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为什么说《百年孤独》是独一无二的? 第1页

  

user avatar   xiao-xing-xiao-xing-40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个人向,《百年孤独》是我阅读过的诸多“沙之书”中的一本。

"沙之书",像沙一样,无始无终。

家里的《百年孤独》早已被我翻烂,但我至今却未从头至尾地读过它。

随便翻开一页,读烦了就扔下;某天再读时,又不知从哪里重新开始。

我读过开头,也读过结尾。但我是否读过每一页?我不确定。

就算读过每一页,就算每一页都读过很多遍,在断断续续的阅读中,「忘却」也会发挥它的魔力:你无法彻底的记住它,你就没有彻底的读完它。

当一个读者获得了足够多的故事碎片时,就会玩起了超越作者的拼图游戏。于是一个故事便能化为一千个故事,于是一本有限的书变成了无限的沙之书。这也是我们书写历史的方式。

《百年孤独》这类小说是荒诞的,我用更荒诞的方式读它。这些书,是一座座充满无限隐喻的疯癫迷宫。

迷宫考量着我们的记忆、水平、见识、成长,迷宫在同一个人的不同岁月面前改变着它自己的形状,我们无法依靠逻辑和记忆去战胜这些迷宫。最好的寻路方式,就是像只无头苍蝇一样,在疯癫的迷宫中到处乱飞。

我或许曾经在《百年孤独》发现了一些贯穿故事的逻辑链,但这些逻辑无非是“沙制的绳索”。当我某天再次打开这本书时,“沙制的绳索”早已再次淹没在沙之书中。



user avatar   inversioner 网友的相关建议: 
      

百年孤独的意识流叙事方式是早就存在的,不是原创。然后文中实际上也引用了许多的西方典故。其他的暂且不懂。不过毫无疑问的是,百年孤独非常好看。


user avatar   guo-jia-14-29 网友的相关建议: 
      

首先,谈不上独一无二的奇迹……读文学绕不开文学史。

其意义就在于,让人明白每个人的思想、文字都不是脱离于社会和历史,孤立存在的。

所以,如果说“独一无二”,那么这个作品要么和“爽言爽语”一样为同时代人所不解,如卡夫卡;《百年孤独》的畅销,恰恰意味着其被人所理解,证明其并非“独一无二”。

好了,先根据题意,讲几个“畅销”因素,再讲文学特点。


1.书商营销。

《百年孤独》的名字简短,易于传播;且一眼就懂,符合社会心理学。

马尔克斯的早期作品《枯枝败叶》,也是四个字,吸引力明显不如《百年孤独》,原因是前者为单一语义,后者为双语义,“百年”和“孤独”。

并且历史的、神鬼魔幻的,天然比较对中国人的胃口。

书商更是喜欢把《百年孤独》营销成“马尔克斯因此篇而获奖”,类似的还有“莫言因《蛙》而获诺贝尔文学奖”、更甚的是为了销售余华的书,在淘宝上赫然写着几个大字“诺贝尔文学热门奖候选人——余华”。

殊不知,这些都是利用了人们慕强的心理,觉得“诺贝尔文学奖”和“诺贝尔物理学奖”差不多;利用了人们不懂诺贝尔文学奖评奖规则是授予个人不授单作,且候选者名单不公开。


2.翻译

就像村上春树在国内的流行得益于林少华的翻译,很多人常常忘了《百年孤独》的译者“范晔”老师。

其中从句和词汇的翻译非常体现其功底,题主如果懂西班牙语,或者英语建议对比来读。

贴一段开头。

范晔版。

多年以后,面对行刑队,奥里雷亚诺.布恩迪亚上校将会回想起父亲带他去见识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

高长荣版。

许多年以后,奥雷连诺上校站在行刑队面前,准会想起父亲带他参观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

黄锦炎版。

许多年以后,面对行刑队,奥雷良诺.布恩地亚上校将会回想起,他父亲带他去见识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

高长荣版的“站在行刑队前”,是客观陈述,语义色彩轻,而且有双语义现象,人们不知道上校是站在人前处决别人,还是被别人处决。

范晔版“面对行刑队”则更有紧迫感。翻译问题不再多分析。

对比黄锦炎版,省去了坠字,简省易读。翻译业内对范晔老师的翻译版本也是好评颇多。


3.文学史

从文学史上,马尔克斯也不是独立存在的。

在拉美文学史上,《百年孤独》中关于动物的想象,譬如“猪尾巴”等等,都有取材于拉美作家“何塞·阿雷奥拉”的影子。题主感兴趣可以去读读他的《动物集》。

在世界文学史上,马尔克斯的笔法,本人称是靠临摹“海明威”。用来让文字简洁,明快。

想象、形式上学了《喧哗与躁动》的意识流、时间感。不过是具体表现形式不同罢了。

况且很多奇绝的想象,是全人类的思想结晶。

比如第一页中“梅尔基里亚斯拖着磁石走,宣称万物皆有灵”,题主如果略有了解,就知道这一情节取材于泰勒斯的“灵魂是运动的因由。”

亚里士多德反驳“那磁铁也有灵魂,因为它吸动铁。”

还有“凡事还没有名字,提到时还需指指点点”这是《s经》里的段落。


总之结论就是,现如今文学家的作品没有人可称“独一无二”,因为每个作家的成果都站在全人类思想巨人的肩膀之上。

但这并不妨碍《百年孤独》优秀,如果你真的读懂他在call那些事情,化用了哪些“梗”的话。


user avatar   zhang-jia-wei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不能,因为亲兄弟也要明算账不是。即使一个人,他有很多领地,也没办法把它们合并,何况不同领地的继承顺位也是不同的。欧洲这些王室疯狂乱伦,也没统一欧洲。不过查理五世的领地加起来是相当庞大。算血统,欧洲那些王室都是世代联姻的亲戚。


查理五世(1500年2月24日-1558年9月21日),即位前通称奥地利的查理,神圣罗马帝国皇帝(1519年-1556年在位),西西里国王(称卡洛一世,1516年-1556年),那不勒斯国王(称卡洛四世,1516年-1556年),低地国家至高无上的君主。 他在欧洲人心目中是“哈布斯堡王朝争霸时代”的主角,也开启西班牙日不落帝国的时代。

查理五世是哈布斯堡王朝广泛的皇室联姻的最终产物。他是出身于哈布斯堡家族的西班牙国王腓力一世与卡斯蒂利亚的胡安娜(疯女)之子,阿拉贡的斐迪南二世与卡斯蒂利亚的伊莎贝拉一世的外孙,神圣罗马帝国皇帝马克西米连一世和勃艮第女公爵玛丽的孙子。

查理于1506年(他的父亲死于那一年)继承了低地国家和弗朗什孔泰。当他强悍的外祖父斐迪南二世在1516年去世后,他成为一片巨大领地的拥有者,这片领地包括他母亲的卡斯蒂利亚和斐迪南二世统治的阿拉贡、纳瓦拉、格拉纳达、那不勒斯、西西里、撒丁, 以及整个西属美洲(在他统治时期,西班牙在美洲的殖民地由于征服墨西哥和秘鲁又扩大了好几倍)。

在祖父马克西米连一世去世后,查理又得以继承哈布斯堡家族在奥地利的产业。通过向选帝侯行贿等手段,他在1519年战胜法国国王弗朗索瓦一世当选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

1555年在击溃新教力量的最后努力失败后,查理五世就开始脱离政治生活。他把自己的个人帝国——西班牙和低地国家传给了儿子腓力二世;把神圣罗马帝国传给了弟弟斐迪南一世(1555年10月25日放弃尼德兰王位给腓力;1556年1月16日放弃西班牙王位给腓力;1556年9月12日放弃皇帝帝位给斐迪南)。


查理五世的家庭

妻子:葡萄牙公主伊莎贝拉,1526年结婚

子女:

腓力二世(菲利普二世),他的王位继承人,享年71岁。

玛丽亚(1528-1603),嫁马克西米连二世,享年74岁。

胡安娜(1535-1573),嫁葡萄牙太子若昂,终年38岁。


马克西米利安二世(1527年7月31日-1576年10月12日)是哈布斯堡王朝的神圣罗马帝国皇帝(1564年至1576年在位)。1548年至1550年马克西米利安摄政西班牙,1562年被选为波希米亚国王(1564年-1576年在位)和罗马人民的国王(1562年至1576年在位),1563年又被选为匈牙利国王(1564年至1576年在位),1564年加冕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他也曾试图成为波兰国王,但没有成功。

马克西米利安1527年出生在维也纳,父亲斐迪南一世是神圣罗马帝国皇帝(1556年至1564年在位),母亲安娜是波希米亚和匈牙利国王弗拉迪斯拉夫四世的女儿。1548年马克西米利安同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1530年至1556年在位)的女儿玛丽亚结婚,查理五世同时也是马克西米利安父亲斐迪南一世的哥哥,即马克西米利安的伯父。(堂兄妹乱伦)

腓力二世。西班牙国王 (1556年-1598年在位)和葡萄牙国王(称腓力一世1580年-1598年在位) 。查理五世儿子。1570年马克西米利安将女儿安娜嫁给了腓力二世,成为他的第四个妻子。安娜是腓力二世妹妹玛利亚的女儿,生下腓力三世。(甥舅乱伦)

腓力四世,娶奥地利的玛丽亚·安娜(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斐迪南三世之女,母亲玛丽亚·安娜是腓力四世的亲妹妹)。(甥舅乱伦)




  

相关话题

  魑魅魍魉四鬼当道,求下联对上? 
  写作上到底存不存在天赋这回事? 
  是否存在没有主角或者中间更换主角的文学影视作品? 
  你是否愿意“朝闻道,夕死可矣”? 
  真诚发问,亲爱的盆友们有钟爱的书籍推荐吗? 
  斯德哥尔摩综合征真的存在吗? 
  水浒里的军师吴用,放到三国里是什么水平? 
  请问这章大概算什么水平? 
  为什么最近的网文界有奇怪的无女主风潮? 
  为什么90后中没有优秀作家? 

前一个讨论
日本动画/漫画算文化侵略吗?
下一个讨论
黛玉葬花,为什么是“扛”着锄头?





© 2024-05-16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16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