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为何世界上有日本威士忌而无中国威士忌? 第1页

  

user avatar   zhe-ye-10-9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记得有个笑话,不知真假望指正。

当初西方威士忌和白兰地同时进入我国,也不知是不是得罪的翻译,白兰地这个名听着花里花哨还有点梦幻,而威士忌,你看看,威是好词,加上士可以解释为威武的大人/先生,但是后缀一个忌字,这不是就是说好人别喝么(虽然还很信达雅)


user avatar   amirtemur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中国不配拥有威士忌。

我不是说中国人配不上威士忌,而是中国那些喝威士忌的人认为中国的威士忌不是威士忌,应该叫大麦水。

在很多威士忌爱好者眼中,苏格兰可以有威士忌,加拿大可以有威士忌,美国可以有,日本可以有,哪怕印度也可以有,但是中国不可以有。

1.

说说烈酒。

酒,尤其是烈酒,是一种带有强烈文化属性的液体符号。

俄罗斯、瑞典伏特加最正宗。

世人眼中,英格兰的金酒、古巴的朗姆酒、墨西哥的龙舌兰、中国的白酒才够正宗。

酒代表一种文化(不管是优质文化还是糟粕),文化反过来塑造酒的尊贵属性。

一句话,烈酒中谁的故事多,谁就贵。不接受反驳。

茅台如今价格一飞冲天,提价远无停止之势,市值超过了整个贵州的GDP,谁能想到十几二十年前茅台只是一个朴素的品牌,价格略高,但也比较接地气。这些年来,茅台反复营销“国酒”“博览会金奖”“打碎酒坛,香味震惊世人”的故事,让茅台穿上了一件镀金袈裟,价格水涨船高,带坏了酒行业许多不好的风气。

茅台味道确实不错,但支撑这样的价格我有点看不懂。

2.

说说威士忌。

威士忌当初不过是大不列颠瘟疫期间炼金术士(不是辛吉德)取巧制成的一种饮料。

仅此而已。

在威士忌业者口中,乔治国王尝了一次,大喜,立马取消烈酒税……这种故事很多。

到现在,喝威士忌不再是喝威士忌。

很多人喝的是一种虚伪的尊贵之感。

有人能喝出烤面包味。我说没喝出来。他说你是威士忌小白。你看,他的尊贵之感是不是油然而生?

有人能喝出抹布味。我说抹布味你还喝?他说你不懂。再次触发尊贵之感。

什么硬纸板味、袜子味、鱼腥味,总之味道越离奇越有人买账。

我喜欢百来块钱的百龄坛和威廉彼乐,调和的,好入口,他说他喜欢单一麦芽的,喝调和的是垃圾。

我说我喜欢苏格兰的,他说他现在都喝美国波本,苏格兰味道太淡。他继续闪耀着光芒。

我说日威有点吹过头了,他说你不懂历史。

看着他们闪闪发亮的大背头、当当响的机械手表、笔挺的西装,我也不敢反驳。

3.

现在,威士忌又带来了地域歧视。

比如苏格兰就是威士忌的发源地,是最经典的传承。哪怕烂泥沟里种出来的大麦,蒸馏出来的威士忌也是极品。他们又把苏格兰分为艾雷岛、坎贝尔镇、高地、低地等产地,今年,艾雷岛最牛逼,明年,不喝坎贝尔的威士忌都是垃圾,或许后年,高地又成为追捧的对象。

苏威之外,也有地域歧视。

很多人追捧苏格兰威士忌以后,这波人觉得大家都来喝苏威了,那怎么能体现我与众不同的尊贵呢?于是他们又去追捧日本威士忌了。把山崎、响这些牌子的故事挖了一遍,这些人挖坟比威士忌厂还勤快。挖完坟各种吹捧。

现在轮到吹捧美国波本了。

其实我也明白,波本的橡木桶没有一点挥发,味道特重,导致威士忌酒体特别燥、辣。

那些喝完苏威和日威的人,由于舌头麻木了,必须要新的重口味酒体才能刺激他们味蕾,于是他们喝的酒越来越呛人,所以美国威士忌又被他们盯上了。

过两年,他们舌头彻底没有知觉了,估计又要去找一款硫酸威士忌来喝。

4.

说说桶。

以前大家都说威士忌的主要味道来自橡木桶,所以这些人纷纷研究橡木桶,说橡木桶是威士忌的灵魂。

后来日威崛起,因为日本没有欧洲的橡木桶,只能用本地的水楢桶。

这些人屁都不放,也没说水楢桶不是正宗的橡木桶,日威该滚蛋。

5.

说说中国威士忌。

保乐力加在四川峨眉山建了个威士忌厂,不用橡木桶,用陶坛,但是很多人不买账了。

连桶都不用,能叫威士忌吗?

6.

一些威士忌爱好者眼中,中国是不配拥有威士忌的。

你有国王亲自下令取消烈酒税的历史吗?

你的消费者穿西装打领带,手腕上有一只像样的百年灵吗?

你的受众参加慈善舞会吗,一晚上端着威士忌饭也不吃在那边充场面吗?

你有生长在欧洲、美洲和日本列岛上的神奇的树木制成的桶吗?

你生长大麦的土地里有煤炭吗,蒸馏的时候有被大西洋的海风吹过吗?

你懂骑士吗,你懂贵族吗,你懂历史传承吗?

都没有。

所以中国不配拥有威士忌。

哪怕麦卡伦酒厂原模原样搬到中国,中国也不配有。

8.

广东有个笑话:马爹利是广东人的茅台。国人容易吹捧外国的事物。

其实威士忌还有很多外国的烈酒,外国人真的不当一回事。

对他们来说,就是一款普普通通的酒,真正喝威士忌的都是搬运工、渔民这些社会阶层。

中国人把威士忌吹上天,就是美国大片看多了。

电影里硬汉们端起来复枪血战之前都要很man地喝一口威士忌,点燃一根雪茄,然后等着匪徒上门。

是不是感觉特牛?

中国不是不可以有威士忌。等中国有了迪士尼、好莱坞这样的文宣机器,全球都在看中国拍的电影的时候,那中国就有了威士忌。

不过到时候不是“为什么没有中国威士忌”的问题,而是“为什么没有美国白酒、苏格兰白酒、加拿大白酒”的问题了。

(本文仅针对小部分国内的威士忌风气)


user avatar   mu-qing-18-77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中国虽然地大物博,倒也不必什么都有。


user avatar   li-she-she-63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中国文化不欢迎学人精

从日英同盟开始就给盎萨阵营当狗,没有威士忌传统那才叫有问题。

在高端烈酒消费上,威士忌的文化载体其实是好莱坞,而不是什么英国传统、贵族习惯、欧洲文化。英格兰人主流是不消费威士忌的,英国贵族主流是不消费威士忌的,欧洲人主流是不消费威士忌的。消费营销威士忌的,是东海岸的美国精英,是西海岸的白人导演,是中西部的农民,是你认为最没文化的那些群体。

仔细追寻一下单一麦芽威士忌频繁出现在美国电影名场面中的00年代,whiskyfun.com开始运营的00年代,威士忌圣经最巅峰的00年代,你就能了解什么叫做冷战红利了。

作为新冷战的一极,中国搞好白酒就行了,入了关以后日本也会跟着搞的。天不生美利坚,威士忌有个p的消费价值。


user avatar   irenemengme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近日,猎酒党发布了一篇东爷的专访,记录一位威士忌爱好者7年多来的个人奋斗。

2021年被很多人称作中国威士忌元年,除了台湾地区较领先于大陆有多年威士忌酒厂及不乏获奖品牌和酒款,我们相信,不久的将来,中国本土威士忌也会在世界威士忌舞台上占有一席之地。

以下为东爷接受猎酒党专访:

《如果中国威士忌将诞生超级明星,我希望他拥有一席之地》

关注中国威士忌行业的朋友,也许很早就听说过“东爷”的名头,他称得上国内自酿威士忌第一人。

东爷师从苏格兰酿酒大师Jim Robertson,他是前百富和格兰菲迪的生产经理,后担任高原骑士生产经理,以及Longship蒸馏厂资深顾问。

东爷是个狂热的威士忌爱好者,早在2014年,几乎喝遍所有国产威士忌的他,发觉大陆没有任何一款拿得出手的威士忌可以和身边朋友及外国人分享。于是,他的脑海中始终有一个挥之不去的问题:“为什么我们不能有一款优秀的中国本土威士忌?”

这个问题的最后,是东爷实实在在用自己的双手,正在创作本土威士忌,他把做优秀的中国威士忌作为他人生的使命。It's calling!

猎酒党相信,在充斥各种低劣和“李鬼”威士忌的今天,我们的确需要一些真正优秀的大陆威士忌,为日益庞大的威士忌爱好者群众提供更多选择及对未来的期许。

东爷作为最早一批在国内践行苏格兰威士忌制酒工艺的人,勤奋好学,坚持7年有余,值得广大威友们关注。

好消息是,2022年,“东爷蒸馏所”的第一批满6年陈的威士忌即将迎来正式灌装

曾经的摇滚东爷

东爷全名魏伟东,湖南长沙人,年轻时喜欢摇滚,后来经营着长沙第一家摄影工作室,直至全力投入威士忌酿造,才停止了自己苦心经营十年之久的摄影工作室。

摇滚对魏伟东的影响很大,如今很多人看东爷做酒,一个人咬牙一做就是7、8年,也是一件“很摇滚”的事。

“时间真是稍纵即逝”,东爷说,“最初的我,以为跨过第一个三年,就可以有点初步成果。没想到,七年一眨眼就过去了。

但我就是憋着一口气,想凭什么我们大陆就做不出优秀的本土威士忌。

我做威士忌首先没冲着它能挣多少钱,为此我还拒绝了不少商业投资,因为我达不到他们期望的快速回报周期。我依旧坚持着内心的标准,脚踏实地做出优秀的产品,做这件事本身就让我觉得幸福,可能这种态度也源于年轻时候摇滚对我的影响,以前长沙的摇滚酒吧“小戴吧”,当时老板戴阿满也是打工赚钱补贴维持酒吧经营,给我们这些地下乐队一个能展示音乐的舞台。”

“我的这种状态多少也传承了他们的火炬,正如现在的窦唯一样一头扎进自己的音乐世界里,而我在做自己热爱的威士忌。”

魏伟东希望自己能把这份追求理想的热情,以及坚持的态度通过将来的作品传递给每个喝到它的威友。

走上酿酒之路

2014年起,东爷开始自己鼓捣做酒,先是买了现成的蒸馏塔,按照自己的想法改了一点,蒸馏柱也重新设计了,但结果因为蒸馏器制造的质量等原因,做完酒后发现塔板竟然是漏的,没法完成精馏,所以返厂了几次,最终才勉强合格。

这其中浪费了不少钱和精力,也最终在那时放弃了自己的摄影工作室,开始全心酿酒。

关于蒸馏器

因为对之前做出的酒品质不满意,2015年起,东爷开始采用全铜壶式蒸馏器,并带有多种不同的组合方式,以模拟验证boiling ball,lamp shape以及洋葱和梨型的蒸馏器形状带来的区别,为他后期自己设计蒸馏器积累经验。

东爷前前后后共做了五个蒸馏器,早期采用委托加工,根据自己想要的形状和局部修改来定制,最新的一组蒸馏器则是自己设计一锤一锤敲打而成。

为什么要自己做蒸馏器这件事,东爷说,很多人想买苏格兰蒸馏器,但是需要等的时间太久了。

一般最少要一年半,因为海运及后来疫情等原因,就他所知道的国内一家威士忌厂,2016年就下了订单,结果一等就是五年,直到2021年中才实现部分运行。

另外还有一个原因,当他越来越了解威士忌的酿造工艺,希望在设计上做些调整以匹配自己的习惯,当然也包括有些设计和改动不希望被他人挪用,保留一些自身的独立性和特点,所以最后咬咬牙,开始自己动手做蒸馏器。

积累了近5年经验的东爷,觉得是时候建酒厂了,于是在2018年开始酒厂选址,直至2019年选定了一个远离长沙的洞庭湖畔美丽乡间,建设他的非试验性酒厂,2020年酒厂建成。

选完址,东爷一边筹建酒厂,一边从2019年下半年开始着手打造更大一些的蒸馏器,因为自己纯手工敲打,历经艰辛。

东爷说,这次制作蒸馏器的困难主要在于设计以及锤制方面。

设计部分,基于前几年的蒸馏器使用经验。首先,这个蒸馏器要能给到更大的创作空间,需要在某些控制点上避免以往的操作不便,同时提供更灵活的控制方式,无论是回流区间、回流区域、还是回流方式,甚至是加热方式,它需要匹配各种热能回收以及其他设备。

加工蒸馏器期间,东爷也有幸得到苏格兰Forthys和Frilli的朋友给予指导和建议。

最后,这个饱含他心血的新铜制蒸馏器于2021年搬至新厂并投入使用。

谦逊、好学的东爷

2014-2018年间,魏伟东像块海绵一样,每天都在学习和吸收知识。一边实践,不停地犯错、发现问题,再通过理论学习和交流来解决问题。

2017年1月,东爷在百度贴吧开了自己的钻研威士忌酿造的专贴,记录了他前两年的过程与心得,并持续更新。(

贴吧里记录着他这一路的学习与成长。

也许“越努力越幸运”,除了持续不断地看书、上网找资料,2016年他以超强的毅力,几百上千页邮件打动了他的老师Jim Robertson收他为徒,全面、系统地教他威士忌酿造,从发麦到发酵,操作蒸馏器还有热能输入等每个细节。

从此,他们师徒开始了视频、电话、聊天软件的多重远程教学,魏伟东答应一定严格遵循传统苏格兰威士忌的工艺实践,做出真正优秀的威士忌。

也正因为他的刻苦和坚持,使得魏伟东有机会与诸多威士忌圈大咖有直接交流,包括威士忌蒸馏大师Andy Watts、布赫拉迪的前品牌大使学姐Kelly、《威士忌圣经》作者Jim Murray、《威士忌学》作者邱德夫、蒸馏学专业的Zach、梁思敦博士及Master Richard Paterson等。

东爷对酒的坚持

头几年特别慢,也特别难。

除了要学习工艺,解决蒸馏器问题,原材料到桶也都是重重难题,但热爱加努力,可以将它一一破解。

关于原材料

从麦芽、泥煤到酵母,东爷每个细节逐一推敲,花了四五年时候,走遍大半个中国来找寻它满意的原材料。

关于麦芽,东爷前后试过澳麦、加麦、法麦、德麦,后来他转念一想,我们祖国960万平方公里内,也许也有合适的麦子,为此他还专门跑去大型麦芽厂学习。幸运的是,他最终找到了理想的国产大麦——中国西北6棱麦。

贴吧中,他解释道:

“大麦芽是非常重要的原料,对于单一麦芽来说更是至关重要,可是国内能买到的全是啤酒麦芽,部分参数是对威士忌发酵以及蒸馏不利的,不仅仅是淀粉含量问题。
根据以往的发酵蒸馏经验,我越发觉得选择大麦和制麦的重要。
所以我想去国内的大型麦芽厂学习。很幸运麦芽厂的老总不仅答应了我的请求,还可以让我接触到生产的环节从而更清楚的了解和控制大麦在制麦过程中的状态,更让我在专业的实验室进行malting和kiln后的结果分析。”

最初出于实验的目的,东爷希望通过探索原料的差异而验证原料对于风味的具体影响,最后发现西北6棱麦酒体上带来了更多的油脂辛香料与浅色甜水果风味和清新的花香。

有了酒厂后,他就在酒厂前种麦子,不同麦种及测试春大麦及秋大麦的区别。

他还在实践的路上,不曾停歇。

2017年,为了泥煤,他又跑了国内的8个泥煤产点,最后通过测试,确定了其中一款作为泥煤麦芽的材料。

泥煤的选择,东爷试了市面上知名品牌如泥煤怪兽的大麦样品和原酒,还有波夏、布赫拉迪等品牌的原酒以及自己参照雅柏、波摩、欧摩、泰斯卡等成品风味,自己去摸索追求的风味,选择了最符合他要求的泥煤原料。

关于桶

做威士忌,选择优质原材料酿酒以外,桶的选择和应用至关重要。

东爷前后也尝试了各种,如2017年尝试国产蒙古栎桶,也试了STR红酒桶,但因为个人不喜太重的单宁味而搁置;2018年开始测试黄酒桶,也因与他理想中的威士忌风格有差异而搁置。

目前,东爷使用的主要还是来自美国木桶,也有一部分来自欧洲和国内桶。

东爷个人更喜欢波本二填桶,2022年即将装瓶的威士忌就是波本桶

关于最低6年陈酿

早在2014年就开始制作威士忌的东爷,按理会是国内威士忌最早出名、破圈的品牌,但他一直沉住气,坚决履行诺言——不发售低于6年陈酿威士忌。

也是这个决定使得他及他的酒迟迟不被外界知晓,直到圈内更多人通过交流及贴吧关注到他。

这七年多来,一直是他的家人、身边的朋友,网络上的威士忌发烧友们,还有远在苏格兰的师友们陪伴着他。

他也会不时寄出一些样品给朋友们品鉴并将结果与大家分享。

作为威士忌发烧友,东爷说,在他的认知中,威士忌至少要陈酿12年以上。选择6年为界,其实是他的一个折中做法,因为这是他目前能承受的一个极限。

他尝试过,三年陈的威士忌,无论从香气到风味,各方面都不够成熟,达不到他的期待值,六年是勉强他觉得合格的产品,且外界太多朋友也期待着他的作品,他希望得到大家更多的反馈及瞩目。

东威 DONG WEI 诞生

为了表达对老师的感激与尊敬,魏伟东决定由他的老师苏格兰酿酒大师Jim Robertson为他的威士忌命名。

最终老师建议用他名字的拼音Dong加上威士忌的发音Wei组成,东威DONGWEI正式诞生。东威还让人联想到“东方威士忌”,一语双关。

好消息,东威被《世界麦芽威士忌年检》2022年版收录,这是件值得骄傲的事,而东爷的酒更让人期待。

希望从6年陈的东威开始,大家可以看到他的诚意和能力,并愿意等待东爷将来更多的作品。

猎酒党对话东爷:

1. 您的威士忌更偏向哪种风格,目前有没有出现一些独立风格的表现?

东爷:我做的威士忌偏向传统苏格兰风格,但是实际陈年结果表示部分桶陈已经出现了自己的风格,某些波本桶呈现出了檀香的特征,泥煤款也有区别于其他产区,而国产橡木也已经投入到陈年序列之中,期望之后会带来更多的惊喜。

2. 苏格兰大厂的蒸馏器为每一家的原酒(New Make Spirit)都带来了不同的风味。您的蒸馏器为原酒带来了什么样的风味?

东爷:我的蒸馏器会因为我的操作工艺和手法不同而带来不同的风味特征。我一直在做各式尝试,7、8年酒做下来和5个蒸馏器,我已经可以有目的和计划地去做一些酒。

我目前做过多种风格,泥煤的以及非泥煤的各种,比如有老波摩的那种皂味的,也有酒体特别干净的,还有硫化物味特别重的,最终这些特征无一例外地在沉淀中都得到了一部分保留。泥煤类的,在newmake阶段就已经很强烈,但随着陈年,泥煤味会减弱。

比如今年会装瓶的那些是用国产大麦制作的威士忌,它带有浓郁的花香,但这个特色的保留跟操作手法,还有蒸馏的控制都有关系。

大家今年会尝到的这批酒在陈年后,呈现出浓郁的奶油蛋糕、香草、还有一些红糖、蜜枣与木质调香气,以及微弱的椰蓉香气,并以奶油甜感与木质调香气最后收尾,整体是香甜馥郁的风格。

3. 您目前有哪些产品系列,只制作单一麦芽威士忌吗?后期还准备增加哪些产品?

东爷:我目前做的酒主要简单分为泥煤类和非泥煤类,都是单一麦芽威士忌。将来我的产品线主要通过不同年份的来区分,比如不同的工艺和桶。

我比较守旧,也是坚定的苏威爱好者,所以目前做的都是传统框架内的威士忌,不排除在实践过程中发展喜欢的创新点,来自不同的材料带来的风味。

将来可能会尝试其他材料的威士忌,比如黑麦,或者谷物类,但短期内没有考虑。我没有先做其他白色烈酒来回笼资金也主要在于我对伏特加、金酒这些没啥感觉,我只喜欢威士忌。

4. 未来您是否计划尝试更多新鲜本地材料来作威士忌,比如法国的藜麦威士忌?有没有考虑做出中国特色的威士忌?

东爷:我目前还在测试不同麦芽,因为哪怕同一种麦芽,种在不同地区和季节都可能有区别,所以我选中的厂刚好周边有足够的地方用于种麦子。

至于说中国特色,因为祖国幅员辽阔,各种地区各种口味的人群都有,所以我自己很难概括什么是所有中国人都会喜欢的风味。目前我并没有发现国人对威士忌有什么特殊要求和癖好,传统苏格兰威士忌才是大部分威友所爱。

不过长期的发展中,必然会在风土、工艺以及误打误撞的情况下诞生出受欢迎的标志性威士忌风味特征,比如6棱麦的特色及我试做出来的檀香风味,想看看大家的反馈。威士忌的创新很难,重要的是传承和文化,在我们大陆威士忌才刚刚起步。

5. 整个过程中,有哪些令你印象深刻的事,又带给你什么启发?

东爷:曾经有一阵,因为周围人没见过我这个蒸馏器,去相关部门举报我,说我涉嫌制毒。职能部门哗一下来了一二十人,因为他们没见过这东西,也不好判断,就下令要我把设备马上搬走。结果,把我逼得没办法,只能往楼上窗户边一趴,说你们要动我的蒸馏器,我就从这里跳下去。后来,边上的人就开始把我劝下来,说不要犯傻。那天晚上我真是好好哭了一场,想说就想做个好的威士忌,怎么就这么难了……

后来好在我有一个朋友是缉毒警察,总算有权威的缉毒专家和他们解释说这不是制毒,只是在家做酒,搞科研,就先缓和了。但我担心邻居不理解,继续举报,于是开始尝试晚上做酒,就为了多做点酒,多累积经验。有时灯都不开,最多搞个很小的led灯,只靠双手去感觉蒸馏器每个部位的温度,不知不觉间练就了靠感知温度操作蒸馏器的本事。总之,那个时候各种各样的困难太多了。

不过这些年帮助过我的朋友也很多,所以我会每隔一段时间就发些酒样给他们,来收获他们中肯的评价,这些年就是一路调整摸索过来。

写在最后

东爷的故事,尤其最后这段经历,让我想到了春节档的一部电影《奇迹!笨小孩》,也许很多人不能理解他当时的举动,但他真的把做出优质中国威士忌这件事看得比什么都重要。

如果将来能有一个厉害的本土威士忌品牌,我押东威,因为这年头,比钱更难得的是这份热情和用心,耐得住寂寞,希望我们可以给东爷和大陆威士忌再多一点点时间。

猎酒党正在筹备本土威士忌专题,届时会将多个厂牌较为成熟的成品做盲品测试,最后将结果与大家分享,敬请期待!

【福利】:如果你期待东爷的威士忌,欢迎在微信推文底部留言。猎酒党将抽取其中5个精彩留言,待东威确定装瓶版本后,你将成为第一批喝到它的人。

*试饮瓶规格为30ml,留言选取时间为2月28日,发出日期待后续通知。

因为东爷很会拍照,所以看他更新做酒进度的同时,还可以欣赏大片。


本文版权归属于《猎酒党》及作者Irene萌萌,文中图片均来自由魏伟东拍摄并提供,版权归属魏伟东,请勿擅自挪用,侵权必究。


user avatar   song-yun-40-83 网友的相关建议: 
      

看了下其他回答,开始了开始了,大吃性别对立红利的选手们终于找到了终南捷径,开始蜂拥入场。

男权的狂欢?可把我逗笑了。咋什么问题都要被扯到男女对立?提到男权男性狂欢这类词汇的回答我看了一下,多数就是扯两句这个事,然后开始天马行空的扯男性猥亵强暴女性的必然性,男性原罪论,男性阴谋论,和这个事件几乎没得实质关系。反正干掉就事论事,就是顾左右而言他,现编。该群体已经找到了一个基准点来撬门,反正都是男人的问题,男权的错。wtf!这事儿最后都能拿来攻击男性,是在下输了,是在下见识浅薄,毕竟我是屏蔽了X爵的男人,对线经验没有。

一直坚持只用学姐学弟来描述当事人,院校之类的都没有带,因为我一直认为这首先是一个不懂法的事件,有罪推定,个人执法,发起网暴,结果遭到反噬,应该引起深思的是校园普法教育的必要性。

同时我一再强调女孩子遇到这种事,完全拥有站出来和嫌疑人对线的权力,向群众寻求帮助更是合理的补充,向警察叔叔求救是必须的流程。女性已经开始意识到勇敢面对侵害,不因为忍让而放纵犯罪嫌疑人,我个人一直赞成这种意识的提升是社会的进步。

同时的同时,希望女孩子们能勇敢反抗侵害但不要学某些人疯狂输出,一切应该交给公权力来执行。多余的额外操作有时候会得不偿失,到时候有理变无理。

我一直关注的点都是程序正义,却总是看到有些回答不断的强调性别区分的重要性。。。这口饭真的那么香以至于可以不顾事实颠倒是非?

在我看来,这是大吃性别对立红利的选手们的狂欢。写着写着,我感到了醍醐灌顶的力量。突然就不再奇怪学姐为何业务能力超纲,流程有那么多损人不利己且违法的盘外招了,这不就是必备技能么?

原回答:

一个不同角度。

上海和哔哩哔哩合作的这个派出所故事,这字幕每一集都有。

很巧的是,该剧开局没多久,里面就有一个地铁摸人屁股的事情,最后该嫌疑人被刑拘。

看看人家姑娘是怎么处理。再来看看这个学姐怎么处理的。(补充: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现实中的女性,多数也并没有某些平台上那么疯狂无序。)

没有人会禁止女性主张正当合法的权益,但多余的盘外招造成的反噬,那就只有两个字:活该。

流程上,拉住嫌疑人,大声呼救引起关注,然后报警,这都没问题。

但是谁给她的权力扣人家身份信息发布隐私?还没确凿证据甚至没看过监控就一口咬定自己脑补的案发经过?并以自觉风趣幽默的口吻直接写定罪申明的?

谁?到底是谁?

至于后续道歉的那个操作,就更奇特了。我要推给学弟一句歌词让他多唱唱:你伤害了我,还一笑而过。

最后再老生常谈的废话三句。

男孩子一定要学会保护自己!

男孩子一定要学会保护自己!

男孩子一定要学会保护自己!


user avatar   dizzarz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理解里,因为中国发展太快了。

这说起来你们可能觉得离谱,但是事实就是这样。大量引入外资和外来技术开始后经济发展太快,在这种高速发展下做技术导向企业就是不可能的,你做技术带来的增长率远远赶不上加了外资杠杆的竞争对手的增长率。

哪怕企业真的技术强壁垒高能活过竞争,企业里的员工也必然要被大量挖角,因为员工在这种环境下理性选择也是赚快钱。2000年赚了1000万的和2000-2020每年100万收入的在2021比资产时前者几乎无悬念完胜的背景下,没人会有心思在一家公司搞什么技术的,必然都是想着快,抄,上,做出影响力,跳槽,收入翻几倍,下一轮。

等中国也一年增长两三个点,利率接近0,普通搞技术的可以30混到60的时候,这种公司反而会更容易生成。


user avatar   ybenicio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理解里,因为中国发展太快了。

这说起来你们可能觉得离谱,但是事实就是这样。大量引入外资和外来技术开始后经济发展太快,在这种高速发展下做技术导向企业就是不可能的,你做技术带来的增长率远远赶不上加了外资杠杆的竞争对手的增长率。

哪怕企业真的技术强壁垒高能活过竞争,企业里的员工也必然要被大量挖角,因为员工在这种环境下理性选择也是赚快钱。2000年赚了1000万的和2000-2020每年100万收入的在2021比资产时前者几乎无悬念完胜的背景下,没人会有心思在一家公司搞什么技术的,必然都是想着快,抄,上,做出影响力,跳槽,收入翻几倍,下一轮。

等中国也一年增长两三个点,利率接近0,普通搞技术的可以30混到60的时候,这种公司反而会更容易生成。


user avatar   mu-mu-long-47 网友的相关建议: 
      

西安加油,战胜疫情!

谢谢知乎的大礼包,咖啡很好喝




  

相关话题

  中国销量最高的威士忌是哪款? 
  想把六大基酒都尝一遍,买哪个牌子比较好? 
  送领导的酒品质好拿得出手的有哪些推荐? 
  日本威士忌集团Nikka到底如何翻译? 
  目前威士忌在国内的的发展趋势来看,市场是否会继续扩大。威士忌酒品买卖的市场流通渠道有那些? 
  哪种威士忌价格适中、口感比较好?饮用威士忌有哪些注意事项? 
  目前威士忌在国内的的发展趋势来看,市场是否会继续扩大。威士忌酒品买卖的市场流通渠道有那些? 
  中国销量最高的威士忌是哪款? 
  为何世界上有日本威士忌而无中国威士忌? 
  为什么威士忌总是高高在上的样子? 

前一个讨论
很多数码博主们都厌恶华为手机吗?为什么?
下一个讨论
一加手机刘作虎称「一加率先采用了USB Type-C接口」事实真是如此吗?





© 2024-06-25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25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