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中国历史上有史可查的军事天才有谁? 第1页

  

user avatar   wen-tao-36-4 网友的相关建议: 
      

壹·书生掌兵

1927年,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革命该如何继续下去,成为当时必须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商量以后该怎么办。

大家讨论了一天,基本确定下来,既然蒋介石以军队自雄,那么我们也要有自己的军队,才能不做砧板上的鱼肉。

正在其他人讨论的时候,毛泽东吸了一口烟,向在座的同志们说:“以后要非常注意军事,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

能抓住枪杆子是好事,问题是谁去呢?

当时的高层几乎都是书生,没人懂军事啊,在会议上喊口号容易,真要穿上军装带兵打仗,可不是闹着玩的。

毛泽东说,我去吧。

他以前是小学教员,还做过工会和农民工作,唯独没有准备要打仗,除了当过半年兵以外,年过35的毛泽东基本上没有任何军事积累。

但他还是去了。

国家沦落至此,革命已陷入最低谷,既然必须要做军事工作,那么舍我其谁,不会就学嘛。

毛泽东回到湖南,把平江、浏阳、安源等地的工农武装组织起来,和卢德铭的警卫团组成一支4000余人的武装,准备在9月9日发动秋收起义。

他们的任务是......打长沙。

长沙是湖南省会,区区不到万人的军队想打下来,谈何容易。

起义后不久,军队损失惨重,不得已,毛泽东和工农红军转战井冈山,准备在山沟沟里求生存。

短短2个月时间,总指挥卢德铭牺牲,师长余洒度逃跑,攻打长沙的任务也没有完成,进入井冈山的军队可谓是残兵败将。

毛泽东的军事首秀,就此失败。

此后很长一点时间内,毛泽东依然不懂军事,他自己都吐槽:“军旅之事未知学也,我不是个武人,文人只能运笔杆子,不能动枪。”

井冈山也没有专业军事人才,不能给毛泽东任何帮助,他们只好有什么问题处理什么问题,暂时保住革命火种罢了。

毛泽东特别想有一支强大的军队。

可军队不是有人有枪就行了,关键是人和枪怎么用,这就需要专业知识和丰富经验,可惜毛泽东都没有。

第二年,朱德带着南昌起义余部到井冈山,井冈山的人们喜大普奔:“终于来了一个会打仗的。”

嗯,这话说的,毛泽东不要脸面啊。

朱毛会师以后,两支军队改编为工农革命军第四军,朱德做军长,毛泽东做党代表,陈毅是政治部主任。

其下辖3个师,朱德、毛泽东、陈毅分别兼任师长。

毛泽东以前都是做书记或者委员什么的,做师长倒是头一次,感觉有点新鲜,他在腰上挎了一把驳壳枪,对朱德说:

“背上驳壳枪,师长见军长。”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会师仪式结束,他把驳壳枪交给警卫员,此后大半辈子都没怎么碰过枪。

因为打心底里,他就不认为自己是一名军人。

不做军人就不做吧,可您身为井冈山的主要负责人,不懂军事就说不过去了,而且在革命战争年代,不懂军事,如何领导革命呢?

毛泽东痛定思痛,文人也能领兵打仗的嘛。

早年间,他在湖南读书万卷,尤其喜欢哲学类书籍,多年来积累了一肚子奇怪的知识,江湖人称“哲学王。”

既然不懂军事技术,那就索性不学了,不如以哲学和历史为基本盘,站在更高维度研究战略问题。

这个怎么理解呢。

因为随着朱德等职业军人到来,红军已经有很多专业的战术指挥人员,但战争是和政治、经济、组织连在一起的,现在唯独缺一个能够总揽全局,并且告诉职业军人们,革命战争需要怎么打的统帅人物。

至于具体怎么操作,你们看着办。



用21世纪的互联网术语来说,这叫差异化竞争。

要是毛泽东拼命研究军事技术,不过是多一个军事将领而已,只有跳出固定思维做别人做不到的事,才能培养出别人没有的能力。

从此以后,毛泽东找到自己的长处,而且完美契合革命战争的需要,逐渐走上一条战神进化的不归路

朱德不是有一套游击战的“十六字诀”嘛,敌进我退、敌驻我绕、敌疲我打、敌退我追......毛泽东把十六字诀学会,成为自己的一部分。

每次战斗之后,各级干部都要召开总结会议,分析战斗赢在什么地方,输在什么地方,以后有什么要注意的等等。

这些总结经验,最后都会汇总到毛泽东的案头,成为他学习军事的教科书。

而且革命年代不允许毛泽东坐办公室。

每次战争的时候,毛泽东都和朱德一起带兵出征,不论是战略方向的谋划或者组织战役,他都要亲自参与。

就这样一点一点的学,一点一点的练,短短几年过去,毛泽东从完全不懂军事的书生,进化成一个理论和实战都很优秀的军事统帅。

如果只学理论和经验,容易成为书呆子,只管战场厮杀,容易变成猛将,基本和进步说再见了。

毛泽东这种理论结合实践的路子,走的特别好。

到历次反围剿战争的时候,毛泽东居然指挥的还不错,在军队里收拢了一批铁粉。

但毛泽东学习军事的方法,其他人不太明白,尤其是留苏回来的人们,根本看不起没受过专业训练的毛泽东。

1934年,长征到贵州的红军召开遵义会议,凯丰指着毛泽东骂:“你那些东西并不见得高明,无非是《三国演义》加《孙子兵法》。”

毛泽东反问凯丰:“你来说说《孙子兵法》有什么内容?”

凯丰无语,说不出来。

毛泽东告诉他:“别说你没看过《孙子兵法》,我特么也没看过。”

就这么个人,竟然能带着红军四渡赤水走到陕北,让曾经看不起他的人,佩服的五体投地。

从事后来看,总结经验和参与战争,是毛泽东学习军事的方法,那他到底学到什么东西呢?

不要急,毛泽东会亲自讲给你听。



贰·著书立说


1935年10月,中央红军结束长征,到达陕北。

此时的毛泽东经过多年历练,已经完成凤凰涅槃一样的蜕变,脱去凡人稚嫩的躯壳,成为站在云端俯视人间的领袖。

随同中央红军到达陕北的,还有井冈山时代就创办的红军大学,次年2月,红军大学扩建为西北抗日红军大学,专门负责培训干部。

红军大学想请毛泽东做演讲,给学员们说说,中国革命到底是怎么回事,红军该如何取得胜利。

毛泽东说,没问题啊。

事实上,10年革命战争让他有深厚的军事积累,1年长征的艰难困苦,让毛泽东的经验融会贯通,犹如打通任督二脉一样。

他有太多话要告诉同志们了。

用武侠小说的说法,类似于毛泽东行走江湖自学成才,在比武大会上力压群雄,现在终于要写一部媲美《乾坤大挪移》的武功秘籍了。

不过闷在屋子里冥想,很难把经验提炼成理论,毛泽东还需要一些专业的教科书辅助,才能完成一部理论创作。

当时毛泽东在陕北,穷山沟沟里只有黄土和小米,几乎找不到什么参考书,便给在西安的叶剑英和刘鼎写信,嘱咐他们买一批军事书籍送来。

叶剑英和刘鼎接到书信,到西安书店里剁手扫货,买了一堆军事方面的书送给毛泽东。

毛泽东翻了翻,很不满意。

因为他们买的都是军事技术方面的书,估计以为毛泽东要学着当将军呢,毛泽东也很无奈啊,我又不是带头冲锋的,你们给我买《枪械操作手册》干嘛?

这可是蒋介石的专用宝典。

他又给叶剑英和刘鼎写信:“千万不要买普通战术书,只要买战略书、大兵团作战和战役学的书。要是有《孙子兵法》也买一点。”

是的,凯丰不是说毛泽东用《孙子兵法》指挥么,那他倒真的要研究一下《孙子兵法》了,要不然也对不起凯丰的鄙视。

如此三番五次,毛泽东收到大量军事书籍,然后坐在陕北炕头仔细研读,联想到自己的实战案例和经验总结,一条清晰的脉络,出现在毛泽东的脑海。

他走到窑洞的书桌前,用毛笔写下一个标题:

《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

他从战争的概念说起,引申到红军参与战争的目的,然后缩小范围,说到如何确定一场战争的战略,战略确定下来如何执行,执行的过程中有问题该如何挽救。

从宏观到微观,由理论说到操作,层层递进,精彩极了。

说完战争的章节,毛泽东再次转移话题,从纸面上的战争概念,回到中国革命战争的现实场景,分析了中国的革命和战争。

最终毛泽东断定:

在没有民族战争的时候,中国内战的形式就是围剿和反围剿。

红军力量弱小的时候,国军是围剿的一方,红军是被围剿的一方,当红军力量强于国军的时候,国军就成了被围剿的一方,而红军是主动围剿的一方。

短短三句话,把数十年中国战争都算准了。

红军力量弱小的时候,是被围剿的10年土地革命战争。日本侵华出现民族战争,围剿和反围剿暂时放下,进入国共联手抗日阶段。

红军力量强大起来,便是横扫天下的解放战争了。

看到这里,你服气吗?

毛泽东把战争和中国革命战争都说完以后,才根据摆在面前的现实条件,用最大篇幅写出“我们的战略和战术。”

那年12月,毛泽东到红军大学演讲,内容就是《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赢得学员们的满堂彩。



叁·毛泽东的方法论


我们要用一个章节来分析毛泽东的文章,大家不要嫌枯燥,因为这篇文章才是毛泽东方法论的精髓。

而这也是毛泽东从书生到统帅的秘诀。

把《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读通了,学会毛泽东的这套方法论,保证你能切换到任何领域,不论是工作也好专业也罢,都能成为学霸。

来,喝口水,我们开始。

毛泽东做任何事情,都喜欢从事情的本质着手,然后逐渐向外层层递进,经过周密的分析论断,最终得出解决目前困难的办法。

《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其实就是一个剥洋葱的过程。

第一步——明白战争的概念。

可能有人会说,战争不就是打仗杀人嘛,还有什么好说的?

没错,战争就是打仗杀人,但是毛泽东说了,一切事情都要站在全局的角度考虑,不把战争的概念说明白,其他问题就说不下去。

这也就是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

所以毛泽东说:“战争是阶级、民族和国家的最高斗争形式。”看到了吧,战争就是打仗,但不是鸡飞狗跳的乱打,而是以战争完成革命的目标。

红军的战争目标,就是以战争的手段结束战争,由我们来开创一个太平盛世,从此以后再也没有战争。

这就是红军的战争。

其实这个不是单纯的军事问题,而是政治问题。在毛泽东看来,从来没有单纯的军事问题,军事向来都是服从于政治的。

比如在井冈山的时候,很多职业军人的态度很明确,军队的任务就是打仗,什么根据地建设、搞经济、宣传等等,和军队没有半毛钱关系。

毛泽东说,不对。

他觉得,红军是执行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除了打仗以外,还要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要是没有后面几项工作,红军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他们大吵一架,毛泽东说不过其他人,被轰下领导岗位。

但事实证明,还是毛泽东赢了。

明白战争服从政治的立场以后,就可以进入下一阶段,分析如何取得战争的胜利了。

第二步——取胜的关键是战略正确。

既然是战略,必须服从于战争的全局,而不是只关心某些细节问题。因为细节是服务于全局的,只有全局战略没毛病,细节才能做好。

比如你要做一盘炒肉丝。

所谓全局就是肉丝、油、盐、火候、锅碗瓢盆都要有,而不是只关心肉质好坏或者火候大小。

哪怕肉质再好,你的油放多了或者火候太大,做出来的炒肉丝都不成功。

反过来说。

你的肉质不要太差、火候不要太过分、油盐不要多放......只要每个步骤都能做到60分,基本能做出一盘成功的炒肉丝来。

这就是战略和细节的区别。

而制定战略的关键,在于抓主要矛盾。

你把事关全局的主要矛盾抓住了,并且处理的很好,即便其他细节有些失败也不要紧,整个全局不会出大问题。

你要是放着主要矛盾不管,反而去管一些细枝末节的东西,即便你的细节处理的再好,也丝毫没有胜利的可能。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刘邦和项羽,刘邦抓住分封天下的主要矛盾,屡战屡败却能在垓下一战功成,项羽在一些细枝末节上百战百胜,终究丢了江山。

毛泽东厉害也在这里了。

甭管什么事情,他都能给你抓出主要矛盾来,然后一举逆转乾坤。

比如在实力悬殊的革命战争年代,他发现红军的生死线不是地盘,而是保存有生力量,让红军战士都能活下来。

存地失人,人地皆失。

存人失地,人地皆存。

所以呢,苏区反围剿战争的时候,红军不和国军硬拼,动不动就跳出包围圈从背后捅刀子。

胡宗南进攻延安,毛泽东带着解放军兜圈子,只要人活下来,尽可以把城市送给国军,也让蒋介石高兴几天。

那么做到照顾全局,并且抓住主要矛盾以后,该怎么办呢?



第三步——知己知彼。

其实这个不用毛泽东说,自古以来的名将都知道,只不过毛泽东把“知己知彼”做为方法论,放在他的文章里了。

既然是路边的大道理,所有人都知道啊,那为什么能打胜仗的名将很少,而经常打败仗的人很多呢?

毛泽东甩出杀手锏:“他们都是懒蛋,不愿意侦察战场嘛。”

在毛泽东看来,但凡将军们勤奋一点,尽可能多的侦察敌我双方情况,然后把各种材料汇总在一起分析,自然能捋出一条内在联系

这条内在联系,便是战场的规律,也是军队取胜的关键。

比如第二次反围剿战争的时候,红军兵力少武器差,毛泽东感觉很不好打,烟头塞满烟灰缸也没想出办法。

后来他就想,发愁有什么用,要行动起来。

毛泽东和彭德怀到白云山转悠一天,要么看山脉地形,要么模拟两军作战,最后得出一个结论:“一军团在某地正面迎敌,旁边正好有座山,方便军队隐蔽行军,那就让三军团绕到背后打包抄。”

此外还有其他军队配合一三军团。

他们实地侦察战场,得到第一手材料,才能分析出作战胜利的关键问题。结果我们都知道了,第二次反围剿大获全胜。

其实写文章也一样,我是感受很深的。

但凡我在写文章之前,读几本书、十几篇参考论文,往往能发现一件历史事件背后的隐藏逻辑。

由于材料丰富,我写起来特别顺利,大家看的也比较开心,阅读量也会很高。

要是时间仓促准备的材料不足,我写出来的文章就会很拗口,大家也不爱看。

哎,终究是懒。

知己知彼是不是就万无一失了?

倒也不是,毕竟战场情况瞬息万变,随时会变得和计划不一样。

第四步——随时调整战略。

毛泽东有个特点是“不二过”,意思就是,一个错误不犯第二次。

他每次发现战略执行过程中有问题,马上侦察研究,然后根据新的战场情况,调整战略部署。

所谓知错能改,不过如此了吧。

比如解放战争的时候,毛泽东原本的打算是打外线,争取6个月取得较大胜利,和蒋介石议和。

但是粟裕不同意,向毛泽东建议在苏中内线作战,先解决当地的敌人。

毛泽东仔细考虑,感觉有道理,便同意粟裕内线作战的思路。结果打出苏中“七战七捷”的成绩,随后在孟良崮全歼张灵甫的王牌74师。

战略方向调整的很及时。

后来,毛泽东命令粟裕带部队过长江,在长江以南开辟战场牵制国军,粟裕想了想,过长江也不一定有多大用,不如留在中原打大仗。

粟裕再次给毛泽东发电报,说出自己的意见。

毛泽东怒了,让陈毅和粟裕来说清楚。1948年4月底,陈毅和粟裕亲自面见毛泽东,详细汇报了华野不过长江的方案。

听完粟裕的汇报,毛泽东和同志们商量一下,觉得粟裕说的有道理,便同意粟裕的意见,让华野留在江北打大仗。

半年后,淮海战役开幕。

所以说,哪有什么一击必杀的绝招,无非是先确定一个大方向,然后在操作的过程中随时调整而已

毛泽东也不是神,不可能算准一切,他也需要知错改错,保证不犯第二次。

战略执行到这一步,基本胜利在望了。

需要补充的一点,在毛泽东的文章里,不是只有国家才是全局,那些军团、师、旅、团等等,都是各自部队的全局。

所以这套方法论可以用来指挥全国战争,也可以用来指挥团营战斗,简直是军事将领速成手册。

毛泽东也说了,做一个百战百胜的将军需要多练,但成为一个优秀的军人并不难。

只要好好学习上面的4个套路就行。

要是还不明白,就赶紧实际操作起来,在战争中学习战争。



肆·教员


1965年7月,桂系智囊程思远陪李宗仁回国,毛泽东在招待他们的时候,突然问程思远:“你知道我靠什么吃饭?”

程思远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毛泽东也不卖关子,直接告诉他:“我是靠总结经验吃饭的。”

可不是嘛。

刚参加革命战争的时候,毛泽东完全是军事门外汉,连最基础的军事常识都不明白。

但毛泽东周围有一群非常优秀的职业军人。

在炮火连天的战争年代,他把军人们的经验都学习过来,犹如百川归海,所有人的小经验,都流到毛泽东的脑子里。

如果仅仅如此,毛泽东也不是后来的毛泽东。

最重要的是,他能用自己独有的哲学思维,把红军实战的千百种小经验,总结成一套适合所有人的方法论

毛泽东再以统帅的地位,把他总结出来的方法论推广到全军、全党、全国,形成一种“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正向循环。

不仅毛泽东从书生转型成军事家,还把基础不高的红军干部,塑造成所向披靡的战将,更是让装备极差的红军变成雄师。

归根到底,军事统帅毛泽东根本不是带兵的,而是将将者。

他告诉亲手培养出来的将领和干部们,什么时候做什么、做到什么程度、什么时候结束......具体怎么做,你们自己看着办。

要是工作中有什么问题,仔细看他的文章。

而其他人读毛泽东文章的时候,又能把琐碎的小经验融会贯通,让能力和思想进一步提高。

这样高层和基层频繁沟通,于是,领袖和人民成为铁板一块。

晚年的毛泽东敢说上井冈山找红军,因为将领们都是他亲手培养起来的,谁的能力强一点,谁的成功战绩多一点,他根本不在乎。

孙悟空的能力再强,还能跳出如来佛的手掌心不成?

毛泽东有登峰造极的方法论,哪怕给他一堆烂泥,都能捏出人样来,然后带着这群人敢叫日月换新天。

这就叫教员。



伍·昨日今朝


毛泽东能在战争中学习战争,当然有时代塑造的原因。

据统计,土地战争到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亲自指挥的战役就有数百次。

这还是比较大的战役才能被记录下来,至于别人报上来的小型战斗,他都不知道分析了几万次。

这就像高三学生刷题一样,只要方法没错,肯定是刷题越多成绩越好,毕竟各种题型和解题思路都太熟悉了。

从秋收起义到抗美援朝结束,毛泽东亲自参与了25年战争岁月,什么样的战争没经历过,建国后的金门炮战、对印自卫反击等战役,毛泽东颇有信手拈来的意思。

可以说,毛泽东是题海战术锻炼出来的学霸。

我们现在生活在和平年代,用毛泽东的方法论做军事家,想都不要想了,题库都没有了,你拿什么练手去。

但是毛泽东的方法论,完全可以切入到其他领域啊。

用来做互联网产品,可不可以?

用来做一个项目,可不可以?

用来写一篇高质量的论文,可不可以?

哪怕快递小哥用来送买卖,也能琢磨出最少的路线送最多的单子,做个业务小能手基本没问题。

只要你想进步,毛泽东永远会帮你。

因为,“我不在了,你们就是我


user avatar   li-yan-58-57 网友的相关建议: 
      

借力而赢,唯我蒋公。



辛亥革命时攻打杭州,靠革命党赢了满清。

北伐战争时一统南北,靠共产党和苏联顾问赢了北洋。

抗日战争时避暑重庆,靠美国人和太平洋战争赢了日本。

花园口决堤全球惊诧,靠贼喊捉贼躲开骂名。

解放战争虽不慎失利,但靠与翘腿胡的合影不战而屈人之心,成为国产利己主义精英、精英( 利益优先 )主义知识分子心中 “ 永远的英雄 ”。





user avatar   shen-peng-38 网友的相关建议: 
      

军事天才有两种:第一种是有可能枪都没正经摸过,全靠神一般的预判和大局观,并且胆大包天,往往都是神仙仗;第二种是天生精算师,谋定后动,打仗如同开全地图,细枝末节都在心里,不打无准备的仗,一旦决定战,战则必胜。

第一种神仙,我们知道了没有意义,学也学不会,比如韩信、李世民、李靖、毛泽东这样的,神出鬼没,天生的想法就很超前,我们普通人还是不要听他们扯了,太吓人。

第二种就是林彪,我们一定要向林老师好好学习,无论是打仗、还是工作,这些道理都是相通的。

第一,一定要勤快
林彪说的话都是大白话,他说:懒的人在战场上丢掉小命的可能性最大,自己一定要非常勤快的去查看作战现场,当时他还举例子,如果一个军事指挥员,连自己驻扎的村子,有几条路,几户人家,附近的山头地理位置都不知道,群众的条件如何,安排士兵站在什么位置站岗,这些自己都不亲自去查看,万一敌军来袭,那就没办法了。

第二,搞清楚上级意图
搞清楚上级意图的同时,认清自己所处的位置,和要发挥的作用,要善于在新情况中找到新办法突破,要有强烈吞掉敌军的企图心,哪怕自己势力再小,也要找到最有优势的进攻方式,才能打破旧有的框架。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

第三,研究清楚敌军
把敌军的部署,兵力,所处的地形,部队情况和社会情况,要天天琢磨,天天看,做到了熟于心,这不是每天重复做一件事情,而是加深对敌军的深入了解,不断提高对敌军的认识,情况越多越系统越好,这样才能在作战中,立于不败之地!哪怕出现紧急情况,也可以视情况进行有力的调整。

第四,脑瓜子里要装个活地图
林彪觉得要想打好仗,指挥员和参谋脑子里必须有一张活地图,要经常看地图,读地图,闭上眼睛,就可以看到地图的任何一个地方,将它挂在墙上,将地图里面的山川村庄道路距离,全部研究透,烂熟于心才可以,这也是打仗必备的前提。

第五,要有决心
不打无准备的仗,也不打无决心的仗,这是林彪对于打仗的心态,任何一场战争都不可能把握到百分之百,能把握到百分之七八十,其他要充分发挥人等因素。动员人民群众,以主观条件化险为夷,取得战场胜利!

第六,要有团结
各级领导的思想要统一,行动要协调,不可以相互扯皮,做事要雷厉风行,要有大无畏的气概精神,要想尽办法完成任务,不可以在一旁抱怨,如果领导不行,人再多也没有用。


总结起来,其实很简单,就是马克思主义者挂在嘴上的那几个字——“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说得容易,做到很难,你若是能真正做到这几个字,你也是天才!


user avatar   qin-ha-ha-7-18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不好意思,评论关闭了。

主要有几个问题,一是总有一些别有用心的人用现在的眼光来看待以前的人,你怎么不说你英语比李白好呢?

二是有一些人不读书,或者尽看一些地摊货,或者是网上一些乱七八糟的文章。用他老人家的话来说就是不实事求是。

三是有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抓住一两个算是黑点不放,自以为很了不起。借用鲁迅先生的话,有缺点的战士终究是战士,完美的苍蝇也终究不过是苍蝇。

只说一句话,他是自始自终最为最广大人民着想的伟人。

评论关闭。有啥话可以私聊,欢迎探讨。禁止转载。

以下为原答案。


对不起,毛泽东主席属于降维打击。他先是一个哲学家,思想家,战略家,然后才是军事家。

什么意思,就是大家都是指挥打仗的,辛辛苦苦勤勤恳恳研究如何排兵布阵,如何研究天时地利人和,然后对比兵力兵器。而他是从哲学的高度来看待打仗的,是从大本大源来研究打仗的。

保存自己,消灭敌人。回答了战争本质是什么。

论持久战。从国内国际来看,指出日本为何要输,我们如何要赢。

人民战争。不好意思,我代表人民,是立于不败之地的。

人民军队。就是要塑造出和以往军队不一样的军队。现在我们还能经常看到他们的身影。

至于微操,就不要提了。几次反围剿,十几倍自己的敌人,硬生生通过不断的运动战游击战,不断发展壮大。四渡赤水更是神来之笔,绝对的逆天改命。还有上学时带几百学生缴了几千士兵的枪,我要是干成了,能吹一辈子,而他只是自己军事天才的开始。


user avatar   BizarreAdventure 网友的相关建议: 
      

第一反应是霍去病,但是一想题主问的是天才,汉武帝对霍去病的培养可是全方位的

天生的这种的,开始开没系统学习过,那就很少了

诸葛亮也没少看兵书不是

虞允文倒是算一个,但是打过的仗太少


粟裕更不用说了,估计给李润石当警卫连连长的时候没少学,彪哥也是,朱德也是没少教给他们,



而古代的战争更类似是君子之战,大家摆明车马对冲那种,敌人逃跑了多少米就不追了

姜子牙更多的是让周强盛起来,打仗就连传说里也是兵对兵将对将最多偷袭营地啥的

春秋时候先轸开始把阴谋诡计用到战场上,开启了先河

但是大部分都是学习过的

横渠先生早年也喜欢兵法,当然后来大彻大悟研究圣人言论,终成一代大儒



换句话说,没学过,纯靠天分打仗的,比较出名的就剩李润石了


因为他是真没学过,大部分经历都是在党务建设上了在国民党的时候,他让湖南党支部全国第一,在宣传部,让宣传部范围扩大到十几个省啥的。

国际派那些人来了之后,骂他是靠孙子兵法打仗

后来他说真没看过孙子兵法,还是被发配以后,闲下来了,觉得都说我靠孙子兵法打仗,我得看看啊····

后来到了延安,组织大家翻译学习克圣的书,那是后来了


user avatar   min-guo-shi-ren-zhang-zong-cha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怎么没人提《圣斗士星矢》啊?

这个系列作品的特色不就是回回都是一部的戏就半天时间么?

黄道十二宫篇:纱织中了天箭座的箭,必须12小时内突破圣域十二宫。

北欧篇:奥丁代言者希露达被海皇戒指蛊惑令冰川融化,纱织代替希露达阻止冰川融化但是只能坚持12小时,必须在时限内摘下希露达的戒指。

海皇篇:纱织代替人类承受波塞冬的洪水,应该也是只能支撑一天之内的时间。

冥王十二宫篇:被哈迪斯复活的圣斗士要在12小时内取下雅典娜的首级,实际目的则是为了雅典娜去冥界并且唤醒女神圣衣,12小时候被复活的圣斗士们就消失了。

冥界篇:记不清打了多长时间,但从纱织被塞到缸里抽血开始到解决应该也是一天之内。

黄金魂:在本篇剧情里有好几天,但对应到冥界篇时间仅仅发生在冥界篇12黄金击破叹息之墙到打死神之间。

火星篇:马尔斯获得阿丽娅的权杖后建立起巴别塔吸引火星,会在12小时内毁灭地球,主角们必须在12小时内突破新十二宫。

土星篇:这篇好像打了很多天……


user avatar   qian-zhuo-32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因为香港人登岛了,


讽刺的是,

几个港D分子率先登了岛,

紧接着,

美分突然跳起了忠字舞,

港D突然变成了民族英雄,


媒体的加油炒作,

U型锁的神秘助攻,

上层神仙们趁机斗法,

都让事件变得无法控制,


在日本国内,首相鸠山由纪夫被骂为“日奸”,

鸠山由纪夫被迫辞职,

亚元成为一个笑话,

中日韩三国自贸区彻底化为泡影,


理由很简单,

一个强大的东亚联盟绝对不符合美国的利益,

美国人既然能用一袋洗衣粉灭掉一个国家,

当然也能挥挥小手,就让东亚掀起一场风暴,


见到前辈鸠山由纪夫的下场,

年轻的安倍晋三被吓得尿了裤子,

立刻摇着尾巴讨好美国人,

从亲华派变成了反华派,

并积极参与到TPP的建设中来,


后来韩国又来了一个亲华的总统朴槿惠,现在还关在监狱里,


这几年能写的东西实在太多了,

能拍好几部电视剧,


实际上,美国人一直通过香港来搞一些大事情,

现在也是如此




  

相关话题

  英法德俄日西等国哪个国家对自己的殖民地最厚道,为什么? 
  美国南北战争结束前,Robert Edward Lee将军拒绝使用游击战战略,有没有这回事? 
  我们正处于什么样的历史周期中? 
  彭德怀与麦克阿瑟相比谁的军事能力更强? 
  一个现代步兵营和一个罗马军团谁强? 
  为什么部队不对外宣传番号? 
  我国是不是已经掌握战略导弹可携带多弹头技术? 
  “日本在东北扶持的满洲国经济当时排名亚洲第一,而日本第二,就是在全世界也属前列”是真的吗?有数据支撑? 
  雍正登基后为何翻脸诛杀功臣年羹尧? 
  为什么古代做个明君那么难? 

前一个讨论
公司与员工签订了无固定期限合同,现在员工因公司的末尾淘汰机制而被辞退,这种情况该如何处理?
下一个讨论
为什么现在很多公司都开始要求员工搞花名,不用真名?





© 2024-05-05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05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