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彭罗斯就是这么认为的。
彭罗斯因为黑洞理论的贡献获得今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但彭罗斯涉猎的范围很广,其中关于意识本质的“编制的客观还原模型( Orch OR)”是一个在意识本质问题上很有影响力的一个理论。
我整理了一下彭罗斯的量子意识理论的基本要点:
1.意识不可用计算的方式产生,通俗的说,意识不可用计算机(图灵机)模拟。
彭罗斯提出这个观点的依据是,很多正确的数学结论不可能通过图灵机的推演发现(哥德尔定律),但却可以通过数学家的直觉发现,数学家的直觉属于意识的一部分,所以意识不可能是图灵机的产物。
2.量子力学中,量子叠加态如何崩塌,以什么样的方式崩塌,无法通过计算得到的(非图灵机过程),所以这个崩塌过程有可能提供形成意识所需要的某种机制。
3.叠加态崩塌并不是“观测”的结果,而是引力作用的结果(粒子叠加态导致引力叠加,引力叠加导致波函数崩塌),这是彭罗斯理论中最重要的部分,这个部分本质是在“观测”导致崩塌,以及多重宇宙解释之外,提出了另一种波函数崩塌的解释。这种解释看似与量子意识无关,但却可以用来估算大脑是否可能利用量子效应产生意识。
上面主要是彭罗斯的观点。不过好像有文章说,目前的实验结果并不支持引力引起崩塌的观点。
量子意识理论的另一个重要人物是美国一个麻醉科专家汉莫洛夫,他认为神经元中的微管结构在意识形成机制中具有重要地位,因为麻醉剂主要是作用于微管而让人失去意识,但微管在主流观点中只是起到支撑、固定的作用。
另一个理由是草履虫也具备复杂的“智能”行为,但草履虫并没有神经结构,它可能是通过微管结构获得“智能”。
汉莫洛夫与彭罗斯认识后,二人一拍即合,合作提出了Orch-OR理论,大致要点就是神经元的微管在振动中会处于量子叠加态,微管崩塌态持续不断的崩塌就形成了意识。
彭罗斯在这个理论中,基本是有一说一,十分谨慎。而汉莫洛夫则在谨慎的建模、计算工作之外,进行了大量天马行空般的拓展,包括用这套理论解释濒死现象、灵魂转世、禅定冥想,以及想用这套理论解决心物二元的哲学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