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从事基础科学研究,前景很惨淡吗? 第1页

  

user avatar   coz 网友的相关建议: 
      
  • 写在前面的话

这个问题是我这几年思考较多的,题目中的文章甚至在我本科毕业前就读过多遍,如今再次看到相关讨论,感慨万千。

我想把我这两三年来的思考和观察整理一遍,供各位参考。答案免不了有主观成分,希望各位聚焦在事实部分,不要纠结于观点部分。每个科研人对这个问题都会有自己不同的答案。至于科研圈子外的,权当是看了个行业八卦好了。很多事情,都是小马过河,非亲历者不足道也。有志科研的,无志科研的,都不应该被外界的说法所左右,都应该勇敢地去尝试自己的想法,不管是走进去还是走出去,我相信能正常读完一个博士学位的孩子,都有足够的执行力为自己的(可能的)错误买单,没什么大不了的。

再次强调,这只是个人的观察和感受。下文很多涉及到的背景是基础物理研究,和实验研究。我不可能代表整个科研群体,也不可能代表各个学科。我慢慢写,你们慢慢看。

  • 关于薪金

科研人员的薪金低是一个长期以来的热门话题,中外皆是。这里的科研人员指的是有永久教职(tenure)的教授,研究机构的永久雇员(如国家实验室的research scientist),广大的博士后,以及更广大的研究生。后三者,是当下科研的绝对主力军。绝大部分真正的「活」(购买仪器、搭建实验、采集数据、分析数据、撰写文章、甚至撰写经费申请书等),都是由他们完成的。而第一类群体,更多充当的是领导的角色,也就是PI(Principal Investigator),主要负责领导该负责的东西(决定研究项目,研究方向,资源调度,成果审查,经费申请负责人,项目失败负责人等)。我们所说的科研人员薪金低,指的是中间两类。以美国为例,PI的收入是不低的,大部分出于收入中位线附近或偏上(商学院、法学院、医学院除外),但普遍低于工业界同等学历收入。研究生有工人和学生双重性质,不适合讨论。而广大博士后和科研雇员的薪金,是低于收入中位线的。

补充一点,所谓的tenure,是指一旦受雇,非不端行为和主动离职,一般无法解雇,理论上光拿钱不干活也可以,工作绝对自由(理论跳实验实验跳理论随便你),是一个一直管到死的超级铁饭碗(没错,退休后工资一样)。Tenure在美国一般是指副教授(Associate Professor)和教授(Professor),这两个级别薪水有高低,但都是永久教职。在Tenure之前,还有一个所谓的助理教授(Assistant Professor)阶段,为期最多不超过七年,期限内拿不到tenure就必须走人。这三种教授职位都可以做PI。Tenure的隐性福利还包括,享受大学的医保社保,孩子享受更好的教育机会(比如上附属中小学,以及优先录取本校,优先考虑本校奖学金。如果是一个哈佛教授,你感受一下),以及一个很多人都忽略了的极高质的交际网。

APS物理博士起薪统计:

Typical Starting Salaries for Physics PhDs

我说的是总体情况,请用统计的眼光看待以上叙述。所有美国公立大学雇员的薪金全部可以公开查询,私立大学我不知道,美国之外的情况我只了解概况,大体差不多。这些信息都是公开的。美国人收入中位线wiki便知,我好人不做到底。

而我的看法是:这些人的薪金确实偏低,但并没有被低估;我们为人类探索未知,在市场经济里,就值那么多钱。

重点在「市场经济」。一般人在讨论劳动力价格的时候,总是混淆了两个概念:内禀价值,以及交换价值——我不是经济学家,术语使用可能不周,见谅。内禀价值,就是这项工作内在的价值,对人类长远的价值。内禀价值高的工作,就是科研,工业界的例子有特斯拉。而交换价值,反映的是你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解决别人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别人有一个「实际问题」需要解决,而你提供的产品或服务恰好能满足对方的需求,那么你提供的就有交换价值。举个很粗浅的例子,很多人不明白为什么特斯拉这么高大上的企业,市值只有300亿美元;而一个发发短信的WhatsApp,居然能卖180亿,这个世界怎么了?没怎么。特斯拉的工作固然出色,但是它所针对的问题,有很多燃油汽车解决,所谓的能源危机,只是一个未来的危机,并未实际发生在当下。而WhatsApp解决的问题——降低信息交流成本,庞大的客户群——却是实实在在的。内禀价值和交换价值并不必然一致。科研,尤其是基础科研,作为一个内禀价值极高的行业,交换价值极低,它所解决的问题都是「终极问题」或「未来问题」,并非「实际问题」和「当下问题」(当然,工程学中也有很多针对实际问题的研究)。换而言之,科研天生带有公共投入的性质,因为如果没有公共投入,这个行业根本无法在市场上生存下来,只能沦为贵族和有钱人的兴趣爱好。而公共投入决定了,科研人是不可能有高薪的。

我写这段,是写给两类人看的。第一类人为科研工作者鸣不平,明明是为全人类谋福利,为什么收入这么不公。第二类人觉得科研工作者矫情,明明饿不死却老是充低收入群体。我的看法是,科研人的确是中等偏下收入群体,但在市场经济的语境下,这个价格非常地公平,无可抱怨。

所以,你选择了科研,也就等于选择了自己未来的收入预期。

  • 科研是什么

首先要明白的是,科研的骑士时代已经过去很久了。以前几个人单枪匹马可以支撑起一个学科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现在,偶有所见,但基本上都是大集团军作战,尤其是所谓的「大科学」、「大项目」。典型如CERN,我现在工作的地方,ATLAS实验组和CMS实验组分别有三千人左右,随便写篇文章,作者名单比正文长的比比皆是。以至于诺贝尔奖在粒子物理实验(对撞机实验)领域基本是个笑话——根本没办法把一项杰出的工作浓缩到三个人头上。所以2013年物理学奖给了理论学家(但也名正言顺),规避了这个问题。当一个人身处如此庞大的项目之中时,很容易产生一种「产业工人」感。我们所做的,不过是一个庞大项目中小小的一部分罢了,所谓的「全景图」(big picture),是个可望而不可及的事情。做过科研的都知道,科研,尤其是实验科研,必须掌握一切细节和这些细节所针对的目的。从原理,到仪器的组成,到算法的实现,到每一行代码,到作图,到其反映的科学意义,等等等等。每多一个遗漏,就多了一份产生错误的潜在危险。科研需要极强的自洽和自我审查。但是身处大项目中,工作中所涉及的海量细节,不是一个普通人在合理的时间内能掌握的。你所能做的,只能是依赖于集团军,依赖于别人的工作,然后做好你手头的事情,然后期望在日后的漫长岁月里,把落下的部分,一点一点地吃回来。科研,其实是一件有工序的、按部就班的事情,虽然它鼓励灵光一现,但那是建立在你熟练掌握全景图的基础上的。更多的灵光一现,不过是更好地实现某道工序的灵光,切勿产生自己有机会迸发出类似古典大师般灵感的浪漫期待。往往你会失望的。

我知道其他学科的情况没有这么极端,但是,随着学科的细化和探索的问题的复杂度的上升,这是一个趋势。请用全局的眼光看待这个陈述,我不排除个例。

其次要明白的是,「科研」是个大而化之的概念。实际上各个学科研究的对象,使用的方法,都千差万别。实际上研究所用的手段和方法论的风格,对从业者影响很大。研究的对象是什么,对有些人来说甚至并不重要。有些学科需要整天编程,有的需要纸笔演算,有的需要整天螺丝扳手,有的甚至要跑到荒郊野岭风餐露宿。你要明白你喜欢的东西,到底是问题本身还是某种解决问题的方法论。有些方法很形式化(formal),有些是靠大量的编程模拟,有些则简直跟穷举一样简单粗暴。这些内禀的气质,一定会跟你本人的性格和口味产生契合,甚至影响你在这个领域呆下去的决心。

所以,选择科研,哪怕是在某一个学科内选择科研的方向,要像选择工作和行业一样细心,别以为科研都一个样。

  • 回到问题

我之所以写那么多跟问题关系不大的东西,是想厘清定义:我们到底讨论的「科研」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做过科研的相信明白定义明晰的重要性。

其实我觉得,提问者对文章总结的三点都不太到位。我自己的总结如下:

  1. 科研人员的薪金收入和工作性质不足以支撑有质量的家庭生活。
  2. 科研人员供过于求,谋得永久职位的概率不大。
  3. 得到永久职位前,在PI的影响下,要做很多跟兴趣相关但并不直接相关的课题。
  4. 得到永久职位后,要花大量的时间在与科研无直接相关的工作上。

我一个一个分析。

1. 科研人员的薪金收入和工作性质不足以支撑有质量的家庭生活。

我觉得,这个问题不同观点的分水岭,在于你有没有恋爱或结婚,有没有一个经济独立的小家庭。当你从单身变成有一个或几个想拼命保护的人时,你之前的观点甚至能被自己全部推翻。当然,也有些人本质上天生爱自己,或者有志同道合的伴侣,或者有甘愿奉献的家庭,或者能安心啃老。总之,价值观没有对错之分,但不同的家庭和经济状况,极大地影响着对这个问题的观点。要为科研献身可以,但搞清楚这个「身」是你自己的,还是包括了老婆孩子父母的。

博士后,几乎已经成为了走学术道路的科研人的标配。大部分人在找教职前,都会做一期到两期博士后,时间从一年到六年不等。少数领域如粒子物理,两期六年博后才是标配。这意味着从本科毕业到寻找教职,中间有个长达7到12年的培养周期。这是一段不短的人生。

我们来看看一个典型的美国博士后生活图景。一个典型的博士后,领着税前$35,000 - $50,000 的年薪,绝对买不起房,只能租价格中等偏下的房子。这个收入是大学行政低级雇员(如教学秘书)的收入级别。博士后一般在28岁到40岁的年龄区间,大部分已婚,小部分已经有孩子。如果妻子不工作,这份收入绝对要领政府低保才能保证孩子的基本生活和教育。好学区基本无缘,从幼儿园到小学只能上公立(熟悉美国国情的都知道,大部分公立学校就是个坑,坑孩子的坑)。旅游只能穷游,车子基本二手。而最要命的是,博后的合同一般是一到三年,而且下家的位置并无规律可言,找到哪家是哪家,这就带来一个严重的家庭问题:夫妻两人面临长期两地分居,甚至是两大洲分居。业内通称为Two Body Problem。有家庭的人都明白,分居对夫妻感情和孩子的成长是个多么严重的问题,这实际上是一个准单亲家庭。要避免分居,只能是夫妻其中一方牺牲自己的事业,每两三年就连根拔起一次,孩子转学,房子重找,然后一切重来。这种居无定所的漂泊感,和收入所带来的拮据感,以及对家庭众多亏欠所带来的负罪感,无一不折磨着广大已婚博士后。就我所知道的这类家庭,往往都过得不是很幸福,离婚率很高。当然,单身率更高,无暇无精力使然。所以能坚持下来到tenure的,都不是一般人和一般家庭。

至于欧洲粒子物理博士后,情况更惨。除了少部分富裕国家,大部分欧洲学校给博士后的行情是税前一个月2000欧元左右,福利保险另算。以欧洲大部分国家的税率和消费,这个钱仅仅够养活一个人,多一辆车都不行。所以找博后,大家还是挤破头往美国跑。

感谢

@锡安

在评论中指出:

有一点与作者商榷:据我了解,在欧洲,2000欧的博后工资养两个人,甚至于一个小家庭,也是可能的。我认为,这一方面得益于欧洲社会的高福利政策,另一方面则和当地知识分子的传统消费观念有关。——注意,我在这里所指的“欧洲”,是以欧洲大陆主要城市(如巴黎、柏林、罗马、阿姆斯特丹等)为代表的地区;其生活水平无疑是较其他地区为高的。事实上,就我个人经验而言,2000欧在欧洲属于中低收入没错,但作者忽略了其社会中占比巨大的失业和低收入人群。总之,现实情况就是,博士后的工资足以使其过上较为体面(但是绝对称不上富裕)的生活。

你想想,同样是28到40岁,仍无一个稳定职位,生活没有稳定预期,家庭孩子跟着自己颠沛流离,而同龄同学历的人大多数都已经是公司中层或者小老板了,家人孩子至少衣食无忧、教育尚佳、其乐融融。自己苦无所谓,但是带着家庭一起受苦,能不能过自己这一关?这种取舍,是十分令人痛苦的。

稍微好一点的是科研雇员,他们往往受雇于一家固定的单位,但只是长期合同,并非永久职位,如果遇到突发情况(如grant中断),仍然要面临下岗的威胁。你可以理解为一个合同期限长一点的博士后。

有人争论,别的行业也有这种现象。那问题就简单了:吃的苦一样多,收入却差至少一倍,少掉的这些收入,以及它所意味的给家人带来的生活质量的提高,你用来换了什么?它值得吗?它道德吗?

这是一个永远没有答案的问题。而博士后们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也是千差万别。有的干脆不拿教职不恋爱不结婚,有的实质上是吃软饭(靠对方收入支撑家庭),有的把孩子扔给父母带,有的做科研外还搞搞投资,有的干脆quit。更多的,是隐忍下来,暂时不去思考未来,两个人苦苦支撑,也许守得云开见明月,也许撑到哪天算哪天。

在这种长期的、慢性的压力下,我们慢慢学会了自嘲,和死猪不怕开水烫的乐观。结局不一定是悲惨的,但过程绝对不轻松。选择科研,就意味着选择这样的生活方式,你的人生中很长一段时间,必须依靠个人或者家庭的共同牺牲来帮你度过。只有你拿到永久职位或者在工业界找到工作,才是上岸的那一天。

如果你觉得科研不应该是这样子,完全不介意低收入给你和家人带来的后果,坚持要做下去,那很好。如果你觉得科研对个人生活前景影响太大,想退出,那也很好。坚定要继续的,动摇要退出的,这对科研和科研人都有好处。我写到这里,目的不过是给大家提供一个参考,这条道路的代价是什么。至于愿不愿意付,以及怎么付,是你自己的事情。

所以,科研,从个人发展的角度来看,本质上是一个高风险高回报的选项。

2. 科研人员供过于求,谋得永久职位的概率不大。

供过于求这么显然,甚至都不用论证了,以至于有阴谋论者指出,「博士后」这个职位阶层的创建本身,就是为了以更低的价格获得同等的科研产出,本质上是一种劳动剥削。话固然极端了点,但看看事实就知道并不轻松。Katz教授指出"American universities train roughly twice as many Ph.D.s as there are jobs for them."——注意,文章写于1999年;2014年的情况,还要惨烈得多。而且我坚信,Katz教授已经把博士后算作了"jobs"。具体的统计数据,如果是物理的,各位可以参考APS网站这个统计:

Statistical Data

其中的每一个报告,都值得深入读一读,至少把表格看一遍,自己体会一下现状到底如何,我就不做分述了。总结起来就是,大部分拥有高等学位(硕士及以上)的人,最终拿到永久职位的比例非常小,最终大部分人都转去了工业界。「最终」的意思是博士后算作临时性过渡工作。如果你需要具体例子,我所在的CERN,绝大部分的博士后最终都去了工业界。

很多人误解了教授在科研行业中的地位,继而误解了获得教授职位的难度。他们以教授的收入做判断,认为教授可以类比为工业界中的普通职员或者项目经理,都是本行业的中级职位。其实,做到教授级别,正确的类比是VP,甚至CEO。你可以去咨询公司问问,离职的教授愿意加入咨询公司的话,起薪是多少,职位是什么。从研究生到教授的职业道路,实质上就等同于你进入一家公司,从基层做起,一直做到高管。这种类比才是恰当的。博士后拿不到永久教职是很正常的事情,就像不可能每一个项目经理都可以变成VP;糟糕就糟糕在科研行业的退出选项(exit option)不佳甚至极差,如果被淘汰,连转行都是个非常艰难的话题。因为你被训练的能力中,并不包含太多可以立即用于业界的技能,遑论管理能力。大家的转行,基本上都是各显神通,没有通用公式。所谓科研的工作稳定,是以退出选项的低劣换来的,综合风险收益比一点也不比别的工作高。但必须指出,从事应用研究和工程研究的科研人,如果项目跟业界有很大联系,甚至资金直接来源于业界的,则不在此列。

选择科研,就意味着选择了「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职业道路,每一次毕业,每一个进阶,都会淘汰掉一大批人,不是因为他们能力不行,确实是位置不够——指责被淘汰的人能力不够是极其不公平的,这是一种往伤口上撒盐的行为。更进一步地,一旦你被淘汰,你面临的险境会比一般行业要严重,因为你的退出选项完全依赖于你个人的积累、人脉和能力,行业能带给你的帮助非常少。

有人有不同观点,指出他们看到的情况没那么惨淡,很多人出路都不错。我提醒两点,第一,注意幸存者偏差,不要看到将军凯旋就觉得打仗原来也不难。第二,不同领域不可一概而论。每个人都有可能是被命运眷顾的一方。

所以,科研,从个人发展的角度来看,本质上是一个高风险高回报的选项。

3. 得到永久职位前,在PI的影响下,要做很多跟兴趣相关但并不直接相关的课题。
4. 得到永久职位后,要花大量的时间在与科研无直接相关的工作上。


3和4关联较大,我连着一起讲了。开宗明义,从博士后往上,科研的工作自由度仍然是最大的行业之一。tenure后,学术上的自由是绝对的,理论上一个物理系教授跑去研究佛学都不会有人管。所有的「不自由」,都来源于同辈压力和理想追求。当你tenure后,体制不会逼迫你去做这些事情。以下讨论是基于这个前提。

其次要明白,做任何事情都是要钱的,做大事要的是大钱。科研用的钱,除了仪器设备差旅费,绝大部分是用来发工资给招来的人的,也就是人力成本(国内的一个恶劣风气就是忽视人力成本)。除了比拼个人能力的少数方向(纯数学或纯理论研究),搞不来钱的后果,是招不到人干活,你的研究就会举步维艰,然后落败于同方向的竞争者,然后更搞不来钱,恶性循环。这个问题实际上,非常取决于你在哪个学科。有的学科不差钱,想做什么做什么。有的学科捉襟见肘,非但博士后,连PI都只能抱大腿才有肉吃。

站在PI的角度,他要考虑的首要问题其实不是科研。作为PI,他对他手下的研究人员负责,因为非永久职位(博士后、research scientist等),是严重依赖于专项基金(grant)的。因为他们不是学校雇员,本质上,是为了做某个项目而招进来的长期合同工。PI的首要工作,是保住grant,以及争取新的grant,否则grant一断,这些人就得立刻卷铺盖或者找下家。PI是这些人的衣食父母,责任重大。人多,意味着人力资源丰富,能做的事情就多,做出来也快,拿到grant的几率就高。丢失一个grant,几乎可以算是一次重大职业事故,不仅别人对你的能力产生怀疑,下一次申请变得困难,连别人来投奔你都要三思一下。可想而知PI的压力有多大。大学招收永久教职时,取得grant的能力,是最重要的参考指标之一。所以PI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就是写grant proposal,马虎不得。有的PI想做的项目拿钱难度极大,为了自己的科研理想,只好做着另一个能拿钱的项目(俗称吃饭项目),然后用得来的钱招人养人,然后再带着这帮人做前一个。而项目做完还远远不算完,还有个流程叫「验收」。你做完了,有什么成果?发了几篇文章?评价如何?做出了什么可以量化的贡献?培养了几个博士?这些都要在长篇累牍的报告和评估检查中不停地提起——千万别嫌麻烦,声音不够大的结果,就是下次没奶吃。而做项目过程中的资金分配和记账,人员调动,寻求合作,哪个不需要亲力亲为?这么一算,你有多少时间留给科研?所以成为PI后,还能保持高产的,都是超人。这些人的能力,个个都是中小公司CEO级的。

站在非PI的角度,grant对你的科研兴趣的影响甚至在你挑选PI前就已经显现:你感兴趣的方向的PI,可能根本没有钱,也就招不起你。而有的PI可以做你感兴趣的方向,但是为了吃饭,你必须同时做吃饭项目。如果PI兴趣转移,或者grant断了,总之你不得不找下家时,并非所有你感兴趣的地方都恰好需要招人的。为了生存,你只能不停地做相关的东西,说无关吧也有关,说有关吧又关系不大。就这么吊在半空。当然,还是有很多人能找到感兴趣又有钱的项目的,但在招人面前也要面临一种竞争:有人对这个项目也感兴趣,而且起步比你早,做得比你好。所以所谓的兴趣,也带有妥协,大多数人都会做好几个方向的,一是兴趣分散,二也是备好退路。

而把给钱的人称为「资助者」还是「分配者」,我觉得意义不大,文字游戏而已。本质上这是一场市场竞争:资源有限,谁做的项目有前景,谁做的工作(一旦实现)意义重大,谁提出的项目能带来行业影响力,谁过往的成功率高,都成了参考标准。刚入行的小PI,或者做交叉项目的PI,或者竞争惨烈学科的PI,很多在申grant时只能依附于大组、大项目,以联合申请人(Co-PI)的身份去搞钱。所谓的「学阀」就是这么产生的,中国美国都是。在科学界外,这是科学共同体跟国会的斗争。在科学界内部,就算是一个学科内部,比拼的就是行业影响力,尤其是领头人物的影响力,玩的就是政治。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这里面的水很深。

以粒子物理为例,历史上发生的事情都不怎么好看。

远的有1990年,SSC(Superconducting Super Collider,超导超级对撞机)事件,堪称美国粒子物理衰落起点。SSC的设计指标非常高,你知道现在LHC(Large Hadron Collider,大型强子对撞机)的设计对撞能量是14 TeV,而SSC设计的对撞能量是40 TeV,如果建成,那么发现Higgs就没CERN什么事了。但是在花了2亿美元挖地道挖了1/4的时候,国会决定中断资金,把钱投入ISS(国际空间站)。此事的直接结果是大量科学家失业,不得不转行,同时世界粒子物理的中心,也从美国转移到了欧洲。用我们系一位泰斗级教授的话来说,此事标志着"America decides not to be the No.1 in this field"痛心疾首溢于言表。

近的有费米国家实验室的Tevatron加速器关闭,同样大批人不得不转行做其他原来不擅长的项目。为什么关闭?因为经济不好,资金有限,欧洲有比你更高能量对撞机的情况下,没理由支持你,你们想继续的都去欧洲,不想去就做别的。为什么欧洲有更牛的对撞机?不好意思,当年你们的大杀器被我砍了……你看,这江湖就是这么恩怨情仇。

但是我必须强调,每一个领域的情况都千差万别。有的领域未必如此。你要自己去调查,不要以偏概全。

我还必须强调,有的人就是适合这个行业,做得如鱼得水,得心应手。做科研多少是需要有点耐心的,兵来将挡水来土掩,遇到问题慢慢解决,不管是生活还是工作,一个一个坎迈过去,这也是一种能力。而这种能力,是可以磨练的。剩下的,真的是天赋异禀,祖师爷赏饭吃。

  • 为什么有人说科研是有钱人玩的

其实这个说法不对。前面我说过,科研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带有公共投入属性。

现代科学的特点就是需要高投入,因为只有高投入才能把最重要的资产——人才——留住,只有高投入才能促进学科的发展,别无他途。骑士时代打仗可以自己出钱置办盔甲兵器,而集团军作战,是需要整个国家的财政在后面做支撑的。既不能乱花纳税人的钱,又要开出足够的条件留住人,这考验的是各个政府科研管理者的良心和智慧。哪怕你辩解说我做的是理论研究,有没有资助都可以开展,那在同行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你需不需要开会?总需要差旅费的吧?

所以,正确的说法是,科研是耐得住长期中低收入的人和家庭玩的。你不需要折腾自己的钱,你的收入虽然不足以完全支撑一家的体面生活,但也不至于饥寒交迫,如果另一半有支持,那也算是个小康之家。虽然居无定所,但一张稳定的餐桌还是有的。除此之外,如果你想得到更多,那得自己想办法。如果你的志向非常远大,而现实又不是那么如意,你可能还需要那么一点点自私,把家庭(夫妻、孩子、父母)置于第二位的自私。

  • 不算总结的总结

为什么现代科研变成了这样子?其实也没有什么,这说明它成熟了,从小作坊变成了大工业。只要研究的问题在演化,变得更深更难,科研早晚会变成现在这个样子。没什么可感慨的。

我不想再说科研的好处和坏处了,都是些老生常谈。说点别的。

我们处于一个前所未有的好时代。因为公共投入,这项以前的贵族游戏,变得触手可及,寻常百姓,只要智力正常,努力学习,肯于钻研,就能在这个行业中谋生。这种参与程度,前所未有地推进了这个行业的发展。

但放开这个宏大叙事,我们看到的也是一个科研人迅速白菜化的时代。人才的供过于求,不仅降低了从业人员的生活水准,影响到了职业前景,甚至开始反作用于准从业人员了(比如这个问题的提出本身)。这好比IT业。产业的飞速发展,让人看到其中的无限机会,而且只要愿意,你仿佛也能从中分一杯羹。但这个庞大而繁荣的产业,其从业者既有扎克伯格比尔盖茨这类行业翘楚,也有隐藏在不为人知的角落里默默无闻的富士康工人。中间夹着的,还有很多码农、经理、美工、小老板。这是一个连续的光谱,有的人想出去,有的人想进来,形成一个动态平衡。

惨淡吗?风光吗?我不置可否。你所选择的,你自己承担。就像「一将功成万骨枯」,同一句话,有的人盯着的是「功成」,有的人想的是自己会不会是那个「枯」。你只能找自己学科或方向的行业报告、行业统计来看,了解一线从业者的想法,了解他们的最终去向,调查你要做的工作的本质、目标、方法,调查你的职业方向有什么退出选项,尤其重要的是了解自己内心的想法,仔细权衡,或者全然不顾,然后做出一个决定,然后坚定地执行,直到成功或者失败。但成败的节点是没人告诉你的,你得自己思索,设下底线或目标,然后执行,就像你所从事的工作一样。这跟从事其他行业没什么分别。

科研,从个人发展的角度来看,本质上是一个高风险高回报的选项。

而从事科研的你,前路通向扎克伯格还是富士康小工呢?慢慢咀嚼这句话吧。


user avatar   lin-chun-sr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看到这么多泼冷水劝退文,作为一个科研民工,我觉得我必须得说点什么了。

这绝不是一篇鸡汤文,而是我的真实所想,真实经验和心得。

在回答科研是否前景惨淡之前,我想先说一点更加重要的东西:

人生的意义在于什么?

我曾经思考过,我的领悟是:人生的意义在于追求幸福。

金钱,爱情,亲情,事业,荣誉。。。这些都只是通往幸福的道路而已。

可惜太多太多的人看不穿这一点,常常本末倒置,为了一些虚名以及银行账户上的数字互相攀比奔波劳苦,却过得并不快乐。

那么,现在让我们再回到题主的问题:科研是否前景惨淡。

那么究竟什么是惨淡呢?薪水比同龄人少算不算惨淡?博士后四处漂泊算不算惨淡?老大不小了,当年的同学已经是公司高管了,自己还只是个科研民工,这个算不算惨淡?

我觉得这些都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惨淡!

真正的惨淡只有一个,那就是从事科研,让你觉得不快乐!

博士后的薪水是不高,你因此觉得不开心那是因为你拿自己那点薪水跟其他同龄人比。中国人就喜欢看着数字或者排名什么的做一番攀比,高了就觉得倍儿有优越感,低了就觉得矮人一截。。。至于吗?有那个必要吗?

做科研现在要找终身教职确实越来越困难了。但是,那又如何?享受当下,随遇而安不也挺好的吗?

记得《海上钢琴师》里有这么一段经典的对白:陆地上的人,冬天的时候盼望春天,春天来了又盼望夏天,夏天来了又盼望秋天,秋天来了又盼望冬天,永远没有尽头。

不懂得享受当下,就算不做科研,在别的领域,你也照样会不快乐!

不快乐,就是惨淡!

年薪百万但是每天生活在抑郁中的人,在我看来,那是无比的惨淡!

对于我来讲,能做科研我还是觉得蛮快乐的。

虽然在国外四处漂泊,每两三年就要换个地方换个国家,但是这样不也挺好的吗?趁着年轻多走走,多看看这个世界,多好啊!干嘛那么年轻就想彻底安顿下来?

每天的工作,做的事情也都是自己喜欢做的,虽然报酬少了一点,还是很开心啊。拿自己的薪水跟别人比,在我眼里纯粹是庸人自扰!

确实,基础科研出大成果很难,更多的情况是“一将功成万骨枯”,自己最后也不过是成了别人的垫脚石而已。

但是,就算你去搞IT,你也能保证你最后能成比尔盖茨乔布斯吗?

就算你不做科研,进公司,不也是每天上班给别人打工吗?真正成为商界工界巨子的,又能有几个?

所以,心态一定要摆好!

科研,仅仅只是一份工作,和大多数的工作没有太多本质的区别。唯一的区别只有一点,这是一份让我让我能够 enjoy 的工作!

对我来说,让我 enjoy 的不仅仅是物理学本身,更让我觉得快乐的是求索答案的过程!

确实,从事科研会有很多现实的问题,例如,和女友(或者妻子孩子)长期分居等。

对于这一点,我的comments是:在进入科研之前,就应该要有所权衡,有所规划。如果不适合,就不要走这条路;如果还是想走这条路,一定要和自己的家人做好规划,比如,晚一点要孩子之类的。

由于我暂时没有面临这种问题,所以还算是比较幸运的。

关于其他人的答案,尤其是

@Forsoul Coz

的答案,我想说的是,客观上,他所说的基本属实。

但是,我实在不喜欢这种悲观的调调,这种缺乏安全感的调调。(sorry, 这里无意冒犯)

我以前有个师弟,每天都活在忧虑之中。每次师兄弟们一起吃饭聊天,他都苦瓜着脸抱怨说做科研形势严峻啊,科研前途渺茫啊。。。拜托!我们还要吃饭好不好?= =!

哪有什么事情是一帆风顺的?不管干哪一行,都是如此!

心理上的安全感外界是无法给你的,安全感只能来自内心!

总结一句:

科研,无所谓前景惨不惨淡!

只有看你适合不适合。

你适合做这个,并因此感到快乐,就不惨淡!反之,就惨淡!

对于那些在犹豫要不要投身科研的人,我的建议是,在对未来可能遇到的困难有了大概的了解之后,更多的,应该去了解你自己




  

相关话题

  实验费用饶毅出,重复实验裴钢做。这个提案公开,公平,公正吗? 
  请教如何计算这个反常积分? 
  为什么n为素数时,n能整除2^n - 2,怎么证明? 
  对于物理研究生来说,(在你的方向)「打基础」到什么地步可以开始做研究了? 
  数学系的教学模式是否违反直觉? 
  如何评价杨振宁先生在国科大现场交流中与年轻研究生的讨论? 
  有什么减少矩阵运算和行列式运算计算错误的方法吗? 
  你发表第一篇英文科学引文索引(SCI)论文经历了怎样的过程? 
  如何看待清华大学数学教授王文湛炮轰校外教育机构,说他做不上来 12 岁孙子的数学题目? 
  研一,导师让去实验室跟师兄师姐做实验,但是每次去实验室师兄师姐都让我回去玩,不用过来。怎么办? 

前一个讨论
怎样抓住一只鸡?
下一个讨论
为什么有些人在报考大学时会放弃某些被普遍认为薪酬高的专业,转而报考同学部的其他专业?





© 2024-05-21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21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