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运用什么方法,可以综合各个性状,对农作物进行一个整体的评价,判断一个新品种的好坏? 第1页

  

user avatar   feng-kuang-shen-shi-92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先确定是一个评价对象,还是多个评价对象。

你这里举例的是烟草,那么假定你可以构建多个烟草的品种。

或者说是某个地区种植烟叶的情况。

那么建议你用如下方法来弄。

1、topsis-AISM以及对应的改进方法

上述方法纵向部分本质还是topsis为主。

横向的方法不多做解释。

说下纵向的过程。

闵可夫斯基(Hermann Minkowski,1864-1909),德国数学家,在数论、代数、数学物理和相对论等领域有巨大贡献。他把三维物理空间与时间结合成四维时空(即闵可夫斯基时空)的思想为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奠定了数学基础。爱因斯坦说闵可夫斯基是他的数学老师。

一言以蔽之:topsis核心就是针对归一化矩阵,通过带权值的距离公式求解出到正负理想点的距离。

一言以蔽之:VIKOR核心就是针对归一化矩阵,通过带权值的范数为1与范数为无穷大闵可夫斯基距离求解出距离

理解上面两句话后。

就理解下面的意义

上面是一个六列的表,怎么求排序是非常容易的事。

上面框住的两列具有等价性。

主要是理解指标是正向还是负向指标。

上面有一个最突出的新东西叫区段截取如何装逼。

  Neumann和Morgenstern在1944年提出的经典理性决策模型—期望效用理论,假设经济活动的主体决策总是遵循利益最大化或者成本最小化的完全理性原则。然而事实上,学术界用大量的实证研究表明人们在实际的决策中大多数情况下都表现出非理性的特点,决策主体存在一定的决策心理偏好。主体决策中的心理偏好一般是指在制定决策的过程中对决策所产生的利益和风险持有独特的看法和反应。学术界研究中经典的决策偏好模型包括有损失厌恶、心理账户、公平性等决策偏好。

  损失厌恶反映了决策者对收益和损失持有的风险偏好不一致,当面对收益时,人们表现为风险厌恶;当面对损失时,人们却表现为风险追逐,因此常常做出与完全理性偏离的决策。心理账户是指决策者会将客观等价的支出或收益在心理上划分到不同的账户中,在制定决策时对不同的账户持有不同的权重系数,总是以不同的态度对待等值的收益或者支出,进而做出带有偏差的决策。公平性偏好(Fairness Preference)是指决策者持有的利益分配心理基准,并在此基础上产生的对收益不公平结果的一种抵制行为。

  1979 年,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心理学教授Daniel Kahneman和Amos Tversky将心理学与经济学研究结合,提出了关于不确定条件下的人类判断和决策的“前景理论”(prospect theory),也叫“展望理论”。该理论认为个人基于心理参考点的不同,会有不同的风险态度,参考点会影响个体对实际决策结果的心理感知,主观地衡量效用价值的“获得”和“损失”,从而导致偏离期望效用理论的非理性决策行为,在不同的风险预期条件下,人们的行为倾向是可以预测的。同一个问题经由不同的决策主体可能会有不同的决策结果。由前景理论引申出的四个基本结论:

  第一,确定效应,即大多数人在面临获利的时候是风险规避的;第二,反射效应,即大多数人在面临损失的时候是风险喜好的;第三,参照依赖,即大多数人对得失的判断往往根据参考点决定;第四,损失效应,即大多数人对损失比对收益更敏感。

  Kahneman他们最初的研究认为标准前景是一种简单前景;而后来Tversky和Kahneman(1992)进一步将原始前景理论拓展到包含任意多个结果的不确定前景及风险前景,形成积累前景理论。

  针对运作管理问题领域,Schweitzer和Cachon(2000)首次通过引入心理学的实验实证检验方法检验了包括前景理论在内的众多行为因素对报童决策偏差的影响,实验结果却排除了前景理论的解释作用。Nagarajan等(2014)[ ]基于累积前景理论的价值函数和非线性权重函数构建了综合模型,研究结论也对“前景理论用于分析运作管理问题”提出了质疑。但是,一些学者的研究结果认为,Schweitzer等人的实验结果恰恰说明前景理论具有报童模型的决策偏差的解释作用(Ho,2010 ;Long,2015;Zhao,2015,褚宏睿等,2015;丁小东,2016)

  前景理论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沉没成本效应对消费者决策的影响,而Thaler认为这种解释并不充分,Thaler(1985)提出的心理账户理论认为,沉没成本之所以会影响消费者决策,除了前景理论外,在消费者内心中还存在着一个“心理账户系统”,个体在做决策的过程中,该系统包含着一个心理估价的运算过程,会自发地对获得与损失进行计算,将不同的得失放入不同类别的心理账户中,并在选择前对此作出衡量,由于消费者对不同的经济结果存在心理上的权重,常常会导致决策违背经济学的规律,Thaler同时提出了非替代性(non-funiginility)是心理账户的一个基本特征[ ]。顾军波等人(2020)[ ]基于心理账户将前景理论拓展用于复合结果情形,证实在偏好的特定组合下,前景理论能够解释报童趋中效应,报童趋中效应可归因于基于多重心理账户建构的价值函数。

  总之上面是灌水的话,主要是深刻理解心理账户区间,以及决策偏好期间,并同函数以及排序与偏序结合契合起来。

上面的话可以理解成青菜萝卜各有所爱。然后用数学公式来描述这种所爱。

其它如何吹水就不多说了。

2、计算实例

上面是计算的实例。最关键是理解原始数据。

上面可以看成若干地区的烟叶情况。都是客观数据。

注意两个地方,指标为负向的前面加一个 -号

另外注意里面有客观标准的, 对应优、良、中、差。 其中差就是每一列都最差的,即为零分。

有了上面的客观数据后,然后结果就自动出来了。

结果就只有上面6种情况。

上面是一个排序情况。

这是某个妥协解





  

相关话题

  为何以范剑青老师的 Sure Independence Screening 为代表的筛选法没有流行呢? 
  如何评价生成模型框架 ZhuSuan? 
  层次分析法中,建立判断矩阵时,可不可以用1——5这五个数字表示两两比较的重要程度? 
  为什么方差要定义成平方?这么定义有什么利弊?如果把方差定义成 |X-E(X)|,这又有什么利弊? 
  幸存者偏差是什么意思? 
  当前政治科学界是如何看待统计学和计量经济学的? 
  如何看待有人质疑淘宝双十一数据造假,并在4月份成功预测今年销售额为2680亿? 
  地球上总细胞量最多的细胞生物是什么? 
  去哪找数据?怎么挖掘? 
  统计学课本很无聊。有什么好的统计学书目推荐吗? 

前一个讨论
如果宋钦宗刚即位就开城投降金国,徽钦二帝的后半生会好过一些吗?
下一个讨论
怎样才能建立起以中医为主体的现代医学体系?





© 2024-06-29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29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