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有一个挺难取舍的点,那就是“如何看待嘉靖”是否能作为综合实力中的一环去考虑。
如果是,那么综合实力第一就妥妥的是海瑞。如果否,那么情况就复杂了。
先说明我认为除了军事能力,海瑞在其他方面的能力基本和胡宗宪平分秋色,胡宗宪的确在朝堂上老成谋国,在浙江体察民情,被嘉靖赞誉,被严嵩倚重,但是海瑞在淳安也是尽心竭力,面对末日疯狂的郑何集团,张弛有度,面对复杂的浙江案情,能够秉公办理,不留情面。被裕王和徐高张集团,甚至是吕芳和锦衣卫所暗中庇护。
我只说是的情况。一纸治安疏,海瑞的格局一下子就高了。
如何看待嘉靖?意思就是说一切的考量,一切的计谋战略是否都需要规避嘉靖。因为大明王朝中所有人都明白,嘉靖是一切问题的根源。理论上如果不需要绕过嘉靖,问题就很容易解决。但是所有人也知道,不绕过嘉靖,问题很容易解决,但是自己也会冒犯皇帝。
也就是说,所有人都看出来,以不规避嘉靖额方式解决问题,第一个这么提出的人将会被牺牲掉,然后问题很可能被解决。谁来做这个牺牲品呢?
显然在海瑞之前没有人愿意做这个牺牲品。徐阶是断不肯的,因为严嵩倒了他就是首辅,大权在握不愿意拼命,而且他本就是个谨慎的人,为了扳倒严嵩硬是忍了十几年,不是这种拼命的性格;高拱也不肯,严世蕃早就说得明明白白,高拱心心念念着徐阶的位子,指望着徐阶退休之后自己上位,怎么可能以身犯险?张居正也不肯,因为他明白,只要他是皇孙的师傅,未来就在他手中,前途一片光明,到时候嘉靖已死,懦弱的裕王,乃至年幼的皇孙上位,自己大权在握的时候再去解决不是更好吗?
结果就是这三个文官集团的头头都各怀鬼胎不愿意出头,底下那一批文官,首先人微言轻,其次都被训导的明明白白,不愿意给自己找不痛快。更有赵贞吉这种嘉靖都快死了还要拼命去舔指望着上位的蠢货在,文官集团在一个诡异的氛围中保持着沉默,谁都知道问题在嘉靖,但是谁也不说,在所有问题上,默契地绕过嘉靖,哪怕为此付出了极高的额外成本。
那么胡宗宪呢?胡宗宪虽然理论上是严党,但是他的思维方式依旧和文官集团没有区别。他的老师严嵩就是叛出了文官集团给嘉靖做狗的,他如果不想背叛他老师,自然也不能不绕过嘉靖。当然就算他背叛老师也没用,清流打倒了严嵩,严嵩后面的嘉靖依旧稳坐钓鱼台。
大明王朝1566中出场的人物有一个算一个,没有一个人能够捅破这层窗户纸。
唯有海瑞。
唯有海瑞。
海瑞不知道大家都明白的道理吗?他知道。他交上治安疏之后,就把棺材放在屋里等着锦衣卫来抓他。因为他明白自己捅破天了。
事实上这一下子反而解开了嘉靖朝几十年的死局。文官集团就缺这么一个不怕死的打头的,现在有了这么一个打头的,点炮的,好似严密的战线上突然出现了一个缺口,大家找到了方向,于是一齐向这个缺口发动冲锋。
看看给海瑞论罪的会议上,文官们愣是靠文字游戏把急于给海瑞定死罪的陈洪憋得说不出话来,还要靠小聪明大愚蠢的赵贞吉给自己找回点场子。这就是大树之下好乘凉的道理。如果没有海瑞打头,文官们面对宫里还不是噤若寒蝉?
我突然想到了珍珑棋局。聪明人都僵死在这棋局上,唯有不懂围棋的虚竹,用蠢到极致的自填一子,解开了棋局。你说他是蠢呢?还是有大智慧呢?
嘉靖一下子就不好办了。嘉靖御下的本领很简单,就是想办法破坏文官集团的联盟,再拉一打一,使得文官集团如一盘散沙,谁也不敢冒头。现在出现了一个不怕死的头,文官集团躲在这个头的后面鱼贯而入,嘉靖怎么办?
如果是大礼议时代的嘉靖,他大可以把海瑞一杀了之。但是现在他不敢了。因为嘉靖快死了。海瑞杀不杀,嘉靖死后海瑞都将封神,那么杀死海瑞的嘉靖就成为了对立面,遗臭万年。嘉靖是个要面子的人,如此的铺张奢靡却依然给自己贴金“四季常服不过八套”云云。他感到恐惧,不希望史书中记载他杀死了海瑞。所以他只能把他关在狱中知道自己死去,让隆庆赦免他。于是在历史上,这成为了大家对冷酷,荒谬,奢靡的嘉靖的难得的一段美谈。
这是我以前的回答中提到的排名,现在我做一点点改动:海瑞是君子大巧,王用汲和胡宗宪为若水中巧,其他人物都是机算小巧,严世蕃是大拙若巧。
如果嘉靖朝有无边的黑暗,其他人如同在黑暗中装神弄鬼攫取利益的人,王用汲和胡宗宪就是在黑夜中点上一根蜡烛的人,而海瑞则是勉力寻找太阳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