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央视四大名著电视剧如果按成品质量应该怎么排名? 第1页

  

user avatar   zcw-gaizhili 网友的相关建议: 
      

按照央视电视剧的水平,我们仅从电视剧的角度,不考虑对原著的还原程度,应该是:

水浒传>三国演义>红楼梦>西游记。

(按照原著的艺术水平看,应该是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三国演义)

电视剧的排名,基本上是和电影拍摄时间高度相关的。原因无他,改革开放初期,我们的影视剧拍摄水平远远落后于世界,基本的电影技法都没有掌握,需要几十年的时间,几代人去学习追赶——直到现在都还很稚嫩。

我举个例子,大卫林奇的《双峰》,是1990年上映的。而央视西游记前25集1988年才播完。《双峰》,直到现在,对于知乎大多数人来说,都是新潮的,先锋的——事实上,他们根本理解不了。而西游记已经成了童年回忆了。

早期的电视剧,其实最主要的追求就是还原原著,所以一切都是话剧、舞台剧式的。我们现在知道,说一个电影像舞台剧,其实是在骂它,没有视听语言。

但是对于普通观众,舞台剧式的电视剧容易让他们跟得上剧情,体会演员的表演,就还原原著来说,甚至是最好的选择——毕竟大多数人看这些电视剧,都是冲着还原原著去的。

再加上当时的播放条件,很多家庭还只有黑白电视,或者10多寸的电视放在院子里一群人围着看,受众和观影方式,就决定了拍摄者根本不可能有什么艺术追求。(比如,只有特写才能让观众看清楚演员的表情;比如,如果采用低调的打光,一切都糊成一片,根本看不到什么了;甚至因为看不清脸,只能采取夸张而有个性的服装,如唐僧,换了三次,有的人竟然没看出来,因为屏幕实在太小,离得实在太远)


但是《水浒传》,就完全不一样了。

《水浒传》,可能是央视四大名著里,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充分从“电视剧”这一载体的基本技法和艺术追求的角度进行创作的。


我小时候听到过一种说法,《西游记》是公路电影,《水浒传》是黑色电影。我不懂,什么叫黑色电影?

维基百科里:

1、低调子、低角度的夜景布光。匪帮们大白天在房间里也关门闭户,底灯光。多使用明暗对比法,画面常常出现大面积阴影。运用摄影技巧,达到使人迷惑的视觉效果。总体风格压抑、封闭。 
2、斜线和垂直线的比例超过横线。斜线将银幕划分为不安定的形状,以营造出摇摇欲坠的倾斜感。画面设计总是幽闭恐怖的,门窗、楼梯的影子会把人从人群中隔开,让主角在他的世界中更显孤独。
3、向演员和布景提供相等的照明强度,让演员隐藏在夜色中,面部往往被遮住。黑色电影中,让阴影吞没人物,人们在阴影里走来走去,形成一种宿命的绝望气氛。城市比人存在得更久,不管你追逐什么,都没有太大意义。
4、通常会有一个美丽性感的女主角,多为非良家妇女的角色,性感诱人,命运结局多为悲剧,成为牺牲品。
5、空荡荡的城市大街,淅淅沥沥下着雨,随故事发展,雨可能会越下越大,直到情节发展到高潮。人物碰面的场所,除了街头巷尾,就是码头和船坞。
6、使用非常复杂的叙事时空加强观者对时间流逝和宿命感的感受。影片使用迂回的时序,使观者处于时间不定向但高度风格化的世界中。

我有一天自己琢磨:武松就是那个硬汉,潘金莲就是那个蛇蝎美人,《水浒传》里那个阴暗的阳谷县,不正像黑色电影的舞台!

小时候看《水浒》,最让我震惊的就是武松的故事,武松打死老虎之后,众猎户去勘察现场,下一幕应该是惊讶,佩服,并敲锣打鼓抬着武松进城,但是电视剧却直接切到武大郎的家里。

窗花:

潘金莲的阴影:

潘金莲走下楼梯:

主意这个脚,脚在原著也很重要,是故事中性器官的象征,但这里又让我想起经典黑色电影《双重赔偿》中“蛇蝎美人”经典的下楼梯场景:

然后是金莲烧火:

揉面:

蒸馒头(那时候叫炊饼):

叫武大郎起床:

这长达一分多钟的段落,没有台词,没有情节,甚至没有背景音乐。我认为这迥异于其他三部名著,也迥异于我当时看的所有电视剧——它不是功能性的,不是要讲炊饼制作方式,也不是来展示当时的时代细节,它不是为《水浒传》拍的,而是专门为潘金莲而拍的。

接下来,是潘金莲送武大郎出门,然后迅速回屋。王婆对她产生兴趣。

注意屋内的情形:

这种烟雾感也是《水浒传》特有的,迥异于其他古装片。我觉得可以和《银翼杀手》等电影的“雨”媲美了。

在这部电视剧里,即使是白天,屋内也是黑暗的,烟熏缭绕的。

但是大家看现在的某些电视剧:

夜晚宫女的寝室。。。。。。

在这阴暗的屋里,有没有光明呢?有的:

这个窗户大家都熟悉的。如果没有这个窗户,潘金莲就不会遇到西门庆,武松就不会上梁山,方腊就不会死,中国就……

但是窗户在电视剧里成了一个意象。其实说出来也简单直白,就是潘金莲和外界的隔阂,小学生都懂的。

窗户的第二次打开,是武松游街的时候,潘金莲从楼上望见武松:

她的视线收回的时候,无意中看到相反方向的一个人:

窗外的世界,是改变她命运的两个男人。

我们知道,潘金莲因为长得太漂亮,所以不得不把自己关在家里。因此窗内是黑暗的,窗外的是光明的;窗内是封建礼法,窗外是情欲;窗内是束缚,窗外是自由。

我这么说,你们可能会抗议:这不就是现在营销号分析电影的那些陈词滥调吗?你不是一向觉得恶心,怎么你也来写这个?难道你又卖号了?

请注意,这些浅显的视听语言、象征,在其他三部名著的电视剧里,通通没有——起码我没注意到过,如果有,欢迎指正。

也就是说,那个时候的大家对电视剧的理解,远远低于现在普通观众的欣赏能力,还只是完成“还原原著”的任务,对电视剧本身的艺术水平,没有任何要求,制作者也不对此进行任何追求。而《水浒传》,大概是最“现代”的一部了。

接下来的剧情我就不谈了。但是谈一个又让我震惊的镜头:

喜闻乐见的“吃了我这盏残酒”。

我不知道大家想到什么,我的感想是,这不是电视剧,这是电影。这是电影才用的构图和打光,充满“电影感”,例如《一代宗师》:

单把潘金莲这个截图拿出来,我不会觉得这是电视剧里的,而是感觉可能是徐克或者王家卫的电影。

我觉得围绕潘金莲的这些戏,是当时电视剧的集大成,非常具有电影感:对性压抑和封建礼法的描述,象征性意象的使用,类似《菊豆》《大红灯笼》;电影化视听语言,则有点向当时的第五代和香港电影取经的意思;就连这里的潘金莲略带夸张的调笑,都让我联想到《霸王别姬》里的蒋雯丽。


接下来我想说打戏。

根据我的记忆,当时的打戏是备受诟病的,认为采用了香港那一套东西,好看,但违和。

可是反过来想,幸好请的是袁和平。

因为袁和平的打戏不只是好看,还是讲逻辑的。

以武松和西门庆的打戏为例:

按照原著,武松是秒杀西门庆的。但是秒杀又不够好看,王婆都是凌迟,慢慢剐死的,你西门庆三两下就解决了,死的太过痛快,观众的仇恨没法宣泄。毕竟西门庆也没吹牛说自己会“接化发”,“唱着歌破裸绞”,连一回合ko之后的打脸快感都没有。

但你也不能像rpg一样,把西门庆做成一个boss——据一个朋友说,新版《水浒传》里西门庆差点把武松打死。。。。。

那么这个以强凌弱的战斗,怎么拍的又好看,又合理。

看电视剧,武松出现之后,西门庆首先把桌子踢向武松,赢得反应时间:

然后拿起凳子,抵挡住武松的第一波攻击:

没想到还是被打趴下了(实在是打不过啊。。。)

幸好西门庆被踢的很远,所以他又扔了一个花瓶:

再次赢得时间。为什么要赢得时间?为了抽出藏在衣服里的双刀:

这样打一个措手不及,终于打掉了武松手里的刀:

此时西门庆手里有武器,武松没有了,局势立马逆转。

武松这时候的策略,是上半身和西门庆周旋,然后用腿功踢开西门庆,以避开武器的锋芒。

注意这里有一个转圈的动作:

以前香港电影表现高手比武的两个套路:一个是隔空一比划,地上和水里就开始爆炸;一个是两人转圈,跳个胡旋舞,就等于激烈的打斗了。这两种方法,好看是好看(其实也并不怎么好看),但并没有什么道理。

袁和平和也搞转圈,但却是有逻辑的——武松通过转圈,才能避开西门庆的刀。

然后武松占据了上风,并趁机拿回了刀,此后就开始压制西门庆:

注意这里,西门庆被压得起不了身,眼神在往下看。为什么?

因为脚上有匕首。

所以此时,西门庆上半身以双刀和武松的单刀缠斗,下半身不断找机会踢武松,而武松每一次都先发制人,把他的腿踢回去。

最后西门庆没辙了。game over。

纵观整个打斗,西门庆虽然远逊于武松,但是凭借着合理利用场景道具、随身携带的双刀、一定时间内打掉了武松的武器、脚下隐藏的匕首等方法,可以和武松打个有来有回。而且整个打斗高潮迭起,好几次局势的逆转,西门庆多次采取出人意料的手段,武松每一次都找到合理的破解方式。

这种武术指导,我觉得说是国产电视剧的巅峰也不为过。后来张纪中拍了很多个金庸剧,按理说打斗的场景更多了,可以有更大发挥空间。但实际上都是些什么玩意:慢动作,吊威亚,子弹时间,一通瞎打。


最后就是配乐,这里赵季平老师贡献了很多神曲。如被大家津津乐道的《王进打高俅》。

(我曾经感慨《流浪地球》这么想突出和好莱坞的不同,配乐却抄袭汉斯季默,为什么不让吴京撞击木星的时候bgm是《王进打高俅》呢!人家《疯狂的外星人》都有民乐版本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还有当时万家传唱的《好汉歌》。

其实这些音乐,都带有明显的地域色彩,是对山东民间音乐再创作,但是在当时,甚至现在,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套用官方的话语体系:把作者性、地域性、时代性相结合。我认为这也是在配乐方面,《水浒传》高于其他三个名著改编电视剧的地方。

这种作曲家充分挖掘作品地域特色,进行自觉的艺术创作的方式,对于赵季平来说成了绝活,不久之后,他就把京剧元素融入到了老北京题材的电视剧《大宅门》的配乐中。


我就先说这么多吧。因为我只看了武松的几集,其他的还没看呢。。。。。

顺便说一句,武松打虎的阳谷县和景阳冈,就在我老家聊城,很多学者认为,《金瓶梅》取材于临清,临清也属于聊城市,所以阳谷和临清这两个地方,都可以说是西门庆的故乡。曾经一度有新闻:三地争夺西门庆的故里。我觉得这三个地方即使势均力敌,我和西门庆也有三分之二的概率是老乡。


user avatar   qmhk 网友的相关建议: 
      

豆瓣排名:87红楼梦=86西游记>94三国演义>98水浒传

真实水平,跟豆瓣评分恐怕是完全相反,应该全反过来:

87红楼梦<86西游记<94三国演义<98水浒传

这其中,显然有厚古薄今年代滤镜情怀作祟。譬如《射雕》83版烂剧一部,竟然被树为最高标杆?呵呵。83《射雕》为么子辣鸡,参此帖:

为么子98《水浒传》电视剧艺术最高?让我们先来看看潘金莲洗澡。

——也就是说,剧集安排潘金莲每一次洗澡,其形态情态都不同,对于情节的推移、人物的心路发展都有着重大的不可替代的妙用。

本剧副导演康洪雷在受访中说,央视版《水浒传》电视剧,在艺术上最大的特质和成功之处,就在于“克制”二字。

克制,就是含蓄,就是不直接把东西嚼碎了吐给观众,而是以一种婉约含蓄的艺术表现手法,“请”观众一起,共同完成艺术审美。不言一语,尽得风流。这就使央视版《水浒传》以一种艺术电影式的审美,与八点档下饭剧们,区以别焉。

类似比较:《红楼梦》与《金瓶梅》。前者就好在“含蓄”二字。


为么子98《水浒传》在老四大里最高?具体展开说要一本书了,这里用【极简版】说一说。

央视四大名著剧的选角和音乐都是最佳,这一条四部剧差不多算打个平手。

可以比拼的,核心应该比拼的,是【剧】。

什么是【剧】?什么是戏剧艺术?什么是真正的电视剧艺术?即是:

1.注重剧情的开展转进,用戏剧本身的冲突魅力去吸引观众;

2.注重人物的性格转变,在戏剧展开的冲突过程中完成塑造。

第一条,可以参照《雍正王朝》,可谓是中国历史剧中第一部真正把戏剧冲突动人心魄做到极致的剧,他如之前陈家林所拍《唐明皇》《武则天》等,非不佳也,但总觉节奏松缓,剧情不无流水之嫌,难如《雍正王朝》这般扣人心弦一句废话没有吸引观众一口气看完。

按这个标准,87《红楼梦》最差,没有把《红楼梦》潜伏在波平浪静之下的暗流涌动拍出来。(当然,实话实说,这个难度也太高了。)98《水浒传》最高,每一个人物列传,几集完成,十分紧凑,故事首尾完整,恩仇动人心魄,真正的体现了现代戏剧精神,而不是如其他三部剧被批评的不无“图解小说”之嫌,好像连环画版、动图版电视幻灯片儿。

第二条,是98《水浒传》在中国电视剧叙事艺术和人物塑造艺术上的突出创造成就。连《雍正王朝》《大明王朝1566》《走向共和》这三部国产剧神兽都不及它。看过央视版《水浒传》,我们最深刻的印象就是人物的性格是在命运的展开中动态转变的。

潘金莲,不同于原著中的从来便是淫妇,剧集最初设定为一勤俭持家良家妇女,是命运的簸弄,让她一步步走到毒杀亲夫的不归路。注意,剧集中从来没有设定潘金莲为【淫妇】,不管是性格变动之前,还是之后。哪怕她【出轨】西门庆,都是听从内心真实的指引,她只是渴望拿到匹配【潘金莲】三个字的东西,她只是渴望真爱。

按,有些朋友在评论区质疑,原著里的潘金莲最初也不是淫妇啊,是大户人家的使女啊。

答曰:原著中性本淫荡啊亲!最初的使女是身份,淫荡是本性。不是说最初是使唤丫鬟就不无淫荡之心了。看原著第二十三回写:

那清河县里有一个大户人家,有个使女,小名唤做潘金莲,年方二十余岁,颇有些颜色。因为那个大户要缠他,这女使只是去告主人婆,意下不肯依从。那个大户以此恨记于心,却倒赔些房奁,不要武大一文钱,白白地嫁与他。自从武大娶得那妇人之后,清河县里有几个奸诈的浮浪子弟们,却来他家里薅恼。原来这妇人见武大身材短矮,人物猥琐,不会风流,这婆娘倒诸般好,为头的爱偷汉子。

原著中潘金莲勾引武松是一个淫荡坏心妇人,剧集中潘金莲雪天饮酒是情动于中不得不发,这跟原著中蓄谋已久有心挑逗是本质上不同啊!

原著中的潘金莲从最开始一刻,就是淫妇;剧集中的潘金莲直到最后一刻,都不是淫妇。

武松,最初本是一孩子气阳光青年,是命运的簸弄,嫂子的伤害而后,是“亲妹子”玉兰的伤害,命运让他一步步蜕变为一个阴郁的杀神。

金庸《天龙八部》萧峰显然学此。连性格变化都学此。聚贤庄之于乔峰便如鸳鸯楼之于武松。详参此帖:

宋江,从最初的志在体制内外吃两头,到不得不落草为寇,到而后的“为弟兄们谋个好的归宿”,到最后的为了弟兄们我可以什么都不要了(最后这两点是小说没有的,是剧集独有的),这是一个理想主义者的悲怆和孤独的西西弗斯人生之路,而与原著的宋江根本区别开来了。98《水浒传》副导演、后来《我的团长我的团》导演康洪雷,塑造的死啦死啦龙文章,本质上跟李雪健塑造的这个宋江,是灵魂精神深度相通的同一个人。

康洪雷=张绍林。龙文章=宋江。

《士兵突击》让康红雷名声大噪,他说,关于拍摄的科学基础和体系建立,都是从《水浒传》学来的。(康洪雷为98央视版《水浒传》副导演)

——康洪雷可谓是张绍林嫡传弟子了。这就难怪,《士兵》的许三多,《团长》的龙文章,那股子“一根筋”的劲儿(理想主义者的百折不回),与央视《水浒》宋江,正成前后回响。

就人物形象的复杂深刻而言,许三多尚不及团长、宋江。许三多内心没受那么深的折磨。

团长,他一方面要叫醒这群“烂人”同袍的魂儿,找回中国军人的尊严,医治国人的劣根性痼疾,让事情是它该有的样子;一方面南天门上的一千座坟又让他其实比谁都怕,他怕对不起这帮把命都交给他的弟兄,他也怕带着大家从妄想里边儿灰飞烟灭死的连根儿毛都不剩,因为他说过,对大家不止一次的说过,走,我带你们回家……

宋江,他一方面要为这群生死兄弟谋一个好的归宿,让兄弟们和子孙后代不再背负一个贼寇的骂名,赤心报国,青史留名,这才是大丈夫之所为,所谓“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一方面,他同样怕对不起这帮把命都交给他的弟兄,因为他带着大家下梁山,是要谋一个好的归宿的,征方腊死伤那么惨重,是他一开始没有预料到的,弟兄们命都没了,拿什么来耿耿忠义?所以他冒着被朝廷怪罪的风险与方腊议和,为了弟兄们他什么都可以不要……

“都把命交给我,我把命交给谁?我太累了,我扛不住了……”——死啦死啦对着烦啦泪流满面的喃喃叨叨,那一瞬间的“软弱疲惫”,正是一千年以前,梁山宋江,在后世遥远的回响。

(央视版《水浒传》编剧冉平:“《水浒传》中最重要的人物我认为有三个:宋江、武松、潘金莲。一个农民知识分子形象,一个英雄有男子形象,一个女性形象。这三个形象大家觉得新鲜,真实可信,其他人物形象就好说了。”——引自《五只老虎——〈水浒传〉拍摄散记》(著者陈枰,山东文艺出版社,1998年2月版))

——读者诸君,“人物的性格是在命运的展开中动态转变”,这是现代戏剧的中心精神,拿这个标准衡量,国产剧有哪一部,赶得上98《水浒传》?还不仅仅限于老四大名著剧内部比拼。

这中间的灵魂人物,就是康洪雷的“师父”——张绍林。

94《三国演义》总导演仍是87《红楼梦》总导演王扶林,有五个分组导演,张绍林是“南征北战”部分分组导演。他拍出来的这部分明显比其他四个板块高出一筹,亮点有二:一是张绍林最擅长拍战场戏,人称“杀阵之王”,这部分如南征孟获的杀阵戏,是三国整部剧最精彩耐看的;二是张绍林最注意用现代戏剧精神灌注剧集,他铺垫的诸葛与马谡的最初情好甚笃、诸葛与魏延的裂缝怎么一步步拉大,都是有一条层次清晰的轨迹线的,司马懿从最初的眷恋魏主,到中间起兵的犹豫不决,也是一条完整的心理变化轨迹线——这都是原著作者即便再世,也要叹为观止自叹弗如的。

所以,94《三国演义》之所以屈尊次席,与98《水浒传》之高居榜首,都因为一个重要人物——张绍林。

央视老四大名著剧里面确乎是98水浒有点同人剧的意思,几大主要人物的塑造基本上处处跟原著不同,而如果我们不抱定原著至上、原著原教旨主义的固有观念的话,公允地说,央水的人物处理真比原著高级。

宋江是最复杂的人物,原著的宋江并不复杂,愚忠+仗义+权诈而已,剧集的宋江是一个矛盾痛苦的孤独理想主义者,他又要对得起朝廷又要对得起兄弟们,这之间的必然难以两全快把他拉扯成精神分裂了。这个人物打动观众在此。老四大里没有这样戳动灵魂的其他角色。

林冲,如果不是有98水浒剧集林冲之死的神改编,后半程纸片人而已。

在剧集中,鲁智深的塑造和林冲是一体的,所以鲁智深的出家大相国寺,关口不在他【成正果】在战场还是寺庙,而在于时间点。他和武松都是看破,而他选择征方腊前皈依,因为武松跟宋江情分更重,他是跟林冲情分更重。因为林冲之死他对宋大哥内心里是赌气的。

武松,剧集细致而沉稳的呈现了阳光少年蜕变为阴郁杀神的过程。这是整部剧集最好看的部分。同理潘金莲,戏的妙处在【转变】,怎样由良家妇女转变为杀夫凶手。而这,同样是原著没有给出的。她从来没有过、没有一秒是过,千古骂名的【淫妇】。她的刚烈,到死未改。这又是性格变化的辩证法,看似变化之下的丝毫未改。

李逵,抹去了原著的残忍嗜杀,强化了憨直可爱甚至呆萌的形象,你可以说不符合原著,但原著李逵那般少儿不宜反人类价值观真的适合拍出来么。

我喜欢98《水浒传》剧中那个李逵,他有原著中的粗鲁憨直,而无原著中的嗜血好杀。

我喜欢剧中那个武松,他有原著中的英武勇狠,更有原著中没有的阳光淳朴,我疼惜他被命运之手推着走,从阳光淳朴一步步下到阴寒之渊。

我喜欢剧中那个金莲,喜欢她的秀若芝兰而又刚烈过人,我想一寸一寸轻轻慰抚她冷寂千年的寂寞艳骨,被千夫所指万口积毁,所销的骨后灰。

我喜欢剧中那个林冲,他有原著中的豹头环眼、花枪蛇矛,有原著中的沉稳隐忍、妥协退让,还有原著中没有的儒雅文气、我本善良。这个“张飞+赵云+文士”三合一的林教头,是笔者的最爱!

我喜欢剧中那个宋江,不同于金圣叹批改本中那个权诈宋江,杨争光冉平笔下张绍林导筒下李雪健演来的宋江,全心全意为兄弟们谋一个最好的归宿,他为了兄弟们自己的一切都可以不要,苟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宋江最后,他矮小苍老虚弱佝偻的身躯竟然向上泛起一种圣洁高大的东西——须仰视才见的理想主义者光芒。

剧中“最熟悉的陌生人”,感染我至深者,是第一主角宋江。剧中宋江是到与方腊议和那段儿,才量变到质变,真正让人仰视的。陈桥驿那,圣旨下,命梁山军南征方腊。吴用不无苦涩的笑道:“这一定是蔡京高俅之计。朝廷眼里,梁山军和方腊,都是一样的。”宋江则表示军师此言差矣。我们现在是爱国,是做正经大事。言语中踌躇兴奋。这是他一直以来的心愿,报效国家。国家就等于朝廷。在当时人宋江心里。南征打方腊,弟兄死了二三十个。宋江这时心理才开始变化。他一开始没想到死伤这么重。他宋江带着兄弟们是谋一个好的归宿的。固然,留名青史也是归宿,但毕竟是第二选项。保住兄弟们的命,才是第一位的。所以他冒着朝廷怪罪的风险,跟方腊议和:“朝廷真要怪罪,我来承担。”他绝非《投名状》中庞青云。这不是为了顶戴不要兄弟们的命,这是为了兄弟们的命不要顶戴。甚至不要自己的命。如果说宋江之前的想法和作为,还是我带着大家一起好。那么,到这里,就是只要兄弟们好,我有没有功名,甚至有没有命,都无求所谓了。这是宋大哥在全剧中最让我潸然之一处。我们回想让功卢俊义那段,李逵哭着表示铁牛没用,没让哥哥当上寨主,宋江笑着抚慰,铁牛莫哭,只要兄弟们好,谁当寨主,都一样!今日将大哥此两处语合而观之,方见到宋大哥真正的“义”、真正的前后如一。这样的大哥,让上下兄弟心悦诚服,甘为之死,才有说服力。其实前边戏,都在为议和方腊作铺垫。前边戏都在让观众疑问,宋江他凭什么?这么多人把命交给他?你要知道导演是没有给出回答的。所谓见人撒银子小恩小惠收买人心那些是没有说服力的。这一刻才是见真章的时候。吴用卢俊义相视一眼,卢俊义问:“大哥莫不是戏言?”这是什么意思?毕竟宋江无人可替!这段儿跟林冲病死,都是剧集的神改编。这段儿尤其神,吃重。没有这个,宋江整个人就差了点东西,从始至终名不副实的感觉。没有这个,前边戏所有的兄弟们各种不情愿还是跟着大哥招安,就觉得不值。《我的团长我的团》剧中,烦啦咧咧嘴,真搞不明白,我们为什么都把命交给你这样的家伙。死啦死啦满脸泪,浑身躯骨被抽掉了一般喃喃叨叨:“我多想把命交给你,你不知道那有多轻松……都把命交给我,我把命交给谁?”当梁山所有人都把命交给宋大哥,这也就是形势逼人,逼着宋江在理想主义者的这条道儿上光芒万丈。所以全剧翻来覆去看,最感染我的,还是宋江。这个宋江,弄得人太难受了。

——一句话,不拿原著原教旨主义框定的话,98水浒是特别特别优秀的电视剧作品。能跟这部优秀【电视剧】媲美的,老四大里没有。就算整个国剧拉通看,论情节紧凑扣人心弦,唯有《雍正王朝》有的一比,而《大明王朝1566》《走向共和》这俩神兽(并列豆瓣最高分9.7),胜在格局和立意,就戏剧力量惊心动魄而言,还比不上;而论人物塑造深度心理复杂斗争程度,唯有《我的团长我的团》中龙文章能比98水浒宋江,其他剧找不到一部能掰腕子的。

98水浒,它就是这么一枝独秀。

@祁达方 抱团取暖一下,党同伐异一下:

而我们再看央视四大名著剧真实水平垫底的87《红楼梦》:诚然,87《红楼梦》仍是所有《红楼梦》影视版本中的天花板,89谢铁骊版、96华视版皆不及也——更别提2010李少红聊斋版+青楼版《红雷梦》。但是,这仍不妨碍我们从剧集质量本身的角度,对它提出严厉的批评。具体问题剖析,请移步:


这里面,要特别提到李雪健老师的人物塑造。

李雪健老师的宋江争议很大,当时98《水浒传》初播到最后一集“宋江之死”,有新闻报道是有老爷子气得把电视机砸了。而且这类似情况还不是一件两件。最搞笑的是李雪健不敢回山东老家,据说有老乡放言回来要捶扁他(囧了个囧滴O(∩_∩)O哈哈~)

这一切,能理解,因为貌似是因为宋江,葬送了梁山好汉。

但其实宋大哥是最大的背锅侠。不招安,迟早被政府军剿灭,那就是一窝端,而且背上贼寇的千古骂名;招安,就是剧中宋江反复对兄弟们说、也自言自语的:“我没错,我问心无愧。”“我既然坐了这个位子,就要为兄弟们谋一个好的归宿。”“我不能让兄弟们世世代代背上一个贼寇的骂名。”

这一版的改编拍出了古希腊悲剧的感觉。很多人不喜欢后半段的惨,恰恰是这惨才是梁山好汉的宿命。”古希腊悲剧史诗莫不根于“宿命”二字。

金庸在《袁崇焕评传》中写道:“希腊史诗《伊里亚特》记述赫克托和阿喀琉斯绕城大战这一段中,描写众天神拿了天平来秤这两个英雄的命运,小时候我读到赫克托这一端沉了下去,天神们决定他必须战败而死,感到非常难过,‘那不公平!那不公平!’”

金学家刘国重在《金庸,仰望古希腊的天空——谈萧峰》一文中写道:“在古希腊神话以及悲剧中,不可抗的支配者永远都是命运。英雄们抗争,总无力改变命定的结局;虽无力改变,这份抗争,也就更显出悲壮。因此古希腊悲剧被称为‘命运悲剧’,例如前面引述的赫克托战败,不是力不如人,而出于众神的决定。萧峰是悲剧英雄,萧峰的悲剧,是命运悲剧。他身上流着契丹人的血,却被收养于汉人,这个开头,就预言着最后的自戕结局——康敏在其中的作用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这一矛盾早晚会以其他各种形式爆发。”

与古希腊英雄们相比,与萧峰相比,梁山好汉们也注定了轰轰烈烈一场最后悲壮殒身的命运。正是:万事不由人做主,一心难与命争衡!

何以言此?从真实历史上看,宋江起义是以梁山泊附近小范围为中心区域的贫苦渔农户为主要成分的小规模起义。终两宋三百余年,大规模农民起义只有北宋前期王小波李顺起义、北宋末方腊起义、南宋初钟相杨幺起义三次,且都局于一隅,王小波李顺在蜀地,方腊在东南,钟相杨幺在洞庭湖,历时也较短(钟杨最长为五年,余皆一年左右),从规模烈度、波及范围、持续时间上远不能跟唐之王仙芝黄巢(前后十年,纵横全国)、明之李自成张献忠(前后十六年,纵横全国)、清之洪秀全杨秀清(前后十四年,纵横大半中国) 相比。

此其故何也?据历史学者任新民在论文《试论宋代没有爆发大规模农民起义的原因》中分析,这主要因为宋代缺乏大规模民变的经济、制度基础:

1.宋代实行募兵制,免却了广大农民的征伐之苦和屯戍之苦(吾辈须知,秦末起事的陈胜、刘邦,都是因为徭役出事不得不反,一个是大雨失期,一个是跑了人不够数)。

2.宋代“田制不立”造成大量农民迁徙自由,对于商业的重视保护如“书市买牌”制度等促进了商业的繁盛(西门大官人:此处应有掌声),破产农民可以转营工商,等于是给了出路。

按,宋代实行募兵制的好处,任新民尚未说透。《邵氏闻见后录》卷一载:“太祖既定天下,尝令赵普等二三大臣,陈当今已施行、可利及后世者。普等历言大功数十。太祖俾更言其上者,普等历毕思虑,无以言,因以为请。太祖曰:‘吾家之事,唯养兵可为百代之利,盖凶年岁,有叛民而无叛兵,不幸乐岁变生,有叛兵而无叛民。’普等顿首曰:‘此圣略,非下臣所及。’予谓议者以本朝养兵为大费,欲复寓兵于农之法,书生之见,可言而不可用者哉。”

——综上可知宋无大规模民变之由矣。史上渔户出身的起义军首领宋江尽管“勇悍狂侠”,率众转战十州,官军“莫敢撄其锋”,却最终被剿灭于张叔夜之手(然而张叔夜在《水浒》书中则变身为同情梁山得罪朝贵的官员)。

再看小说和剧中,梁山军的起义规模和波及范围还不如史上,以古大野泽一洼之水,自守一二岁,稍延年月尚可,欲杀上金銮殿,“夺了鸟位”,整个山寨,除了李逵,可能再没人抱此乐观吧?武松等人嚷嚷的是“今日也是招安,明日也是招安,把弟兄们的心都冷了”,但试问二郎,你若是山寨之主,想此坐守山寨,可是长久之计?所以,剧中宋江坐着执拗地抱手低首摇头,自己对自己说,也是对一边坐着的吴用说:“我没有错。”

那么错的是谁?是这个操蛋的世道。只要朝中有蔡京高俅童贯这群贼在,好汉们受招安之后也必无一个好结局。是招安死,不招安亦死。不同在于不招安必死,招安遮莫还有一线转机?宋江的问题在于觑定了这线转机,以为生天。实则照《士兵突击》剧中队长大扣许三多10分的话“理由:过于天真!”,或者照本剧中武行者撩开遮脸长发露出两行金印的话“哥哥用心良苦,却忘了我们的身份!”——蔡京高俅这伙老贼,会让你把这线生机转为生天?

这就是宿命。赫克托怎么着也必须死,萧峰怎么着也都得死,梁山好汉们怎么着也逃不了一死。

Ps,气氛太沉重,穿插要轻松!课间操时间到,来个小段子:

论事与愿违:明熹宗大是可儿,笑死我了——

《明诗纪事》辛签卷三十二秦征兰《天启宫词》云:“星君次第列阳光,点将标题当饮章。圣主青年方好武,卷头先问李天王。”自注:“或有用《水浒传》罡煞星名,配东林诸人,如托塔天王,则李三才也。崔呈秀得之,名为‘点将录’,佳纸细书。魏忠贤乘间以达御览,上不解托塔天王为何语,忠贤详述溪东西移塔事,意欲上知东林强暴有如此徒,所当剪也。上倾听啧啧,若恨不同时。忠贤计阻。”

魏忠贤献“《东林党人点将录》”(以《水浒传》天罡地煞配东林党人)于天启帝,本意是递反面材料,在皇帝前搞臭东林党人;皇帝从没听过水浒故事,不听则已,一听来精神了,啧啧连声,恨不与晁盖宋江李逵辈同时……(求一脸懵圈儿的魏忠贤心理阴影面积……)

作为一部以人物塑造为灵魂核心的经典作品,98《水浒传》第一成功之处必须是大小二三十个主次人物形象的塑造(茅盾:“《水浒》的人物描写,向来就受到最高的评价。所谓一百单八人个个面目不同,固然不免言之过甚,但全书重要人物中至少有一打以上各有各的面目,却是事实。”),特别是宋江林冲鲁智深武松李逵五大主角的传神塑造,又尤其是“主角中主角”宋江的堪称是卓越的塑造。演员李雪健老师其功伟矣。

总导演张绍林赞李雪健老师:

1.“李雪健是非常用心的演员,他一进现场就完全沉浸剧情当中。他在现场的时候都是沉默的状态,别人都在说笑,但他永远是沉默的。当你跟他说话,叫他的时候,他就像在梦中突然醒悟一样,他特别投入。”
2.“这是我见过的为数不多的好演员,他的戏现在看都经得起推敲。”
——《张绍林导演艺术研究》p118

央视版《水浒传》中宋江,是李雪健表演史上一个重要里程碑,李雪健传神塑造出宋江虽文墨小吏而能服众、不失权诈而真心为兄弟、耿耿孤忠天日可表的复杂性格形象;在人物底色上更塑造出一个区别于原著宋江的崭新人物——一个悲壮的理想主义者、一个西西弗斯般孤独负重前行的悲剧者;在表演技术上,以特色动作(小碎步、撅屁股)、细部表情、节奏力度等方面的高难度精准处理,可谓是全方位嗣响了老辈演艺界第一人石挥大师,他在此剧中的表演,堪为年轻演员们反复揣摩的表演教科书经典范本。

我下面不配图,纯文字描摹李雪健老师表演细节,看大家是否有画面感,感受到位:

譬如林冲死之前宋江那段戏,李雪健演神了:

李雪健如《水浒传》中宋江在林冲临死前一段戏,在忠义堂正与宿太尉愉快地晤谈受招安事宜,听闻被气得卧床的林冲快不行了,内心深怀愧疚的宋大哥赶到屋内,却没有按常理出牌一下扑到林冲身前,而是一霎时被抽去筋骨一般全身瘫软在地,身边卢俊义吴用等兄弟忙扶着,宋大哥已说不出话,他拼命说话却只有朝着林冲喉头涌动嘴唇嗫嚅两个只感其气不闻其声的音“兄……弟……”扶不起来,扶个半起,被抽去筋骨的宋江双臂如极度虚弱无力的人洑水,绝望无力徒然无助的上下扑棱,要往前抓,可是又能抓住什么呢,能抓回被勾魂使者正往门外勾的林冲兄弟吗。不能。所以他嗫嚅出几个更轻飘无力虚弱已极的音:“林……冲……兄……弟……”(大赞配音赵述仁,把握模拟李雪健到位),深深的伤痛和更深的愧疚已然将他击垮,他收回伸出的颤抖无骨的骨节凸棱的手,埋头低泣,拱手作揖……“兄……弟……”

又如武松最后坚要留在杭州六和寺,《水浒》书中写道:当下宋江看视武松,虽然不死,已成废人。武松对宋江说道:“小弟今已残疾,不愿赴京朝觐。尽将身边金银赏赐,都纳此六和寺中,陪堂公用,已作清闲道人,十分好了。哥哥造册,休写小弟进京。”宋江见说:“任从你心!”——“任从你心!”,是何等话!剧中宋江岂能如这般冷情淡义,李雪健老师那一瞬间的表现直接戳得我泪奔:宋江听闻武松此话,一个毫无征兆的突然爆发,然而又是压抑着情感洪流闸门的爆发,把语声的发颤压在喉咙底下:“不行!背,我也要把你背回去!”然后看他脸上表情时,双目噙泪,脸向一侧,不胜此情,已然极甚。

譬如动作形体之小碎步

李雪健为宋江设计的上身不动两手负后的小碎步,一“小”字,正为此县城“小”吏画形传神。有网友提到,“李雪健《水浒》里那种小碎步走路,不是猥琐是时尚,因在宋朝有身份人走路都是小碎步(日本艺妓走路方式就是学宋)。同时还讲究走时鞋不露出裙边,裙边容易扬起,就用玉佩来压裙角。所以玉佩的正确位置应该像尿袋一样在膝盖以下。看了下《水浒》,李雪健的玉佩位置也没出错。这人够敬业。”但宋江的小碎步也有“变体”,那就是稍后边戏宋江飞马赶去给晁盖报信,这时候还胜似闲庭信步那就是装比了,但见他扔了马缰冲开大门大步奔进握住晁盖气喘吁吁开口便道“我有急事要告诉哥哥……”又如再后边戏宋江杀惜后逃难,手执朴刀大步流星,其情其境是流落江湖之武人,已非安步当车之文吏。

又如动作形体之两根手指指指点点

李雪健宋江的动作细节还有指点着什么说话,是无名指小指卷曲,食指中指伸着。如:

1.第12集,济州缉捕使臣何涛拿来缉捕文书,宋江看完文书,一手拿着,一手伸出两根指头指点着文书。

2.第12集,酒桌上,宋江把跟班张文远介绍给何观察,一手拉着张文远,一手又是伸出两根指头指点着张文远。

3.第14集,宋江对雷横道:“我以为雷都头对东溪村了如指掌,捉拿晁盖,凭都头的手段如瓮中捉鳖呀……”说着伸出手指头指点,还是食指中指两指头。

4.第14集,阎婆惜拿来纸笔让宋江写休书,宋江指着阎婆惜道:“若真是张文远的主意,我便成全于你们。”又是伸出食指中指两指头。

5.第37集,梁山水军捉住官军统制刘梦龙,阮小七正要砍杀,宋江发令放了,伸出两根指头道:“留他一条性命,让他回济州向高俅复命!”

——读者试想,若是整个叉开手指指点着,是不是霸气过甚,若是只用食指指点着,是不是也略觉别扭?这个人物这个身份,还非得两根手指指指点点不可。后来我仔细看,原来要卷曲无名指小指捏住袖口——这真是宋江!

又如动作形体之高撅屁股:

央视《水浒》剧中宋江下跪屁股撅得老高,向被讥为奴性太彻底。李雪健这一处理,也被认为是活画出了宋江内心愚忠皇帝之神。观众摇头唾弃宋江者以是,吾辈不得不点头大赞演员者亦以是。优秀演员善于为所演不同人物量身定制特色动作特征,如陈道明演聂明宇(《黑洞》)是抄手疾行,演陈一平(《冬至》)则为微驼背外八字脚——李雪健在《水浒》中宋江跪皇帝高撅屁股,但吾辈观众切勿以为这是演员本尊即此尊范,吾人且看李雪健在与陈道明合作的《尚方宝剑》一剧中,演的钦差跪皇帝,就是正常跪姿,销魂翘臀竟不见了。

然央视《水浒》中宋江高撅之臀,尚有待发之覆。看官初未曾留心,下跪撅屁股此为演员李雪健为宋江其人设计的特色动作特征,而这一特征事实上是贯穿全剧多个场合的,宋江几次向不同人下跪,都有这一高撅屁股的特点,初不仅限于跪皇帝也。

15集,宋江跪在老父之前,听着老父痛责,屁股高高撅起;

30集,宋江拦截宿太尉座船,跪表忠心朝廷之意,屁股高高撅起;

32集,梁山泊英雄排座次,宋江率弟兄们跪拜上天神主,屁股高高撅起;

36集,忠义堂上宋江率众兄弟跪听朝廷招安诏书,屁股高撅;

38集,忠义堂上宋江率众兄弟二度跪听朝廷招安诏书,屁股高撅;

39集,陈桥驿滴泪斩小校,何成兄弟自刎而死,宋江跪地伏首,双手垫额,屁股高撅;

39集,宋江出征前金殿面圣,下跪皇帝,屁股高撅(按此动作揆诸原著,“扬尘舞蹈,山呼万岁”,还算不得夸张,甚且是收敛了);

42集,宋江南征方腊回朝,下跪皇帝,屁股高撅。

——由此可见,宋江跪地屁股高撅,绝非一“奴性”两字可蔽,忠孝仁义,宋江四维,缺一字即不为宋江:跪上天,是为诚;跪天子跪宿太尉(天子代表),是为忠;跪老父,是为孝;跪何成,是为仁义。宋江做人里里外外,坦诚如一,肝胆赤心,可表天日,他做人的这四根柱子,是“李雪健”,通过深用匠心的特色动作设计,而独为赋予人物的。


我发现这么多人看不懂电视剧也看不懂文章呢,还在一个劲儿说央视版把宋江拍得坏,李雪健把宋江演得坏,这正说明拍得好,演得好。

央视版李雪健的这个宋江,他不坏,他真诚到底,他属于好人犯错误,他犯的是真诚错误,他真诚地相信招安是爱国办大事,他真诚地相信这是为弟兄们好,帮他们洗去贼寇的骂名,走忠义报国的正道,他真诚地相信他是帮兄弟们谋一个好的归宿。宋江的真诚是贯彻到底的,一点儿杂质都没有。否则就像出卖革命果实,如《投名状》庞青云,拿弟兄们的血染红自己的顶戴。剧中李雪健老师的演出能打动人,剧中这个宋大哥有这么多兄弟如武松阮氏兄弟李逵等虽然不同意招安但仍然跟着大哥走,都因为他的这个真诚。

所以我特别强调,98版《水浒传》剧集的这个宋江,根本上是剧集的再处理,他最感人的东西首先是【真诚】,这是空灵的、形而上的,其次才是具体的大政方针路线,是不是招安,招安到底为了啥,不招安又能怎么办。很多人根本没看清楚懂明白,混淆原著宋江和剧集宋江,动辄拿不符合原著说事,搅在一起说,人物既没搞清楚,态度又胡搅蛮缠,止增笑耳。

嗯,说的就是这种观点:




一部影视剧集,最重要的是立意和人物塑造

人物塑造的深度,我们上文已论,无疑这一点上98《水浒传》胜过其他三部老四大名著剧,更别提幺蛾子层出不穷天雷滚滚的鞠觉亮2011新版《水浒传》了。

立意而言,87《红楼梦》总体上是传达了原著的大悲剧精神,但最后几集病在“仓促”和“偏离”,仓促即是赶着匆匆结尾,偏离即是主观上也许想跟高鹗续书切割,但实际上换汤没换药,还是“金玉党”迫害黛玉的思路;而86《西游记》在诙谐逗趣插科打诨上未能充分表现原著的诙谐精神游戏精神——所以就立意而言,这两部剧略输一着。94《三国演义》如上所论,五大板块高低不一,总体未能浑融,立意也似不能统一,以张绍林执导的“南征北战”部分为最高,粗略评定,可认为立意与原著大体齐平。而98《水浒传》,立足于原著而又超越于原著,在立意上提升了原著、深化了原著,所以最高。所以从立意而论,也是:

87《红楼梦》<86《西游记》<94《三国演义》<98《水浒传》。

这一排序刚巧正跟我们从总体角度对老四大的排序,一致。

下面我们再从相对于【立意】和【人物塑造】略为次要的其他方面谈谈:

一、关于原著大幅删减:

俗见多以98版《水浒传》为央视四大名著剧之最弱一部——删减原著过多;鄙见则正好相反。98版《水浒传》,大反创作上的平均主义,浓墨重彩于几大主要人物几大主要叙事板块,洵为艺术创新上可赞的大胆。大刀阔斧删并大量与主题关系不大的同质化情节与较次要人物,同时增加如宋江方腊各派属下齐打擂、燕青李师师远走天涯等情节,深化了电视剧叙事主题,笔者深为激赏。虽然,删并情节和人物的具体处理容或可商(譬如关胜的戏笔者以为就不应删),但瑕不掩瑜,剧集创作的主要方向和主体成就是值得肯定的。

关于央视《水浒》大量删减次要人物,虎扑有网友笔舌如刀,说得痛快:“别说电视剧里好汉的故事没潘金莲洗澡多,书中整个梁山108人,从头到尾一句话没说过的,至少有一两人,整本书台词在100字以下的得占一大半,有几个人故事背景铺垫的比潘金莲西门庆王婆多?《水浒》之所以被称为名著就是前七十一回描写人物,描写市井人情的精彩,不是因为后面无止境且类似的攻城伐地,斩将减员。就拿新《水浒》举例,人是出全了,像关胜李应这样的泥胎木偶,董平这样还要洗白的人渣搞出来除了拍张合照外有啥用?”

诚哉斯言!108将真没必要弄齐,这是文艺作品,不是居委会户口簿。集中笔墨做大事,凸出主要人物形象正是“文学”该做的。潘金莲一段集数“太多”向来被人诟病,但《水浒》一剧开篇就是清明上河图,所以展现宋代市井风情人情市民人物爱恨恩仇也是题中应有之义,甚至是重中之义。导演张绍林:“我们确定了电视剧《水浒传》的创作原则:坚持真实、自然、生活化的原则下,进行大胆创作,再现宋元时代的社会景图,展示当时各阶层不同人物的众生相和市井风情。拍一部好看耐看的电视剧。”(《张绍林导演艺术研究》p85)又张绍林:“长镜头的魅力,全剧的开篇第一个镜头,根据宋代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建造起的实景,像一幅长轴的市井风俗画,随着镜头缓缓摇过慢慢展开。它把人们带到故事发生的宋代末年的京都汴梁开封。”(《五只老虎——〈水浒传〉拍摄散记》p135)——《水浒》后半部分大量同质化的打田虎王庆征辽的攻城伐地斩将减员,这些东西从艺术的角度可通通去掉。央视《水浒》的改编创作真是功远大于过。正如张金尧在所著《张绍林导演艺术研究》中所写(p113):“原著里面很多情节是雷同和相似的,他们要把相似的情节合并压缩,呈现出原著的精华部分,其中一些千古绝唱的情节张绍林特别予以保留。剧作家魏明伦就曾说过:‘改编之道,在于能有胆有识。’乱改者有胆无识,拘泥原著者有识无胆,无胆无视者增删皆误,有胆有识者敢于创造,善于创造!”

但是,98版《水浒传》电视剧删并情节和人物的具体处理不无可商,譬如——

九纹龙史进第2集开头露了个脸,为引出鲁提辖。后头不见了。元夜闹东京那段儿出现了一下。

元夜闹东京那段混江龙李俊发了句牢骚:大哥也太不像话了,(逛窑子,御香楼)让铁牛去搅他一下也好!

但须知李俊最后和童威童梦装病,退群大部队,这是有尾;头呢?何时上的梁山。这不能不说是98剧集的疏漏处。

雷横最初露了一下面,还跟宋押司在县衙门前心照不宣对话,彼此在体制外都留了门路。——然而后面不见了。

索超跟杨志打了一架之后也直接不见了。

最薛定谔的是关胜。也不知从何而上的梁山。徐宁演练钩镰枪的时候给了个群像镜头里有他,南征方腊的行军队伍中有他,最后回京受封赏殿上甚至给了个响亮应名——不知从何而来,反正最后功成。可谓之【薛定谔的关胜】矣。

确实,98版在解决108人的问题上,有功有过。功就是集中笔墨在主要十多位好汉身上,凝练突出,重点主义。过就是对其余好汉不能说没有大而化之随意敷衍的问题。

我最不满的还是没有清楚交待关胜的来龙去脉。贴一段以前写过的文字:

宋江大力援引降将上山其实是形势所迫。晁盖死后,他赚卢俊义上山按无斋主人《黑话水浒》的分析,是为晁盖遗言解套,让自己软着陆平稳接位,此其一;其二,卢俊义家财豪富,名望好,社会地位高,素来奉公守法,朝廷良好市民,他都可以上梁山,这在上自朝廷下至百姓看去,就是“谨厚者亦复为之”,梁山品牌向上暴击三千大点。类同此理,宋江不断招纳朝廷军官上山,孙立、彭玘、徐宁、呼延灼、关胜……按小说的叙述逻辑是兵来将挡,你要来打我,我就把你拉下马(当然万能解释就是也在“天罡地煞之数”);但我们透过现象看本质,便可知宋江与这些人倒才真是“以道义合”(所以其实是你们正好来撞我的枪口?甚至推到极点,如果这些将官不来打梁山,不排除宋江找几个呼延灼关胜,重施赚卢俊义那一手),旗帜鲜明只杀贪官不反皇帝——梁山上这些前朝廷军官越多,三阮这种造反到底者比例就越缩水,《一代宗师》宫宝森不云乎,宝森是想造时势,现在梁山,就缺这么一根根新柴。宋江在晁盖遗言的阴云黑雨中接位,局势不可谓不动荡,动荡的根源还不在派系力量不平衡——宋江早在江州白龙庙小聚义时,人马就超过了晁盖,上山时宋系27人,三倍于晁系9人——动荡的隐患在于他在山上只有抱膝独吟,无人同调:派系铁杆李逵、王英这些人,要么是只管占山为王的主,要么就是惹恼了我,两把板斧砍上金銮殿夺了鸟位。宋江虽说靠着“个人魅力极强,还是有惊无险地接受了朝廷收编”(友人诗酒醉洛阳语),还是不无崩盘的危险。个人威望可足恃乎?当其日暮途穷倒行逆施至于极点,即便以红太阳正当中天之“无上”威望,仍是不无凄凉对斯诺表示,我说的话,也就北京周边几十里管管用了。宋江在梁山,此心虽耿耿可对天日,却也唯茕茕以对孤月,也是一漏伞下的独行僧啊。甚至连吴用,说的是深佩哥哥一腔赤诚,全力襄助,与我之心,也未免有间未达。所以,所谓人各有志,最不堪问者情义,又所谓志同道合,最实在的是找同路人。等到董事会投票时大多数票同意全伙并购,那就不是我宋江违拗众意了,而是违拗我宋江就是违拗众意了。宋公明深心在此啊!

由上析看来,我以为剧集就有一大不足,在于没有拍(也有可能是后期剪掉了?)关胜征讨梁山败后上山的情节。是,原著中降将部分不必全拍,有呼延灼这种代表性极强的就够了,比如董平这种人渣就完全没必要拍进来,但关胜实在不可不拍啊——这不是因为关胜是梁山五虎将之首,武力值在梁山是卢俊义一人之下,一百零六人之上,而是对于电视剧设定的主题,对于剧中宋江招安路线的实现,对于剧集的叙述逻辑,其重要性不在呼延灼之下甚至还在呼延之上啊——呼延灼是本朝忠义之臣之后,关胜是千古忠义之臣之后。关帝的后人,都上了梁山了,这是什么概念?身在梁山心在朝啊!可惜的是,剧集似乎完全把关胜当酱油了(英雄排座次那集,每个头领都有旗号,原著中山寨常委,排位第五、尚在林冲前的关胜,竟然没有旗号!这个我倒回几次细撸镜头,都木看到……),粗略统计,似乎只在不同集中梁山军看徐宁教演钩镰枪(那么问题来了,关胜是何时上的梁山?剧中并无交待)、梁山军出征方腊行军长队、梁山征方腊归来劫余几人入殿面圣受封赏这几场戏中刷了下脸卡,存在感弱到爆……

当然,仍然要强调,98《水浒》剧集删并情节和人物的具体处理容或可商,但瑕不掩瑜,剧集创作的主要方向和主体成就是值得肯定的。

二、关于现代价值精神:

98版《水浒传》不仅用当代戏剧精神改编剧情,以收凝练集中之效;亦用现代价值精神重注传统,摒弃糟粕思想观念。导演张绍林:“我们在‘忠于原著’的前提下,又注入创作者对名著的新见解,新的感悟,因为电视剧《水浒传》是给当代人看的,它面对的是亿万普通观众,不仅要再现《水浒传》的精华,而且还要从接受美学的意义上真正实现古典与当代观众的再次对话。”(《张绍林导演艺术研究》)原著中李逵滥杀无辜杀人如麻;剧中完全减去此点,而集中凸出李逵心地朴质憨直可爱的性格特点。原著中女人们潘金莲、阎婆惜、潘巧云、贾氏……个个荡妇淫娃,剧集主创许是激于非过正无以矫枉之义,乃加意将剧中女性形象几乎半数定位为“被侮辱的与被损害的”,显示出创作者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算得是超前时代的大胆精神,非但为《水浒》一书之女性观照以现代人性精神之光,且为整个宋代女性、整个传统时代遭受夫权凌压、欺辱、污蔑的女性遥发不平之鸣、遥诉不公之声。编剧冉平:“《水浒传》中的女性形象像潘金莲,潘巧云,阎婆惜,卢夫人……都是淫妇,荡妇。当然你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原著中的性质,把她变为烈女子。但可以把原因解释清楚,过程重新阐述,而且把她们区别开来。我在这上面很用心也尽了最大的努力。在不改变原型的情况下做到大家都能理解甚至同情。让她真实起来,更像女性。”(《五只老虎——〈水浒传〉拍摄散记》p19)

参此帖:

三、关于武打戏动作戏:

98版《水浒传》电视剧动作戏请得香港动作指导袁和平袁祥仁兄弟,其精彩放眼剧界,可谓独孤求败。好汉勇武如王进痛打高俅、鲁提辖拳打镇关西、鲁智深大闹五台山、鲁智深林冲试身手、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林冲杨志过手、景阳冈武松打虎、武松血溅狮子楼、武松孙二娘客店过手、武松醉打蒋门神、武松喋血飞云浦、武松血溅鸳鸯楼、李逵张顺水中斗、梁山好汉劫法场、黑旋风沂岭杀四虎、燕青李逵比相扑、燕青打擂擎天柱……莫不拍得刚劲英武,矫健利落,有声有色,赏心悦目——俩字:痛快!武侠剧与之相比输于一“虚”,历史剧与之相比输于一“拙”,本剧武打戏实可谓横绝四海,巍然独峙。

看看天人武松杀神武松

bilibili.com/video/BV1E

作为一部以人物塑造为灵魂核心的经典作品,央视《水浒传》剧第一成功之处必须是大小二三十个主次人物形象的塑造(茅盾:“《水浒》的人物描写,向来就受到最高的评价。所谓一百单八人个个面目不同,固然不免言之过甚,但全书重要人物中至少有一打以上各有各的面目,却是事实。”),特别是宋江林冲鲁智深武松李逵五大主角的传神塑造,又尤其是“主角中主角”宋江的堪称是卓越的塑造。演员李雪健老师其功伟矣。这里必须强调的是,剧中的武打戏,也可谓“人各其面”——非但一个好汉有一个好汉的声口,且是一个好汉有一个好汉的身手。友人红豆山庄兄有言:“更难得的是,编导在调度上不仅突出了场面的真实惨烈与动作美感,并兼顾到了每个人物的性格与心理历程。性格如时迁的轻功展现,林冲的技巧性,鲁智深的力量型,燕青的相扑,甚至次要角色也不含糊,洪教头的狂妄,雷横的插翅虎飞跃,无需一句台词,通过动作就塑造了人物。心理历程如武松的英雄胆魄、刻骨仇恨、拼死求生,都渗透到动作中,每场戏绝不雷同。”

参此帖:

当然,不足之处也有,剧中某几处重头打戏替身明显,譬如武松醉打蒋门神那段。瑕不掩瑜,这比之全剧总体上精彩无比的打戏,提不到一回事。

四、关于战争戏战场戏:

本剧战争场面同样堪为国剧第一,除了马战依然是短板、陆战场面壮观似不及前之《三国演义》(1994)后之《太平天国》(2000)外(壮观不及似也能理解,梁山作战规模怎么也比不得三国、太平天国),论水战如“梁山军水战擒高俅”之战船器械、水下戳杀,攻城战山岭战如“张顺魂系涌金门”、“解珍解宝命丧高崖”、“梁山军血染乌龙岭”之悲壮惨烈、目不忍睹,他剧堪为比伦者,迄今未之一见也。

《三国》长在气势之古朴浑厚,官渡之战军马鼙鼓苍凉雄浑;《水浒》精于场面之真实残酷,南征方腊残兵断躯血腥悲壮;《太平》壮乎人海之振臂如林,金田举事千帆竞渡万舸争发。而单论道具之考究,布局之变化,细部之扎实,艺术之成就,《三国》、《太平》二剧以视《水浒》,尚不免如管仲乐毅以较子牙子房也。

水浒故事是水泊故事,梁山之所以为恃者,乃在八百里水泊,横无际涯,港汊密布,“是征讨官军难以逾越的天然屏障”。《水浒》要拍成剧,水战戏份是成败关键,也可以说是创作者们难以逾越而又必须逾越的一大关口——翻过此山,乃可扬眉吐气。

详参此文:

其他,如“服化道”、布景、音乐、镜头运用……98《水浒传》也都有不虚其他三大名著剧的表现,这点本题之下其他各答已分别说到,笔者略人所详,详人所略,这里只谈谈98《水浒传》超出于其他三部之处。

布景,《五只老虎——〈水浒传〉拍摄散记》p188:“《野猪林》的选景选在北京十三陵,我们剧组当时住在河北易县,来回一趟六小时。折腾了几天拍完了,看完回放,张导(张绍林)提出来重拍。原因是那里的树木虽然古老有气势,但是太稀疏,缺乏神秘感和诡秘之气。张纪中(总制片主任)气得大骂张绍林说:‘你他妈的听别人说《水浒传》剧组是培训班你还生气,我看你就是培训班班长。’骂归骂,为了艺术质量他还是答应重拍了。为重拍这场戏,美工、制景们都搬到十三陵,住在那里植假树,造假林。”又《张绍林导演艺术研究》P136-137:“比如剧中出现的野猪林、黄泥岗、景阳冈,这三处既有相同之处——原始感,神秘感,又各有不同特点:野猪林突出的古木参天,阴森可惧,是杀林冲的好地方;黄泥岗是常有行人通过的地方,平缓,黄土地质;景阳冈却要山陡,古松巨石,是猛兽出没的地方。这三种地方在视觉形象上有明显区别,不能在一个地方变变角度借位将就完成,我们选择了山东泰山,河北易县,北京十三陵。实景不理想还要加工。比如野猪林,选择实景拍完后,树过稀疏,露阳光照在草地一片,如同国外皇家公园一般,毫无剧情要求的阴森险恶感,我们研究了样片后,决定重拍,制作了十几棵大树身,放在真树林的背景上,堵住透光的地方,而且根据镜头可以随意地挪动,使画面总是保持密集的、黑暗的原始状。”——由是可见,总导演张绍林的最高追求始终还是美学追求,而非写真追求。

音乐,“唢呐一起,谁人能敌!”这句话形象地表达了大众听到唢呐声响热血沸腾的感受。98《水浒传》在音乐上相对于其他三大名著剧的创新之处是片尾曲有两首,刘欢的《好汉歌》豪迈豁达,洒脱自在,符合前半段好汉们快意恩仇行走江湖的基调;《天时地利人和》则悲怆大气,荡气回肠,切合全剧后半段悲剧史诗的基调。这一手法,精心,高级。

镜头运用,总导演张绍林本就是摄影出身,他同时兼本剧的总摄影,98《水浒传》的镜头语言考究细腻,深蕴匠心,颇有一种浓郁深远的艺术韵味。引两段张绍林的艺术创作谈:

张绍林谈98《水浒传》水战:

水战是《水浒》电视剧有特点的战争,水泊英雄中许多浪里蛟龙,水性非常神奇,选择演员要注意这一点。拍好水战要有突破性,不能一般化,战船交锋,水中擒拿,水下作业,都要有新招数。必须利用水花、气泡、波纹、血水、火焰、烟雾等技巧,达到以小见大的效果,同样可以表现出战争的残酷。水下摄像主要展示好汉们水中的英姿,把他们水中绝技表现充分。(张绍林《电视剧〈水浒传〉的拍摄构想之二》,载《中国电视》1998年第5期)

张绍林谈潘金莲西门庆偷情一段戏的镜头运用:

《水浒传》中,在王婆的操纵下,西门庆与潘金莲勾搭成奸,为了表现潘金莲与西门庆相爱的如胶似漆,为了表现时空的完整,不打断观众的视线,镜头静静地从潘金莲下楼等待开始,先是幻觉听到有人敲门声,她立即跑去开前门,后失望地坐回桌旁木椅上,少顷,真的传来了敲门声,不是前门,是后门,潘金莲迫不及待冲到后院,打开后门,迎到西门庆,两人一见,稍停即动,亲搂在一起,西门庆抱起潘金莲穿过后院,走进屋内客厅,将潘金莲放在桌上,再次亲吻。这是一个完整的长镜头,它的功能在于,人物的活动环境发生在后门后院,遮人耳目,属于偷情隐秘行为,人物调度由室内到室外再由室外到室内,几次光效变化,加速了动感,从而达到形式与内容的和谐统一,表达了人物此时此刻的心境,偷情时如干柴烈火一般冲动热烈,这样的运动镜头有助演员的表演,观众接受它没有干扰,自然顺畅,毫无强加观众之感,画面更加生动。(《张绍林导演艺术研究》p95-96)
长镜头要为剧情服务,为人物服务,无根据地滥用长镜头会造成节奏拖沓,当它深入人物的内心时才能发挥其优势,才能表达准确内涵。如潘金莲与西门庆偷情,两个正是干柴烈火,一日不见如隔三秋,潘金莲一听到敲门声立即动身冲出房外后院,镜头跟着她的身后,强烈的动感把人物的内心的骚动展示出来,从屋里到院内,然后再到屋里,镜头由暗区到亮区,由人物背后到正面,镜头内部的构图光线不断变化,人物的情绪也在变化,这样长镜头有丰富的信息量。时空完整,观众感受到的人物是真实的一幕中的。(《张绍林导演艺术研究》P135)

好了,文章已经够长,到此止笔吧!最后安利一本书,对98《水浒传》剧集感兴趣的朋友不可错过:


user avatar   lu-luce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提供一个维度。那就是同行的衬托。。

老版本的西游记和新版本的西游记相比,其实新版本的西游记拍的很不错。因为西游记本身作为神怪片,特技的重要性是无法回避的。老版本的西游记伴随了无数80后,90后的童年,有很重的时代Buffer。但是老版本的西游记也是有一些缺点,比方说,孙悟空一开始的表演,戏剧味道太重。当然六小龄童老师本身的表演基本上是登峰造极。无人可以超越。但是其他的部分就有待商榷了。

老版本的水浒传和新版本的水浒传,各有千秋。老版本的演员肌肉好一点。新版本的也很有特色。但是老版本的三国和新版本的三国相比,新版本的三国明显差一点,陈建斌的曹操就是一个流氓,陆毅的诸葛亮让人一言难尽。当然于和伟的刘备还是可以的。

至于老版本的红楼梦和新版本的红楼梦相比,新版本的红楼梦基本上骂声一片。铜钱头,鬼屋舞美。

因此上,成品质量来看,红楼梦第一。基本上没几个人敢搞第三版的翻拍。三国第二,这年头,能再找一个演关二爷的很难了啊。。水浒传第三,只要肌肉量和武打跟得上。很有希望。至于西游记,大电影都快被拍烂了。。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楼上鼓吹水浒传的,我真的很想问,你们有几个细细研读过水浒传原著?还是听了那句"狗宋江搞投降"就觉得概括了水浒传大意?

真的,不管是李雪健,还是张涵予,都没有原著水浒宋江的丰满。

他阴险狡诈有手腕,重情重义又草菅人命,小时候看小衙内之死简直给我留下心理阴影。他如中国版的教父一般,一步一步,几乎被时代和命运逼着走向梁山。那样一个乱自上作的时代,他不无辜,却也是最可悲的受害者。

我最不满意的就是央视水浒传把宋江拍成了那样谄媚权势的人。甚至于,看央版水浒传时感觉梁山好汉的覆灭就是因为宋江这个领头羊的愚忠。

但这根本不是梁山悲剧的原因,也不是农民起义悲剧的原因,电视浅薄化了那个时代的悲剧,制度的悲剧,削减了让人反省的力度。


user avatar   xin-zhan-61-26 网友的相关建议: 
      

当地居民就偷着乐去吧!


user avatar   li-xiao-xue-97-55-50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中国移动有哪些套路不知不觉中就把消费者的钱骗去了?


  

相关话题

  为什么这两年几乎没有像《炊事班的故事》《武林外传》这种类型的作品了? 
  水浒传列入文学经典是否有凑数之嫌? 
  电视剧《清平乐》里为什么禾儿不当皇后? 
  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为什么一千个中国男人只能有一个小龙女? 
  哪些演员会让人感到「可惜」? 
  有哪些影视作品的演员的颜值高于所扮演角色的设定? 
  权游第一集的守夜人看见异鬼为什么不通知城墙上的人而是做逃兵?做逃兵抓到就死,回长城还有可能活? 
  六小龄童认可的《西游记》有哪些? 
  喜欢深夜食堂的人到底喜欢的是什么? 
  那么多神话和小说里的孙悟空,有哪些战力非常离谱? 

前一个讨论
你们身边有没有跨性别者,能说说经历吗?
下一个讨论
小学老师可以穿 JK 制服上课吗?





© 2024-11-24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24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