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心脏大血管外科实习的时候,听得最多的是装国产还是进口的瓣膜,差价一万左右。现在我在耳鼻喉科工作,和病人谈的最多的是用进口的等离子还是国产的?差价两千多。
医疗改革在不断进入深水区,挺好的。
医疗耗材包括检验科实验室用的各种试剂,如果能够国产化,价格都会降低很多。但是有的实在是国产化不了就会比较昂贵,这也是一些血液检查比较贵的原因。
还有一些手术器材,比如我们耳科用的磨钻,用的是瑞士彼岸的,代理这个牌子的一家上海公司模仿了几年也没有做好。卖耳科磨钻的公司一般会免费送主机,为什么,因为他们卖磨钻才是最赚钱的,源源不断的耗材啊,送你一个主机算啥?
耳鼻喉科听力检测基本用的都是丹麦的仪器,耳机出现接触不良,人家不会修的,直接换,一个耳机一万多,都是白花花的银子啊。所以提高国内医疗器械生产水平,加大研发也是降低看病成本的关键。就像以前CT,磁共振只看到西门子飞利浦,现在国产联影做的也不错。
要是700多的支架质量得不到保障,大家还是会选择好一点的。医疗产品还真不像买衣服,凑合一下没事,老百姓都会选择好的,哪怕咬咬牙贵一点。
希望这种批量采购真的可以降低患者的就医成本,这里的就医成本包括就医质量,也就是对并发症之类的观察。如果缺乏对远期并发症的观察,用了低价格的东西,并发症一大堆,那到底是降价了么?降价不是一个噱头或者成本转移。为真正做研发企业保留一些生机和动力,而不是恶意价格战,挤占市场。让国内优秀的医药耗材企业成长起来,是关键。指望国外的医药巨头仁慈降价,很难的。
对于各个省份的地方特色中药注射液,中成药也需要管一管,别看着税收高就不加限制,泛滥成灾浪费多少资源→_→。注意我说的是中成药注射液,评论居然说我黑中医?问题是这玩意中医也不承认是他们的东西啊。别乱评论好吗?
作为年轻一代的医务工作者,非常希望让阳光照进阴暗,我们的劳动价值得到显现,让医疗回归其技术本质。
而对于医保,希望改革后越来越便利,而不是越来越繁琐,这样医患矛盾或许也会得到解决。
作为从业者,一线的心血管学科临床医生,可以说这个事情对于临床医疗以及医疗公司的影响可以说是很大了。
为什么是你,冠脉支架?!
在中国,卫计委从来不是一个强力部门。冠脉支架的这么大的价格调整,卫计委是万万不敢做出这么大的动作的。那么更高层面为何敢于下手呢?
首先,支架可以划分为两大类:血管支架和非血管支架。后者如气管支架,食管支架等等。
我们重点来看血管支架:冠脉支架,颅内支架,外周血管支架。
颅内支架主要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包括辅助弹簧圈支架、密网支架、颅内覆膜支架三大类。据我所知,国内投入临床使用的只有上海微创一家。其他都是美敦力,史赛克,强生这些进口大碗。这时候你要想打价格战,怕是国内企业凉的要透透的。
外周血管支架主要应用于主动脉及其他大血管当中。在这里面,国产产品正与进口产品打得有来有回不可开交。瑞士的百多力,国产的微创,先健并没有站得上风。大支架虽价格动辄几万起步,但是若此时对价格开刀,最终市场鹿死谁手仍是难讲。
可怜的就到了冠脉支架了。
冠脉支架的上游是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等基材供应商,中游是各大医疗公司。目前由于国内对于冠脉支架的投入较大(以前利润也大),冠脉支架的国产率已经超过80%,各大厂家甚至已经开始布局第四代可降解支架。而在今年的征服带量采购中,国产支架占比也超过了60%。这么成熟的市场,医保资金又如此吃紧,你说不动你动谁?
讲完了医药公司,就要讲讲产业链下游的吃线民工了。
曾几何时,心内科诞生了多少吃线发家的传说。
每年考研,分数最高的莫过于心内科。虽然各大段子喊着金眼科银外科,但是挡不住白衣学子冲击心内科的热潮。
是因为循环系统疾病引人入胜充满挑战么?
那为嘛同样是心内科,各大医院拼命发展冠脉学科,不投入到电生理当中去呢?
要说冠心病多,那房颤会少么?
此中的曲折故事,各位可以自行想象。
只能说这波降价,对于心内科绝对是冲击。
每天吃线,就算穿着铅衣铅帽,那也挡不住所有的射线。
过去,吃着射线,耗着性命,救了命也赚了钱。
某些老爷们满头白发,牙都要掉光了也不肯放下导管,让无数百姓感动。
现在,很多把持着导管的老专家们要还是热忱一如既往,那就真的是高风亮节了。
当然,要说降价这事好不好,作为半个局内人,我一定支持国家的举措!
要是除了降价,再限制一下那些家伙们乱放支架就更好了~
毕竟,已经快两个星期没有做搭桥了 。
(人工狗头保命)
能砍到这个价格,证明逮捕杨向军还是震慑了利益集团的。谨慎乐观。
任何好政策都必须有好的执行者,所以必须加大力度反腐,否则各大医院里尚未落网的杨向军们一定会花样百出地对抗国家政策的。
这干预了医药财阀的垄断价格,这是正面反对新自由主义经济学,这是在惩罚资本财阀对人民的“濒死要挟”,这在资本主义民主自由国家是不可能发生的,这在美国是完全不可能发生的………
但是,这将挽救更多中国人民的生命,也将节约更多医保基金,使节省的医保基金挽救更多人民的生命。
只能感谢中共,感谢社会主义了。
《大资本最爱行业与“濒死要挟”》:
继续者张付:如何看待上交所决定暂缓蚂蚁集团科创板上市?小贷新规将如何影响蚂蚁估值?
本人大量文章已被删除,更多文章请关注:微信公众号:teacherzhangfu
改掉以耗材养医、以药养医的传统陋习,把差价的一部分以医务费的形式直接发给医生,没有中间商赚差价,医生多赚钱,患者少花钱。
当然,任何一次价格向价值回归的过程,都势必伴随着触及一些既得利益者躺着赚钱的蛋糕,也势必要有阻力,这其中既有国外的,也有国内的。人人都想躺着赚钱,你希望支架卖到一万一个,我也希望混凝土卖到一万一方。
那就不妨把市场的事情交给市场吧。混凝土只能卖几百块钱一方,支架也只能卖到几百块钱一个。
最近忙到头秃,只能简单写两句看法。很多信息限于没时间吹牛,就不详细展开了。这篇回答也是半夜1点勉强挤出点睡前时间码出来的,凑合看吧。
先澄清一个错误认识:支架带量采购之后,心内医生做造影前可以让病人自由选择进医保的国产支架,或者自费的进口支架(×)。
真实情况是,医院如果不完成医保带量采购指标,次年直接给你医保掐咯。您想选进口支架,您愿意付钱,没有医院敢给您放啊。否则今天张三想放进口支架,明天李四想放进口支架,那医院还把不把医保大哥放在眼里了?还想不想营业了?(没错,只要是医保定点医院,就算你自费,医保也管)
因此,支架带量采购一旦实行,病人是没有资格选择自费支架的,唯一的选择就是国产支架。只有医保结算年度的最后一个月,指标100%达标,可以放出个位数的自费进口支架给病人使用。
您如果认准了进口支架,那得急性冠脉综合征、心肌梗死这些心血管疾病可就得掐准时机了,早一个月不成,晚一个月不成,您得让心脏和医保办先沟通沟通,共同商量出一个满意的得病时间才能两全其美(狗头)。
说到正题。
我的态度一句话以概之:这不是一件坏事。
我国的公立医疗行业本来就是公益性质的,赚钱肯定不是第一位,所以嚷着“降价做你妈”的医生价值观是有问题的(当然大部分人只是口嗨)。
别急着喷我,话分两头:我国医务人员的待遇跟发达国家相比,着实太低了,在现有的分配制度下,心内科冠脉造影术的投入与产出完全不能成正比,医生护士技师四五个人凑一块忙活4小时,射线吃得饱饱的,共同分500块奖金,有一说一,在座的哪位愿意干?
12年基础教育,7年本硕连读,3年规范化培训,拿着兽医都不如的收入,就这?(非职业歧视,确实有部分医生转行兽医)
收入问题不解决,心内医生们都用脚投票,没人愿意做造影了。
原来1w3一个自费支架能拿多少回扣我不知道,不过至少可以让一个三级医疗机构的造影医生有动力去忙前忙后,至少可以弥补与发达国家医疗行业的收入差距,至少可以形成一个投入与产出相对平衡的生态系统。
只是现在,这个生态系统的平衡要被打破了。
要我看待这个即将成为历史的「投入-产出生态系统」,这本来就是一个畸形的生态系统:正经的回报严重不足,需要靠灰色收入来维系这个生态系统正常运转的动力,这不是畸形是什么?
众所周知,我国的医生收入结构是存在问题的,这个「不可说」的问题不正视就永远解决不了。因此,国产支架带量采购的改革方向是必然的,他的推进只是时间问题。但随之配套的,应当是财政的倾斜与分配方式的优化,说人话就是:打钱。
由奢入俭难。可以预测:支架带量采购实行的短时间内,一定会有造影术人才外流的真空期,就要看政策制定者肯不肯部分妥协了(比如说放宽一下指标)。
而新一代没尝过进口支架甜头的年轻心内科医生落差没有这么明显,所以在短期的人才缺口之后,假以时日,还是会补充回来的,而到时候待遇啥的估计就能跟上了。当然,原来那种油水充足作威作福的好日子是一去不复返了。
闲提一笔。我还观察到的一个比较有趣的趋势:随着时代的发展,医学院校毕业出身的小医生坏毛病越来越少了,生源质量也越来越高了,跟老底子比,总体差距非常明显,说明中国医疗界的整体环境应当是在向好、向良性发展。一位我很欣赏的妇科主任也说过这样一句话:我宁愿招一个刚毕业一张白纸的住院医生,也不愿意招一个已经养成一身坏毛病的主任副主任。可以印证我的上述观点。
这个医保政策本身可以称得上是一股大浪,但放在医疗改革的滚滚浪潮中,也只是浪花之一朵罢了。从历史视角观之,只要不给后人挖坑的政策都不是坏政策;而能帮后人填坑的政策,乖乖,那绝对是好政策无疑了。倘以这个标准衡量,那支架带量采购的医疗改革,可以说是相当地优秀,值得双击666点赞之。
“如果说医生收入结构的积弊始终无法解决,那就让我来当这唯一的恶人,承担这一切的非议与误解吧。”by医保办·卫宫切嗣
而最终,中国医疗行业的发展与兴废,无论是底层基础还是上层建筑,都得看下一代人才如何续写诗篇,如何掌舵驭舟。数风流人物,还得看后浪。
关于我国医保、医师收入结构、医疗模式发展趋势的话题我还有一些话没有在这篇回答里讲明白,择期发一篇文章详细聊聊(最近实在没空)。
看到大家的关注点主要集中在国产和进口的差别。
我说差距不大,是针对冠心病这个病种来说,两者在解决问题上差距不大,当然,可以想到的是进口的在一些细节和适应证上可以做得更好,但不至于说国产的解决不了问题,或者用了会有其他问题。
我仍然坚持,
国产和进口,对于冠心病都是安全有效的。
工艺,洗脱,以及特殊情况下的形状构造等,对于临床医生来说,可以提供给患者参考选择,但绝不构成我只推荐进口不推荐国产的理由。
既然是面相全体国民的东西,就不能光看着最好的工艺产品,这就好比医保不会覆盖所有病种,或者一个病种的所有费用。
我学习到的经验是,
大到国家政策,小到临床工作,妥协和将就一直都在。
医保没有排除进口,但大头给了国产。至于说这些便宜的支架不敢用我觉得大可不必。
医保局不是傻子,不会摆明了用价格牺牲质量,三年的讨论和调研也不是从单一方面的考虑。
如果医疗圈对这个事本身就拿出焦虑和质疑,只会让今后大家的工作更加困难,患者更加困惑。
还是那句话,医改是没有尽头的改革,但这个改革,无愧于医改降费,普惠人民的承诺。
在心内科轮转的时候,对于所有常规进行冠脉造影的患者,我都要谈到当造影发现狭窄超过75%的时候,我们建议采用心脏支架来保证冠脉通畅。
而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如果放,你们是要放进口的还是国产的?
我很认真的问过老师,进口和国产,差别在哪。
老师虽然说了一些特殊适应证等等,但大致结论是,
国产和进口,差距并不大。
我再说一遍,
对于常见的冠心病需要支架介入的患者,国产和进口的支架,差距并不大。
进口的,以雅培(Abbott)、美敦力(Medtronic)和波士顿科学(Boston Scientific)的为代表
国产的,以乐普、微创、吉威为代表
过去,两者的差价大约在4-5k之间,其主要差别还在于医保的报销比例和范围,
我所知道的上海本地居民,对于支架(包括进口支架)的报销比例更高,好像接近70%,但外地患者异地医保的时候报销比例很低,有的只有30%左右。
这一差异,导致价格成为了影响医疗决策的主要因素。
但是这一次,国家的耗材带量采购,为医保全国统筹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这次带量采购是107万支,
我记得2018年的全国心脏介入病人是90万左右,平均每人1.5个支架(大概的数字,带大体是这个没错),
也就是说,这一次的带量采购,解决的全国一年四分之三的支架数量。
这一决定,也不是国家一拍脑袋就做的。
实际上,早在2018年9月,国家医保局就在阜外医院调研过心血管领域的耗材使用情况(局长胡静林带队调研)
2019年7月,国务院文件提出了大概的高值耗材院内无差价采购要求(就是医院不能再加价)
2020年9月,韩正主持了药品和高值耗材带量采购的座谈会(新闻联播播出),邀请了包括齐鲁制药(国内心血管药品巨头)、乐普医疗(国产支架巨头)的代表。
三年来,对于高值耗材的带量采购和严格降价,级别一个比一个高,声音一个比一个有重量。
带量采购之后,最大的变化的就是价格。
如果坚持高价格,第一轮可能就被淘汰,面对这样大的一个采购数量,没有企业敢不认真对待。
但如果降低价格,意味着利润的进一步压缩,虽然理论上量上去了,但单个利润降低乘以上去的数量,赚的钱是多是少,还真不一定。
但这个时候,市场份额,可能才是更多要考虑的问题。
对于已经群龙并起的支架市场,寡头垄断是过去高值耗材领域的常见现象。
根据之前披露的《国家组织冠脉支架集中带量采购文件(GH-HD2020-1)》文件,107万支数量,包括各医院上报的支架数量和剩余的采购数量。
中选的10个产品,会首先拿到各医院上报的使用量,剩余的数量,由报价最低的5个产品瓜分。
也就是说,小公司要想抢占市场份额,必须拿到报价最低的前5位,才能进一步扩大自己的份额。
而想传统的垄断公司,也必须把价格压到前10,才能保证自己的份额不被后来者抢占。
但因为谁都不知道各自的报价是多少,
所以,只有把利润压缩到极限,才能保住各自的市场份额。
对于企业,很难说这一场谁是赢家。
但高值耗材的带量采购已是国家意志,从心血管领域开头就必须拿出真的效果来,
否则,未来在骨科器械、眼科耗材、口腔科耗材上,医保局恐怕没有胜仗的样本。
所以,支架带量采购,是医保局打耗材仗的突击战,只有真正打破暴利,才能为拿下这个高地打下基础。
目前看来,这一仗,医保局赢了。
过去,谈到支架,患者都会指着心内科医生骂,
“就是为了拿回扣,让我放支架。”
虽说单纯为了拿回扣而放支架可能对心内科医生不公平,但因为高值耗材的附加利益而导致心血管领域过度医疗确也是不争的事实。
过去,不断有新闻报道举报医生收受器械、耗材商的回扣,甚至有研究生举报自己的导师,“一个支架回扣一万”这样的新闻,
耗材领域的行业肃风行动已经越来越紧。
但破除了耗材高值的包装以后,医疗耗材和药品的使用回归理性已是必然。
从抗生素降到几毛钱一支,到心脏支架降到几百块,所谓的“回扣”空间基本被压缩殆尽
曾经常说的,医生手术的“灰色地带”也基本被近几年的整风运动清扫干净,
那么,医疗服务真的可以回归到技术本质,让医生的诊疗技术体现在医疗费中吗?
在所有公立医院,医疗技术本身的费用极低,并且几乎10年不曾上涨。
这虽是国家严控医疗费用的措施体现,但却牺牲了众多医务人员的切身利益
本就要吃不少射线的心内科医生,凭着微薄的手术费,真的还愿意站在手术台前吗?
破除耗材高价的同时,是不是也应该破除医疗服务的低价?
从药品带量采购,到高值耗材带量采购,
医保局通过用市场换价格的谈判,打了一手完美的价格战
但医疗服务的定价不是医保局定,公立医院的薪酬体系,也不完全参照市场规律,
两者之间的矛盾,大概就是现在所有临床医务工作者的矛盾。
医改,到底改的是人,还是费用?
医疗服务,到底是一个经济账,还是一个质量关?
前卫生部长陈竺说过一句我非常认同的话,就是
“医改,是一个没有尽头的改革。”
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我也只能拭目以待了。
好,这才是我们熟悉的社会主义,这是真的为民办实事儿。
不要觉得便宜没好货,其实这些支架以前也是卖几千上万的,比如山东吉威那个469元的,挂网价格为1.36万元/支,降幅达到96%。之所以这么便宜是因为国家集采,过滤了中间的灰色环节,销售的中间渠道可以占到价格的80%以上,所以其实被重拳出击的是各路医药代表。
国家集采是用市场规模作为谈判条件,和医药企业直接招标采购。价格是企业自己报的,你便宜了份额就多,贵了份额就少,没有中间商赚差价,没有药代走关系,原有的销售模式竞争完全不充分,现在这才是自由的市场经济呐。
用户使用的价格虽然降低了,但是采购司司长说了,有了集采以后,药械公司就可以不用去做推广,甚至有可能多赚。国家要的是三赢,只有中间商被扫地出门罢了,反正中间商赚了钱也不会拿去搞研发。
当然,集采可能会带来行业重组,优胜劣汰,竞争力不行会被淘汰。所以归根结底还是看你本事,总清单里有个7000一个的,人家是全球唯一,说明超额利润还是可以通过研发获得的。
集中采购前会先摸底,保证了产品质量可以追溯,保障在市场流通的产品全部合格,完成全过程周期的监管,所以并不会产生便宜了所以质量不好的问题,质量出问题可是要出大事的,不确保质量过关是没有人敢拍板的。
当然,有钱人觉得这个太便宜,那也可以不用医保指定货,还能拦着你不成?
这波带量采购1074722 个,2018年全国冠心病介入例数是915,256例,全年支架数估计为133万枚左右,这一次采购就解决了约80%的量,既保了价也保了量,可以说真正落到实处了。
不过,有个问题就是医生的待遇问题,支架手术是要医生穿着铅衣去吃射线做的,又有辐射又是体力活,之前是靠耗材价格一部分“回扣”来补偿医生的,医生其实就是用自己的健康去换钱。
在支架的价格下来后,如果手术费不提升,1000来块的手术费,医院拿走一部分,科室拿走一部分,几个医生才能分几个钱,还要吃线,这对心内的医生打击不小,长久下去不利于心内的发展,医疗资源慢慢都跑到私立去,也不利于患者。
医生是个职业,也要养家糊口的,不能搞道德绑架,所以希望也能把医生的手术费涨涨,把从中间商那里砍下来的钱,分一部分给医生,这样医生患者都能受利,手术费跟砍掉中间商的利润比起来,也就是九牛一毛罢了。
最近这些事情其实可以看出来,我党显然是一直是不忘初心的,重点还是在广大劳动人民。医疗不是为少数人服务的特权,如果大部分老百姓都看不起病,用不起支架,那才是和人民作对。
资本可以赚钱,但是在中国,是政治驾驭资本,资本归根结底要为政策服务的。想无法无天,那就几棍子让他知道爸爸的爸爸是爷爷了。
什么叫深化改革,什么叫改革进入深水区,就是那些你觉得基本上没法改,阻力巨大到难以想象的各种改革。
这表面看是一种医疗器械的降价,实质是对医疗系统里流通利益链条的毁灭性打击,是整个医疗系统结构的重组,这种改革后面的故事难以想象啊......
我感觉全民医疗保障服务的一天不远了。结构再调整一些,加上电子化信息化AI辅助,我们的财政支出应该快达到全民医疗保障的门槛了。
我支持。因为匿名是网络环境差的万恶之源。
知乎做得好。与此同时,头条和抖音也上线了IP属地。
根据 @新浪财经 报道:
据悉,今日头条、抖音展示的帐号IP属地均为用户最近一个月内最后一次发文或评论时的网络位置,境内展示到省(直辖市、自治区、特别行政区),境外展示到国家(地区)。而且帐号IP属地以运营商提供信息为准,相关展示不支持手动开启或关闭。
在公告中,今日头条和抖音均提出,展示账号IP属地是为了维护真实有序的讨论氛围,减少冒充热点事件当事人、恶意造谣、蹭流量等不良行为。快手则表示是为了防止部分网友在热点事件中出现蹭流量、传播不实信息、冒充当事人等干扰正常讨论的行为。
实际上,在字节跳动和快手的产品上线该功能之前,微博已经于今年3月先行一步。3月17日,微博官方账号称,因发现个别冒充当地网友发布和传播不实信息的行为,微博将上线“用户个人资料页展示近期发帖所在地”的功能。
据悉,微博也是在个人主页中展示用户最近一个月内最后一次发布微博或评论的IP归属地,而且IP归属地显示规则与评论区此前显示规则保持一致,国内显示到省份/地区,国外显示到国家。
2、
几乎所有的网红产品,都是利用人性的七宗罪所达到的。
而匿名就是网络环境的万恶之源。
匿名,意味着一个人不需要对自己的言行负责,无论你是咒骂那个普通人去死,还是问候他的十八代祖宗。
在网络平台上,我们看过了太多这种悲剧。
为什么女权的“权”会被污名化成“拳头”的拳?
我个人是支持女权的。但是里面有人在故意把水搅浑。
为什么有人被人肉和网暴?
因为在屏幕面前可怕的那个他,不需要承担任何责任。甚至很多明星粉丝对普通人群起而攻之,所倚仗的,不过如此。
为什么微信上的环境要比微博等好得多?
因为微信是实名化的。喷他,意味着他可能能找到你的真实身份,如果他想的话。
当然,做人是需要互联网树洞的。在BBS这种场景下,所有人都可以匿名化。
而在如微博等社交平台上,我支持全面实名化。
但愿天下不再有网络暴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