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大明王朝中嘉靖召见装疯的杨金水,通过对话知道杨金水的忠心不会胡说八道,是不是才放他一条生路? 第1页

  

user avatar   du-jun-jian-1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其实类似的问题我也回答过,这个问题也确实是一个很有水平的问题,那就把这个问题尽可能全面的回答一次。

这个问题实际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杨金水的生路在哪里?(这部分是以前的回答)第二部分是杨金水为什么会被皇上软禁起来,而非杀掉?(这一部分是专门讲杨金水获得赦免的新作)

首先说说这第一部分,生路何在?

对于杨金水而言,因为海瑞审到了宫里,还有十分要命的证言在。杨金水已经搅进浙江朝局漩涡的最核心之中,几乎是必死之局,不仅他要死,还要牵连一大批人出问题。

所以杨金水疯是有很明显的政治目的。但这个政治目的现在说稍早了点。在第一部分结束再说比较妥当。当然,这里可以提一嘴,装疯的目的就是去杨金水的“大罗生天”。

现在说说杨金水最基本的政治意图吧:

先说为什么杨金水必须避开审问:杨金水在浙江织造局这些年,知道的宫里的事儿太多了,如果从他这个口子突破,只要突破一点,那宫里的吕公公怕是第一个要他死。宫里的吕公公靠着一个杨金水就可以供应宫里嘉靖和十万太监宫女的开支。宫里烧碳要烧银碳,洗脚要用60年的茅台,熏香要烧檀香木。这笔帐是私帐,而嘉靖和宫里的吕公公之间的帐分不开(也就是海刚峰说的家国不分)。所以,杨金水无论如何不能扯到宫里,一旦扯到扯到宫里,那么先是吕芳因贪污被皇上问罪,再是皇上因此被玷污圣名,而被百官问罪,在千古史书上记下骂名。闹到最后连皇上定会要他的命。

既然定了要避开审问,为什么要疯?

杨金水一不能请罪,因为他已经涉到大案里面去了,即便请罪也要先审完这个钦案,一旦审完,杨金水一个人就能把大明朝上上下下全牵出来,他也说:再审下去的话大明朝就让他(海瑞)给搅了。

第二,杨金水不想死,他当时看到沈一石的账册才意识到沈一石没有把帐里牵涉宫里的帐做平。已经吓个半死了,这才说出:家破人亡就该入十八层地狱,逍遥法外,才能升“大罗生天”。所以杨金水在这个时候就已经想好一切办法,要逃得一命了。

而实际上那个时候他也能逃得一命,因为沈一石没有把打着制造局买田的事儿做在他头上,他替宫里做的脏事儿自然有吕公公,也有皇上来擦屁股。所以没人会审他。即便说到毁堤淹田,那这个案子皇上也定案了,也就是皇上开脱过杨金水,圣谕是杨金水无罪。若要再审,无非是治严党的人了。因为皇上和吕公公手下弄银子得力的人也就这么几个,能保自然要保。到最后,他最多也就是治个失察之罪。

(Ps:插句题外话,郑泌昌、何茂才也是因此想着绑着宫里的杨金水,试图脱罪。)

那杨金水为什么要疯,也就很明白了。

其实杨金水在疯前做过最后一次努力,希望赵贞吉能让郑泌昌、何茂才在牢里自尽避罪。可赵贞吉立马问锦衣卫,把责任推给宫里。锦衣卫:这两个钦犯不能留了;赵贞吉:杀他们灭口?;锦衣卫:这么大两个钦犯谁敢杀人灭口,我说的不能留是不能留在浙江了。

既然郑泌、昌何茂才因为个中角力,一下死不了。杨金水剩下的选项就只有装疯,若是能混过去就能保一命,升大罗生天。

现在,回到审案钦案那一天之前,杨金水拿着吕公公的书信向赵贞吉施压后,那天晚上他心里烦躁得很,他知道自己早先施压赵贞吉,施压施地过重了,故而赵贞吉此时“打鬼借钟馗”(借海瑞打杨金水)。直接导致,杨金水当晚听完审案,连夜向赵贞吉求和,实际上也就表达了不再继续把胡往局里搅了的意思了。随后赵贞吉在得知杨金水疯了之后特地去看望他,其间杨金水一番疯言疯语看似玄谈,而其实质内容却几乎已经是挑明了说了,且其逻辑之严密叹为观止。最后,杨金水还不忘捎带提醒锦衣卫,要提防赵贞吉。所以虽然赵贞吉知道杨金水没疯,可赵贞吉却没继续追究下去(这里的原因随后会有详述)。多提一句:赵贞吉所谋者大,一面,出于道义上让胡宗宪没有继续搅进去,另一面,也帮着清流,让胡宗宪打完了这一仗(这里原因复杂,可以看我以前的回答这里不赘述了)。

这个时候,对于杨金水而言,装疯几乎成为手里最好的方案。装疯意味着你们浙江官场想从我杨金水嘴里问出一句话都不可能了!你们问了我也不会回答。所以在浙江,这个案子就审不下去了,那么这时这个案子改由谁来审?答案不言自明。赵贞吉明白了杨金水的意思,宫里的案子,由宫里来审,而且对于赵贞吉而言,真是要地方衙门审,审到皇上那里他们也吃罪不起。赵贞吉自然乐得放水,省的被海瑞真审出个通天大案,浙江官场谁都没法交待。

(至此就回答了刚才的问题,为什赵贞吉替杨金水打掩护,说杨公公疯了。)

这个局面,一方面保杨金水顺利离开浙江漩涡,另一方面,只要不追查杨金水本人,宫里的事儿那是一件都问不出来,这也就护住了宫里的颜面,也护住了皇家的尊严。对于浙案而言,案子想要突破只能再转向郑必昌,何茂才。这时再想向宫里扯,真的需要手段了(恰恰海刚峰有这样的手段),但即便想审也审不出什么,因为当事人杨金水,已经归皇上审了。

因为上述厉害关系,杨金水也就与赵贞吉这个老狐狸达成默契,赵贞吉自然会替杨金水站台说杨公公疯了。杨金水离浙的最大石头“赵贞吉”就扫清了。

再说锦衣卫(他的入京之路),锦衣卫是宫里的,来了就一直替宫里办差,所以锦衣卫对杨金水的态度是保也得保,不保还得保。否则,真把案子审到皇上头上,朱七第一个要被问罪。这也就是为什么嘉靖要用朱七查案的原因,朱七办事——嘉靖觉得踏实。这样,锦衣卫给杨金水的入京之路也就有了。

可一旦入京,还有一个石头就是吕芳的政治对手陈洪。现在,杨金水是不是真疯,也就全看陈洪的手段了。

这里就是全剧最厉害的场面了!

精舍中,嘉靖问了锦衣卫的意见,锦衣卫认为是真疯(即:锦衣卫希望杨金水进京面圣),又问赵贞吉怎么看,锦衣卫说赵贞吉也说他疯了(即:赵贞吉也希望杨金水面圣),嘉靖意识到如果给陈洪时间太长,怕是就证明出来杨金水是假疯了,这个局也就会斗破了,所以嘉靖立刻甚至有些失态说到:立刻把杨金水押来。

这就是全剧最大的政治默契了。

杨金水,异常坦白地交待了实情。(至于为什么杨金水坦白会被嘉靖赦免,甚至把他自己以前最大的保护伞吕芳都卖了,这个问题比较复杂,以后有机会再回答。因此在圣命之下,厉鬼(陈洪,严党,清流,裕王)也不敢缠着杨金水了。

自此,杨金水装疯的政治目的完美达成。装疯只为了面圣!他的大罗生天——金銮殿以及皇权庇佑的朝天观。

(原回答至此结束,同时杨金水的“大罗生天”之路完毕)


现在来回答第二部分,杨金水为什么会被皇上软禁起来,而非杀掉?

刚才提到,杨金水为什么要说实话,并且把吕芳卖掉,以换取活命的机会。这个问题堪称本剧最大的政治安排之一。我们逐步拆解这个问题。可以提一句,以方便大家接下来的思考,之所以这么安核心目的是为了裕王的皇权交接做准备。

本剧第一集,在御前财政会议开始前,也就是在嘉靖的“谨身精舍”门口,吕公公开宗明义,腊月二十九周云逸的事儿大家都知道,从初一到今儿,皇上一直就在这里清修祈雪,今天虽然降了祥瑞,可是皇上的心情也不准儿好到哪儿去。哦,亏空上的事儿,能过去的我们就尽量过去,今年在想别的办法就已经表明其政治立场,意在回护严党。这姑且不谈,在大殿之上,严世蕃每每把清流的矛头引向吕芳,直至吕芳勃然作色,甚至问出:还有哪几张票拟你们户部没有签字?…高大人还有那些没有签字?这已经足以表明吕芳在政治上是如何长期打压清流,甚至连裕王撺掇的周云逸都能被吕芳的人打死。这足以看出,严吕在政治上保持高度同盟。这样的同盟维系了几十年,直到嘉靖说了一句让吕芳慌了神的话,这样的同盟才在实质上出现了崩塌的迹象。

在嘉靖听取皇孙已诞的禀报后,拿出来“枣,栗子”两物时,这时这位位高权重说话四平八稳,泰山崩于前而不改色的实权人物吕芳,连话都说结巴了。后面还有一句更可怕的话:吕芳,冬枣,栗子,是上天赐给朕,朕赐给孙子的。早先议储裕王的时候嘉靖是有顾虑的,主要是裕王孱弱和敦厚两条。但由于皇嗣得以绵延,这样的顾虑,在一个“枣立子”下也就变成了可以再观察观察,调教调教。以便让裕王接位的安排。这宝押的可不是裕王,押的是朱翊钧。(这里篇幅所限不多赘述了)

而吕芳回到司礼监,说了三思的道理,还格外详尽地阐述了何为三思,这可是三句说给冯保,七句说给自己,因为大明朝的天变了。之前在御前会议结束前,皇上让清流回去找裕王庆贺,而押着严党问周云逸有没有后台,已经说明了政治平衡被打破了。而这时吕芳又该怎么做?是魄力十足地立马倒向裕王寻求庇护自己及其派系?还是稳妥地逐步倒向裕王以便仅仅寻求庇护吕党的党徒(核心人物冯保)?

分析完这一节,我们可以洞悉嘉靖的总体政治意图。历来权力交接,最怕的便是权臣在位,君主孱弱。而嘉靖皇帝更是用人的高手,形成明君在位悍臣满朝的局面。而严党能直接控制在京半数官员,其相对控制更不知凡几,这便是权臣。再说吕芳,在宫里一家独大,甚至独大到令皇帝的评语成了,吕芳在宫里没有自己的人,这才是权势的极致。(这些内容在本人的其他回答中都有涉及,在此不做赘述)那么,这两大政治集团若非明君在位,绝对有能力可以绕过皇权,治理国家了。养这样的两条巨虎,没点手腕是不行的。

既然维持了这么久的政治均势一直运转正常,即便是权臣当道,可是有明君却在位,何必又要打破这个局面呢?没有足够的政治动力,谁又会担着这么大的政治风险,去完成王朝内部的权力更迭呢?

那么,再加上一问,这样的权势滔天的权臣能留给自己孱弱敦厚的儿子——裕王吗?

对于严家而言,不乏政治对手,一批又一批的清流自然会去倒严。而且清流的高层早已被嘉靖派做裕王的日侍讲官,所以只要嘉靖愿意,此消彼长之间,清流必胜,无非是时机问题。

可除了严党,宫里一家独大的局面是让嘉靖极为头疼的。我们最好还是从杨金水进京开始解读一下嘉靖在浙案的神来之笔。究竟是怎么搞倒另一大权力集团的。

第一幕:旁白说得好,花开富贵,莫过牡丹,可春季一过也难逃凋谢飘零,十万太监杨金水就似那曾经大红大紫的牡丹,富贵享过了头,已然零落尘埃。冯保却如春季一直潜伏的莲子,已从污泥中穿过水面,结朵待放。(这一语双关可说的不只杨金水和冯保。吕芳和陈洪又岂不是如此?)

第二幕:陈洪想看浙案的急递,目的是明确的,陈洪希望在他掌枢期间,找到扳倒吕芳的罪证。可是黄公公跑来阻了一下,结果这封急递就直接面呈皇上了,因为黄公公不希望任何有关吕芳的把柄落在陈洪手上,即便急递直接递给嘉靖,已经打回重审的急递一般也不会有什么要紧材料,即便对吕芳有影响其影响也不会太大,司礼监不看亦可,即便有一些瑕疵,想必嘉靖也会护着吕芳(后来即便有大问题嘉靖确实回护吕芳了,只不过是因为时机问题)。

第三幕,黄公公呈上急递,可嘉靖误以为这是吕芳集团施压后的急递,里面没有嘉靖需要的真相。所以,嘉靖大怒,嘉靖要求去审杨金水,因为只有杨金水手里有嘉靖需要的能拱倒吕芳的把柄。

第四幕,嘉靖踏了一卦乾上乾下,才去看这封急递,才发现这封急递里面有海瑞审的真相,大为欣慰。立马招锦衣卫进殿问话。随后就嘉靖就开始诈唬锦衣卫,套取真情报了,里面有两个主要意思(涉及浙案的问话这里不回答),一,为什么重审,赵贞吉不审,偏由海瑞审?这句话实际问的是,是不是裕王要拱倒吕芳?如果是裕王的意思,嘉靖怕是能高兴坏,说明这个儿子不再孱弱敦厚了,终于像个君王了。二、司礼监为什么不看?实际问的是司礼监是否有吕芳的政治对手。三、真疯假疯之问?上文分析过了,这里简述一下,是因为从下面赵贞吉,到上面派来的锦衣卫都希望杨金水面圣。随后嘉靖立马失态地要求把杨金水押进来,为的是以后要扳倒吕芳时留下把柄,而不是现在真要动吕芳,这当然还是因为一个时机的问题。所以这个这个案子不能由陈洪去审,因为陈洪一旦审出证言,那陈洪就是要杀人的,可是现在的局面,嘉靖杀谁都不好,因为杀谁都不合时宜。所以嘉靖要求立马押来杨金水。

第五幕面圣:(为了减少文字录入的麻烦,这里就只说对话的实际表达的意思)

第一节:问凌霄上清,忠孝帝君,万寿帝君。这里是问杨金水是否真疯。明显杨金水没疯。

第二节:杨金水借沈一石之口说,他供缴了很多丝绸,是有功于朝廷的。

第三节:嘉靖立马问,都被谁贪污了?说了便恕杨金水无罪,杨金水知无不言,说尚衣监,针工局,巾帽局,嘉靖追问说具体哪些人贪污了朕的丝绸?杨金水说,郑必昌、何茂才、严阁老、小阁老。这里杨金水说的叫一个痛快,因为杨金水很明白皇帝要准备传位立储,清理权臣是眼下皇帝要做的事,因为这样的权臣,一般而言会给下一任皇帝带来隐患,也就很容易被权臣架空。但是,杨金水还是不敢确定皇帝是不是要倒吕!

第四节:皇帝追问胡宗宪,杨金水说,和胡宗宪无关。这是在为下一个问题埋伏笔,因为嘉靖想知道他杨金水是不是借着这个案子倒严,而这次的面圣只是一种政治斗争的手段,但是杨金水说了实话,说明杨金水现在无党无私,只求自保。那么就有了第二问,贪污的人里有没有吕芳,这里逼迫杨金水,才叫一个狠辣,杨金水装疯都装的愣了一下(大赞王劲松!)。当然,杨金水最终还是把老祖宗卖了,因为,事情到了这里杨金水才真正明白,嘉靖是要倒吕。(这也是为什么吕芳最后走的时候,特别干脆,因为杨金水在软禁期间,吕芳必然多次探望或问候,向嘉靖求丹之举便是佐证。多次探望中,这些实情吕芳也定然会向杨金水问询,也得知了嘉靖实际的政治意图,受了个小杖,吕芳因此善终。)

言归正传,此时嘉靖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供词,就必须要保护这个人证了,因为这是为以后裕王即位前做的政治准备,即嘉靖需要破除吕芳政治集团。只要实时机一旦合适,且吕芳不知好歹,那杨金水就是一剑封喉的利器。所以这就是杨金水逃了一命的原因。因为他还有政治价值。

第五节:此时杨金水明白了自己的价值,皇帝却坏的很,又开始敲打,问杨金水你是不是也贪污了?杨金水吓个半死,又意识到自己还是命悬一线。这就是为啥杨金水磕头能磕到头破血流的原因。

(主体分析至此结束。洋洋五千余字,大家看的也辛苦了。)

这里,还是把后面几幕稍作分析吧,这样可以使我们的分析显得更饱满一些,而且这几幕也比较耐人寻味。

随后,嘉靖要黄锦去要吕芳回来,因为嘉靖已经得到他一直想要的东西了,即吕芳政治集团的罪证,但吕芳政治集团还不到倒台的时机,这里注意一下,嘉靖格外突兀地说:少跟陈洪找别扭。这里如果是吕芳在,立马明白嘉靖要培植陈洪政治集团的政治目的了。

在嘉靖审完杨金水后,陈洪翻身拱倒吕芳的机会也就消失了,所以陈洪落寞地思考人生,以至于听不见太监的通禀。这时嘉靖已经开始扶植陈洪,这句话便是:“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这句话政治意图十分明显,意思便是这个杨金水陈洪你就不要问话了。陈洪若是还想拱倒吕芳,就去坐看云起时吧!

另一幕,吕芳回来一肚子委屈,作出一副忠仆之状。嘉靖说你还觉得自己这么委屈吗?(导演立马换背景音乐并且黑白镜头也暗示杨金水早已说出吕芳是幕后大老板,导演厉害啊)这一幕亦可佐证上述嘉靖倒吕的事实。

随后嘉靖让吕芳看供词后(多的不分析了,就分析一小节吧),说到这样一番话:除了有辜的,无辜的牵涉了那么多人,这个时候你叫朕举起白刃,杀谁是好?这句敲打了吕芳自作主张私下找严党,清流议和。也是说他好心办坏事。这一招避重就轻使得天衣无缝,彻底避开吕芳贪污的问题。让吕芳安了心。此外,最耐人寻味的是参详的那个乾卦。“乾上”这里不提,只说“乾下”,嘉靖原话:一个小小的七品知县竟有如此霹雳手段,可见是个至阳至刚至人,都说朕那个儿子孱弱敦厚,可也还知人善任,这个人是要杀人的,可朕现在还不能杀人这句评语第一番意思,这一句话便救了海瑞,直接导致宫里的人再不能对海瑞下手,因为这是嘉靖钦定的裕王的人;另一番意思,更是了得,海瑞究竟要杀谁?只是想杀郑何二犯这么简单吗;还有一番意思,嘉靖内心是感谢海瑞的,如果不是海瑞抗命的话,先是宫里和地方铁板一块,加上赵贞吉瞻前顾后,左顾右盼真的会让朝局搞成一潭死水。而海瑞这一番争拼,彻底把宫里和朝里的铁板一块撕开了一个惊人的口子,把权柄滔天的吕芳政治基础彻底破坏了。


在结尾处还是要说一句,这些权术都是家天下的一些权力衍生品。很多时候造成的局面都是舍本逐末。最终只叹家国不分。

————————分割线———————————

补充一点素材吧,杨金水想尽办法要进京,实际上一方面让浙案审在浙江不下去,保了严党一条活路;但是另一方面需要指出的是,浙案审到杨金水,便是在审宫里。杨金水一开始是不担心的,即便审到公里他也有手段分身,但是,海瑞霹雳手段逼的老油条郑泌昌从后台逼到前台,逼的三十年刑名昏招频出。最不可能招供的官场老油子,现在零口供都招了,这么大个浙江,真要彻查是没办法堵住所有人的嘴的。只要有一个人开口,杨金水,招也要招,不招也要招。如此一来这案子便审到宫里了。而这把火很有可能会烧到老祖宗脑袋上,更有甚者万一烧到嘉靖那里,给他一万条命也不够杀的。

如此,挽回皇家、宫里颜面的唯一手段,就是死,死人不开口。可杨金水偏不想死,那便装疯,一装到底。自此皇家没丢颜面,宫里没有地震。内部整治而已。

这便是道行。


user avatar   maozixianshe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杨金水的疯话最关键的其实是回答了嘉靖最想知道的两个问题:吕芳和胡宗宪有没有贪。这两个问题才是核心,直接牵扯到了他统治的根本。

吕芳之前好心办坏事,跟徐阶严嵩吃饭,其本意是想让两人收敛点,别把火烧到皇上。可嘉靖眼里不这么想。手下三大势力秘密聚会,是不是浙江的事瞒了什么关键信息?吕芳是不是有了二心?甚至是不是还想逼宫?就因为这个,嘉靖立马雷霆手段。吕芳去监修,严嵩锁在家,徐阶锁在内阁,隔绝三方,静观其变。吕芳贪没贪,有没有隐瞒,直接影响了嘉靖的内廷是不是还忠心?这才是嘉靖最关心的,杨金水给了明确回复:吕芳没贪,钱都用在宫里了。

胡宗宪同理。如果胡宗宪贪了,那么查下去势必牵扯胡宗宪,影响东南抗倭大局。杨金水也给了明确回复:也没贪。

嘉靖彻底放心,吕芳和胡宗宪都还值得信任。他明白了杨金水用疯的方式,将浙江的案子止住了,没有牵扯到宫里,保住了他的颜面,没有私心,都是为宫里当差。

嘉靖对吕芳说:杨金水还是有功的,彻底保住了他的命。


user avatar   da-di-de-yong-bao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先说结论,无论杨金水真疯假疯在嘉靖哪里都不会死。至少在浙江这摊事情彻底落地前不会死。

首先要了解,浙江当局是审问不了杨金水的,这个要结合当时的背景去看。太监是皇帝的家奴,即使犯事也是皇帝处置。其他人擅自审问,处罚杨金水就是谋反。因为审问杨金水就是审问皇帝。这和大明将领带领家丁,亲兵是一样的。如果一个案件已经要求审讯将领的家丁,亲兵了。那么该将领必死。这是封建王朝的规则。

所以杨金水在浙江很安全,但是由于海瑞的介入,审讯的过程中就已经把他牵进去了。哪怕海瑞不能审讯他,但是可以求皇帝圣旨让嘉靖同意把审问权力移交过来,这种情况下嘉靖不同意就是包庇手下,那么这事皇帝就扯不开了。嘉靖好名。这事不能发生。

而同时,杨金水不能死,因为他是浙江和皇帝沟通的一个节点。这个点如果消失。那么浙江以及那些贪官一定会把大锅挂到杨金水身上,上面说了皇帝和太监,将领和亲兵的关系,但是这种关系不是单方面的,这种关系是双向的。好比各个姓氏的宗族,宗族子弟一定要为宗族效力,但同样宗族必须要帮助宗族子弟,甚至是包庇,这也是很多乡村大姓帮亲不帮理的来源。

那么死掉的杨金水,身上可以随便挂锅,甭管多黑,多大,都能挂。而一旦挂上黑锅那么嘉靖身上就一堆锅了。甭想甩得掉。

所以杨金水不能死,还不能活,那么疯就是最好的出路。疯子的话怎么可能当真?怎么海瑞难道能请圣旨同意自己审讯一个疯子?凭借疯子证词去断案?但是所有的人都知道这个人没疯是装的。

这样的情况下。如果你挂锅,那么人活着,疯病可能见到皇帝好了!也可能皇帝炼丹可以治疗了。那么挂的锅的人就肯定灭族了。给皇帝,给嘉靖挂锅?杨金水不疯了呢?

所以杨金水装疯是一步高招,而嘉靖见到杨金水通过对话知道他装疯。那么这张牌就可以留下。看看底下怎么处理,需不需要打出这张牌。

所以在当时的情况哪怕杨金水真疯了。杨金水在嘉靖这里也同样不会死。因为嘉靖是皇帝,真疯了,皇帝说杨金水在我面前因为天威而醒一段时间,把这黑锅事情怎么怎么的说清楚了。是这样的。那么皇帝就是最大的信誉保证。谁能质疑?谁敢?为啥在你面前没清醒?你是皇帝?

所以当时情况下嘉靖无论如何不能让杨金水死。这是一个万能牌。




  

相关话题

  假如你可以成为万历年间的任何一个人,包括皇帝,你该怎样做才能避免明朝的灭亡? 
  假如在明末,有一个入侵的外族很强大但爱护百姓,制度先进尊重风俗,给百姓更多权力,明朝百姓应该抵抗吗? 
  南明哪些文臣比较有能力? 
  朱元璋北伐为什么会成功?而其他的北伐大多都不成功? 
  关于明朝都察院及六科职权? 
  为什么总有人说明朝亡于李自成? 
  清朝编造了哪些明朝黑历史? 
  为何大唐中后期的宦官可以如此跋扈以致能废立皇帝,明朝宦官权倾朝野却仍受制于皇权? 
  明末的小冰河期是否是造成明朝灭亡的主要原因? 
  请问按照明朝的体制,大臣可以直接废立皇帝吗? 

前一个讨论
中国自杀率高吗?
下一个讨论
狙击手在真实战争中伤亡率高吗?





© 2024-05-31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31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