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实在是太可爱了,我从未想过一个关于「价值论」的答案能有这么多人想要了解,不管是支持的还是反对的,都是我前进的动力,谢谢你们。
关注的人多了起来,我就不能胡说八道了,所以写点什么也不能吊儿郎当的不给出处不扣细节了,接下来的解释可能会涉及的更广,解释的也会更细,当然也会尽快把详细的解释也补完。
对于在答案中出现的错误(还没发现影响答案理解的)和需要详细说明的内容,我会另开辟一个标题「纠错与说明」,因为篇幅会很长,我就不放在答案开始了,我会放在文章的最后,主要用于对名词或者历史人物进行严格的解释和说明。
对于异见者,我想在答案前声明一下。
第一、题主问的是不是资本家,本身就是建立在马克思政治经济学语境下的问题,所以我使用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来答我觉得很合理。
第二、我会在后面尽可能客观完整的阐述其他「价值论」,以便于关注这个答案的朋友了解「价值论」的全貌,支持哪方观点,我觉得都是好事。当然我也会做出自己的评价,如果觉得有意见,是好事,我们可以在切磋中共同成长,人类历史就是这样铸就的。
第三、马克思主义发展了几百年,随着时代的变化和他人的拓展,一些名称和含义也会发生变化,此类评论我就不一一回复了(偷懒),不过我会在「纠错和说明」一节中尽可能将原貌展现给大家。
ps:我的懒惰症又双叒叕爆发了,还要学习。还有童鞋私信我,表示文章写得太长了,希望搞个太长不看版,最好能配图。我深知他是对的,把文字精炼还能表达完整的意义一直是我所追求的,但还是修炼不足吧,(;´༎ຶД༎ຶ`)请容我慢慢来吧。——2021年2月的一个周四
很好的问题啊,随便看了一下其他人的答案,似乎没有比较贴近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回答,我就来现一下丑了。
先说结论:
你开了一家全自动的工厂,生产了大量的产品。
如果你用来销售并换取了更多的资本,完成了资本的增值。
那么就算没有工人在里面工作,你也仍然是资本家,也同样剥削了劳动人民的剩余价值。
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通过马克思资本论中的劳动价值论来解析这一行为。
你也许会很奇怪,因为你并没有想对任何人下手,也没有直接剥削任何一名工人,为什么会被归类为资本家。
解释前先来澄清几个概念:
第一:资本家只是一种角色,而非职业,劳动人民也是如此。一个人可以身兼两种角色,既是资本家也是劳动人民。
比如打工人自然是劳动人民,但用自己剩余的积蓄做了投资,就也同时是资本家。
另外,“自己拥有生产工具,剥削的主要是自己的剩余价值。”这种情况通常会称之为「小资产阶级」,也是「小资」一词的来源。
第二:如果你仅仅是生产不会产生任何剥削。但如果生产后出售,并且完成了资本的增值,那么就产生了剥削剩余价值的情况。
生产同样一种商品,注定会存在生产效率的不同。因为生产效率不同,导致你比别人多赚到的价值,在资本论中称为「超额剩余价值」。
「超额剩余价值」可以解释为,大家的卖价一致,但是你的成本更加便宜,相对于其他销售商品的行为来说,你多赚到的价值。
你之所以可以多赚到这些价值,是因为市场价格是按照所有劳动者(当然也包括你生产出来的那部分)的平均生产力来决定的,就是所谓的「社会必要劳动」。
「社会必要劳动」决定商品的价格,如果你按照这个价格来销售你的商品,是占了其他劳动者便宜的,也就剥削了同样生产同类商品其他劳动者的剩余价值。
如果你按照自己的成本来销售,则无法完成资本的增值,就没有剥削剩余价值的情况了。
所以你的问题中,想要问的估计是这个部分。你之所以也是资本家,是因为社会决定了一个价格,而且这个价格使你受益了,受益的这部分是其他劳动者赋予你的。
虽然并非直接相关,但你还是剥削了其他劳动者剩余价值的。
当然如果其他生产者和你的劳动效率是一样的,那么按照市场价格销售商品无法完成资本的增值,你也就不是资本家了。
不过到那时,基本上就到了「共产主义」了,就是所谓的生产力极大丰富的时代。
对了,如果你的生产力没有别人高,别人销售商品时相当于占了你的便宜。
那么你也不能算是剥削了其他劳动者的剩余价值,而是被别人剥削了。
现实中,很多中小企业都是因为这样的隐形剥削被生产效率更高的大资本家挤死的。
另外多说一句:很多行业看起来并没有剥削劳动者的剩余价值,但其实不然。
比如:
自营零售店的老板,没有雇用任何人,不应该是资本家!
其实上面的结论是错误的,自营零售店的老板也是资本家。
工厂生产出的商品是低于市场价格交给零售店老板的。
零售店老板赚取的差价,是经营工厂的资本家为了寻求快速回收资本而出让给零售店老板的,本质上是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中的一部分。
所以零售店老板同样剥削了工厂中劳动者的一部分剩余价值。
类似的,银行、房东、发明家、广告商、会展公司等等都是这样获得超出自身劳动价值的剩余价值。
最后再强调一下,资本家是一种角色而非职业。
所以每个人可能都有一部分角色是资本家,马克思虽然明确地表示资本的丑恶,但也清楚明了的说明了,资本主义是发展生产力不可或缺的历史阶段,资本家也是不可或缺的角色。
ps:
有些人会认为:
资本家也很困难,中小企业能坚持 5 年的只有十分之一。所以不是所有的资本家都有原罪。
这种观点是有认识误区的。持这种观点的人通常会认为:资本家是剥削他人而不受剥削的。
但其实现实并非如此。
中小企业的资本家也是受到其他资本家剥削的,并不受劳动者的剥削。
中小企业的倒闭不是因为劳动者的工资吸血而倒闭的,而是来自更高层资本的倾轧。
这就像是一个食肉动物因为自身能力不足,总是被其他同类抢食,最终导致死亡。虽然没吃到肉,但还是食肉动物。
剥削劳动人民的剩余价值,这是资本家的原罪。对于劳动人民来说,自然可以称之为道德问题。
pps:
政府征收的税费并不是剥削剩余价值。
身为一个国家的国民,其实有很多责任原本是应该付但是没有付的。
比如: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承担保护自己的责任,但并不是每个人都需要承担起这部分责任;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对自己的生活负责,包括出行、水、电、气、教育、医疗等等。但实际上,我们大多数人都不会为这些事情负责。
我们只是将这部分责任转化为金钱(税费),用来支持其他人专门承担这些责任。
所以我们有了非常强大的军队保护我们不被强权侵犯,有了警察保护我们的日常生活;
我们有了地铁、公交车、道路、照明等基础设施;
我们有了全民九年义务教育和医疗保险;
等等等等……
当然,其他国家征收的税费也是一样的。
那么,缴纳的税费值不值得?
说实话,交的那些税费,让我获得了这些便利,免除了很多责任,我觉得占了大便宜呢。
有些事情,虽然需要额外花钱,比如地铁、水、电、煤气、医疗。但相对而言,我们国家的价格便宜一些,便宜的那部分,也就是税费交换得来的。
ppps:
我并不认为马克思的资本论就是颠扑不破的真理,但我在有限的人生和阅历中还没有找到比资本论更好的答案。
我不是劳动人民,我是资本家。
pppps:
评论区也很精彩啊。很多扩展问题是答案正篇中没有回答的。
我可能是个理想主义者。
我觉得,如果一个人对任何事物感到不爽,这个人就被赋予了改变这件事物的责任。
我对我们国家的政治教育超级不爽。
很多人在没有看过《资本论》的情况下,就开始表现对《资本论》的反感。
这让我一点都————————不诧异!!!因为我也是这样过来的。
作为一个红三代,在姥爷、爸爸、妈妈(还在统战部工作)全是党员,同辈亲戚大部分都是党员的家庭里,军队院校中周围大批党员同学的情况下。
我是那少数至今仍然不是党员的孩子。
从学习政治开始,我就展现出了非凡的愤青气质,对那些看起来缺乏道理的言论毫无兴趣,甚至有点对着干。
直到我为了写作而开始广泛阅读之后,我才读到了所有政治相关教育的根源——《资本论》。
我花了一整天的时间读完了它。
然后,马克思改变了我几乎所有看待世界的方法。
我找到每一个可能和我谈论《资本论》的人,不管是赞同者还是反对者,不断的增进我对《资本论》的理解。为了找到其他的可能性,我也几乎遍阅了现代经济学的著作,没有一个能打的。
我妈,一个老共产党员,做了二十几年的统战工作,当了十好几年的统战部长,也被迫来听我解释资本论,并被我数落:“这么多年工作白做了,连儿子都没统战成功。”
现在,我给我初中的女儿讲解资本论,她完全听得懂,而且总喜欢寻找各种各样的经济现象寻求解释,然后我们再一起寻找基于资本论的解释。
所以,虽然我是学习之余出于无聊回答了这个问题,却被大家的热情(和反对)激发了当初的激情。
于是,我打算解释得更清楚一些。(偷懒)
毕竟,我背负着责任(自己给自己强加的)。
解释得合理,荣耀皆归于马克思;解释得不好,腹诽都是我的。
ps:注册会计的教育正在让我非常不爽。
下面是更新提纲,文很长,偷懒时更新。
「等价交换」原则是最基础、最简单的价值观。
一个个体,只要参与社会上的商品交换,基本都会赞同「等价交换」的原则,也就是所说的公平交易。
不管你信奉的是市场经济还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都是赞同「等价交换」原则的。
不同的是,市场经济学家认同的「等价交换」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则认为「等价交换」是基于「劳动价值」决定的。
以「供求关系」衡量「等价交换」是一种非常容易理解的价格机制。
同样的“一杯水”,一杯在沙漠的正中心,另一杯在农夫山泉的水源地,所代表的价值是完全不同的。
这是一种非常直观的体验,非常易于理解,是一种可以天然得来的认识。
那就是:
“我觉得划算,我才会用我的东西交换你的东西。”
这种认识并不是市场经济理论诞生后才有的,而是在私有制出现的那一刻,就已经形成的认识。
如果非要在故纸堆中寻找这种认识的开端,那么大概是古希腊哲学家 亚里士多德 的著作——《政治学》,其中提到:
“所有的商品都应该通过「需求」这个标准来决定其价格。”
究其历史,大概比公认的第一个经济学家—— 亚当·斯密 早出现了 2000 多年。
所以以「供求关系」衡量「等价交换」是一种历史悠久且直观的价值观点,也可以有效的解决非常多的经济问题。
而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所要挑战的,正是这样一个根深蒂固的,有着悠久历史,无比直观的价值观点。
用的还是一个巨抽象的概念——「劳动价值」。
之所以想要挑战以「供求关系」衡量「等价交换」这一价值观点,其实理由也同样历史悠久。
那就是:
“我觉得买亏了。“
说回之前沙漠中的那杯水,如果需要花大价钱才能买到,买到的人是打心里觉得这杯水“真值!”吗?
如果不是,那么我们觉得“亏了”的时候,这笔交易真的是等价交换吗?
而我们到底为了什么才去花大价钱交换这杯水的呢?
我们觉得“亏了”的部分到底是什么?
在历史上,同样也有很多人觉得事情不太对,并且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比如与 亚里士多德 同时代的 柏拉图,他在《理想国》中描述了另外一位哲学家 苏格拉底 的观点。
他认为人们的交易行为并非所有都是出于需要,有很多是被人欺骗、隐瞒、诱导和强制的。
他得到的解决方案是,认为统治者应该出于公众利益而将财产集中管理起来,并设定规则进行分配。(苏格拉底超级啰嗦,我就不截原文了,理想国500节以后基本都是,有兴趣的小伙伴自己看吧。)
比如 13 世纪的 托马斯·阿奎纳 ,是公认最早研究「市场」的学者。
他则认为,这部分“买亏了”的部分,来源于卖方的「道德」。
他主张商人不应过分谋求暴利,认为谋求暴利是有罪的;设定价格时不能有欺骗;消费者必须是自由的接受价格。
这些观点都记录在一本关于神学的百科全书式的著作中《神学大全》,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去读一读其中的第七十七题。
不仅如此,市场经济所支持的以「供求关系」衡量「等价交换」的原则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无法计算一件商品的真正合理的价值。
如何客观的确定一件商品的价格,也变成了一件悬而未决的问题。
无法确定一件商品的价格,不仅仅只有消费者才会关心,生产者也同样关心。
因为在社会交换中,每一个人,即便是生产者,同时也是消费者,也是同样需要购买原材料和其他的生活资料的。
无法确定自己的生产成本,商人们自然也无法计算出自己利润是否合适。
亚当·斯密 这个市场经济的鼻祖也毫不讳言自己对于计算利润时的无力感,在他的著作《国富论》的第一章中就有完整的描述,这无法计算的部分,也正是 亚当·斯密 所感慨的——看不见的手 其中的一部分。
正因为通过「供求关系」来判定商品的价值并没有一个完整可靠的逻辑方法,所以通常被称之为「主观价值理论」。认为正确且客观的价值是不存在的,而是通过交易双方的主观认识来判定的。
还有一个问题是「供求关系」一直无法解决的。就是:
不参与交换的事物,不包含价值吗?
我老婆有一个耿耿于怀的经历。
小的时候,她家里有一棵葡萄藤。有一年,她非常希望吃到葡萄,于是每天都盯着还未成熟的葡萄,并且极尽呵护的照料葡萄,就等着葡萄熟了自己采来吃。
结果,在还未成熟的时候,被她妈妈摘下来给别的小朋友吃了。
为此,据说她哭了很久,就算买了其他更好的葡萄也无法让她觉得更好过。
这串葡萄的目的并不是为了交换,那么它真的不包含价值吗?
当然,尝试解决这些问题的人中,还有后来的马克思。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中的「等价交换」,就是按照「劳动价值」来进行判断的。
在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中,按照「等价交换」原则,包含相同数量「劳动价值」的商品参与交换,才构成「等价交换」;反之,则有一方的「劳动价值」被另一方占有了。
而「劳动价值」的基本观点就是:
「劳动」创造「价值」。
有很多人信奉市场经济,笃信「供求关系」这一直观悠久且普遍的价值观点,所以不假思索的将「劳动价值」这一价值观点视为敌对的观点。认为「供求关系」和「劳动价值」是水火不容的。
其实恰恰相反,「劳动价值」虽然没有那么悠久的历史,但在古典主义经济学中,与「供求关系」是一脉相承的。
虽然现在谈起「劳动价值」都会挂靠到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但其实,几乎所有的古典经济学家在支持「供求关系」调节价格的同时,也同样都支持「劳动」创造了「价值」。
亚当·斯密 在自己的《国富论》中明确地表示:
“劳动是价值的普遍尺度和正确尺度,可以超越时代和地域的差别去比较各种商品的价值。“
大卫·李嘉图的《政治经济学与税赋原理》的第一章 论价值 ,谈的就是「劳动价值论」。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说到底也只是学生在老师的理论上进行的延伸和应用。而马克思的主张来源,普遍上认为是来自 大卫·李嘉图 的「劳动价值论」。
詹姆斯·穆勒 的《政治经济学要义》中赞同「劳动」创造「价值」,并且对商品中的成本进行了「劳动价值」化解释:
“被劳动所利用的物质,当这些物质是之前劳动的结果,命名为资本。“
可以这样说,几乎所有的古典经济学家在谈及「价值」的由来时,都不可避免的面对一个问题。
是劳动创造价值,还是其他?
当然我们也应该介绍一下其他的价值理论,不会耽误很长时间,很快。
之所以之前提及——“一个能打的都没有。”,让我给小伙伴们介绍一下在古典经济学中除了「供求关系」和「劳动价值」两种价值理论外,还有什么,大概你们就明白了。
呃~,没了。对,就这么没了。
在古典经济学中,「劳动」创造「价值」的价值论可谓红极一时,后来却在西方的主流经济学中销声匿迹,甚至连反驳的声音都很少,到底是因为什么呢?
在西方现代经济学中,取而代之的价值论是「边际效应」理论。
「边际效应」理论是对「供求关系」的深化。简单介绍一下:
人的需求有一个「边际」。低于「边际」,需求没有得到满足;高于「边际」,需求得到满足。
低于「边际」,离「边际」越远,需求越强烈,愿意为满足需求付出的价值越高。
高于「边际」,离「边际」越远,需求越弱,愿意为之付出的价值越低。
换言之,在「边际」上的价值,反映了商品真正的价值。
其实和「供求平衡」时,反映了商品真正的价值的观点,没什么太大的进步。也没有提出任何可以在参与交换之前确定商品价值的方法,也没有解决不参与交换的物品是否拥有价值的问题。
这些价值理论能不能打,我们交由小伙伴自己去评判。
聊到这里,我想谈的是,一个新理论的诞生,并不能证明一个旧理论的灭亡。新理论往往只是对旧理论的增补和修正(比如相对论之于经典力学),想要灭亡一个旧理论,注定要提出一个足以斩断其根基的逻辑证明(比如比萨斜塔实验之于重的物体先落地的理论)才可以。
但在西方主流经济学中,有一种奇怪的现象。
那就是「劳动价值」这一价值理论销声匿迹了,不仅仅没有对于「劳动价值」的深化,甚至连反驳的声音都很少。大家只是避而不谈。
与之相关联的人物也变成了 马克思 ,而非最初的提出者,也就是西方主流经济学倍为推崇的经济学之父 亚当·斯密。
「劳动价值」论的销声匿迹并非是因为有了新理论的增补和修正,也不是有了一个斩断根基的逻辑证明。(「供求关系」和「劳动价值」是两个无法证明对方是错误的不相关理论,因为两个理论谈论的根本不是一个东西,后面我会细说。为什么现在搞成敌对理论一样,我也不太清楚。)
而在西方主流经济学之外,「劳动价值」论是价值论中妥妥的领军人物,没有一个能打过它的。当然,反驳的声音也都集中在西方主流经济学之外,提出反驳观点和问题的,放眼一看,基本全是中国人。
不要问我,我不知道,我也很疑惑。
这里顺便再说一下,我不是马克思的信徒,我只是认同他的逻辑。假如有一天,有了斩断「劳动价值」根基的逻辑证明,我会义无反顾的投向新理论的怀抱,就像我义无反顾的投入马克思主义的怀抱中一样……
好了,说完历史了,开始真正介绍「劳动价值」。
「劳动价值」其实也是一种易于理解的价值论,其实基本主张非常简单:
「劳动」产生「价值」,「价值」来源于「劳动」。
这个描述实在太过简单,但应该是大多数并没有系统了解过「劳动价值论」的朋友最直观的理解了。
所以,我们会自然的寻找这个理论所无法解释的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找到了之后,还没有人负责解释,就会演变成:“你看,这个理论有着解释不了的现象,所以它是完全错误的。”
但是,「劳动价值论」不仅仅包含基础,还有着围绕基础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解释。「劳动价值论」也不是停滞不前的,而是不断向前发展完善的,早已不再是 亚当·斯密 提出时那种唯唯诺诺缺乏自信样子(顺带一提,前面所说的「粮食价值论」,也是亚当斯密提出的。( ̄O ̄;))。
了解了基本主张,我们就实际的去面对「劳动价值论」曾经面对的各种难题,以及之后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如何解释这些问题的。
虽然可能现在我站在一个当代人的角度来讲解这些问题,可能会让大家觉得这些问题都很简单,只要稍微有点学识可能都不难理解。但在历史上,这每一个问题都是延续了很长时间,经过无数的争论。这主要是因为我们从小到大就在接受教育,潜移默化之间也接受了很多的现代政治观念乃至经济观念。而在当时,甚至只是质疑为什么皇帝和贵族可以不通过劳动就可以身享福贵都需要勇气。以至于 亚当·斯密 还专门开辟章节来专门描述人民的劳动果实该分配多少给皇室和贵族。
其实走过了这些问题,我觉得任何人都会在心里埋下一颗种子,去寻找更高程度的难题来考验「劳动价值论」,并且会基于「劳动价值论」开始思考是否可以解决。
一、定义难题——「劳动」和「价值」是什么?
虽然看起来矫情,但还是要为名词作出确切的定义,以便于后续的问题展开。
“「劳动」产生「价值」,「价值」来源于「劳动」“之中,「劳动」所指的范围都是什么?「价值」所指的范围又是什么?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的第五章中给出了他对「劳动」的定义:
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
人自身作为一种自然力与自然物质相对立。
为了在对自身生活有用的形式上占有自然物质,人就使他身上的自然力——臂和腿、头和手运动起来。
当他通过这种运动作用于他身外的自然并改变自然时,也就同时改变他自身的自然。
他使自身的自然中沉睡着的潜力发挥出来,并且使这种力的活动受他自己控制。
我给大家翻译翻译:
总结起来可以这样理解:
人类为了改变自己的生活,利用自身的力量改变自然并占有自然物质的行为。
也就是说,动物的行为,在马克思看来是自然的,并非劳动;
看了树上的苹果一眼,算不上是劳动,因为没有改变自然;
往地上吐了口唾沫,但并没有因此占有一部分自然物质,目的也不是为了占有一部分自然物质,不算是劳动;
最有趣的是最后一条,因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所以改变自身也是改变自然,同时也是改变自身。由此扩展出了像 “学习”、“思考”等改变自身的行为也属于劳动范畴。
马克思对于「劳动」的定义非常基础,不受很多概念的约束,所以比我们日常所认为的「劳动」范围还要广一些。
比如:
他给出的定义脱离了「善恶」的概念,所以即便是抢夺和破坏劳动成果的行为,也是他所定义的「劳动」行为;(其实我个人不是很赞同,我觉得抢夺他人劳动成果算不上劳动。正如我之前所说,马克思不是真理。)
脱离了对时间的要求,所以磨洋工偷懒也是劳动,历史文物也是劳动;
脱离了对群体还是对个体的要求,所以国家占领土地也是劳动行为。
脱离了对于意识的要求,你梦游时去劳动,也是劳动;呼吸只有少量意识参与,但无所谓,呼吸也同样是劳动…… ^ - ^ 好玩吧。
……
当然,我再次强调一遍,马克思并不是神,也不是真理的代名词,马克思给出的定义并非就是真理。重要的是自己的思考,而非他人的思考。
不过,为了继续讲解马克思的想法,我们还是继续顺着他的思路往下走。
对于「价值」,马克思给出了两个完全不同的定义,分别定义了两种完全不同的「价值」,更与别不同的地方是,这两种「价值」是同时共存于同一「商品」之上的。
为了与传统的「价值」定义做出区分,马克思将这两种价值定名为「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其实也不老马同学发明的,来源还是 亚当·斯密 ,奇怪吧。这感觉就像是西方的经济学家只把自己推崇的「供求关系」留了下来,把不喜欢的那部分硬塞给一个自己不喜欢的人一样。)。
其中的「交换价值」,其实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所接触到的「价值」概念,基本上可以等同于一件商品的价格,所以这里先按下不表,我们先来谈「使用价值」。
物的有用性使物成为使用价值。
这是马克思对「使用价值」的定义。翻译成大白话就是“物品的用处”。
「使用价值」是在脱离交换时也可以存在的物品价值。举几个例子:
具有「使用价值」的物品如果参与了交换,那么便具有了「交换价值」,也就是商品的价格。
在马克思的想法中,所有商品,也就是参与交换的物品都拥有这两种「价值」。
其中「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
他认为,如果一件事物没有了「使用价值」,则甚至无法作为事物存在;而只要是事物,都拥有自身的「使用价值」。
而「交换价值」,则是围绕着「使用价值」这一事物的固有属性而出现的,但是必须通过交换才能展现出来。
这也就意味着,「使用价值」是事物「价值」的本质,是不容易发生改变的;而「交换价值」则是依附于「使用价值」,围绕「使用价值」进行波动,非常容易发生改变。
我们在现实生活中能够遇到的例子其实比比皆是。
可乐,就是用来喝的。但并不是每家商店的价格都一样,有的稍便宜一点,有的稍贵一些,都围绕着某一个价格波动。
然而,如果一瓶可乐变质了,不能喝了,如果也没有了其他的「使用价值」,那么它就同时失去「交换价值」。
「使用价值」是事物「价值」本质,而这个「使用价值」,则由「劳动」来创造。
「交换价值」则与「劳动」并无直接关系,而是围绕着「使用价值」波动。
理解了「劳动」、「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
我们就可以继续第二个难题了。
二、自然价值难题——自然物未包含劳动,是否拥有价值?
「劳动价值论」之所以反直觉,是因为我们的生活中充斥着看似不需要通过劳动就拥有价值的事物。
比如说:未开垦的土地、野生蜂蜜、野果等等等等。
这个问题需要了解「劳动」、「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还分不清楚的小伙伴请去上一题。
在解决这个问题前,先来几个小问题。
这几个问题问下来,大概你已经有自己的答案了。
我的答案是这样的:
对于任何人来说,在没有付出「劳动」的时候,都不能拥有某件事物,也就不拥有其「价值」。
如果在某件事物上付出了「劳动」,就是在确认这件事物的归属权。
很多时候,我们所认定的自然物拥有价值,其实都是包含一个前提的,就是:
假如这个东西是我的(或者假如是别人的),它包含的价值是多少?
而并没有考量过将「假如」变成「现实」需要付出「劳动」。
用「劳动」来确定事物的「价值」归属于谁,可以说是非常古老的一条自然法则。
远古时期部落之间的争端,本质上都是通过「劳动」来确定领地的归属。
欧洲的列强发展初期时,到达新的土地就会宣称属于自己,大概是因为他们觉得是自己通过风险重重的航海(劳动),有理由确定这片土地属于自己。虽然他们同时也强占了他人的「劳动」。
在古典经济学中,谈论得最多的自然物是——土地。
有很多的古典经济学家给出的观点是:“土地是自然存在的价值。”
换句话说,就是不需要通过「劳动」来确定其「价值」的自然物。
马克思则认为这是忽略了 探索 和 占有 时所付出的「劳动」,也忽略了之后 开垦 和 养护 的「劳动」。
这样解释的问题在于,探索和占有,开垦和养护,这些「劳动」远远不能代表土地的「价值」。
也是因为对这个问题的继续探索,马克思才得出 土地 是属于生产资料的自然物,不应该被占有,应该属于全人类共有,只应该拥有「使用价值」而不应该拥有「交换价值」,以及后续的共产主义思想等一系列结论。
其实,这种思想的来源仍然是 亚当·斯密 的 国富论。
一国土地,一旦完全成为私有财产,有土地的地主,象一切其他人一样,都想不劳而获,甚至对土地的自然生产物,也要求地租。
森林地带的树木,田野的草,大地上各种自然果实,在土地共有时代,只须出些力去采集的,现今除出力外,却须付给代价。
我们再来感慨一下。西方经济学家极力推崇的 亚当·斯密 和他的 《国富论》。但奇怪的是,他们会把一些 亚当·斯密 的观点强加在 马克思 身上。这些被强加在 马克思 身上的观点,又恰恰是那些西方主流经济学家不喜欢,至少是不推崇的部分。
我墙裂认为,老马同学好像背负了什么了不得的东西。
这个问题就到这里吧!我不太可能把所有我能想到的例子都拿出来聊一下,也不可能把所有人遇到的问题都解决一下。我还要去学(偷)习(懒),还要陪(和)伴(家)家(人)人(玩)。
当然,如果你有自己的理解,我很高兴可以与人讨论,不过最好能谈的细节一点。
如果只是一句:
“马克思都几百年前的人了,还信他这个老古董。”
这实在是没办法深入的去聊对吧。
毕竟,牛顿比马克思还早几百年呢,也没见到哪个不相信牛顿的人不受地球引力的影响飞出地球不是吗?
三、葡萄酒难题——没通过劳动而增加的价值从何而来?
大家都不睡觉的吗?为什么我晚上收到的赞比白天还多?
让我们继续懒惰的更新~
「劳动价值观」自从出生就受到多方面的挑战。(毕竟还是动了某些人的道德洁癖的,坦然承认不好吗?生活没压力多好。)
其中流传得最广的,大概就是——葡萄酒增值难题。
传说,大卫·李嘉图(对,不是马克思,葡萄酒难题出现时,马克思可能还没上学。)在完成《政治经济学与税赋原理》之后,因为里面比较成熟的「劳动价值论」而收到了来自世界各国“道德”的资本家的白眼,并且抛出各种各样的经济现象难题,试图驳斥「劳动价值论」。
而其中,就有一个问题:
两瓶刚生产好的葡萄酒,一瓶立即就卖了,可以卖一英镑。
另一瓶窖藏起来几年后可以卖5英镑。
这窖藏葡萄酒并没有增加劳动量,这多出的4英镑价值是哪里来的?
哎呀!!!这个问题难啊~!!!
李嘉图想秃了头都没想出来,所以他郁郁不得志,甚至想放弃「劳动价值论」。
最后,因为这个问题一直没想出来,李嘉图早早的就死了。
我:( ̄∇ ̄)
这个故事编的实在是太可爱了,我实在无法放弃丢个表情包嘲讽一下的念头!你们就当我是在人身攻击吧。
我们先不聊这个问题在「劳动价值论」有哪些解释。我们还是先来聊聊历史吧。
这个问题是真实存在的,而且和李嘉图还真有点关系。
大卫·李嘉图 在 亚当·斯密 的“劳动创造价值”这一观点的基础上,开拓出了「劳动价值论」的主干。
而承接 大卫·李嘉图 衣钵的人,名叫 约翰·拉姆齐·麦卡洛克 (每当看到这个名字,我就想起狗蛋)。
麦卡洛克 这个人吧,我个人觉得有点混乱,他对谁的观点似乎都很了解,但说起自己的观点吧,又含含糊糊的(当然也可能是我学艺不精哈,麦粉们请原谅),每次举出个例子来说明问题的时候,还往往把问题搞得更复杂,一个无关紧要的小问题也会搞成大问题。
葡萄酒增值问题就是他搞出来的,目的是为了给学生讲解「劳动价值论」╮( ̄▽ ̄"")╭。然后他给的答案还不清不楚,让人不知道他举例真正想讲解的是什么( ̄∇ ̄)。
╮( ̄▽ ̄"")╭不知道他的学生是不是转投了其他理论。
总之,这个问题是个很小的问题,很多经济学家都嗤之以鼻,认为“谁问谁XX”。
比如老马同学,对葡萄酒问题连回应都没有,只在问到艺术品价值的类似问题时,给出了“艺术品因为其独一无二性,所以无法判断所需要的具体劳动时间。”这样的答案来解释他自己的看法。
但正是这样的问题,因为扎根现实,贴近生活,还没给答案,又看似推翻了「劳动价值论」,所以一时间被广为传播,被用来作为攻击「劳动价值论」的武器。这时候应该 @薛定谔 ,( ̄O ̄;)为什么知乎里真有薛定谔这个人啊!
因为影响太大了,所以,这个问题不得不实实在在的去解决。
那么,结束了愉快的偷懒时间,我要去偷懒了~
四、沙堡难题——劳动一定会增加价值吗?
没想到到下面写个纠错要花这么长时间,我要提高自己的打字速度了,不然岂不是不能愉快的偷懒了~,更了这么久我居然没有写完 “劳动创造价值” ,我也觉得挺不好意思的。
沙堡难题 我只看到过一次,记忆很深刻,因为作者记述了马克思罕见的表述错误(当然那时候我没现在这么轴,总想找到出处,所以也不清楚记述内容的真实性。)。
但具体出处我还没有找到(在我国对马克思的研究著作多得有点过份了,我只记得书名中有“导论”,然后发现图书馆一书架的”导论“(>﹏<)),只能凭借记忆来谈了。找到出处我会增补到这里,如果找不到出处,大家就当故事听吧,反正问题是描述清楚且可以解决的。
这个问题的文字表述可能会有些绕,我尽力表达清楚。
曾有一个人在阅读《资本论》来信询问马克思:“如果「劳动」创造「价值」,那么海边的沙堡为什么一文不值。”
马克思在回信中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劳动」并不一定会创造「价值」,人类有权利选择创造无用的东西。”
这被认为是一个错误的表述,因为马克思曾多次表述过事物皆具有「使用价值」的观点。
书中对于此表述错误的解释是,其实马克思在信中提到的「价值」并非「使用价值」,而是「交换价值」,而“创造无用的东西”指的是“创造对他人不具有「交换价值」的东西。”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也曾多次将「交换价值」直接表述为「价值」。
「交换价值」我们还没聊到,小伙伴们先按字面理解吧,应该没大问题。
这个书中的例子一是用来提醒读者,在学习马克思著作时一定要对其中容易混淆的概念注意区分。另外一个目的就是来问出——沙堡难题,并且给出了一个非常精妙的答案。
这是一个看似可以动摇「使用价值」根基的问题。
如果「劳动」带来「价值」并不停留在量变上(就是说或多或少都会带来「使用价值」),而是可以发展到质变(也就是说「劳动」可以不创造「价值」)。
那么不创造「价值」的「劳动」,还能不能称之为「劳动」?
如果「劳动」这个基础需要进行重新定义,那么导致的问题可能是《资本论》的整体倾覆。
总之,写书的老师气氛渲染的非常充分,语言表达比我优雅的多,甚至还留了各种悬念。
然后给出了一句话结束了问题:
使用价值只是在使用或消费中得到实现。
这句话就摆在《资本论》第一章第一节的前几行,基本上就是打开书就可以看到的地方。说的意思大概就是:“你不玩沙堡,玩了就有价值了!“
然后老师写这个故事的目的就是告诉读者,读《资本论》的时候,先别觉得找到了思想的漏洞,先好好看书吧……╮( ̄▽ ̄"")╭。
当然,我也因此而牢牢的记住了「劳动」的「价值」,要通过使用和消费才可以得到实现。
虽然我无法看到写书的老师到底是什么表情,但我相信,每当他/她想起这一段文章时,他一定知道有很多读书人因此而受到了他的嘲讽,然后他会再次露出一个会心的嘲讽的微笑。
我觉得,大家可能也会因此而记住,资本论中有一段……可以嘲讽他人的段子。
那么,又到了每天睡觉的时候了,我偷懒去啦~
五、劳动者价值难题——每个人的劳动价值都一样吗?
我又来更新了,往下看了一下自己打算补完的标题,感觉遥遥无期的样子,真是让人头秃。
之前的几个问题,得出的结论可以很好的涵盖近乎全部的「劳动」与「使用价值」关系(下面会做总结),但我们还始终没有谈及「交换价值」这个概念。在这一节里——也不准备谈( ̄∇ ̄)。
不过,因为评论区中大部分的反方声音其实都是集中在「交换价值」的基础上,再加上我更新的速度(/ω\),所以我想临时跳出来预告一下。
我明白之前谈及的问题,太过理论和绝对,甚至随着解释,似乎越发偏离了我们所熟悉的现实世界。
这是因为迄今为止所谈到的问题,都是建立在「非交换」的前提下。而我们熟悉的社会,是一个充斥着「交换」的世界。
但是,我们的生活中虽然充斥着「交换」,但并不意味着「交换」是「价值」的基础。
因为在“我可以自给自足”的前提下,是不会存在「交换」行为的。
比如农民会留一部分自家种的粮食不参与交换,养猪也会自己留下一头宰来吃,但因为无法手搓芯片和核弹(误),才需要参与「交换」。
相对「交换」,「劳动」是一个更为基础的行为。
所以我会选择先谈「劳动」和「使用价值」,在打造好地基之后,才好构筑上面的建筑。
那么,继续打造地基吧。
在前面的 4 个问题里,我们将「劳动」和「使用价值」关联到了一起,只推论出了几件事:
这 3 个结论并不是基于「交换」而得到的。应该也是可以通过生活经验自行判定的,我就不过多进行扩展了。
虽然「劳动」和「使用价值」有所关联,我们却无法确定它们是如何关联的。
因为通过对现实生活的观察,在生产同一种事物时,每个人的「劳动」带来的成果(即「使用价值」)并不相同,每种物品的「使用价值」也并不相同,很难找到可以用来计量的单位。
是通过“劳动时间”来计量?或是通过“劳动消耗的卡路里(德国人不用卡路里,似乎世界上只有中国和美国用,无用的知识点。)”来计量?
如果我们使用「时间」来进行计量,那么就会产生下面这样的问题:
假设一个熟练的鸡蛋灌饼摊主,每 1 分钟可以制作出 1 张美味的鸡蛋灌饼;而不熟练的人(不是我),可能需要 60 分钟才能制作出一张同样的鸡蛋灌饼。
那么摊主的 60 个灌饼的价值与不熟练的人 1 张饼的「使用价值」一样,这显然并不合逻辑。
因为同样的“鸡蛋灌饼”,理论上来讲,「使用价值」应该是一样的。摊主绝不可能用 60 张鸡蛋灌饼,来交换我手中的 1 张。( ̄∇ ̄)
使用消耗的卡路里也是一样,一个熟练的人烙 60 张饼,可能还会更轻松一点;而不熟练的人(绝对不是我),会因为手忙脚乱、步骤不清而空耗。
这种差异是普遍存在的,在任何一个产品的生产领域里都可以发现类似的情形,而且这种差异是巨大和不可控的。
出于对这个问题的思索,马克思找到了自己的解释。
他选择的关联选择的标准是「时间」来计量一件产品之中所包含的「劳动」。(其实选择什么并不重要,因为结论都是类似的,只是马克思选择了“时间”来衡量。)
而他选择的方法,是使用平均方法来计算分摊在每件产品上的「劳动」所花费的「时间」。
接用上面的例子:
两位劳动者总共花费了 2 个小时「劳动」的「时间」,增加的「使用价值」一共 61 张鸡蛋灌饼。
那么,通过平均分配在每张鸡蛋灌饼上面「劳动」的「时间」是可以计算的,就是:
(熟练劳动者的劳动时间 + 拙劣劳动者的劳动时间)/(熟练劳动者的产量 + 拙劣劳动者的产量)
60 + 60 / 60 + 1 = 1.96721……。
这样看起来也并不对,因为如果没有这个不熟练的人(/ω\),也仅仅只是少了 1 张鸡蛋灌饼,但所花的时间减少了 1 倍,就是说,如果使用平均「时间」来计量的话,那个不熟练的人,将鸡蛋灌饼的「劳动」「时间」推高了将近 1 倍。
但是这是一个非常极端的例子,如果基于现实来考量的话,通过劳动生产鸡蛋灌饼的人,只有少数是“不熟练”的人。
因为一个不熟练的人,可以通过「教育」和「训练」成为熟练的劳动者;或者没有进行「教育」和「训练」,于是最后放弃了生产鸡蛋灌饼。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很难看到一个 1 小时才烙 1 张鸡蛋灌饼的摊子,我想就很说明问题。
这少部分不熟练的人的「劳动」「时间」,会被大量的熟练劳动者「劳动」的「时间」分摊,对于鸡蛋灌饼中所包含「劳动」的「时间」,是影响很小的。
假设存在 100 个熟练劳动者,而只有 1 个拙劣劳动者的话,公式就会变成:
(熟练劳动者的劳动时间 * 100 + 拙劣劳动者的劳动时间)/(熟练劳动者的产量 * 100 + 拙劣劳动者的产量)
60 * 100 + 60 / 60 * 100 + 1 = 1.009832……
实际生活中,这个比例因为「边际效用」(以后再介绍)等其他原因会变得更大。大部分的劳动者的熟练度都会维持在一个较高水平(当然也有少数更高的),拙劣的劳动者会被「教育」成为熟练的劳动者,或者被因为辞退或自行放弃等原因离开该生产岗位。
这个平均的「时间」,对于一类产品而言,是稳定的,只会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增长,并且最接近每一件产品中所实际包含的「劳动」「时间」。
所以,马克思选择了「劳动」的「时间」来作为「使用价值」的衡量标准,并最终得到如下公式:
单一品类产品社会总劳动时间 / 单一品类社会总劳动产品数量 = 单一品类单个产品所需劳动时间
这个“单一品类单个产品所需劳动时间”,就可以用来衡量单个产品中包含的「劳动」,并以此来计量产品的「使用价值」。
不可否认,使用「时间」来计量物品的有用性是牵强的,这也正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中受到最多攻击的地方。很多对《资本论》并不熟悉的朋友会因此一锤定音的否定「劳动价值论」。
但其实,如果熟悉《资本论》中的「劳动价值论」,就可以了解,马克思只是延续了 亚当·斯密 和 大卫·李嘉图 「劳动价值论」中的「使用价值」这一概念,实际上完全是一个用来衡量事物中包含「劳动」多寡的名词,从未有过讨论其「有用性」如何计量的描述。
马克思也曾在《资本论》中多次提到「使用价值」与「劳动」并无直接关系,然而他提到「使用价值」使用「劳动」来进行计量的次数更多。不明就里的读者会很容易因此产生误解。
因此,商品体本身,例如铁、小麦、金钢石等等,就是「使用价值」,或财物。商品体的这种性质,同人取得它的使用属性所耗费的「劳动」的多少没有关系。
——《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章
可见,「使用价值」或财物具有价值,只是因为有抽象人类「劳动」体现或物化在里面。那末,它的价值量是怎样计量的呢?是用它所包含的“形成价值的实体”即劳动的量来计量。劳动本身的量是用劳动的持续时间来计量,而劳动时间又是用一定的时间单位如小时、日等作尺度。
——《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章
在《资本论》中「使用价值」一词从头至尾都是用来承载「劳动时间」的容器,问一个事物的「使用价值」有多少,单纯的只是在问其中包含了多少「劳动」,而不是在考量事物的「有用性」。
马克思曾多次表示事物的「有用性」无法计量,不过另一位经济学家的「边际效用论」在判断「有用性」的方面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但仍然有很多问题无法解释,这个以后再详细的来谈。
如果是通过字面意思去理解「使用价值」,并且攻击其使用「劳动」进行计量是错误的,试图去衡量其中的「有用性」,其实是一种误读。
有人对「使用价值」的「有用性」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展,曾经出现过「客观效用价值论」这样的第三种「价值论」,但影响力寥寥。
我也并未深入做过了解,草草看了一下理论的地基,觉得并不认同其中的基础观点。但因了解浮于表面,所以无法给出评价。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去找来看一下。
所以,我私以为马克思如果当时能换个名字,叫做「劳动价值」,因为同样是事物的固有属性,使用「劳动」来进行计量更是名正言顺。
这样,可能就没那么多人望文生义的去评价他后续的观点了。
当然,他这样做也许是为了淡化《资本论》的政治倾向,希望通过更客观的观点去宣扬自己的政治观点,或者只是沿用了大卫·李嘉图 的古典经济学理论,出于敬意没有改换名字;或者没有任何原因,只是顺手。
都是猜测,无法深究,也许,有一天我读完马克思的通信集,可能会找到他真正的想法。
如果有朋友想要阅读《资本论》,在读的时候使用「劳动价值」的含义来理解「使用价值」,你会发现书中的概念变得明朗,阅读的时间也会缩短。当然这也只是个人经验,不一定可以推己及人。
值得一提的是,马克思将提升劳动效率的「教育」和「训练」「时间」也计算进「社会总劳动时间」中。
要改变一般的人的本性,使它获得一定劳动部门的技能和技巧,成为发达的和专门的劳动力,就要有一定的教育或训练,而这就得花费或多或少的商品等价物。劳动力的教育费随着劳动力性质的复杂程度而不同。因此,这种教育费——对于普通劳动力来说是微乎其微的——包括在生产劳动力所耗费的价值总和中。对于非普通劳动力来说,这种教育费虽然不是微乎其微的,但是只要劳动者受到了教育,那么他实际上就能用与未受教育的劳动者同样的生活资料每天提供受到了教育的高级劳动力。
——《资本论》第一卷第四章
这种将「教育」和「训练」的「时间」计入「社会总劳动时间」的做法,还有效的解决了另外两个问题。
其中一个我们将要在下一小节谈起。而另一个就是:
为什么「分工」和「社会化分工」可以提升「生产效率」?
第一个就是,越细的「分工」,需要掌握的「劳动」技能越少,所花费在「教育」和「训练」上的时间越少。
想象一下,一个工人要完成整车的组装,需要「培训」至熟练的「时间」将非常漫长,这不仅仅代表这段时间将要分摊在后续的「劳动时间」内,还代表着一段时间将完全没有「劳动」来创造价值。
相反,如果一个工人只负责一小部分的工作,需要「培训」的时间将大幅度减少,且马上可以投入「劳动」创造「价值」。
而对「资本」而言,工人需要受到的「教育」越少,替换起来越容易,因为下一个工人只需要很少的时间就可以接替被替换的那一个工人。
第二个就是,「分工」可以带来更加丰富的经验,来更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
第三个就是,对于「资本」而言,「分工」让劳动者掌握的劳动经验适用范围狭窄,不易变更工作,更易于管理。
在当今社会之中,涉及到的生产规模越大,所雇佣劳动者需要受「教育」的程度越低。一是因为不需要「教育」来提高生产效率,二是劳动力价格更加便宜。
不过,关于「教育」,我同样放在下一节中进行解释。
随着解释愈深入,我自己感觉能够活跃的气氛愈少。「劳动」一词的解释逐渐落地,结合社会中的实际情况的例子就越沉重,越贴近很多事情的本质,后面的内容会越发如此。
至此,一件产品的「使用价值」(用「劳动价值」理解更好)和因此而付出的「劳动」连结在了一起,而「劳动」则使用「时间」来进行计量。
一张鸡蛋灌饼,所包含的「劳动」,记录为社会中生产一张鸡蛋灌饼所需要「劳动」的「平均时间」,鸡蛋灌饼的「使用价值」则用来表示其中所包含的「劳动」。
在马克思的《资本论》中,计量单位使用平均法来进行定义非常普遍。在下一节中,也同样会使用到。
不过,这一节还只是计算了单一品类的产品,如果考量跨行业的产品,比如 鸡蛋灌饼 和 CPU 这种存在天壤之别的产品,就并不合适了。
在下一节中,将会把所有行业的「劳动」进行统一,最终得到「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这一「劳动价值论」中衡量「劳动」的基本计量单位。
到了这里,其实我很想完结这一节,舒舒服服的去偷点懒。
不过有一件事,之前我考虑在此答案的最后再写。但是,思虑再三,出于比较的目的,我打算写在同一小节中。
同样的一个问题,思考的方向有多个角度,尤其是复杂的社会问题或者气候问题。
比如大气层变暖与二氧化碳的关系,有些人认为是二氧化碳的排放导致了气候变暖,有些人则认为其实是气候变暖才导致的二氧化碳增加。
在经济学中,因为同样的这个问题,导致了两个派别的诞生,一个是我一直在讲的「劳动价值论」,另一个就是新古典主义经济学的推崇的「边际效用论」。
很多人攻击「劳动价值论」的原因非常有趣,他们认为「劳动价值论」太过古老,作者在世时根本没有见到过当前世界的分配方式,并且因而去推崇「边际效用论」。
且不谈这其中包含的逻辑问题,这些人对历史也缺乏了解。
但是,这些人的逻辑问题只是这些人的问题,他们对历史的无知也只能反应其个人的求知标准。
对于他们支持的「边际效用论」,我们还是不要因为这些人缺乏逻辑和知识就一并否决掉。
出于同样的问题:“每个人的劳动价值是一样的吗?”,让另一位与马克思同时代的经济学家 威廉·斯坦利·杰文斯 得到了完全相反的启发:
到底是「劳动」创造了「价值」;还是因为有「价值」,才值得为此付出「劳动」?
马克思 选择了前者,而 杰文斯 选择了后者,并以此开拓出了经济学的另一分支「边际效用论」,进而开创了一个新的经济学流派。
他认为:你可能花费数天辛苦劳动,却无法打到一尾小鱼;而其他人可能只是偶尔路过浅滩,就因此而获得了 1000 条鱼。
这种「价值」使用「劳动」显然无法衡量,应该使用「效用」来进行衡量。
在 杰文斯 看来,事物的「使用价值」就是其自然的属性,「有用」就是「有用」,与付出的「劳动」毫无联系。并且由此坚决的与 「古典主义经济学」分道扬镳,将一部分「古典主义经济学」的观点丢弃,被丢弃的正是「劳动创造价值」这一观点。
但是,丢弃了「劳动创造价值」,就意味着杰文斯需要找到一种新的方式来衡量「效用」。
他的答案就是「边际效用」,即:多增加一点消费,所多增加的效用。
虽然我在答案的开始部分就简要描述过「边际效用」,但也不要找回去看了,我再举个新的例子。
对于一个饥饿的人,鸡蛋灌饼具有充饥的「效用」。不过,这个「效用」是在逐渐递减的。
第一张鸡蛋灌饼的「效用」最大,第二张次之,逐层减少,直到这个人吃饱时,其他的鸡蛋灌饼对于这个人来说,充饥的「效用」为零。
那么对于这个人来说,他愿意为每个鸡蛋灌饼付出的代价,也是逐层减少的。
与 马克思 一样,想要得到一张鸡蛋灌饼的「效用价值」,杰文斯 也需要对鸡蛋灌饼的总「效用」进行加总计算,然后除以鸡蛋灌饼的总数量,才能够得到每一张鸡蛋灌饼上的「效用价值」。
而这个计算,则是横亘在「边际效用论」前进道路上的一块巨石,因为计算实在是太过复杂了。
每一张鸡蛋灌饼,都会因为时间、人物、地点等大量因素的不同而不同。
爱不爱吃;饿不饿;有没有其他选择;甚至吃相会不会优雅,都可能会影响到对一个特定的人所产生的「效用」。而 杰文斯 面对的,是数不胜数的不同的人。
沙德维尔 曾写信提醒 杰文斯 ,希望他保持 亚当·斯密 的劳动价值尺度,因为没有可以测定幸福的方法。
您希望保留亚当·斯密的“价值”一词的意义,并希望将人们为获得任何给定商品而付出的劳动时间长短作为价值的衡量标准。
现在,您将在第181页中发现,认为此事符合真实的劳动价值计量学说,物品的交换数量与等量劳动的产品成正比,但该问题需要更仔细地分析。因为就像我在第五章中指出的那样,劳动中的痛苦是非常有价值的,并且时间长度不足以衡量劳动量。的确,等量的劳动对劳动者来说具有同等的价值,表示自尊心或所涉及的愉悦和痛苦程度的术语值,但是相等的劳动时间不一定代表相等数量的痛苦。
——《杰文斯书信集》1872年-1879年
杰文斯 回信表示,许多事物都只能采用间接方式测量,而「效用价值」仅仅是其中之一。
他还在回信中给出了自己测定「效用」的计划:
“一个普通工人在已经劳动了10小时后的一刻钟所受的平均痛苦……来测定他的最后一份增量工资对他的效用……”
“已经吃了3/4磅面包之后的一盎司面包对一个人所带来的通常的或平均的好处……作为快乐的单位,当然要记住从任何商品所得的快乐并不同那个商品成比例。”
虽然看起来繁琐至极,但经过后续的数代经济学家的发展,「效用价值论」形成了独特的计量方法,就是以「结果」计量,并且以「货币」作为尺度。
整个社会销售鸡蛋灌饼所得到的货币,除以整个社会销售的鸡蛋灌饼产量,即可得到每张鸡蛋灌饼的「效用价值」。
这其中,「总货币量」是消费者对鸡蛋灌饼「效用价值」评判的「边际效用」形成的结果;而鸡蛋灌饼的数量,则是生产鸡蛋灌饼的摊主因此获利的「边际效用」决定的。
价格低了,鸡蛋灌饼的生产者会选择罢手,不再生产鸡蛋灌饼,即是减少鸡蛋灌饼的数量;价格高了,鸡蛋灌饼的消费者会选择放弃,不再消费鸡蛋灌饼,即是不再增加鸡蛋灌饼的总消费额。由此得来的「边际」就是单个鸡蛋灌饼的「效用价值」。
所以我在“原答案”中称之为「供求关系」的加强版。个人意见,如果因此而冒犯到谁,我也不会管的。╮( ̄▽ ̄"")╭
虽然 杰文斯 摒弃了古典经济学中的「劳动价值论」,但并不代表「劳动价值论」是站在「边际效用论」的反面。
我之前解释过「劳动价值论」中的「使用价值」仅仅用来计量「劳动」,而并不计量「有用性」;而「边际效用论」则是真真正正的讨论「有用性」,而非「劳动」。
但是「劳动」和「有用」,同是事物中包含的客观属性,虽然并不完全关联,却也根本谈不上是对立的。
这也正是我在前文中一直在说的,存在于西方主流经济学中的怪现象。
这两种理论,明明同时诞生于古典经济学,然后各有发展。一个推动客观存在,一个精研主观感受,一体两面,本来是一件好的不能再好的事情。
最后却被硬生生的掰成了对立的理论,变成了支持我,就不能支持它的两极选择。
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葩的现象。
作为对比,「边际效用论」暂且聊到这里,我在后面也会在讲述「劳动价值论」的时候,适时引入其他的经济学观点作为对比。
六、异工价值难题——不同劳动的劳动价值一样吗?
自从私有制诞生开始,社会就存在分工:贩夫走卒、三教九流、三百六十行。
那么,不同行业中,不同的劳动者,乍看起来,「劳动」带来的价值应该不同。
其中最常用来比较的两类,就是“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
《孟子·滕文公章句上》中写道:“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就很简单明了的描述了这种关系。
我们所处的当今社会,这种观点也是占据主流。“坐办公室总好过工地搬砖。”的声音此起彼伏。
而且,至少事实看起来,大部分的“脑力劳动”带来的价值似乎确实高过“体力劳动”带来的价值。
如果跨行业不同「劳动」的「价值」不同,有些人的「劳动」价值更高,有些人的「劳动」价值更低,也就无法简单的对「劳动」进行计量。
那么,事实是否真的如此?“脑力劳动”是否产生高于“体力劳动”的价值?差异从何而来?
如果无法解决这些问题,使用「劳动」「时间」来计量「劳动」,就可能存在着较大的偏差。
那么,这一小节中想要解释的,正是这样的差异是否存在,以及该如何衡量的方法。
也许通过上一节,很多小伙伴已经知道了。
在上一节中,我曾经简单的提过马克思对于「教育」的看法:生产者受「教育」和「训练」的时间会计入「社会总劳动时间」。
对于需要少量「教育」和「训练」的工作,「教育」所花费的时间较少,对「社会总劳动时间」的影响很小。
但如果接受了长时间的「教育」,才获得了「劳动」的专业技能,对「社会总劳动时间」的影响就会很大。
我们可以通过一张表来直观感受一下:
随着「教育」时间的增加,「劳动」的时间也会减少,虽然「总劳动时间」不变,但是是需要将「总劳动时间」分摊在「实际劳动时间」之中。
所以到了最后,那个使用了 21 份时间进行「教育」,用了 1 份时间进行「劳动」的劳动者。那 1 份时间的「劳动」中包含的「劳动」价值是 22 份「时间」的「劳动」。
用特朴素的话来表达,就是:“十年寒窗苦读,总要有所回报。”
但这种计算「劳动」价值的方法还有些瑕疵。
在现实生活中,「劳动」和「教育」有时很难严格区分。比如有些人可以在「劳动」之中同时接受「教育」,有些人则不然。所以这部分「教育」的价值该如何计算?
还有一个就是受「教育」后,「劳动」所提供的价值应该是始终如一的,还是随着「劳动」时间的增加而继续分摊的?
马克思非常敏锐的发现了「教育」的稀缺性和其中包含的「价值」,但他对「教育」包含的价值如何计算却兴趣寥寥,他更多的精力花费在讨论该如何打破对「知识」的垄断,实现公平的全面「教育」的问题。
而后续的学者,因为「教育」价值的计算只是提高对于「劳动」价值测算的「精度」而缺乏兴趣,更专注于其实践。
所以迄今为止,关于「教育」带给「劳动」的增值如何计算?还并未有一个一劳永逸,获得普遍认同的解决方案。
总体来说,每位劳动者不管接受教育的时间有多少,最后带来的「劳动」价值都应该是「总劳动时间」,因此而产生的「劳动」也应该是等同的。
但如果谈到回报,就与现实生活中的情况相悖,在现实生活中,往往高学历的劳动者要比低学历劳动者最终获得的回报要高得多。不过这是「交换价值」所解释的范畴了,只在这里简单解释。
高低学历决定回报不同,并不影响「使用价值」(计量劳动的容器),而是「市场」对「劳动力」「交换价值」调节的结果,是通过「垄断」和「供求关系」决定的。
这也正是马克思强调「义务教育」的原因之一,他认为「知识」同样是「生产资料」之一,应该让每个人都有公平的机会取得。如果「教育」与「货币」挂钩,就会让拥有财富的人垄断「知识」的获取,从而拥有更大的特权。比如,高学历的人拥有高回报。
这一观点是后续历史中共产主义政权所坚守的实践准则之一,最终目标是提供普遍且公平的「义务教育」,我国也在这条道路上艰难的前行中(但是最近几年似乎有所改变,我个人认为是不好的改变)。
马克思的教育观出现在其很多著作中,但是内容巨细无比,所以不再摘录,仅给出出处供小伙伴们自行阅读:
马克思就是通过包含「教育」时间来将“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统合在一起,他的根据是:“任何一个劳动者,只要给予其公平选择的权利,都可以通过教育来提升自己的劳动力价值。”
也就是说,每个人都可以通过「教育」获得「劳动」价值的提升,所以将「教育」时间分摊进「劳动」时间很合理。
所以虽然这个前提(公平教育)并未真正达到,他也对更高级的「劳动」采用同样的「价值」来衡量。
我个人观点来说,我相信应该存在更好的办法来计量「教育」带给「劳动」的增值。不过就现阶段来说,将「教育」时间分摊在后续的「劳动」时间来计算「劳动的价值」,是一种相对合理的方法。在出现更好的方法之前,足够了。
至此,「劳动」的价值问题基本上解决了,也形成了一个统一的计量单位,就是「社会劳动时间」。
马克思使用「社会劳动时间」来衡量每一种产品所包含的「劳动」,而每一种产品中所包含的特定数量的「劳动」,被称之为该产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也用「社会劳动时间」来衡量每一个人「劳动」所创造的价值,只要时间相同,创造的「价值」就是相同的。
下面一节中,我们来解决「使用价值」(计量劳动)与「交换价值」(计量效用)之间的关系。
七、价值难题——劳动价值就是商品的价格吗?
终于来到了「劳动价值论」所面对的最后一个难题,也是争论时间最久的一个问题,延续的时间长达百年。
我在前面谈过,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观」计量的「价值」一直都是「劳动」,「劳动」的数量,也就是「使用价值」也是每件事物的自然属性。
这种观点其实自成一体挺好的,就只需要去衡量计算一下「劳动」量,完全也可以用来推导出后续的一系列结论,比如资本家剥削了劳动者的「劳动」之类的。
好吧,其实资本论第一卷出版之后,情况确实是这样的。
不过在马克思死后,恩格斯整理了马克思的手稿,陆续出版了资本论的第二卷和第三卷。
其中第三卷中,将「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严格地统一起来。指出:
个别价格会偏离个别价值,但全部商品的总价格始终和它们的总价值一致,或者说始终和商品总量中包含的劳动量一致。
即是说:「使用价值」的社会总量 = 「交换价值」的社会总量。
马克思试图使用这样的方式,将资本对劳动者的压榨从剥削「劳动」扩大至剥削「财物」。我们可以从中大概了解资本论的政治倾向,但也完全不影响我们从逻辑上去分析它是否正确。
其中个别偏离「使用价值」的情况值得就是「交换价值」,使用「货币」来计量时,称为「价格」。
举个简单的例子:
我每天劳动 8 个小时,共计 480 分钟,获得了 240 块钱的收入。假如我的劳动价值没有被任何人占有,那么每 1 元钱货币代表我的「劳动时间」是 2 分钟。
制作鸡蛋灌饼的摊主,每天工作 8 小时,共计 480 分钟。他每分钟可以烙好 1 张鸡蛋灌饼,除去成本,他的定价让每张鸡蛋灌饼可以赚进 1 元钱,那么每 1 元钱货币代表他的 「劳动时间」 是 1 分钟。
那么,我购买他的鸡蛋灌饼,虽然是使用「货币」来交换,但背后所交换的「劳动时间」是不同的。我是使用了自己的 2 分钟,交换得到了他的 1 分钟。
正是这种交换,让我的「劳动时间」流出了 2 分钟,只换回了 1 分钟。
相当于我亏了 5 毛钱。
但这 5 毛钱并没有消失,而是让摊主继续拥有。所以如果将我和摊主划分为一个整体的话,「劳动时间」和「货币」都没有任何损失,总量还是一样的。除非我吃了那张饼。
这种观点让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完全落地,与真实的物质财富关联在了一起,不再浮在空中仅仅衡量「劳动」。
如果这样的联系成立,资本家的行为会从虚无缥缈的剥削「劳动」,变成 —— 抢钱。
这种观点还让「劳动价值论」可以借鉴一部分「供求关系」和「边际效用」的研究成果,将「交换价值」予以市场化,更加贴合市场价格的变化和供需关系。
这就是我之前所提过的,「劳动价值论」并没有站在「边际效用论」的反面,而是使用「交换价值」承载了一部分「边际效用论」的观点,只是在「价值」来源的问题上有所分歧(其实我个人觉得边际效用论并没有所谓的「价值」来源,而只有事后的价值统计。因为「效用」的影响要素太过庞杂,导致其无法证伪,说啥是啥。你看我车库里有喷火龙没?至少在我有生之年,我觉得没办法计量。)。
基本上相当于:
资本论的第三卷出版后,引起的争议远大于前两部。
马克思在让自己的理论落地的同时,也将可以将其证伪的武器交到了每一个人的手中。
只要可以证明:「使用价值」的总额与「交换价值」的总额在数学层面无法相等(因为基本无法从社会层面来证实,除了生产,还有消耗,基本都无法进行确切统计),也就意味着「价值」不一定来自于「劳动」,这样就可以从根上斩断「劳动价值论」,同时也可以斩断共产主义的政治根基。
第一个出手的人,就是「边际效用论」学派(奥地利经济学派)的中坚 —— 伯姆·巴维克。
他从数理层面严格的检视了《资本论》中对于「价值」和「劳动」的计算。并且切切实实地找到了马克思在数理推算方面的错误。(这部分证明有时间有人读我再补,太长太艰涩了,一点都不好玩!先讲故事吧。)
以此,他出版了一本书,名字叫做《卡尔·马克思及其系统的终结》,试图一举终结所有的争论。
其实我之前谈起过我自己的逻辑观,证明一个观点要从根基上能够推翻才可以,巴维克的观点就是一个这样的逻辑推演(当然后来又被证明他的推演也有问题)。
在之后的多年时间里,巴维克收获了大量的赞誉和追捧,并将「边际效用论」这一经济理论带向巅峰,直到“两个剑桥论战”中惜败 凯恩斯 主义的宏观经济学(同样脱胎于「边际效用论」,即认同「效用」带来的价值和「供求关系」,不过认为国家需要干预经济。)。
那么这些年,支持「劳动价值论」的人在哪里?有没有啥反转?
我觉得他们在忙着成立两个庞大的红色新国家,忙于 理论联系实际 中的 实际 工作。
而正是在这段时间里,以「边际效用论」为基础的微观经济学和脱胎于「边际效用论」另辟蹊径的宏观经济学成为西方经济学的主流学派,「劳动价值论」在西方主流经济学中销声匿迹。
这大概是很多人所说的:“《资本论》有严重的逻辑错误。”或者“《资本论》早就过时了。”论调的来源。
而这些论调的来源,来自那些尚未使自己的理论实际落地的「边际效用论」经济学家们。同时喧嚣尘上,来自「边际效用论」经济学家们的观点还有:
企业支付的工资高于劳动者的期望值。——卡尔·夏皮罗
夏皮罗觉得:社会上总是存在失业群体,这些人对工资的期望,比正在工作的工人期望的更低。总会有人会以更低的工资接受工作,并替换下来一个高工资的工人。所以,平均下来,企业给予工人的工资,是超出平均期望值的。
这种观点,不知道打工人们同意不同意,但确实是通过「边际效用论」推演出来的。
计划经济是无法长久存在的。——弗雷德里希·哈耶克
米塞斯觉得,任何计划经济都会损害市场的自发秩序。(唉,毕竟「边际效用论」是通过结果发展出来的,所以他们并不觉得计划经济是在创造价值吧!)
出于平衡的需要,计划经济只能在某种程度上的强迫下才能实现,所以社会主义也终将被推翻。
这种观点,不知道后来那些实行混合经济(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共同影响市场)的国家是不是认同。毕竟在现在,混合经济包含了大部分的国家,其中包括美国,当然也包括哈耶克的祖国,世界上国有经济程度最高的国家——奥地利(之前写错成匈牙利了,抱歉。)。当然这观点也是通过「边际效用论」推演出来的。
大萧条是国家对经济的管控造成的。——米尔顿·弗里德曼
弗里德曼认为是当时美国政府在大萧条前对经济做了很多管制所致,尤其是对银行的管制,使银行无法对货币需求做出反应,在通货紧缩下导致经济大恐慌。债务紧缩导致人们借的越多、欠的越多。
不知道大萧条的时候,是不是人们的需求减少了,还是商品对人们的「效用」减少了,亦或是国家政策影响了商品对人民的「效用」。反正没有哪个「边际效用论」的经济学家站出来使用「边际效用论」来解释一下。
我并不想以「边际效用论」解释现实的无力来证明「劳动价值论」的对错。我仍然坚持一个理论如果退出历史舞台,那么一定是因为有了逻辑严密、符合现实的证伪过程。
我只是想从片面的说明,我承认《资本论》带有政治倾向,甚至是强烈的政治倾向;但如果说现代主流经济学的「边际效用论」没有政治倾向,那么我只相信可能在最开始还真可能没有,但是20世纪到现在,我并不相信。
所以,也不要再以《资本论》有政治倾向来判定它是不合逻辑的,这一点都不合逻辑;也不要以有些现实情况《资本论》解释不了来反对它,因为任何科学理论都有成长的空间。
扯远了。
反转发生在 50 多年之后。
1955年,日本经济学家 森岛通夫 在 神户大学经济学报 上发表《价值和价格:劳动价值理论和均衡价格理论》,使用现代数理方式完全证明了「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的对应关系。
并且计算出了:“当且仅当剩余价值率为正的时后,资本主义经济的平均利润率才能为正。”这一结论。也就是直接证明了,如果资本家不剥削劳动者的剩余价值,就会赔钱( ̄▽ ̄)。
在后世被称为 “马克思基本定理”,以此计算而进一步发展出的现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被称为“马克思数学经济学” 。
这个“马克思数学经济学”,就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现代版本,并不是什么古老的理论。而是不断前进的有活力的理论。
从经济现象的开端到结束、使用统一的理论、统一的计量单位、贴合实际经济事实,并且成功指导了世界上最大的“非民主”国家在经济层面迎头赶上。
与此相比,其他经济学理论真的不够能打,我不接受反驳。也许未来会有,但现在,真的没有。
但是,这并不能说明「边际效用论」是错的,对吧。只有通过证伪,「边际效用论」才能被终结,但现在「边际效用论」一直致力于解释现象,还没有完备的价值来源,或者说价值来自人心。这事儿真的很难证伪。也许,有一天可以。
嗯,今日份先写到这吧。数理证明过程的话我觉得很无聊和枯燥,还要先复习线性代数,有点烦,想偷懒~
对了,森岛通夫 这位打通经济学中关键点的男人,据说是日本最有希望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人,让我们拭目以待。如果颁发给他,我对西方主流经济学就没意见了。
再补充一点儿个人意见。
上面这些观点中,很多涉及到哲学层面。
比如“自然物是否可以私有?”,就是一个很类似于哲学中“何为正义?”之类的问题。不同的人会支持不同的答案,也会因此而走上不同的道路。
遗憾的是,哲学问题很难证伪,却又是科学问题的基础。就好像在讨论电车难题如何选择是正确的一样,只能说各有各的选择。这大概是诸多异见者的理论基础。
但是,在真正提出可证伪的观点后,这一理论就踏上了科学之路。
可证伪的观点,在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中,就是上面的第 6 个观点。
这一观点,随着《资本论》的第三卷才清晰的确定,但距离《资本论》第一卷的出版已经将近 20 年,而其部分证实的过程,又长达 50 年;完全被证实或证伪,还不知道需要多久。
所以会有很多读了一半的人,将其认定为无法证伪的政治观点表达。只能说,是了解的不够深入吧。
与此相比,西方主流经济学确实是更新换代比较频繁,使用各种数理方法推陈出新各种理论。遗憾的是,之所以一直推陈出新,是因为一个个解释现象的理论在被慢慢证伪,也是同样漫长的过程。
由此,可以开始下面的扩展应用了,开始解释实际生活中的现象。
成本
新增劳动价值
溢价
@漂流 在评论中提醒我,《资本论》中将雇用人数小于八人的工厂主或作坊主称为“小业主”。我查了资本论第一卷,书中确实有这样的描述:
为了使他的生活只比一个普通工人好一倍,并且把所生产的剩余价值的一半再转化为资本,他就必须把预付资本的最低限额和工人人数都增加为原来的8倍。
诚然,他自己也可以和他的工人一样,直接参加生产过程,但这时他就不过成了介于资本家和工人之间的中间人物,成了“小业主”。
资本主义生产发展到一定高度,就要求资本家能够把他充当资本家即人格化的资本的全部时间,都用来占有从而控制别人的劳动,用来出售这种劳动的产品。
后续的描述中,还有这样的记述:
起初,为了有足够的同时被剥削的工人人数,从而有足够的生产出来的剩余价值数量,以便使雇主本身摆脱体力劳动,由小业主变成资本家,从而使资本关系在形式上建立起来,需要有一定的最低限额的单个资本。
马克思对于「小业主」这一名称的定义,只能由上述两段总结为:
自身尚未摆脱体力劳动的,介于资本家和工人中间的人。
但对于题目中所描述的无人工厂,我私以为“尚未摆脱体力劳动”在实质上已经不满足了,所以我不打算使用「小业主」这一概念。
为了确定是否适合「资本家」或「小资本家」的称谓,我参阅了其他书籍,主要有如下观点,记述如下:
本答案中的所使用的「资本家」的含义,采用的是第 1 种。其中“使用雇佣劳动”部分并未确切贴合(本题中并不存在现象上的“雇佣劳动”),但在答案中主要介绍的逻辑就是题目中的企业仍然可以获取其他“劳动”。算是对定义的扩展部分,请周知,且自行判断。因没有找到更加贴合的词汇,答案内容中的「资本家」将继续沿用,不再使用其他名词。
「小资产阶级」(亦称「中等阶级」)属于「资产阶级」,即「资产阶级」的子集,是对「资产阶级」进行细分的概念,故「小资本家」亦是「资本家」。
出自:《英国工人阶级状况》的序言部分,收录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 卷
“Mittelklasse〔中等阶级〕这个词我经常用来表示英文中的middle-class(或通常所说的middle classes),它同法文中的bourgeoisie(资产阶级)一样是表示有产阶级,即和所谓的贵族有所区别的有产阶级。”——恩格斯
我一位专研哲学和历史的朋友对这个答案的一部分内容表示不满,认为我这样解释「劳动价值论」是将其庸俗化了。最后,我成功说服了他,但条件是将我们的讨论完整的记述下来。所以我放在这里,也请大家真正了解「劳动价值论」研究的重点和边缘。
我们争论的地方是「劳动」的定义部分。他认为我将「劳动」这一概念泛化到了连呼吸都属于「劳动」是不合适的,是一种庸俗的研究态度。
他认为,如果「劳动」可以泛化到如此地步的话,那甚至意味着所有与人接触的事物都存在「价值」。马克思所认为的「劳动」,应该更接近「劳务」。而那些我用泛化的「劳动」所包含的所谓事物的价值,更应该归类于「生产资料」或「自然物」,是马克思所认为应该全人类共有的事物,不应该通过「价值」将其私有化。而这种私有化,正是与千百年来强占他人「劳动」的绝好借口。
他认为我这样做,只是为了堵住别人的嘴,是让那些讨论细枝末节的反对者无法反击的手段,是非常不合适的学术研究态度。他认为我是从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庸俗到了麦克·罗霍的「泛劳动价值论」。
我非常赞同他的观点,但我仍然坚持自己的观点。
我认为,我在写这个答案时的目的并非是出于研究,而更多的目的在于让更多的朋友了解「劳动价值论」,如果摆出高高在上的态度,不解决反方的攻讦,那么马克思将永远落不了地。
而且,反方的进攻都是使用那些“不讲五的”,“庸俗化”的问题。如果不加以解决,作为普通人是没有任何理由对「劳动价值论」这一艰深的课题产生兴趣的。
也正是反方这些庸俗化的问题,比如什么「“空气”、“水”、“阳光”都是没有通过劳动的,为什么还有价值呢?」之类类似脑筋急转弯的问题,恰恰是普罗大众可以理解并接受的。
正所谓“舆论宣传的阵地,我们不去占领,敌人就会去占领。“出于这个目的,我才将「劳动价值论」庸俗化的问题展现出来。
以“庸俗对抗庸俗”,正是我等宅男以“魔法对抗魔法”的经典战术。
出于这个目的,他勉强被我说服,但我也被强制写下本节。
用来敬告各位朋友,如果出于研究的目的,是应该避免庸俗的「泛劳动价值论」的,“那样只会浪费时间,浪费精力,浪费劳动。”他的原话。
唉~,我精心掩饰的学院派画风就这样被无情的戳穿。(>人<;)
你们这帮柠檬精,关注点是不是有点偏?( ̄▽ ̄)
做任何事情都是需要前置条件的,比如读书,需要先识字;作曲,需要先识谱。
我阅读《资本论》时的前置条件是:识字、大学马原80多分、阅读亚当·斯密的《国富论》、自发阅读。
所以花费一整天读完也没那么难了。( ̀⌄ ́)
很多人纠结于投资了 1 元钱,并由此获得利益,是不是属于资本家这件事。
资本家的定义中,有几个基本条件:
很难想象投资了1元就可以掌控社会生产资料。
就好像一个农民仅有一把锄头是无法从事生产的,他还需要有一片地。
在现代的会计规范中,控股超过20%,才基本可以判定可以对公司施加“重大影响。”算是可以掌控一部分管理权力的最低限度。可以提供一些参考价值。
使用雇佣劳动,似乎也可以满足其微乎其微一点。
达成资本增值,这个挺有趣的,不知道能增加多少?
综上,我觉得投个1元钱,想当资本家。在严格根据定义走的原则下,大概可以算作是的。但在现实生活中,只能更像是替资本家分担风险的韭菜。
从劳动人民到资本家,并非是形而上学的二分法,而是充满无数个中间阶段的渐变色。
人们追求物质充裕的生活,是一种美好的向往。
在社会主义国家中,也并不缺少为人民服务的公司和资本家。
需要提高警觉对待的,是那些欲壑难填的丑恶资本,是那些随时随地盯着他人腰包的人。
在我看来,那些人才是真正的资本家。
前期错过了殖民掠夺,后期在分蛋糕战争中站错了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