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清政府不想禁,不但不想禁,还要鼓励国产。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不久,太平天国运动自两广兴起,此外还有捻军运动、陕甘民变、新疆民变等,这段时间清政府忙着打内战,没精力禁鸦片。
期间还爆发了第二次鸦片战争,战后清政府把自己的海关交给英国人控制;英国人看清政府挺配合的,不但帮清政府征收了大量关税(包括鸦片),还给清政府提供借款,向清政府卖军火。
清政府不但收鸦片的关税,还收厘金,获得了大量财政收入,自然就不再提禁烟了。等局势稳定下来,曾试图提高鸦片关税,但英国人不让,转而开始把鸦片国产化:
1874年,李鸿章提出要“暂弛各省罂粟之禁,而加重洋药之税厘,使外洋烟土既无厚利,自不进口”,进而“不但夺洋商利权,并可增加税项。”
1885年,清政府规定进口鸦片每百斤收厘金86两,而对国产鸦片只征收厘金60两。
1889年,户部奏请在全国各地开鸦片牙行,“凡有洋药、土药交易,悉由该牙经手,约取用钱。并准该牙自行营运贩卖,独专共利,”,并且“不准一县境内不设一牙。”
1866年,国产鸦片在5万箱左右,1870年达到了7万箱,1880年达到了14万箱,1896年云南一省就能生产鸦片16万箱。
仅国产鸦片收归国库的厘金(大头被地方和军队截留了),1868年是240万两,1905年达到了650万两,总的厘金收入在2000万两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