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评价电影《灰猎犬号》? 第1页

  

user avatar   tang-ji-ke-de-54-11 网友的相关建议: 
      

在大国争霸取代反恐战争成为美国对外新课题的当下,向来擅长紧扣时事的好莱坞自然不会落后,荧屏上伊拉克阿富汗的漫天黄土和沙漠迷彩逐渐淡去,一部部大国战争时期的光辉岁月重上荧屏。

《钢锯岭》拍的是岛屿争夺战

《中途岛》拍的是大洋决战,击败敌主力舰队

《灰猎犬》拍的是对海洋资源线的封锁与反封锁

下一部电影拍的会是什么呢?

其实现代战争题材,中国也是有很好的历史资源可供发掘的,新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海陆空三军协同跨海登岛作战的一江山战役,拍好了就会很出彩,希望宣传口能向好莱坞看齐,不要再自缚手脚了。


user avatar   phobos 网友的相关建议: 
      

每天一惊一乍真实上演超长大便,sorry,大片:

《Donald Trump》

还有啥比这刺激的?


user avatar   valkla123 网友的相关建议: 
      

非常好看的一部片子,切口很小,大部分的拍摄都是在舰桥,CIC中完成的。处处体现了预算的不足。但是得承认体现二战海军战术的片子确实不多,中途岛什么的都是战役级的大场面。这种从驱逐舰视角的护航反潜作战好像还真是头一遭(也可能是我阅片量不够)。

我认为本片最值得品味的是处处还原了北大西洋战场恶劣的作战环境,以及U艇当时嚣张的气焰。本片的1942年其实同盟国的黑暗时刻,美国的商船产量还没爆出来,自由轮和护航航母这种大杀器还没显现出来,遇到狼群的时候区区几艘驱逐舰真是防不胜防,光凭几条猎枪就想赶跑狼群是非常困难的,而且还得时刻注意自己别被咬上一口。

本片中精确的海军口令,反潜作战的详细体现,让我这样的军迷大呼过瘾。虽然其中的魔法水听起到了不小的作用。但是弗莱切级本身良好的设计,首次在驱逐舰级战舰上设置了战情中心(CIC)等等她可以胜任反潜,防空,反舰等任务。但片中的灰狗号配备了雷达和4联装高炮好像是44年才配备的吧,不过这么多潜艇凭借4条驱逐舰如果不buff一下恐怕是要够呛。另外魔法深弹以及舰长的超强灯泡技能让反潜的效率提升了几个数量级,当然为了剧情只能牺牲这部分真实性了,否则转圈耕地(地毯式深弹投射)实在没啥看头。舰队在与潜艇遭遇后,全速脱离才是王道,潜艇下潜之后几节的龟速是追不上舰队的。

另外北大西洋恶劣的海况下,战舰的瞭望手如此的火眼金睛也是有点夸大。但是总体的ASW描述确实是非常详实的,舰桥,CIC中各战位的人员配置,位置等等都是非常准确的还原。海战其实是非常沉闷的,很多时候发现敌人到追踪上去再到正式交战可能要一整天。海军也被称为是贵族军种,优雅从容,即使是驱逐舰这种小船,也是精致的瓷器餐具,热咖啡等饮料供应不绝。当然了这里主角是护航舰队领舰,银橡叶的中校军官,因此有配备勤务兵的。

海战的片子拍的比较少一个是因为如果是过去实景拍摄太过困难,尤其是这些老船早就退役了,也不能像狂怒那样拉出来一辆真的虎式,所以在战舰特写上还是能看出比较明显的CGI痕迹。这种片子其实特效镜头不少,除了舰桥等有限的几个场景剩下的都是电脑合成的。另外就是之前说的,由于海军战的战斗很多时候一打就是好几天,因此如何安排影片节奏是个很严重的问题。这也是为什么海战的游戏都比较少,因为时间尺度没法把控,《猎杀潜航》是通过时间压缩,《战舰世界》是强行安排对头,砍去最耗时间的索敌环节。而电影没法这么去做,因此能看见好几幕的换场交代,因此片中看的非常紧凑,非常刺激,但其实在真正的战斗中并不是如此。中午声呐、雷达发现目标,赶过去就得1-2个小时,中间还要与各舰协调,等等乱七八糟的事情非常考验对故事的交代能力,我认为本片在节奏上把控的非常好。既交代了战术的制定和执行,又不会让人感觉过于拖沓。

但是片中各种航向的口令如果不是对海战尤其是反潜作战有一定了解的话估计会看的头晕,其中大量的航向调整是在抢占攻击阵位。驱逐舰的深水炸弹是装在尾部的,攻击角度非常有限。其实通过一些列的航向调整可以清晰的想象出灰狗号当时与U艇的相对位置,不得不让人感慨对细节的把控。然而由于过于硬核,我估计口碑不会太好。

总而言之,一部非常值得一看的片子。

以上。


user avatar   liang-gong-chun-ri-xiao-shun-nu 网友的相关建议: 
      

道理都懂,可是为啥不吃人家做的饭?


user avatar   yi-li-li-ya-de-ma-ku-si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继续来编辑这篇影评,混知乎的大家素质果然比豆瓣的要高很多,讨论的也都是很文明的发言(可能有人骂我,但是我忘了,哈哈),我继续再豆瓣上完善了影评,同时也编辑到知乎,我其实一直打算写篇关于大西洋潜艇战的文章,但是无奈之前写的“战争之路”系列还没完成,主要精力还是先放在分析当年地缘政治格局以及德国怎么走入死胡同的方面吧:)

好了,下面继续分析历史实情。

美国人什么时候对德宣战的?1941年12月11日!这意味着之前美国都没有机会正式对德国潜艇进行大规模攻击,但是不代表双方没有接触。1941年9月4日,美国驱逐舰“格里尔”号(USS Greer (DD-145))在冰岛同德国U艇U-652号发生接触,双方发生交火,但是没有任何损失。脱离接触后,德美双方均声称是对方先开火,这算是有记载的美国驱逐舰和U艇的第一次正面对抗。7天后,罗斯福总统宣布,只要在美军防卫海域发现U艇,将不经警告,一律击沉,所以邓尼茨命令U艇尽量不要主动招惹美国人,毕竟那时候还没宣战。

下图为USS Greer (DD-145),一艘1918年下水的老舰,隶属“威克斯”级驱逐舰,4门102炮,3门76炮,12座鱼雷发射管,1个深弹导轨,2座深弹抛射装置(Y-炮)。看看美军1941年都用的是什么货。

那么美国人第一次击沉U艇是什么时候呢?是1942年4月14日,由美国驱逐舰“罗帕”号(USS Roper (DD-147))完成first kill。倒霉鬼是U-85号。“罗帕”号如下图所示,依然是老旧的“威克斯”级驱逐舰。当时,周围也没有什么护航舰船,是U-85自己浪过头了,13日午夜来到了北卡州博迪岛灯塔附近,被“罗帕”号上的286雷达(英国货)在2500米距离上抓了个正着,然后彼时还没有雷达警告器(Metox)的U艇直到800米才发现美国驱逐舰,然后尝试南逃并且发射了船艉的鱼雷,但是“罗帕”号轻易避开了(35节满速的“威克斯”级,过了30年,估计航速能维持在32-33节就不错,600米距离,夜晚,还能躲开鱼雷,这就是为什么我认为电影中迎头白天雷击“弗莱彻”不靠谱了),然后在一系列炮战中,U-85被迫下潜,最后被11枚深弹送入了海底。为什么只要11枚深弹?U-85在浅海,只有30米,躲都没法躲,在浅海,基本被抓上了U艇就只有祈祷的份了(鬼子的声呐不过关,到了45年依然会出现在浅海背景杂音情况下无法分辨美国潜艇声音的情况)。

电影时间差不多是定位在1942年3月(2月?具体记不清了),我们来看看那时候U艇的战绩,你们就知道为什么说在“黄金狩猎季”中,美国人根本没准备好了。1月份,U艇在大西洋击沉48艘商船,27.7万吨,几乎全部在美国海岸;2月份,85艘,47.6万吨,绝大部分在靠近美国海岸的北大西洋;3月份,95艘,53.7万吨,创开战以来月猎杀记录。这3个月,U艇损失了几艘呢?0!!你没看错,没有一艘损失,多少年后,那些幸存的潜艇老兵们回忆起1942年的1季度,依然满心的怀念,那才是“黄金”一样的时节啊。美国海岸的灯塔没有灯火管制,商船没有编队,没任何护航舰队,U艇就像是狼入羊群,随心所欲的猎杀,为了延长猎杀时间,U艇的艇员节约用水,甚至有U艇出发时将1/3的淡水柜用来储藏燃料,就为了在北美多呆一段时间。

英国人坐不住了,开始对美国援助轻型护卫舰和武装拖船进行商船护航,要知道1年前,英国人还要向美国人请求援助超过2打的驱逐舰呢,1年河东,1年河西啊。然后美国人才开始正视起U艇的威胁,四月份才有了“罗帕”号的第一次猎杀。

但是这一切都需要时间,4月底邓尼茨派出上半年第六批,也是最后一批潜艇横跨大西洋时,已经有多达80艘U艇巡猎过北美海岸,而4-6月,U艇在大西洋取得了173万吨的战绩,其中北美及加勒比沿岸占了超过一半。从5月份开始,美军才开始建立护航体系,成立了6个护航队,包括12艘驱逐舰,12艘武装拖船。

下午蓝色曲线代表盟军商船损失,可以看到,1942年开始,斜率陡增,到了1943年初,达到了80万吨月击沉吨位的顶峰。

说这么多,还是想说明,电影将时间设定在1942年初,非常不合理,先不说“弗莱彻”级那时候还没服役(要到42年6月4号才服役,虽然我怀疑电影里更合理的应该是“本森”级),那时候,美军连护航体系都没建立起来,连护卫舰都需要英军支援,哪来的余力帮着英国佬横跨大西洋护航呢?而且人家U艇3个月一艘都没损失,你这一次护航干掉4艘,的确有点太过了。。。。

再来聊一聊电影中的反潜“利器”-深水炸弹。

美国二战初期用的深水炸弹是MK6型,是衍生于一战的老型号,说白了就是一个大桶,里面有压力感测装置,重338公斤,装药272公斤TNT,每秒潜速2.4米,后期才改进到3.7米。电影中“灰猎犬”大概率用的就是这货。看出来这个东西的问题了么?潜速太慢。这还是在静水中,遇到洋流情况更慢,很多情况下根本追不上U艇(人家边下潜边前进,等MK6达到指定深度,U艇已经开到前面几百米远了)。更要命的是,42年初,这货的极限爆炸深度只有91米,在这个VIIB型U艇肆虐的年代,人家随便就可以下潜到150米以下,你怎么炸?后期好歹增加到了183米,但是遇到不要命下潜到250米深度的艇长,依然没招。

后来美军实在是忍不了了,才出现了改进型MK9。下面这个设计加了尾翼,保证入水后,弹头朝下,水流顺着弹体表面叠合尾翼的矫正,可以以4.4-6.9米的潜速下潜,装药也减少到91公斤,为的是多带弹药。


为什么要多带弹药,说到这里,我想起一个问题,之前差的资料,“弗莱彻”早期型只能装备28枚深弹,枚看到型号,我猜大概率是MK6型,毕竟300多公斤的大家伙,20多枚也就7吨多了,要知道驱逐舰本身重量和体积都有限,装不下啊。后来反潜型提升到56枚,我估计不是地方大了,很可能是改装MK9了,重量缩水了一半,携带量提升了一倍。

大家会问,装弹多不好么?杀伤范围大啊。这里就需要涉及到一个反潜概率的问题。你一个装药270公斤的深弹下去,有效杀伤范围撑死也就50米,要能彻底震破艇壳,30米以内才是最好的。所以投弹的时候,一般都会多点同时投弹,不要大力出奇迹,只要稳稳的概率论。

下图我做了个示意图,灵魂画手,大家将就,红色代表U艇,左边代表MK6,蓝圈比较大,代表大装药,因为体重大,装不了太多,所以一般美军驱逐舰也就是2导轨2抛机的配置,这样一次可以投4枚深弹。但是别忘了,深弹攻击是个概率活,二战深弹综合命中率也才3%,所以你就算是这样照住了U艇,也很难保证最终杀伤,并且因为投弹数目少,潜艇逃脱概率很大。右侧代表MK9,因为重量轻,所以投弹装置可以多装(我这里简化了一下,实际上是6抛机),这样一次投弹6枚-8枚,罩的面积更大。同时因为重量轻,投射速度更快。后期英国人为了加大效率,一轮投弹后,后面继续再罩一轮,这样一次攻击下去,就是12枚-16枚深弹,形成上下两个网,而且因为驱逐舰有速度,这个网还是上下错开的,才进一步提升了攻击效率。

但是即使这样,我们依然能看到有超过20艘U艇汇报自己在经受了200枚以上深弹攻击后,依然幸存的报告。

真正提升反潜效率的,是43年英国佬发明的“刺猬弹”,它是一种超口径弹药,放在一个金属插杆之上,发射管的外壳套在插杆外面,起到与炮管相似的作用;弹体由电路控制发射,每次发射2枚弹,间隔0.1 秒, 一次齐射时,24发刺猬弹以很短的间隔逐个发射出,可以在舰艇前部200多米远的地方形成一个半径大约130英尺的椭圆形弹幕。 引信为触发式, 需要碰上潜艇才能爆炸,而一发爆炸造成的震动,又引起其余23发爆炸,把潜艇围在火网之中(说白了,还是我们之前讲的套圈,只不过刺猬弹一次攻击,套圈的范围更大,而且刺猬弹潜速更快)。这样到了二战后期,反潜效率才逐步提升到了10%。(所以才有了1944年“英格兰”号护卫舰,15天击沉6艘日本潜艇的壮举,没刺猬弹,你让她累死也打不成这个战绩

所以,回到最初的问题,你告诉我说42年初,“灰猎犬”号一次猎杀,就用深弹就干掉2艘潜艇,逼出2艘用舰炮击沉,我是怎么都不信的,不是我埋汰美国佬,他们那时候反潜武器太差了。

对了,关于U艇黑入美国通讯系统挑衅的事,海外军迷还做了一番考证,对于盟军常用的护航舰队通讯频道(BAMS),德国人也许有机会偷听到,但是从未发现任何U艇有主动挑衅的行为。让下面某些评论的人扎心了,对不起哈。

最后,有没有片中近距离交火的情况,有,美国人也做了回答,43年11月份的U-405就是这么被击沉的,我要说的是,还真不只这一艘,但是别当真,100场战斗中还能遇到1次就算不错了,“灰猎犬”号运气很好,老是遇到稀罕事。

先写这么多吧,没想到豆瓣上“美粉”们态度这么激烈,我就摆事实讲道理给他们看,说我是伪军迷的,拿出反驳的史料来,大家继续交流,骂人的人嘛,就由他们去吧,反正嘴炮谁不会呢。

-----------------------------------分割线---------------------------------------------------

本篇影评我之前发到了豆瓣上,后来想了想,还是要再补充一些东西,以免被人说看的不认真。

总的来说,一部中规中矩的海战电影,但是,为了突出美军英勇,做了太多戏剧化的处理:

首先,“弗莱彻”级驱逐舰的反潜武器系统分为两个部分:一是位于舰尾的两具Mk3型深弹投放导轨,二是位于舰体后部两侧的6具Mk6型抛射机(又称K炮)。全舰共搭载56发深水炸弹,包括Mk6型和Mk9型二种。这种载弹量在单次巡航中如果不是遇到大群敌人,基本够用。而且战争后期,专门用作护航的“弗莱彻”载弹量还要高,所以我们可以看见战史里美军和英军护航船只耐心的扫荡一片海域长达2-3个小时,前提就是深弹要管够。

下图是弗莱彻俯视图,三个画圈的地方分别是舰艉的MK3和两侧的MK6

下面分别是MK3和MK6

但是,电影里做了很大的剪短,毕竟好莱坞要求的是短时间内大量的信息,不可能把枯燥的“海上犁田”作业展现给你看。于是乎,我们在电影一半的时间,就发现“灰猎犬号”的深弹突然不够用了。。。

我看了一下片中用到深弹的地方,第一次白天攻击,投弹4枚,干净利落干掉敌人。

第二次,第一天夜里,对付插入船队中央的U艇,“灰猎犬号”进行了两次攻击,数了下,大概耗费了十二枚左右的深弹,然后U艇发射了诱饵弹,美军中计,没有任何斩获。


然后第二天一汇报,结果投了32枚。你告诉我就两轮就干掉了32枚,没有刺猬弹,没有所谓的环射,就是两个导轨加上左右各3个抛射器哦,你这不是干了两轮啊,你这是4轮弹药量啊(所以豆瓣上有人说,其实电影删的太快,直接略掉了中间大段的过程)。然后还剩6枚。。。。肯定不够一轮整投的量了。


而且32+6+4=42,标准载弹56枚,剩下的弹药去哪了?所以估计第一次白天阶段,消耗了不止4枚,而是18枚,差不多两轮整投加一轮补枪(效率高的吓人,这哪是第一次出海的菜鸟啊!)但是这种情节上的删减,看起来很爽,但是实际上效果就是,观众根本不知道这是一个耐心活,以为深弹丢下去,基本U艇就拜拜了,如果这么容易,本子当年反潜也不至于这么难看了。


好了,下一个吐槽点:Pillenwerfer,翻译过来叫“诱饵弹发射装置”,这玩意一般在U艇的两侧靠艇艉位置,如下:

这个东西本身是没问题的,问题是它怎么出现在了1942年年初?而且美国佬连名字都知道了?!这玩意我查了下,成规模应用要到42年6月份以后了,看片子里的意思,“灰猎犬号”还不是第一个遇到的。。。

这哥们的好基友41年就遇到了,德国佬:“我那时候还特么没发明出来这玩意呢,你是怎么遇到的?”

发射的东西在片中是这样的,它大概15厘米直径,装不到500克氢化锂,像一个巨大的药丸,氢化锂混合海水后,可以产生大量的气泡,阻挡潜艇的回声,可持续25分钟,严重干扰ASDIC的效用。这玩意要是早半年出现,U艇们的战果可能要比历史上更恐怖。


好了,咱们接着来,下面就要涉及到剧情问题了。我其实很疑惑,42年初的德国人是从哪找了这么一个二杆子做狼群领队的?先不说黑进美军公共频道发战书,你这言语间,是动作片看多了么?(我还没有查到二战美军舰-舰通讯系统的频率信息以及加密情况,但是如此明目张胆的黑进人家的通讯频道,我觉得此大哥不是拿到了盟军全套通讯频率本,就是锲而不舍一个个试出来的,不过问题又来了,您都黑进来了,老实听着获取情报不好么?为啥充大尾巴狼?)

而且,纵观U艇部队6年战斗历程,我从来未见过任何一个艇长敢用无线电对近在咫尺的美军如此挑衅,还带着一口咖喱味的英语(没钱找德国人,找的阿三客串的么?)。而且最不能忍的是最后一天白天时,这哥们竟然在潜浮状态继续挑衅美国人(注意指挥塔上的大灰狼艇徽,这哥们绿野仙踪看多了)。请问你是已经攻克长波通讯秘籍了么(超低频一般能用在浅浮时收发报,但语音通讯无法保证)?请问你是把无线电绑在了潜望镜上了么?那么为啥你们U艇直到43年开始用通气管之前,每次收发报还得浮出水面呢?这特么才42年2月啊,大哥!!


好了,吐槽完这个头狼的二货行为,再来看看他们的战术,我觉得任何一个玩过历代“猎杀潜航”的玩家都能冲这个哥们说俩字:“菜鸟!”一般而言,Kreigsmarine在每次猎杀中,都会对预定航线上布置一定数量的狼群,注意,是不同的狼群,为的是锲而不舍的猎杀,而最好的机会就是在晚上。这也是为什么第一个夜晚,当U艇干掉6艘商船时,我一度认为这种正常的发挥(42年上半年)应该能保证这部片子最少带走12艘商船。结果。。。。。。第二个夜晚狼群没了?!下图就是Kreigsmarine常用的给U艇分配任务的北大西洋地图,这个地图把各地区划分为细致的格子,每隔段时间都会有变动,为的是保密以及方便快速布置狼群前往猎杀地区。

你要知道,北大西洋,双方对于空掩区域的空白低端都一清二楚,德国更是铭记在心,因为过了这村儿没这店儿了,你不在空掩空白区干掉更多商船,进了苏格兰北部的空掩区,根本没机会进行大猎杀。类似下图,能猎杀的区域也就是出了哈利法克斯东北700海里开始,到苏格兰西北的防空区以外这片地区。

这也是为什么Kreigsmarine会在截击路线上布置多个狼群的原因,当然,类似电影中这种6-7艘的大狼群,如果机会合适,可以进行二次猎杀,问题是,德国人人呢?让下图二位在夜间轻松的拟定策略,简直是U艇部队的耻辱!然后铆足了劲第二天白天和驱逐舰对怼,实在是“旷世勇将”矣。


好了,接着是U艇接敌的策略。玩过“猎杀潜航”系列的各位都应该明白,潜艇单挑驱逐舰到底是多自虐,不到万不得已,U艇绝对不会这么做,U艇的首要职责是商船,你费尽巴拉击沉一艘驱逐舰,下个月美国佬下海10艘给你看。你击沉一艘商船,上面的坦克,大炮,飞机,油料都是战场上急需的,没有哪个二杆子艇长会上来就和护航舰干到底。

而且极少会出现下图这样100米近距离刺刀的情况,当然,你可以一遍一遍的强调U艇被打坏了,下潜不了了,我们也的确看到过被舰炮击沉,被飞机直接炸沉,甚至被驱逐舰撞沉的U艇,但是你装备了一水的127,102炮外加一堆40-20毫米机关炮的驱逐舰,让人家U艇船员爬到甲板上从容操炮射击,这个就有点对不起观众智商了吧。42年初德国的潜艇应该是VIIB型,17节最高航速,和两艘驱逐舰护卫舰并驾齐驱,还带伤,看到这,我真摇了摇头。

同时,也极少会出现下图三英战吕布这种盛况,注意下图两条鱼雷尾迹,感情你们这是组团猎杀驱逐舰,作为一个初次执行任务的驱逐舰,又是炮战,又是各种躲鱼雷,“灰猎犬号”表示我真是日了。。。

最终,“大灰狼”高扬着潜望镜冲向“灰猎犬号”的场景,让我深刻的认识到,这位艇长可能是重度偏执狂+暴露狂,他一定以为自己是“海底两万里”中的尼摩船长,可以将对方的船底割烂。

比如说这种?!


精神正常点的艇长一般有多远就会躲多远,等到夜色再临伺机而动。最终“大灰狼”可耻的在潜浮的状态下被一炮“中出”,然后被迫上浮,被“灰猎犬号”乱棍打死- -!德语怎么形容这种哥们来着?“Arschloch!”

此外,各位观友,电影讲的是42年初,U艇北美狩猎的美好光景就在前方,这不是44年,这是克雷齐默尔,卢斯等大牛还在的时代,是一个盟军海员听到U艇名字就颤抖的年代,当年要是都这么玩,估计邓尼茨不用到45年,可能42年底就被元首枪毙了。

当然,我能理解的事,事实和电影是有差距的,让你坐那看2小时投深水炸弹+水花,然后看看海面的油污,然后就结束电影,估计你得骂娘,还是炮战加肉搏爽。但是这就是为什么好莱坞的电影人们看了,人人都觉得自己也可以上去搞两把,但是你看了“从海底出击”,人人都觉得我不要当“潜艇兵”,因为真实的东西总是枯燥的,恐怖的,你等了40多个小时,就为了射出那枚鱼雷,打中了还不能狂欢,赶紧下潜忍受剩下40个小时深水炸弹的狂轰滥炸。你等了40个小时,打出了几十枚深弹,就为了看看海面上有没有油花泛起,看到了,大家喝杯咖啡继续干活,看不到,大家喝杯咖啡还是得继续干活。这样的生活没人想要,也没人愿意看。但是这就是事实,这就是战争。

所以看了下,我个人感觉,整个电影结构工整,好莱坞标准水平,但是要是考究嘛,德国人可能又要骂娘了,毕竟咱们有抗日神剧,美国有抗德神剧,既然可以在“狂怒”里被屠,“灰猎犬”里为啥不能再屠一遍呢?所谓成王败寇,好莱坞就是这么占领意识阵地的,不给五寸炮们一点机会,怎么能显示我美帝水手们的英勇呢?最后再吐槽一点,美国127炮的炮手水平是真的烂,前后大概打了上百炮,命中2炮,看看人家U艇,88炮发射1发,命中1发,欧耶!


user avatar   qiao-xiao-hai 网友的相关建议: 
      

海战电影不多,潜艇片更少,演啥像啥的汉克斯大爷亲自出马,算是相当难得了。作为伪军事/电影/天文爱好者想到哪写哪,欢迎各位大佬指正。

0.海战题材不像陆战那么短兵相接,换小屏幕上映气势也略逊一筹,有些小伙伴可能会觉得平淡无聊,然鹅要是影院座位可以随着战舰摇晃,那么开场那个白花花的浪就足以把大多数人晃趴下了。

1.美军舰长的姓氏Krause(克劳斯)源自德语,他的名字Ernest(欧内斯特)则与美国海军五星上将欧内斯特·金同名,金海军上将在珍珠港事件后临危受命,被罗斯福总统任命为美国海军舰队总司令和海军作战部长。

2.德国U艇经常浮出水面除了为了炫耀艇徽刷存在感(并没有),还因为U艇在水下使用蓄电池时航速太慢,有时甚至追不上商船。

3.原著小说叫The Good Shepherd(好牧人),书名带有浓厚的宗教意味,电影里也多次出现祷告等场景。原著出版于二战结束十周年的1955年,充满了伟光正的美式主旋律,和后来那些带有反战色彩的好莱坞战争片不太一样。

4.英国皇家海军在1941年发明了一种可以安装在舰船上的无线电测距仪,叫做High-frequency direction finding,缩写为HF/DF,昵称huff-duff,片中通讯兵对这个新词还不是很熟悉,而舰长一听就明白了。有了huff-duff之后,盟军就可以通过U艇的无线电通讯定位它们,所以可能有不少U艇的沉没原因是过于话痨......

5.剧中反复出现的那些三位数字091、096等等,是表示方位的角度,跟天文上的方位角(azimuth angle)是一样的,以正北为零点(000),俯视顺时针转,正东是090(即90度),正南180,正西270。

舰船还可以使用相对坐标来判断相对目标的方位(比如片中第一次和U艇狗斗的时候),通常为舰首000,舰尾180,右舷001-179,左舷001-179。

舰船对于空中目标还有另外一种角度,对应于天文上的高度(altitude)角,水平为零度,天顶(zenith)为90度。天文上还有一个天顶角,是从天顶起算的。有了方位角和高度角(或天顶角)这两个参数就可以确定一个天体在地平坐标系中的位置。

6.作为猎杀潜航的菜鸟玩家,看到声纳屏幕和切换探测距离倍感亲切。其实面对驱逐舰,U艇一般挺憋屈的,经常是苦苦等待好多天,小心翼翼靠近船队,发射完鱼雷就赶紧跑路,有时候都不知道到底打中了没有。像电影里这么嚣张的用德国口音公开叫板的,可能是为了增加戏剧性吧。

7.虽然灰猎犬号缺少空中支援,但是“航拍”镜头(外加海图)对于广大观众理解剧情必不可少,否则光听着一大堆角度和距离的数字,很容易让人找不到北。

8.舰长在紧张的战斗中各种换衣服戴帽子,一方面是为了剧情起伏,另一方面估计也是给一等人的制服打广告吧…...最后还强行安排了一波来自皇家海军的赞赏…...

9.找到一张1942年上半年的大西洋之战地图,绿色虚线是盟军船队航线,红线是盟军飞机掩护范围(可以看出纽芬兰和冰岛的重要地位),绿点和红点分别代表沉没的商船和U艇(很多商船都是在大西洋西边被击沉的)。

10.英语里左舷叫port(港口),说的是左舷是用来靠岸的那一侧。那么为什么用左舷靠岸呢?因为古时候的船是用一种特殊的桨(下图6)来充当舵的,而水手大部分是右撇子,所以这个“舵桨”会放在水手/船的右侧,于是右舷就被叫做starboard,意思是“掌舵的那一侧”。

作为伪天爱,曾经因为starboard这个词里面有个star(恒星),还以为是观星的那一侧的意思,强行解释为因为港口有灯光,远离港口那一侧更适合观星......

11.开场旁白来自英国首相丘吉尔1941年12月26日在美国国会的演讲

Twice in a single generation the catastrophe of world war has fallen upon us. Twice in our lifetime has the long arm of fate reached out across the oceans to bring the United States into the forefront of the battle.

和美国总统罗斯福1941年10月27日的海军日演讲,此前有美军驱逐舰被德军潜艇攻击。

Our American merchant ships must be armed to defend themselves against the rattlesnakes of the sea. Our American merchant ships must be free to carry our American goods into the harbors of our friends. Our American merchant ships must be protected by our American Navy. It can never be doubted that the goods will be delivered by this nation, whose Navy believes in the tradition of "Damn the torpedoes; full speed ahead!"

12.汉克斯大爷真的很适合演Captain,基本已经把这个单词的几种意思都演了一遍。从《拯救大兵瑞恩》里的陆军上尉、到《菲利普船长》里的商船船长、《萨利机长》里的民航机长,再到这部片中的海军舰长。虽然片中舰长的军衔只是中校,但是美国海军的上校和舰长都可以叫Captain,此外舰长还有skipper等昵称。至于为啥开场时年纪一大把还是少校,估计是因为美军一战后裁军的缘故?

------一百赞更新------

感谢评论区小伙伴补充,汉克斯大爷年轻那会,还在《阿波罗13号》中演过宇航员吉姆·洛威尔(前海军上校,Captain+1),将来借助减龄技术或者设定更改演一演美国队长也不是不可能(Captain+10086)。

说起来,唐国强老师和汉克斯大爷确实都演过不少正面角色,唐老师也演过人民解放军海军舰长和陆军连指导员。

13.看了这片子才知道军舰等较大型的船只急转弯时会向外侧倾斜,比如下图航母这样。

14.片尾字幕是大西洋之战(1939-1945)中盟军的损失:72200名士兵和商船船员、3500艘商船、175艘战舰;德军方面损失了约3万名U艇艇员、783艘U艇、47艘战舰,意大利则损失了约500名水兵、17艘潜艇。

15.本片首尾结构相互呼应,相当工整。

开篇(偏冷色调):丘吉尔和罗斯福的演讲、船队全景、任务概况字幕、护航飞机飞走、舰长起床、祈祷、洗漱时回忆女友…从卡林上尉那里接管了指挥权…沃森上尉接替卡林上尉…

中间点附近:船队遭遇狼群的艰难时刻,舰长又一次回忆女友

结尾(偏暖色调):…沃森上尉向卡林上尉交班…护航飞机赶到、舰长将指挥权交给卡林上尉…洗漱时回忆女友、祈祷、睡觉、船队全景、大西洋之战总结字幕、历史影像(包括丘吉尔和罗斯福的)。

片尾和片头的回忆比起来,多了一个女友微笑的镜头。

16.本片对美军这边的人物描写其实不少,虽然德军那边主要靠在无线电中喊几嗓子刷存在感…

舰长欧内斯特·克劳斯中校(CO):安纳波利斯海军学院毕业(戒指)、很久未获升迁(女友的话)、工作优先(从西部调到东部、向女友求婚未果)、虔诚的基督徒(祷告等)、对下属宽容和鼓励(水兵打架、声呐兵误判)、沉稳(坚持看到U艇才开炮)、责任感爆棚(两天两夜不吃不睡一直在舰桥上指挥、最后还要求护送船队到利物浦)、灵活(给海军部发help求援)、工作能力强(知道huff-duff的意思、右转追击左前方的U艇、舷窗结冰用温盐水擦、躲避两枚交叉来袭的鱼雷)、道德感强(先救落水的人、不骂德国人)、有大局观(宁可不确认战果也要尽快赶回护航位置、正确指挥其他三艘战舰)。

副舰长查理·科尔少校(XO):因为这位从军前在芝加哥当黑帮老大(并没有),所以负责唱黑脸(水兵打架)、沉稳(听到有6艘U艇虽然紧张但不慌张)、工作能力强(负责CIC、在战斗间隙组织海葬)、忠诚可靠( 支持舰长向海军部求援、多次安慰舰长)。

沃森上尉:值更官(OOD),这位上尉的名字也可以翻译成华生,比较善于发现盲点,而且比较话唠, 比如制止吹口哨的副舵手、训斥打喷嚏的话务兵、建议舰长开炮、解说U艇动向、询问是否收集击沉证据、以为没击中U艇爆粗口、遇到水面跳弹爆粗口、发现舰长留下的血迹等等。值得一提的是,虽然舰桥上的值更官换来换去,全部四艘U艇都是在他当值的时候被击沉的。

卡林上尉:值更官,长了一张人畜无害的娃娃脸,他当值的时候基本没啥大事。

炊事兵克利夫兰:和舰长关系不错(多次闲聊、舰长叫错名字),工作认真(想方设法给舰长准备吃的)、忠于职守(冲到甲板搬运炮弹被炸身亡)。

声呐兵爱泼斯坦:工作能力强(迅速定位第一艘U艇,意识到它要加速逃跑),敬业(深弹爆炸都不摘耳机,还是说不用摘?)。

其他:尼斯特伦上尉(值更官,因为击沉U艇之后过于话痨被舰长吐槽),哈伯特中尉(值更官,灵活可靠不话痨),洛佩兹上尉(负责武器、打全场)、菲普勒中尉(深弹补充)、比尔少校(军医)、道森中尉(负责通讯、在第一场对U艇的战斗中他一直等着向舰长汇报海军部的来电,喜欢在耳朵后面别铅笔)、鲁德尔(负责机械,处理舷窗结冰和雷达故障)。

17.第一次和U艇对战前,舰桥上的人从值更官沃森上尉到操舵的水兵都有点担心舰长的能力,副舵手吹口哨和话务兵打喷嚏反应慢都被沃森训斥了,然而在舰长对左前方敌人发出了右转弯的命令之后,舵手迟疑了一会,但是沃森上尉并没有训斥舵手,而是疑虑的看着舰长那边,而舰长其实自己心里也没底(给汉大爷的演技点赞),据说原著中舰长有比较严重的自我怀疑,还在第一次指挥驱逐舰第一次护航时就遇到了U艇狼群(主角光环谁也挡不住)…

18.第一次遭遇U艇发出战斗警报时,舰长穿上救生衣戴了钢盔,等到警报解除别人都脱掉救生衣摘掉钢盔,只剩舰长一个人还全副武装,通信员跑来提醒舰长要不要摘掉钢盔,有水兵偷笑被舰长看了一眼。结果后面舰长就没再穿过救生衣也没戴过钢盔。

19.潜艇和驱逐舰一般是用鱼雷和深弹互相招呼,短兵相接的情况比较罕见。1943年10月31日夜,一位美国海军上尉带着一群预备役开着一艘一战时期的老旧驱逐舰(DD-215)和德国U-405艇进行了10分钟的贴身肉搏,大概是下图这个画风,各种轻机枪、步枪、手枪、飞刀、炮弹壳都用上了,就差拿竹竿捅、土豆砸了。最终结果是两败俱伤,潜艇和驱逐舰都不得不弃船(驱逐舰的损伤主要是其老旧船身和潜艇相撞导致的、驱逐舰的人员损失主要来自于恶劣海况导致的救援意外)。

20.片名翻译成“灰猎犬号”其实不太严谨,因为灰猎犬和鹰、哈利、迪基一样是这次行动中几艘军舰的代号,而不是军舰本来的名字。本片是基于历史编写的虚构故事,正如网友吐槽的,有一些不太符合历史的地方,不过鉴于难得有一部海战而且带潜艇的片,就不奢求那么多了。

21.和灰猎犬擦肩而过差点撞上、把话务兵都吓呆了的那艘商船叫“美国号”,在本片开头也出现过(反复刷存在感)。本片舰船之间距离似乎有点太近了,而在船身倾斜的时候舰长往往还喜欢站在危险的地方,虽然有主角光环,还是让人担心他会掉水里…

22.汤姆·汉克斯的儿子切特·汉克斯也在本片中饰演了一个角色,就是遭遇诱饵弹的那个声呐兵(一开始居然没发现声呐兵换人了,是有多脸盲...…)。

23.片中的水兵角色很多都没有名字,按照岗位大致上有:(以下中文译名仅供参考)水手长/副水手长(boatswain/boatswain's mate,在舰长发言前吹哨的那位,是值更官下面级别最高的水兵)、舵手(helmsman,按照上级命令控制舰艇方向)、副舵手(lee helmsman,按照上级命令控制舰艇速度)、话务员(telephone talker,带特殊钢盔那位,负责值更官和各部门之间的通讯等)、通讯员(messenger,负责送信、接电话和值更官指派的其他任务,比如拿大衣手套拖鞋咖啡)、信号兵(signaller,负责信号灯、旗语)、此外还有一大群瞭望哨(look-out),负责海上和空中目标的观察(比如大喊鱼雷!鱼雷!)。

图片来自网络,有空再补充。


user avatar   ye-lang-hu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军事,我因生在中国而骄傲!

https://www.zhihu.com/video/1004301275952988160



  

相关话题

  有哪些一镜到底,全片只有一个镜头的电影? 
  如何评价刘烨主演的电影《守岛人》? 
  电视摄影机或 DV 为什么拍不出电影的效果? 
  美人鱼究竟是鱼是兽还是人?应归属何类? 
  逐梦演艺圈和富春山居图,哪部电影更好看? 
  孙悟空七十二变都是什么?我们是不是被电视剧骗了? 
  为什么 2022 年大年初二电影票房就大幅度下滑了? 
  《长津湖》上映首日票房破 4 亿,打破多项影史纪录,如何评价这一成绩?预计最终票房会到多少? 
  2018 年,你心目中的年度十佳电影是哪些? 
  如何评价李易峰凭借《老炮儿》获得第 33 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男配角? 

前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中国076型无人机航母正式招标?
下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杨超越正式入驻B站?





© 2024-11-21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21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