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团长邀请。其实这个问题挺大的,不是一句两句话能说得清楚。而且不同的作品中,能力不合理的原因也有所不同。接下来我就按照发售年代,谈谈历代作品出现不合理的能力值的原因。
【初代】
就现在的眼光看来,各种能力值设定的最不合理的就是初代《三国志Ⅰ》。很多角色的能力值,都和大多数三国爱好者的心理预期相距甚远。
为什么呢?我觉得原因很可能是因为当时《三国志Ⅰ》作为一款试水作品,作为制作人的襟川夫妇当时对武将的设计以“民间形象”为主,而将《三国演义》和正史《三国志》的内容仅作为参考。
比如在本作中,赵云的五维能力值分别是体95武99智90魅86运96,综合数值全游戏第三。尤其是90智力还在荀攸和法正之上,按现在的眼光看肯定有问题。
但如果以“民间形象”而言,这个数值确实也没啥问题。搁二十年前随便找个普通的中年大叔,问他赵云和荀攸法正谁聪明,大叔的回答八成是“那当然是赵云了,智勇双全赵子龙有名的很!法正和荀攸是谁?没听说过。”
再举个例子,著名戏曲“失·空·斩”的主要人物马谡,在《三国志Ⅰ》的智力多少?只有区区的61而已。
这个数值无论参考《三国志》还是《三国演义》都太低了。但是对于那时候的很多人来说,马谡就是一个“骄傲自大、纸上谈兵”的典型反面形象。
虽然《三国志Ⅰ》的能力现在看很别扭,但如果将参照物从《三国志》和《三国演义》变为民间故事、戏曲杂剧等文学创作来看的话,就会发现很多数值其实也无可厚非。
不过话说回来,游戏里面有很多不合理的数值,其实也是有出处的。比如马腾武力是97,还在老将黄忠和恶来典韦之上。董卓武力91,力压华雄成了仅次于吕布的董卓军第二号猛将。这两个奇怪数值的由来,很可能是《三国志平话》。
在《三国志平话》里面,贾诩(不过平话里面写成了贾翊)评价马腾有万夫不当之勇,甚至有能力去抗衡诸葛亮。
【有大夫贾翊对丞相说:“有先君手内罢了的西魏州平凉府节度使,姓马名腾,乃东汉光武手中云将马援九世之孙。马腾有二子:长子马超,字孟起;次子马岱。众人言曰:‘三个将军,各有万夫不当之勇。’马腾可料诸葛,马超可料关公,马岱可敌张飞。”】
董卓也差不多,也有万夫不当之勇。
【王允奏曰:“宣董卓为元帅。董卓有万夫不当之勇,身长八尺五寸,肌肥肉厚肚大,举讨王之作,上阵披重铠,走如奔骑,坐绰飞燕,堪为元帅。手下有战将千员,长有雄兵五十余万。”帝依所奏,宣董卓入朝,加官封职,封做太师天下都元帅。】
还有刘表的长子刘琦智力92,比上面提到的赵云还高。而之所以会有这样出色的数据,很可能是因为他套路过诸葛亮。此事见于《三国志·蜀书五·诸葛亮传》——
【刘表长子琦,亦深器亮。表受后妻之言,爱少子琮,不悦於琦。琦每欲与亮谋自安之术,亮辄拒塞,未与处画。琦乃将亮游观后园,共上高楼,饮宴之间,令人去梯,因谓亮曰:“今日上不至天,下不至地,言出子口,入於吾耳,可以言未?”亮答曰:“君不见申生在内而危,重耳在外而安乎?”琦意感悟,阴规出计。会黄祖死,得出,遂为江夏太守。】
这件事后来作为著名的谋略典型,入选了《三十六计》,即为“上屋抽梯”之策。KOEI会给刘琦这么高的智力,肯定是因为这两点原因。
当然除了这些之外,也有一些怎么看都是设计失误了的人物,比如伪帝袁术武力魅力双95,这个我真的想不到到底看了什么参考资料可以把袁术设计的这么牛……
在初代《三国志Ⅰ》大受欢迎之后,KOEI似乎也察觉到了三国人物的数据设计应该更加细致,比如上面仅有那一次闪光点的刘琦显然不足以冠上荀攸、法正之上的智力。因此在之后的游戏中,KOEI的人物设计开始渐渐转移了参考对象,从民间传说和戏曲杂剧,逐渐转向了那部名列“四大名著”的经典——《三国演义》。
【2-5代】
这四代作品,基本可以看做是KOEI把人物能力值从“民间形象”向“演义形象”转变的一个过程。这里说的“演义”,除了罗贯中著的《三国演义》之外,其实还包括了日本作家吉川英治本土化过的《三国演义》(后期还可能有北方谦三、陈舜臣等作家的版本)。
这一时间段的作品其角色数据不合理主要来自三国演义的“尊刘贬曹”思想,特点是蜀汉势力极其强势,而大多数的曹魏和孙吴武将较弱(但曹操本人却极强)。
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三国志4》,里面蜀汉酱油武将的吴兰雷铜就可以吊打曹仁曹洪、蒋钦周泰这些吴魏猛将。
游戏中设计“将军”的条件是统武能力值合计达到150,而“五子良将”之一的乐进,其两维相加正好是尴尬的149……
同时,一些酱油武将也因为蹭名人热度而数值膨胀,比如黄巾将领管亥因为在《三国演义》中与关二爷单挑时坚持了几十回合才被斩杀,在《三国志5》中武力高达93。
另外由于这段时间的作品参考侧重于《三国演义》,因此一些《三国志》中表现不错的武将也可能因为演义中的龙套形象而数据较差。比如近几年因为治军能力而广为人知的吕布军将领高顺,统武一度只有五六十;曹魏将领臧霸和吕虔,统帅更是只有40多。
而一些演义中表现出彩的人物,其数值就显得有些虚高,比如祢衡和杨修都曾智力飙升到90+。
值得一提的是,这几代作品虽然曹魏武将偏弱势,但也不是没有例外。比如夏侯惇就可以说在这几代中达到了强度巅峰——在《三国志4》里面夏侯惇的武力高达96,再加上游戏机制让曹操很喜欢将武力+10的倚天剑赏赐给他,以至于夏侯惇在本作中长期占据继吕布后武力天下第二的宝座。
除此之外,也有一些武将因为在日本版《三国演义》中被脸谱化地刻画为了反派形象,因此能力值相对较差,比如作为征讨黄巾军时三位中郎将之一的朱儁(关于这个 @FFF团长 前些天的回答有详细阐述)等等。
【6-8代】
从六代开始,正史《三国志》的影响开始增强,游戏中加入了大量演义中未曾登场的历史武将。
但因为是刚开始以正史为参照物,数值把握还有些青涩。比如“常亚赵云”但记载寥寥的陈到85武力;以及蔡邕的智力89都显得略高一点,但也不算太为过。
然而其后的《三国志7》就显得有些用力过猛了,这部作品显然是想要舍弃之前《三国演义》的印象,以正史《三国志》为主要数据参照。
比如在这部作品中,诸葛亮因为《三国志》中“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的评价,成功得拿下了“政治”数据的全游戏第一;但与之对应的,初始智力却只有92,让许多玩家大跌眼镜(不过因为诸葛亮自带智力+8的宝物,所以出场智力依旧是全武将最高)。
不仅诸葛亮的失去了智力100,本作中吕布雷打不动的100武力也变成了98,而赵子龙的武力更是缩水到了91。虽说他们武力的下降除了失去演义加成,还应该有本作中武力和统帅合并为“战斗”以及能力成长系统的游戏性考虑的方面。
显然这些改动让许多玩家感到难以接受,因此《三国志8》又将大部分武将改了回来。
这一代中虽然也有个别武将能力数值略有问题(比如文鸯武力83、小乔智力85、大乔政治90等等),但总体上来说,武将能力的设计开始同时参照《三国志》和《三国演义》,做到给出一个相对合理的数值。
【结语】
从8代开始,《三国志》系列大多数武将的能力开始趋于稳定,其后9-14的历代作品能力大多也都只经过微调。这其中的数值变化,不仅有参照对象的变迁,也有制作人们从青涩走向成熟的成长。其实在后面的作品中,偶尔也会有新武将的能力略有槽点,比如在《三国志13》中武力高达80+的臧洪和政治只有41的任峻,不过这些武将在后续的作品中得到了修复。
我觉得,武将的能力值越来越趋于合理,不只是游戏公司制作水平的提升,也是玩家们对于游戏评论与反馈的结晶。
他的目的可能不单用拳形容招式类型,我想更多的是在表达庐山本身的霸气。庐山升龙霸在圣斗士的所有必杀中,其实是很特别的。
一览圣斗士所有必杀技,名称里带有拳字的屈指可数。仅限原著的话就星矢和魔铃,暗黑天马,撒加,加隆和一辉的幻拳系。即便算上动画版的原创,也少得可怜。
闪电光速拳,钻石星尘拳之类的都是中文翻译的名字,原本可没有拳字表述。
这些必杀技中,庐山龙派那就更是稀有中的稀有。因为这是唯一用地名来命名,圣界独一无二的必杀系。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壮丽的庐山大瀑布,或许只有这个霸字,方能体现出它的宏伟。
在这五个人当中,紫龙的修行环境算得上是非常优越的了。不用忍受死亡皇后岛,仙女岛和东西伯利亚那种鬼天气,也不用像星矢那样成天遭一群欧洲人翻白眼儿。
但紫龙获得圣衣的条件并不轻松,理论上说是最难也不为过。让瀑布逆流是何概念,尤其是如此宏伟的大瀑布。这可是打破宇宙定律的行为,忍一忍就过了是明显行不通的。
而在紫龙打出决定性的一击时,也并没有什么燃烧小宇宙之类的描写。反倒是通过童虎在旁边讲述着李白的诗咋咋地,貌似是在提醒紫龙面对的是何等雄伟之物。
以上的种种迹象,都无疑是在大大的高捧庐山瀑布之壮景,而霸字就是为庐山而生。所以庐山升龙霸不仅是必杀,也是对庐山本身的一种赞美,用拳就显得格局小了。
再换个角度看吧,其实从发音上也能知道霸与拳有着明显的优劣。日语发霸的音时,嘴大张成「阿」型。反之发拳的音时,最后嘴得闭上发出「嗯」的音。
要知道这搭配的是升龙这个词。可以对比下街霸中升龙拳的呐喊,升龙是上升音调,而最后的拳发音要闭嘴,音调有个下降趋势。
升龙霸就不一样了,霸的「阿」音可迎合勾拳轨迹持续上升,发声与姿势同步,哪一种更有气势,更有劲儿,就不言而喻了吧。所以升龙霸始终比流星拳吼得给有力。
任何武打片中都会听到,哈,哈,哈,不会有人在过招时发出嗯,嗯,嗯的音。
突然还想到个类似的,机战 OG 系的修罗众的福尔康(爱称)的最终必杀。
他的一般招数命名九成以上都是拳。但神化后的最终必杀,最后是上升多段乱击,并且打斗极为华丽。此时的招式名没有定义为拳,而用的是破,真覇…猛撃烈…破……
破的日语发音口型与霸一样是「阿」,并且前面的烈字有一个促音,呐喊时会给人一种蓄力攻击的感觉,听着就霸气。
为必杀取名其实挺考验品味的,要的不单是华丽。不但要朗朗上口,呐喊时最好能配合动作达到统一,才能效果最大化。
话说回来,车田如果不是为了想要彰显庐山的霸气,那升龙霸完全不用如此命名,这与其他招式不统一。平白无故就这招用地名,难道不觉得很特殊么。
触龙之逆鳞,受龙之天罚,诸如逆鳞升龙霸之类的名称,个人觉得也并不是不可行。非要用地名,只能是有其他目的。
至于是否如此,就只有车田自己才知道了。
用中文吼必杀千万别用普通话,得用那些不需翘舌,不分前后鼻音的方言最佳。比如川渝方言就是不错的选择,不信可以试试。
至于为什么,请参照以下回答:
他的目的可能不单用拳形容招式类型,我想更多的是在表达庐山本身的霸气。庐山升龙霸在圣斗士的所有必杀中,其实是很特别的。
一览圣斗士所有必杀技,名称里带有拳字的屈指可数。仅限原著的话就星矢和魔铃,暗黑天马,撒加,加隆和一辉的幻拳系。即便算上动画版的原创,也少得可怜。
闪电光速拳,钻石星尘拳之类的都是中文翻译的名字,原本可没有拳字表述。
这些必杀技中,庐山龙派那就更是稀有中的稀有。因为这是唯一用地名来命名,圣界独一无二的必杀系。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壮丽的庐山大瀑布,或许只有这个霸字,方能体现出它的宏伟。
在这五个人当中,紫龙的修行环境算得上是非常优越的了。不用忍受死亡皇后岛,仙女岛和东西伯利亚那种鬼天气,也不用像星矢那样成天遭一群欧洲人翻白眼儿。
但紫龙获得圣衣的条件并不轻松,理论上说是最难也不为过。让瀑布逆流是何概念,尤其是如此宏伟的大瀑布。这可是打破宇宙定律的行为,忍一忍就过了是明显行不通的。
而在紫龙打出决定性的一击时,也并没有什么燃烧小宇宙之类的描写。反倒是通过童虎在旁边讲述着李白的诗咋咋地,貌似是在提醒紫龙面对的是何等雄伟之物。
以上的种种迹象,都无疑是在大大的高捧庐山瀑布之壮景,而霸字就是为庐山而生。所以庐山升龙霸不仅是必杀,也是对庐山本身的一种赞美,用拳就显得格局小了。
再换个角度看吧,其实从发音上也能知道霸与拳有着明显的优劣。日语发霸的音时,嘴大张成「阿」型。反之发拳的音时,最后嘴得闭上发出「嗯」的音。
要知道这搭配的是升龙这个词。可以对比下街霸中升龙拳的呐喊,升龙是上升音调,而最后的拳发音要闭嘴,音调有个下降趋势。
升龙霸就不一样了,霸的「阿」音可迎合勾拳轨迹持续上升,发声与姿势同步,哪一种更有气势,更有劲儿,就不言而喻了吧。所以升龙霸始终比流星拳吼得给有力。
任何武打片中都会听到,哈,哈,哈,不会有人在过招时发出嗯,嗯,嗯的音。
突然还想到个类似的,机战 OG 系的修罗众的福尔康(爱称)的最终必杀。
他的一般招数命名九成以上都是拳。但神化后的最终必杀,最后是上升多段乱击,并且打斗极为华丽。此时的招式名没有定义为拳,而用的是破,真覇…猛撃烈…破……
破的日语发音口型与霸一样是「阿」,并且前面的烈字有一个促音,呐喊时会给人一种蓄力攻击的感觉,听着就霸气。
为必杀取名其实挺考验品味的,要的不单是华丽。不但要朗朗上口,呐喊时最好能配合动作达到统一,才能效果最大化。
话说回来,车田如果不是为了想要彰显庐山的霸气,那升龙霸完全不用如此命名,这与其他招式不统一。平白无故就这招用地名,难道不觉得很特殊么。
触龙之逆鳞,受龙之天罚,诸如逆鳞升龙霸之类的名称,个人觉得也并不是不可行。非要用地名,只能是有其他目的。
至于是否如此,就只有车田自己才知道了。
用中文吼必杀千万别用普通话,得用那些不需翘舌,不分前后鼻音的方言最佳。比如川渝方言就是不错的选择,不信可以试试。
至于为什么,请参照以下回答:
他的目的可能不单用拳形容招式类型,我想更多的是在表达庐山本身的霸气。庐山升龙霸在圣斗士的所有必杀中,其实是很特别的。
一览圣斗士所有必杀技,名称里带有拳字的屈指可数。仅限原著的话就星矢和魔铃,暗黑天马,撒加,加隆和一辉的幻拳系。即便算上动画版的原创,也少得可怜。
闪电光速拳,钻石星尘拳之类的都是中文翻译的名字,原本可没有拳字表述。
这些必杀技中,庐山龙派那就更是稀有中的稀有。因为这是唯一用地名来命名,圣界独一无二的必杀系。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壮丽的庐山大瀑布,或许只有这个霸字,方能体现出它的宏伟。
在这五个人当中,紫龙的修行环境算得上是非常优越的了。不用忍受死亡皇后岛,仙女岛和东西伯利亚那种鬼天气,也不用像星矢那样成天遭一群欧洲人翻白眼儿。
但紫龙获得圣衣的条件并不轻松,理论上说是最难也不为过。让瀑布逆流是何概念,尤其是如此宏伟的大瀑布。这可是打破宇宙定律的行为,忍一忍就过了是明显行不通的。
而在紫龙打出决定性的一击时,也并没有什么燃烧小宇宙之类的描写。反倒是通过童虎在旁边讲述着李白的诗咋咋地,貌似是在提醒紫龙面对的是何等雄伟之物。
以上的种种迹象,都无疑是在大大的高捧庐山瀑布之壮景,而霸字就是为庐山而生。所以庐山升龙霸不仅是必杀,也是对庐山本身的一种赞美,用拳就显得格局小了。
再换个角度看吧,其实从发音上也能知道霸与拳有着明显的优劣。日语发霸的音时,嘴大张成「阿」型。反之发拳的音时,最后嘴得闭上发出「嗯」的音。
要知道这搭配的是升龙这个词。可以对比下街霸中升龙拳的呐喊,升龙是上升音调,而最后的拳发音要闭嘴,音调有个下降趋势。
升龙霸就不一样了,霸的「阿」音可迎合勾拳轨迹持续上升,发声与姿势同步,哪一种更有气势,更有劲儿,就不言而喻了吧。所以升龙霸始终比流星拳吼得给有力。
任何武打片中都会听到,哈,哈,哈,不会有人在过招时发出嗯,嗯,嗯的音。
突然还想到个类似的,机战 OG 系的修罗众的福尔康(爱称)的最终必杀。
他的一般招数命名九成以上都是拳。但神化后的最终必杀,最后是上升多段乱击,并且打斗极为华丽。此时的招式名没有定义为拳,而用的是破,真覇…猛撃烈…破……
破的日语发音口型与霸一样是「阿」,并且前面的烈字有一个促音,呐喊时会给人一种蓄力攻击的感觉,听着就霸气。
为必杀取名其实挺考验品味的,要的不单是华丽。不但要朗朗上口,呐喊时最好能配合动作达到统一,才能效果最大化。
话说回来,车田如果不是为了想要彰显庐山的霸气,那升龙霸完全不用如此命名,这与其他招式不统一。平白无故就这招用地名,难道不觉得很特殊么。
触龙之逆鳞,受龙之天罚,诸如逆鳞升龙霸之类的名称,个人觉得也并不是不可行。非要用地名,只能是有其他目的。
至于是否如此,就只有车田自己才知道了。
用中文吼必杀千万别用普通话,得用那些不需翘舌,不分前后鼻音的方言最佳。比如川渝方言就是不错的选择,不信可以试试。
至于为什么,请参照以下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