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中庸》:”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 儒家为什么要强调”中“ ? 第1页

  

user avatar   eidosper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是一种非常棒的情绪管理办法。


对于个人来说,标准的情绪路径就是:

  1. 前天被上司吵了两句,发怒也不值得,憋着——这是种子阶段
  2. 昨天儿子不听话,点燃了“怒火”但憋住没有发出来——这是生长阶段
  3. 今天老婆非要买65寸的电视,再次点燃怒火,发出来了——这是发作阶段

在第三步还有两种分歧,一种是发出来了,另一种是愤而打王者/喝闷酒/去狐朋狗友那倾诉。


那么无论是憋回来,还是发出去,都会带来不同的恶果。为了避免这种进退失据的情况,那么就有另一种方法:

  1. 种子阶段要意识到自己情绪中有这个种子
  2. 生长阶段不能给情绪以能量,情绪就不会生长
  3. 发作阶短要及时的转移注意力,尝试散去情绪

我们可以发现,如果我们做好了1,就不用2,做好了2,就不用3。管理情绪成本最低的阶段就是喜怒哀乐之未发的阶段。以灭止生往往只能带来更大的灾难,只有天地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祝大家都能做好自己的情绪管理。


user avatar   liquangaoya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你有没有发现,意识形态领域,本来挺好的一种思潮,总免不了调门越来越高,越来越极端?

比如民族主义、种族平等、环保,当然还有儒家本身。

如果儒家自己能够始终贯彻“中庸”和“忠恕之道”,宁可差点火候也不走向极端,那么就算成不了大事,那也做不了什么恶。

儒家一开始就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可谓难能可贵。甚至可以说这是一种包容的精神和现实主义是思想。

虽然儒家未能始终很好的贯彻这一思想,但这种思想还是深刻影响了我们的文化。

在其他文化历史上佛、道、亚伯拉罕三教等都出现过的大规模极端化,在我们历史中就没有出现过。




  

相关话题

  做人应该法家思想还是儒家思想? 
  精通四书五经一种什么体验? 
  儒家的中庸之道,能指导科学探索、科学实践吗? 
  为什么孔子和苏格拉底等和弟子说了几句话被记下来就成为了大哲学家,但现代哲学家要写好几本书才可以? 
  如果孔子还活着,能像罗振宇、陈安之那样,光凭一张嘴,就能从年轻人口袋里赚个盆满钵满吗? 
  两千多年的儒家文化为什么还没有过时? 
  如何看待“没有儒家就没有中华文明"这种说法? 
  当一个国家把名利资源都给了学“政治伦理学”的学生,那还会有人去学“数理化”吗?儒家不阻碍科技发展吗? 
  儒家真的代表封建礼教吗?为什么在现代社会中儒家文化是如此的受人尊崇? 
  如何学国学? 

前一个讨论
预算2000送男友什么礼物比较好?
下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中国一对情侣在柬埔寨被人拿着枪顶背挟持进酒店后遇害?





© 2025-05-05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5-05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