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高校老师收入不高,为什么大批海归却会很努力成为高校老师? 第1页

     

user avatar   lancelu 网友的相关建议: 
      

咱们不说清北,咱们就说一个普通985。

咱们也不说高校老师,咱们就说高校辅导员。


看看是什么情况:

只是一个辅导员,博士起步,大家千万别以为夸张,事实是大家都不傻。


岗位职责很清晰,不参与什么科研教学。


福利,年薪21万起步。每年稳定3个月长假。

解决北京户口,子女入托入学问题,这个值多少钱,北漂都知道。


原链接:


这还只是辅导员,老师的待遇比这个只高不低,所以是不是能理解为什么海龟要进高校了?


user avatar   luo-chen-26 网友的相关建议: 
      

你为什么要赚很多很多钱?

因为你的小孩要买学区房上好学校,要很多钱。

你要给小孩上补习班,要很多钱。

你没时间陪孩子,要给他吃好的玩好的补偿他,要很多钱。

你的小孩不争气,进不去好学校好专业,得送出国,要很多钱。

那么,高校老师为什么要赚很多很多钱?


user avatar   pandamalone 网友的相关建议: 
      

社会经济地位从来都不止经济一个维度。


且 越向上,钱的比重越小。


且 实际上工资和收入也是两码事。


user avatar   liu-jia-yi-83-52 网友的相关建议: 
      

以我们这材料/化学失败专业来说,如果科研没有很强,能找到好工作谁还愿意窝在高校。我的一个本科同学,在回国前,AM,ACS Nano,Nano Letters发了六七篇,就这样在美帝也难找教职。所幸进了世界top2化学公司,领了税前10W刀的薪资在加州养活一家老小。回国评上青千跟我说:“要是没有人才帽子绝不回来。”其实他几年前已经回国面试过母校的密西根学院,但是密院跟他谈的是副研究员,薪资30W,六年后非升即走(有一半概率被淘汰),被他断然拒绝。

当初那个世界top2化学公司在上海交大开宣讲会时,有个化学系的硕士同学问一位高管:“x老师,我真的很佩服您,美国博士博后来我们化学系做了两年副教授。为何你又要去工业界?”场面一度有限尴尬,被高管以“追求不一样的人生”之类的套话化解。

我看到有些回答以什么“高校老师社会地位高,轻松,有寒暑假”作为答案。我不排除有些高校确实还是这种情况,但我看到的是自从2010年以来,海龟大量回流,高校的考核压力普遍加大。

我的一个师妹去德国读CSC博士前,就幻想着以后当个高校老师轻轻松松。没想到读博期间碰到不少国内过去交流的讲师,跟她描绘了国内高校的巨大压力。那些讲师都想着利用国外好的平台快速积攒好的paper,以此来让自己在五六年后的非升即走考核中留下来。有个女讲师说她在国内的时候因为拼命做科研不堪重负流产了两次,吓得我师妹怀疑进高校当老师这条路是否走错。后来我师妹博士毕业后做了一年博后就回国了,因为没啥好paper,就去了南京一所211某青千下面做讲师,月薪6000+补贴4000,6年时间非升即走。她说再不赶紧回国,连这临时工讲师的坑都要没有了。

前几天跟从中科院某所副研究员跑路到我公司的新同事聊了聊。他说跑路的原因就是因为所里薪资太低,而且每个人的经费都是集中到大老板那里统一发放,不得自己使用。这跟我以前上海交大的那个组情况很类似,大老板吃肉,小老板喝汤,讲师只能舔渣。不然我那留组当讲师的师兄为啥抱怨大老板给他发年终奖才2W?

不过工业界要去,还得早去。你混几年高校再去着实有点晚了。因为高校里的资历对工业界加成很有限。例如,我的新同事问我认不认识xxx,我说认识啊,我半个师父啊,现在早在国内某新兴半导体厂做经理了,被副厂和总监当成重点培养对象。我的新同事:“我硕士同学啊。我真后悔。我应该博士毕业立刻来工业界的,还在所里呆了这么多年。”

不过也有奇人的,下面讲个反例。我以前读研时组里有个副教授老G,06年时跟我老板争夺教授和组里头把交椅失败,坑爹地扔下学生跑路去了外企,他那学生只好由我老板带毕业了。老G在外企干了两年,年薪20多W,比高校强多了。工作还很轻松,他上班时间看了无数电视剧。老G的老婆是美资著名企业的高管,所以老G家很有钱,上海别墅都买了。只是夫妻两个都在企业,没法管小孩。眼看小孩要上学了,老G就从外企辞职,回高校继续当副教授,顺便管小孩。小孩是管了,二年级就开始做五年级的数学题,新东方星级英语背得贼溜,我们也经常听到老G在办公室大声训斥小孩的吼声。但老G的科研还是a pie of shit。老G没啥学生,偶尔骗得几个项目,自身就发过一篇2区paper能被他吹到天上去,当初在日本交流一年的经历更是成了老生常谈。时间很快进入2010年后,学院项目考核压力加大,每个课题组每年至少要拉到xxxxW项目,发表xx篇paper,其中一区paper x篇,完成了课题组所有老师加薪xW,完不成扣工资。不用说,老G连续几年没完成指标,全院考核倒数第一,组里老师个个被他连累得扣了工资。我们也经常听到他唯一的一个学生(一个女博士)被他吼到号啕大哭。后来老G阴险到同一个课题组跟我师弟做一模一样的课题,还剽窃我师弟的想法……很快,老G在我们课题组混不下去了,跑路去别的课题组了。

诸位,读博前请三思。现在读完博进高校可不是一周几节课,轻松自由没人管。做科研写本子,压力可不小。也不是人人都有帽子,年收入xx W,每年项目xxx W的。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理想型的高校老师完全体非常诱人,

就是那种上班轻松,

还可以套现经费,在外面做项目奖励,

各种补贴,有事学生干、没事干学生,

......

看得我真是羡慕不已,


可是都2018年了,还让那些2010年进高校的、2000年进高校的、甚至完全没进过高校的人来回答这个题,实在是没啥参考价值,

屁股坐稳了能为别人说话的,很少,

如今学校新情况再苦,能苦得到哪些4X,5X,6X的人?

稍微有点信息意识的人,应该看这样的问题才对,


我仔细想过为啥很多人会进一个待遇不高的地方,

有的是心理上的原因,沉没成本太高,海龟怎么说从本科算起也是10~15年的投入了,就是为了这个目标的,从来就没想过放弃,

有的是技能树上的原因,除了进高校,真的是没什么地方要(其实我觉得还是有地方要的,只是放弃所学的话,也实在是艰难的选择)


高校的老师有很多种,因为我一直以Hard模式示人,都是一些年轻科研狗的生活,所以看起来难免艰难(我并非不知道easy模式的样子,但是我尽量以大多数示人,不会老拿些top1%的情况来说事;其他行业真的是没有这么干的,都是讲普通人如何,但是一到这个行业就讲top1%如何,这已经能说明问题了);

但是轻松的说起来我也见过一些大学的专门教课的老师,一周就4节课差不多了,一个月也就3000多,但是轻松自由,那也是一种人生生活方式...


这样的现象使我意识到一个问题,本质的原因,无论大家承认不承认,

就是大家心理一直默认为名和利是可以互换的

在高校有名,迟早就能有利,

可一旦发现名和利互换出现阻碍的时候,肯定是没人做这个赔本生意的,

现在在这方面就是出现了阻碍,但是意识形态的东西,没个几十年恐怕是不会改变,

所以延后个几十年也是很正常的,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

我觉得这种现象和自干五(自带干粮的五毛)特别像,

有的五毛是收费的,有的五毛是自费的,即使你不发他钱,他自己不要钱甚至贴钱都可以做,就为了一种信仰。


类比一下就是自口教(自带口粮的教师)

别说收入不高了,就算收入是0,也有大把的人自己给自己发工资去做这个事情,

有钱就想有名,有名还是为了钱(小栗子,相亲也容易点不是?)


不要问收入低为什么有人很努力成高校老师,

就算工资是0,高校老师也不会少,只不过是另一批人罢了,

这是意识形态的问题,恐怕不是几十年可以改变的...





讨论组>>PI | 青椒 | 硕博 | 大学生 | 海外


user avatar   david-dong-20 网友的相关建议: 
      

高校老师选择多啊,如果方向好的话,基本上想得到什么都有可能。

想一般般的赚钱的话,很多大学的工资也不低,还有很多补贴,如果比较优秀的话,实际薪水并不低。已经基本要贴近国际标准了。

想赚大钱的话,可以在外面再接项目,开公司。如果有很好的可转化成果的话,可能可以赚很多的钱。

想要名望的话,无论是专心科研,还是带团队,还是搞社交,都有不同的方式可以满足。

想要推动某个领域或者实现什么理想的话,学术界更是很好的支点。

什么都不想要,就想安静的生活的话,高校也是出了名的可以安逸了的。

实话说,可能真的没什么其它像高校老师这样进可攻退可守的职业了……

不过竞争也是出了名的激烈,学术界能混出名堂,其实去哪一行应该都还不错。


user avatar   akameimei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不能光看收入,要看支出


我表妹在上海做新媒体,一个月收入三万花得精光。工作5年没存款。

我在成都的高校,一个月7千能剩4.5千。

我妹妹在上海自己租一套一,房租8千包物管不包水电气网。

我住学校里面的教师公寓,一个月物管费70,停车费5元。水电气网一百左右。

我妹妹买衣服不能买800以下的。

因为公司人都这么穿,而且见客户也要代表公司形象。当然,穿的漂亮对提高自己的自信也很有帮助。

化妆是必须的,家里面18支口红四瓶粉底各种刷子铺了一桌子。

两个苹果手机,每天照各种日本料理泰国菜。(即是她的职业需求也是她的生活品质要求)

一个月吃饭要吃五六千,随时有应酬。

我买衣服很少买300以上的。

干净整洁素雅是我的职业要求。穿的太花哨我也不喜欢。优衣库的衣服我都嫌性价比不高。

我买衣服的风格和优衣库差不多,基本淘宝。

春娟面霜是我的过冬装备。因为我懒,嫌麻烦不化妆。

因为同事之间没有攀比的环境,大家基本上都这么过或者赞同这么过。

大多数同事用的包都是外出开学术会议时发的。

很久前手机就是荣耀,现在换手机也一直用华为,觉得好用的很,哪儿都好。

食堂补助套餐2元一顿两荤两素一汤。非补助套餐4元到15元不等。

一个月如果不算应酬,光是日常吃饭,500可能都吃不到。

我妹妹没有结婚,因为没有买房子,可预见的将来也买不起房子,但她喜欢上海,喜欢在大都市的前沿的感觉,舍不得离开。

我参加工作就遇到单位集资建房,2600一个平方。

因为我妹妹没有房子,所以下面这个问题对她来说就是死结了。

我所有的同事都不需要担心社会上打破头的孩子教育的问题。

附幼到附中一条龙。只需要交生活费和一点点书本费。

工作强度我妹妹比我大很多,经常加班,半夜下班是常事。非常辛苦。

她爱她的工作,她就是学这个的专业对口,她的能力也很受业内认可公司很珍视她。

我准点上班早睡早起。一年两次至少度假是雷打不动的,毕竟寒暑假时间那么长。

还有职业认同感

我妹经常觉得工作强度大觉得老板是法西斯客户是傻逼,时而觉得自己是时代先锋,时而觉得自己明天就会被淘汰,心态很波动。

虽然我的工作一样也可能会面对这些。但是

这种精神鸡汤还是好喝,至少我觉得好喝。


还有给第一名的答案做个证。

因为我以前不太熟悉信用卡,两年造成了6次逾期(金额都很小,花了根本就忘记自己花过。),但我买房时贷款仍然有利率85折。





评论区撕的很厉害,没有必要

我做这个对比不是想比较我和妹妹谁过得更好,我们都觉得各自都过得挺好。当然她月光的消费观我肯不喜欢。

如果她来回答这个问题,可能是另一种立场和角度。她可能觉得我的生活平淡无奇而且抠搜。

人各有志,敲黑板,人各有志。

消费观,目标,追求,对美好的定义

人各有志

我是想回到题主的问题上来。

选择进高校是选择一种生活方式。

这种生活方式真的有很多人发自内心的喜欢。哪怕看起来收入低一点。

但是由于硬性支出少,福利不错压力小,所以可支配的收入其实并不低。生活质量也不低。


跟评论的人扯了一个下午浪费好多时间,实在是罪过。

吃晚饭的时候突然想明白了。

评论里蹦哒的厉害的人,大部分既不可能拥有我的生活,也不可能拥有我妹妹的生活。

我跟你们扯个二胡卵子。真是秀逗了。



user avatar   cjh-30-70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两个游戏都有自己的问题。但严重程度完全不一样。

赛博朋克最大的问题是人力不够,没有人手把愿景在限期内做出来,导致后期狂砍。但从已有的成品来看,CDPR是完全有人才有能力把东西做出来的,只不过没时间做。光影效果,已有的垂直城市设计,以及主线和很多支线任务的演出都有毫不输巫师3的气质,尤其是日本城浮空平台那关,无论是游戏流程还是画面还是音乐,都把类似银翼杀手2047的那种气氛和感受做到了极致。有人说CDPR的人才都跑了,或者CDPR傲娇了开始放水,这并不客观。2077确实是个半成品,主机优化的问题尤其严重,但你关注已经完成的部分,用高配置PC玩,其质量并未令人失望,依然是巫师3的水准。

2077就像是一个优等生忘了做背后的几题的考卷,开天窗导致不及格,但已经做了的题目还是正确率极高的。

谈到E3的demo,单从画面上讲你很难说它缩水了。只不过CDPR没告诉你想要E3画面,就得上3080+光线追踪。。。

我猜想没有光追的话,游戏在大多数情况下也是可以达到光追的效果的,只不过人工工作量会很大,有些地方需要离线烘培,而有些地方需要人工设置虚拟光源。CDPR可能发现项目后期工作量太大搂不住了,就上了光追这个大杀器。。。


至于无人深空,现在口碑很好,但我要不客气地讲,这个游戏到了今天依然是垃圾,只配卖$19.95,打折的时候卖2.95的那种。

Hello工作室自始自终都没有把初始愿景实现的技术能力。

你可以看无人深空进入大气层的技术实现。先是一段飞船进入大气层摩擦发红的特效,然后可以看见地形通过一种非常粗糙、视距很近的情况下刷新出来,并且刷出来的地貌和太空中看到的地貌完全不同。所以从头到尾,hello工作室都没有类似精英危险和星际公民的无缝行星登陆技术。

无人深空更新了十几次,并没有触动这个游戏除了机械刷就没有任何深度的本质。这是一个极其无聊的游戏。但它刷了两年的DLC,玩家也就给他点面子,没功劳有苦劳。它每次更新我都会进游戏看看,但玩不了半小时就会放弃。一是实在无聊,二是它美术设计和渲染水平有限,色彩及其刺眼。比如在母船机库里,到处都是亮瞎狗眼的点状光源,但这些光源不会照亮周围的任何东西,看的时间长了有种不带护目镜看焊接的流泪效果。你说更新了那么久,这么简单的问题都不解决,有什么用呢。游戏中随处可见低级设计的痕迹,比如说有很多行星上有一种可以卖钱的球,这种球没有任何贴图,只有亮瞎眼的纯白色材质,在HDR效果下极其刺眼,但它又不是个光源,放在地上不会照亮周围任何东西。这种打开Blender就存盘的建模初手垃圾素材居然也能放在游戏里,真是活久见。

所以无人深空就像是一个学渣冒充学霸,把期望提得无限高,却每题都答错结果接近0分,被骂,然后花了漫长的时间在那里订正,一题一题的改,最后终于接近30分了,然后获得了大家的赞赏,全然忘记了它改了那么久依然是不及格。

无人深空的贴图我就不贴了,首发的时候真是纯垃圾,基本上是2008年魔兽世界首发的那个水准。现在也依然是垃圾,开个HDR看着眼睛都疼。


user avatar   jiang-cheng-94-43-78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曾经看到过一句话,说的是:2.6亿老年人,至今没能进入互联网时代,而2021年上半年,我朋友圈子里议论最凶的不是明星八卦,而是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何时出炉。到了5月11日,靴子落地了。

千百条数据中,一行字尤为瞩目:60岁及以上人口占18.7%,65岁及以上人口占13.5%。

与中国发展速度一同狂飙猛进的,是人口年龄。60岁及以上人口26402万人,这个群体在网络和纸媒没有太多声量。低调,安稳,是老年人平安度过余生的底色。

信息化和老龄化,长期并存交织。《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指出:截至2020年3月,网民数量发展至9.04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64.5%,然而,60岁及以上网民占比却只有6.7%。

他们当中的绝大多数,甚至不懂得怎么用手机扫码买下一块豆腐。

几个关键词可以概括,脱节,失速,加剧。互联网世界是割裂再缝合的。在虚拟的一侧,我们已经在月球上规划城市天际线;在现实的一端,我们仍需要在流动摊点排队购买煎饼果子。一定程度上说,当今社会早已步入文明和繁华,而在暮色四合之际,回望身后,也有一些人被数字的洪流裹挟着踽踽前行。

生活中并不鲜见这些场景:老人站在公交的投币口,颤巍巍地数着手中的硬币;站在地铁口的自动售票机前,圆瞪双眼辨识密密麻麻的站点信息;向收银员递过去几张边缘磨得发毛的票子,却被一句彬彬有礼而拒人千里的“对不起,不设找零”将现金挡了回来;要去大城市探望儿孙,却不懂得如何用智能地图导航……

似乎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电子设备和软件是专门设计给80后、90后甚至00后的。任何新生事物,只要他们会使,就等于所有人都会使了。

这个“规定”对于老年人来说,有点像是站在一台倾角在25°以上、时速10公里的跑步机。他们虽然已经在努力前行,然而自己还在不断后退。

有时候,我们也会畅想未来,二十年后,是否就能实现人机交互的大发展?水银泻地一般的VR、AR和脑机接口,哪怕是走在旷野和荒漠里,也像是在小区中散步一般,处处可以歇坐休息,时时都有清凉饮料供应,永远不会担心迷路,一个彻底消除电量焦虑的梦境。

然而,真有那么一天,你我还能跟得上趟吗?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

想要解决这个问题,不仅需要政府牵头,更需要科技厂商们参与。

与年轻人相比,老年人的学习能力显然无法应付科技的迅猛更迭。为了少犯错,少损失,他们宁可一成不变。

2020年11月24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实施方案的通知》公开发布。

工信部印发《互联网应用适老化及无障碍改造专项行动方案》,方案决定自2021年1月起,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为期一年的互联网应用适老化及无障碍改造专项行动。

助老、适老这件事,不能再拖了。

而想让老年人一同分享科技进步带来的便利,援手由科技厂商伸出,是解题的关键。

工信部公布的首批“适老化”和“无障碍”名单中,就网罗了115家热力值极高的主流网站和43个高频使用的app,涉及媒体、交通、社交通讯、电商购物、搜索引擎、金融、医疗等领域,堪称网络时代的“引水入户”工程。

互联网出行平台火速响应,上线“一键叫车”、“老年人电话叫车”功能,针对视力障碍人群推出的“无障碍出行”则覆盖主要城市74座,使携带导盲犬的乘客不再有被拒载的苦楚。

到了医院开门的时间节点,也正是早高峰期间,老年人去医院取药,也能靠网约车顺心直达医院药房。

而各大通讯交互平台,也都推出“屏幕共享”和“远程协助”功能,将老年人与子女千里连携。子女只需要抽空和父母连线,就能通过手指轻触直连老人的电脑,消除“病灶”,避免了叫人上门维修的不必要花销。

国产智能手机品牌随之跟进,在手机中搭载“简易模式”、“屏幕共享”和“远程守护”功能,大大降低了老年人掌握新机核心用法的学习成本。

适老化与无障碍改造专项行动春蕾初绽,却已满山红遍。

对于老年人来说,行走在互联网时代,也如同在冰窖中前行,处处是黑暗和冰冷。在这黑暗与冰冷中的微弱光辉,是由智能手机照亮的。离开家门后,地铁长廊里、医院药房外、银行柜台门口、郊野公园候车处,它可能是唯一的、指引回家方向的光。

学会用智能手机,就等于学会上网。

除了在产品层面做适老化改造,大公司中,贝壳找房还在公益层面做了许多工作。

贝壳找房从2019年起开始发力“我来教您用手机”公益行动,通过定期开展的培训和实操课程,逐个社区地扫除盲点。培训课堂和到店咨询双管齐下,帮助老年人掌握手机基础用法——尤其是与生活相关的功能。公益教学持续开展,已遍及全国14个城市的352个社区,累计开展手机学习课程超过3500节,参与量多达11万人次。

贝壳教给老年人的操作方法是更为本源的模式与套路,是一种标准制式,而非专门与特例。大量的重复教学,对贝壳员工的耐心提出严苛的挑战。这场教学,既是泛读,也是精讲。

可以想象,在未来,一键报警、亲友代支付、老年人健康档案管理等更多适老化服务的提供和接入,也将逐步建立。科技绝不仅是算法与机械,它还是进步的思维与心怀弱者的温情。有人说,技术的进步是在黑暗中踩在坚冰上前行。正因如此,才要向黑暗和冰冷回敬以冷冰冰的代码。然而科技的内在应该是温暖的,因为不讲人情的科技是速朽的。

现在,真正通向科技新纪元的道路,也许正在搭建中了。


user avatar   wo-shi-da-pang-xie-97 网友的相关建议: 
      

辽东半岛从南到北被千山山脉分割,靠关内的一带是海边的沼泽地,如果不在千山山脉建立堡垒群,给后金如鲠在喉的打击,反而退缩到山海关一线,虽然省钱精简人数,但也更难与后金军较量。

右边是千山山脉,竖着截断了整个辽东,度过山脉后是水系纵横的沼泽地,在往西的锦州、葫芦岛、建昌等地人口众多,经济繁荣,并且地形比较平缓。如果清兵全部占领辽东,与明朝隔山海关对峙,京师的守军基本上就可以枕戈达旦,不用睡觉了。

辽东人口在天启年间的战乱向关内大规模迁移,根据明史的说法多达上百万人。崇祯初年清军攻旅顺,从水陆逃难到登莱的辽人也有十余万人。

这些人口心向明朝,反对后金的统治,是优良的士兵来源,比如毛文龙就是在兵败后经过朝鲜的援助,吸取辽东难民在海岛上扎根形成了武装集团。

后金攻打辽东的一系列战争中,大批量的汉人逃亡关内,寻求庇护,后金为了弥补工农业劳动力缺口,不得不多次进入关内掳掠生人。孙承宗等人在辽东建立的一系列堡垒,比如宁远,就通过煮盐、海运、采煤等产业扎稳脚跟,“商旅辐辏,流移骈集,远近望为乐土”。

这样的局面作为明朝皇帝,放弃辽东,放弃数十万子民,拱手将城池、器械、人民全部让给清朝,固然可以说是壮士断腕,但更像资敌。如果一城一池的拉锯战,明朝受不了,清朝更受不了,有人说关外军队时明朝的出血口子,但放弃了关外,大同、密云等重镇不就成了新的出血口了么?

辽东军将制度到后期发展为兵将结合,放权养兵的态度,等于说你在辽东爱干嘛干嘛,地给你,子女财产都给你,你当土皇帝都可以,只要帮我守土就好。从明成祖在辽东总兵改制到正统年间收权,大抵的思路都是如此,后期天启、崇祯用督抚架空总兵,但总兵仍然有相当大的军事经济自主权力,放弃辽东,这些人你也要放弃么?把他们带入关内,他们就会把边境重镇继续变成辽东那样的地方。

当然后来明朝也真的遂题主的意思放弃了辽东,结局就是满汉八旗十几万军队扑入山海关。

明代朝廷的思路有问题,朝廷斗争导致朝令夕改,不能彻底贯彻一种作战方案,放弃辽东和放弃北京是一个级别的计划案。这个朝代已经完全腐化了,辽东什么样,关内就什么样,他无论如何都要对后金布防,布防就要起码十几万士兵,腐朽了的、高度兼并高度瘫痪的明朝财政系统养不起这十几万士兵,无论是在辽东,还是在山海关。失去了辽东的纵深防御和群山沼泽,到山海关只能是更被打的更疼。

辽东这个突出部是扳手腕的地方,你不在这里扳,就要在其他地方扳,挪个地方就能扳的过时不可能的事情。

(网上对这段历史有各种说法,野史地摊充斥,数据真假难辨,所以关评论了。)




     

相关话题

  对终身学习+事业+不婚+不育+安乐死这样的人生轨迹,你有什么看法? 
  怎么看父母常说的「不要跟人家比吃穿,要比就比成绩」? 
  如何评价上海某高中测验引体向上出现大量 0 分的现象? 
  高三男孩,现在准备入手一双价值2500元的阿迪达斯椰子,爸妈反对,家庭月入三万,这样的要求过份吗? 
  教育部提醒广大考生诚信研考,你身边有关于考研的虚假宣传么? 
  是否存在这种审稿人思维:因为完全看懂了论文更增加了将之拒掉的几率? 
  阿里的离职率是互联网大厂里最低的吗? 
  如何构建自己的笔记系统? 
  为什么中国普遍不支持高中生恋爱? 
  如何评价「教育部:河南湖南河北大班额问题比较突出」? 

前一个讨论
为什么年薪二十至四十万的人很少开奔驰宝马?
下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土耳其兑美元汇率暴跌?对全球金融市场会有哪些影响?





© 2024-05-1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1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