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一句话评价陈毅元帅? 第1页

  

user avatar   yang-xian-sheng-2-14-93 网友的相关建议: 
      

在波澜壮阔的中国革命史中,陈毅元帅无疑是一位传奇人物。古往今来的传奇人物中,有些人靠经历曲折艰险,有些人靠性格磊落坦荡。陈毅元帅无疑属于后者。

在革命生涯中有1很中肯的评价:陈毅元帅从来不愿意向困难低头,却从来愿意向真理低头!

历史上陈毅元帅被两次推荐为代替毛泽东为前委书记。

第一次是1928年7月,毛泽东不同意红四军主力按湖南省委的布置去湘南,于是在有湖南省委巡视员杜修经出席的沔渡会议上,陈毅被推选担任前委书记,指挥二十八、二十九团去湘南,毛泽东只能以党代表的名义指挥余下的部队。

陈毅带领部队在去湘南一路连连碰壁。先一鼓作气打下郴州,天擦黑敌人一个反击打来,二十九团士兵枪上挑着郴州发的“洋财”,成连成排朝家乡跑,挡都挡不住。一个团最后只剩下团长胡少海、党代表龚楚、团部零星人员和萧克的一个连。若不是副营长萧克在混乱中严令率领的那个连坐下不准动,这连人也将跑散。

碰了壁也不想马上回井冈山。陈毅起草《告湘南人民书》,提出开展土地革命,发展武装力量,仍然把目标定在湘南。还派出二十八团二营和团直机炮连去沙田以及湘粤赣边区先期探路。

结果又是一次打击:探路的二营营长袁崇全率队叛变。湘南之行先跑散了二十九团,后又反叛了袁崇全,在二十八团党代表何长工主持召开的党员代表大会上,陈毅与朱德一起受到尖锐批评。前委委员、特务营营长宋乔生更直接要求将朱德、陈毅撤职查办。会议最后决定分别给予朱德、陈毅以留党察看三个月的处分。失败使得陈毅第一次认识到毛泽东的正确。8月24日召开前委扩大会,决定一起回井冈山,取消前委,成立以毛泽东为书记的行动委员会。

第二次是1929年6月的红四军七大。这次代表大会上,陈毅被大会选为前委书记,再次取代毛泽东。大会前,红四军内部因个人领导和党的领导、前委职权和军委职权等问题发生激烈争论。在白砂会议上,毛泽东表示“我不能担负这种不生不死的责任,请求马上调换书记,让我离开前委”。毛泽东提出辞职,林彪得知毛泽东提出辞职后,连夜写信给毛泽东,要他留下来继续斗争。林彪的信令毛泽东激动不已,通宵未眠。

同时前委委员们便决定由陈毅代理书记,且决定召开红四军党的七大,把各方的争论意见原文印发各支部。争论的焦点集中在党怎样更好地领导军队,军队怎样更好地建设根据地。代理书记陈毅日夜工作。在龙岩召开的红四军七大上,他对争论的双方都做了批评和回答,主观上为了维护党内团结,客观便成了折中平衡,即所谓的“调和”。

毛泽东最反对的就是调和。调和之中单纯军事观点、极端民主化没有受到批评。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也未被大会大多数代表接受。毛泽东还被给予了党内严重警告处分。这即是毛泽东后来说的“陈毅主义”。不知道自己发明了“陈毅主义”的陈毅,在七大上当选前委书记。第二次取代毛泽东在红四军内的地位。

七大后毛泽东、贺子珍去闽西特委所在地蛟洋,休养兼指导工作。在离开龙岩城时,闽西特委发给每人30元钞票。随行的江华回忆说:“那时我们一行人真有些灰溜溜的样子。”毛泽东却并不放弃自己的意见。陈毅去上海向中央报告工作之前,到蛟洋同毛泽东交换意见,两人在交谈中又争论起来,各执己见,未能统一。争论都是面对面的。一旦背靠背,陈毅绝对不打小报告。

他到上海最先见到的中共中央领导是政治局常委李立三,便向李立三如实报告了红四军七大情况。陈毅是一团火,李立三更是一团火。两人同样不打不成交。当年他们一同在法国勤工俭学,又一同被法国当局押送回国。几年不见,现在一个是工农武装割据的领袖之一,另一个已是中共中央的主要领导之一。

按照中央要求,陈毅写了《关于朱德、毛泽东军的历史及其状况的报告》《关于朱、毛红军的党务概况报告》等五个书面材料,公正无私地如实反映了红四军各方面的详情。正是陈毅的这些报告,使周恩来、李立三等中央领导者认识到朱、毛的很多经验都是在中国别开生面的,值得向全国推广。周恩来、李立三、陈毅三人反复讨论,最后在周恩来主持下,由陈毅执笔起草中央“九月来信”,决定“毛同志应仍为前委书记”,从路线高度肯定了毛泽东的领导。这是一封在中国革命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中共中央指示信。

陈毅帮助周恩来、李立三等中央领导人认识了红四军。周恩来、李立三也帮助陈毅认识了毛泽东。但回到苏区的第一个消息却令他凉了半截。红四军八大上,一些同志提议毛泽东回来主持工作,彭祜、郭化若还给毛泽东写了信。毛泽东回信说他反对敷衍调和、模棱两可的“陈毅主义”,不打倒“陈毅主义”,他不回来。

这消息对陈毅震动很大。他未料到毛泽东对他的怨恨,超过了最先挑起争论、以“反对家长制”排挤毛泽东的刘安恭。在上海时,中央认为他与毛泽东的矛盾已很深,有派他去鄂豫皖或广西左右江工作的意向。陈毅考虑之后回答说:还有一件事没有办好,没有把毛泽东请回来,等办好这件事再考虑工作问题。

现在毛泽东不原谅他,他真是进退两难。进退两难也是个人进退两难。面对真理,只能有进无退。陈毅就是从这个时候起,练就了后来照耀其一生的大度与豁达。他表示,毛泽东说的“陈毅主义”是非无产阶级的东西,自己也要和大家一起打倒这个“陈毅主义”。他先向前委传达“九月来信”,再和好几位前委委员谈话,一个一个做工作,最后派专人把中央“九月来信”送去蛟洋给毛泽东看,并附自己一信,请毛泽东尽快回前委工作。

陈毅从来不愿意向困难低头,却从来愿意向真理低头。毛泽东心情舒畅地回来了。陈毅诚恳地向毛泽东当面检讨,并转达了李立三代表中共中央对毛泽东的问候。毛泽东说“八大”时因为身体不好,情绪不佳,写了一些伤感情的话。他给中共中央和李立三写信,表示在中央正确指导下,四军党内的团结完全不成问题。信中有这样的话:“陈毅同志已到,中央的意思已完全达到。”

毛泽东真切地感受到了陈毅那颗坦荡的心。后来谈起陈毅今后的工作安排,毛泽东同样真诚地对陈毅说:你哪里也不用去,就在这里。后来真的成了“哪里也不用去”,86000主力红军长征出发了,陈毅却留下来坚持最困难最危险的根据地斗争。遵义会议后,陈毅才成为中央苏区军分会委员之一。这一次是毛泽东使他重新上台

陈毅说,人的一生要经过三个会议:一是庆功会,欢庆胜利,大家都高兴,应该多开,却不能冲昏头脑;二是支部会,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必须经常参加保持清醒,但不能开成批判会、斗争会;最后是追悼会,功过如何,盖棺论定,却只能别人开,自己不能参加了。

1972年1月的八宝山,陈毅元帅的追悼会上,毛主席一觉醒来穿着睡衣就要去,谁劝也劝不住。当时很多人都不明白,只有毛主席心理最清楚,从当年陈毅带着中央“九月来信”请他回前委工作,从井冈山到天安门,这一路一起走来的波澜壮阔的历程!


user avatar   long-yu-42-71 网友的相关建议: 
      

赤胆忠心,能文能武

1969年,国际局势紧张。九大上也提出要警惕美苏侵华,后来;周恩来找到陈毅、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共同研究国际形势和战略问题,由陈毅具体负责。

6月7日至7月10日,四位元帅对国际形势进行了六次研讨,写出了《对战争形势的初步估计》,指出:中苏矛盾大于中美矛盾,美苏矛盾大于中苏矛盾。根据这一分析,报告提出了两个具有战略意义的判断:第一,针对当时流行的大规模侵华战争迫在眉睫的看法,明确提出“在可以预见的时期内,美帝、苏修单独或联合发动大规模侵华战争的可能性不大”。第二,通过精辟的论证,指出在美苏之间,苏联是对我国国家安全的主要威胁。从7月29日至9月16日,四位元帅对相继发生的国内国际重大事件又进行了十次研讨。9月17日,将写好的《对目前局势的看法》报呈周恩来审阅。这份报告提出,“在中、美、苏三大力量的斗争中,美对中苏,苏对中美,都要加以运用,谋取它们最大的战略利益”。我们“对美、苏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也包括用谈判方式进行斗争。原则上坚定,策略上灵活”。此后事态发展证明,四位元帅《对战争形势的初步估计》和《对目前局势的看法》,对国际形势分析的判断正确,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指导意义。




  

相关话题

  中国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骗子和骗术? 
  战争中男性战死以后,女性有必要反抗到底还是选择投降活着? 
  秦国歼灭韩赵魏楚燕五国后,齐国最后独自面对秦国时是怎样的心态? 
  王朗称霍去病为中才之将,他凭什么这么认为,难道曹魏有比霍去病更厉害的人吗? 
  为什么埃及的金字塔五千年了还完好无损? 
  如果美苏争霸的获胜方是苏联,会怎样? 
  汉族政权自古以来究竟算不算善战?? 
  有哪些关于越南的冷知识? 
  鲁迅的「友邦惊诧」指的是什么? 
  如果朱棣学李世民逼朱元璋退位,明朝历史会怎样发展? 

前一个讨论
连续15天在两个省市边界反复横跳,每次都不停留超过4个小时,行程码会不会没有任何地区?
下一个讨论
如何评价卡扎尔王朝缔造者,阿迦·穆罕默德·汗?





© 2025-01-09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1-09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