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1993 年左右发生的人民币大贬值是怎么回事? 第1页

  

user avatar   zhou-xiao-no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谢邀。这个事,时间已经过去很久了。我尽可能客观的说点所知的背景情况吧,也许有助于你去作一些判断。

1988年,当时由于决策层有价格放开闯关的意图,先期的名烟名酒价格上调构成强烈信号,导致物品抢购潮,物价大幅上涨,当年上涨21.5%,大概在10月份,就对经济采取了治理整顿的措施,直至1991年。GDP的增幅,按年份,由11.3%,降至4.1%,到90年时,只有3.8%了。


这一期间,出现过众所周知的敏感事件,并引发了对改革开放的争论,市场化的进程面临中断的危险。

1992年初,小平南巡讲话,提出不搞改革开放,只有死路一条,提出经济发展得快一点。这个讲话,对促进改革开放起了决定性的积极作用。


但是,借着这一势头,各地拚命贷款大上,1992年,GDP增幅,就由上年的9.26%增加到了14.2%。CPI 上涨幅度,1992年达到6.4%,之后一路高涨,1993年,上涨到13.7%,到了1994年达到24.1%。


小平南巡讲话后,朱老总直接抓经济工作。为控制失控的经济,存贷款利率,一路上扬,到1993年时,一年期存贷款利率,分别提升到了10.98%和12.24%。


这就是当时的人民币大贬值和反贬值各种问题交织在一起的简要背景情况。

1988年3月起,我国实行了调剂市场汇率与官方汇率并存的办法,其中,市场汇率由买卖双方根据外汇供求状况议定。由于人民币急剧贬值,在调剂市场上,也带来了人民币汇价的急剧贬值。1993年6月,人民币汇价由年初的7.4元左右上升到10.9元左右,有的地方甚至突破了11元。


到7月份,央行出手干预汇市。7月12日这一日,央行就抛了6000万美元,到8月份,总成交额由占四分之三降到了30%到40%,汇价也基本稳定在了8.6元到8.8元之间,并有了将汇价稳定在8.8元左右的说法,同时提出,对将汇价要抬高到9元以上的行为,进行打击。


到了1994年,国家实行汇率并轨,按照官方的说法:建立以市场汇率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人民币汇率浮动制度,指定银行为市场交易主体。这就是后来人们说的强制结汇了。

1993年,我国外汇储备只有211亿元,这以后,保持了年100亿到二、三百亿的增幅,到2001年加入世贸后,就开始以700亿、上千亿、2千亿、甚至4千亿以上的年增量速度往上攀升了,于是就有了现在3.2万亿高居世界各国之首的外储。


加入世贸后,我国在性价比上有竞争优势的产品,开始在欧美等国家长驱直入,近几年来,为争夺市场,一方面欧美国家包括一些新兴经济体要求人民币升值,降低汇价,另一方面,过高的外储,也加大了我国的流动性过剩和通胀压力。2006年,国家又实行了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再后来,又实行了一些放宽措施,人民币进入了升值通道。由8元多升值到了6元多。


但是,这个中间价,说是根据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再套算日元、欧元等一揽子外汇来的,但其确定实际上仍然是有控制的。最近人民币对美元贬值大了些,导致外资热钱出逃。如果规模化,短期内,将对经济造成重大影响,央行调高中间价,阻止贬值,出现人民市汇率跌停。以12月26日的报道为例,央行调高汇率中间价0.07%,至6.3167元人民币兑1美元,北京时间上午10时22分,外汇交易中心人民币兑美元比上一交易日收盘价扬升0.12%,报6.3290元人民币兑1美元,起到了阻止贬值的作用。


这是一个简要历程,怎么进一步评价,过去我以及其他一些知友在答题中,都说过一些看法,就不多说了。总而言之,这是一个我们既要消化过量外储,同时又要防止外资热钱过量过快出逃的麻烦事。弄得不好,会惹出更多的麻烦,当我们在考虑软着陆时,必须得步步小心。


user avatar   yuan-hao-6-89 网友的相关建议: 
      

原文首发微信公众号,以下为节选部分:

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 《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指出:“价格体系的改革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成败的关键 。”

为了尽快在价格体制改革上取得突破,从1985年开始,管理层对价格体制改革采用了另一条路径——也就是在“调放结合”的思路中,采取了以“放”为主的策略。

以“放”为主就是“放”更多的产品进入市场,让市场给产品定价,用市场价来拉动计划价,让二者趋于一致。

但是这个策略导致了在市场上形成两套价格体系——也就是价格双轨制

1984年之前,虽然也有“市场调节”,但是价格调节还是以计划调节为主,市场调节的产品数量与品种都比较少,老百姓对价格双轨制感受不明显。

1984年之后,国家逐步下放价格管理权限,品种更多数量更大的产品被纳入市场调节,价格双轨制成为普遍的社会现象。

价格体制改革形成双轨制的过程下面的表做了一个总结:

市场调节一放开,计划与市场的价格就迅速拉出极大的差距。

1986年据国家物价局政策研究室的工作人员调查,钢材计划内部分国家定价每吨700元左右,而计划外部分用户要支付1400元左右,双轨价差约1倍;

原油计划内部分国家定价每吨113元,计划外部分高达每吨560元,双轨价差4.95倍;

煤炭计划内部分每吨国家定价37.7元,计划外价格58元,双轨价差54%;

纯碱每吨国家定价390 元,临时价500 元,计划内均价 475 元,计划外价格740 元,双轨实际价差57%;

铜国家定价每吨5500 元,加上临时价因素,实际计划内平均价7500元,计划外价格达9900 元,双轨价差32% 。

计划价格与市场价格差距如此之大,立刻产生了两种后果。

其一,官倒横行。

因为计划价格与市场价格差距太大,客观上存在很大的套利空间。

所以只要能在计划经济体制内通过关系弄出计划价格的产品放到市场上去卖,立刻就能赚大钱。

这个巨大的无风险套利空间吸引了无数有体制背景的人物参与倒卖体制内的产品,并且如滚雪球一般人数越来越多。

其二,物价飞涨。

价格双轨制扩大化后,犹如脱缰之马迅速辐射到所有产品,加上大小倒爷推波助澜——那时只要能搞到计划内的平价产品,拿到市场上立刻就能赚大钱。

所以不但计划内产品价格也跟风市场价开始疯涨,而且按市场价格销售的产品比重也越来越大 。

从上图可以看出,当价格改革从1985年开始执行以“放”为主的策略之后,1985—1987年我国通货膨胀率立刻大幅度上升。

1985-1987年,3年累计物价比1984年上涨23.1%,平均每年递涨7.7% 。

迅速提高的通货膨胀率不但让老百姓怨言很大,也极大地拖累了经济增长。

要控制通胀就必须控制货币投放,但是一旦控制货币投放经济就受不了。

最麻烦的是,我国为了保障老百姓基本生活水平长期通过财政来补贴物价,面对节节上涨的商品价格,让财政补贴越来越不堪重负。

1978年价格补贴只有95.11亿元,占财政收入的8.5%。到1986年增长4.1倍,财政补贴金额达到389.26亿元,占财政收入的20.04% 。

加上价格双轨制下倒爷横行,部分人一夜暴富,导致社会财富分配严重不公,老百姓怨言越来越大。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从理论界到管理层逐渐产生了一种急躁的情绪,希望“长痛不如短痛”,放弃渐进式改革策略,采用更激进的策略——一步到位实现价格的市场化改革。

具体而言就是取消价格双轨制,强行将计划价格与市场价格并轨,对所有产品彻底放开价格管制!

这就是改革历史上惊险的一跃:价格闯关!

后来事实证明,在通货膨胀居高不下、企业改制未见成效、供求关系没有理顺的情况下,贸然进行价格闯关就是一场灾难。

1987年8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第10次全体会议在北戴河召开,讨论并原则通过了《关于价格、工资改革的初步方案》。

会议认为,价格改革的总方向是:少数重要商品和劳务价格由国家管理,绝大多数商品价格放开 ,由市场调节,以转换价格形成机制,逐步实现国家调控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要求。

因为过去三年物价上涨很快,老百姓已经形成很强的物价上涨预期,在中央作出价格闯关决策之后,各种小道消息就在大中城市疯传,老百姓心里已经出现明显焦虑。

1988 年3月,"闯关” 行动从中国最大的工业城市上海开始。

当月,上海市调整了280个种类商品的零售价,这些商品大都属于小商品或日常生活必需品,涨价幅度在 20-30%之间。

看见各种商品尤其是生活必需品价格不断涨价,老百姓以为大幅度的涨价即将开始,于是大中城市首先掀起一股来势凶猛的抢购风潮 。

在席卷全国的抢购风潮影响下,银行储蓄也受到越来越严重的挤兑冲击。

1988年8月全国城乡储蓄出现罕见的不增反减,储蓄额净流出26.8亿元。

当时,在北京、上海、南京、武汉、长沙等地的银行和储蓄所前,取钱提款的民众声势汹涌,人头攒动。

一些储蓄所和银行因金库告急,不得不在几天之内强制停止取款。对此,许多储户极为不满,有人情急之下甚至掀了储蓄所的柜台。

面对急剧的通货膨胀,上海的一些居民转而把人民币兑换为外币以求保值,于是黑市上的外币也行情大涨,真可谓是乱象丛生 。

在严峻的形势下,管理层不得不紧急叫停了物价闯关的尝试。

从1989年开始,中国开启了漫长的对物价治理整顿的过程,这个过程一直延续到90年代初期才逐步实现了大部分商品计划价格与市场价格的并轨,然后才有了1992年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但物价并轨的治理甚至一直延续到90年代中期。


产品市场价格 “双轨制” 并轨进程:1978-1995

(来源:世界银行2005年统计)

物价闯关是中国改革开放历史上惊险的一跃,代价是十分惨痛的。

即使88年8月30日管理层紧急叫停价格闯关,但是物价上涨趋势还是持续到89年下半年。

恶性通货膨胀让老百姓生活水平急剧下降,加上官倒横行,财富分配不公等因素让整个社会积累了尖锐的矛盾。

总体而言,在一个十亿人口的大国,任何激进式改革都是充满危险的尝试,指望长痛不如短痛快刀斩乱麻来解决复杂的社会经济问题,最后到头来只会带来更大的灾难。


现在大家明白为什么中国的改革只能是渐进式改革,只能如象棋中小兵过河一样一点一点向前拱,即使面临复杂困难的局面也必须要保持“战略定力”,原因就是如此——

我们也有过激进式改革,付出过惨重的代价!

改革不犯错是不可能的,重要的是对错误要及时纠正,一个很强的纠错机制是改革开放持续成功的保证。

幸运的是,我国有这个纠错的机制,而俄罗斯没有,所以同样是价格闯关,我们能及时纠偏,回到正确的轨道,而俄罗斯就只能在深渊里沉沦。

关于纠错机制的问题,可能有些读者不大理解,这里简单谈一谈。

明年就是我党成立100周年,从百年党史来看,我党是一个实践能力很强,纠错能力很强的政党。

建党之初与国民党合作,不行,就纠错自己干;自己干最初还是准备夺取中心城市,不行,又再次纠错,发展成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就这么一路尝试一路纠错,最后夺取了全国政权。在国际共运史上,我党这个不断试错不断纠偏的能力是独一份的。

有时候我们站在上帝的视角很容易评判历史人物的是非功过,但是站在当事人立场,谁也不是神仙,谁也没开上帝的视角。

所以,一点一点的尝试,并且不断纠错,反而是最合理的发展路径。

改革开放之后也是一个不断试错不断纠偏的历史(建国前三十年历史请看我的文章《苦难的行军》)。

小平同志就说过: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这句话潜台词其实是一开始谁也不知道能抓到老鼠的是什么猫,所以白猫黑猫都要尝试,最后发现什么猫管用就留下什么猫。

所以,改革开放40年历史,凡是大家能想到的我党都尝试过。

包括给地方充分放权让利(整个八十年代都是在做这个尝试),包括国企私有化,包括开放民生领域让外资参与等等,这个不断实践与纠错一直延续到当下。

所以高层会议出台决议,大家分析的时候首先就是前后措辞的对比,过去同类高层会议有啥提法,现在变成什么新的提法甚至不提了,这就是纠错(或者纠偏)。

与此相对应的,资本主义国家政党就欠缺纠错能力。

为什么?

以美国为例。

现在美国是一个严重分裂的社会,所谓选举的美国总统实际上是部分人投票认同的总统。

现在特朗普与拜登各自的基本盘占美国人口比例大致都是40%左右,大家争夺的其实是20%左右的中间选民。

所以,不管特朗普还是拜登当选,他们代表的都只是部分选民的利益,他们执政也只会立足于部分选民利益施政,无法从整个美国集体长远利益出发进行系统地施政或者纠错。

因为基本盘的区别,特朗普上台就全盘否定奥巴马的政策,这次如果拜登当选,也会否定特朗普的大部分国内政策。

所以,西方选举制度下,不同领导人执政像是一个拳击赛,而我们则更像是一个接力赛。

看看我们权威官方文件的描述,都是这样: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一直到当下——这都是有传承的。

各代领导人在同一个目标下,做不同的实践,然后不断尝试不断纠错,一步步率领中国实现崛起。

参考文献:刘伟:《1988年中国物价闯关研究》成致平:《价格改革若干大事聚焦》徐栋华、王亚平《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简史》吴晓波:《激荡三十年》苏星:《新中国经济史》


更多深度内容请关注微信公众号: 猫哥的视界、猫哥的世界

知乎:花猫哥哥,哔哩哔哩:花猫哥哥713

相关阅读:

原创:苦难的行军(上)

百年中国工业化之路

原文阅读:原创 | 改革历史上惨痛的挫折:88年物价闯关始末


user avatar   zhang-jian-46-71 网友的相关建议: 
      

给你们类比一下,你们应该听说过某些体制内的食堂,一份大荤几毛钱一块钱,你觉得这个是真的市场价么?在人民币93年贬值之前的汇率,其实就相当于体制内的食堂。

04年我大学暑假的时候,在上一个CCNA的培训班,当时授课老师是一位安徽大学计算机系的老教师,每天上课拎着一台大得像手提包一样的笔记本电脑。给我们介绍这台电脑来历时候,说到这台电脑是十几年前在美国花了一万多美金买的,他当时出国时候的汇率是2.X:1。

虽然我们班里基本都没出过国,但美元汇率还是知道的,多少年了一直稳定在8.3左右,怎么还有两点几的时候?

那时候出国基本上是以公派为主,等于是国家给了这些公派人员的一个内部汇率,当真你就输了。

我还记得隔壁金家官方美金汇率是4:1?

你要问,那这两点几的汇率,普通老百姓出国能换到么?

想多了,领馆还有交易中心附近,那些问你“要不要美子”的,你看看他们手里兑换都是什么汇率,那才是当时的真实市场价。

93年的贬值,其实就是体制内的食堂开始市场化经营了,大排和粉蒸肉没法再卖一块钱一份了,必须涨价,否则货就被抢空了。


user avatar   bao-lai-wa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正史上的刘备,与演义里的刘备,完全是两个人。

正史刘备,若用一个字表达,那就是“枭”;用两个字,“枭鸟”;用四个字,即为“食母恶鸟”。

仅不完全统计:

刘备投了公孙瓒,然后就拐了公孙瓒的兵,去徐州不回来了;

刘备投了陶谦,然后就把陶的丹阳兵搞到了手;

刘备投了吕布,然后就搞了吕布的战马,还在吕布的地盘私自扩军,挖吕布墙角;

刘备投了曹操,然后就带了曹操兵在徐州造反了;

刘备投了袁绍,然后就带了袁绍的兵跑路了;

刘备投了刘表,然后就搞到手了一只较大规模的水军;

刘备投了孙权,然后就把大半个荆州搞到了手;

刘备入了川,然后就把刘璋的兵马钱粮搞到了手,后来又反过手来把刘璋整个吃了。

试问,有刘备的这份辉煌的答卷,在“食母”方面,还--有--谁……能望其项背?


user avatar   shan-yue-dao-lan-yue-dao 网友的相关建议: 
      

消息应该是真实的。

已经问了字节教育板块的朋友,一位已经于一个月前转岗到抖音业务(这个朋友本身条件非常好,在字节职位不算低);还有一位今天上午开会,下午就失业,说是离职了。

小红书上也看到了不少笔记,前几次的笔记还是刚入职大力教育,今天的笔记就变成了失业了。看评论也是说N+2的经济补偿金。

讲真这个经济补偿金还挺良心的,换句话说,可能也是不差钱吧。政策下大家都好聚好散,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




  

相关话题

  2019 年巴菲特股东大会有哪些干货提要? 
  国有四大银行中如果有一家要倒闭,政府是否会出手拯救? 
  全球疫情危机下,中国经济基础依然牢固,如何看待政府工作报告没有提出全年经济增速具体目标? 
  基金大跌20%,现在适合抄底吗? 
  从中长期看,对中国经济应该保持乐观还是悲观? 
  短期投资与交易性金融资产有什么区别吗? 
  美国印钞 25 万亿引发通胀,国际粮价涨 40%,将带来哪些影响? 
  IMF 官员称对俄制裁可能削弱美元地位,导致全球金融体系更「碎片化」,这意味着什么? 
  如何看待中国宣布任何接受人民币作为石油结算的石油出口国,都可以在上海黄金交易所将石油兑换成黄金? 
  计算机、医学、法律和金融是目前最强最好的四个专业吗?大学专业该怎么选? 

前一个讨论
咖喱作为不吃牛肉的国家印度发明出来的食物,为何搭配牛肉反而是所有肉当中非常好的一种搭配?
下一个讨论
英国专家称发现马航 MH370 ,目前位于海平面 4000 米以下,这次是真的吗?运用了哪些技术?





© 2024-05-03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03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