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句诗出自白居易的《德宗皇帝挽歌词四首》,顾名思义,就是悼念唐德宗的。
这两句诗之所以难解,主要原因是里面牵扯到了古代天文的一些概念,如果明白了这些概念,那这两句诗其实是很简单的。
首先说“前星”。
简单的说,所谓“前星”就是指太子。
这里“前星”是指的的二十八宿中心宿中的一颗星,心宿由三颗星组成,在今天属于天蝎座。其中中间最亮最大的那颗星,叫做“心宿二”,古代又称作“火”,或者叫“大火”,也就是成语“七月流火”中的那个“火”。但这颗星在占星学上又有另外的意思,被作为帝王的象征,因此又被称之为“天王”。古代有一种至凶的天象,叫做“荧惑守心”,就是火星运行到心宿附近并停留,被认为是预示着皇帝要驾崩了。
我们刚才说过,心宿一共3颗星,中间的是“天王”,那前后两颗自然就是皇帝的儿子了,因此前面的那颗就被认为是“太子”,后面那颗被认为是“庶子”。
《汉书·五行志下之下》:“心大星,天王也。其前星,太子;后星,庶子也”,所以古人也就用“前星”来指代太子。
再来说说“帝座”。
帝座,顾名思义就是皇帝的宝座。其实它也是一颗星,按中国传统天文学,属于三垣中的天市垣,按现代天文学而言,就是武仙座α。
最后再说说“北辰”。
所谓“北辰”,就是北极,北极在天文学上有两个概念,一是北极星,也就是地球自转轴正对的那颗星,二是中国古代的一个星座,由五颗星组成。
大家众所周知,北极星在天空中是不动的,整个天空所有的星星都围绕者它传,所以《论语》就说“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在传统天文学中,北极星一直是代表皇帝的。——而那个星座之所以也叫北极,是因为最早时的北极星就在这个星座中。
大家看这个北极星座,由五颗星组成,其中最大最亮的那颗就叫做“帝”,那就代表了皇帝(或者天帝),而这颗星之所以被当成天帝的代表,就是因为公元前1000年左右时,它就是天空中的北极星。
由于岁差的原因,地球自转轴的指向一直在发生着移动,后来就移动到了北极第五颗星,也就是那颗“纽”星上,“纽”星又叫天枢,反正“枢纽”都是一回事,都表示它是天空的中心。但北极第二星代表天帝(或皇帝)的意义却留了下来。当然,现在的北极星已经离开了北极星座,跑到勾陈星座上去了,现在的北极星是勾陈一。——这是题外话,咱暂且不提。
其实我们看北极星座,第二颗表示“帝”,而第一颗又表示“太子”,第三颗表示“庶子”,基本和心宿一样的,——换言之,对于北极星座来讲,太子也是前星。
明白了这个几个词语,那这两句诗的意思就很简单了。无非是说:太子登了基,没有让皇位空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