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明宣宗为何把朱高煦放在缸里活活烹死? 第1页

  

user avatar   cong-lin-zhi-di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怨不得明宣宗,朱高煦其实是自己把自己给作死的

若要论中国历史上最会作死的人,朱高煦一定会在首推之列。他作死的方式到底有多奇葩呢?这么说吧:就好比是他趁皇帝不备,去踢了皇帝一脚,然后还对皇帝说:嘿嘿,你搞死我呀!

然后皇帝说,好吧。于是就把他搞死了!搞死他的方式还极其的惨烈,是将他活活烤死的,并且还将他满门诛灭

是的,朱高煦的一生就是这么作!他不但掉了自己当皇帝的好机会,还掉了自己几世的富贵荣华,最终又掉了自己及全家满门的性命。

到底这是怎么回事呢?朱高煦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他一生的作死之路究竟是怎样的波澜壮阔?最后又为何会被以贤德著称的明宣宗给活活烤死?

带着这些问题,接下来,我们便一起来走进这一段600多年前的大明历史尘烟


朱高煦 剧照

从少年时期就开始的作死之路,作掉了自己“燕王世子”之位。

朱高煦是永乐皇帝朱棣的第二个儿子,也就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孙子。当然,在朱高煦20多岁以前,他的父亲朱棣还不是皇帝,只是一个王爷,封地在今北京,称为燕王

身为王爷之子的朱高煦自小就性情凶悍,举止轻佻,活脱脱一副电视剧里面的反派人物形象。



但朱棣是很喜欢朱高煦的,因为他觉得朱高煦勇猛凶悍,和自己很相像。相反,长子朱高炽身体肥胖、体弱多病、性情太柔,并不得朱棣的喜欢。

所以朱棣心目中最中意的燕王世子人选是朱高煦。如果不出意外,朱高煦也大概率会被立为燕王世子,继承“燕王”这个爵位。但是,架不住朱高煦自己呀!

在朱高煦10几岁时,明太祖朱元璋召集诸藩王之子,也就是自己的孙子们前往京城学习,朱高煦也在列。

但是朱高煦来到京城之后根本就无心向学,经常一副轻佻无行的纨绔嘴脸,甚至连在朱元璋面前都不注意收敛,导致朱元璋对他极度厌恶。

相反,朱高煦的哥哥朱高炽在朱元璋面前处处表现得儒雅、仁爱,深得皇爷爷朱元璋的喜欢。

于是,在朱高煦15岁那一年,朱元璋就直接下旨将朱高炽封为了燕王世子。同时又将朱高煦封为高阳郡王(位于今河北保定),地位与燕王相差了十万八千里。

《明史·朱高煦传》:性凶悍。洪武时,召诸王子学于京师。高煦不肯学,言动轻佻,为太祖所恶。



作掉了自己的太子之位。

1、得到朱棣会将皇位传于他的口头暗示。

公元1398年,明太祖朱元璋驾崩了,皇太孙朱允炆继位为帝。朱允炆登基后不久就着手进行削藩,将朱元璋在世时分封的那些藩王逐个废黜。

为免被废,1399年,朱棣举兵靖难(平定变乱的意思),经过一场长达四年的战争,朱允炆被推翻,江山易主,朱棣登基为帝,年号永乐。

在朱棣起兵靖难的过程中,朱高煦作战勇猛,多次作为前锋率领精骑冲阵,屡立战功,并且还数次拯救朱棣的性命于危难之间。

于是朱棣对朱高煦愈加喜爱,有次还曾拍着朱高煦的背对他说:“努力吧!世子常常生病”,潜台词就是告诉朱高煦,你哥体弱多病,你努力干,皇位将是你的

《明通鉴·卷十三》:王仗钺拊其背曰:“勉之!世子多疾。”



2、作掉了自己的太子之位。

公元1402年,朱棣取得靖难之役的胜利后,随即在南京登基为帝,是为明成祖。朱棣登基后不久,朝廷重臣就开始商议立储之事。

因为朱高煦在靖难中立功无数,于是朝中将他立为太子的呼声还是比较高。但朱高炽才是嫡长子,并且朱高炽又仁爱贤明,世子之位还是朱元璋封的,在朝中也有很多支持者。朱棣一时难以决断。

后来有朱高炽的支持者把朱高煦往昔的种种恶迹翻出来对他进行指责,比如经常滥杀官民、目无法纪,游手好闲、品行不端等等许多过失。

而这些指责桩桩都是事实,朱棣还想起来了当时他还是燕王的时候,朝中上下经常都责怪他教子无方,给他带来了诸多难堪。

于是朱棣不再犹豫纠结,直接就立了朱高炽为太子,而将朱高煦封为汉王,让他去云南就藩。


明成祖朱棣


将自己为夺帝位不惜弑兄杀弟囚父的野心充分暴露于人前。

朱高炽得知自己被封为汉王,封地还在云南后,第一反应便是“老子不干”。他大叫“我何罪?要把我赶到万里之外!”

《明史·朱高煦传》:高煦曰:“我何罪!斥万里。”不肯行。

朱棣确实比较喜欢朱高煦这个儿子,在朱高煦的各种抵触和极力请求下,朱棣便让他留在了京城南京。

所以,朱高煦已经靠着朱棣对他的喜爱争取到了留京的机会,对一个想要争夺帝位的人来说,这是一个绝好的机会呀。君不见那些刚当上皇帝的人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把有威胁的竞争者全部踢出京城,有多远走多远,不得宣召就不能入京,否则按谋反论。

所以按理说,得以留京的朱高煦接下来就应该是韬光养晦,秘密发展势力,徐徐图谋才对。可朱高煦是谁?神呀!不怎么能彰显自己的风格?

首先,他行事放纵,多次挑拨是非陷害太子。然后还自封为天策上将,并经常以唐太宗自比

这个可就不得了,唐太宗当年就是杀了自己的太子哥哥和王爷弟弟,然后还将自己的父皇给软禁起来,然后才当上的皇帝。

朱棣一看,朱高煦这夺嫡之心昭然若揭。并且朱棣还能感觉到,如果任由朱高煦这么下去,手足相残的事情必然会发生在他的儿子身上。于是朱棣直接下旨严令朱高煦必须马上就藩。



认不清形势,在盛世背景下图谋叛乱。

由于当时朱棣不在京城,于是朱高煦对催他就藩的旨意置若罔闻,打死不动身。后来朱棣回到南京,见朱高煦并未就藩,并且违法乱纪之事高达数十起,于是勃然大怒。

盛怒之下的朱棣当即决定将朱高煦废为庶人。但是太子朱高炽念在同胞兄弟之情苦苦请求朱棣,最终朱棣才作罢,只是诛杀了朱高煦的亲信,然后将他赶去山东乐安州就藩。

到了封地后,心存怨恨的朱高煦立即就着手要谋反。可是他却没有想过,朱棣是什么人?那是多次亲征,深入漠北打得蒙古瓦剌找不到北,并还一手开创了“永乐盛世”,文治武功都是有口皆碑之人。

可以说不管怎么样朱高煦都是一点机会都没有的,但他认不清,或许就算认清形势了,以他做事的风格也会我行我素吧。太子朱高炽当时知道了朱高煦的小动作后,并没有选择告发而是来信相劝,但朱高煦依然死不悔改。


朱棣亲征

当然朱高煦的运气还算好,在他还没有在朱棣手上碰得头破血流的时候,朱棣就病逝了。之后太子朱高炽继位,是为明仁宗

朱高炽知道朱高煦一直在密谋叛乱,但是并没有对他采取行动,而是将他召来京城,对他赏赐数以万计的宝物,并将他的儿子们统统封为郡王。

就这点来说,朱高炽确实是个儒雅、仁爱的皇帝。按理说自己皇帝大哥都已经做到这样了,朱高煦自己也应该知道进退了吧,但他偏不!就要作!依然在不遗余力的为谋反做着各种准备。


明仁宗朱高炽 剧照

作掉了自己坐上皇位的唯一机会。

朱高炽仅当了10个月的皇帝之后,果然如朱棣所说的“多疾”,猝死在北京。当时明朝的都城因为朱棣“天子守国门”的志气已经从南京迁到北京了,而当时朱高炽的儿子太子朱瞻基还在南京。

听闻父皇去世的消息,朱瞻基深恐徒生变故便马不停蹄往北京赶。而这时朱高煦其实比朱瞻基还先一步得知朱高炽的死讯,因为他一直在密切关注朝廷动向,并且最重要的是他在山东,离北京近呀。

如果这时候朱高煦直接前往北京,那他一定会赶在朱瞻基之前到达北京,首先掌控局面,然后一举夺得皇位再说。但他偏不,偏要

朱高煦选择了一个极端的方式,他安排人在朱瞻基回京的半路进行埋伏,然后截杀朱瞻基,准备先除掉朱瞻基这个绊脚石再说。

却不料事有不密被朱瞻基知道了这个消息,然后朱瞻基选择了另外一条道路抢先回到京城登基称帝,是为明宣宗。而本来觉得万无一失的朱高煦却用尽全力去扑了个空,就此彻底与皇位无缘。


朱瞻基 剧照

作掉了自己几世的富贵荣华。

明宣宗登基为帝之后,因为自己没有受到伤害,所以他并没追究叔叔朱高煦刺杀自己而未遂的行为,反而是对他大加赏赐,对他的赏赐甚至比其他王府还要厚重。

此后,朱高煦经常对明宣宗提出一些请求,明宣宗都按照他的一件一一照办,毫不为难。

当然,很可能明宣宗的这些做法都是做给天下人看的,毕竟这时朱高煦还有着不小的影响力,明宣宗刚登基也要抚慰人心。另外再让人看到他的大度,如果之后朱高煦再犯错,那就不能怪他情面了。

但是朱高煦不这么想,他认为明宣宗是软弱可欺,于是就更加骄狂,更加的

一年后,朱高煦起兵造反了,但造反造就造吧,他还企图去勾结英国公张辅做内应,人英国公已高居国公之位了,与国同休的勋贵。再说了你朱高煦是啥人,人家能走上国公之位难道还会不知道?

于是英国公张辅毫不犹豫的将朱高煦告发了。但明宣宗知道后还是不想大动干戈,只是写了封信,然后派宦官给朱高煦送去。

而朱高煦却态度十分倨傲,他部署重兵压阵,直接将前来给他传信的宦官吓了回去。明宣宗忍无可忍,当即决定御驾亲征,要将朱高煦擒拿。



明宣宗率领的军队在征讨朱高煦的造反大军时,造反大军都是一触即溃。然后明宣宗曾多次对朱高煦进行劝降,朱高煦都是负隅顽抗,毫不理会。

最后,朱高煦的造反大军受不了了,于是都在合计要把朱高煦给绑了献给明宣宗,以途将功折罪。无奈之下,朱高煦只得选择投降。

朱高煦被抓后,这种谋反的大罪肯定是跑不了一死的,当时朝中众臣也纷纷上书要求将朱高煦明正典型。但明宣宗应该继承了其父亲仁爱的优点,没有答应。

然后明宣宗只是剥夺了朱高煦汉王的身份,将其一家都废为庶人,囚禁在皇城的西安门内。朱高煦好不容易投了个好胎才得来的荣华富贵就此被他生生掉了。

但这绝不是朱高煦作死的终点,即使把荣华富贵作掉了,但生命还未息,作死怎么能停止呢?



作掉了自己及全家满门的性命。

朱高煦一家被废为庶人囚禁在西安门后,如果他一直老老实实,本本分分,那按照明宣宗的行事方式,很有可能还会给他一点机会的。但他不,偏要

有一天,明宣宗为了彰显自己仁爱与大度,于是便去探视他的叔叔朱高煦。去了后呆了一阵,朱高煦不知是那根筋搭错了,出其不意的伸腿将明宣宗给绊了一跤。

这下明宣宗勃然大怒,于是命人将旁边的一个三百多斤重的铜缸搬来,然后将朱高煦倒扣在其中,不料朱高煦却将铜缸顶起,横冲直撞。

看到朱高煦即使在这种情况下还不服软,明宣宗忍无可忍,便命人搬来旁边的木炭,将木炭堆在铜缸周围然后燃起大火。

就这样,铜缸里的朱高煦在大火炙烤中凄惨的死去。然后明宣宗为了斩草除根,又将他的儿子们全部诛杀。作神朱高煦,终于掉了他自己和一家满门的性命。


铜缸炙烤朱高煦

朱高煦的一生都表现得非常精明,然而恰恰如此,这才是他最大的不精明。他认不清形势,却又敢悍然发动叛乱;他没有深图远算,却又怀有问鼎天下的野心;他本来智商不够,又偏要去装聪明。

在朱高煦的身上,我们能深刻的体会一个道理——人可以不聪明,但千万不要装聪明!


关注公众号“历史故事君” ,更多有趣的历史故事分享。


user avatar   yichuan-hong-xie 网友的相关建议: 
      

大丈夫生不得五鼎食,死当五鼎烹嘛。诸侯用鼎烹是周代就有的传统,齐哀公就让周天子用鼎烹了,朱高煦只是被复制了一下而已。


user avatar   hu-xin-xin-46-29 网友的相关建议: 
      

参见国初几位天潢的死法,大概是火德大明的传统。

“丙申,潭王梓讣闻。王,上第八子,生二岁而受封,又十六年而之国。幼聦敏好学,善属文,常召国内儒臣设醴赋诗,品其高下而赉予之。至是其妃于氏家坐事,王不自安,上遣使慰谕且召之,王不谕旨,即与妃自焚死,无子国除。”(《太祖实录》洪武二十三年四月丙申)
“改谥故湘王曰献,妃吴氏曰献妃,遣官赍谥册及宝祭于荆州坟园。王讳柏,太祖高皇帝第十一子,母顺妃胡氏,豫章侯胡美之女。王明敏好学,博闻强识,攻文章,尤好道家言,自称紫虗子。建文中,有告其府中阴事者,王惧,阖宫自焚。王年二十有八,妃江阴侯吴高之女。当时谥王曰戾。至是,上悯其非辜,诏改今谥,而亲制碑于墓云。”(《太宗实录》洪武三十五年七月丙戌)
“时诸王及文武群臣父老人等皆来朝,建文君欲出迎,左右悉散,惟内侍数人而已。乃叹曰:「我何面目相见耶!」遂阖宫自焚。上望见宫中烟起,急遣中使往救,至已不及,中使出其尸于火中,还白上。上哭曰:「果然若是痴騃耶,吾来为扶翼尔为善尔,竟不亮而遽至此乎?」”(《太宗实录》建文四年六月乙丑)
“尝闻中官谈汉府事,因问汉庶人所终。云:「初庶人被执,鎻絷逍遥城。一日,宣庙欲往观,左右止之,不听。及至,熟视久之,庶人出其不意伸一足勾上仆地,左右急扶起,久而神思乃宁,始自悔。亟命壮士舁铜缸至覆之,缸约重三百斤,犹觉顶负而动,积炭围缸外乃燃,炭逾时火炽铜镕,庶人亦不知其处矣。」”(《菽园杂记》)






user avatar   wei-yun-dong-zhu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还选个毛

几个老头,谁能活到11月谁自动当选


user avatar   linkc-11 网友的相关建议: 
      

提名1919席卷美国的猩红之夏。

图示是一名被处以私刑的黑人,他的尸体正在歧视的火焰中毕剥作响。

迫害黑人似乎并不那么残暴,但是这是发生在黑人解放后将近六十年之后的全国性迫害热潮。其残暴不仅仅在于对黑人的残暴迫害,更是对民主,对法治,对平等,甚至对人理的残忍暴凌。所谓的政治精英与民主卫士,正是迫害的最大推手。

不知道美国有什么脸面去说民主与平等。

(给文章点赞时麻烦给这个回答也点个赞同吧,如果能点个关注就更好了。祝各位新春快乐。)

哦,还有美国人在瘟疫时期的鬼才操作

外加一个加拿大的

那些评论烦死了!之前因为评论还被知乎制裁了,现在评论区封闭!




  

相关话题

  清代八旗的战斗力究竟如何? 
  喜欢历史的年轻人适合做什么工作? 
  清朝为什么不用禅让制继承明朝? 
  大家在国内遇到过哪些事情,让你感觉这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是有希望的? 
  介绍一些秦汉史方向好书? 
  为什么后世王朝没有以“商”命名的了? 
  如何评价抗战时期中国空军的表现? 
  山西在中国的地位从古代到现在越来越低了吗?如何看待山西的历史和现在,以及今后的发展? 
  如何评价明朝对建州女真的残酷行为? 
  为何罗马帝国后期治权被迫一分为二? 

前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西安一家火锅店雇佣无上装服务员?你愿意带女朋友去吗?
下一个讨论
如何评价蔚来首任车主终生免费换电的权益?





© 2024-12-25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2-25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