件,所有参与计划的日本企业都可以共享这些“战果”。

在以前,制造芯片的核心设备光刻机,日本需要从美欧进口,但日本的佳能、尼康很快后来居上,技术水平直逼国际巨头荷兰ASML【更新纠正:这是跨到了后续的竞争,表述有误】。

那时候日本芯片产业可谓一日千里,一座座现代化的先进晶圆厂在“硅岛”拔地而起,生产线日夜运转。

兵精粮足的日本芯片业,开始向美国发起全面进攻!

日本制造以前在美国是“廉价”、“低质量”的代名词,美国人普遍觉得“美国制造”比日本制造品质更优。

然而,到了80年代,情况就出现了反转。

有一次,美国的惠普公司跑到市场上公开招标,采购DRAM存储芯片。

日本派出了日立、NEC、富士通参与竞标,美国则派出了英特尔、德州仪器、莫斯泰克。

让美国人吃惊的是,美国最好的芯片企业不合格率,居然是日本最差企业的6倍!更要命的是,日本芯片不仅性能出众,报价还比美国低10%。

这场日美顶尖芯片企业狭路相逢的“3V3团战”,最终以日本完胜而告终。

丢掉了惠普的大单,美国芯片企业如梦初醒,英特尔前CEO格鲁夫专门派人飞往日本“侦查敌情”。

他的情报人员回来以后告诉他:有一家日本芯片企业,专门买下了一整栋大楼用于DRAM存储芯片的研发,第一层楼的员工研发16KB容量;第二层楼的人研发64KB;而第3层楼的人研发256KB。他们在用最极限的效率进行技术迭代,同时研发目前主流的技术和未来的新技术。

这种集中力量的方式,让硅谷习惯了单打独斗的企业感到了危机。

1980年,日本DRAM存储芯片仅有30%市场份额,而美国是60%。然而短短5年后,日本就占领了全球DRAM存储芯片市场的半壁江山,把美国人远远地甩在了身后。

在日本廉价芯片的疯狂进攻下,英特尔濒临倒闭,裁员1/3,被迫退出存储芯片市场,转型发展CPU;镁光裁员50%以上,堪称奄奄一息。

一片阴云笼罩在硅谷上空,压得人喘不过气。

憋了很多年的日本人终于扬眉吐气。索尼创始人盛田昭夫找到了日本右翼政客石原慎太郎,双方一起写了一本畅销书,名字就叫《日本可以说不》

被美国堵在泉水虐了这么多年,现在成功反杀了,真爽。

但是日本人得意忘形得太早了。

2 硅谷惨遭日本企业血洗后,美国人也开始反击。

幸免于难的最后几家美国芯片公司,暂时搁置了各自的利益分歧,成立了美国半导体行业协会SIA(semiconductor industry association)。

这是举国体制和举国体制的对决。

SIA游说了国会议员,让美国政府给芯片业减税,把这些硅谷科技巨头的所得税税率从49%降至28%,还鼓励养老金进入芯片业风险投资。

增强自己优势的同时,也要给对手使绊子,SIA用了多年后依然屡试不爽的杀招——状告日本芯片企业威胁美国国家安全

SIA买通媒体在舆论上造势,渲染日本科技威胁论,引导民间的反日情绪。

接着,SIA用“军事威胁”为借口游说国会:如果硅谷芯片业全军覆没,那么很快美国的军用芯片订单也不得不全部交给日本处理。日本企业在这一领域的全面领先,将严重威胁美国国家安全!

1987年6月30日,以邓肯·亨特为首的5名美国国会议员,扛着几把大铁锤,站在美国国会山台阶上。直播砸东芝收音机,给SIA的“日本威胁论”站台。

与此同时,美国政府动用法律手段,一手制造了东芝事件,抓了东芝的高管,处罚东芝(东芝高管被抓捕)。

除了东芝事件,当时还发生了著名的“IBM间谍案”:FBI特工伪装成了IBM工程师钓鱼执法。

FBI假扮IBM员工,故意把IBM公司的27卷绝密设计资料中的10卷发给了日立公司高级工程师林贤治。林贤治很快上当,表示还想要换取更多资料,FBI马上拿到证据并公之于众,称“日本企业窃取美国技术”

这次钓鱼执法极为成功,日立和三菱被美国法律整得元气大伤,赔了一大笔钱不说,还要接受和中兴事件类似的屈辱条件:允许美方派人到企业来常驻监督,看看你有没有违规

再加上美国政府趁势对日本挥舞的“301调查”大棒,1986年初,美国裁定日本DRAM存储芯片存在倾销,要征收100%的反倾销重税。

1986年9月份,在美国的压迫下,日本被迫跟美国签了一个不平等协议——《美日半导体协议》。

(1)日本必须停止在美国以及全球市场上倾销,而且要根据美方核算成本以“公平”的价格出售芯片;

(2)日本全面放开芯片市场,而且必须让美国企业获得20%以上的份额;

(3)如果日本遵守协议,美国将放弃301调查。

美国和日本前后好几轮半导体协议和惩罚性关税下来,日本半导体企业的增长势头为之一顿。

然而,美国自己的企业太不给力了,即使日本的企业已经断了一手一脚,日本的半导体产业对美国还是具有巨大的优势。

在1987-1993年,全世界半导体Top10的企业名单中,日本企业的排名虽然有所下滑,美国英特尔、摩托罗拉等企业逐渐崛起,但还没有出现决定性的逆转。

真正的逆转发生在1993年。

那一年,全球10大半导体企业,一改日本和美国霸榜的惯例,出现了一家韩国公司。

韩国三星上榜了。

让日本人始料未及的是,三星最终成了美国人干掉日本芯片企业的一支奇兵。

3 三星的崛起不是偶然的,他本身就是美国扶起来的,就像当年扶日本一样。

1983年,三星刚建立半导体工厂的时候,简直是要啥啥没有,而此时的美国,正在储存芯片行业被日本胖揍。

美国的人力成本无法与日本相比,他需要一个同样人力成本低廉的东亚国家,帮他狙击日本。

同为美国殖民地的韩国是最佳选择,于是,美国给三星提供了20亿美元的资金支持。

同时,在美国的支持下,三星在美国硅谷成立了一家研发团队,并雇佣了5名韩裔美籍工程师博士,外加300多名美国工程师。

美国像当年给日本输血一样,马力全开给三星输血,美国工程师不止给三星提供技术支持,供应商和市场分析,美国也帮忙解决。

在美国的帮助下,韩国仅仅用了3年时间,就一口气掌握了16K到256K DRAM的关键技术。

但是这仅仅只是一个开始,一直到1986年,三星在闪存半导体方面依然是菜鸡,只能在低端市场混一混。

那时日本才是半导体的龙头,光跟美国学是不够的。

为了学到日本的先进技术。韩国主动邀请日本事业部部长西川刚拜访三星。

在交流的时候,三星疯狂和东芝套近乎,又是美女表演,又是立碑纪念。

作为回礼,东芝也反过来邀请三星参观自己的生产线。他们让三星看到了东芝当时技术最好的分工厂。

先进的生产线看得三星代表团眼花缭乱,但自己想拥有这样的生产线,没有十几年的功底是很难实现的。

三星可等不起十年,他们直接选择了最简单粗暴的手法——挖人挖设备。

获得了东芝生产线的三星在闪存半导体领域开始壮大。1990年8月,三星正式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拥有16M DRAM内存芯片的企业。

面对三星的追赶,日本有些着急,日本企业开始以三星成本的一半,低价抛售内存芯片,跟三星打价格战。

双方价格战一开打,芯片价格直接跳水,美国企业也扛不住了。

于是,美国对日本和三星同时发起了反倾销诉讼。

然而,美国对日本企业征收了100%的反倾销税,而对韩国只征收0.74%!

美国这不是在反击,而是拉偏架和韩国一起挤兑日本。

在美日韩三家的商战打得如火如荼的同时,90年代初期,日本泡沫经济崩盘了,日本企业就差了这么一口气,再也无力抵抗。

韩国抓住机会痛打落水狗,三星直接开出了三倍的工资,再加上豪车、秘书、司机,趁着日本经济不景气疯狂挖日本企业的人才。

日本人终于撑不下去了。

1992年,三星首次领先日本,率先推出世界第一个64M DRAM产品。

1993年,东芝储存半导体生产量被三星超越,从储存半导体第一的位置跌落。

1996年,三星开发出世界第一个1GB DRAM。

20世纪90年代末,韩国只靠着一家如日中天的三星,就在内存半导体领域战胜了整个日本。

1999年,日本将仅剩的日立、三菱机电、NEC三家公司的储存芯片业务整合到一起,组成了尔必达公司,联合对抗韩国。

这是日本半导体最后的希望了。

但是现在优势已经不在日本这边了,芯片产业出现了新的趋势,研发底层IP,设计,制造三者已经分开了,日本企业没能跟上这个趋势。与此同时,美国企业都选择跟韩国合作,把日本孤立起来。

尔必达的成立,不过是最后的负隅顽抗。日本不是美国,他没有办法用政治和法律帮自己打压对手。

尔必达的产品刚一上市,就遭到了三星的狙击,已经家大业大的三星故意压低价格,全力挤兑尔必达。

自从尔必达建厂,储存芯片的价格就一直在下降,直到2012年,价格直接降到了原来的1/4。

2012年2月,尔必达负债89亿美元。

2012年2月27日,尔必达宣布破产。

日本的半导体时代结束了,三星开始接管比赛。

在击败了尔必达之后,韩国人庆祝了很久很久,他们为自己终于走到了世界巅峰而欢呼,为自己终于击败了日本而欢呼。

韩国人并没有想到,自己不是笑到最后的那个。

结尾

美国从来没有忘记韩国的半导体企业。

1997年,金融危机席卷亚洲,索罗斯趁着韩国深陷经济危机的机会,带着国际炒家猛攻韩元,把韩国政府逼到了破产边缘。

韩国迫不得已只能寻求美国IMF帮助。

IMF的帮助不是白给的,IMF迫使韩国必须开放市场,否则钱就别想要。

而只要开放市场,华尔街就可以借助金融危机,收购深陷危机的韩国企业的股份,在IMF的帮助下,华尔街吃掉了韩国数十年经济发展的成果。

三星这块肥肉,被花旗,摩根大通等华尔街金融大鳄分而食之……

现在,三星有55%的股权是被外资控股的,其中大部分是美资。

与此同时,奄奄一息的日本企业,美国也没有放过。

2012年7月2日,美国镁光收购了尔必达,日本存储芯片最后的希望就此覆灭。

美日韩在半导体行业的殊死搏杀,以美国笑到最后告终。

美国在面对后起之秀的挑战时,从来不会顾及什么脸面,只要需要,美国可以动用从法律到行政到抓人的一切手段。

美国也很有耐心,只要可以,美国愿意花10年、20年的时间去对付一个敌人,不杀死对手决不罢休。

现在,历史又翻到了新的一页,美国再次进入了持久战。和40年前的芯片战一样,这次的战争同样不是哪一家企业哪一个行业的事情,而是两个国家之间的国运之战!

这次,笑到最后的赢家会是谁呢?

———

补充转文的链接:


user avatar   poolord 网友的相关建议: 
      

简单来说,现在的华为是中美博弈中的一面旗帜,美国要砍,中国要保。华为倒,美国赢;华为活,中国赢。

美国赢,可以再吸几十年中国的血,中国赢,可以获得继续挑战美国霸权的门票。

单纯从企业本身看来,华为虽然是很优秀的民企,但也还远远没到大而不能倒的程度。

可问题在于,它不是在正常的市场竞争中实力不济走下坡路最后衰亡,而是仅仅因为触及到了美国的某些利益就被美国打压。

如果华为因为这种原因死了,那就意味着美国依然具备用自己的行政命令——甚至不是法律——管辖全世界的能力,意味着中国没有能力保护自己的企业,意味着中国的研发之路有一个人为设置的天花板不可触碰,意味着所有后来者都要思考一下,既然研发的路走不通,那么是否当买办对自己更有利。

站在美国的角度,中国人当然应该安心生产基础产品,把引领人类未来的重任交给他们。但是这不是我们想要的。

曾经我们要用几亿件衬衫换一架大飞机,那些给飞机打铆钉的工人,他们的人工价值真的远远超过制衣女工吗?我不这么认为,但是他们可以有远远超过制衣女工的生活水准。一切的根源只是因为美国能造大飞机,而我们不能。所以美国的资本家可以吃肉,群众可以喝汤,我们么……贡献自己的血肉大概就是我们的价值。

所以我们得撑住,继续向前走,因为那么好的生活,我们也想有。


user avatar   bj365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老板有一个同学在华为里面是一个研发部门的负责人。不是要害部门,具体不说太细了。

去年5月初的时候,他们俩讨论好了一个课题,准备签协议。我们老板弄一笔横向经费过来,爽歪歪。项目申请书我是参与人。大佬吃肉,咱喝点汤也是好的。

当时我们设想得很美。一旦华为采用了我们这个方案,将来申请专利或做个小企业,然后卖掉,然后80平米房子换成160平米。岂不美哉?!

结果5月美国制裁下来,我们提的这个项目被砍,因为不是和芯片相关的要害部门,属于某项性能从95%提到96%的那种。我们很理解,毕竟华为虽然钱多,但每一分都不是多余的。

于是我们这个东西就捂在手里,做实验又费钱,无法验证效果给人看。别的手机企业又不感兴趣。

我想这个影响算是直接的。

国内有无数的中上游企业,做射频前端的,做模组的,做滤波器的,做音频的,做指纹的,做屏幕的,甚至做电镀的,防锈的,等等,都仰仗华为的采购和研发资金,赚口饭吃和技术迭代。

在所有和高校研究所合作的企业中,华为是最慷慨的。别的很多企业,给你一点钱,活儿要求特么多,天天催着要结果,而且盯你盯得死死的,生怕你把钱干别的事情了。(高校搞研究经常变着法儿两条腿走路,用余出来的经费做另一个方向的预研,培养新的增长点)

所以,如果没有华为在海外为我们赚来那么多钱,然后反哺到国内的高校和企业,国内的技术迭代,会慢很多很多。

也就意味着,像美国佬继续糟践它们的大牛排,我们继续996。


user avatar   xuebeijun 网友的相关建议: 
      

对我的影响就是

终于不用每年换一次手机了!


user avatar   chee-clarence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回答首发于下面这个问题

利益相关:海思5年小兵一枚。

自从进了海思之后,一直信奉老板的话,“做好本职工作,磨好自己的豆腐”,无论是内部论坛还是外部很少发声,默默做好自己的事,就是对家人、对公司、对自己最大的帮助。观察周围的同事也基本都是这样,越是资历老的员工,在碰到这种风浪的时候就越是沉稳越是淡定。但是这一次还是想遵从一次自己本心,“不成熟”地叨叨一次,来聊聊自己长久以来的一些想法,权当一次记录。

先说结论,这次事件对我们整个国家和民族可能并不是一件坏事。

为什么这么说呢?

一、我们先从产业链这个概念讲起

现在这个世界的复杂程度已经超过了大部分的认知范围。我印象很深的一件事,大概是四五年前,在深圳的Apple Store,无意间听到一个大约50岁的男子和苹果店员的对话。先说明的是,这位50岁左右的男子穿着是比较考究的,有点大学教授的风范,至少肯定是知识分子。苹果店员当时跟他解释这个维修比较麻烦,手机里的一些零部件是非常精密的,可能没有那么快。这位男子感觉不是很相信店员,“这手机能有多精密,再精密也没我这手表精密吧”。

其实大部分人跟这个大叔一样对现在便利的数字生活背后的科技其实是没有一个大致准确的认识的。因为身边的手机、基站、各种APP实在是太日常,日常到人们完全不会认为这些有多高科技。但是,当你了解得越多,你会越震撼、越敬畏。

我刚毕业的时候在瑞声科技工作,我所在的部门主要为苹果提供硅麦克风。这是非常小的一个零部件,你的指甲盖上大概可以平铺放四五个。就制造这么一个小东西,一级供应商30+。苹果对供应商的要求和管控都是出名的严苛,记得有次苹果给过来一沓文件要求我们调查完了之后回复:是一个关于"血矿"的调查,要求我们的器件中不含任何来自血矿的原材料。于是我们便需要对我们的供应商进行询问,要求他们提供他们的供应商,也就是我们的二级供应商的这个证明。远在云南的某个锡矿工人可能怎么也不会想到,他今天处理的锡矿,通过层层供应链,最终会进入千千万万部iphone手机中。这还只是硅麦克风中非常不起眼的一个锡膏供应商。硅麦中还有一颗MEMS芯片和一颗ASIC,如果再层层剥开去看这两个供应商下面的供应商,那么你将会看到这种情况(这里借用一下alphago的算法动图):

供应链的树就如同这个图一般展开,最后形成一个巨大的、复杂得难以置信的网络,一个日常用着毫不起眼的手机,背后涉及到的可能是分布在全球的几百万的工程师与上千万的从业人员。如果再把各种通信设备(基站、核心路由器)与各种上层应用加进来,就构成了近20多年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所说的互联网与移动互联网时代,就是由这千千万万个工作岗位组成。那么既然全球都有公司共同地存在于这张巨大的供应网络之中,那么是不是代表大家地位都一样呢?当然不是。那么就涉及到下一个话题:

二、在庞大的供应网络中,谁吃肉,谁喝汤?

简单的说,就是有护城河的人吃肉,出卖苦力的人喝汤。这个护城河,可以是技术壁垒,比如高通、苹果、intel、台积电、ASML等等一系列高科技公司;也可以是资源壁垒,比如我国的稀土资源、中东的石油 ;也可以是关系壁垒,不仅仅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可以是公司、机构之间的关系(参考IMEC,电子产业界各大公司每年都会纷纷投资以进入那个圈子)。

美国靠着先发优势,牢牢地掌握这张网络中大多数吃肉的节点,创新的、有趣的、高附加值的他来干,重复的、枯燥的、低附加值的苦力就让这张网络中位于其他国家的节点来干。那么按照常理,好活大家都是会抢着干的,如何来维持这张网络的稳定性呢?

一个是专利壁垒,一个就是技术的持续积累与领先。专利保护我个人认为是一个很好的机制,没有专利保护就不会有创新的动力,但是对于不同国家不同发展时期,这个“度”很重要,用不好就会变成双刃剑。技术的持续积累与领先说白了就是滚雪球,强者恒强,你进步一尺,我进步一丈,你永远比我落后,你永远只配喝汤。按理说这个世界的这张网络看似就会一直这样平稳的运作下去,毕竟生产力的发展带来的是大家都能吃饱肚子,不至于造反。但是总有人会不满于辛辛苦苦干活确没有肉吃,毕竟向往更美好的生活是人类组织的一大共性特点。

那么在上世纪80年代的时候,第一个刺头冒了出来:日本。当年日本用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模式,在日本半导体研究的开山鼻祖垂井康夫的威望下,整合了日本产学研半导体人才与资源,追着美国硅谷的英特尔、AMD等科技创业公司打,将一干美国企业赶下王座,半导体存储领域成为日本企业的后花园,一时风光无两。后面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美国通过《美日半导体协议》打压日本半导体行业,日本吐出的肉被美国的傀儡韩国吃进嘴里,而美国通过资本在背后摄取了韩国半导体行业的大部分利益。

到这里,诸位是不是会发现:今天华为所遭遇的,简直是80年代日本半导体行业所遭遇的另一个翻版,天下没有新鲜事。日本其实也是一个勤劳努力的民族,靠着团结奋斗想要撼动那张巨大的网中吃肉者的地位,最终还是败北下来,整个国家还是没能像欧美一样吃着火锅唱着歌就把钱赚了,实现轻轻松松上班、开开心心度假的模式。

这时候你大概已经知道了美国为什么必须绞杀华为了。华为靠着无数在职的、曾经在职的最优秀、最有韧劲的那一批人数十年的艰苦打拼,他们真的是燃烧了自己青春,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汗水与泪水,已经拥有了类似当年日本半导体行业的能量:威胁到了那张巨网中吃肉者的地位。

奥巴马曾经说过,“如果让十三亿中国人过上我们一样的生活,那将是一种灾难”。如果任由华为占据那张巨网中吃肉的节点,很快会有更多中国公司纷纷赶上。那时候,也许是我们的后代,也能像现在欧美人一样朝九晚五的干着高薪工作、世界各地悠闲地度假,过上奥巴马口中“他们一样的生活”。那时候,现在巨网中的食肉者们会跌下神坛,而不得不去做那些重复的、枯燥的、低附加值的苦力,对他们来说将是真正的灾难。那么这次这个故事到底会怎么往下走呢?是重蹈日本的覆辙,还是会有新的故事?

三、前路在何方

说实话,我觉得,无论最终结果如何,这次事件对我们整个国家和民族可能并不是一件坏事。

即便华为在这次打压中分崩离析,仅仅一个海思解散就会变成中国的仙童半导体,这些IP卖给国家,再由国家卖个各个企业,甚至在国内开源,那时候就会变成高通、TI、美光、AMD、英特尔等一干食肉者的噩梦。华为如果倒下,也不会悄无声息地倒下,而是会像鲸落一样,回馈给我们一个巨大的生态体系。 但是从个人情感角度来看,我是最不愿意看到这个结果的。

我在来海思之前,呆过两个公司,有过很多同事,见过很多供应商,见过很多客户,无论是国内国外,他们都是那张巨网中的某个节点。他们中有很多有天赋并且勤奋的人,他们都在为更美好的生活在努力奋斗,他们是值得更好的生活的。在海思更是见到了很多令人敬佩的同事,不仅极其聪明而且极其认真努力,他们也是值得有更好的生活的。

我们是幸运的,公司给了我们相对优厚的薪水,让我们免去了一部分因为生存、生活烦恼而产生的分心,能够静下来去研究各种技术。当我们真正沉下心去研究技术,去创新,慢慢解开高科技的神秘面纱,其实发现也并没有那么难。所用到的知识,大部分在大学课本中也能找到,还有大量先驱者们的论文可以研读。再不济,就根据基础的数学、物理理论做一些推演,这样就产生了大量的创新,等到做完了,回望过去,“也就那么一回事嘛,还没有当年搞数学物理奥赛烧脑子”。

慢慢地,我深刻地觉得,我们技术落后于美国,除了后发劣势以外,并不是因为我们不聪明,也不是因为我们不努力。而是大多数人缺少一份内心的宁静与动力,沉下心去学习去钻研。当一个人辛辛苦苦做出的原创被别的大公司毫无顾忌的抄袭,再看一眼其他同学朋友通过专心炒房已经身价千万,自己还住在破旧的小房子里,再宁静的内心恐怕也会起风浪。

如果把国家比作一个花园,企业和个人都是花园里的树木花草,那么国家的政策、导向和环境就是花园中的土壤和空气。我无意在这里批判房地产行业,相反我认为个人炒房无可厚非,都是为了自己和家人的更美好的生活。我想说的,是花园中的土壤和空气。

四、知识产权保护与教育

我觉得知识产权保护与教育就像花园中的土壤和空气,园丁将土壤弄蓬松肥沃了,将空气弄干净了,花园中的树木花草自然会茁壮成长。想象这么一个环境,个人靠专业钻研、技术创新、商业创新等等努力,就能获得巨大的收益;大厂不再抄袭,而是付费购买知识产权;盗版不再横行,而是给予原创者足够的回报;那时候百花齐放,还会担心有什么技术是没办法自己开发而被他国卡脖子的吗?就算因为产业链分布与位置的原因暂时没有,但是一定会有快速研发、落地出来的信心与傲气。

所以我真心觉得这次事件对于国家和民族整体可能并不是一个坏事。华为受到攻击,换来的是国家层面和大众的意识觉醒,将不再神化欧美高科技企业。国家提供更好的土壤和空气,人民受到更好的教育,有更强的信心、动力和保障去学习、钻研和创新,凭着国人的聪明与努力,早日全员轻松“吃肉”将不再遥远。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作为海思员工匿名说两句,很多人眼里盯着麒麟或者巴龙,觉得好像实在不行就像以前就用MTK或者高通好像问题也不大。确实,要是像以前一样确实问题也不很大,毕竟出现国产自主消费级手机soc也就是这几年的事情。

说些大家不太了解的。骨干路由器,城域交换机芯片,国内华为独一份,不买华为,你得买思科。清楚这些年美国怎么在全世界盗窃情报的么?知道以前思科卖什么价不?光网相关芯片,还是华为全世界领先。模拟芯片相关的东西,各种国企军工所都在做,我了解的几家研究所加起来打不过海思模拟芯片部门。

你现在可以想到的芯片,只要华为在做的,基本国内独一档,往往是剩下的几家加起来干不过海思一个领域。而且那些涉及到骨干网的超大型芯片,你在国内都找不出第二家做它的。

华为比很多普通消费者想象的强大很多,也是很多涉及到国家基础设施的绝对骨干。不要觉得在手机上装个淘宝你就能网购了,其背后是海思上万员工的努力构建起的强大网络。你能便宜上网,那还真的少不了华为


有很多人在说H3C或者中兴,我建议还是多了解下,盒子或者框能做的公司是不少,但是除了华为都是用的broadcom的芯片。broadcom可是刚把总部搬到美国去,我觉得到了2020年了,还把不可自主控制的东西尤其是芯片放在一边谈自研的,怕是忘了去年中兴是怎么失败的。我自己当然是没什么厉害的,不过我可以说,只说ICT领域,全世界没有任何一家公司比华为业务更全面,从芯片设计到产品,从核心网,光/铜传输接入网,到无线设备,还有终端,这些年在发展的还有园区数据中心,云和数据库,很多不了解的还包括光伏,电力传输等,大多都是世界领先的。今天如果能打倒华为,那只要美国想,打倒其它任何一家公司都不会比华为更难


user avatar   yang-wei-li-33-65 网友的相关建议: 
      

如果蒋家王朝被打倒了,对我们有什么影响?

那要看是被日本帝国主义打倒还是被tg打倒了。




              

相关话题

  如何看待王跃琨说以后不会再碰华为的产品,少一个和脑残粉接触的机会,华为将少一个提出问题的人? 
  华为Mate Xs超越iPhone了吗? 
  既然知乎上把华为说的一无是处,那为什么应届生进入华为的人数是最多的? 
  如何看待华为 Mate 30 首销四小时销量破百万? 
  鸿蒙 OS 预计 2021 年底连接设备将突破 3 亿台,意味着什么?将会带来哪些改变? 
  如何看待P30系列4月11到4月30仅20天中国区销量突破210万台? 
  三星比华为好在哪? 
  小米 9 的 8G+128G 版本与华为 Mate 20 Pro 之间差了2700元,主要差在哪? 
  总是在“华为”问题上争吵不休的两方究竟是什么人? 
  华为鸿蒙一旦成功,美国或将失去全球科技市场的控制权吗? 

前一个讨论
如何评价特朗普发明的“懂学”?
下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特朗普写信威胁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称美国可能永久「断供」并退出世卫组织?





© 2024-11-05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05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