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看待老干妈回应因拖欠广告费被法院冻结财产,称是腾讯公司被骗,双方并无合作? 第2页

     

user avatar   nai-ping-zhan-dou-ji 网友的相关建议: 
      

腾讯在并未得到老干妈授权的情况下,在游戏里以及宣传品中,擅自使用老干妈的商标形象,对老干妈的品牌形象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老干妈不考虑起诉一下腾讯吗?

另外,已经有用这个开头的网络小说了。这真是……飞卢速度……

飞卢速度,令人佩服

另外,腾讯的这个广告很迷呀。在我的印象中,游戏中出现其他公司的商品,比如爱马仕版本的布加迪,以及带有其他公司商标的纪念品,普遍都是游戏公司给人家钱的呀。

看来腾讯也认了,是自己被骗子骗了。


user avatar   qi-dian-qi-chuang-chi-zao-c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腾讯和老干妈的故事可以演一出小品了。


user avatar   da-tou-44-93 网友的相关建议: 
      

如果你一句话不说,就消失十天。被辞退,是不需要赔偿的。你请了假,公司不批,你强行休假,公司辞退,是需要赔偿的


user avatar   li-fa-sh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觉得有一定道理。足球首先是选材,而还没踢呢,你知道谁是人才啊。靠教练挑,教练只能挑已经从普通人里选拔过一批的苗子,不可能去真正小学的基层挑,因为足球青训教练太缺了啊。

张路的方法,就是给每个孩子踢球的机会。因为踢小场可以足够让班里的孩子都踢上球。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最重要的就是球感,球感一部分靠天赋,一部分靠接触球的时间,说白了都要多踢球才能看出来。大家都有机会踢,踢着踢着,谁踢得好,谁有天赋,不就显露出来了么。这时候如果孩子有兴趣,家长也有意愿,再送给启蒙教练进行专业训练啊。


user avatar   zhang-xin-19-25-95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最高赞答案 @Wanda 讲得不错,但还是有点问题。

读完这个回答,本来以为用错误的方法得到正确的批评只存在大众和诗人之间。但是现在发现原来也存在于学院派和民间写作者之间

首先共识是浅浅的诗歌很垃圾。这点毫无问题,但是因为所用方法的不同,大家都觉得对方是傻*。

答主算是很精准说出了大众与诗人之间的分歧所在。但是不自觉用了学院派的方法批判口语诗。

答主肯定是认同我们批判某个东西,首先要理解它是怎么想的这一点。但是答主后半部分却开始用学院派的东西来批判浅浅诗歌的口语化倾向或者叫民间写作倾向。虽然浅浅肯定不能算正经民间写作者,而且甚至连自觉的写作者都不一定算得上。但是她的这些倾向很明显就是受口语诗的影响,所以如果答主认同这一点,并作为立论基础,就应该用口语诗的逻辑来批判,否则就是文章逻辑的不自洽。

答主说现代诗歌追求超语言的东西,对吗?对于现代主义诗歌,自波德莱尔起,都是没问题的。

但是口语诗这里,就不全对了。口语诗追求超越,但追求的是在于语言内部对语义的超越。它的基础自然是对前代诗歌的批判(辩证法意义)。

现代主义诗歌超越语言,是怎么超越的呢?最后我们看到的结果是“真理”,也就是不管诗歌本身包含了真理还是暗合了真理(答主应该很了解西方文论,就不赘诉),最终要达到某种终极意义,这个东西存在于诗歌之外。这和西方人的基督信仰与二元对立思维方式有关,这就是知识社会学的范畴了。

但是真理本身还是一个宣称,某种程度上宣称就是语言,所以现代主义超越语言但是最终回到语言(甚至没有超越语义),这是一个悖论。

杨黎认为语言不可超越,因为诗歌就其本质来说就是语言。我们要做的是超越语义,就是超越语言的能指,最终达到语言的能指。

废话主义是代表,代表了口语诗倾向的最纯粹最激进的形式。

具体如何超越的,就不赘诉了。

简单来说,口语诗不关心真理宣称,只关心语言的超语义部分和具体经验(而非抽象经验与真理)。

所以口语诗人认为浅浅的诗歌垃圾,是因为在语言上就不好,在具体经验上也不深刻。

当然答主你应该也很了解口语诗,可能只是立场上相信文学要达到真理。

答主的回答逻辑通畅,文笔优美 例证丰富,是未来的学术之星。

浅浅的诗,就主要作品来看,比余秀华,许立志要差一些。通俗来说,算是中国三流以下的诗人。

语言上稍显稚嫩,对经验的切入太过肤浅,都是问题。

而且好像也没形成自己的风格,感觉就像对各种诗歌风格的模仿,然后模仿了口语诗就不幸被骂上了热搜。

------------------分割线-----------------------------

其实简单点说这是一件很魔幻的事,网友终于不再像十几年前那样用一套错误的批判方法得出错误的结论。这次,他们居然用错误的批判方法得出了一个形式正确的答案。就好像你在一个有强迫症的程序猿面前一顿乱敲键盘,结果敲出了一段可以运行的代码。作为诗人,我和我的朋友们现在的心情就像这个程序猿一样糙蛋。

用故事来说,假设豆花自古以来就是甜的,大家从小吃到大,从没有吃过咸豆花。然后有一天A经过潜心研究,认为咸豆花有搞头,就搞了,他们觉得味道居然意外的甜美。然后在一个小圈子里吃。

过了一阵子,有一个刚学做菜女孩B,看到了一些人的咸豆花,虽然吃了一些说不上来它为什么好吃(她也说不上来为什么甜豆花好吃),但是开始做了。它没有得到A他们配方的精髓,只知道要加盐,所以做出来的味道没有多好吃。

然后B的咸豆花被一些人知道了,他们觉得咸豆花就是黑暗料理,说B根本不会做菜,做的肯定是黑暗料理。有一些人尝了尝,发现的确不好吃。另一部分听说不好吃,就跟着说不好吃。

这其实就是浅浅事件的寓言版。A是口语诗歌的开创者们,是第三代诗歌运动的参与者们。甜豆花是原来的诗歌,就像发展出咸豆花一样,第三代诗歌运动发展在批判前代诗歌的基础上发展了口语诗。糖和盐,其实就是两种诗意的发生方式,它们完全不同,就像糖与盐赋予了豆花完全不同的滋味,两类诗歌也有完全不同的感觉。而他们的相同点只有豆花,在诗歌里面,我们叫他诗意。

B就是浅浅,所有人都知道B做的饭很难吃,就像所有人都知道浅浅的诗写的很难,但是逻辑是不一样的。一部分认为B做的很难吃是因为他们认为豆花只能是甜的,咸豆花就是黑暗料理,而另一部分认为B做的难吃,是因为她调料放的有问题,没有合适的比例,因为这些人自己会做咸豆花。大众往往都是前者,他们在语文教育中接受的对于诗歌的定义,就像豆花只能是甜的这种想法一样成为了他们的思想钢印。只是他们不知道,这些定义早就被最新的诗歌写作者所颠覆了。

甜党和咸党不分伯仲。而大众站队往往相当整齐,这才是我们真正值得思考的问题。

首先是大家都接受了语文教育,我们早已被唐诗宋词教给我们的东西固化了认知,或者是被某些名气大的吓死人的外国诗人,或者是深受文青喜爱的大众出版诗歌固化了认知。

但是问题更关键的是,告诉你诗歌要想象丰富,要押韵,要文笔优美这些你容易接受,因为他们是形式简单的断言。而告诉你诗歌可以追求超越语义,诗歌诗化生活经验,你就不容易接受,一来这些东西与你固有的认知相冲突,二来不是简单明了的断言。并且最可怕的是,我们会用自己的人知不断的塞选自己认为是诗歌的诗(虽然大部分大部分时间都不读),于是你神奇的发现,我的观点没有问题,因为没有反例。

咸党永远无法说服甜党,口语诗永远无法被作为浪漫主义信徒的大众接受。




     

相关话题

  电子科技大学周涛研究团队是否侵犯学生隐私? 
  在彻底废除死刑的国家,若有人蓄意制造大屠杀,并安全被警方逮捕,会怎么判决,舆论是否能倒逼法律做出改变? 
  如何看待30多家网红公司想签约“这辈子不可能打工”男子? 
  在知乎上被一个陌生人无故私信辱骂然后不能回骂,怎么办? 
  对精神病人进行精神攻击算不算蓄意谋杀? 
  怎么看待第一财经的文章关于人口隐形危机:逾50%农村幼儿认知滞后? 
  因为怕养不好孩子,因为不相信这个社会,而选择不生孩子,这样的思想错在哪? 
  湖南女子高速上捅刺司机完整视频曝光:女子行凶前主动递烟,司机坚持靠边停车避免重大事故,还有哪些细节? 
  如果有一个按钮按下,世界上所有的c,c++,c#语言代码都无效,我们的生活会发生什么? 
  去腾讯面试(产品类),穿正装合适吗? 

前一个讨论
明末财政陷入困难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下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肖战方律师(易胜华)疑似要为被网暴的无边桃炎维权?





© 2024-06-01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01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