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地球去火星除了霍曼转移轨道就没有其他捷径了吗? 第1页

  

user avatar   zhang-hao-72 网友的相关建议: 
      

多带燃料直接飞过去呗。具体得计算,虽然消耗燃料多了,但路上时间短,消耗的食物等物资少了,也许飞船大到一定程度时总的成本会更低?


user avatar   coolface-95 网友的相关建议: 
      

今天的星际航行有点类似于大航海时代的帆船环游世界。——很多地方在地图上很近的两个点,但是用帆船顺着洋流就必须绕行很远的距离。

有意思的两个例子:古代中国最重要的两个港口,一个是广州,一个是泉州。

广州用于下南洋,泉州用于去东洋(日本)。

广州先不用说,为什么去日本是泉州?去日本不是应该从上海出发最方便莫?

这是因为,古代中国导航技术落后,去日本必须依托海岸和岛屿。当时去日本有两条路。

1,山东登州(今烟台)出发,顺着庙岛群岛到辽东半岛,再顺着朝鲜西海岸到对马海峡,跨过对马海峡,到日本。(南宋以后,中国经济中心南移,登州也渐渐的成为军港,对日航线也就很少使用了。)

2,泉州出发,找到澎湖,再通过澎湖,找到台湾,再绕到台湾东面。通过琉球等一系列连成一串的岛屿最后“找到”日本。这一串的岛屿,就是今天军迷口中的“第一岛链”。

如果从上海(松江府)出发,茫茫一片大海,到日本之前一个岛子都没有。迷航的可能性是百分之百。


大航海时代的西方人要好一点,他们有六分仪和航海钟,可以比较精确的测定经纬度。实际上,大航海时代的西方人的航海困境更加类似于今天的星际航行。

可以测定位置,但是动力不足。

一个明显的例子就是,西方人十五世纪就在爪哇岛建立了殖民地巴达维亚(雅加达)。但是他们一直到17世纪才“发现”近在咫尺的澳大利亚。18世纪才到达澳大利亚适宜人居的东南海岸。

为什么?就因为爪哇岛和澳大利亚中间的那个赤道无风带。当初库克船长是先到南美洲东岸,穿越德雷克海峡,再顺着南太平洋洋流,才到达了澳大利亚。

也就是说,你费了老鼻子劲儿,从爪哇出发,划桨越过无风带,也只能到达澳大利亚荒无人烟的北部沙漠地区。你要想到达澳大利亚有价值的东南海岸,必须要先“发现”南美洲。


今天的航海就不同了,在驾驶舱的触摸屏上划拉一条线,就可以在GPS和大功率柴油机的加持下一路“莽”过去了。

从上海出发,去日本只是划拉一条线;从悉尼出发,到世界各地,也是划拉一条线。


未来的星际航行,也许也是不用考虑神马霍曼转移的,直接划拉一条线即可。大功率核动力发动机,一路“莽”过去即可。




  

相关话题

  怎么去银河系的其他地方? 
  如何看待火星地表发现三座“人造巨塔”? 
  登陆火星的意义是什么?火星上有稀缺资源吗? 
  如果地球停止公转,一直保持自转会发生什么事情? 
  如果地球是一个国家,军费都用在航天,多久能殖民火星? 
  《流浪地球》中将地球推出太阳系是否可行? 
  如果将三体问题中的三个太阳改为三个月亮,是否有解?第二种情况如果是三个火星或者J0523是否有解? 
  如果地球挖通了,能不能建立穿越隧道,快速传送到地球另一端? 
  地球每时每刻都在转动,为什么站在地球上的人类感觉不到转动? 
  我国即将开展首次火星探测,哪些科幻或科普作品中的火星场景堪称经典? 

前一个讨论
有哪些地点/机构大家都只知道俗称不知道真实名称?
下一个讨论
编译器怎么处理定义但未使用的函数?





© 2025-04-11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4-11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