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虚数是负数的平方根,为什么是在三次方程中才出现的呢? 第1页

  

user avatar   liandaokewen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问题。
真的很不错!
老实说,看到有人问这个问题,我都有点小激动!
下面我来解释一下。

0. 在解二次方程时对虚数的忽视

回顾我们的二次方程:

就是通过配方将问题转为一个简单二次方程和一个一般一次方程:

即我们的:

这就是我们要凑出一个完全平方的目的,因为这样可以将问题转化为已知的问题。

但是在实数范围内,我们找不到一个数的平方是负数的情况。

因此当 时,我们直接就说方程无解,然后就不会去想太多了

1. 虚数在三次方程求解中的关键作用

(实系数)三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如下:

其实在三次方程的求解过程中,也是通过将问题转化为

一个简单三次方程和一个一般二次方程:

来求解的。


我们简单回顾下文艺复兴时期卡尔达诺在其著作《大术》(Arsmagna)中发表的内容,加上一点点复数的基本知识,这样就很容易理解整个思路框架,不至于迷失在繁杂的计算中而忘了自己的目标。

卡尔达诺是在与尼科洛.塔尔塔利亚的通信中,从一首尼科洛的藏头诗中学会的。

两人恩怨极深!



Step1-归结为缺二次项的三次方程

首先方程两边同时除以首次项系数,便得到:

令 ,便可消去二次项,得到:

Step2-归结为解二次方程

这一步就比较巧妙了。

通过多元来降低次数。

令 代入上述方程:

展开上述左边,化为如下:

观察上述式子,我们想,要是 那问题就简单了。

因为此时我们将 看成两个数的话,我们就有机会得到两数之和,两数之积了。

于是我们联想起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关系,很快就看到希望的曙光了

将上述想法实现,便有如下式子。

由于 ,

令 ,则U,V是如下方程的两个根:

于是得到二次方程的解, .

由于v由 等式所确立,因此只要解出u即可。

令 ,当它大于等于0时,大家相对容易做出正确的判断。

这也是为什么在文艺复兴时期,尼科洛只能解系数p大于0的情况。

但是当delta小于0时,由于u没有实数解,我们容易臆想原三次方程没有实数解

这是错误的。

Step3-归结为解三次方程

为了解释清楚delta小于0的情况,我们不得不采用复数的指数形式。

这样做还有另外一个好处,就是对于上述不管delta是否小于0的所有情况,我们都能找到统一的答案

对任何一个非0复数,我们都能找到统一的唯一表达:三角形式或者说指数形式

上式中的r,theta分别称为复数z的模长和幅角

回到正题,由于u,v的对称性,于是我们将关于u的三次方的二次方程重新写成如下形式:

于是u的三个根分别为

由于v由 ,所以z的三个根分别为:

1). delta小于0时

在二次方程

的 小于0时,由

我们可以很容易的计算得到 .

此时,方程的三个根都有统一的表达式:

因此当delta小于0时,原三次方程不是没有实数根,反而是有三个不同的实数根,因为上述括号里面的两个复数是共轭的,共轭复数相加就成了实数。

正是在这个三次方程的求解过程中,发现虚数对其实数根的帮助之大,而且还很关键。

这才真正重视这件事情。

也就是说,不考虑虚数,我们的二次方程的实数根不会受影响,该是几个就是几个,该是什么值就是什么值。

但是在一个有三个不同实数根的三次方程中,如果不考虑虚数,

你极有可能一个实数根都找不到,而考虑虚数你却能找到全部实数根

不要说有三个实根的情况了,就算只有一个实根的时候,一般情况下你也很难找出这个实根。

比如直接从方程 出发,你是很难通过运气来凑出其实数解的。
因为 就是其唯一的实数解,这显然是无理数。
即便是今天,多项式方程手工能凑出来的解依然只有有理数解。
事实上,它的另外两个根是虚数.


这点就可以看出复数的威力了

即使是为实数服务,有了复数也能让事情更加高效,圆满!


多谢关注和点赞,支持原创高质量文章!

有关三次方程的更多精彩内容详见专栏文章:


user avatar   kuang-shi-min 网友的相关建议: 
      

初中数学课上,我们把一元二次方程的解分为三种情况:有两个不同的解、有两个相同的解、无解。

具体来说,我们推导出了求根公式:

求根公式中根号的存在正是出现『无解』情况的原因:当时,根号下是负数,(在实数域内)无法计算,所以方程无解。

十六世纪的人们也是这么想的。对于这样的方程,在当时的人们眼中就是方程无解的标识,因为对负数开根号没有数学意义。

那三次方程是什么情况呢?

十六世纪意大利数学家Tartaglia给出了形如的三次方程的公式(然而人们却称之为Cardano公式,他俩也因此结怨):

(推导过程以及一般形式的解见Wikipedia:

三次方程

于是,方程的解就是:

按照之前的想法,根本没有意义,所以意味着方程无解。可是……

可是就满足这个方程呀!那又是什么情况?

1572年,意大利数学家Bombelli做了一个尝试——如果把当作一个平方是的数来计算,我们就有:

于是,.

问题解决啦!

不过话说回来,参与运算之后这个问题得到了解决,所以我们再不认真对待它真是说不过去了。

然而复数直到十九世纪才被严格定义,这归功于爱尔兰数学家Hamilton。

Hamilton把复数定义为有序实数对,并把复数的加法与乘法定义为:

如此定义的动机就是之前我们把复数写成时的计算。

定义了复数之后,Hamilton就把目光转向了,试图把复数继续推广到高维空间当中。

于是,Hamilton开始试图构造『三元数』。十三年之后,他承认了自己的失败。

为了挽救自己这么多年的努力,他开始尝试『四元数』。1843年10月16日,他成功了。(关于四元数的介绍请看:

为什么实际旋转角度是四元数里面的角度的两倍?有什么数学上的原因吗? - 匡世珉的回答

同年12月,Hamilton的好朋友Graves构造出了八元数。当然,这些就是另外的故事了。

那么就这样=w=




  

相关话题

  成为一个数学家有多难? 
  为什么会有数学家反对对无穷集合使用排中律? 
  数学2分,如何自救? 
  喜欢数学,但是脑子不好使,怎么办? 
  这个式子对吗?若是,具体步骤是什么? 
  世界上存在周长为整数,半径也是整数的圆吗? 
  如何自学数学以达到数学博士的水平? 
  数学史上有哪些比较著名的猜想因为有反例的存在而没有成为定理? 
  如何评价安徽大学 2019~2020 第一学期高等数学期末考试? 
  数学系学数学的男生最后都是如何找到女朋友的? 

前一个讨论
RLC两端电压与电流的关系是忽略了元器件的长度吗?
下一个讨论
你对你认为比较漂亮的编程语言的语法有什么理解?





© 2024-05-16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16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