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你好,李焕英》总票房超过《唐人街探案3》,对此你怎么看? 第1页

  

user avatar   gao-qun-37 网友的相关建议: 
      

李焕英我没看过,不评价。


唐探3有这个票房,其实也只是再一次证明了中国电影市场规模的巨大,以及“观影在部分特定时段是刚需”这点的成立而已。


很多人因为唐探3乐色,然后就对唐探3能获得高票房而怪罪国内观众水平差层次低,这点其实大可不必。


观影这个行为,在一些特定时间,比如长假,是会成为刚需的。于个人而言,确实可以“如果没有好看的,那就不看”,但是扩大到群体层面,必然大量甚至普遍性存在“把假期的某个时间点交给观影”的行为。


同时,即使如今网络媒体发达,影片口碑扩散更快,但涉及到大众层面,其实平常注意影片口碑,以口碑为导向进行观影的人群只占少数,绝大部分普通人依然是“谁排片多看谁”“谁宣传多看谁”。


因此,在某些特定黄金档期,比如春节档,票房是不能如实反映影片质量,更不能反映观众的观影水平和需求,尤其是如果在该档期并没有质量明显高于其他影片的好片的情况下,大家水平大差不差,那么到最后就是乱战。


因为在这些刚需档期,非常多甚至可以说大部分观众,最终只能被迫接受“来都来了,那就随便挑着看一部吧”的情况。


这个春节档就比较明显。我虽然只看了一部唐探3,但也一直关注其他贺岁档影片评价,很明显感觉得出,即使是李焕英,口碑方面其实并没有较大的强势反馈,观影评价去除各种水份,更多都还是“片子不错”,“值得一看”层面,因此他最终能超过唐探3不意外,这么久才超越也不意外。而除了两巨头之外,其他的影片也都是标准的优劣鲜明的观影反馈,并没有出现真正强势的影片。


这点的反例就是19年贺岁档。档期之初资本给的3大主力是外星人、飞驰和新喜剧,流浪地球即使携吴京这个新科票房王的噱头依然被挤出三甲。然而无论资本怎么努力,依然掩盖不了流浪地球远高于三大主力质量的本质,因此在苦撑三四天以后,院线最终全面向观众妥协,不断拉升流浪地球的排片量,最终造就历史第三的票房成绩和“中国科幻电影里程碑”。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现在新喜剧已经盖棺定论是一部烂片,但当时贺岁档,院线也是撑到初三才让流浪地球排片量超过新喜剧。


因此可想而知,如果19年贺岁档没有流浪地球这个质量明显高出一大截的真强片,那么外星人、飞驰和新喜剧可能票房都能多个几亿十几亿,甚至还能各自挤进票房榜,如新喜剧之流指不定还能因为票房成绩不错,口碑被星粉强行翻盘。


所以观众有什么办法?观众只能被动应对啊,你有流浪地球这种好片,那观众就能给你正面反馈,你要是没有,那观众也只能捏着鼻子让你唐探3上中国票房榜了,有什么办法?


很多人喜欢用冯小刚的话作为佐证,其实冯小刚是标准的甩锅——观众只是电影这个产业链的消费者,最末端,我们能接受到什么产品我们完全没有自主性,即使要用脚投票也要受制于宣发和排片等资本干涉,反应迟缓甚至不能正常反应都是常态,结果把整体水平停滞的锅甩给最惨的消费者,也就冯小刚这种一贯没皮没脸的人说得出来


不是你们电影人在仗着春节档这种票房刚需期强奸观众吗?反过来怪被强奸的观众不贞,你们还要脸吗??


user avatar   wang-yi-79-32-97 网友的相关建议: 
      

李焕英胜出又一次证明了中国商业电影瘸腿走路的现状。世界一流的电影摄制技术,最多二三流的电影工业体系。唐探的顶级65毫米数字IMAX摄像,刺杀小说家的数字人物,哪吒的国风美术和动作设计,都没有一个小品演员自编自导自演的真挚剧本来的有效,在这样的现状里,最被糟糕剧本拖累的就是技术团队,他们在自己的本职工作上做的足够好了,但精益求精做出来的效果完全成了空中楼阁,导演于其在这些细节上过分要求团队雕梁画栋,还不如抽离出来,和编剧团队从局面上把最基础的节奏捋顺。

在英美,德法,日本,甚至印度,执导一部纯商业片,如果你不是那种big name顶级导演要自己著书立说的那种,根本不需要参与太多编剧工作(事实上很多一线导演像伍迪艾伦这种,都是编剧出身的)你把现场的shooting剧本拍好就行了,即使改剧本也是扣一些小细节,大家按照流程来,各司其职,而现在中国的商业电影的迷思是,经常出现导演一个人大包大揽的情况,仿佛自己在拍艺术电影,作家电影一样…我拿到过某近期热门电影的spec剧本,我真是佩服那位导演的魔改能力,本来很流畅的剧本愣是改成啥也不是,跟那组的一个小编剧聊过,基本上他们后期就是在像做家庭作业一样,把导演想要的剧本给用final draft写出来。

画了这么多年编剧3.0互联网+时代的饼了,真正在这些头部玩家的圈子里,这些“革新”根本就没有产生实际意义,说了一百年的编剧职业体系,再不落地,这种外行欺负内行的局面,还会持续下去。


折叠的评论我会全部放出来,如果你真的有自己的观点,尽管说,没有人能阻拦你。


user avatar   lu-luce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件事情证明了汪海林老师的观点。

中国影视剧最缺的就是好编剧。好故事。

在这个浮躁的年代,走心已经是一种可遇而不可求的东西。


user avatar   hun-yong-si-yan-li-chang-chun 网友的相关建议: 
      

现在不是《你》超《唐》的问题,而是中国影史前五定鼎的问题。

两个月前要是有人告诉我:现在有一部小品情感片和一部大卡喜闹片,这两部电影都能赶上玄幻杂烩片《复仇者联盟》,我估计会跟人家按照1:3对赌。但是现在看,真要做到了。

这两部影片,对内能先踢八佰伴,再超美人鱼,压过港台余烬;对外能赶超复联大杂烩,与好宣部的产品分庭抗礼。

就在2021年,中国影史商业片票房前五,将由动作片、动画片、科幻片、情感片、喜闹片五种类型不同、成本不同、受众不同的国产电影全部拿下。而创作这些电影的灵魂人物均为70后和80后,无论出品方的年龄结构还是电影收入都可以雄辩地证明:

好宣部几十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映起几部大片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什么是文化自信?

这就是文化自信!

前段时间有个70后的酸子说:30年启蒙失败。那我们一起看看30年前的中国电影是什么情况。

==时间回溯到30年前==

黄飞鸿!你太落伍了!

你千万别小看这台蒸汽机,它的出现发动了欧洲的工业革命,代替了人力,出现了大量的工业产品,提高了经济。所以有人预测,因为它的出现,这个世界很快就有新的贵族,他们的地位将取代现代的皇帝,而统治这个世界。俄罗斯帝国和大清帝国一样,都避不开这个历史的变迁。

既然避不开,大家都不用避。谁统治谁,就要看谁能够战胜这台蒸汽机!

上边这段对话中,顶天立地的黄飞鸿在世外惊雷和蒸汽机阴影下,显得那么渺小。与背靠蒸汽机,手握光明的杜文奇,形成了强烈反差。在光荣颂的震撼下,没带音箱的黄师傅,拂袖而去。

我个人一直认为1993年的《黄飞鸿之狮王争霸》,真正的精华不是片尾揶揄狮王大会,而是黄飞鸿与杜文奇在蒸汽机前的这段对话。当杜文奇喊出:“黄飞鸿!你太落伍了!”时,黄麒英也在说:过了时的东西,就不应该留着它。

徐克当年借影片说出的话,既是对国术面对洋枪的感慨,也是对民族电影工业落后于世界的隐喻。抛开学院派不谈,当年中国商业电影能拿出手的,也只有功夫武侠片。

1993年的银幕上,一身白衣长衫的黄飞鸿,面对工业革命的历史车轮,他愤怒、迷惘、但并没有停下前进的脚步。他身为师长仍然自强不息,跟着精神导师十三姨不断学习新事物,他不拘泥于拳脚,会用工业生产的左轮手枪去保境安民,甚至顺应新时代剪掉辫子,一生求新求变。

很多国家都诞生过伟大的文学家,他们行游天下,独坐家中,用丰富的游历和个人的一支笔征服大众,给人带来精神享受。电影也有这个作用,以至于很多人被它的表象迷惑,忘了它是工业之美的结晶,误以为它和写文章一样,创作方式可以像农业社会的生产力一样千年不变。

但是,电影这个诞生于工业时代的产品,从出生就打上了工业产品的烙印。

它目眩神迷的光影效果背后,正是一个国家工业实力的体现,它的胶片由工业之血提炼、它的镜头由工业粮食培育,它的观看场所由工业骨骼支撑,它的整个制作过程都是工业社会下的分工合作,也只有最强大的工业国才能诞生最强大的电影工业,才能从流水线上生产出最强大的电影产品。

这个最强大的电影工业从不掩饰自己的属性,直接把“工业”和“工厂”这两个词汇投到银幕上,让全世界的观众都知道,你们看到的是我们生产的“工业产品”


工业光魔、造梦工厂

同样是1993年,当工业光魔制造的恐龙叫声响彻云霄时,我们只能用沙哑的声音说出“你有科学,我有奇功”。面对世界第一工业强国好宣部的工业流水线碾压,我们只能以“袁家班做了黑客武指”、“林迪安指导了蜘蛛侠”稍做安慰,依然是靠个人作坊在对抗工业体系。在这一刻,我们也像黄飞鸿一样,不甘于对方的强大,却无能为力。

15年后科技进步的21世纪,2008年,好莱坞电影工业已经造出了人机合一的钢铁侠,翱翔天际。我们没有看到战胜蒸汽机的黄飞鸿,中国银幕上冒出个一身黑衣短打的叶问,在N个国际都市的娱乐圈人士聒噪下,依然在银幕上做着拳打倭寇,脚踢洋鬼的民国迷梦。(没有对武术不敬的意思,只是指出某些电影的不思进取

我们深深感觉寂寞,我们时刻盼望这种寂寞生活的终了。

1986年《神鞭》的结尾,傻二说:鞭剪了,神留着,祖宗的东西再好,该割的时候就得割!再怎么变,也难不死咱。什么新玩意,都能玩到家,一变,还得是绝活!

傻二一个老实本分过日子的人,遇到威胁,首次击退敌人后,敌人招来社会中各个阶层的力量进行报复,从地痞到士绅,一次比一次升级,甚至不惜卖国报复傻二,但都可耻的失败了。

可日子还是过不成,在当时,不光个人有危险,整个国家都有危险。面对工业强国集团G8的碾压,中国传统的农业封建集团(上到慈禧,下到师兄师弟)在进行了最后一次局部动员后,使出自己所有先进(武卫军)和落后(会道门)的力量,妄图挽救“天下”,进行了最后一搏。

从结果看是成功的,让列强打消了彻底瓜分的想法, 中国避免了被全面殖民,从此沦为半殖民地。同时也让所有人看到神鞭被机枪打断,老路子彻底走不通了。

傻二一条神鞭打遍津门无敌手,可面对八国联军的马克沁却无能为力。面对工业革命的历史车轮,他没有受制于保护传统文化的桎梏,想方设法实现鞭打洋鬼。而是选了一条新路,直接剪了鞭子练枪,成了左右开弓的神枪手。如果他一直努力求新求变的话,想必现在已经是双持RPG的高手了。

YES!RPG!

自2017年《战狼2》勇夺第一以来,2019年《流浪地球》、《哪吒之魔童降世》,2021年《你好、李焕英》、《唐人街探案3》,基本每隔一个制作周期,就会有令市场惊喜的文化产品出现。

文艺作品永远是时代的附庸。自2011年起,我国的城镇化历史性地首次超过50%,从这一刻起,在中国已经延续数千年的城市少于农村的情况开始不可逆转的改变。在追求现代化物质生活的同时,人们必然需要现代化的精神文化产品。2011年,中国银幕总数已经是世界第二,并于2016年起,连续多年稳居世界第一。

在无数石油与矿石变成电影院的同时,中国文化产业中那些热爱自身事业的中国人也在积极准备。2011年,学武术的吴京在南京军区磨炼,学医药的杨宇自组公司开张大吉,学法律的郭帆在拍穿越电影,学相声的贾玲在首届央视网络春晚亮相,学表演的陈思诚在搞电视剧。这些人没有沉迷于“启蒙”他人,而一心做好自己的事业,随着现代文化需求的蓬勃发展,这些70后、80后最终证明了自己,用自身努力赢得了观众认可,也为中国电影工业的未来打造了各种标杆,在好宣部固若金汤的阵地上,为中国电影工业撕开了一个口子,为中国电影工业的各种类型片开了一个好头,为后来诸君提供了各种参考模版。他们的作品有惊喜,有瑕疵,但它们能够持续不断的出现,给中国电影工业带来了新希望。

这才是真正的启蒙!

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
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
它是躁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

最后,感谢功夫武侠片陪伴我度过年少时光,但我们终将长大,奔向远方。


相关回答


user avatar   mu-rong-chen-xi 网友的相关建议: 
      

《你好,李焕英》在首日票房2亿:8亿,前三日票房10亿:25亿的劣势下,随后用7天时间连追15亿票房,超越《唐人街探案3》拿下春节档冠军,突破40亿票房,剑指50亿票房!

这是数十年来,中国电影市场最神奇的一次票房大逆转,足以载入中国商业电影史册的巨大胜利。

这不止是导演贾玲与女主角张小斐的胜利,同时也是女制片人陈祉希的胜利,

她作为《唐人街探案1》的制片人,首先开启了价值上百亿票房的“唐探宇宙”,却被大资本排斥出局,离开这个项目后,携一部新制作的小成本剧情片,对《唐人街探案3》这部预售高达9个亿的吸金怪兽,实现了华丽的完美反杀!

现在,38岁的陈祉希,已经是名副其实的百亿票房金牌制片人了,

她是《泰囧》《唐人街探案》《煎饼侠》《情圣》《缝纫机乐队》《动物世界》《你好,李焕英》……等众多商业卖座影片的共同制片人,

也是徐峥、陈思诚、大鹏、韩延、贾玲这些新晋商业导演的共同伯乐,

作为制片人的积累的票房业绩,已经稳稳超过100亿,独步当今华语影坛:

和《李焕英》的两位女主角,贾玲与张小斐的早期演艺经历一样,10年前的陈祉希,也是一个默默无闻,常年跑龙套的女演员,那时她还叫陈曦。

最有分量的角色,就是2010年,在徐峥主演的《李卫当官3:大内低手》里,和当时刚出道的赵丽颖演双女主,也就是这部戏,让她结识了徐峥,了解到他的导演与电影梦想,她对市场的敏锐眼光同样令徐峥信服,开玩笑说「如果我当导演,一定请你当制片人」

于是,当徐峥筹拍电影《泰囧》,3000万投资成本出现巨大缺口时,陈祉希拿出全部身家,加上父母支援了一部分,凑了1000万仗义援手,并改名陈祉希,开始了她的制片人生涯。

当《泰囧》创造了一场震惊影坛的奇迹, 把华语电影票房记录从7亿提升到12.7亿,并将这个记录保持了将近3年之久。

更重要的是, 这是第一部全内地班底制作和主创的票房爆款影片, 自此打破港台大导和主创团队对华语影坛的十年垄断, 对华语电影史上的意义和影响力是颠覆性的,彻底改变了中国电影版图。

不止是徐峥黄渤王宝强这“泰囧三剑客”全部杀入一线影星之列,如今皆已成为稳定的华语影坛超一线中坚。陈祉希也同样一举成名,成为电影圈炙手可热的幕后新星。

此后的陈祉希,就此开启了她辉煌的制片人生涯,堪称当今影坛的“投资圣手”:

2015年夏,大鹏自导自演的《煎饼侠》,总投资1800万,其中陈祉希这个制片人自己就投了300万,票房11.6亿,超过50倍的巨大盈利,又一部大爆特爆的商业电影,大鹏从“屌丝男士”直接飞升电影咖。

2015年底,《唐人街探案1》上映,此时无论导演陈思诚还是另一男主刘昊然都是影坛新人,完全就是靠王宝强主演拉来投资,和宝强在《泰囧》有过合作经历的陈祉希,出任制片人。

正是她通过此前拍摄《泰囧》时的人脉关系,让曼谷市中心封路,大皇宫闭门,让影片完成了这两个重要场景的拍摄,

敏锐的眼光和成功的宣发运作,以及本身过硬的质量,让该片以8000万成本,拿下8.3亿票房,就此开启了“唐探宇宙”这个未来价值上百亿的系列电影。

2016年底,陈祉希担任总监制,肖央主演的电影《情圣》,在张艺谋《长城》/王家卫《摆渡人》/成龙《铁道飞虎》的夹击下,凭过硬口碑生生杀出重围,以小博大拿下了6.6亿票房。

2017年秋,陈祉希制片,大鹏导演的《缝纫机乐队》 ,8000万投资,票房4.56亿,超过100%的票房收益,豆瓣6.6分,猫眼9.3分,颇得音乐爱好者好评,弥补了前作口碑上的不足。

2018年夏,陈祉希制片,韩延导演的《动物世界》,5.1亿票房,豆瓣稳定7分以上,被上海电影节选为开幕影片,更让李易峰凭本片中的敬业表现,从顶级流量明星率先开始了向实力派小生的转型。

2021年春节档,陈祉希制片,主打亲情的剧情片《你好,李焕英》,也是她制片的电影,第一次参与最激烈的春节档竞争。

这部只有沈腾一个大明星、贾玲导演处女作,其余主要演员都藉藉无名的剧情片,同档期对手又是创造了中国影史最强预售记录【一家打六家】的《唐探3》,

半个月前,在任何一个人看来,说《李焕英》能赢《唐探3》,都犹如“痴人说梦、天方夜谭”。

第一出品方北京文化公司,此前曾押中了《战狼2》《流浪地球》《我不是药神》等多部爆款电影,却也同样显得信心不足,上映前就用15亿保底的价格,将影片卖给了第二出品方,陈祉希的上海儒艺公司。

换言之,不论《李焕英》票房如何,北京文化都稳拿相当于15亿票房的相关分成收益。

而《李焕英》票房如果低于15亿,那就是陈祉希公司要赔大本。当然,相应的,如果票房远高于15亿,那么陈祉希公司也能获得票房收益的最大一部分蛋糕。

这确是这个女人的一场新的豪赌,为此,各个平台不遗余力的宣发,让这部小成本剧情片,总的投资加宣布成本,竟超过了3亿。

而事实证明,确实物超所值:最终50亿以上的票房成绩,通杀了一众大牌明星主演的特效工业大片……这就是给每个项目参与者的丰硕回报。

陈祉希再次证明,她就是当今影坛最优秀的投资圣手与影片操盘手,足以让她的下个项目成为影坛最炙手可热的焦点。

而陈祉希值得赞赏的,不止是她的制片能力、操盘能力与投资眼光,更是她仗义乐施的人品,性烈如火,嫉恶如仇的性情:

作为潘粤明的好友,在潘粤明婚变事件中,陈祉希不但实名仗义执言,更在法庭作证,不惧被诬蔑被泼脏水,把对方律师驳斥得哑口无言,终于力挽狂澜,还潘粤明以清白,让他在离婚诉讼案中大获全胜。

作为一个金牌制片人,从利益角度,完全没任何必要理会其他演员的这摊家务事,可她为了声援老朋友,还是毫无顾忌地公开实名发声,更主动给遭遇家庭/事业双重背叛的潘粤明,当了临时经纪人。

事业陷入低谷的潘粤明,也正是在她的鼓励和力荐下,先在《唐探1》饰演了令人印象深刻的重要角色,2017年又凭《白夜追凶》一人分饰两角,以饱经风霜磨砺后的精湛演技,重新证明了自己的实力。

2018年底, 陈祉希担任制片人,大鹏导演的短片《吉祥》获得台湾金马奖最佳短片,岂知颁奖礼上,台湾影人一场闹剧,毁了这次两岸三地电影人的聚会。

陈祉希在内地电影人中,头一个不加掩饰的表达了自己的愤怒,凌晨发言直接向金马奖开战:【一颗老鼠屎活生生的把一个激动人心的晚上变成了车祸现场!气死人了!】,并迅速转发「中国,一点都不能少」的爱国微博。

并且公开嘲骂纵容闹剧的台湾电影界:【第一个弄死的应该是你!之所以去金马是因为尊重艺术,尊重电影!让我们尊重你们,首先你们得是个人,不说人话,凭什么尊重你!这么干,以后谁还会去?

再也不去】四字,就足以代表当今票房突飞猛进的内地商业电影圈!毕竟比起“影帝影后”奖项,比起小资文青影评人的吹捧,广大内地影迷观众踊跃支持的几十亿上百亿的票房,才是这些内地新崛起电影人真正的立身之本

在这些有爱国心的内地电影人的携手抵制下,曾在一众文青影评人鼓噪下、自封“华语奥斯卡”的台湾金马奖,也迅速沦为了【死马】!

娱乐圈虽是名利场,熙熙攘攘,皆为名来,皆为利往,但任情至性、重义侠行的陈祉希,足以证明并非每个人都是“白首相知犹按剑,朱门先达笑弹冠。”

这样有才华有情义,嫉恶如仇,为朋友两肋插刀的女人,实在是太令人激赏了!

这样的人才,乘着中国电影市场大发展的东风,不断取得成功,又是何等令人赏心悦目!


user avatar   ceng-yun-55 网友的相关建议: 
      

麟之趾

(先秦)佚名

麟之趾,振振公子,于嗟麟兮。

麟之定,振振公姓,于嗟麟兮。

麟之角,振振公族,于嗟麟兮。


user avatar   zhou-zhi-62-9 网友的相关建议: 
      

经常有人问出一个蠢萌蠢萌,还有点大脑宕机才能问出的问题,你看了那么多书,为什么写的不咋地?

如果看点书就能写名著……这世上最应该成为大文豪的人,就是专业文字校对……

看多少书,只是入门,想要写点东西,还得多练,最后……决定成功的是天赋和运气。

缺一不可……

经常有人问,努力和天赋哪个重要?

可现实里是,努力是必须的,天赋也是必须的,你必须要同时做到,缺一条腿的人,不可能跑过刘翔。

看书只是门票,很多人以为拿到门票,就等于电影院都是他们家的了,这个……真没法跟这种智商的人解释,门票就是进门的票据而已。

电影是一门很贵很贵的艺术。

所以导演们是没有机会,太多次试错,如果能够让导演连续拍十部哪吒,我估计怎么也会成功了。

毕竟哪吒的导演,本身是具备各种成功元素的。

随便拉一个网文作者,失败二十次以上,只是小事一件而已,我披马甲写过,折戟沉沙的书,虽然没有确切统计,两百本总有了。

这几年沈腾和贾玲的成功,是无数小品,话剧一部一部喂出来的,哪里观众喜欢,哪个节点必须舍去,观众不喜欢,这种历经十年以上,具体多少作品的试错,是其他导演和演员都没有机会。

经常有人说,劝导演看看xx作品,好好学学……别闹了,如果仅仅看看电影,就能做导演,我挂个大饼都能行了!怎么可能?拉片是影视行业的基本功,就算资深影迷也绝无可能比得过这些导演,但真不是看看就能学。

不知道这个题材,影视行业还会不会给机会了!

希望哪吒的票房能更一些,让这个题材还有继续尝试,最终突破的机会。


user avatar   ray-8-64-90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有钱不混乱,基因有问题,或者被别人拿捏的死死的。


性的目的是为了什么?是为了繁殖。。怎样才能更容易的把自己的基因繁殖下去?是“忠诚”吗?碰上一个不孕不育就绝后了。好像碰一个挺难的?你算一下人类有多少年的历史?假设25年一代(实际肯定不要,古代啥的都很早结婚),几千万年除以25。。。基因还能留到今天吗?


从道德社会制度来说,这是错的应该接受批判。。。但是这特么的才是正常的人性。。。所以没啥好奇怪的,我从来不相信“人设”这种东西。。。只要你足够有权有势,哪怕你后宫佳丽3000,那些根本不了解你的只能通过媒体了解你的还以为你是个柳下惠,只要宣传这样宣传就好了。。。哦哦,别说媒体这种隔了十万八千里的,你身边随便一个人,你真的知道他或者她有没有出轨吗?


所以,太正常不过了。。。


user avatar   mi-zui-98-20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是我看到的最准确的总结。

总的来说,就是中国的高考相对公平,所以性价比极高,所以其他活动都可以适当让步。




  

相关话题

  为什么现在许多人都要对《小时代》系列电影道歉?真的是现在的青春电影太烂了吗? 
  30 天打卡挑战:让你看一遍,就哭一遍的电影是什么? 
  当全世界都爆发丧尸,哪里最安全? 
  中国为什么没有好的末日题材电影? 
  怎样评价刘诗诗? 
  如何看待刘德华新片《人潮汹涌》春节档想看倒数第一?刘德华对现在年轻人有票房号召力吗? 
  怎样评价《僵尸肖恩》《热血警探》《世界尽头》这三部电影? 
  《长津湖》会在美国公映吗? 
  为什么会人嫌麻烦? 
  漫威电影是否将不会出现在中国影院? 

前一个讨论
国民党厉害的间谍有哪些?
下一个讨论
张飞是不是比关羽更适合守荆州?





© 2024-06-26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26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