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别人家孩子小学都在补语数英,我们不补,初中会跟不上吗? 第1页

  

user avatar   dreamykid 网友的相关建议: 
      

假设有两位同学,他们天赋都是一样的。

A同学,一年级开始家长就抓的非常严格。各种补习班,各种课外辅导,每天作业做到深夜。于是A同学确实开始成绩很好。

B同学,一年级开始家长就很放松,只是培养一下必要的学习习惯,孩子该睡就睡,该玩就玩。所以一开始学习成绩远远不如A同学。

但是从某个阶段开始,A同学显示出后继乏力的现象,而B同学玩的差不多了,在学习上逐渐投入和A差不多的时间,结果越学越好,终于某天开始B同学的成绩超过了A,而且从此之后B同学一骑绝尘,让A同学望尘莫及。B同学就是我们后来所说的学神。



在6岁之前:

当A认字写字的时候,B在和小伙伴一起踢足球。

当A在算加减乘除的时候,B在和爸爸妈妈一起爬山。

当A在听英语磨耳朵的时候,B在和小伙伴一起在游乐场玩闹。

当A在背诵第一百首唐诗时,B已经听过了一千个绘本故事。

如果A和B是同等的天赋,当然是B比A的后劲足。

我们要做的就是培养B这样的同学。

------------------------------------------------

在我读书的年代,初中才开始教英语,恰好我妈妈是个英语老师,所以小学寒暑假的时候,我就被我妈妈提前教了一些,到了初一的时候,基本的东西我都会,英语成绩遥遥领先。

我以前学习整体还不错的,尤其是数理化语文,成绩一般都是拔尖的。但是到了初二的时候,突然英语就有点跟不上了,原因是之前超前学习的知识储备已经用完了,而忽略英语学习的习惯却没有那么容易改过来,那个时候凭借着小聪明,勉强考试还能应付,直到上了高中。

整个高中,我英语就没有及格过。

唯一的一次及格,是高考,也只考了68分。我长期对英语极度厌恶,直到高三开始,因为我物理近乎满分,语文底子也还好,于是所有的物理课和语文课我都拿来献给英语,老师在拼命讲课,我在拼命背单词。那年我高考分数全班第一,如果我英语能再多点分数,上个清北是没问题的。

-------------------------------------------------

这个问题其实早就有非常科学的研究结论。

上世纪70年代,德国政府曾计划在全国幼儿园内推行早教。在政策推出之前,政府先资助了一项关于早教的大型研究,希望从科学角度获得一些对早教政策的支持。

在这项研究里,研究人员分别选择了50个进行早教(教识字和算术)的幼儿园,以及50个不进行早教、只带着孩子游戏玩耍的幼儿园,对他们进行对照研究。

1992年,这项研究的带头人发表了他们的研究成果。研究结果显示:

在小学的最初阶段,接受过以识字和算术为主的早教的孩子,确实比没有早教过的孩子学习成绩更好,也更自信——毕竟很多知识孩子已经提前学习过了,自然学的更容易,心理也更有优势。

但这个优势,并不能保持太长时间,在四年级的时候,接受过早教的孩子的学习成绩,就要“显著低于”对照组的孩子。而且在社交和情感能力的上,接受过早教的孩子也比对照组的孩子表现差。

也就是说,如果你的孩子在幼儿园阶段就接受了以识字和算术为主的早教,那么在小学初期,他的学习成绩确实会比没接受早教的孩子要好一些。

但如果他没有花时间参加早教,而是把同样的时间用在了游戏玩耍上,那从长远来看,他的成绩有很大的概率会比现在更好,并且,在社交和情感表达方面,也更有优势。

根据美国教育经济学家格雷格·邓肯领导下的另外一个美国的大规模研究的成果,上文提到的这种现象被称为“Fadeout Effect”,可以直译为“衰退效应”

这种效应指的是:所有以考试成绩为导向的、以效率为重的灌输型教学,培养出来的学生,相对那些没有接受过类似教育的学生来说,虽然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得成绩上的提升,获得一些领先优势,但是,学习成绩的领先优势和知识的掌握程度都会迅速地消退——在两三年甚至更短的时间内,全面衰退。

有人将这种衰退效应更直观地称为“学渣效应”。格雷格·邓肯认为,那些灌输型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之所以学习成绩的领先优势和知识的掌握程度会迅速消退,是因为凡是灌输型的知识,就一定是“封闭”式的,这种知识包教包会,但是不能与别的知识产生连接,也不能跟学习者所处的世界发生关联。这种知识,一脱离学习环境,就失去了意义。

美国畅销书作家爱泼斯坦(David Epstein)在他的最新作品《成长的边界:超专业化时代为什么通才才能成功》中更是直接建议:要有不赢起跑线的勇气。

类似的研究非常多,我就不多举例了。

这就是为什么如今发达国家的好大学比中国大学的学习强度高,可是他们的幼儿园和小学不搞中国家长趋附者众的那种早教,因为对小孩有害无益。

眼光放长远,不要太在意一时成绩好坏,而要关注孩子的全面发展,学习是长期的事情,甚至是终身的事情,要用长期主义的眼光来看待。要关注本质而不是表象。

省下补习的时间,用在培养孩子更健全的人格,好的学习习惯,体验生活的美好,更多的玩耍和睡眠时间上,这才是科学的育儿方法。

===========2更===========

我说的这些非常违反很多人的直觉,很多家长恐怕难以接受,那就多解释一些吧。

1。德国的这项研究是很大规模的研究,研究的过程和数据都很可靠,正是因为这项研究,德国最终取消了在幼儿园实施早教的计划。美国也至少进行过2个类似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

2。虽然研究的数据主要是早教,但是对小学来说,道理是类似的。6岁~12岁之间,从玩为重心过度到学习为重心,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孩子的成长是无法突变的。

3。美国德国的中层和精英也是喜欢带小孩上很多补习班的,他们也非常渴望孩子能进名校。不要以为老外就不爱学习,望子成龙这件事情全世界都一样,某些做法和国内并无不同。

4。不采用国内的例子是我没找到国内有类似的研究和数据。

5。我不建议补习的还有个很大原因是,很多家长掌握不好分寸,见过一些厉害的家长能在鸡娃和健全的心理两者之间找到平衡,但也见过很多家长逼迫孩子太狠导致严重的叛逆,一个黑暗的童年对孩子的伤害,会遗祸很多年,甚至一辈子,甚至发生生命的惨剧。

6。教育的问题从来都不是简单的问题,最终要根据孩子的情况,家庭的情况因地制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说不能鸡娃的,和必须鸡娃的都是片面的,这个世界并不是非黑即白的,黑白之间还有无数的灰度,天底下没有随随便便就能把孩子教育好的简单方法。

===========3更===========

一。6岁之前,B同学应该做什么

高普尼克认为,黑猩猩大概10-11岁就可以生孩子了,而人类则需要18岁以上,远远比所有的哺乳动物要长的多,原因是为了应付环境的剧变,大脑需要尽可能保留更长的可塑期,经过漫长童年的探索期,大脑才能找到适应的方向,然后慢慢逐步的固化。不同的物种都有这个规律,童年期越长,成年以后才能越聪明,越灵活,越有学习能力。有一种乌鸦2岁才能成熟,它的智力就远比2个月就成熟的鸡要高的多,甚至能超过黑猩猩。

孩子的大脑不是大人的缩小版,各个部分的成长速度是完全不同的,大脑皮层甚至到要30岁才能完成发育成熟,要想知道怎么做才是对的,你得理解孩子的发育和学习的过程。

6岁之前,孩子学习的目标,除了说话运动这些基础技能以外,主要是要理解这个世界的运作规律。儿童的思维方式类似于科学家:观察,假设,推理,实验,求证,从而了解世界的因果关系,并对这个世界的可能性保持足够的开服态度。这个阶段主要是通过玩的方式进行探索式学习

儿童主要有3种玩的方式:

1。玩玩具。孩子玩玩具,本质上是在探索意外。一个玩具孩子已经发现不了意外的时候,他会果断抛弃。

2。跟别的孩子玩

这种玩法是人跟人玩,可以叫“打闹”。比如几个小孩在一起打闹、互相追逐嬉戏。

打闹的好处在于学习社交互动。不让孩子玩太残忍了,所以科学家都是拿老鼠做“剥夺玩的权利”实验。如果一只老鼠从来没和别的小老鼠玩过,它往往也会做各种技术动作 —— 但是一旦跟别的老鼠互动,它不知道做各种动作的时机是什么。它不知道什么时候该做什么。这就好比说步伐都会,但是不会跳舞;字都认识,但是不会连成一句话说。

那么可想而知,如果一个小孩从小都没有跟别的孩子打闹过,他到了社交场合就会表现得很笨拙,他不知道怎么跟人互动。

打闹,是一种社交演练。

3。假装

假装就是广义上的过家家。很多动物都会打闹和玩玩具,但是只有人类的孩子会假装。

对一般想象出来的东西,孩子能分辨那是假的。特别是当孩子假装的时候,他们非常明白这是假的,但是他们乐此不疲。

有个实验是这样的,先给孩子们玩一个带钥匙的音乐播放器。钥匙对了,它就能播放音乐,钥匙不对,它就播放不了。好,现在实验人员说,这个播放器必须得拿走了,这有个积木,我们能不能假装这个积木是播放器?

然后他们就拿假装的钥匙开启了这个假装的播放器。当然没有音乐播放出来,但是孩子们能够假装现在有音乐,并且跟着音乐唱歌。好,下一步,老师说咱们换个钥匙,假装这个钥匙不好使 —— 于是孩子们又假装播放器无法播放音乐 —— 他们能够假装面对假装出来的沉默。所以说孩子的假装能力非常高级。

六岁以下儿童最应该学的东西就是两个 —— 一个是世界上的东西都是怎么运行的,一个是人都是怎么回事儿。这第二个就是心智理论,是最重要的技能 —— 而想要发展这种能力,最好的办法就是玩假装。

有家长可能会说我多报几个兴趣班,学习的效率不是更高吗?不行。玩跟上课最大的区别在于它是一种主动的探索,是亲自面对真正的意外。吹拉弹唱才艺学习,这些都是按照老师要求做事,这不是玩。我们关心的不是学会了多少技能,而是将来能不能应对新的环境。玩,是让孩子通过摸爬滚打,用一身伤痕换一份体会。

跟其他孩子打闹和玩玩具这两项活动还有一个最大的好处:促进大脑发育。脑神经科学家有个名词叫大脑的“可塑性”。大脑可塑性越高,你学习新东西就越容易。小孩的大脑可塑性非常高,但是很多人长大之后大脑就变得很不可塑了,就好像硬化了一样。孩子玩的时候,大脑前额叶中负责社交的区域会释放出一种化学物质,这种物质能让大脑变得更可塑。

所以,6岁之前,最好的教育就是让孩子充分的玩,尽量创造各种条件去玩,如果孩子已经玩厌了某个东西,说明他已经在这个项目上达到了“大师级”水平了,那就带孩子去找下一个好玩的东西。

我家2个孩子,在2-4岁之间,每天早上10点出门,晚上6点回家,每天要在户外玩上8个小时以上,从小区到附近的小区,从附近的公园到更远的公园,到城市里的几乎所有的动物园,博物馆,有特色的游乐场全部都玩遍了,只要不是刮风下雨,一年365天,大概有将近300天都是这样度过的。具体玩些什么呢?没有明确的目的,没有所谓的教育意义,就是让孩子在户外探索,他们发现了什么,就玩什么,玩厌了?那就换下一个地点。

孩子在6岁前,大脑是非常混乱的,大脑皮层还没发育好,理性思考能力较弱,所以不太适合学习纯抽象的东西,到了6岁之后,大脑开始慢慢的平静下来,玩依然很重要,但是可以开始进行一些掌控式学习(上学)。在8-12岁之间,是孩子大脑最平静的时候,非常适合上学的学习,到12岁之后,孩子的大脑又会进入另一个混乱期————青春期。

二。为什么可以不赢在起跑线

2006年,体育界的两个传奇人物,泰格·伍兹和罗杰·费德勒见面了。一个是高尔夫球一个是网球,都是绝顶高手。

泰格·伍兹是绝对的神童,从小就赢了起跑线。三岁,在青少年组九洞的比赛中打出了48杆的成绩。四岁,就专门在球场找成年人打,还能赢他们的钱……

费德勒则完全相反,他不是神童。费德勒从小什么球都玩,只要是球他就喜欢。他妈妈是个业余的网球教练,但是不愿意教他打网球,因为他的击球动作很怪,他妈妈看了受不了。

费德勒玩到十一二岁,才决定在足球和网球之间选择网球。一直到十六岁,费德勒才开始真正的专业网球训练。结果是他成了有史以来最成功的网球运动员,曾经连续237周排名世界第一。费德勒起步比别人晚,但是职业生涯却比一般人都长,40岁了仍然在打球。

你愿意当泰格·伍兹,还是费德勒呢?

爱泼斯坦的《成长的边界》中提供了这么一张图表,统计的是精英(职业)运动员和“准精英”运动员每周投入的训练时间 :

在15-18岁的时候,精英级运动员每周的训练时间达到14个小时,准精英运动员则只有 9 小时 —— 练习时间都不够,难怪他们不是真正的精英!等到 18 到 21 岁,这些准精英的训练时间更是降低到了6 小时,等于是放弃了。

但是仔细看,在15岁之前,精英的训练时间不但不比准精英长,而且比准精英短 ——

也就是说,费德勒,才是更有代表意义的典型。

可能泰格·伍兹本人是个特例,也可能高尔夫球这个项目是个特例。更普遍的故事应该是这样的 —— 从前有两个孩子,A 和 B。A 的父母很早就给他安排了专门的训练,目标非常明确;B 有点三心二意,有时候练练这个有时候玩玩那个,并不知道自己将来要干什么……A 的训练时间一直都比 B 长。

可是到了 15 岁这一年,两人都变了。B 选定了自己的方向,他开始有针对性地刻意练习,每周练 14 个小时都没问题。可是 A 的训练时间却开始减少了。此后 B 一路上行成了精英选手,A 则最终放弃了这条路。为什么会这样呢?

一。过早过强的练习让A产生了厌倦,俗话叫练废了

二。尝试期。刻意练习是个一点都不好玩的事情。往往是只有真正热爱这个项目、靠内部驱动的人能坚持下来。有一个尝试期,尽可能多尝试一些东西,等到自己心智成熟了再主动选择一个方向深入下去,这样的人才有内部驱动。

三。认知优势。尝试过很多项目,做过很多领域的人,他的思维水平会不会比别人强呢?

以上虽然说的是体育,不是学习,但是可以给我们带来一些启发。

我们家长们都希望孩子有好的前程,或者功利一点的说法就是高考能上个名校,那么大量的刻意练习是必不可少的,无论是泰格·伍兹还是费德勒这种天才,都必须常年坚持大量的刻意练习,快乐教育需要逐渐转变为刻意练习。

无论是学业上的单科提分,还是运动员的专业训练,刻意练习都是当前最有效的练习方法,具体可以参考我写的这篇回答:

我们家长可以把握的是两点:

1。启动刻意练习的时间。高普尼克认为8-12岁的孩子是大脑最平静的时期,非常合适掌控式学习(和探索式学习不同,更接近在学校上学的学习),所以我觉得三年级挺合适,从这个阶段开始,逐步的,持续的增加训练量,直到15岁(高中)进入最高强度训练。现在很多学校1-2年级没有作业,三年级才开始有家庭作业,其实这很科学,就从这些家庭作业开始吧。

换句话说,面对高考时,B家长也应该“鸡娃”,只是A从小学一年级甚至幼儿园就开始了,而B大概从高年级或者初中才开始。而就算是鸡娃,B也是以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

2。通过培养学习习惯等多种方式,降低未来孩子进行刻意练习的痛苦程度。都说读书很苦,但是对不同的人来说,这个痛苦的程度是完全不同的。对那些学习轻松的学霸来说,学习不但不那么痛苦,还能从解决一道道难题,一步一个脚印的进步中收获巨大的成就感和满足感,这种成就感能够抵消痛苦,甚至超过痛苦。

越专注的练习,越刻意的练习,痛苦程度越强,但是效率也越高。有一项针对大学生的研究表明,大学成绩的好坏和智商无关,和学习时长无关,结论是只和学习效率有关。

---------------------------------------------

马丁·塞里格曼在积极心理学里面甚至说,进入心流的忘我状态,实现有意义的,有使命感的目标,才是人生最满足的幸福,这种感觉和我们玩游戏因为多巴胺分泌获得那种狂喜和兴奋不同,这种幸福是厚实且平静的满足。仔细回味一下,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过这种体验。这种体验是支撑我们完成那些长期,遥远的,困难的目标的动力来源之一。

我们当然不能苛求每个孩子都能像学霸那样,但是至少减少一些痛苦是有可能的。积极的人生态度,对自我的认同和自信,良好的学习习惯,高度的自律精神,正向的积极反馈才是是通向学霸之路的根本。

孩子想要在未来的社会获得成功,首先应该成为一个健全的人,必须尊重孩子的生长发育的规律。咱们不是说学习不重要,而是说除了学习以外,还有很多事情也很重要,甚至一些读书之外的事情也能很大的影响学习的效率和成果。只会考试(做题家)在这个社会是不够的。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教育的首要目的是社会适应。

几年前《华尔街日报》有个针对美国各大公司的调查统计,说有93%的公司认为,有三个来自自由技艺的技能,比任何本科专业都重要。
这三个技能是批判性思维、交流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而这三个软技能,学校几乎都没办法教给孩子。生活不像做题那么简单。

教育是个太大的课题,科学家们还有很多地方没有弄清楚,我们家长也应该尽量多观察,假设,推理,尝试,验证,迭代。

我家的两个小孩,5年级11岁,一直践行这些做法,以最小化的压力来学习,只上课和做作业,从来不上补习班,不额外预习和练习,平均每天的作业量不超过1小时。多出来的时间玩耍读书都行,鼓励阅读和户外,每年阅读量不低于千万字,心理健康,人格健全。一年级开始的时候成绩只是中游,现在慢慢赶上来了,目前两个都是全班成绩前5(并没有吹嘘的意思,只是回答一些留言的疑问)。有疑问的,可以看我写的其他一些答案,会说的详细一些。比如这个:

最重要的,还是要根据自己孩子的情况,制定自己的教育计划,理解原理,才能不惑,才能坚定

===========4更===========

前面只讨论了A和B,现在来说说C和D。家长通常可分为四类,对应四种孩子的成长道路。

A类:高关注,高干预,常见的鸡娃家长,容易高开低走。

B类:高关注,低干预,比较罕见,后劲十足,大概率低开高走。

C类:低关注,低干预,冷漠型家长,纯粹靠孩子自己的天赋

D类:低关注,高干预,不称职家长,纯粹靠孩子天赋,容易性格扭曲心理抑郁

关注度的意思是家长对孩子的成长很上心,愿意花时间,精力,金钱让孩子更好的成长。高关注度的家长一直关注着孩子的各个方面,在孩子可能会遇到危险的时候,提前排除险情,在孩子需要帮助时,及时的伸出援手,在孩子茫然失措时,给与恰当的建议和指点,在孩子遭遇挫折时,永远提供温暖的港湾

干预度的意思是指家长运用各种包括诱导,说教,命令,逼迫等方式,让孩子去做家长想让孩子做的,孩子又不是那么情愿做的事情。这里的关键点是孩子是不是愿意。如果孩子是个天才学霸,天生就喜欢算数,认字,不愿意出去和小伙伴玩耍,那读书就不算干预。高干预就是整天逼着孩子去做孩子不愿意的事情,低干预则是安排任何活动都先尊重一下孩子的意愿。

B类的低干预和C类的低干预是有很大区别的,B类家长因为用心,会尽量安排丰富多样的玩耍活动,创造玩耍的条件和环境,让孩子能欢乐且充实的度过每一天。比如带孩子去动物园看鸟,去北方滑雪,去游乐园玩沙子,在这些活动里,孩子是能学到很多东西的。而C类的低干预则可能是家长没有时间管,让孩子整天看电视,玩手机,这样的娱乐活动只有休息的价值,没有成长价值,也并不会给孩子带来真正的欢乐。

这里我们不谈论特例,就说各方面都是一般天赋的正常小孩。

如果6岁前,就是各种补习班,兴趣班塞满,以这个年龄来说,因为大脑很多地方还不够成熟,对抽象的知识还没那么多兴趣的时候,那么多少会有家长逼迫的成分在里面,否则是不太可能学完那么多东西的。这种孩子很大概率就是A类曲线:开始领先,容易后劲不足。

如果6岁前,从不参加什么补习班,而是整天找机会各种去玩,冬天滑个雪,夏天游个泳,楼下踢个球,游乐场疯一疯等等,家里的玩具无数箱,父母还能常常培着读绘本听故事,每天有孩子自己喜欢的兴趣班等等,孩子的大小事情父母都会听听孩子的意见,尊重孩子的意愿,尽量多给孩子选择的余地,让孩子为自己的事情做主,让孩子感受到对生活的掌控感。这样的孩子大概率会走上B类曲线:开始成绩一般,但是有后劲,很可能后来居上。

如果6岁前,既不参加什么补习班,也没什么兴趣班,每天在家和老人一起,不是看电视就是玩手机,也没人一起打闹,也没人一起说话,那这种孩子大概率会是C类曲线:开始成绩就挺差的,也没有后劲,会一直差下去。

我举的这些例子比较极端,一般也不会有这么极端的C类家长,但是相信大家意思能理解。如果C类孩子读书成绩不好,那首先要改变是家长的关注程度,补课还是不补课只是次要的问题。家长不付出努力,那就相当于任孩子凭天赋自生自灭,补课是不会起到任何长期作用的。

我们主要讨论的都是高关注度家长,应该选A还是选B的问题。对于C类家长,我并没有什么办法。只能期望孩子原本的天赋不会过早的被生活所磨灭掉。

仍需指出的是,从完全不关注到极度关注之间还有100个灰度,从完全不干预到极度干预之间也有100个灰度。比方说,完全可以20%的A类+80%的B类,也可以60%的A类+40%的B类,这个要取决于家长的预期和孩子的状态。

有些厉害的家长虽然走的是A的路线,但是特别擅长引导,或者在玩耍的过程中悄悄的就让孩子学会了,所谓寓教于乐,那也是不错的。少量的逼迫伤害也不大,一般来说孩子是有可塑性的,将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自我修复。当年我和我老婆,并没有这种微操的能耐,所以我们家是纯B的养育方式。

最后还有一种家长D类:低关注,高干预。这种人平时可能没有时间,完全不管孩子,可是等到成绩出来了,发现成绩不好,就开始对孩子往死里搞:”你这个孩子怎么这么笨,我给你吃好的穿好的,你就考这点分数,对得起我吗?明天开始每天复习到12点,做不到看我不打死你!“

我不客气的说一句,这种人枉为人父母。

在我的观察里,A,C,D类同学都是很多的,B类同学则非常少见,这也是为什么很少看见逆袭现象的原因,对智力一般的孩子来说,只要走上ACD这几种道路,结果几乎就是注定了的

我的排序是:B>A>C>D。B同学走的是少有人走的路,这是只有少数家长才能理解的秘密道路,这条路需要一些条件,但是并非高不可达,难的是家长自身能转变思路,提升认知。

我最喜欢的教育理念就是高普尼克的这本书的书名:园丁与木匠。说的是我们不应该做一个木匠,我们不可能照着郎朗或者马云的样子来雕刻我们的孩子,本来你的孩子应该是姚明的,你每一刀刻下去,你以为离马云又近了一步,其实不知道会产生多少暗伤,最终,他既不会是姚明也不会是马云。

孩子太复杂了,以为自己可以完全规划好孩子一切的人,不是太狂妄就是太无知了。

我们应该做一名园丁,尊重每个孩子的特性,孩子原本应该是杨柳,就让他成为美丽的杨柳吧,原本应该是松柏,就让他成为挺拔的松柏吧。我们家长要做的,是提供足够的阳光雨露,肥沃的土壤,生长的空间。

然后陪伴他,见证他,在他们飞走之前,珍惜眼下的时光,让他们在爱和自由中,慢慢长大。

===========5更===========

可是B同学为什么会强大呢,这更我们来看看B同学的真正优势是什么

一,热爱生活

一个悲观厌世的孩子,迟早会问出这个问题:我为什么要苦苦学习?大人说:好好学习就能上好的大学,上好的大学就能有光明的前程。这种解释对悲观的孩子是完全无力的,他们每天只是迎合家长的过分要求,体会不到生活的美好,所以什么是光明的前程?光明的前程意味着什么?他们没有切身的体会,那所谓的光明的前程就只是一个虚无的词语而已。

许多孩子考大学的唯一动力是要远远的离开家庭,这不是家庭的悲哀么?这种孩子哪怕是上了大学,也会很快的沉沦下去。在知乎校园专区里,三头两头都会出现类似的热门问题:我现在大一,很迷茫怎么办?那些上了名校却发生各种悲剧的孩子,大部分都是因为人生没有目标,没有盼头。

空心病:我不知道我是谁,我不知道我到哪儿去了,我的自我在哪里,我觉得我从来没有来过这个世界,我过去19年、20多年的日子都好像是为别人在活着,我不知道自己是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北大精神科医生: 你们用焦虑鸡出来的娃, 最后都送到我这里了 - 精英说Elitestalk的文章 - 知乎 https://zhuanlan.zhihu.com/p/344439455

拿A和B对比,B的生活是低干预的,所以大部分时间B都在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所以通常他们会很快乐,人生的体验肯定会比A好的多。所以他们会更热爱生活,更珍惜他们的生命。

我们倡导快乐的童年,是让孩子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他们才能对未来有憧憬,才能想要更美好的未来,才有可能理解学习和未来的关系,这是最强大的内部驱动力量,也是孩子能坚持跑完这个马拉松长跑的内心理由-------这才是快乐教育的真正含义。

二。爱自己,高自尊,自信

对B同学来说,因为家长能尽量满足孩子的需求,不去逼迫孩子做不喜欢的事情,这样的孩子更能感受到爱,感受到尊重,感受到自由,感受到安全。

在爱和自由里面泡大的孩子,会觉得自己是非常珍贵的,是不应该被随意糟蹋和伤害的,这是孩子性格的底色,他们相信自己配得上那些美好的东西,这是他们不放弃,去争取,去挑战的理由。

对比A来说,被大人干预,逼迫的滋味并不好受,父母提出的高要求,如果一旦懈怠没有达成,则会陷入对自己的怀疑,我是不是真的不行呢?我怎么会这么没用呢?长期这样下来,孩子的心理健康必然会受到一定程度的伤害,逼迫的越严厉,要求越高,伤害就越大。

三,课题分离,孩子要为自己的课题负责

阿德勒提到过一个重要的概念,叫课题分离:一切人际关系矛盾,都起因于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或者自己的课题被别人妄加干涉。

是说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属于自己的课题,并且不应该随意介入别人的课题,介入多了的结果是导致别人失去了课题,而这正是许多人际间矛盾的由来。

父母的课题是养育孩子,为孩子提供成长学习的条件,只在必要的时候提供一些协助。

老师的课题是学术教育,是上课和批改作业。有些年轻的老师喜欢介入学生的家庭教育,对家长指手画脚,其实效果不会很好。

孩子的课题是成长和学习,是上课和写作业,是考出好的成绩,接受升学的筛选。

在《自我发展心理学》里,有个父亲听到“课题分离”的讲座,就非常不解问陈海贤:“如果说爸爸事是爸爸的事,儿子的事是儿子的事,那是不是说我儿子有困难,我就不用去帮他了?这是不是太自私了?”陈海贤说:“如果你帮助儿子仅仅出于做爸爸的义务,是被迫的,你可以不用去帮他,因为这毕竟是他自己的事”。陈海贤又接着说:“很多时候,就算没有爸爸这个身份,没有这个义务,我们仍然愿意去帮助儿子的。

A类家长往往对孩子的学习介入很深,有能力的亲自辅导,没能力的监督作业,送补习班,这些做法都在剥夺孩子的课题---------慢慢的,孩子变成为了让家长满足而学习,当叛逆期来临,孩子不再想满足家长的期待的时候,孩子就会困惑:我为什么要努力学习?

B类家长不直接介入孩子的学习,只是提供环境和学习条件支持,学的好或是不好都是孩子自己的课题。父母都在以身作则:每个人都应该努力做好自己的课题,孩子们会认为这是天经地义的,是无需讨论的,是每个正常人都应该承担的责任,这才是健康的三观。

让孩子为自己的课题负责,这样长期学习才具备可持续性。

四。良好的学习习惯:有效提升学习效率,降低学习的痛苦程度

有些A类家长,喜欢在孩子做完作业之后,再顺便加点复习,预习,额外练习,总觉得孩子能多学点就是赚到了,但是对孩子来说,学习任务如果望不到尽头,那么提高效率又有什么意义呢?

B类家长平时就无需关心具体的作业和学习问题,我们家从来就不会额外布置任务,所以每天的学习任务是清晰且确定的,只要完成就可以去撸猫,去玩,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这样孩子才会愿意提高效率,才会努力去寻找总结学习方法。

而小学阶段最重要的学习方法其实是:上课认真听讲------这点我家两个孩子都做的非常之好。

我们家孩子学习任务一直都不重,我儿子追求的是速度,怎么样以最高速度尽快做完所有作业是他一贯的努力方向。我女儿追求的是质量,卷面要漂亮,字要写的工工整整,作业看起来爽心悦目。他们一个快,一个慢,一个粗心潦草,一个仔细整洁。以他们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学习,至少到目前为止,我觉得都很好。

五。正向反馈: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

B同学所谓的逆袭,从一年级就开始了,这个过程虽然有的快一点,有的慢一点,但是在切切实实的发生着。刚上小学的时候,儿子女儿成绩只在中等,但是他们成绩一直在稳步提升,到现在5年级,两个孩子平均分双双进入班级前5。而我们一直采取的是最小化学习-------只有上课和做作业,没有其他补习。(要知道,他们的同学基本都是高收入家庭,学校门槛也很高,家长们为了孩子学习都是不计代价的,有常年请老外住家私教的,有一年花几十万补习的等等)

这个成长的过程给孩子的正面反馈是非常强烈的,完全不需要我们的夸赞,在每一天的学习中进步,他们清清楚楚的知道他们的能力,这是自我认可的成就感和满足感。

把以上五点结合起来看,爱生活,爱自己,自己为学习负责,好的学习习惯,从学习中获得成就感----------这就是构成自律的5大要素,这就是能自主学习的主要原因呀!这些难道不比暂时的分数重要的多吗?

当然,我也是普通人,我也不是对孩子的成绩毫不在乎,在我内心中,定下的底限是在小学高年级保持前30%的成绩排名,如果他们做不到,我想我也会介入他们的学习的。

在这个寒假,我也和孩子们做了一些尝试,我们一起讨论什么是科学的学习方法,开始每天进行20~30分钟的奥数训练,在尝试了大概5天后,我们抛弃了这个方案,又重新制定了一个新的计划,目前仍在不断的尝试过程中。

有些讨论认为走B线路,需要对孩子有更高的要求,我认为恰好搞反了:正是因为走B线路,孩子才会变的更好,才会打好全面坚实的人生基础,才有可能低开高走,后来居上。

走B线路,不是整天只知道瞎玩,而是在玩中学习,哪怕是玩也要全力以赴,全心投入。这样孩子才有努力学习的能力,当学业需要成绩的时候,就能够拿出真正的实力。

走B线路,是努力去培养一个更好的人,人格健全,身心健康的人。至于成绩呢,那是孩子们自己的课题,我们只需关心,无需在意。

===========6更===========

分析2个关于教育的迷思

一。滚雪球效应

我在知乎里看到好多次滚雪球效应的说法,我理解滚雪球所指的是学习成绩和基础的关系。

因为低年级的知识一般是高年级的基础,如果一开始跟不上就会步步跟不上。或者说一开始领先,基础打得牢,后面就能一路领先。所谓雪球越滚越大,优势也越来越大。

这种说法从直觉上理解好像有道理,但其实并不对。

首先雪球的上限是100分,小学数学再好也无非是四则运算快一点而已。每个学生或迟或早都一定能熟练掌握四则运算,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三高考,孩子们四则运算起码要算上10万次,我没有听过任何一个高考的案例说孩子数学不好是因为四则运算不过关,基础不够扎实导致的。除非是要参加最强大脑这种节目,否则每一个中学生的四则运算能力都是足够的。如果不做刻意练习的话,大部分人四则运算的能力在计算了万把次的时候,就已经接近顶峰了。所以为什么非要在小学低年级就得拼命练呢?

有一项研究指出,10个月就会走路的孩子,和15个月才会走路的孩子,在初期的时候,行走能力确实有差别,但是成年以后,他们运动能力相差无几。提前学会走路的孩子,并不能保持优势,原因是人的运动能力是有上限的,达到正常水平之后就不会再提升了,而走路落后的孩子,他还会持续提升直到达到正常水平。大部分人,如果不是刻意练习运动技能,进行专业的体育训练,他们的运动能力会按照正态分布,这个叫回归平均值,浅显而又深刻的道理。

前面说的是简单情况,拿真正的学习来说,小学阶段只要能掌握基本的知识点-----90分以上吧,进入初中就不会有所谓的基础不扎实的问题的,和100分的孩子没有本质区别。

二:学习习惯

关于习惯的一个错误认识是:A同学每天做N小时的练习,坚持了10年,所以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具体来说,要看这个坚持的动力来自哪里,如果是家长监督逼迫产生的,孩子其实是无奈的表现------孩子只能坚持,否则要被惩罚。这种方式根本形成不了习惯,只要家长不再逼迫,外部压力一旦消失,瞬间就会破功。这种例子太多了,包括我自己读书的时候也是这样,一到大学,从第一天开始,就没好好学习过------这是很多A类孩子的悲哀。

另一类关于习惯错误的认识是:B同学因为整天玩,也不努力学习,时间长了就玩野了,以后要收心也收不了,所以养成了糟糕的学习习惯。这种理解是典型的惯性思维。

我们大人有时候能表现出更好的自律性,更能够延迟满足感,是因为我们身负责任,我们理解春季播种,秋季才能有收获。B同学通过各种玩的方式,更宽广的体验和视角,只会比A同学更早的理解这个世界的运作规律,也就能够更早的负起责任。驱动孩子努力学习的,绝对不是意志力,而是责任感以及在学习中收获的成就感。更何况早期的时候,B同学的自发性学习才能更好的养成学习习惯,虽然看起来时间少了点。

“努力”本身不会成为习惯,努力是跳出自身能力范围,去挑战,去超越,去做也许不那么喜欢但应该去做的事情。任何时候任何人,去努力并不是因为养成了努力的习惯,而是因为他的内心告诉自己,到了努力的时候了,该努力了,这是他们的责任,是他们的使命。

有些牛人,看起来好像常年累月的非常努力,只不过是在我们看来很艰难的事情,对他们来说只是顺手而为罢了,甚至是乐在其中。

===========7更===========

我总结了一个成绩公式:

成绩 = 学习能力 x 学习效率 x 学习时长

一:学习能力

学习能力比较宽泛,包括发育程度,心智成熟的程度,智商,学习心态,思维模式,思考习惯等,也有人也把这个部分统称为天赋,这些能力的确有些是天生遗传的,但也有很多是通过后天逐步培养出来的,它们的特点是隐藏在无形之中,难以评判,难以发现,无法速成。

低年级的时候,发育程度是相差很大的,年龄相差半岁都能看出明显的差别,有很多一年级的孩子跟不上,就怀疑是幼小衔接没补习的原因,在我看来,心智不成熟可能是更大的原因。

智商基本就是天生的,比较稳定,也没有什么确定有效的办法能明显提升智商。智商高的孩子确实有优势,但是,这个优势是有限的。研究表明,120的智商就可以胜任几乎所有的工作,很多诺奖得主智商都不过120多,智商再高的话,其实用处不大。其次,大部分人智商都差不多。

学习心态是个主观问题,为自己而学,当然就会更主动更积极。为了取悦大人而学,则不容易持续,甚至容易发展成假装学习,厌恶学习。但只要能做好课题分离,做到这点其实并不是很难。

思维模式:“成长型思维”的概念,来源于心理学家卡罗尔·德韦克的经典作品《终身成长》。根据对能力发展的认知,有两种不同的思维模式:固定型思维成长型思维

固定型思维模式认为,聪明才智等能力是天生的,后天无法改变。

成长型思维模式认为,天赋只是起点,人的才智通过锻炼可以提高,只要努力就可以做的更好。

这个观念对于早期的孩子来说,非常非常重要,我们夸孩子的时候,不要夸聪明,要夸努力就是这个道理。相关的实验非常多,有非常扎实的研究作为基础,这是非常可靠的理论。

有成长性思维的孩子,相信世界上没有一成不变的事情,心态好,相信事情会往好的方向发展。遇到问题了,他会觉得自己能比现在做得更好。他能从错误中学习,别人的成功能给他启发。这种孩子会觉得努力和态度非常重要。其实成长性思维,说白了也是一系列积极的人生态度。

和成长型思维相对的是固定性思维,有这种思维方式的孩子,遇到困难会选择放弃,不愿意别人批评他,不想做自己能力之外的事情,看到别人成功了他会感到威胁。他认为很多事情都是一成不变的,甚至是注定的,看不到努力和坚持的作用。

还有个值得一提的是皮格马利翁效应:

1968年的一天,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L.雅各布森来到一所小学,说要进行7项实验。[2]他们从一至六年级各选了3个班,对这18个班的学生进行了“未来发展趋势测验”。之后,罗森塔尔以赞许的口吻将一份“最有发展前途者”的名单交给了校长和相关老师,并叮嘱他们务必要保密,以免影响实验的正确性。其实,罗森塔尔撒了一个“权威性谎言”,因为名单上的学生是随便挑选出来的。8个月后,罗森塔尔和助手们对那18个班级的学生进行复试,结果奇迹出现了:凡是上了名单的学生,个个成绩有了较大的进步,且性格活泼开朗,自信心强,求知欲旺盛,更乐于和别人打交道。
实验者认为,教师因收到实验者的暗示,不仅对名单上的学生抱有更高期望,而且有意无意地通过态度、表情、体谅和给予更多提问、辅导、赞许等行为方式,将隐含的期望传递给这些学生,学生则给老师以积极的反馈;这种反馈又激起老师更大的教育热情,维持其原有期望,并对这些学生给予更多关照。如此循环往复,以致这些学生的智力、学业成绩以及社会行为朝着教师期望的方向靠拢,使期望成为现实。---------百度百科

一个人的表现会受到其他人的暗示和影响,特别是权威人士。当然也会受到自己的暗示和影响,也就是说我们会成为我们自己或别人所预期自己成为的样子,这是一种自证预言。

这是很强大的武器,以前孩子低年级的时候,每个学年开始,我都会写两封很长的邮件给新班主任(因为这个学校班主任每年都换),邮件的核心内容就是吹嘘我们家孩子多么的好,多么的靠谱,详细描述孩子们的优点。然后约老师面谈,面谈的主要内容也是吹。我们通过这样的方法,让新老师能快速的了解我们的孩子,当老师们发现我们家孩子的确还挺靠谱的时候,他们会真心的认同他们,事实上我们后来接触各种老师的时候,的确大部分老师都对他们赞不绝口,不仅仅是学习,而是各个方面的赞许,哪怕是我儿子和人打架,也会优先考虑是其他人的原因,因为老师认为我儿子是个既勇敢又善良,还很有正义感和规则意识的孩子。(压箱底的秘诀都拿出来了, 先点个赞再继续吧)

这里的重点是不仅是家长要真心赞赏孩子,更重要的是要孩子周边的其他人,尤其是老师和同龄孩子们也能认可孩子。

二:学习效率主要是指学习方法专注力

学习方法是家长们值得花一些力气的领域,我研究了近几年学习领域的成果,感觉相比目前学校倡导的学习方式而言,还是有很大的改进空间的。好的学习方法,孩子们很难通过自我摸索而获得,现在让他们自己去学习似乎也很难,我曾经给孩子买过一本书叫做《学会如何学习》,是专门写给孩子看的学习方法书,写的其实很不错,但是孩子们表示毫无兴趣,要看的书太多,还轮不到它。如果家长比较有概念,可以自己吸收了这些知识后,给孩子们一些建议,和孩子一起进行一些尝试。我们在春节期间,就经常和孩子们出门散步,然后坐下来喝一杯奶茶,聊聊学习的方法,讲讲学习的规律,一起制定学习计划等等,让他们在科学方法的指导下,慢慢摸索出他们自己的学习方法,这对他们是有一些帮助的。这个部分有机会可以找个话题和大家分享一下。

专注力的问题展开讲也是个很大的话题,我的孩子们专注力都还不错,所以这方面困扰比较少,以后再来补上吧。

三:学习时长主要是指上课、作业、额外练习、补习时间。

要想真正成绩一直好下去,就得是三个要素都好,缺一不可。

但是小学低年级阶段的考试难度是比较低的,知识范围也比较狭窄,所以也有很多孩子哪怕学习能力和效率比较低,只是简单的增加学习时长(上补习班,加练),也能把成绩短期的提上去。

然而到了初高中,大家的学习时长都一样的时候,考试的难度大幅度增加以后,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成绩被逐步的拉开,尤其是到了高中以后,普通孩子和学霸的成绩差距就更明显了。

所以,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才是培养孩子的重点,才是学霸和学渣的根本区别,这也是我反对在小学阶段就猛鸡娃的核心理由。

中华民族是个崇尚努力的民族,几乎每个家长都对孩子说过要努力学习,似乎努力了,吃过苦了,就让孩子赚到了。我也崇尚努力,我也希望孩子能努力学习。但是在家长的逼迫下,简单的增加学习时长,并非是真正的努力。

1。真正的努力应该是孩子自发的努力,是孩子明确自己的责任,以学习作为变强的手段,努力去成长为更好的人。受家长逼迫的努力,不过是为了满足家长的需求,为了让家长满意,为了让家长不发飙,而不得已去完成的任务,这种努力会摧残孩子的心理健康。当进入青春期-----许多报复性厌学的孩子就是因为这个原因。

2。真正的努力不仅仅在于时长,更在于全神贯注的投入。保持极高的专注度,不断的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是一件很心累的事情,三心二意的混时长和全身心的专注投入,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学习体验,更是完全不同的学习习惯。一个成年的程序员,如果一天能保持6小时的高强度编程,就已经非常不错了,而那么小的孩子们一天的学习时长大多都远远超过6小时,然后很多家长指责孩子缺乏专注力,实在是站着说话不腰疼,谁能在那么长的时间里都能保持专注呢?

通常接纳新的知识,新的观念既有让人欣喜的体验,也有让人痛苦的体验,而多数时候痛苦更多于欣喜,这种痛苦来自于对既有认知的否定,需要你重新思考,打破原有认知,重构新的体系。就像现在这篇回答一样,如果我的观念和你的想相反,而你又认真的读懂了,那你一定会很痛苦的,你多半会本能的抗拒,然后试图反驳我,批判我,维护你原有的立场。

刻意练习理论指出,有效率的学习,就应该处在学习区,有熟悉的部分,也有不会的部分,这样的练习不是那么容易的,是相对痛苦的,是需要全身心投入的,却是最有效率的。

片面的增加学习时长,在小学阶段的确可以提高分数,但这种做法也会掩盖真正的问题,如果孩子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不够的话,这些分数迟早是要还回去的。

四:补充关于天赋

推荐下面这个回答,这是我见过写的最好的一篇,有兴趣的直接点链接去看吧。

排名在前 1% 的高中生是靠天赋还是靠努力?


------------------最后------------------------

简单总结一下吧:

1。打地基比抢跑重要,童年的地基就是玩,多玩孩子才能健全。

2。健全的孩子在小学高年级以后就会逐渐展示出实力,到初中以后到达顶峰。

3。自主性,学习能力,学习效率这些才是根本,补课还是不补课只是很小的问题。

这篇回答,反对的声音很多,有说不敢拿孩子赌的,有说过于理想化的,有说小升初名校压力的,有说忽悠的。。。。我试图用科学的方式来讲点道理,但其实每个人,在看到这篇文章之前,多半已经有了自己的立场,而区区一篇文章是不太可能让人改变立场的。不过没关系,也有很多家长能在这里找到共鸣,这就够了。

谢谢你能看到这里,尤其是这么长的一篇文章。

谢谢你们的赞和鼓励。

-----------------------------------------------------

其他文章:


参考:
[1] 万维钢《精英日课》3:早教军备竞赛的科学结论
[2] Linda Darling-Hammond and J. Snyder. 1992. “Curriculum Studies and the Traditions of Inquiry: The Scientific Tradition.” Edited by Philip W Jackson. Handbook of Research on Curriculum. MacMillan. pp. 41-78.
[3] Peter Gray, Early Academic Training Produces Long-Term Harm, Psychology Today, May 05, 2015.
[4] R. A. Marcon, 2002. “Moving up the grades: Relationship between preschool model and later school success.” Early Childhood Research & Practice 4(1)
[5] 高普尼克(Alison Gopnik):《园丁与木匠》
[6] 戴维·爱泼斯坦(David J. Epstein):《成长的边界:超专业化时代为什么通才才能成功》(Range: Why Generalists Triumph in a Specialized World)
[7] 万维钢《精英日课》3:不赢起跑线的人

user avatar   cao-si-si-65-35 网友的相关建议: 
      
“老师,我跟你讲,我爸爸是个变态”
“咋滴,为什么要这么说”
“星期六和星期天,就两天时间,我爸跟我报了四个培训班,上完英语课,晚上我还要去学习跳舞,真是累死了,我现在最讨厌周末了,你说我爸爸是不是个大变态。”

这是我当英语培训老师期间,一个非常可爱的三年级小女生跟我说的,可见这学生真是忍无可忍,无需再忍,才用“变态”形容自己的爸爸。

后来,我才慢慢了解到,在周末或者寒暑假,几乎每个小学生都有两三个甚至四个培训班,培训的内容也是五花八门,包括数学、语文、作文、英语、跆拳道、跳舞、打鼓、画画、甚至还有小模特培训班……

比起学生的成绩,我对学生的心理状态、平时行为、和父母关系等更加的关注。

说几件我印象深刻的一些事,以及小小的感悟。

1,有个女孩子,每次上课都会迟到,不愿意来,一路上被家长拖到教室,上课全程不在线,一会儿睡觉,一会儿逗同桌,下课的时候,比谁都活跃。

跟她聊天时,我才知道,这孩子是在封闭学校读书,星期六和星期天才能回家,可仅有的两天,还被父母送到培训班了,她真的是我最同情也是最头疼的一位学生。

这样的孩子送来补习班干什么?花钱还起副作用,那个孩子明明对英语挺感兴趣的,英语口语非常棒,可是小小的她,还没成熟到为了学好英语,愿意牺牲掉和爸爸妈妈的相处时光。

所以,如果你想送孩子去补习班,第一条,家长们至少得留些时间好好陪伴孩子,孩子心情好,课堂上学习效率才高。

2,班上有个淘气包,上课一小时,听讲十分钟,而这十分钟是我提醒他:等下会点他回答问题,他才停止小动作。

这孩子平时作风霸气,很难跟同学友好相处,他妈妈永远是追在他后面:宝贝,慢点,等等我。要是妈妈问他问题,他永远一句话:不知道,你问我老师去。

她妈妈曾说:为了让他好好学习,我真是好话说尽,就差求他了,可是每次,他一做作业,就开始搞各种明堂,我真是没办法。

我一声叹息,这孩子机灵好动,接受能力快,喜欢鼓捣些小玩意,他缺的不是学习时间,而是心思就完全没在学习上,没有专注力,自制力差,就算是一对一的培训,他也有可能是左耳进,右耳出。

所以,如果你发现孩子一到学习就拖拖拉拉,懒懒散散,送补习班只会浪费钱,不如想办法先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和专注力。

3,一个漂亮文静的小女孩,培训课结束,等了好久她家长一直没来接她,于是就想去培训中心外面等,我把她拦住:没关系,我再跟你爸爸打个电话,你一个人下去不安全,还是在里面等吧。

我拨通了她爸爸的电话,她爸爸很不耐烦的说“我知道了,叫她等着。”十多分钟过去了,小姑娘紧盯着窗户外面,眼泪开始往下流,我只好把她带到门卫那,让她在那里等爸爸。

“你张着个X嘴哭什么,跟老子把眼泪擦干……”

远远的我就听到一个男的大声训斥,原来小女孩的爸爸终于来了,只见他边骂边急冲冲的往前走,小女孩抹着眼泪在后面紧跟着。

不是亲眼所见,我简直不敢相信:一个年轻的爸爸既然这么粗俗的骂自己女儿,我都心疼这位小姑娘,作为爸爸,不是更应该宠着自己闺女么。

这样的家长,送孩子来培训班来干什么,是图个清闲,还是图个心安:反正我送她去培训班了,这孩子成绩不好,肯定是她自己的原因。错,孩子成绩不好,就是你这位家长本身素质的原因。

小学的语数英,一般是没多大必要上补习班,孩子在学校的时间,加上回家复习,就足够了。

当然,家长也可以是孩子最好的辅导老师,是孩子模仿学习的对象,如果家长对英语不太熟悉,可以立个小小计划,陪着孩子一起学英语。

的确,现在的孩子都是关在家里,家长又没时间陪伴孩子,实在担心孩子在家只会看电视玩手机,可以尝试跟娃报些运动类或者孩子自己感兴趣的培训项目。

我也见过不少学生,学习成绩还不错,被称为“别人家的孩子”,但他们的表现跟年龄完全不相符:很乖,很深沉,几乎看不到笑脸。

别再拿成绩去比较、判断孩子是否优秀,退一万步说,孩子小学成绩跟不上,初中可以补,但是孩子的心理健康、行为习惯出了问题,真的补不回来了。




  

相关话题

  孩子二年级,考试几乎都是班里第一名,渐渐我没办法接受他考不好,考不好就想批评他,怎么办? 
  快三十的人了,思维没深度,感觉智力处在小学阶段,该怎么办? 
  直中间为什么是三横? 
  如何看待常州市五年级小学女生作文课坠楼,官方通报未发现老师辱骂殴打学生一事? 
  三年级孩子周末可以看书到晚上 11 点吗,还是让他按时睡觉? 
  兰州大学附属小学用英语怎么说? 
  上补习班还是充分享受假期快乐,「鸡娃浪潮」中的小学生怎么过假期,才是更好的打开方式? 
  小学阶段,作业到底有多重要?家长应如何看待? 
  如何看待上海市发布的小学期末不再考英语,禁止全区范围的学科统考统测? 
  那些当年学过奥数的孩子,现在怎么样了? 

前一个讨论
双双出轨的人在一起会幸福吗?
下一个讨论
大宋和大清,在“得国不正”这一点上,有什么本质上的不同?





© 2024-12-2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2-2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