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看待王自如测评特斯拉? 第1页

  

user avatar   wangyongze 网友的相关建议: 
      

休了个年假,耽误了很多事,比如没能早一点发现和回答这个问题。

但愿还不算晚。


利益相关:

我是“刘翔”的忠实粉丝,我也是一个汽车媒体工作者。


我的观点:

王自如评测Model X,如果从对特斯拉产品传播的角度,和Zealer宣布自己未来会跨界测评汽车的角度,无疑都是很成功的。毕竟已经有这么多人在进一步讨论和关注这件事儿和这辆车了。

而从汽车视频内容本身来说,和我预想的王自如评测汽车内容相比,还是保守了。或者说,不够王自如了。或者说,有点传统汽车测评视频的意思,不够酷了。

但我依然超级支持王自如继续评测汽车,因为对于我这样的他的粉丝,这样的内容有价值。

总体评价70分。

下面我来说说这样评价的原因。


*****************分割线********************


Zealer或者王自如评测汽车这件事儿,我觉得我们好像比Zealer本身或者王自如本人想到得更早。

为什么这么说?

本人酷爱各种数码电子产品,从大学的时候就开始看王自如的评测视频,没错,就是从他自己拍的那个Mac开箱开始。说把王自如当成自己偶像,也不为过。毕竟能把搞机搞成创业的人,的确不是很多。

后来我没毕业就进入易车实习,成为了一名汽车媒体编辑。

我曾经的领导 @李林果 策划过一系列超级棒的选题,其中之一是极客评车。

我来说说这个选题的初衷:


1、现在的汽车,各种中控系统、各种操作逻辑、各种控制方式、各种显示界面……

机械旋钮、机械按键、触控操作、语音控制、手势控制balabala……

到底哪种是人性化设计?到底哪种能真正带来便利?到底哪种会成为主流?到底哪种界面看起来更舒服?

我们思考过这些问题,也讨论过,但没有结果。于是,我们决定请别人来评测。

我们的理念是:没有蛀牙……#说顺嘴了!#

我们的理念是:专业的事儿,交给专业的人去做。

我们不怕别人说我们不懂,我们最怕不懂装懂:随便就把人性化设计、人机工程学这些词儿挂在嘴边。

2、我们邀请过的极客,或者是对手机、电脑、平板这类与人交互频率非常高的领域里面的设计师、工程师;或者是这些领域的媒体人。因为我们觉得,就交互性、操作性这块,他们比我们更专业。

而且,他们的朋友圈、微博里面,都是对这个领域比较感兴趣的网友和朋友。所以我们认为,这个细分领域(中控、操作)下的汽车内容,会有更精准的受众。毕竟不是所有网友都对这个感兴趣,而这个内容的确有价值。


在这个选题背景下,我后来提出了一个想法,就是邀请王自如来一起评测Model S(那时候刚出来)。而且这个想法也得到了我的老大 @王洪浩的支持。

于是,我联系到了Zealer团队早期的成员之一:梁Sir。(Zealer粉丝应该都认识,之前做过阿Sir)。


梁Sir人非常Nice,在我说明了想法之后,说这事儿有的聊。


但很不巧,当时的Zealer团队上上下下都在忙活一件事儿,Zealer 2.0发布会。


于是,我们决定等发布会的时候,我过去参加,然后当面聊一下,然后等发布会之后再具体沟通。


Zealer 2.0发布会那天,我和很多粉丝一样,冒着雨参加。然后利用媒体的身份混进了会后的专访室。在一群数码科技媒体的面前,向王自如提了下面的问题。(大致原意)

1、我们有没有机会联合跨界评测汽车?

王自如回答说他了解了我们合作的意愿,但细节现在不好说,后续可以进一步沟通。

(后来觉得自己挺2B的,这样的事儿怎么能在采访发布会上问嘛~当时毕竟太嫩了点儿)

2、Zealer未来会不会跨界测评更多非手机、电脑类的东西?

王自如回答说,会!甚至未来自己评测汽车,也不无可能。但不是现在,因为自己还没有驾照。。。


我隐约听到了一个信号:王自如未来肯定会评测汽车,但会不会跟我们一起?不一定!


所以,我决定在发布会后赶紧着手继续跟进此事,毕竟我个人认为这件事儿如果达成,是很有意义的,至少是很有意思的。

不过,依然很不巧。


就在我和梁Sir继续聊这件事的时候,王自如和老罗的骂战开始了……


这件事儿越搞越大,以至于把王自如搞得很受伤。

所以,Zealer已经完全没有精力再继续和我聊这件事儿。

于是,我自己提出的这个项目,烂尾了……我很自责,也有很长时间的反思,是自己不够主动?是自己表达方式不对?总之,自己的想法没有能够实现。


*****************分割线********************


交代完背景,回到正题。

看到王自如评测Model X的视频,我是高兴的。

因为,虽然这个项目和我的公司、和我无关,但从个人角度来讲,我觉得自己期待已久的、个人认为有价值、至少自己喜欢看的视频出现了。


而细看了视频内容后,我的感觉是:王自如保守了。


在我之前策划的方案是联合评测:

王自如只发挥对科技、对操作、对酷炫这些方面的评价。这里利用的是Zealer本身非常独特的对手机大小、拍照体验等细节进行量化的方式进行科学评价。毕竟在这方面,Zealer接触到的设备数量、评价体系要比汽车媒体强太多,不用只说那些模模糊糊的词汇。

而我们,则对汽车在同级别车型中动力水平、空间水平、舒适型、运动型等进行评价。这里利用的则是汽车评测编辑通过驾驶过无数辆车型、对被评测车型在同级别车型有全面的了解。毕竟在这方面,汽车媒体的优势毋庸置疑。很多刚入行的汽车编辑一定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开过的车太少,很难对它进行客观评价。如果我只开过驾校普桑,那么凯迪拉克CT6上面的一切功能和质感,都棒极了!!!

所以,我期待的王自如评测汽车,要把上面我说的第一部分发挥到极致,而尽量避免第二部分的描述和评价。

这样虽然对于这款车来说,属性不够完整,但是,对于我们这些粉丝来讲,王自如评测的东西就是酷炫、酷玩、科技……的代名词。而特斯拉找来王自如来评测,更多也是想宣传这些方面,进而吸引王自如的粉丝来关注Model X。

我们这些粉丝,需要看王自如测Model X的空间吗?需要王自如测Model X的底盘如何吗?No!

但看完视频我觉得,王自如没有那么大胆地脱离传统汽车评测视频的影响。

从视频里我能感觉到,王自如为了做好这个视频,应该看了很多各网站的汽车评测视频,也学习了很多汽车方面的术语和知识。

但总感觉,不如他聊科技、聊交互这些时来得那么顺畅和自然。

所以,我觉得不如来得极端一点,王自如评测汽车,就是评测酷不酷,值不值得玩!至于内饰的精致、行驶质感、储物空间……拜拜吧!这里没有。

当然,如果王自如继续玩下去,对汽车方面的评价经验积累到一定程度之后,做一个完整的汽车评测视频也完全没问题。


我依然很期待,毕竟刘翔帅,评测啥都会看的!哈哈~


至于视频中的问题,还是要指出来的,毕竟 @王自如可能会看到,以后改进更好,不也是一件好事吗?

1、视频镜头语言。

汽车评测视频的镜头语言和手机评测的镜头语言还是挺不一样的。这个视频里,王自如坐在特斯拉店里拍摄的部分,明显要比户外拍摄汽车的部分好很多。

2、单手方向盘、无手方向盘啊,这些大家都提到的就不说了。

3、来来来,谁告诉我,介绍鸥翼门开启的时候,车里躺着的这个人是干啥的?!


user avatar   wang-zi-ru 网友的相关建议: 
      

没人邀我,我自己来的 ^_^

视频一出,毫无意外的引发了各种争论,看到大家的讨论,我话唠病又犯了,跑来凑凑热闹。

首先,非常开心此次与特斯拉的合作能够圆满完成。这确实是特斯拉历史上在中国首次独家深度试驾,对于合作双方来说意义都很大,为此也都付出了非常多的努力。鸣谢 Peter。特斯拉的视角 Peter 在下文已经讲的很清楚了。我仅代表 ZEALER 表达一下我们内部的思考。

  • 试驾汽车?ZEALER 到底想干嘛?

这个问题是我们在宣传预热的时候就不绝于耳,这是对动机的质疑。甚至有很多网友说,看看某某媒体,玩跨界玩成什么样了?

对于外界来说这是一个大动作,但是作为创始人,ZEALER 这样做,我一点都不感到意外。这次的网络舆论让我想起还没正式创业的时候,我做过一个飞利浦刮胡刀的体验视频。当时我还在香港打工,花了3000块买这么一个剃须刀,同事们知道了都嘲笑我傻。同样是在2011左右,我们率先体验了 Parrot 四轴无人机,状况频出,飞机差点掉在海里,我们成为中国最早关注无人机的视频媒体。

举这两个例子是要说明,在 ZEALER 这家公司的基因里,我们一直关注的是科技所带来的生活方式,而非某产品类别(如手机),只是在创业之后,面对众多领域,我们必须选择单点突破,所以选择依托智能手机的大潮,先在一个点上深耕打穿,造就了今天 ZEALER 身上浓重的消费电子印记。今天看来,这个决策是对的,这不仅让 ZEALER 在消费电子领域沉淀了很大的影响力,也摸索出了一整套产品判断的价值体系,这个体系的价值就超脱了某单一领域,为我们现在的跨界赋能。

而在智能手机手机市场发展放缓,新科技不断迸发的今天,手机与测评,已经无法承载 ZEALER 这个团队的兴趣与才华。也无法承载作为一家创业公司未来成长的想象空间。我们选择回归“科技生活方式”的本质,这是感性认知和商业理性共同呼唤下的一个结果。


#关键字:科技生活方式#

2016年起,ZEALER 的使命是关注那些一切能够改变我们生活质量的科技与产品,让人们能在 ZEALER 的平台上发现它们,了解它们,并让用户通过 ZEALER 触及它们(have access to)让 ZEALER 这个品牌成为 “科技生活方式” 在用户眼中的代名词。

好,有了vision,该如何通过内容来诠释它呢?我们自己给出的答案是:“科技跨界”

即:ZEAELR = 科技 + 一切

比如:

科技+时尚

科技+家居

科技+饮食

科技+汽车

科技+艺术

你会发现,当科技与这些链接在一起,勾勒出来的不正是人们的生活方式的方方面面么?

把 ZEALER 的品牌定位在 “科技生活方式“ 上,终极目标是想把 “极客亚文化” 通过我们的内容和消费化的包装做成受大众喜爱、乐于传播的视频。让更多的人了解、享受科技带来的便利,逐渐的让 “极客亚文化” 进入到主流生活方式当中来,这跟 “二次元亚文化“ 对主流文化的影响是类似的。而如果我们把眼界更加放宽,在未来垂直亚文化必然在多个领域对主流文化进行冲击(比如改装车亚文化),只是我希望,“极客/科技亚文化” 的潮流能有 ZEALER 的参与(如果不是引领的话)。

实际上,大家对我们做汽车内容的不解背后,很大部分是觉得我们 “越界了”,我们之所以用 “科技+” 的跨界思路来规划我们未来的内容,就是因为我们看到了科技也传统领域结合给生活带来的深彻改变,这个趋势已经开始,未来只会越发深入。并且我相信,在这样一个不可逆转的大潮下,没有哪一个行业可以独善其身,按照过去的规则孤立存在。手机已经被深刻改变,家居正在被,汽车即将被(如果不是正在的话)。

如果你愿意花 3 秒钟用这样的视角去看待汽车,你会发现它仅仅是一个 connected device on wheels 而已。而特斯拉不过是目前被连接的最彻底,最典型的一个。这正式我们切入汽车内容的契机。

在这样的思路下,切入汽车领域/EV(电动汽车)和 智能家居,几乎是在 ZEALER 品牌定位下必然的选择。而开启这样的尝试,还有比特斯拉更好的伙伴么?




  • 关于“不专业”

每个严肃的垂直媒体都有自己多年建立起来的护城河(如 ZEALER 在消费电子领域的实验室、数据库 和 检测标准),汽车媒体在这方面的沉淀已经很深,但是以 ZEALER 在方法论和资源上的积累,临摹出一个现在市面上的 “严肃车评” 视频并不是高不可攀。因为,严谨测试的方法论是通用的。

比如严肃测试至少应该做到

1、测试环境统一

2、测试手段统一

3、测试变量(尽可能)单一

4、测试仪器精度(尽可能)高

5、测试手段体系化

6、测试场景真实化

7、测试结论可复现、可对比。

视频不需要太多技巧,只要把这些精准表达清楚就够了。这样呈现出来的内容一定是 hardcore 用户眼中专业的,为什么我如此肯定?因为这正式我们在消费电子领域里的做法。实际上,当你看到各垂直领域里所有的 “权威机构”(媒体通常不会在测试上很严肃)比如 DXO,DPreview,他们的内容几乎都是这样的策略。

实际上,在我看来,做到这些“物质层面”的专业是比较容易的。真正让我对汽车行业抱有敬畏之心的,是时间!长达100多年的汽车文明,你没有跟爷爷一起捯饬过 69 年的 Camaro,你对那个时代的热情和后续一切的理解,都只能停留在书本文字复述的层面。我想在中国这样一个汽车文化蛮荒的国度里,是很难有人有勇气在这个层面上谈 “专业” 的。

你没有跟爷爷一起捯饬过 69 年的 Camaro,你对那个时代的热情和后续一切的理解,都只能停留在书本文字复述的层面。

而连 “物质层面” 的专业都抛弃的原因是:

1、汽车行业的创新方向正在发生改变,未来的突破将不再围绕传统的 “动力” “传动” “操控” 等传统领域,而是转为对新能源、新科技、新交互和连接方式的探索。这个过渡期可能会很久,但是已经在发生。(这是我们敢切汽车内容的机遇)

2、传统汽车媒体沉淀很深,用户浏览惯性很大,我们做严肃内容没有差异性,拿不到流量,也做不到传播,重复劳动是浪费资源,而要传播,就不能过分严肃。

3、在 “科技生活方式” 的定位下,严肃风格与生活不沾边,现实中99%的人并不需要知道这些来过日子。

既然不做大而全,如何选择车型?

1、高品质感 与 高科技感(不仅限于EV)。实际上选择车厂科技化的方向非常明确,凯迪拉克、奥迪、宝马高端车型都在朝着这个方向发展,我们要让 ZEALER 的品牌与车上 “科技” 属性无限靠近

2、ZEALER 的汽车内容会重使用感受和叙事手法,重科技生活,轻理论讲解,与专业汽车媒体严肃内容区隔化。

只有这样我觉得才是对现有汽车内容的有机补充,而不是重复劳动。说我们抢传统车媒的饭碗,这个真的是太看得起我们了。汽车内容或者说任何内容,并非一个你死我活的“零和游戏”。行业和用户需要严肃内容决策,也需要大众内容来消费。而我相信未来也会出现越来越多的从各个角度切入的“非严肃”汽车(或科技类)内容,因为这是传播文化、倡导生活方式的最佳途径。我始终相信,尽人事知天命,不刻意强求结果,给自己适当的犯错空间,并在自身能力上不断精进,假日时日,市场就会给与我们合理的回馈。


  • 关于视频本身

最后讲几点大家关心的几处不严谨和我们内部的复盘想法。

1、驾龄短--这点我们先前有考虑,严肃内容这是短板,但是体验内容,这有可能转化为特殊的优势,因为没包袱,没有框架,感知点与严肃内容完全不同,更灵敏,可能视角更新鲜。我时常回想我自己早年玩手机的经历,其实那个时候新鲜感和好奇心对我的帮助非常大,后来被技术束缚的感觉越来越明显。

2、单手方向盘--这是我们视频制作的时候不严谨的地方,视频毕竟具有一定的公众引导力,应该起到正向作用,这个我们下次一定会注意。

PS:这次是在封闭赛道,而且为了保证镜头稳定,车速很慢,所以视频拍摄过程中并不存在安全隐患。

3、我在反复看了这个视频之后,我觉得最大的问题是团队磨合和对于“科技、生活方式属性”的理解,如何在视频中充分的体现这个精髓,我觉得我们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相比较之前两点来说,这个会是我们未来改进的重中之重,这也是我个人作为整个节目的制片,需要反复拿捏和学习的地方。

如果要我个人来给这次视频打分,可能我会打60分,因为这次完满的合作体现了 ZEALER 跨界汽车的一次完整动作,这个对 ZEALER 的意义是很大的。同时我觉得这个尝试是对IT媒体转型的一次探索,也是对传统汽车媒体的致敬与交流。

大家对于 ZEALER 的批评和意见,我们都会看到并加以思考。但说实话,这样的尝试能否成功?我不知道!我只知道在任何条件下,现状的改变和自我的革新都一定会带来不适,但这或许是保持活力的唯一方法。拥抱并驾驭这种不适,也是我认为20几岁的生命该有的担当。

坚持当中有扭转乾坤的力量

王自如

Founder & CEO

ZEALER Ltd.




附视频连接:

「ZEALER出品」当ZEALER遇见特斯拉Model X http://v.qq.com/page/t/0/g/t0197omu1yg.html

user avatar   zhang-zhi-jie-27 网友的相关建议: 
      

如果是单纯的迷茫,倒是不错的,只是这个问题,很容易让我想到。

叶公好龙。

叶公好龙的故事就是说古代有个人叫叶公,他到处跟大家说他特别喜欢龙,满屋子的龙的周边,还拉着附近的人去他家里看。

结果有一天真的龙飞来了,别人还在好奇,看看真的龙长啥样,他叶公跑的最快,躲到桌子底下,根本双手抱头,害怕得根本不敢睁开眼。

题主对文学的热爱应该如何体现呢?真的热爱是不用人说的,无法阻拦的,你自己就会有不断地看,甚至写的冲动,进而就去做了,也就是说热爱文学你就多看,通俗的,纯文学的,看的进去就多看,如果想写就试着写,不想写就继续看,就这么简单。

怎么热爱还需要别人教的吗?是不是不理解什么是热爱?

比如说我热爱音乐,我听到好的音乐我会感动,我会努力学唱歌,为了表达音乐,虽然还唱的不够好,但是我会学习怎么样才是唱的好。




  

相关话题

  汽车开空调真的会费油吗? 
  通用汽车发布的「奥特能(Ultium)」平台能不能解决新时代电动车发展的那些问题? 
  练漂移是用两厢车好还是三厢? 
  为什么很多人推崇特斯拉? 
  BBA 真的有那么好吗? 
  如何评价凯迪拉克 ESCALA 概念车? 
  为什么平行进口的兰德酷路泽是从美国和中东来的而不是从日本? 
  奥迪S4和特斯拉model3performance怎么选? 
  雷克萨斯的品牌优势是什么? 
  为什么我国1.6T排量发动机非常少见? 

前一个讨论
为什么中国的设计师设计不出一款漂亮的自主品牌车?
下一个讨论
为什么索尼有很强的工业能力,却设计了很多奇葩的产品?





© 2024-12-2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2-2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