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74师在孟良崮被五倍于己的解放军围歼不足为奇。但在45万的国军的合围之下解放军是如何全身而退的? 第1页

     

user avatar   zhang-zhu-12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个问题,看一下地形图就明白了。

现实中的孟良崮,左侧是一座西北-东南走向的山,右侧是另一片山区。而解放军在打孟良崮的时候,在孟良崮的右侧形成了对孟良崮的合围,这里面的部队基本都被包了饺子。对于国民党部队来说,想要支援张灵甫,有且只有一种选择,就是从南北对进攻入垛庄,然后解孟良崮之围。对于解放军来说,沂蒙山区就是天然的屏障。

从这个地形图上看,国军如果要包围解放军虽然有理论上的可行性,但问题在于,张灵甫已经被围,国军的部队接到的命令是前往解围。就算国军包围了解放军,但解放军打下了孟良崮,合围的意义也没有了。何况,山地的地形也根本不适合大部队展开,对于华野来说,只要派少数部队扼守军事要点,就足以抵挡住国民党部队的进攻。

对照地形图,看一下孟良崮战役的形势图就能一清二楚:

从这里就能看出来,在整个孟良崮战役的过程中,解放军很好地利用了沂蒙山区的地形特点,利用少数部队对国民党部队进行分段阻击,集中主力攻击张灵甫。而受限于地形与自身机动性不足的问题,国民党部队无法进行穿插迂回,只能通过公路进行增援,这又使得自身可以投入的攻击力量很有限。更不用说还有大量的“友军有难,不动如山”的情况。所谓的45万大军,真正可以用于作战的并不多。


user avatar   han-yue-55 网友的相关建议: 
      

曾经参与过一个项目,直管领导管理有问题:

谁发现问题谁负责解决,谁能力强听话就安排谁一大堆任务,加班加点也做不完。

那些划水的反而过得很滋润。

慢慢的,大家对问题视而不见,无论发现多少问题,没任何人吭声。

大家都等着看领导的笑话。


由此可以想见国军的合围是什么情况:

让我移动慢慢腾腾挪过去,

让我进攻我就磨磨蹭蹭进攻。

看见解放军行军就当没看见。

反正浑水摸鱼能活一天是一天。


user avatar   zhou-tong-52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因为孟良崮战场,华野自始至终根本没有被45万国军铁桶型或者圆圈型合围过。


当时的战场,根本不存在很多人脑中幻想的大圈套小圈问题。所谓的国军45万人围成的大圈从来没有真正形成过,根本是不存在的。从参战兵力来说,孟良崮战役真正交上火的国军部队也远远没有45万。


世人谈及孟良崮战役,最通俗流行也戏剧性,因而被初级军迷津津乐道的战场形势,往往是这样的:


即,华野出动5个纵队,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包围了74师,然后国民党军从外围又把华野9个纵队给包围住了,好像战场上形成了两个圈,大圈套小圈,小圈套住了一个点(即孟良崮的74师)。


其实,孟良崮战役当时的兵力分布根本不是这样的形态和布局。


非但孟良崮战役国军不曾包围住共军,包括整个解放战争,哪怕是1946年二战四平,东北民主联军也是在新六军从本溪包抄上来,眼看有被掐断后路之险的时候提前撤退的。


只有金门之战,国军在涨潮的海水帮助之下,勉强对叶飞登岛的3个步兵团完成了实质上的包围。其他历次大的战役,鲜有共军师以上部队被合围成功过。


而这也是国军在内战中最大的苦恼。即,想包围共军战役级兵力,根本不可能,顶多是消耗战顶牛战里把共军驱赶,击退。共军永远在决战选择上进退裕如,操之在己。


这也导致孟良崮,乃至后面的南麻,临朐战役,国军不惜拿出山东战场上最精锐的几个军级单位,来试图吸引共军,然后幻想来个包围歼灭的总的战役思路。


孟良崮战役很多人都说,国军兵力是45万,共军27万(9个纵队加特纵,差不多27万),说共军以少胜多。但这个45万是当时山东战场国军全部兵力,真正战役期间,也就3天,这45万人,大部分都来不及对孟良崮战场形成实质参与。


而且,当时国军在山东,划分为两个体系,一部分是绥靖区部队,一部分是机动兵团,这部分机动兵力大概25万。两部分总数是45万。绥靖区的部队主要是原地驻守,维持省政,维持交通,护路,护矿,支持还乡团恢复地主政权。机动兵团主要用来追剿,追索共军,希望迫其决战。


当时的机动兵团有三个,汤恩伯兵团,欧震兵团,王敬久兵团。


而孟良崮战役真正打上仗的就是这几个机动兵团,尤其是汤恩伯第一兵团里的74师,83师,25师。而且不是所有机动兵团里的所有军都参加上了这场仗。


这是说的兵力投入。你总不能任何一场仗,都把双方总兵力算成参战兵力吧?否则,那三大战役每一场的交战人数都是300万对300万(双方总兵力当时都是300多万)。


从现场形势来说,孟良崮战役,国军对华野的合围根本没有形成,就连半包围的态势都没有形成。国军当时是74师被围,然后援军分几路赴援解围,结果都分别被阻隔在解围的山路上。


你懂那个意思么?国军沿着崎岖山路,去解围,然后被共军阻援部队给顶住,就类似发烧的人挂水,那根试图给孟良崮核心战场输液的塑料管被捏住,掐断一样。


孟良崮如果是个点,那么援军就是试图接通并输液的几根管子,这几根管子全部因为山区地形所限,被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华野阻援部队给分头掐住了。国军增援解围部队并不是一圈铁桶,也从没有构成铁桶(因为沂蒙山区,山路崎岖,大部队根本摆不开,甚至迂回绕路都不可得,更不可能像很多人以为那样像《古惑仔》里那样,陈浩南先把邱淑贞带领的三联帮包围了,然后邱淑贞又把陈浩南洪兴的人包围了,然后洪兴更多的人又围过来,把邱淑贞的人包围了。

这是很多人理解的孟良崮态势图。





然而事实上根本不是。

真实的态势是,华野吃掉孟良崮74师之后,国军几路援军仍然是被掐断的几根管,援军根本没有45万人,并且也根本没有全压上来,展开兵力,形成一个厚实的,坚固的,铁桶。如古惑仔上图那样。


看图:

图中可以清晰看到,双方的战场态势根本不是大圈套小圈,而是小圈(孟良崮74师被围的那个圈)外面两条线,左边这条线是当时国军在深入沂蒙山后所依赖运动的主要公路,临(临沂)蒙(蒙阴)公路。这条公路上有黄百韬25师曾经驻扎的界牌,桃墟,更有74师前进补给基地垛庄。国军在沂蒙山的运动和补给,严重依赖公路。


右边这条线,是从葛沟到苗家区,是桂系张淦兵团7军48军(如果不是国军情报泄露,孟良崮战役根本不会发生,粟裕将按计划,打桂系这两个部队)的行动线。


整个战场形势是什么样的?一个孟良崮包围圈,两条形成反耐克√钩子标志的v型线。国军援军,65师,11师,5军,全部被阶段阻隔在这条线上。这也是为什么25师黄百韬只差一步就打过去天马山了,但是被华野一纵的一个营路过,给堵住了。只有在兵力铺展不开的山隘口,一个营对华野防线才有那么大的增强效果。


而整个孟良崮战场核心区往北,华野后方,也就是华野南下包围74师前,驻扎的地方,在图中就是坦埠,阳寨,上位这一线,广阔天地,广大纵深,一个国军都没有。


战场正北,大片区域,一片真空。谈何反包围?


你管这个被截断的类似√型线段叫包围圈?你管后路安全,进退自如,想走就走,侧背安全的这种形势叫被包围?


事实如此,国军当时在孟良崮战役真正打上仗的部队,大概8个整编师。而打的最惨烈,兵力投入和损失最大的不过就是74,25,两个师。


就算把74,25,83,65,11,5军,7军,48军,总兵力全部加总,也不过是差不多24万人。


比华野9个纵队,加特纵,27万人,还要略少。


孟良崮战役的实质,就是华野在局部骤然形成绝对优势兵力,以多打少,干脆利落,抢在国军其余部队全部介入之前,全歼74师后,全身而退。


国军部队不但山东战场上全部45万人中大量的部队来不及伸手,74师就灭了,而客观上形成了隔岸观火。即便是比较靠近孟良崮的11师胡琏部,也因为地形狭窄,兵力展不开,华野派一个营一个团守住山路隘口,整个11师就很难通过,因而导致此战实际打上仗的团营并不多。


何况李弥的第8军,阙汉骞的54军,吴化文的84师,王凌云的整9师,刘镇湘的64师,吴绍周的85军们,乃至王耀武第二绥靖区的12军,晏子风整二师前身,交警部队,重建后的73师曹振铎,后来的45师周庆祥,就更没什么捞到什么仗打了。


承认孟良崮战役里华野主要赢在通过情报和地形乃至解放区民众掩护与支持造成的有利条件,靠三天时间差创造出来的局部绝对兵力优势,以多吃少,速灭74师,并不影响华野能征善战的战绩战力评定。


相反,这正是解放军十大军事原则之首“集中绝对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生动运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这是解放战争共军得以胜利的最直接法宝。


user avatar   intcore-24 网友的相关建议: 
      

答案是解放军的组织度远高于国军

军队的组织度不同于士气,一支组织度高而士气低的军队很容易在战斗结束后无法有效地弥补结构性损失,如靠棍棒和烟酒维持的近代军队;

而时期高但组织度低的军队尽管会有较高的战斗意志,却会在战斗中因遭受打击而陷入混乱无法指挥,平白遭受巨大损失,如抗战期间的国军。

解放战争期间,经过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的淬炼,使我军的组织程度和士气都达到了一个相当高的水平。

这体现在政治干部和政治机关制度使我军有更高的指挥链健壮度(政工干部在指挥干部阵亡受伤后能够立刻顶上负责指挥),大量基层干部和战士在游击战、运动战中得到了在上级缺少指挥情况下自主决策的锻炼,支部建在连上使战斗命令得到坚决执行,而对党的信任使不同建制的部队能够互相信任。

在这种情况下,高组织度为我军带来了巨大的指挥、侦察和机动优势,正是这些优势使我军可以在数十万国军包围中迂回而出。相反国军由于组织度低下,派出的侦察部队第一反应都是当逃兵,而分散出去的部队也会怀疑上峰意图的真实性导致消极怠工。

不拿解放战争中期的淮海战役举例,我们来看解放战争初期国民党占尽天时地利的围攻中原解放区,我军又称中原突围。

中原突围中,皮定均旅受命伪装主力向东“突围”,意在吸引敌注意掩护大部队。在这种明显是作出“牺牲”的任务中,皮定均及所部毅然受命,没有迟疑。皮定均当时的警卫员赵元福回忆,下达突围命令后,王树声表示旅里的干部可以准备便装,必要时化身突围。然而皮定均和政委徐子荣却都坚决表示,要和部队始终在一起,决不会自行脱离。

突围中,皮定均派出多路侦察,将部队兵分五路,这在国军中是极难做到的。通过分进合击,快速突破国军的重重包围。在最后的奔袭作战中,皮定均一声令下便能让全旅上下抛下全部辎重,只留武器弹药向目的地狂奔,最终在逃脱出五千七百余人,从出发仅损失75人,不可不说是奇迹。

简单来说,解放军能够实现自上而下的令行禁止。然而在国军中能够做到令行禁止的部队也有,是少数,而这种现象在解放军中却是普遍性的存在。解放军靠着先进的制度和理念确保了整支军队相对国民党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最终取得了解放战争的胜利。


user avatar   li-ruo-ro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蟠龙镇战役,胡宗南的第一军九十师奉命前往绥德,米脂地区追击共军“主力”,结果其先头旅在途中王家湾地区发现大批共军正在和九十师反向运动,双方距离不过一道山梁。九十师师长陈武用望远镜看了近十分钟,判断这股共军就是去袭击蟠龙镇。他不知道的是,这边彭德怀也在看着他,西北野战军指挥部这时距离他只有一公里!

蟠龙镇是胡宗南在陕北的物资仓库,囤积了大量装备粮食弹药,九十师就是从蟠龙领了补给出发的,驻守蟠龙镇的是胡宗南嫡系的第一师176旅一个旅部直属部队和四四九团附加一个山炮营,另外还有1000多运输物资的民兵。我军出动了4个主力旅,整整打了三天三夜,打完搬运物资又花了两天。考虑到这都不是一个完整的旅,这场战斗跟74师的歼灭战非常类似,我军兵力基本是国军的7-8倍。

而陈武当时什么也没做,就当没看见继续赶路。九十师是首先打到延安的部队,本来进延安升官领赏的是他们。但是胡宗南为了让他嫡系第一师获得占领延安的头功,硬生生命令九十师停止前进,让第一师第一旅首先进入延安,陈武为此和胡宗南大闹一场,对第一师更是耿耿于怀!更何况他的命令是去绥德追击共军主力,蟠龙镇关他什么事,他乐得看第一师的笑话,所以既不上报也不尾追。

等5月2号蟠龙开打,胡军的主力九个半旅已经离开蟠龙镇7天路程。但是,如果抄近路兼程赶回,三天时间还是可以赶到的。但是无论是董钊还是刘擑都害怕被我军伏击,选择绕远路返回蟠龙,等他们赶到已经是5月8日。整整6天,蟠龙镇早就人去楼空。

蟠龙镇一战,不仅仅是消灭了胡军一个嫡系旅,而且让处境非常艰难的西北野战军获得了大批急需的物资,而身处陕北的国军调集这么多物资是非常困难的,反而使坐拥大军的胡宗南一下子手头紧张起来,意义非常重大。

而这一战中国军的表现,完全可以解答在74师一战中为什么我军可以从容撤退了事实上,类似情况在解放战争中几乎屡见不鲜,人民军队真不是说说的,我军的优越性正是体现在这种武器和兵力以外的地方。


user avatar   liu-shu-bin-57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国军是前现代军队,除了极少数嫡系精锐外,并没有前出一公里以上侦查的能力(拉壮丁来的大兵离开大部队监视,有大概率逃跑或磨洋工),只会聚集一团行动。

这样的国军如果面对同样水平的军队,还可以靠占据交通要道实现保卫。

而共军是超现代军队,不但所有野战部队都能派出部队前出侦查(党支部在连队上),更能够直接分散行动然后按照计划汇聚。

在这样的共军面前,国民党那几块石头如何形成包围(几块石头能把水围起来吗)?共军成建制的部队都是想走就走。

不止是陈粟所部,看看中央是怎么和胡兵长那几十万大军捉迷藏还不耽误开会指挥,更说明这点。


user avatar   li-jia-lun-84 网友的相关建议: 
      

直接原因是 蒋公下令全军停止行动。对此国民党方面后来一直颇有微词。如郝柏村即言:

如果决定今后基本上采取战略守势,保存实力,则停止进攻是正确的,并求另一阶段缩短战线,但 蒋公之意仍求决战,则否定徐州决策未见正确。

那么为什么 蒋公会下令呢,原因倒是很有古典小说风格:因为 蒋公读了林彪的兵书,被震撼三观。 蒋公自述:“我得到这两个小册子【指林彪写的《战斗手册》和《目前的战役问题》】后,把它看得比任何兵书都宝贵,废寝忘食,昼夜钻研,逐字逐句的细心玩味,现在已读过五遍了。”由此 蒋公彻悟前非,决定立即停止军事行动,组织全军学习,重新部署。即:

林彪兵书止蒋军。

据《事略稿本》记载,1947年5月18日, 蒋公在日记中怒斥顾祝同无知妄作,应对孟良崮负责后,紧接着写到,读了《共军战斗手册》,瞭然得失成败之由:

(三)鲁中军务,因顾墨三之无知妄作,致余之意图与计划遭受挫败。且使七十四师陷于覆没。思之殊愤恨无已也。
(四)迩因研究《共军战斗手册》,而瞭然于敌我得失成败之所由,此其为我掌握机势之基点乎

5月19日, 蒋公在朝课后继续研究《战斗手册》,两小时“未已”。 蒋公叹到:

得此,则可知敌我双方优劣所在。且悟我过去对敌判断与估计上之错误,固有彻底检讨改进之必要也

《事略稿本》在记录 蒋公这一语录后写到:

因即决定鲁中我军对敌停攻,暂驻蒙阴、新泰一线整训所部后,重新部署

那么这本秘武功秘籍般的《共军战斗手册》是什么呢?是东北民主联军总司令部编印的《战斗手册》。该手册包括林彪撰写的六篇文章:《指挥要则》、《打胜仗的根本办法》、《硬拼仗》、《运动战》、《一点两面战术》和《靠山屯夜间攻击战斗经验》。

同一天(5月19日), 蒋公迫不及待对军官训练团第二期学员开讲,将该手册和另一篇林彪编著的小册子《目前的战役问题》分享心得。 蒋公指出:

凡是优秀的军事家必定要利用敌人的力量,来打击敌人,而且更要用敌人的方法来消灭敌人。如此始能谓为真正的将才。古人所谓“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亦就是这个道理。所以我们要打败敌人,首先就要学习敌人的优点,而不可仅仅看到敌人的缺点。其次便要检讨我们自己的短处,并且要时时补救自己的短处。我们如要学到敌人的长处,就要知道敌人何以到今天尚能存在?要探讨敌人在战略战术上有些什么秘密?从而制胜他,消灭他,以取得彻底的胜利。所以你们高级将领必须知己知彼;先要学习敌人的长处,再要超过敌人的长处,才能做一个优秀的现代将领。如果师心自用,不求进步,对敌人的情况一点也不去研究,则不论我们自己有多大的本领,有多少军队,结果也惟有遭遇惨痛的失败。
……
我们所怕的决不是共“匪”有什么了不起的本领,而是我们自己违背作战的学理和原则,这才是我们的致命伤!大家平日不看书本,说出来的话不根据典范令,一讲到战术就乱七八糟,信口开河,说什么“钓鱼战术”和“宝塔战术”,好像出于村夫乡愚,毫无战术知识者之口,真是浅薄可笑!各高级将领不但缺乏学术修养,并且丧失了革命的精神,更不知有军人的气节,一心一意只为个人的地位着想,时时刻刻只在打算如何稳固自己的地位,保存自己的实力。
……
最近我们在东北作战,拿到了共“匪”的两个重要小册子,今天已印发给大家。这两个小册子现在既已得来,各高级将领便要深切研究,作为打击共“匪”的根据。从这里我们不仅可以发现敌人作战的方法与优点,而且可以以这两个小册子为依据,研究出更好的对策,来打破他的阴谋,同时,“他山之石,可以攻错”,他们自己检讨的弱点,也可作为我们的借镜,例如他们在这小册子中所说的“机会主义”,虽是指他们自己的缺点,也未尝不可作为我们的参证。我得到这两个小册子后,把它看得比任何兵书都宝贵,废寝忘食,昼夜钻研,逐字逐句的细心玩味,现在已读过五遍了。你们各级将领如果不加研究,从这里想出良好的办法来打击敌人,就不能算做一个有志气的革命军人,你们如不把握这个机会来战胜敌人,将来恐怕不会再有这样良好的时机了。
这两个小册子之一是《目前的战役问题》,系共“匪”“东北民主联军总司令部”去年十月十四日在哈尔滨编印的,篇首印有《通知》两则说:“(一)《作战指示和总结第一集》及《指挥要则》,是高中级干部目前学习战术的基本教材,只要大家搞通了,并能用之于实战,我军就在指挥上具备必胜的条件。(二)这小册子是作为上述两个文件的参考材料编辑的,印发到团,团部二份,师部(旅部小军区分区)四份,纵队部(大军区)六份”,由此可见这个小册子之外还有《作战指示和总结第一集》和《指挥要则》两个文件,这个小册子是根据这两个文件而编辑的。这两个文件现在不曾获得,不过其中的精华都在此小册中了。并且他所指的《指挥要则》,也许就是另一小册《战斗手册》中第一节所列举的。
另一小册就是共“匪”的《战斗手册》,在这手册中,一共有六节,第一节讲《指挥要则》,第二节讲《打胜仗的根本办法》,第三节讲《硬拼仗》,第四节讲《运动战》,第五节讲《一点两面战术》,第六节讲《靠山屯夜间攻击战斗经验》。这六节所讲的不外两方面:一方面是指挥的要领,一方面是战术和战斗技术,由连排长讲到士兵,特别注意连排长在作战时应尽的责任,应采的手段和应做的课目。尤其注意当战斗进行中打得精疲力竭时,指挥官如何刻苦耐劳,以身作则,转变局势,以争取最后的胜利。这两个小册你们必须逐字逐句细心的研读。
……
今天发给大家的两本小册子,可以说,是我们下决心,定计画的最重要的根据,大家一定要一字一句的研究,了解其精义所在

林彪这两本小册子内容如下:

以下五篇从东北军用图书社1948年版《战术思想与作战经验》校录。

以下从国史馆藏杜聿明缴获我军《目前的战役问题》小册子校录:

此外,《运动战》一文,未找到可校对文本,可参考:


user avatar   lu-luce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事粟裕大将的文章就可以回答了。

粟裕在《回忆苏中战役》一文中提到:“由于敌军进入我解放区后已处于瞎子、聋子的状况”,“特别是民兵群众封锁消息、查缉敌探之严,更是难得。华中野战军机关及第一师、第六师三万人集结休整两星期之久,驻地距海安近者仅一二十华里,在那里出操上课,开会唱歌,本地出身的侦察员庄庄有熟人,天天上公路,敌人却毫无所知

我就在你十几里的地方,你就是发现不了我。。

全军大规模的机动穿插是TG的看家法宝。


user avatar   zhui-huang-bu 网友的相关建议: 
      

如果有个会画图的人来把图给题主画上就好了

原因很简单,k党的包围圈其实根本没完成,而tg这时候认为可以撤了,所以就撤了。

其实不光是孟良崮,解放战争期间,除了刚开始中原突围那一次等少数例外,绝大多数时候,k党所谓的包围圈都是一大堆漏洞,对tg来说,大部分战役只有吃不吃得掉对手的问题,几乎不曾担心过大兵团被对手包饺子。

核心问题就是真实的战场不是钢铁雄心或者全面战争的战略地图,一支军队在地图上就能堵住整个道路,两支军队相向而行肯定能正面撞上大战一场

事实上,如何找到第一时间找到敌军主力,无论是对于攻击方还是防御方都是最大的难题。而这恰恰又是k党很弱的地方(我为什么要说又)

一方面k党的运动能力极差,离开了大路之后,行军能力就几何级下降,另一方面k党的基层组织基本可忽略,像我军这样的部队打到哪后方民工支援跟到哪这种事对k党来说就是天方夜谭,这种部队能走的道路是有限的,所以相当于tg大多数时候很容易能猜到k党从哪条路走,更何况很多时候tg在各地的基层组织早就把k党的行军路线报到tg将领案头了,所以如果想要躲开只要对应选择自己的路线就行。

所以解放战争初期常见的情况就是k党可以占领大城市和大路,但是大量的乡村以及连接乡村的小路土路,完全掌握在tg手里,所以看似两边挨得很近,k党一个突击就能消灭tg,其实k党根本抓不住tg的主力。

所以常见的情况就是k党追着tg跑貌似占着上风,但是因为本质上tg在暗k党在明,tg可以隐藏在乡村和小路中,等着落单的k党军队,从最初以营级单位为目标,逐步发展到以旅级或者师级单位为目标,直到三大战役前已经可以拿k党的整个兵团(绥靖区)做目标了。这种情况下,k党就更只敢龟缩在大城市了,别说乡村了,连中小城市都不敢待了。

东北战场最明显,最初在东北的时候k党进展不错,除了装备差距之外,以及tg当时为了和平谈判而做过一些中大城市的正面防御战,比如四平。死守城市给了k党打阵地战的机会。另一个原因就是tg也是刚到东北,基层组织刚开始建设,进行着少有的无根据地式战争,而随着tg逐步把基层掌握住,用一个个中小战役,一步步蚕食k党的地盘,在辽沈战役之前,k党就在一个军都不曾被全歼的情况下,被压缩到了只剩锦州,沈阳,长春三个大城市,道路完全被切断只能靠空投的惨状,所以最初看东北打战史的时候还很疑惑,这也没打出过孟良崮这样的把对方第一等王牌军全歼的战役,怎么就把对面压缩到三个孤岛上了

某种程度上这也是101对打锦州比较犹豫的原因之一,因为在东北只要耗下去tg绝对可以用很小的损失耗干东北k党军队的血,原因我上文说了,k党抓不住tg主力,所有的大战的时间和地点都是tg选择的,风险非常小,而打锦州反而给了k党一次摊牌的机会。当然以101的谨慎,他当然也不会预计k党会把两桌饭吃成流水席


user avatar   li-jie-1-2 网友的相关建议: 
      

解放军这边才叫围歼,国军那边只能算围观。




     

相关话题

  为什么苏联红军没能像解放军一样长期保持严明的军纪? 
  为什么近十年来抗战电视剧偏爱描写「纨绔少爷」「江湖大佬」参加抗日? 
  为什么这几年国民党和它的粉丝在网络上的口碑越来越差? 
  抗战爆发后为什么蒋介石继续向日本支付庚子赔款? 
  南京大屠杀的时候,一个日本兵可以押着几十号无捆无绑的人去枪毙。为什么他们不反抗呢? 
  二战中有哪些猪队友的战役? 
  抗战时,国军为什么不多装备火箭筒来反坦克? 
  如何评价黄百韬? 
  抗战时国统区和沦陷区哪个更惨? 
  二战日军客观战斗素质如何? 

前一个讨论
淮海战役国军号称八十万,按照他们吃空饷的德性绝对大打折扣,是不是实际上咱们还是以多打少的战役?
下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司马南对《悬崖之上》的评价?





© 2024-05-18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18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