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在国外学考古和历史是什么样的一种体验? 第1页

  

user avatar   chen-guo-peng-21 网友的相关建议: 
      

简单谈一谈牛津考古系的课程体验。

牛津的课程大致有三种形式:一种是lecture,也就是一群人上大课,听老师讲;一种是seminar,也就是讨论课;还有一种是tutorial,这也是Oxbridge教育的精华所在,一个老师带着1-3个学生就某一个或几个具体的问题进行深入地讨论,学生课前要阅读文献,课上大家会简要概括自己阅读的内容,提出问题,和其他同学和老师讨论。Oxbridge认为要想学好一样东西,最高效的手段就是一对一地和这个领域做得最好的人讨论学习,这也就是tutorial制度在这里十分受重视的原因(也是学费极其高昂的原因 )。

第二个考古学课程的特色在于学生与物质材料的亲密接触。牛村老师的研究方向涵盖世界上各大文明,很多老师手中就掌握了来自全世界各地的有待分析的材料。例如你想上一门植物考古的课,你在课程中就有可能接触到来自中国、西亚、欧洲大陆、英国等各个地区从新石器时代到青铜、铁器时代甚至中世纪的植物材料,人手一台显微镜进行观察。另外,学校里的Pitt Rivers Museum和Ashmolean Museum 中的馆藏也会成为上课所用的材料。例如我上过的英国中世纪晚期的一门考古课程就直接在Ashmolean博物馆里上,每节课都能摸到博物馆玻璃后面的藏品(例如我在另一个回答 国外有哪些逆天的文物? - 尼安德特人的回答 - 知乎 中提到的那双鞋)。另外,牛村的很多建筑本身就是中世纪的遗物,所以有些课我们会直接去这些建筑(如“哈利波特食堂学院”的教堂、“哈利波特马尔福从树上跳下来学院”的教堂等等)。

第三个特点在于老师不仅在教授学生考古学的知识和方法,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如何用一种考古学的思维方式观感周遭的世界。一门植物考古课上,老师会让学生思考英国的茶文化,加奶还是不加奶,先加奶还是先加水,这些又何人们的社会身份和行为模式有什么关联。再比如,学校里有一个广场“大排档”,里面有来自世界各地的特色小吃。上植物考古课的作业可能就是去这些大排档观察:哪些食物遗留下来成了垃圾?它们会不会在考古材料中保存下来,在什么样的条件下会保存下来?售卖者所谓的“正宗”美食是不是当地的特色?他们真的是那个地方的人吗?如果不是,这样的售卖行为能说明他们什么样的身份认同呢?通过这样考古学思维的训练,一个大排档就不仅仅是大排档了,而是一个现实生活中的“庞贝”。




  

相关话题

  如何评价《临高启明》恢复更新? 
  爸妈也喜欢打游戏是种怎样的体验? 
  那些年你逛过的博物馆,哪一个给你印象最深? 
  塔尔萨1921种族骚乱是怎么样的呢? 
  被理发师忽悠是种怎样的体验? 
  怎么才能在参观博物馆的时候显得有文化? 
  如果当初晚清时期成功实现了君主立宪制,那么现在的中国会是什么样子? 
  孔子有没有佩剑? 
  拿破仑战争时期的俄军为何能表现出不弱的军事素质? 
  如果二战中土耳其加入轴心国,对轴心国战局会有多大影响? 

前一个讨论
《信条》中正确的时间线应该是什么样的?
下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知乎上黑陈平的言论?





© 2024-12-25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2-25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