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给孩子过早看世界名著,会不会因为「不懂」而损耗孩子的阅读兴趣? 第1页

     

user avatar   nogirlnotalk 网友的相关建议: 
      

如果孩子自己喜欢看,那就由着他看,再枯燥也不会损耗他的兴趣;

如果孩子不知道自己是否喜欢、实际上是家长“喜欢”,那最好让孩子自己去摸索。别“给”,家长的“给”往往就是逼迫。


看到问题有感而发。

我小学五年级课上偷读《欧也妮葛朗台》,被班主任没收。考上大学后再见小学班主任,她说这是佛山市石湾区(这个区现在已经没有了)张槎小学的学生,有史以来被没收的最“超前”读物。

她还把书还给我了。

我爸妈都是初中老师,他们的主要精力都在学生身上,留给我的就是一箱箱的书。

所以不是我小时候有啥品味,实在是身边就这些东西,不是巴黎圣母院就是红与黑,还有少年百科全书和上下五千年。

欧也妮葛朗台讲了什么,我已经忘干净了,只记得葛朗台是个匪夷所思的吝啬鬼,就像巴黎圣母院我只记得有个钟楼怪人。

现在回想那堆欧洲名著,印象里都是谈恋爱,要么是穷小子谈恋爱,要么是苦大仇深谈恋爱,要么是闹着革命谈恋爱。牛虻、基督山伯爵、包法利夫人,都得谈恋爱。

四大名著也是那时候读的。小学时对红楼梦无感,只记得许多妹妹;三国演义害行,因为常去街机室打三剑圣。

最爱是西游记和水浒传。西游记经常有吃人的描写,刺激;水浒传也有剜胆摘心,但一边对着小浣熊卡片一边看,更刺激。

到了初中,和其他损友一样,我也跑去看金庸、古龙、倪匡、黄易了。金庸古龙的原作和“金庸新”、“古龙新”等伪作,基本看完。


如果你从内容上考我,那我当年阅读的名著都废了,不记得这许多名字,更不记得这复杂的情节。

但从阅读能力上,我非常感念当年的这些大部头们。这些拗口的人名、繁琐的表述、蛇道般的情节、小王子君当时难以理解的人情世故和历史背景,就像第一次拉划船机就把阻力开到最高档。

苦是苦,但转头去读什么花季雨季,读读者、故事会、微型小说选刊,简直是扫读。一天二十万字起,而且情节里埋下的草蛇灰线常常能猜对。

不累,顶多被尤利西斯这种绊倒(不过尤利西斯能绊倒所有人)。说句略不敬的,很多现在声名隆赫的日本小说家,翻他们的书页像吹风机。

胃被撑大了。


这是我后来才慢慢理解的,特别是翻了点冯诺依曼的闲书:

输入、处理、输出(其实还有存储和控制)。

如果在学习阶段接触的信息量就很小,你怎么能形成强大的处理能力呢?更不可能有高质量的输出。

就像现在AI公司训练算法一样。算法的结构本身固然很关键,但没有“喂”足够的数据,算法是训练不出来的,更不会输出高质量的分析结果。

我后来帮闲陪过几位老大哥的子女,陪聊英语的同时还顺便看看他们的作文。十四五岁的孩子憋个四百字都要死人,我当年是八百个格子不够用。

没办法啊,没有阅读量。平日家里学校里说话就那几个话题,刷个抖音B站也就那点网络用语(而且远没有BBS时代丰富)。输入的信息总量就挺低,质量还挺烂。

你逼孩子写作文,他不就得疯狂用各种无意义的复合句和同义词来堆砌一个场景、一个动作、一个事件。不用老师看,家长看就能看吐。

(我那段时间也快吐了)


所以不用纠结名不名著,先让孩子把阅读量堆起来。至于他喜欢读大众电脑还是萌芽(打个比方啦!),无所谓。

(别像我当年误读什么中国食人史就好...)

不用照着书单逼他读,而是先让他找到兴趣方向,再给他匹配这个方向上的优质读物。你要管的不是他吃辣还是吃甜,而是当他发现喜欢吃辣,给他整上野山椒爽上,别让他被辣椒精带偏了味觉。

这个过程是最重要的。我80后这代还没有现在这么狂热的“鸡娃”风气,散养放养者颇多,很多同龄人能自己摸出癖好来。

现在家长都鸡娃(估计我将来也不能免俗),我看周围好几个孩子一放假就是爹妈书单贴脸。明明爱吃甜的被天天灌辣椒,一不小心就厌食了。

强行逼迫孩子读自己不喜欢的内容,最后导致孩子本能地对阅读行为厌恶,这相当于主动挤压了孩子输入信息的主动性,是最大的损失。

你看着他是交了假期读书心得,搞不好都是百度上搜的。


至于懂不懂,其实也不是家长要操心的事。安徒生童话,30岁就真能读懂了?

好的作品都是一座座信息量的大山,同一个攀登者的不同境遇,都会横看成岭侧成峰。因此重点不在大山本身,而在攀登者。早点找到喜爱的那座山,只缘身在此山中。


user avatar   li-zhi-lun-38 网友的相关建议: 
      

那要看是哪本,起码《傲慢与偏见》是不会的。

我再看的时候笑的不行,

全场满脸姨母笑和心下了然的那种小期待,批注划线时候的乐趣不亚于看剧刷弹幕。

书中那一套价值观和方法论今天看来当然都是成人世界玩通透的,但小孩子至少也能读出点端倪,

《傲慢与偏见》作为名著最伟大的功绩就是给了青少年一个坐标系,

书中的各个人物都能一一对应进去,

书评家说这本书“节奏明快,有趣易读,充满亲和力,”

我觉得这是顶顶了不起的成长教育和性别教育,

如果恰好在特定的那个时段看过《傲慢与偏见》的女生,一定知道我在讲什么。









《傲慢与偏见》跻身名著之林,甚至排在那些“严肃”的大部头之前,肯定长久以来有些争议,

然而这么多年这部作品经久不衰,

除了语言上的灵动,情节上的浑然天成,节奏就像冰镇水萝卜嘎嘣脆,

就像我之前说的,这是一种微妙的互动,作者通过人物的心理侧写,那些精准的,带有情绪色彩的用词,

为读者勾勒出一条细细的航道,

而大家庭里的暗自竞争,社会人际交往的错综复杂,青年男女交往时候敏感纤弱的心态,如一块块暗礁挡在水里,

情节读下来当然是老话儿“有情的终成眷属”,

但复盘反推一下,发现真的是稍有不慎,或者男女主人公的品性有所劣俗,好姻缘也就不复存在了。

爸爸就像压舱石和定海锚,他善良,仁爱,即便是几个闺女各有长短,在禀赋上就有了优劣之分,但他仍有一颗质朴的仁爱之心,

那些原生家庭缺爱或者没有运气摊上这样好父亲的同学,应该多读读这本书,书里的父亲一直能给人无比的慰藉。

而书中的其他女性,就带有作者自己的促狭心思,

或市井,或庸俗,或被爱冲昏头脑,

不失为一种性别教育。

我总是觉得,当下女性在青少年缺少真正意义上的“性别教育”文本,

《豌豆公主》之所以经典,不在于多么超现实的情节,褥子堆到房梁上,

而是这童话背后的一种和女性基因的某种呼应——

女性应该有敏感的权利,同时公主的做派允许我自己这么做。

这就是对小女孩的一种成长教育,

豌豆代表着一切让自己感知和不舒服的东西。

然后小女孩渐渐长大,进入青春期,不少女孩因为容貌出挑或者被父母富养,成为了“豌豆公主”,

那么下一个阶段,应该有一个文本来接替《豌豆公主》,给小公主们以新的启示。

宾利小姐当然是名副其实的豌豆公主,

从身段到做派都是,

可是自己三板斧使完了,

钻石王老五还是看书看得入迷,并表示,你们姑娘要是瞎晃悠,我就不参与了。

又很风趣地褒奖了一下小姐们的好身材,车速一下上了100km、

这时候宾利小姐平生第一次感到了自己可能会失败。

很多美貌的女孩子,垂青一些男生的时候,往往也只有那么几招,一旦直男不上钩,就会被骂直男癌,不解风情,理科脑子之类的,

甚至世风也是如此,

并没有好心人去指出来,

“小姐,没准是你的撩拨方式太拙劣了”,或者说“你根本引不起他人的谈兴”,换言之,男性跟你很难有体液之外的交换,缺那么一点点精神上的共鸣。

我想这就是《傲慢与偏见》接棒《豌豆公主》去做的性别教育和成长教育,

告诉女性,

你们不是一种男人来了就要围着他团团转的生物,

世界上还有比谈恋爱有趣的事情,同时阅读让人思想产生魅力,

这个魅力遇到好的皮囊可以相辅相成,

即使是容貌不那么出众的女孩子,多读书多思考,远离小市民习性,也会有慧眼识珠的人和自己呼应上的。

钻石王老五即便不是那么多,起码不会被海王骗到私奔对吧。


user avatar   li-ya-nan-71-61 网友的相关建议: 
      

孩子的阅读兴趣,不会因为书籍的类型被损害,主要因为家长的引导不当被损害。


1.初步印象建设

很多孩子在没有进入名著阅读之前,就已经恶心名著本身了,主要是初步印象不好。


第一类,家庭环境建设下的印象

家长自己平时根本不读这些,天天快手,日日抖音,家里看不到一本名著,也没有家长津津有味读这些的场景,更没有相关谈论。

结果有一天,家长捧了一堆,非要摁头小孩读,那作为年幼的孩子,他认知系统反馈大部分来自于外部,你要他怎么相信,你自己从来都不读的玩意是好的。

这就好比你家住西北,天天吃牛羊肉,结果有一天搞了条蛇,告诉孩子这大补,吃了贼好,你觉得他怎么看?

我觉得这孩子甚至会认为你要下毒害他。

我相信他心里估计想问的是,说的这么好,你怎么不读?


第二类,学校建设的印象

趣味还没建设起来的时候,对这个概念朦胧模糊。

刚刚知道世界名著是个啥玩意,就被告知和考试相关,必读,很累,读后感等等。

这就很负累,一听就毫无进入的欲望。


我作为中学老师,这些迫切想要被承认为大人的孩子去讲名著有三个角度:

第一,讲有趣的部分,整点段子。

第二,讲未来的部分,讲学生未知又渴望进入的部分,给他描绘与他们相关的辉煌未来。

比如,《海底两万里》。

以中国错过大航海时代作为背景开始,思考探索大海到底给人类带来了什么变化?中国在这过程中缺失了什么?

然后以这本书讨论航海时代,那些值得关注的优秀思维的风貌,以及他们在航海中发现了什么?科技,品格,自我,对于外部和内部的指认等。

最后落脚于当下,大海结束,星辰起步,讲未来我国对于宇宙的探索,然后赋能学生,未来更远的旅程,需要下一代不故步自封,要西方航海时代对于未知的情怀去拥抱未来。

这样设计就可以实现中西贯通,以主旨贯穿全篇,又可落于当下。最重要的是,让他们感知自己是未来辉煌美好旅程中的一个,一定是他的进步和未来辉煌有关,从而让书籍推力学生。

第三,讲和时事关键的部分,找社会争议的话题,然后先抛出来给学生讨论,再讲名著里和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

比如讲世说新语,就以“高价贵族培训班”开始,让学生讨论划算不划算。

然后带着思考进入魏晋南北朝的文人和贵族风度。

最后落脚于,当下的贵族培养,在于形式。只有皮毛。

贵族阶级远去,但是当年的贵族之贵,更多在于教育,内涵,学养,思想上。

因此,要做内在的贵族,而不是外在的贵族。


总而言之,就是要学生在没读之前,要让这本书有趣,有用,有期待。


2.进入的方式

如果孩子进入的方式是被考试裹挟着进入,被硬摁头进入,被父母买了原典,甚至中英文双语版本进入,那估计没法读。

按照道理,进入越早越好。

因为早于外部建立不好印象之前,家长可以通过恰当的进入方式建设积极印象,从而让他自行探索。

因为小孩的认知水平和成人真的不一样,拜托家长朋友们不要再把自己觉得特别好的东西给孩子硬塞了。

类似于,非要小学的孩子上升到抽象层面,非要三四年级的孩子理解历史连续性等等。

连环画版本的书籍,电影动画版本,家长自己的趣味讲述都阔以上阵。

我个人读书的兴趣就是来自于父亲在学龄前讲故事,他讲各类演义,讲得绘声绘色,但故意留尾巴,我都很急着要听后面的。

每次我问,后面故事在哪?

我父亲就回答我,在某某书上。

自此之后,书籍在我眼里就很美。等到我识字,我迫不及待地找我父亲给我买书。

当时我的语气类似于,没错,就你读的那种,完整版的,搞快点!


这个进入的方式,总结起来就是要越早越好,以匹配孩子认知阶段和趣味的方式进入,不要动不动就读原本。以及,不要有限制和负担。


3.积极的外部反馈系统


当孩子阅读时,不要人为制造不愉快,要积极反馈,给他推动力。

不要动辄讲利弊,什么为你好,没用。他要是能权衡利弊,冷静淡然,他就不是未成年人了。


很多家长特别喜欢让小孩写读后感,讲读后感,或者非要把这个和成绩挂钩,限制阅读数量等等。

这就是拉后腿,你越这么搞,孩子越不读。越说为你好,他越不读。


阅读一定是轻装上阵,轻松愉快的。

他爱用什么姿势,方式,形式读,那就用什么方式,家长要给他阅读空间。

以及,积极反馈,彩虹屁,懂?


除去兴趣,阅读这件事的成就感感知很重要。

我喜欢阅读,主要因为我家人均都是彩虹屁大师,超级尊重知识。

无论我在自家还是亲戚家,只要一碰书,家里发自肺腑地疯狂点赞,这可还行?那我必须要多读。

表扬这件事很简单,你想要孩子什么样,你就照着这个样子发自肺腑夸他。


还有就是展示大舞台,你行你就来。

我爸很喜欢和我一起看电影,再就是问答类节目。

每次我能说里面的物品或者答题的时候,我父亲就很得意,说我上去也能拿个第一,或者去电影里当个博物学家,干翻大怪兽。

我就很乐意多读书,去展示更多的内容。

没错,不用写读后感,也不挂钩成绩。


总结一下,在孩子阅读中,家长可以做的事情:

1.给他比较早地建设初步印象

2.给他一个好的阅读开始

3.给他物质支持,买买买书

4.给他积极反馈,夸奖和展示

5.不要以成人趣味干涉孩子阅读的兴趣,内容,形式,给他阅读空间


user avatar   da-xiao-bao-ta-die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个问题有bug。

既然是给孩子看世界名著,那么,“看”书的,是孩子,提供书的,是家长。

孩子看书,如果看不进去,没有兴趣,换一本就行了,不是必须看完,所以不会破坏阅读兴趣。

当然了,如果家长要求孩子必须读完,读完后还要归纳主要内容、中心思想,并且写出一篇读书笔记,那么,就算读的不是世界名著,同样损伤阅读兴趣。

成年人看书,或者,较大的孩子看书,需要对某些书籍进行精读,反复读,动笔写,这当然有好处。

但是,小孩子读书,兴趣的培养是很关键的,如果书本在他的阅读能力范围之内,或者稍高一些,孩子愿意读,在阅读中逐渐提高阅读能力,不是很好吗?

如果孩子确实不愿意读一本书,或许是不感兴趣,或许是读不懂,为什么一定要逼迫他读呢?如果这样做,肯定会损害阅读兴趣。

就以我的读书经验来说吧,早期也喜欢读一些简单的书,翻开书柜看看,以前读的,小说类不少。


再后来,对历史文化类的感兴趣:

近些年读哲学:

所以,读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阅读的深入,是兴趣引导的结果。

我自己比较爱读书,所以,希望孩子也能够读点书。

但是,强扭的瓜不甜,我认为应该对孩子做出一些引导和表率,而不是给他列出计划,制订严格的读书进度表。

所以,我的做法是:

1、小学以前,坚持亲子阅读,从婴儿期开始。

2、小学低年级,过渡期。

一年级,孩子此时对于阅读有兴趣,但识字量小,可以继续读一些绘本。

二年级,有一定的识字量,可以读简单的文字书,我家大宝最早读的文字书是这本:

内容很有趣,孩子愿意读,而且,对于她来说,能够独立读完一本文字书,是一个重大的突破。

3、小学中段。

三年级,阅读量猛增,当时确实看了不少书,这一套,是她的最爱,我也很喜欢:

四年级,阅读量与阅读的面都大大拓宽。

文学类,这套莎士比亚虽然是改写版,但为名家改写,还是很不错。

莎士比亚对于孩子来说,难度确实有些大,我开始也怕孩子没兴趣,可她竟然津津有味地读完了:

读小库出品,几乎都是精品:

历史类,这一套书,还有这本希腊神话故事,也是读小库出的,推荐:


哲学类,这一套,估计很多亲都比较熟悉了:


就在上个寒假,我带着孩子去文轩看书,毕竟孩子大了,该让她自己选选,爱看什么书,结果,她拿到这本《简爱》,就一直不放手,看到1点过,饿得我肚子咕咕叫,催着她结账,出去吃了饭再看。

在书店门口的快餐店吃了午饭,又接着看,当天就看了将近一半。

所以,孩子的阅读能力,有时完全超出了我们的想象。

关键在于,你如何去引导?


user avatar   blackwarrior-63 网友的相关建议: 
      

让孩子看世界名著不会损坏孩子的阅读兴趣,逼孩子看,才会。


世界名著之所以是世界名著,必然是经典的,到现在为止,上下五千年,中外名著里,我有不想读的,没心情看的,没时间看的,觉得太长,懒得看的。


但没有一本,我真的静下心来读,是觉得没意思的,没有一本。

只要你有时间静下心,进到书里,全神贯注去看,真的,名著之所以是名著,就是它有意思。你可以不懂,不去体会它的深意,但故事的阅读体验都是好的。

所以不用担心不懂,名著就是即便不讨论深层次的理念,作为一个简单的故事,也往往是有趣的。

百年孤独,上校长个猪尾巴,女儿升天,本身就是有趣的,水浒传打来打去也很有意思,红楼梦讲讲刘姥姥进大观园,那目瞪口呆的样,都是好玩的。


但不要逼着孩子去看,强迫他一定读完,他爱读哪个就让他读哪个,喜欢什么就让他读什么,不用强迫他明白什么社会意义,强迫他做阅读理解。

阅读首先要做到自由,放松,要把他当兴趣,不求有任何成果,只求有趣,不要去想着达到什么目的,这样才能真的让孩子喜欢阅读,而喜欢上了阅读,他将来自己就会去挖掘书中的意义。

对于孩子来说,探索才是重要的,不要填鸭,像完成任务似的。


user avatar   veritata 网友的相关建议: 
      

感谢

@sxc

邀请。非常非常感谢。

为了防止邀请我的sxc老师撤销邀请,我不得不截图。


@朱峰女士,你的答案,为了防止你进行修改,我已经截图了。没错,如你问题当中所说,礼貌是不是软弱?

当然不是。

我自问是一个普通人,在知乎得到关注多,也只是因为我勤勤恳恳,一个字一个字写得多,仅此而已。

我去咕咚网之前,当过记者,做过公关,我也不是什么名校毕业,但是我深深知道,原创是品德,是节操。做记者,报道要如实,要客观,要中立,要还原事情的本来面目。

我为什么要在微信群“红包体育”里面和你抬杠,为什么要质问你,想必你已经不记得了,然而我记得清清楚楚。


我不关注你的微信号,那是有非常重要的原因的。朱峰女士,你说你没做过亏心事,那么想必在你看来,未经他人许可引用、转载他人原创的内容,不算是亏心事了。


你不记得的事情,我一点一点帮你回忆起来吧。事情当然没有这么简单。

当你加入“红包体育”的时候,我对群主说了一句话。【我很高兴,我有不删除任何聊天软件当中聊天记录的好习惯。】


这里截图当中的日期是一直就存在的。至今我的iPhone 4S也一直在用呢,不可能改掉。


你为什么和我说抱歉,你忘了?2015年3月3日你所说的,是真的都不记得了?


当时我的反应,算是很克制的了,毕竟当着“红包体育”群里这么多人的面。

为什么我过了这么久,才再次在“红包体育”群里质问你,我想你应该明白。我知道每个人做自媒体不容易,想靠着才华变现,更加不容易,当时你肯道歉,说你会改,那么我也就得过且过了。


问题的关键在于,你改了吗?如果你改了,你就不会不经过

@式微

同意,转载她的答案,而且还将她列为“第二作者”。

你的所谓声明,夹杂在你的正文内容当中,而不是正式开辟一个子栏目道歉,被诸多的信息噪声遮盖着,这就是你的诚意?

上述三张截图,是2015年6月17日早上8:43时截的。我现在还很怕诸多水军说我图片造假呢。下面两张图,是2015年3月3日晚上20:49时截的。那个时候,你的微信ID还没有“太阳表情”。

这个总不能说我作假了吧?



而你在面对我的质疑的时候,说了些什么话,你还记得吗?这就是我为什么要截图的原因。

二次编辑加了些东西,就可以等同于你自己的原创,是吗?


事实证明我当初心一软得过且过,才是真的错误。


你说了“最初开时,格式内容混乱,但转载内容标明了作者”——我还是那句话:用了我的东西,问过我吗?

你说了“微信对于转载格式有了新要求后,我们也跟着学习,把之前来源不明的全部删除。之后再也没有出现不合规的转载“——来源不明?请看看截图,你自己说过的话,怎么就这么快忘了呢?”是从虎扑、知乎、直播吧很多来源的文章“,这还算是来源不明?

你说了“暴力行为冠以道德名义,缺又恰恰选择了一个认真做事的自媒体下手,无论是出于要稿费,还是炒作涨粉,都不会实现的”——暴力冠以道德的名义?我质问你,就是暴力,你不告而拿,拿了我的答案,也拿了知乎上别人的答案,这种偷窃行为,就是道德的?


另外,请弄清楚,到底谁在炒作?我只是把原文作者式微老师带到了“体育红包”群,让她自己和你说清楚,这就是炒作?式微维护自己正当权益没有成功,自己写了篇专栏,以正视听,这叫炒作?

你说了“另外。。。您在背后诽谤我的许多聊天截图我已经给了律师。我们没做亏心事,我们礼貌但不软弱,真的,用法律途径解决,只对我们单方面有利啊。但您若真的要这样苦苦相逼,请也不吝给我一个您的地址,给您去一封律师函”。


我在背后诽谤你?请把截图放出来,让知乎用户都看看,我到底怎么诽谤你了。


你没做亏心事?没做亏心事我会质问你为什么不经过我允许转载了我的内容?


说我苦苦相逼?到底谁逼谁?“咕咚-李旸”是我在“红包体育”群里的ID,那是因为之前说过要标清楚所在的企业、媒体和姓名,所以我这样写。


我再说一次:质问你,是因为你在知乎未经我许可,擅自转载和引用了我的内容;我质问你,是因为你在知乎未经式微老师的许可,擅自转载和引用了式微老师的内容。


知乎上的回答问题,是我业余时间所为,工作忙的时候我只能下班回答问题,晚上写公众号内容,或者把知乎的答案放到我自己的公众号上去。关于足球篮球的内容,和咕咚网没有一点关系,全部是我自己的业余创作。


而你,直接找到了咕咚创始人、CEO申波先生,也就是我的最高领导,去质问我的行为是代表咕咚,还是代表个人。


我在知乎的ID和个人说明写得清清楚楚,没有和咕咚有任何的关联。你没有经过我个人的允许,转载引用我在知乎的内容,被我质疑你转载了别人的内容,居然好意思说是“法律层面的诽谤”?居然还去和我供职的企业对质?


到底是谁苦苦相逼?


所谓认真做事的自媒体,是把知乎用户的文字答案,变成自己的声音和话语,放到视频当中去,是吗?


所谓认真做事的自媒体,是未经他人许可,擅自转载、引用他人在知乎的原创答案,是吗?



最后我很想问一句:你既然深知自媒体人的成长有多么不易,为什么你还要去做“未经许可,擅自转载和引用其他自媒体人的内容”这样的事情?


最后,是我放出的所有截图的具体信息。



我在这里声明:我是知乎用户李暘,在知乎的每一个答案,在知乎的每一篇专栏文章,不敢保证完美无缺,逻辑严密,没有错别字,但全部是我自己的原创内容,任何人未经我许可,转载、引用、抄袭我的答案,即为侵权行为。


user avatar   zhang-zheng-91-29 网友的相关建议: 
      

外公是一个十多岁就开始做老师的人,全村的人老老少少都是他的学生,虽然他的知识不像现在这么系统,但是有很多粗浅但却有意义。

小的时候家乡环境差,刚开始上小学,在没有任何取暖设施的教室冻得手脚都快没有知觉了,就天天不愿意上学,哭闹。

外公给我讲了一个故事:人投胎的时候,阎王爷就会问这个人:“你是想要立地就能走,还是想要三年屎尿泡。”回答立地就能走的,出生后就当了牛羊鸡鸭,一辈子蒙昧吃拉同室。选择了三年屎尿泡的就成了人,所有的人到这个世界上以后都要把苦吃个遍才能知道啥样的叫人。

在这些年里,每当我有什么不开心,我总是想起这句话。

虽然和这个问题不是很贴题,但是我一看到这个问题就想到了外公的话。如果出于故事的角度,你可以把这个故事分享给孩子。


user avatar   xi-ci-ke-li-fu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觉得还是任意门吧,毕竟站在普通人立场上,拥有时光机的风险实在是太大了。

我们不谈高赞答主那个关于较真分析“可行性研究”的前提,只是纯粹看漫画里面任意门的作用,那基本就是打开门可以前往“之前到过的地方”。

对于现代人来说,还有什么比这个更适合打工呢?

通勤时间,不需要了!别人还在急急忙忙赶路,我还可以呼呼大睡。

买车相关成本,全没有了!最重要的是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堵在路上了。

哪天心情不好,随便找个国外的地方转悠一圈,然后回家睡觉。真正说走就走。

只要隐藏到位,就不会轻易被人发现,确保我得以闷声发大财。

相比起来,时光机的风险就很难控制。从《哆啦A梦》原作来看,实际上是出现了两种不同路线:

1.无论过去怎么改变,未来都是一样的。

2.可以改变历史。

如果是第一种,那时光机本身就失去了应有价值。而第二种的话,你根本不知道自己回到过去随手扔的一张纸会引发何种蝴蝶效应,轻则自己都会消失,重则改变世界历史走向。

老爸自认为没有这种抗压能力,还是任意门吧!


user avatar   ming-jing-mo-xin-84 网友的相关建议: 
      

恰好这几天看到了海南自贸港新的政策。全是大件商品的利好。

真正的大头还是动辄万元起步的各种化妆品手机手表之类的大件,相比之下餐饮的那点收入真可以忽略不计。

但是为了这点餐饮的小钱,坏了海南发展路线的名声,那真是得不偿失。


不得不说云南的旅游业是屡屡整顿无果,希望海南这方面能有所成效吧。毕竟都给了这么多政策礼包。


user avatar   ling-yin-ayane 网友的相关建议: 
      

真实从事ic行业的人都知道。海思真的就是独一档,剩下的叫其他。

很多公司得hr一边骂着海思华为的人做的太窄了,这不好那不好,另一边又使劲挖他们的人。

至于小米之流,如果真的是搞制造,芯片这种硬实力,就是个笑话。人家明明就是个投机商人。

oppo和vivo真技术研发都比他强得多。oppo的芯片子公司都是超1000人规模的大公司了,挺看好的。




     

相关话题

  丈夫精心为孩子挑选后买的衣服很丑,要跟他直说吗? 
  作为读者,你怎么看待阅文推广“免费阅读”的做法? 
  有哪些作家谈阅读、谈写作的书? 
  为什么夏天从外面回来不能立刻给宝宝喂奶? 
  有哪些令人心碎的小故事? 
  《亲爱的》原型外,另一被拐儿童符建涛也找到,如何看待他请求生母为养父母写谅解书?他的心理创伤该怎么办? 
  如何用孩子能理解的语言来介绍你的职业? 
  有哪些销量极高的烂书?烂在哪里? 
  2015 年你读了哪些书? 
  为什么现在的青春小说写手给角色起名字都喜欢用复姓和生僻字(堆砌成名字),比如说慕容云海,上官瑞谦之类? 

前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2020美团佣金收入达全国餐饮总税收1.8倍?
下一个讨论
张一鸣在字节跳动年会上念了段报告,讽刺「互联网黑话」,你看得懂吗?如何用通俗的语言翻译?





© 2024-05-18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18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