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随着传统文化的复兴和国学热潮,四书五经会不会重新回到国民教育体系中,儒家会不会有朝一日有政治实体来靠? 第1页

  

user avatar   kai-chang-46 网友的相关建议: 
      

题主小时候没学过《论语》和《孟子》、还有《诗经》吗,这些都是四书五经范畴。

单纯讲这些作品而言,其实也没什么不好的。比如《论语》和《孟子》是极好的文言文入门教材,也有利于培养比较好的语感品味。论语里的孔子是个非常平易的人,他所崇尚的生活是“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即便是站在今天看,也是一种非常美好的经验。他对颜回安居陋巷不改求知之乐的状态非常羡慕,甚至经常表露出自叹弗如的情绪。

《孟子》在中学教育的灌输里以说理见长,当然稍微学点逻辑学知识你会发现他那压根不是说理,但是虽千万人吾往的气势和坚定,依然给行文赋予一种奇气,直到今天来看依旧是很有水平的散文。

《诗经》虽然经过几千年的浓妆艳抹变成了一种政治教化读本,但推其原初,无非赋比兴,无论情怀的感发还是叙事的雅洁,都有一种将率真和得体结合得恰到好处的古典审美趣味。通了音义关后,你会发现这是极好的诗歌集,而诗这种事物,又恰好是生活非常需要、偏偏被大众忽略太久的东西。

诗并不苛求发现什么大道,认知什么真理,“揭示了什么什么、发现了什么什么……”那套东西不适合诗,它是和人的感知、联想、想象、兴怀有关的东西,是人之为人,以及一条避免被异化成工具的通路。

中国号称诗国,学中国诗莫如从诗经始。

其它还有《易》,很多没翻过这本书的人都以为它神神叨叨,封建迷信,其实不然。

易的文字是非常精深的,在生活的经验里所获越多,去读易的时候收获和感触就越多。它是一套非常精巧的符号系统,通过数的推延和对宇宙现象的比附,在卜筮文化的底色上搭建起一种很有趣的解释系统。

在《易》里面你看到的并不是命运,而是人对无常的敬畏和试图把握命运时的虔诚感,它不是那种死板的道理,而是以小喻大,触类旁通,见微知著。

在路上走过时看见地上结霜,意识到节侯的变化,冬天马上到来(履霜,坚冰至),并由此想到人事兴替也经常如此,一些大的变化在来临之前往往会昭示出一些可以捕捉的线索,抓主线索就有可能抓主变化,从而抓住捉摸不定的道(其实“易”的含义之一就是变易、变动不居的意思)。

看到一些事物具备美好的品质,立即联想到做人也应该是这样(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从而致力于让追求一种“合式”的生活方式。

《易》还非常重视一种瞬时此在与永恒之间的辩证包容关系,这让人倾向于做一种刹那/永恒的思考,并赋予生活形态一种很有必要的仪式感。你要是读过邵康节的诗就知道,他就是非常善于在刹那物象当中照见一些事理的人。这是一种很有味道的想象,而其精神的本初,也正源自于易。

不要觉得凡事一沾古就是老封建,一沾儒就是迂夫子,这是不学无术的表现。如果你翻过先秦诸子或者任何一本讲授古典学术的现代通识书籍,就会知道,六经也不过是更早之前人的典籍,在儒家之前中国不是没有学问,道术分裂后,儒家只是显学之一。倘若看个打倒孔家店就寻思把儒家学问全部否定,或者沾着古典学术就觉得是开历史倒车,那么这种行为比开倒车还不堪。

开倒车好歹还在道上,不求甚解就否定前人知识,那是压根没在道上走了。主父偃那话怎么说来着,日暮途远,倒行暴施,哈哈。

前面说的这些,是说四书五经不是垃圾,而是值得人花一些时间去了解的东西。

但是搞明白了,凡事讲限度,过犹不及。

再把四书五经当经学去读,去掌握,那就真的值得警惕了。开这种虎狼药,还不如继续读马经、政经,好歹还沾点现代化。

现在有些儒家的徒子徒孙(当然也不限于儒家了,这点就咱乎的义和拳大师兄们身上,也多少能看出端倪)致力于往政治上靠,想让学术重新做回附庸,那就是非常不自重、且害人害己的下三滥行为了。

政治的事情应该回到它自己的框架里,指望几千年的经书去回答这些问题,那是瞎胡闹。

两汉时士风凌厉,当时的学人里有不少是带硬骨头的。比如辕固生就是一个,他曾告诫公孙弘:

公孙子!务正学以言,无曲学以阿世。

以今天一些人的行迹来看,儒是没了,小人儒的文脉倒是一直没断。某些人虽然没什么节操,曲学阿世的勾当倒是无师自通——

并且还进化了,不光学了小人儒的阿世手段,还得了燕巴虎的神通,动不动就装劳动人民,批判个“文人”、“知识分子”啥的。

也不知道都TM哪些是文人哪些不是。

我自家的公众号:凯鹅




  

相关话题

  为什么不是”学而不思则殆,思而不学则罔“? 
  孔子的仁到底是什么? 
  为什么梨园春会衰落到几乎无人问津? 
  怎么跟外国人介绍“四海之内皆兄弟”和“内外有别”? 
  是什么因素导致儒家或者说儒士的堕落的? 
  清朝其本质是否是以法家治国,而跟儒家不沾边? 
  如果给民国历届总统上庙号和謚号,会是什么样呢? 
  大家都说原神是文化输出,为什么不说中国文化成就了原神? 
  有哪些事物本以为是传统文化,实际上却是来自国外? 
  为什么现在孩子取名字很少出现有“帝”“皇”“凤”“龙”之类的字眼? 

前一个讨论
大武小武跟着郭靖夫妇是被坑了吗?
下一个讨论
TFBOYS为什么不会在采访和综艺中提队友?





© 2024-05-18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18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