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现在一切物价都在起飞,工资为什么没动静,这样长此以往老百姓怎么活? 第1页

     

user avatar   rewrgf 网友的相关建议: 
      

美国的傲慢正在于此——无脑拿美国的现状去套中国的环境。

比如鼓吹“疫情下要带疫开放”,我寻思着中国大部分地区的防疫限制比美国的可宽松多了,有什么需要“开放”的呢?美国的防疫限制是持续地影响日常生活,中国也就影响影响出国旅游……

后来发现,原来是美国人最近在怨声载道,原来他们在推“强制疫苗接种”。管你什么禁忌症,不打疫苗直接开除工作,不打疫苗感染新冠医院不收治,呵呵。

比如说什么”物价飞涨“,这又是个美国现象,美国CPI 5.4%,中国的CPI可是0.7%。自己出去买菜的都知道根本不是你说的这个价。(话说,这些东西在美国不会要38美元了吧……所以题主的意思是38美元=25RMB?)

这些就和”新疆棉强迫劳动“之类一样,拿自己的破事硬说是中国做的,以为全世界都和你一样?搞笑吗这不是?开眼看看世界可以吗?

美国人承受能力强,虽然是发达国家但不忘艰苦,能承受几十上百万的死亡和物价暴涨,中国人佩服。但你们有点受不了的话,不要到处找一堆水军YY中国也”受不了“好不好?中国压根不用承受你们那些玩意儿。

祝美国人民的承受能力越来越强吧,加油。


user avatar   archer-40-65 网友的相关建议: 
      

前天去超市买涮火锅的材料猪里脊是七块九一斤,羊肉片35一斤,豆腐一块多一斤,白菜一块多一斤,莲藕两块钱一斤,油菜两块钱一斤,蒜两块五一斤。(比较特殊是菠菜,可能是遭灾了,13一斤)

感觉和你不是一个世界的人……是不是因为我去是便民市场,你去的是高端精品超市?



user avatar   blacklancer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下午茶自助餐,大家伙开饭了


user avatar   si-wang-54 网友的相关建议: 
      

你这物价比广州市区都要高,刚才翻了翻app,十三香12,剩下的青菜蒜苗甘蓝加一起大概15,这是京东到家的价格,

如果在菜市场更便宜点。



备注:

京东到家APP里的都是净菜,本来就算贵的了。

十三香是227g的超大包装,APP里最贵的一种。


user avatar   mr-anderson-69 网友的相关建议: 
      

贫富差距拉大,少部分人占有了绝大部分社会财富。所以消费是不可能有消费的,这辈子不可能有消费的。只有做做外贸,才能多少有点盈余拿来消费的样子。

美国工人阶级最开心的日子是苏联还在的日子。从罗斯福开始,抽富人的税都抽到富人抽筋。这还不算,各种社会福利,各种政策倾斜。

在那个时代,一个工人上班,全家吃饱穿暖穿好,大豪斯,两个起步的娃,还有狗。

银行家是要跪求实业家接见的。

银行从业人员是还要再打一份工才能维持得了生活的样子。

华尔街搞幺蛾子是要立马原地吃官司的。

苏联的工人,下班参加的是飞行俱乐部。

美国的工人,下班参加的也是飞行俱乐部。

谁对工人好,谁就政治正确。

然而苏联亡了。

今天美国工人的待遇水平也是直线下降。没别的原因,对手也就那样还要讨好工人干啥?


user avatar   tuo-ma-si-bu-shi-xiao-huo-che 网友的相关建议: 
      

听一群连劳保手套都不认识的人谈民间疾苦

——《这就是知乎》

刚刚用我妈说“钱多得烧包”的美团净菜店试了试:


user avatar   tyup2008 网友的相关建议: 
      

冬天吃西瓜,夏天吃橘子,吃菜只吃有机。。。为什么不去买崔某的璞谷塘的大米呢,30块钱一斤呢,米都吃不起了,菜价问题,只配给父母买过2年菜的人回答。一群连什么菜几月份上市都不知道的人捣什么乱

决定菜价的是市场需求和供应量,资本?资本能让挖出来的菜不腐烂?还是菜扔在地里不割,他不烂??蔬菜新鲜期就这么几天,不卖就烂了没人买了,资本?资本有这蔬菜回春神功???能不魔怔了么???什么?你不知道蔬菜不吃会烂?


6斤鸡腿,39

2斤猪臀,一斤半小排

emmmm,很多么??哦,去净菜店买,了然,净菜店水平才是老百姓过日子水平,往下非人


巨有意思,一群盐打哪头咸,醋打哪头酸都不知道的人在评论物价,告诉你们一个生活常识,大润发这类超市的鸡蛋价格,通常是菜场上浮20%~50%,去菜场买更便宜哦。。。。菜场的菜比大润发新鲜哦,不知道吧,呵呵/


10/22


user avatar   hayate-ayasaki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最近有两件事感觉很心酸

1.国庆去江苏那边玩,去了一个湿地公园,公园的门票是一个人一百多。

其中一个自费项目是坐摇橹船,就是船夫拿着一个桨和一个棍子纯手划客船,这个项目是一次一条船200多,大约能坐十几分钟。

给我们摇橹的是一个70多岁的奶奶,在路上没事干我们就和她在聊天,其中就问到了这活能赚多少,她说一天能赚80,听到这个数的时候我是惊呆了。

这是国家统计局官网的数据,按照和江苏省2020年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来对比的话,这价格其实是江苏农村人均收入。


2.今天点了一次盒马的配送,由于外面突然下了大雨,马上要超时时小哥打了电话,说“外面突然下了大雨,马上就超时了了,能否先点一下确认,马上送过来,不会给你拿走的”,当时同意了他的请求,大概超时了2分钟立马送到了,在交货时还在对超时在做道歉。

我打开湿淋淋的袋子,看到袋子中有一张卡片

再结合小哥打电话时很好的态度,看到这张卡片感觉心里有点不是滋味,回头好评后又给他打赏了。


80一天的船夫,只值5毛的配送好评,这就是某些人自豪的人口红利。

我们低端劳动力尤其是服务业劳动力的价格简直低到不能再低,但我们付出的相比于他们拿到的差距实在是很大。那么中间被谁吃了呢?不用想都知道。那为什么他们敢这么肆无忌惮的吃呢?


评论区不出其然出现了些牛鬼蛇神

改革开放时邓公提出的共同富裕其中一条理念就是先富带动后富。对于我们普通人,不说没事干就捐款,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做些举手之劳,对于生活困难的人多些体谅总可以吧?可某些人竟如此刻薄,今日真让我大开眼界。


怎么就突然千赞了……一看通知把我吓一跳

其实我发这篇就是想说:

看清我国的现状,我们人口太多了,有14亿总人口,月入过万的多吗?很多,有上千万人月入过万;月入3000的多吗?更多,光月入1000以下的就有6亿,但这都是客观存在,并不矛盾。没事干多看看统计局官网的数据,少看自媒体,认清现状。


我们的人力价格实在是太低了,低到惊人,这些人赚钱是真不容易。点个外卖就花5毛甚至免配送费、网约车十几公里十几块、甚至闪送跑腿十几公里也才十几块,我们低端服务业人力价格比东南亚都低。别以为都是平台补贴到这个价,平台会分时补贴一段时间,但大多数还是靠压榨才换来的低价。

生活中对待他人宽容些,2021了,现在谁都不好过。就拿盒马小哥这个例子来说,大多数人点外卖估计都没评价的习惯,但碰到这种别人服务到位的情况下给个好评也没什么过分的吧?评论区也有人指出会有骗好评的情况,如果别人服务好给个好评无可厚非,纸条就相当于提醒你一下评价而已;服务差不给不就行了?

如果在我们的社会里多一些宽容,人与人之间不那么冷漠,都能互相互助,少一些工贼和投机者,相信所有人都能轻松不少,但是在这里这追究只是个理想罢了。


user avatar   guijishengwu 网友的相关建议: 
      

物价涨,工资也跟着涨,那物价不是白涨了?


user avatar   li-gou-dan-gao-fang-qiu 网友的相关建议: 
      

网友抱怨个菜价,黑枪和入关人站出来了。

结果指责我没生活经验最狠的黑枪粉是个来自西班牙的外宾

入关人还知道搜一手菜价呢

对对对,你们都太知道物价了。身居海外就知道国内觉得菜贵是不对的,这是什么精神啊?




著名经济学家锡进·胡曾经讲过:

都发钱就基本等于都不发钱

同理可得:都涨工资就基本等于都没涨工资

都涨价就基本等于都没涨价

你还有什么不满?

某微博大V曾经讲过:中专技校出来保底有个一个月两千块钱的工作,比国外牛津哈佛高到不知道哪里去了。

由此可得:一个月两千工资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够用了。

评论区指出理论依据:

眉山剑客·陈平教授提出2000软妹币>3000美刀

三千美刀还不够你花?

坦桑尼亚知名学者丰泽·大佐·曹也曾经讲过:年收入六万算老爷

就这你还想涨工资?

做人要知足。



我真挺好奇黑枪粉咋好意思嘲讽别人没去过菜市场的

知道现在菠菜多少钱一斤么?

“涨价”对你们和家长是两个概念

对你们来说“涨价”就是“妈多给我打点钱”

对家长来说,涨价,那就不吃了。




     

相关话题

  如何评价郑州航院东校区丹尼斯物价? 
  为什么猪肉涨价这么多,火腿肠还是一块钱一根? 
  发改委回应「北京环球影城物价太高」:正式营业后被投诉或启动调查流程,还有哪些信息值得关注? 
  如果国内物价(包括房价)下降10-30%,工资不变,那会发生什么? 
  如果国内物价(包括房价)下降10-30%,工资不变,那会发生什么? 
  猪肉产量回升后,市面菜价会降价吗? 
  一个城市的房价由几千暴涨到两三万后,会带来哪些变化? 
  美国 2021 年 9 月 CPI 同比增长 5.4%,释放了哪些信号? 
  物价在涨,人民币贬值,存钱的人是不是很亏? 
  有哪些东西你以为很贵,但其实很便宜? 

前一个讨论
印度的新冠新增确诊比高峰期减少了很多,这是群体免疫成功了吗?
下一个讨论
今年中国相比之前是否减少了引进国外大片?如果有,如何评价?





© 2024-06-26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26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