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阅读古代文献?读古代文献和读今人著作有什么区别? 第1页

  

user avatar   neopeking1943 网友的相关建议: 
      

阅读古代文献其实是个很麻烦的事情。

一、我们要熟悉古代的语言,无论是古希腊语,还是古汉语,从根本上来说跟现代语言都有着很大的差距。知乎里很多人都认为我们能够“无障碍”的阅读中国古代经典并以此自傲,这实际上是一种傲慢,我至少认真的读了一遍魏晋时期王弼的著作,就已经感觉很多地方并不如我想象的那么顺利。

二、除了语言上的问题之外,还有我们的世界观跟古人之间的差距也是非常巨大的。古人普遍相信神灵或灵魂的存在(中国古代思想是无神论的说法,其政策色彩高于学术价值)以及“天人感应”(西方其实也有类似的看法)之类的说法,因此这种世界观上的差异往往阻碍我们的阅读。对于古代经典进行现代化的祛魅处理,往往会让古代经典的一些固有逻辑丧失,使得我们失却经典本身想要表达的含义。

比如,我曾在《哲学研究》上看到一篇关于亚里士多德的《论灵魂》的“心灵哲学”研究,但是我对于该篇的研究方式表示很深的怀疑。亚里士多德或许就没有一个现代的“心灵哲学”的主体概念,在Michael Frede(我非常尊敬的一个大佬)关于古代自由意志的书中就提到过,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可能都不认为人的灵魂具备一个统一的连续的状态,因此我觉得这种“直接”用现代哲学成果去解读古代经典的方式其实所得很有限。类似的情况其实还不少,我自己反正就发现身边存在很多这种以今解古的“伪·古代经典研究”,而由此产生的一个更加庸俗的产物就是市面上泛滥的《xx读论语》之类的。

此外,我似乎还发现了一个国内哲学界特有的一个文化特征?很多人没意识到自己弄得其实不是古希腊研究,而是德国古典主义哲学或者施特劳斯派视野中的古希腊哲学形象研究……尤其是洞穴比喻和苏格拉底,我反正不觉得走出洞穴的囚徒指的是一个具体人物,这应该是一个泛泛的关于灵魂的故事。


三、人们跟古人之间的阅读方式其实是有差别的,这是我想着重说说的。

在古代,经典是和它的评注(commenteries)融合在一起的。犹太人注经的书就是《塔木德》,基督教也有很多教父写了不少经注的书,穆斯林也是。新柏拉图主义者也给柏拉图的作品写了一堆注解。中国古代的《道德经》也有很多注解,比如最著名的《河上公注》,儒家注六经的书那更是浩繁。总而言之,古人并不是仅仅读一个经典,而是要配合一个“注解的系统”才能够学习这个经典。很多人在研究经典的时候发现了一些前后不连贯的“裂纹”的时候,有没有思考过在这个经典的“注解的系统”之中这些裂纹早已经得到了弥合,而我们却对此一无所知?

这种“经注共存”的阅读方式在基督教的“宗教改革”的时候出现了一个巨变,这就是“唯独圣经”的思想出现。这里面问题涉及的很复杂,甚至于说和当时的历史学科学研究方式转变都有关系,我不想就此太多展开,但可以肯定的是这种思想的出现使得不少人放弃了之前那种“经注共存”的阅读方式,而只关注经典本身。这样的一种思想产生的结果好坏不论,但我十分想强调的是这种阅读方式并不一定能让人通向古人的世界,而是很有可能通向的是一个现代人想象中“伪·古代世界”,因为这种放弃“注解的系统”的方式反而是增大了“一和二”的问题的可能性。

此外,更令我没想到的是,这种阅读方式的改变实际上也深深的影响过中哲研究,德国人瓦格纳写的王弼研究的时候,他就敏锐的指出了从冯友兰开始的一些中哲研究方式充满了这种“唯经典论”的新教气息,而这种研究方式实际上让我们忽略了古人对于“注解”的重视。

以上就是我想为大家提供一些的视角,我甚至于都不敢说自己的思考是新颖的,毕竟我的思考也是通过学习而得来的反思。大家共勉之。

另外,大家也可以参照我这个答案:


user avatar   47221845990 网友的相关建议: 
      

对于中国古代史而言,如何阅读古代文献,这个问题其实是有标准答案的。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找《史源学实习及清代史学考证法》一书来看。该书是对历史学家陈垣先生在讲授史源学课程时的一些资料的整理,展现了陈垣先生如何以顾炎武《日知录》为阅读材料,训练学生阅读古代文献的技巧。陈垣对《日知录》的校注,现已由安徽大学出版社整理出版,可以作为对照。以我所见,这是目前所存不多的,对古代文献阅读的传统训练方法最直观的展示。

我本人是理科生出身,研究领域又是文化气息比较薄弱的清代政治史,自己也没干过校勘之类精细工作,对这种“基本功”的认识比较浅薄。一点浅见,陈垣先生这种比较严格的古代文献阅读训练,其重点是对“白纸黑字”的普通文本作精读:

  • 配合词典,通过字义、词义的辨析,去准确把握撰者要传达的意思;
  • 通过考证文献中各句的来源,将文献从扁平的字句集合,定位到中国古代历史文本的体系之中,从而看到这些文本背后的知识脉络,也就是去展开文本的结构;
  • 虽然陈垣先生在这方面展现得较少,但毫无疑问,精读还有第三个层面,也就是将不同地方描述相同、相近、相似事件或心态的句子关联起来,进行比较,以推断通例或特例、普遍与个别的事实。

经过这些处理,读者就能发现在“古书上的几句话”背后有着怎样的含义了。现在很多大学课程依然采用类似的教学方法,开设读书班,青年学人需要学分的就正式选课,不需要学分的话就可以比较自由地参与。连续参加一段时间后,青年学生往往都有所助益。阅读的内容也不必非得如《日知录》一样贴近中国古代史学传统文献,可以根据所在领域的不同,选择有价值的文献。例如我听过一个宋代的读书班,阅读《宋史》,讲者往往对照《宋会要辑稿》来检视其文本,外行如我只能干瞪眼(当时《辑稿》还没有点校本,翻检甚需工夫)。没有读书班的话,自己也可以用类似的方法来精读古代文献。我觉得如果有可能的话,青年学人最好都体验一下这种精读训练,不然年纪大了就体会不到了。

当然,的确不是所有领域、所有学者都需要作这种严格的阅读训练。一方面,这种精读相当费事,在处理大量文本时,实在太花时间了。另一方面,很多历史文本本来就是比较随意地被创造出来,经不起细细研读。例如围绕明清地方史料或地方志展开工作的朋友一定都了解,许多文本既没有字字珠玑的微言大义,也没有“引经据典”的深度,它的意思就是字面的意思。这一类文献的阅读,往往更考验研究者的体力与理解速度乃至对信息技术的熟悉程度,技巧性的东西要弱很多。

我的看法,古代文献阅读训练,归根结底是在培养一种“寻找文献背后的信息”的意识。与当代文献不同,古代文献除了有文本层面上的表意功能,其版本源流、题叙等附加文本、流传过程等情况都会提供额外的信息。今天的读者往往忽略这些潜在的信息,因此需要一种精细的训练来培养对古代文献意识。有些文献信息量较大,就需要仔细考察;有些文献信息量较小,就可以粗疏些。

在这个框架下,可以根据研究领域的需要,对训练方法作相当大的修正。例如清代政治制度史的一种典型的文献训练就是精读《清会典》的某些部分或《清史稿·选举志》等,这时候我们所参照的文献就不再是陈垣先生所指出的《太平御览》等经典文献,而是《清实录》或其他官书、档案。再如,《清经世文编》收录了清中叶经世学派眼中与国计民生有关的政论文章,读者可以查找这些文章的出处,进而了解文章的背景及影响,这就不仅是一般的读书了,而更接近于为专题研究做准备。

与古代文献相比,今人的研究读起来就可以轻松一些。特别是近些年的新出著作,或是与自己的研究领域没有直接重叠的研究,经常只需要看大概的意思就可以了,不必穷究细节。一般而言,在专题研究中,期刊论文的发表周期最快,篇幅适中,而且审稿比专著要严格,适合初学者从常识开始去熟悉一个问题。一篇论文一般只讲一个问题,所以初学者不必摁着一篇文章仔细读半天,除非真的很必要或是文章非常精彩。对于自己还不太了解的领域,读几篇优秀论文可以比较容易地了解这个领域的大致路数。而对于自己已经有些了解的领域,追踪新出论文中质量中等以上者,则可以捕捉更多细节、丰富自己的知识。

我的经验是,今人著作的阅读,最好能够有专题性的阅读目录,分清主次,在一段时间内集中阅读一个专题,这样效率较高,收获也比较大。而且在阅读后,最好能有较为高效的读书班,学生可以简要报告读书心得,领读者或教师可以给予指点。但这种做法对一般学习者而言实在有些奢侈,很难有如此方便的阅读目录,读书班同人和教师则更是可遇不可求。大多数情况下,我们还是只能挤时间抽空看书的。或许我们能做到的,大概也只能是尽量提升阅读量,并且做点读书笔记了。


user avatar   guo-xue-shang-guan-qing-chen 网友的相关建议: 
      

深圳房价的天花板不是一个价格,而是一种状态。

什么时候,中国的发展基本到位不动了,深圳城市到极限了,大家不愿意来深圳了……那个时候,自然房子就到头了……否则,全中国的财富、人才、资源向着一个小地方集中,就是房子都是空的,也不可能便宜下来……




  

相关话题

  李白和杜甫的友谊是怎样的? 
  如何看待小学三年级「因家长未帮子女批改试卷,老师发短信称:我感到失望」? 
  仁宣之治和康乾盛世两个时期相比,哪个国力更强? 
  犹太人为什么这么聪明? 
  以现在的世界格局,可以预言一下未来一百年以内的走向吗? 
  为什么要保护农业,为什么像美国等发达国家对于农业的保护更甚? 
  为什么很多西方国家的教育从开始就与宗教密切联系甚至会为宗教服务,我国却没有出现这种情况? 
  三清教育队是哪三清? 
  有哪些历史学界争论不休的历史问题? 
  我是上海一所不错大学的大一新生。为什么发现很多人都在图书馆学习? 

前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政法类院校被强制使用“马工程教材”?
下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程碧波的文章《从旧地图研究尼罗河出海口与两河流域演化》?是否符合史实?





© 2024-05-16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16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