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历史上有哪些"混进了奇怪的东西"的故事? 第1页

     

user avatar   ning-nan-zuo-hou 网友的相关建议: 
      

太平天国的官职,基本上是历代官职的大融合再加上神奇的分派,比如“丞相”是明初之前通用的一个官职,到了太平天国这儿分成了天地春夏秋冬正又正副又副这四六二十四个丞相,天官正丞相、地官又正丞相、春官副丞相、夏官又副丞相,诸如此类。

除此之外,天国官职还有王、天侯、天燕、天豫、天义、天福、天安等爵,天将、主将、军帅、师帅等职,检点、指挥、将军、承宣、仆射等官,非常复杂。

然而在这些充满仙气的官职中,有一个非常霸道的存在——总裁

天国总裁共四人,洪仁玕、蒙得恩、陈玉成、黄期陞。

这四位里头,陈玉成陈总裁名声最大,他最年少,英勇赴死的时候也不过才二十六岁,当时却是天国江北地区的最高长官,三洗湖北、九下江南,“总裁”这个称呼当之无愧,再加上小陈行事雷厉风行,颇有霸道之风,所以网上在说谁谁霸道总裁的时候,我总是往陈玉成那边琢磨。


user avatar   lan-guo-zi 网友的相关建议: 
      

说说朝鲜王朝的一个王族尊称


妈妈—


大家在看韩国的古装剧时,一定会听到中殿妈妈、大妃妈妈、世子嫔妈妈这样的称呼吧,朝鲜王朝的마마(媽媽),来自汉语的「妈妈」

在现代中国,마마(媽媽)一般被翻译为「娘娘」,其实并不完全是一个意思。因为在朝鲜王朝,妈妈是不分性别的,可以用于称呼王、上王、王世子等男性王族,翻译的话感觉还是直接用汉字「妈妈」加以解释比较好


王妈妈、上王妈妈、世子妈妈

男妈妈当道的朝鲜王朝hhhhh


其实妈妈在现代韩国依然很活跃,也用于男性王族,推特一搜就是世子妈妈、大君妈妈、大王妈妈、国王妈妈、王子妈妈

世子妈妈



世宗大王妈妈


大王妈妈



大君妈妈



甚至…

日王妈妈(日王:日本天皇)




另外,有一个和妈妈用法一样的称呼,말누하(抹樓下),一开始和妈妈同级,后来被降为比妈妈还要低的称呼,在朝鲜王朝末期,用于王世子与世子嫔,在现代变成了对妻子的粗俗称呼


世子嫔抹楼下

世子抹楼下

感觉像在骂人…



另外,妈妈系列的尊称还有个마마님,是「마마媽媽」加上表示尊敬的「님」,用于称呼正一品未满的后宫、尚宫、两班的良妾

搜到一个大统领妈妈님~


user avatar   daruqai 网友的相关建议: 
      

蟹妖。

历朝历代,行军打仗,有时候会混进一些巫师道士,三国水浒中都有大段的做法斗法描写,宋朝有六甲神兵,到了我大清,有时候也会发扬这种传统。

乾隆年间,和缅甸几次交战都作战不利,于是乾隆派小舅子傅恒统帅大军攻打缅甸。

《征缅纪略》:

四月丙辰,(傅恒)至永昌,条奏进兵事宜,皆如所议。遂遣护军统领伍三泰、左副都御史傅显及哈国兴率夷人贺丙往铜壁关外相视造舟地。还报野牛坝山势爽垲,树木茂密,且距蛮暮河一百五六里,于江为宜。乃令常青等率兵三千人、湖广工匠四百六十余人往驻督办。而贺丙者,本戛鸠头目贺洛子,使其潜往招抚。是役也,续遣满洲、索伦、鄂伦春、吉林、西僰、厄鲁特、察哈尔及自普洱调赴腾越之满洲兵共万余人;又福建、贵州、本省昭通镇兵共五万余人。河南、陕西、湖广与在省曲靖各府饲养之马骡,凡六万余匹。益以四川工咒术之喇嘛,京城之梅针箭、冲天炮、赞叭喇、鸟枪,河南之火箭,四川之九节铜炮,湖南之铁鹿子,广东之阿魏,在云南省城制造之鞍屉、帐幕、旗纛、火绳、铅药及钉铁、灰油、麻枲诸般料物,悉运往以资军实。


user avatar   zhao-xue-hao-95 网友的相关建议: 
      

在大君的回答下提到过了,现在稍微详细说一下。(根据评论区稍微修正)

日本现在仍旧会尊称天皇和各国国王为“陛下”,各国王子与大公为“殿下”,皇妃、王妃为“妃殿下”,贵族、总统、总理、大使为“阁下”。

但是对于宗教领袖,有一个违和感满满的称呼——“猊下”。

虽然一股 野 兽 般 的既视感,但是这种用法来源自佛教。

因为佛陀的宝座被称之为“狮子宝座”,所以引申高僧的宝座为“狮子座”。

晋朝的郭璞在注释《穆天子传》的时候,对“狻猊”是如此解释:

“狻猊,狮子。亦食虎豹。”

虽然现代的斗兽爱好者们估计一半得不乐意,但是佛教却认同了“狻猊=狮子”的说法,称呼“狮子宝座”为“猊座”,这种说法也随着佛教东渡传入了日本。

于是,根据“皇帝身份尊贵,我只能通过陛下的侍者传达信息给他”所以叫“陛下”这种逻辑,日本人认为“座主身份尊贵,我只能通过狮子宝座下的使者传达信息给他”,便称呼各宗派的佛教领袖为“猊下”。

后来日本人对天主教教皇、东正教会的大牧首、伊斯兰教的哈里发、伊玛目都无视出典,胡乱引申,称之为“猊下”,甚至有些人振振有词地表示原因是“猊”这个字看起来比较帅。

我最初看到这个称呼,感觉满满的违和感。

根据 @梦枕流 的提示,我想起当初清朝的徐骏,就是因为写奏折把“陛下”写成“狴下”,引得雍正皇帝很不爽,将他免职查办,后来查出他还写了“明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之类的诗句,便因文字狱丢了性命。

龙生九子,狴犴老七,狻猊老八,这“猊下”还不如“狴下”呢,怪不得“猊下”看起来怪怪的……


日本的天主教徒也有人抗议,表示“猊下”不能用在教皇爸爸身上。

于是,有些教徒就编了个“圣下”(聖下)作为对教皇爸爸的称呼。按照逻辑,“教皇身份尊贵,我只能通过圣座下的侍者传达信息给他”,似乎没什么问题嘛!

但是很快就有人表示:你们这古文学得也太差了吧!直到二战前,还将天皇称之为“圣上”,你们却把教皇叫做“圣下”,一上一下,这是要闹哪样?

于是,一般日本外务省的正式文件便将教皇称之为“教皇台下”,却仍旧叫东正教的大牧首为“主教圣下”。

这是在揶揄东正教被世俗政权干涉的更多么……


user avatar   tian-yuan-nan-quan-51 网友的相关建议: 
      

天降妖孽徐树铮

“勿谓言之不预”张作霖


user avatar   nian-que-yi 网友的相关建议: 
      

天主教同盟:

奥地利公国(天主教)、西班牙王国(天主教)、波兰-立陶宛联邦(天主教)、教宗国(天主教)、巴伐利亚公国(天主教)

新教同盟:

瑞典王国(新教)、法兰西王国(天主教)、丹麦—挪威联合王国(新教)

波西米亚王国(新教)、尼德兰联省共和国(新教)、萨克森选侯国(新教)

普法尔茨选侯国(新教)、勃兰登堡—普鲁士(新教)、不伦瑞克—吕纳堡(新教)

英格兰王国(新教)、苏格兰王国(新教)、特兰西瓦尼亚公国(新教)


user avatar   yu-chen-tian-2 网友的相关建议: 
      

说起“陛下”、“殿下”、“阁下”这些对古代帝室和官员的尊称,大家应该都耳熟能详。喜欢看韩国古装剧的朋友,还知道半岛对王世子的独特称呼“邸下”。

但是,你听说过“基下”吗?恐怕大多数人都没有。

而这种特别的称呼是确实存在于中国东北的神秘王国渤海国。

渤海靺鞨,其俗呼其王为可毒夫,对面呼圣,笺奏呼基下,父曰老王,母曰太妃,妻曰贵妃,长子曰副王,诸子曰王子,世以大氏为酋长。——《旧五代史》

意思就是说,渤海的臣子在书面以“基下”称呼渤海国王。

不过我其实有点怀疑这个“基下”的使用是否真实通行于渤海国中。比如“妻曰贵妃”这一条,目前对吉林和龙的渤海龙头山贵族墓群的考古,就发现了两块渤海国王妻子的墓志,分别是孝懿皇后和顺穆皇后。顺穆皇后墓志中称其为“简王皇后泰氏”,可见渤海王的妻子使用的称号是皇后而非贵妃(这两块墓志因为某不可抗力因素,至今没有公布具体内容)。

也许,渤海王在国内实际上也被尊称为“陛下”,可是却对到来的唐朝使者提供了虚假信息,故意称自己用的是“基下”这种前所未见的称号,来掩盖僭越天子礼制的行为。


user avatar   jin-gu-29-77 网友的相关建议: 
      

首先,我想说明一下,这个答案和问题稍微有些出入。这个回答其实很符合提问想表达的意思,即“按常识不应该在这个时代出现,却出现了,与周围的环境十分违和,好像穿越了一样”的事物,但不能用题面上的具体文字“混进了奇怪的东西”(尤其是“东西”一词)来描述,以免对先烈不敬。

言归正传。

在中国古代,祭祀祖先是每个家族的头等大事。大家可能都在书上、网上、电视上都见过,在祭祖时,供奉的是历代祖先的画像,即祖先像。

祖先像有单人的,但更常见的是夫妻合祀,男穿官服,女着霞帔(当然不一定真的当过官)。比如这样:

比祖先像更隆重的,是表现家族内不同行辈成员共聚一堂、长幼秩序分明的群体像,叫“家堂图”,比如这样:

这样:

这样:

这个是五代同堂的:

最多的能绘九代同堂,叫“九代荣”,不过传世不多。想象一下,九代同堂,密集恐惧症患者看了是什么感觉……

祖先像主要流行于明清时期,尤其是清朝中后期,所以画中祖先多穿清代官服。当然,新中国成立后,家族组织走向衰落,祖先像也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不过传承了几百年的传统岂是朝夕之间就会消失的?于是出现了这样的画面:

挂满军功章的志愿军军人,坐于身穿清朝官服的祖先之中……是不是看着总感觉是P的?

祖先像上的祖先,都是为家族带来无限荣光的人,这个看起来只是个普通战士的军人,在家族的心目中,也是光耀门楣的啊……

通过祖先像这种最封建、最传统、最守旧的媒介,从一个侧面也能反映出,普通老百姓(哪怕是被打压的那个群体)对新政府的接受,以及能厕身其中的自豪吧……


插个广告,这个回答的素材来自《明清祖先像图式研究》。这本书吧,装帧精美,设计精良,读着也很有意思,就是稍微贵了点……


user avatar   valiant-77-82 网友的相关建议: 
      

由于《史记》不像后世史书那样有“五行志”,所以里面在记载军国大事的同时偶尔会“混进了奇怪的东西”,而且跟前后记事无关。试举两例。

1、《魏世家》里面关于魏襄王的记事:

襄王元年,与诸侯会徐州,相王也。追尊父惠王为王。五年,秦败我龙贾军四万五千于雕阴,围我焦、曲沃。予秦河西之地。六年,与秦会应。秦取我汾阴、皮氏、焦。魏伐楚,败之陉山。七年,魏尽入上郡于秦。秦降我蒲阳。八年,秦归我焦、曲沃。十二年,楚败我襄陵。诸侯执政与秦相张仪会齧桑。十三年,张仪相魏。魏有女子化为丈夫。秦取我曲沃、平周。十六年,襄王卒,子哀王立。

2、《六国年表》里秦孝公二十一年记事:

另外,《六国年表》还记载“平周女化为丈夫”,也就是这个变性人是山西介休市那边的。


user avatar   lan-qiao-sui-yue 网友的相关建议: 
      
“潘孟阳初为户部侍郎,太夫人忧惕, 谓曰:‘以尔人材,而在丞郎之位,吾惧祸之必至也。’户部解喻再三,乃曰:‘不然,试会尔列,吾观之。’因徧招深熟者。客至,夫人垂帘视之,既罢会,喜曰:‘皆尔之俦也,不足忧矣,末座惨绿少年何人也?’答曰:‘补阙杜黄裳。’夫人曰:‘此人全别,必是有名卿相。’”——唐张固《幽闲鼓吹》

“惨绿少年”:“惨”,通“黪”,指色彩暗淡。惨绿,就是浅绿,指服色。原指穿浅绿衣裳的年青人,引申为风度翩翩、意气风发的青年才俊........

诶,要想人生过得去,身上难免带点绿啊

二爷点赞




     

相关话题

  你或身边的人有哪些虚惊一场的经历? 
  有哪些蒋介石的轶闻趣事? 
  站在上帝视角,中国历史上某个节点,汉族文明战胜草原游牧民族后有没有可能以某种手段实现对草原的有效统治? 
  有哪些历史人物死在了不该死的时候? 
  哪些看上去很先进的事物其实早就发明了? 
  假如你穿越成曹髦,面对两次人生节点(分普通模式和地狱模式,详见描述),你会如何应对? 
  俄罗斯人到底有多爱喝酒? 
  你知道的由误会酿成的最大损失是什么? 
  三国时期,如果曹魏的国力是100,那东吴和蜀汉分别是多少? 
  如何评价越南修改历史教科书称中国“侵略者”? 

前一个讨论
明朝最惨皇帝是谁?
下一个讨论
为什么人们对宋朝的评价那么差,疆域和军事能否代表一个朝代的一切?





© 2024-05-17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17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