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电视剧《大明王朝 1566》里,为什么嘉靖动辄说自己生活俭朴:「四季常服不过八套」? 第1页

     

user avatar   kai-chang-46 网友的相关建议: 
      

简单来说就是推锅。

大明王朝的核心问题简单来说就是财政问题,故事一开始就有交代,国库要闹亏空,内阁和嘉靖一致认为不能寅吃卯粮,最后的解决方案就是改稻为桑。把这一条线理顺了,很多问题就迎刃而解。比如说:遇到问题去找谁,出现问题谁背锅,问题解决不了账怎么算。举个例子来讲,剧情推进的前期问题纷繁,核心要素则是改稻为桑。为什么?因为这是国策。更因为这个国策旨在解决国库亏空问题。国库亏空问题解决好了,严党继续生存,解决不好,说不定大明朝跟着玩完,这也是严世藩有恃无恐的原因。

在这个问题上,皇帝又处于什么样的位置呢?或者说嘉靖皇帝想让自己处于什么位置呢?那就是拥有九州万方,对一切负责,同时又要在任何情况下免于追责的超然处境。

所以你看嘉靖经常说,国事交给你们去议

那么国库是因为谁亏空的,怎么就亏空了,怎么才能不亏空,这些问题就必须说清楚。

对于这三个问题,嘉靖撇得明明白白:

我吃穿用度一向俭省,所以亏空不是我闹的;量入为出,开源节流,才能不亏空,所以我同意张居正的意见;改稻为桑能够解决国库亏空问题,所以是“我给你们想出了这么一个辙”(剧里有原话,大概这意思)。

这么一来,问题的性质就变成了:内阁经营不善,落下财政亏空,我做皇帝的仁善,要照顾万方子民,也要顾忌你们这些老人儿,所以我给你们一面子,放出改稻为桑让你们搞,抓紧去弄吧。

那么为了维持这个形象,嘉靖皇帝势必就要打造一个省俭人设,并反复强调。

财政出了亏空,首先是你内阁的问题。但是严党聪明啊,什么事情都往宫里扯,这从第一集第一场内阁会议就显出端倪了,如此以来,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抛出萝卜带出泥,打断骨头连着筋,什么事情查到宫里这一层,便不了了之了。严党也就可以继续逍遥法外。嘉靖也权当没发生,此为用浊流之术。

事情的关键转折点是沈一石之死。

沈一石代表织造局把本应该买地的粮食全赈了,家底也早已在润滑浙江官场过程中倾得一干二净!改稻为桑难以为继,东南抗倭又要花钱,朝廷没有办法,就只好拿沈一石这个巨富下手,给他安了一个商人乱政的罪过,指望着靠抄家补贴抗倭军饷。

结果一抄家,发现沈一石根本没多少钱,眼瞅着军饷就要掉地上了。

朝廷偌大亏空、沈一石万贯家财,变成了引爆裕王党和严党在浙江全面斗法的炸弹。

这时候朝廷需要一个交代,抗倭战事需要一个交代,天下人更需要一个交代;另一方面,内阁牵进来了,以织造局为代表的“宫里”也牵进来了,杨金水是吕芳派到江南的一条狗,吕芳背后就是嘉靖皇帝他本人……

以前是内阁问题,现在宫里也有问题。宫里是为谁服务的,是在贯彻谁的意志?

这就非常微妙了。

如此一来,嘉靖就必须推锅,把内阁、宫里的人全都推到前面顶罪,才能洗干净自己的体面,逃脱财政亏空的问责。

于是在他下达浙江官场的诏书里,一边痛斥官场贪墨,祸国误民,一边又再次强化自己的省俭人设,让财政亏空这把火不至于烧到自己头上。

正如嘉靖所说,他把朝廷的事情交给了内阁,让严嵩徐阶来负责;把宫里的事情交给吕芳来负责,但是他自己才是最终的总负责。

做事的时候,嘉靖皇帝就是大明朝的户部尚书,出事儿的时候,他就是“四季常服不过八套”。

嘉靖可谓是吃透了《道德经》的谋略,并转化为自己的治国用人之道。此人恒持三宝,曰慈,对臣子厚道,姿态做足,身边的太监天天念叨其不容易,时不时还掉眼泪;曰俭,四季常服不过八套,衣服偏爱穿旧的;曰不敢为天下先,背黑锅你们来,送死你们去。

所谓“圣人垂拱而天下治”者,大抵如此,大抵。

更多内容,关注公众号:凯鹅


user avatar   allen-83-90 网友的相关建议: 
      


李嘉诚说,自己就带西铁城(Citizen)石英表,价值只有几千港币,而且记者会上拿出来展示。

其实,李嘉诚是百达翡丽最大的客户之一。

人都喜欢沽名钓誉,尤其是位居高层的人更是如此。

嘉靖也是一样的啊

人性嘛,几千年来一直如此啊


user avatar   he-qing-20-38 网友的相关建议: 
      

之前听过一个说法,明亡于崇祯,实亡于万历,始亡于嘉靖。

历史上的嘉靖皇帝,原本是明朝众多混吃等死的王爷之一,因为不靠谱的堂兄意外过世又没有子嗣,成了天选之子,这个幸运儿,同样拥有非常鲜明的标签:

拥有卓绝的政治天赋,

最出名的是大礼议,关于自已皇位合法性的各种掰扯:

我有爹妈,张太后不是我妈

武宗是我堂哥,不是我亲哥

我是皇帝,我爸也得是皇帝

我的皇位不是你们给的,是我命好,老天给我的

........

软硬不吃,我都能想象杨廷和被气的翻白眼的样子。

这个只有15岁的少年,从来没有学过任何帝王术,无师自通的看到礼法斗争背后的政治斗争,并且坚决不妥协。

不被制约比新皇登基更重要,一场大礼议,,杨延和代表的文官集团完败,基本奠定了嘉靖执政的底色。

在剧里也是如此,文官集团别想糊弄他,

改稻为桑受阻。严嵩建议让胡汝贞回京复命,嘉靖直接发话,让三路人马一起回来,不轻信任何一方。

对群臣们的动态高度掌握,胡宗宪拒绝改稻为桑进不了严府,严嵩被瞒着,嘉靖知道的清清楚楚。

吕芳瞒着他私下会见严嵩和徐阶,前脚刚走,后脚他就知道了。

.......

极其的精明

最有代表性的是20年不上朝,万历的不上朝,是和群臣置气,我拿你们没办法,那我就不合作,让你们也拿我没办法。

而嘉靖厉害之处在于,打着修道的名头不上朝,不仅仅做到独断朝纲,还政令不由己出。让他们揣摩着自己的圣意去说。用敲磬声来批准。

让下面的人去办、去争。

做对了,他便认可;做错了,是内阁的错,是司礼监的错。

他永远是高高在上、予取予求的君王。

明知国库亏空原由,还可以自我感觉非常好的说自己四季常服不过八套,

李妃生万历,即使财政已经很紧张了,他张嘴就赏赐丝绸10万匹,沈一石一年产值也就20万匹。

用60年的茅台泡脚,

用上等松木做一次性泡脚盆。

........

宫里的基建工程更是贯穿了开始和结束。

背锅之人只能是严嵩,内阁交于你,你要承担责任,亏空了是你没本事。

可以苦一苦百姓,但不能逼的太过让百姓造反,更不能让老百姓骂他。

也不能太贪,要尊重游戏规则,大头只可以是他拿。

........

面对这样的皇帝,严嵩也很无奈,在风雨里对着严世蕃咆哮:“整个大明朝,只有皇上能呼风吹风雨,只有你爹能遮风挡雨。

看到这一段,对严嵩这个大奸臣生出了两分同情。严党和清流有什么区别,都是嘉靖的白手套而已。

最后严党倒在了巡盐上,徐阶多年媳妇熬成婆,成功上位。

又是一年的预算分配会议,拟好分钱方案,嘉靖并未直接表态自己不满意分钱方案,而是通过发配吕芳,提拔陈洪的方式,敲打徐阶代表的清流们。

清流们也不傻,自然知道皇上不满意是因为做预算没考虑他的道观。

辛苦了一夜,这里扣一点,那里挪一点,还有赵贞吉主动表态把振灾款挪出来,凑够了150万,给嘉靖修宫殿、建道观。赵也因此入阁。

如果不是遇到一个不按套路出牌的海瑞,他大概率会在百官的朝贺中喜气洋洋的乔迁新居,可是海瑞硬刚,戳破了他在天下人面前给自己塑的金身,

他以为甩锅很完美,还是会挨骂,嘉靖家净,家家干净。

面对海瑞的指摘,理由找的很完美,搬出长江黄河说,君王用人,没有贤与不贤之说,贤时用之,不贤黜之。

到最后,还是制衡,

社稷苍生,仍然还是没有半分挂心,

只要自己开心就好,哪管死后洪水滔天。

大概这是明朝君王的风格,专制、冷酷、自私......创始人只爱自己的家人,为了太子顺利掌权,大肆屠戮功臣。

朱家人,可以什么都不干,各种优待、供养。

办事的官员,只有可怜的一点点俸禄,导致不贪就活不下去。二十一史都是灭九族,只有明朝,可以灭十族,想到被朱棣灭十族的方孝孺,内心发冷。

即使很难用好与坏去定义一个人,嘉靖肯定不是一个好皇帝,他天生是当皇帝的料,但是没有当皇帝的格局。再看看他的前任和后继者,也让人心生疑惑,也许一个王朝的格局和气质,早在一开始就书写好了。


user avatar   wang-cheng-50-30 网友的相关建议: 
      

郑渊洁曾经说过,

有钱人贪得无厌,连艰苦朴素也不放过。


经常有这样的段子,说李嘉诚说自己只有一双常年穿的皮鞋,但没人告诉你他儿子随便玩个明星就花过亿,

或者某某富豪生活简朴,每顿支持多少多少东西。


但是全都是选择性报道,


user avatar   phobos 网友的相关建议: 
      

九头鸟皇帝


user avatar   wuke4088323 网友的相关建议: 
      

香港有个李半城,对着采访的镜头都说我自己戴的手表只值几百块。

镜头拍到的他,手上那个手表,真的只值几百块。

同一时间,镜头没拍到的是,他是百达翡丽的众生顶级VVVVVVIP,手表坏了,别人打飞的来修,任何新款出来了要第一时间通报他,他选了才轮得到别人

请问,他这算对着镜头撒谎吗?

不算,因为他说的是,我戴着的手表是几百块,意思是——我(此刻)戴着(给你们看)的手表是几百块,符合事实啊。



嘉靖说自己四季常服八套,

符合事实。

因为说完整了就是——朕(在几百万两银子修的宫殿里穿的)四季常服不过八套……


user avatar   da-meng-24-13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典型“话语权控制者”的“选择性”呈现。

举个例子,体制内领导讨厌一个年轻人或者喜欢一个年轻人,然后一顿操作,两个孩子的在单位能力风评就完全不一样了,也就是“话语权控制者”的“选择性”呈现。

体制内年轻人能通过公务员考试有多少“傻子”?又有多少逆天才华?整体来看考公的孩子大多都是中等偏上的一群年轻人。

年轻人基本上整体水平大差不差。但是领导喜欢你,给单位同志们死吹你做的一个亮点;讨厌你,然后大肆宣传你某个失误。等多年之后,回过神,你会发现,本来就是微不足道的“亮点”、“瑕疵”,却可以给自己是“青年才俊”还是“朽木不可雕也”进行“定性”。

说白了这就是“话语权控制者”的“选择性”呈现,年轻人千万不要因为领导的恶意pua而妄自菲薄,自暴自弃,没必要!问心无愧,遵纪守法,平时做好自己的工作,拥护贯彻国家的政策,有机会多给老百姓做一些好事、实事。你永远都记住你是通过全国高考、公务员考试、人社局组织部考察过得干部,国家和党都认可你的能力,千万别因为某个领导说你不行你就真以为自己不行!

你嘉靖帝掌握了话语权,那当然可以死吹自己为数不多的“不讲穿”这个“亮点”了。

要不是他是皇帝,御史邹云龙早上本参你大兴土木、骄奢淫逸、茅台洗脚、处女炼丹。。。哪一个比多买几身衣服省钱?

无耻至极!选择性描述大吹特吹自己衣服少脸皮真不是一般的厚。

还自我感觉良好,真当严嵩、徐阶他们傻子了?不过因为你是皇帝陪你尬吹罢了。算了,嘉靖那么聪明也肯定门清,没关系!只要自己不尴尬尴尬的就是别人!


user avatar   derrick-zou 网友的相关建议: 
      

英雄指挥人们去讨伐恶龙,人们不畏恶龙奋力向前,可英雄却在人们背后架起了冒蓝火的加特林。

可以把我私底下当傻子,但你不能明着面骂我是笨蛋,还硬要告诉我不把鹿当马是因为我无知。

得了吧,人民日报,央视新闻,现在的经济日报,九成九的媒体都是为了那一小部分人群服务,它们需要什么就报道什么。

很多人把这些官媒当作真知,却不知人家把他们当枪使,需要的时候大力呼吁,不需要的时候一脚踹开。而人们需要它们的时候,就开始不听,不闻,不理了。

这次怎么拿到手机的,看过直播或者录播的应该都清楚,如果说不是拼夕夕紧急公关,打死我都不信。

几百人或者几万人砍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国内屈指可数的大媒体罔顾事实,在一个充满诱导欺骗的流氓app遇见了一丁点质疑,它就连忙跳出来开始洗。

恶心啊!啊呸呸呸呸呸!


user avatar   fengzhihaojiao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个峰会在今年10月开幕,到时候俄乌战争局面如何尚未可知。

所以现在说这些都为时尚早。


user avatar   da-shi-13-47 网友的相关建议: 
      

谢邀,

基本上所有高复杂性的问题,比如说天气预报、地球洋流、股票预测、大型生态系统演化、癌症、狂犬病等等。

具体一点的,湍流、堆积固体颗粒的流动计算。




     

相关话题

  袁崇焕到底是卖国还是叛国? 
  明末的火器跟欧洲的差距真的特别大吗? 
  有没有因为一个片段而去追整部剧? 
  如何评价电视剧《鬼吹灯之怒晴湘西》? 
  《新三国》在国产电视剧中能排进前三吗? 
  为什么林丹汗不愿意和大明一起对抗满清? 
  重温《甄嬛传》你发现了什么以前没注意到的细节? 
  明朝和中華民國有什麼共同點? 
  袁崇焕为什么必须得死? 
  如何对比明清两朝的普通百姓生活? 

前一个讨论
刚毕业,考上县局国家电网,该在县里度过一生吗?
下一个讨论
《大明王朝1566》中改稻为桑行不通,以严嵩老谋深算为什么没有预想到呢?





© 2024-06-27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27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