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长是有的,但并不是我们认为的那种增长。
威士忌目前在中国的增长,是一种增量上的增长,就像一个两岁小儿,每天都在长高,但是要长成姚明这么高,几乎没可能。
中国人对酒精的需求太大,只要万分之一的人认可威士忌,威士忌都可以在中国获得强劲的增长。
但是我们也要看到,这种增长的极限就在那里。
2000年,威士忌作为一种舶来品才大举进入中国,本身基量就不高。面对14亿人口的中国市场,哪怕是一个市场也可以创造出可观的利润,更何况是万亿级的酒水市场,因而威士忌进入中国市场后,在数据上表现亮眼。
即便威士忌在中国发展迅速,消费量呈现较不错的增长,但我们需要清楚的认知,威士忌在中国酒水市场只占据不到2%的份额。简单看一下和白酒的数据对比,以2020年上半年的数据来看,威士忌的进口量为866万升,全年中国规模以上企业白酒产量740万千升(折65度,商品量),威士忌的进口量预计不到白酒产量的3%。
再就是,从居民消费结构上来说,二者不属于一个物种。白酒有上到几千元的茅台,下至十几元的老村长,覆盖了绝大多数中国人的消费区间,每个阶层和收入水平的中国人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白酒。但是威士忌动辄上百元,丢掉了绝大多数中国消费者。
其次,味道上来说,中国人喝酒的餐饮场景非常多,喝酒为了下菜,为了吃饭,而中国人素来讲究“民以食为天”,更是将白酒放在与饮食同等的地位上。但威士忌目前并不适合佐餐,所以人们消费的量就十分受限。
最后,白酒是一种中国文化中的“秩序”,威士忌进入中国天然要冲击中国社会的“秩序”,在文化上就很难立足,只能游弋在中国文化的边缘地带。
综上,威士忌在中国还有长足的增长空间,但是它的天花板已经依稀可见。
如果有人喜欢威士忌,淘宝,京东都有,很多大型超市也有,不过要注意甄别。我所供稿的百瓶APP也是非常好的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