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看很多小说里王爷说要当富贵闲人,历史上真的有这种富贵闲人吗? 第1页

  

user avatar   larrynonelson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个要看时代和当朝皇帝对诸侯王的态度,就拿西汉和东汉来比较。西汉七王之乱和淮南王之乱后,各地诸侯王的日子过得很惨。他们稍有过错,严厉的惩罚马上就能从中央传达下来。西汉时期对付诸侯王的手段如下:

推恩令。推恩令是主父偃(人名)向汉武帝提的建议,规定诸侯的子弟除了嫡长子继承爵位之外,其他的儿子可以由中央出名义,割诸侯的地盘封侯。中央出些名义毫发无损,诸侯可被切的七零八落。力分则弱,从此丧失向中央挑战的实力。

左官律。所谓"左官",是在诸侯手下当官。在诸侯手下当官要受诸多限制,比如不能住在首都,不能提升,诸侯犯罪跟着连坐等等,把诸侯的手下往受气包方向培养。武帝在淮南王谋反之后作出此规定,意在限制臣民擅自出仕诸侯,进而削弱诸侯的私人班子,剪除其羽翼。

阿党法。诸侯不能自行聘任官员,倒也不能让他们当光杆司令,中央要给他们派傅、相等官,名为辅助,实为监视。但是皇帝又怕傅相大臣与诸侯串通一气,共同糊弄皇帝,所以制定阿党法来管理这帮人。所谓阿党,是指诸侯有罪,傅相不举报,则傅相有罪,重至弃市。

附益法。诸侯也知道"朝里无人莫做官"的道理,往往贿赂中央大臣,让他们在皇帝面前说几句好话,附益法就是针对这个情况制定的。朝廷大臣交结诸侯,帮助其获得不正当的利益,或者自己受贿,为附益,重者也至于弃市。

私出界罪。为了防止诸侯王互相沟通,重现吴楚七国联盟之类的组织,干脆规定诸侯国王不经中央同意不得擅自离开封地,违者降为侯爵。

酎金律。所谓酎金,是每年春节祭祖的时候,诸侯要献上贡金,助天子祭。此法本来是汉文帝所订,没有特别的含义。武帝时候,为了收回权力,本着欲加之罪何患无词的精神,于元鼎五年(前112年)忽然宣布检查贡金的成色,"不如斤两,色恶,王削县,侯免国",结果一连免了一百多个倒霉的侯爵,此法遂成定制。不过估计这种鸡蛋里挑骨头的法律,最多只能施行一次。

非正与乱妻妾位之律。汉代诸侯王仍然施行的嫡长子继承,但却严格到了苛刻的地步。本来嫡长子继承制讲究"有嫡立嫡,无嫡立长",但是汉律却只允许嫡子也就是正妻之子为嗣。如果正妻无子,则除国为郡,庶子再多也不能继承。如果试图让庶子继承,就叫"非正",依律免为庶人;如果试图从母亲那里变更庶子的地位,则为"乱妻妾位",不仅免为庶人,有时候还要处以迁刑。按说此项规定与推恩令是有逻辑矛盾的,有嫡的诸侯庶子需要推恩,无嫡的却一律为庶人,事太不均。但是中央政府巴不得诸侯王都断子绝孙,好名正言顺的把地盘收回自己控制,又哪里管得了这么多。

但是到了东汉事情又完全不一样了,《后汉书》里几乎找不到中央刻意迫害诸侯王的案例,当然了这也跟东汉分封制度趋于成熟有关系。王国承西汉之制,为皇子封地,由相治理,相之地位同郡太守。诸侯王不治民,唯衣食税租而已。这时候一般人都只知相是谁,而不知道王是谁。比如《三国志》只记载平原相是刘备,平原王干脆懒得写。济北相鲍信,济北王一样连名字都不出现。所以在东汉诸侯王想做个富贵闲人还是很容易的。




  

相关话题

  写好小说,必须要的各种知识有哪些? 
  闭关锁国与中国成为唯一传承的文明古国有没有关系? 
  年龄会成为网络小说写作的阻碍吗? 
  哪一句反派人物的话让你刷新了对他的看法? 
  如果给古龙的小说排号,《飞刀又见飞刀》是不是得排末尾? 
  如何看待《从你的全世界路过》被改编成电影? 
  清穿成地位低下的美貌侍妾,要怎么苟到寿终正寝? 
  中国神话中有哪些有意思的神仙? 
  有什么好看的团宠文小说? 
  明朝妇女的贞节观究竟是什么样的?为什么金瓶梅里的女人可以一而再再而三地改嫁呢? 

前一个讨论
秦惠文王初始执政时期,为何一定要除掉商鞅?是君权需要,还是政局需要?
下一个讨论
周瑜去世后孙权外事不决怎么办?





© 2024-06-18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18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