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为什么央视那么多请超一线大厨来做的烹饪节目没火,只是一般厨师厨艺的美食作家王刚却火了? 第1页

        

user avatar   bu-zhi-dao-jiao-sha-25-51 网友的相关建议: 
      

央视本身作为一个全国性媒体,覆盖面太广了。王刚的观众是经过选择的,所以王刚可以轻易的做他想做的节目。央视则不一样,全国各地,从黑龙江到西藏到海南,都在看央视。就像你不可能做出让全国人民同时都喜欢吃的菜一样,你也不可能做出让全国人民同时都喜欢看的厨师节目。

同时央视还属于体制内,那就更加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整个包学包会的川菜,会不会被江浙广东人投诉太辣?整个包学包会的广东点心,北方人是不是又要投诉太淡?整个宽油的,是不是要被老人家骂浪费?所以最后就是云里雾里整一通,让你会做饭的看着烦,不会做饭的看完还是不会。最后做出来不好吃?只能是你自己的问题了。


user avatar   chekahou 网友的相关建议: 
      

央视不擅长做好节目,但擅长搞黄节目

《舌尖上的中国》当年够火爆吧?刚播出就被评为中国最顶级的原创纪录片。但当初央视除了打发要饭似的投资了450万,其他啥都没干,总导演陈晓卿拉着一帮体制外朋友,靠一块钱掰成三瓣花,愣生生地以十分之一于BBC纪录片的制作成本,把这部纪录片拍成了

凭借对中国美食文化的深刻理解、加之以精美的镜头、优美灵动的配乐和听了令人垂涎三尺的配音,一经播出迅速抓住了全国吃货们的心,并在豆瓣上取得了9.3分的超高成绩。从此,《舌尖上的中国》成为中国美食的一张家喻户晓的名片

第二季,央视追加了投资,在第一季的基础上做了些创新,展现美食治愈尝试加入了更多的生活故事,进一步的探讨食物和人的关系,虽然在评分上有所回落,但是整体没有太大的问题,依然还是我们熟悉的“舌尖系列”:

成功的背后,也有一些让人遗憾的地方,那就是央视把除导演之外的制作团队当成了“透明人”,在公开场合基本很少提制作团队,比如在当年5月10日《舌尖1》的首映式上,除了导演,根本没有邀请制作团队去现场

这种对创作团队的不尊重态度,直接导致《舌尖3》的崩坏

或许是《舌尖1》《舌尖2》让央视尝到了甜头,在大投资大制作(上千万)的《舌尖3》上,从导演到整个创作团队都进行了一波大换血,换上了“央视老人”——在央视内负责纪录片栏目的刘鸿彦,此外还请了中外联合制作团队参与

据说,第三季拥有近200人的制作团队,特邀外籍摄影师、剪辑师加盟,制作团队足迹遍布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100多个地方,采访300多人,纳入400多种美食...

按理说,这么“壕气”的投资,这么“豪华”的制作团队,《舌尖3》应该更火爆吧?

然而事与愿违,《舌尖3》不但因为故事内容太多、食物展现太少、剪辑混乱等问题被大家狠狠吐槽,而且很多内容缺乏常识性...种种问题,让《舌尖3》的豆瓣评分跌到了5.8,基本宣告了《舌尖》系列节目的扑街

你们觉得,是任长箴及其制作团队不愿意继续拍摄《舌尖3》么?我相信只要工作过几年的朋友,对立面的猫腻就应该了解的差不多:桃子熟了,躲在一边的猴子就趁人不注意,把桃子偷走了...峨眉山的猴子甚至能直接去你手里抢...

在那个单位,最常上演的戏码就是“劣币驱逐良币”,里面早就充满了尸位素餐、溜须拍马的蛀虫,而业务能力可能是最不被看重的。它最擅长的事就是让优秀节目夭折,打击封杀那些不听话的人,即便红极一时的如陈佩斯,也不能幸免

评论区有个大V朋友说不是台里的人能力不行,而是太重视了,用力过猛的结果。对此我想说,用力过猛本身就是不专业,好的导演和制作团队,起码应该知道观众想看的是专业的美食本身,而不想里面掺杂太多的“人文内容”,更何况《舌尖3》本身美食内容错误百出,就已经是非常的不专业了,无论从节目立意、调性把握,还是内容编辑、后期剪辑的水准,都比《舌尖1》《舌尖2》差远了,你告诉我这是所谓的专业?

最后,对于没看够《舌尖》系列的小伙伴,推荐由《舌尖1》主创团队原班人马打造的《风味人间》《寻味东莞》两部纪录片,也是非常不错哦


user avatar   sun-wu-kong-93-21-81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题目出的不妥当,怎么不直接问为啥现在看央视节目的人少了,拿着手机刷短视频的人多了。

这不是顶级主厨与普通主厨的较量,这是传统媒体节目与新媒体运营直接的差别。电视你想看就看,过时不候;网络视频却是长期驻留还能搞平台推送。

题目中央视推出的节目是指《厨王争霸》吗?那央视产品是竞技节目本身而不是厨师,而王刚视频推出的产品恰巧是其本人。大家看《厨王争霸》也就是开开眼界,即吃不到,也不能自己复制,知道有那么个玩意儿看一遍也就得了,能有多客户黏性?更加不用说粉丝了。网络平台不一样,你关注播主账号哪怕你忘记了也会推送,你不取消关注就一直链接,甚至点击相关视频也会按照算法进行归类推送。

这问题的逻辑,就像问电视体育频道F1赛车节目为啥没有网络平台上评测民用乘用车的视频账号火一样。那玩的是一类东西吗?玩的是完全重合的一类人吗?

凭我个人的感觉,王刚出现在我记忆中是因为他做“宽油竹鼠”这个视频。

作为一个江南人士,不懂啥叫“宽油”,更不懂啥叫“竹鼠”?好奇打开视频一看,嘿,还有这么大只的,可以家养食用的老鼠,好奇心使然,印象特别的深。说实话,我对王刚的印象,当初还没竹鼠深,先看的华农兄弟后看的他。疫情来袭扑杀竹鼠的时候,我内心还小小愤恨了一把这种管理一刀切的行为,貌似竹鼠们坑杀的冤呐。后来,又看到了他教怎么烧娃娃鱼,毕竟娃娃鱼做的菜我也没进过,我这不争气的好奇心呐。

再一次对他的视频有印象,是买了一口铸铁锅搜“开锅”视频,我闲来无事看了十几个不同播主的视频,连国外的都看了。看他的一个开锅视频我慌了,真的慌了。为啥?他讲的是饭店买的廉价薄皮熟铁锅的开锅工艺,其中重要的一步就是“烧蓝”然后过水。且不说小媳妇傻小子们在家把整个锅烧的通红有多危险,生铁锅(铸铁锅)由于材质脆硬根本不能这样玩的。由于他讲的时候没有特别讲明只适用于熟铁锅,印象中视频留言就有人说不知道为何自己锅弄坏了。唉,弄坏是好,别把人弄伤了就麻烦咯。这让我感觉,他的视频是厨师长教学徒怎么工作比较确切?

最近一次让我对他加深印象的是他最近教别人怎么吃大闸蟹,在好几个社交平台都看到。教怎么蒸蟹的步骤没问题,不过有江南地区的人提出他蒸的时间太长了。但有一个不光是留言有网友提出,我也惊讶的发现他说的蘸料配制方式不妥。因为“清蒸大闸蟹”属于“苏菜”经典,江南大多数地区的蘸料都是米醋加姜丝加糖,考究的再加一点点黄酒然后加至温热作为标准款。但他的蘸料没加糖,没加热,但加了点酱油。所以也有几个网友留言表示了异议。为啥这么吹毛求疵,因为大闸蟹真的不像王刚在视频开始的时候说的:“大家好,今天我教大家来做一道家常菜……”。

说这些不是为了针对王刚师傅,只是说明他的视频内容水平在普通厨师的正常能力范围内。其他饭店正常的主厨会做,顶级饭店的主厨更会做。别说顶级饭店的厨师不会做家常菜,大饭店厨师也会做鱼香肉丝和蛋炒饭,也可以不需要特殊的调料和食材,甚至顶级饭店主厨有能力仅凭烹饪技巧就可以让家常菜更可口。

如果是顶级饭店的主厨来做家常菜的教学视频也能做的很好,只要他愿意在这上面花精力。可惜,我目前还没在网上发现几个五星级酒店主厨录制的家常菜教学系列视频,拿手菜那是商业机密就不会随便公开展示啦。

如果在同一个赛道比赛,应该把在网络社交平台的视频炒菜教学账号放在一起比较。

以上是知乎账号“短视频工场”在去年11月初的数据,差不多距今一年。在同一个平台上王刚的粉丝排名也很靠前,但强中还有王中王。关键,在上图中排名比王刚高的两家“人格化教学”的美食播主,貌似都不是正经的专业厨师咧。 是不是知乎下一个类似问题是“为什么专业的厨师长王刚的做菜视频没有业余爱好者的做菜视频火?”哦,别笑,这是一个有关网络平台运营号精髓的财富密码的好问题。

有意思的是,好像头牌状元“麻辣德子”在知乎不太受人待见,相关他的问题回答寥寥无几,而且评价不高,远远没有王刚在知乎的人气兴旺。

图中同一个运营方,“懒饭”只做菜不露脸甚至不说话的纯教学视频,目前在知乎的关注量远超王刚的人数,好像要一倍了。

另外,网络平台的运营不像电视台卖广告时段,实际上是流量转化的盈利方式,“点”不一样哦。

说实话,在微博的新闻媒体号大面积报道李嘉琪之前,我不知道所谓的口红一哥是谁,我从来没听说过。在这几天所谓“辛巴酒店怼保安”事件上热搜后,才晓得快手也带货了,辛有志的名号才刚听到。所以,这种问题提出来有啥意义或目的呢?


user avatar   fu-tu-34-37 网友的相关建议: 
      

很简单啊,央视做的节目是外行领导内行,王刚做的节目是内行亲自下场。

下面详细解释:

1、解说:

央视做的厨艺节目,是不是必须得有个即话唠又愚蠢的主持人,主持人可能对基本的厨艺操作都懂,但非得装成什么都不懂似的,一步一插嘴,询问每一处,还必须得做出夸张的表情和惊讶的语气,跟三十年没吃过饭似的,承不承认吧,图我就不发了,太伤人;

王刚是自己给自己做讲解,主动地表达厨师自己的思路和想法,这就和外行的主持人拉开差距了。

2、指挥:

央视做节目,甭管你多大牌的大师,只要你进了摄影棚,就得听从节目制作人和现场编导的指挥,让你干啥你干啥,让你说啥你说啥,让你抬头你得抬头,让你转身你就得转身,让你看这个机位你就得看这个机位,让你重来一遍你就得重来一遍……看多了你会发现大师们一般都会进入一种沉默和顺从的状态,安静的操作,问一句答一句,问什么答什么;

王刚,现场的锅碗瓢盆、水电煤气、手机灯光、各类食材,统统都得听我的。

3、剪辑

央视的后期啊,这期请到的是某某大牌,必须多留一些“带人的镜头”,多给大师脸部特写,全神贯注工作的那种,恨不得做成表情包;再接几个手部操作的特写,这可是大师的手法啊,真妙;再多加几个漂亮的美女主持人的镜头,那种即期许又关注的眼神,漂亮;要交代现场人物位置关系,切几个全景镜头,再来几个多人半身镜头,看不清案板没关系,做节目么,人才是节目的核心啊!

王刚:案板一个俯拍长镜头,炒锅一个侧面长镜头,出锅时来个特写,搞定,我是教做菜的,看不到人没关系。

4、广告:

央视里,这一块是太太乐鸡精的广告位,不能遮挡,这一块是海天酱油的广告位,要露在最前面,这一块是苏泊尔的广告位,必须用这个,主持人需要在过程中提到A品牌几次,提到B品牌几次,导播将分别在第几分钟、第几分钟和第几分钟插入30秒、60秒和120秒的广告,最后由主持人感谢C品牌和D品牌的赞助,并且和观众约定下周同一时间再见……然后接下一时段的5分钟广告……

王刚:没人找我打广告……这是王刚牌火锅底料,不喜欢自己动手的人可以到我的淘宝店铺买一点。


其他还有很多我就不一一细说了,央视作为一个综合性的媒体中心,最良心的节目还是“普法、反诈骗、反传销、反会销、反套路贷、明察暗访、各种卧底”等社会学内容,一旦进入到某一专业技术领域,央视的运行模式限制了它自己水平的提升。

插播二更:

这不是王刚一个人的胜利,这是草根厨师的黄金时代,是移动客户端小视频普及孕育而成的的人民群众的文化胜利。

来一段我的“云师父”东北厨子赵大鹏的视频作品:

我这个没什么素质的“云徒弟”管这段视频叫“灶头蹦迪”。

你能感受到那种发自内心的,热爱劳动的精神么,你能感受到那种天生吃货的洪荒之力么,有感觉就对了。

当然灶头是工作的场所,不可能蹦迪的,蹦迪是后期bgm的效果。

在知乎备份一个视频,防止有人看不到上面的链接内容,这乎乱改长宽比很讨厌啊。

https://www.zhihu.com/video/1321567644319571968

等会儿我再筹备一个央视的视频,给你们看看。

这是2020年10月9日的《厨王争霸》,这已经是后王刚时代的节目了,而且应该算综艺娱乐节目,通过预设的规则进行一场有秩序的团体竞争游戏,拿这个做对比主要是因为这个节目代表了央视做节目的大部分思路,是团队合作的成果,参与者比较多,用在我这里做例子不会将过多的负面观点集中在个别努力工作的好员工身上,拿刘仪伟做对比我于心不忍,就让厨王争霸替兄弟们顶雷吧。

如果有人看不了上面的链接,我截取开头的几分钟放在知乎,看个意思。

https://www.zhihu.com/video/1321767589228097536

每一句“欢迎来到…”、“欢迎回到…”、“上一阶段…”、“下节预告”什么的,都是预留插播广告的接口,当初在电视播放时,会有很多几十秒的广告插入,现在留在数据库里的视频已经不包含那些广告片段了,但这些预留的接口还在。

这个节目的摄影师喜欢用过肩拍摄的方式交代人物关系,漂亮女主持人很贴心的穿了一件吊带长裙,于是每次我都“哇真白,摄影师加鸡腿”。解说词的撰写者似乎不是个下厨的人,但是文采很好,成语引用信手拈来,习惯用成语来做排比,特会抒情,但就是跟菜不沾边。旁白的声音一听就是播音系科班出身,浑厚有磁性,跟《走近科学》似的。为了节目效果,栏目组通过规则设计限制、制约了厨师对食材和调料的使用,这种设计在网络视频制作者身上不可能发生,不管多高水平的厨师,来了央视也是被捉弄的对象。所以……央视有一百种把节目做好的方法,但唯独不关心把菜做好。

一个好厨子,即使转世投胎了,也不忘自己一身的本事。


https://www.zhihu.com/video/1321802461145505792



---分割线---



一更:本回答是本人原创,只发在知乎社区。无奈被股东家百家号抄袭,未经本人授权,还请大家教教我如何应对抄袭者。

抄袭者为“跳蛙娱乐”

感谢知友及时发现抄袭者,并告知我。 @知乎小管家


user avatar   allen-63-88 网友的相关建议: 
      

你以为王刚火的很简单?

仔细想想你会发现,其实还真没几个人能复制他的成功。


1.极强的个人综合能力与执行力

先说口才。

我们见过不少节目上的厨师,其中手艺精湛的很多,获得的奖项也颇丰。但口齿伶俐思路清晰烹饪厉害又解说风趣有条理的真不多。

有人说因为主持人反客为主抢了厨师风头,这个不敢苟同。实际上,大部分之前节目上的厨师都分为两种:

一种不善言辞,说话啰嗦口音重;一种过于喜欢炫耀,描述重点在故事文化而不在技术手法。

这两种其实都没什么错,毕竟厨师的工作本身距离解说主持就离得很远,实际上大部分口才不错的厨师都是主持人身份为主,爱好美食懂做菜而已。

这种定位在互联网时代之前无所谓,因为电视是娱乐节目,大家看重的往往不是知识内容而是娱乐性。

但短视频的互联网时代,观众圈层分化了——

一部分喜欢娱乐效果的在看吃播和美食博主;

另一部分喜欢厨艺的则需要高专业性、低门槛、知识量丰富、语言精准干脆的厨艺教学类视频。

可以说王刚在做视频初期所选择的定位准确符合了当时后面这批观众的需求。

再说其他能力。

或许当时也有其他人想到了做一些类似的视频教学。

但想成为一名UP主,有了点子之后,综合能力和执行力才是重要的。

至少,你需要有一个单独的专业操作空间,方便布置拍摄和炒菜演示;

你需要有一套半专业的打光、摄像、收音设备,录制视频;

你需要懂得剪辑、配音、字幕,或有个默默无名时期也愿意帮你的朋友;

你需要选择正确的平台,持续的上传高水准的内容,并与粉丝互动,运营账号。

你可能觉得为了成功以上都不难,但你想过:

他是一边做厨师,一边在看不到一定成功的前提下,持续在做这些事吗?

不说厨师这个行业本身就是劳动强度比较大的职业;

哪怕在今天,每天上了一天班晚上再投入几个小时干一份短期没有收入的副业,且不一定会成功,有多少人会坚持?

在刚开始做视频时候,可没有MCN公司和赞助帮忙;所有工作都要自己做,或者花钱欠人情请别人帮忙。

在有一份稳定收入的厨师职业情况下,有几个人会“不务正业”的把大量时间、精力和经济投入到这种事上面?



2.很强的个人品牌策划能力和脚本能力

如果看了以上这些你还不服气,我们再来说说内容上的特点。

开局永远的那句“大家好我是王刚”,看似平平无奇,但就是这句重复了几百遍的话,变成了鲜明的个人品牌。

这种台词绝对不是巧合,而是作为个人UP主从节目品牌与策划上就有的预先设计。

如果你观察一些经典的小品或话剧表演,会发现演员也会有类似的“角色设定”强化方法,给角色安排一个非常有特征的口癖或标志性动作。

这样能让观众很快的记住演员,并通过标志性动作建立起对他的好感,好像熟识的好友。

估计不少人要说,“这不是UP主都会介绍吗?”实际上在今天的确算是常识,但在2017年那个时候,能想到这么做的人实际很少。

其他一些热词如“好心摊主”“宽油”则属于无心开花的结果,但能敏锐捕捉到评论和弹幕中的热点,在之后的作品里去有意识强化引导,变成自己作品特色,也需要敏锐的嗅觉。

如果你仔细看可以发现,王刚视频的解说是非常有规律和模板化设计的。

首先我们准备XXXX,(如何处理),备用
下一步我们处理XXX,准备适量XXX(如何处理),备用。
喜欢XXX的同学可以忽略
我们在锅中加入适量(清水/热油)烧开。
中途加入适量XXX,(为什么),(到什么状态),即可出锅装盘。
一道非常美味的XXX就制作完成。
下面是技术总结,(怎么做),XXX的技术总结完毕。

这种清晰、明确的解说词不但形成了自己的鲜明风格,还帮助观众印象深刻的记忆视频的要点,形成一种节奏。

就好像课本里面的“定理”、“例题”,让阅读学习的思路非常清晰。

这显然不是无意中的巧合,而是精心对台词设计的结果。

不说多余的话语是因为主播对自己的定位从开始就非常清晰,不需要插科打诨做过多娱乐效果,在擅长的领域形成自己独特的魅力。

剪辑的风格上也有非常鲜明的个人风格。

所有的镜头和剪辑强调一种干净利落的“凌厉感”,没有多余的动作或太繁杂的预处理工序,视频里一些等待和重复的工序基本都剪切掉,配合上准确、干脆的话语,给人赏心悦目的体验。

因为短视频平台的黄金长度是30秒到3分钟,多余的词汇不需要,必须短时间内给予观众丰富的信息量和精准的有效内容。

这些都需要有比较不错的编辑和脚本策划能力,以及对目标观众观赏需求的把握。


3.最后再说说时机

题主说的超级大厨的烹饪节目没火,其实并不客观。在电视为王道的那个时代,不少做饭节目可是成就了很多国民级美食大咖的 ,有让家庭能准时坐在电视机前等着看的号召力。

到了短视频时代,第一波能敏锐感觉到新变化和机会的人,才能更容易成功,当然前面说的成功要素依然不能少。

有时候很多事情有人做过,后面的人看起来好像平平无奇,但在前面没有参考对象时候,能想到“这样做厨艺视频也可以”本身就是一种能力和眼光。

其实,题主的问题如果套用在所有这一代网红KOL身上,基本都适用,因为他们本身都是平平无奇的普通人,设备不如专业媒体,但依然能够成为新一代的流量明星。

实际上,能像他一样,在火了以后依然没有接太多商业广告,坚持以初始风格持续更新的很少。

这需要非常强大的自控力,以及对视频作品的专业态度,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

早2017年3月上传了第一条视频后,据报道说,仅仅7个月时间,2017年10月,王刚就做了决定辞掉厨师工作,购进全套餐厨设备,回到富顺老家,开启了自己的工作室。

在3年前的那个时代,90%的人还把短视频当做炫耀生活消遣的娱乐APP,直播还如日中天,能有这个魄力,抛弃努力了七八年正步入正轨的厨师行业,第二次的决策魄力不可谓不大。

其实,市面上的大部分个人UP主都面临一个尴尬:防模仿的门槛太低了,很容易被后来者超越。

而这种专业能力+专业精神的组合,成为了少有的难以被模仿的风格。

正所谓:比人家会做饭的,没这个跨界勇气;比人家会当主播的,又没人家会做饭。

站在外面看,好像很普通,没有什么突出优势,但如果自己尝试去做一下,你就会发现,没有人能随便成功。


下面做一下技术总结:

1.想要当UP主,最好有一定的专业特长,强化自己的强项,巧妙将弱项用风格避免。

2.要明确视频目标群体,围绕群体需求打造内容。比如专业知识和娱乐可以是不同风格。

3.要对机会有判断更要有实践的勇气,一开始不需要准备多充分,持之以恒不断进步。

4.将内容模板化进行策划,能帮自己形成风格,更容易后期快速批量产出。

5.普通人成名后的下一步是挑战,怎样坚持风格兼顾收入要想好。

技术总结完毕。


user avatar   li-bu-xu-fa-tan-hua-la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你们不是不喜欢一线大厨的烹饪节目

你们只是不喜欢央视罢了。

就拿数据说话,《回家吃饭》收视率经常是CCTV2当日收视冠军,日平均收视率0.2%-0.3%左右,别小看这个0.2%,这代表中国每天有六十万到一百万户左右家庭每天收看《回家吃饭》,王刚的粉丝数又是多少呢?

要说简单易学,《回家吃饭》比王刚好学多了,王刚的很多技艺和料理方式恕我直言,你们都是看个热闹,在弹幕留言:没那刀功,宽油劝退的不都是你们么?而《回家吃饭》里无论是各路演艺明星,网红大厨,真烹饪大师有很多在家庭厨房里的替代做法,人家切菜也就是我们正常人的切法,没有王刚那么利索的刀功。像上一回有个明星做了一个健身教练无油低脂版的锅包肉,连烹饪大师都称赞他这个不错。

《天天饮食》现在也比你们想象中的接地气多了,没有宽油,没有猛火,没有各种花哨的刀功,反而经常会来一些时令菜令经常下厨房的人茅塞顿开。

说到底:

王刚是给平时不下厨房的小年轻们看着过瘾的。

央视有自己的收视群体。

而且往大里说去又和碎片时间,媒体载体,年龄区分这些东西有关了。

你们连CCTV都不看,又怎么知道人家烹饪节目不火呢?


user avatar   leon-3-75 网友的相关建议: 
      

介意,当然介意,那些说什么再正常不过,都什么年代了,你真爱他应该包容,blabla的,那你们就再互相都和ex同居过的人在一起好了呀,挺好的,没必要还贬低一下别人。听听说的这都什么话,说的这么冠冕堂皇又高尚伟大。你能包容人家打过胎家里贫困又难看?如果你能,我敬你是条好汉。我没你伟大,我的爱庸俗又渺小。介意的人,或者说题主!你也完全不用管他们说什么,该介意就介意,自己的人生自己做主,日子到头来还不是咱自己过。


user avatar   peng-jin-97-59-2 网友的相关建议: 
      

首先你对友谊怎么定义的,如果是指君子之交淡如水的那种友情,我觉得我在知乎上认识的兄弟和我几乎都是纯友谊。

我们只聊人生,工作,生活,只字不提风月,说真的,我们之间的友谊太纯了,完全没任何杂念,如果你跟我说我们不是纯友谊,我都觉得你在侮辱我们。


但是如果你说的友谊是那种互相知道对方的一切事情,已经把对方引为人生的知己了。彼此之间完全信任,发自内心的欣赏对方所有的优点,能包容对方所有的缺点,而且不出意外,两个人准备相处一辈子。

这种情况,你跟我说这是纯友谊,我不太信。或者说我是有一点点信的,毕竟这个世界太大了,总有一些人,非常的欣赏对方,但是对对方是真的没有红尘中男女之间的那种兴趣。

比如说女方喜欢大叔,男方喜欢御姐,但是男方是小鲜肉,女方是萌妹,彼此觉得对方贼优秀,但是就是不符合自己的喜好啊,那确实可能存在纯友谊。

但是我信归信,我不接受我的男人有,也不会让自己有,这是底线问题。都有灵魂上的知己了,另一半的存在是干嘛的,身体上的伴侣吗?

或者说的再直白点,我相信有,但是我不接受这种关系的存在。


user avatar   shen-lin-31 网友的相关建议: 
      

喜欢烘焙,刚开始,偶尔做做蛋糕,面包。我的建议准备如下就好,其他东西可以根据喜好慢慢添制。

1、烤箱:容量不低于30L,功能上至少可以做到单独控制上下管温度

2、厨师机:喜欢烘焙,不建议购买面包机,想做懒人版简化版面包的可以考虑,直接买厨师机,用处多,可以揉面团,打发奶油,打发鸡蛋等等。

相对便宜些的厨师机千元以内可以满足基本家庭需求。当然预算够的话可以买性能更好的。家用的,几百元,几千元,上万元都有。

3、电动打蛋器:电机尽量皮实一些,太弱的机器使用多了电机会烧。不过要在分量和性能间做一个平衡,好的电机内部铜等金属材料用料足,但提起来的手感很重。

比如,我最后添制的,太沉了,手提打时间久了会酸,所以有时候偶尔还会用原来的小机器,那个轻巧。

后来的机器,动力不错,打发蛋白速度快,不过价格也贵,够买之前的三个了,算是各有利弊吧。

4、手动打蛋器

5、厨房秤

6、橡皮刮刀

7、打蛋盆两个:盆深一点更好用,打发不容易飞溅。

容量建议2~3L,一大一小最好,其中一个大一点的盆,建议容量不小于3L。这主要是在做全蛋打发时,体积会膨大的很大,如果6蛋的配方,2.5L满足不了要求,3L都会满满一盆。

材质建议不锈钢,虽然视频里经常看到玻璃容器,那是为了视觉效果,实际用的时候,玻璃容器还是很沉的,举起来远不如不锈钢容器轻松。

如果有个盖的就更好了,可以做为面包发酵容器来用。

8、擀面棍

9、毛刷:硅胶易清洗,棕毛感觉上更健康

10、隔热手套

11、6寸8寸活底蛋糕模各一

12、带盖吐司模一个


user avatar   xiao-xiao-yi-98-74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其他方面不清楚,不过如果单就地形相似度来看,巴西无疑是与福建省相似度最高的地方了。理由如下:

1.人口密集的区域都集中在沿海狭长的平原地带,尤其是两者都集中在东南沿海。

2.多山少平原

3.巴西北部是亚马逊热带雨林,是巴西森林覆盖率最高的地区,福建北部的闽北也是福建全省森林覆盖率最高的地区。




        

相关话题

  如果孔子穿越来现代社会,一边延续过往理念、一边发展新哲学,他最坚持的、和最先放弃的想法,分别会是什么? 
  为什么很多大学生明明每月生活费达到1500,却还过的很拘束? 
  如何看待 11 月 13 日阿里巴巴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有哪些值得关注的信息? 
  从你所在的行业来看,什么样的发展才是「高质量发展」?当前还有哪些不足之处? 
  如何看待搜救驴友的救援队断水,得救的驴友却在山下烧水泡茶? 
  我该放弃.NET吗? 
  面对别人恶意的挑衅(自认为),该如何做出有力的反击? 
  如何评价贾跃亭? 
  如何看待医生看过父亲最后一眼重返手术台? 
  为什么韩国总统多半都没有好下场? 

前一个讨论
为什么 AN225 无法复刻?
下一个讨论
俄罗斯与乌克兰发生的这场战争,谁会成为真正的赢家?





© 2024-12-2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2-2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