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盟国关押的俄国战俘人数
德国∶1,434,529人
奥匈帝国∶1,269,000人
保加利亚∶5,559人
奥斯曼帝国∶15,728人
德国
自战争爆发以来,已有1,434,529名俄国战俘被囚禁在德国战俘营。1918年12月,德国领土上仍有120万俄国战俘被羁押。在1917年《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条约》签署前,他们一直被德国当作苦工使唤。
各国停战之后,德国于1918年开始释放俄国战俘,不过进程缓慢。俄国革命据称是使他们无法遣返的借口之一。而协约国的委员会将遣返他们的最后期限定为1919年1月24日。在此期间,协约国释放了德国在法比两国修建的战俘营中的俄国战俘,并将他们安置在法国营地等待遣返。
由于俄国的动乱,协约国不打算立即处理俄国战俘。然而,1918年11月11日《贡比涅停战协定》关于战俘遣返问题的停战协定的第十八条款
“在最长一个月期间内,无条件遣返属于协约国及其盟友的,除第三条统计之外的所有公民,包括被审判和判刑的人质。”
却不得不使协约国把遣返俄国战俘这件事提上日程。到1919年2月底,德国境内的全部非俄国战俘已遣返回国,但仍有不少俄国战俘滞留在德国。根据1919年10月8日的普查,仍有182,748名俄国战俘被羁押,其中一些人最晚于1922年离开德国。
在此期间,一些俄国战俘活跃于德国左翼组织之中,并沉浮于德国政治动乱。同样,德国公众也因布尔什维克的威胁开始憎恨俄国战俘。而其他回国的俄国战俘也被迫在红与白之间表明立场。
奥匈帝国
俄国因革命退出战争后,奥匈帝国也出现了类似的不祥气氛。
《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条约》使在奥匈帝国的俄罗斯战俘有了迅速遣返的希望。 但是,维也纳和莫斯科之间在允许救济和遣返使团在哈布斯堡帝国和苏维埃俄罗斯境内工作方面发生外交摩擦,这阻止了立即返回家园。 此外,参与战俘事务的奥匈帝国各部门在遣返俄罗斯战俘方面没有达成共识。
尽管战争部执念于让战俘成为苦工,但最高司令部敦促尽早遣返战俘,这并不只是因为越来越不稳定的补给供应。毕竟,最高司令部的优先遣返对象是无法工作和营养不良的战俘,他们在奥军高层的眼里不过是“吃白食的无用牲口”。但k.u.k.野战军在1918年6月对意大利的进攻中继续使用骁勇而“健康”的俄罗斯壮丁。
前沙俄帝国的崩溃也影响了俄罗斯战俘的遣返。不过维也纳当局对支持“红军”或“白军”不感兴趣,甚至协约国决定介入时都无动于衷。不过奥匈帝国当局毫不犹豫地遣返俄国战俘回国,他们认为这些战俘支持白军。
在等待遣返时,俄罗斯战俘参加了1918年1月的罢工,表达对奥匈帝国《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条约》谈判步伐缓慢以及奥匈国内困境的不满,这也揭示了另一个问题:被指派看守战俘的奥匈帝国士兵对监视战俘越来越不感兴趣。战俘营附近的当地居民抱怨说,俄罗斯人、意大利人和塞尔维亚人都在乞讨行窃。意大利战俘和塞尔维亚战俘还与煽动俄罗斯战俘跟他们一起反抗。
俄罗斯战俘在《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条约》签署后又煽动了几次罢工,他们错误地认为这会让奥匈当局立即把他们送回去运。而苏俄的救济团体于1918年8月在奥匈帝国开始遣返工作,但影响不大,不过这些团体确实试图操纵战俘的意识形态以支持布尔什维克。
奥匈帝国崩溃后,战俘不再受到保护。他们肆意妄为,对平民安全构成威胁。当送回最后一批俄国战俘和意大利战俘时,这一过程十分混乱。因为担心俄国战俘传播革命思想,于1918年10月28日独立的捷克斯洛伐克试图送走这批瘟神。而匈牙利政府未能进行有组织的遣返工作,那里的俄国战俘患上了伤寒,数千人被迫离开营地或工作地点。
对于在奥匈帝国羁押中的战俘而言,这种情况最迟于1917年开始恶化,许多人死于营养不良。战争结束时,只有6万名俄罗斯战俘被遣返。虽然各方同意送回俘虏,但这一过程并没有那么快——最后一批士兵直到1922年才返回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