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是产业基地,那说明是商业、工业或者综合用地,总之不是住宅。
济南我不知道,魔都这边土地要转性是非常困难的。不过我相信济南那边也不是那么容易的,而且这种事,肯定不是企业自己就能决定的,一定要过国土规划部门的。
所以,既然现在卖住宅了,我猜多半不是转性,而是原先就批了一块住宅用地给他们。
而山东哈工大机器人置业有限公司的股权结构里,哈工大只占15%,大股东北京哈工智能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看起来叫“哈工智能”,实际上穿透上去,实控人是广东海伦堡地产公司,一家地产公司,和哈工大没什么关系。
从这种种迹象来看,我猜测这是一个比较典型的“勾地”项目。
什么叫“勾地”?
看起来,勾地也要招拍挂,那企业为什么要勾地而不直接通过招拍挂拿地?
两个原因,要么是当地根本拿不到地,要么是招拍挂价格太贵。
而勾地,由于是事先谈好条件,能够实现价格可控甚至无中生有。
谁和谁谈?企业和政府。
当然很多时候,会有地方关系很强的中间人居中牵线搭桥。
企业一般不是开发商直接来,而是一家产业背景很强的公司来谈,或者至少是开发商和产业公司一起来谈。
因为政府也不是傻子,你开发商过来,一看就是来拿地开发卖住宅的,有什么好谈的?
那具体谈什么条件呢?
政府这边很直接,自然是要求产业、税收、就业。
企业这边更直接,产业我当然也投,但你要给我优惠价格,配一定比例的住宅用地。我在产业上投的钱,要在卖住宅上赚回来,不然我为啥要来?
至于比例多少,就和政府能力、对产业的渴求度、产业方背景、政策大环境等等相关了,早些年可以谈到住宅70%,现在好地段住宅能谈到30%就不错了。
看上去很简单?实际上其中还有很多地方政府和开发商斗智斗勇的地方。
给多大的地?什么时候能招拍挂?土地能不能分期开发?如果分批供地,首批地是住宅给得多还是产业给得多?产业开发到什么程度才允许卖住宅?对产业运营有什么要求?给什么优惠政策?
中间各种拉锯和细节就不展开了。
反正最后谈成的结果就是,地方政府引进了项目和投资,开发商(低价)拿到了住宅地,产业公司得到了产业地和楼(开发商投钱开发建设),中间人自然也拿到了好处,皆大欢喜。
那么,条件谈好了,怎么拿地呢?
招拍挂还是要走的,不然是违规的,谁也没这个胆子。
但招拍挂的时候,又有很多可以斗智斗勇的地方了,地方政府会设一些量身定做的“门槛”,保证之前谈的企业能拍到地,实现定向转让。
然而,“定向”和“拍卖”本身就是矛盾的,所以监管部门也在不断地堵上这些漏洞。
总之,到目前为止,大家还算是一个阵营的。
但拿到地之后,就不一定了。
勾地,有确实要做产业的“真产业”,也有纯为拿地的“假产业”。
而且显然的,假产业比真产业要多得多。
往前数个十年,产业勾地还比较容易,现在的政府(特别是土地热门城市的政府)都身经百战,你是不是假产业,一眼就能看个八九不离十。
只不过,假产业也会有投资,也能一定程度的拉动就业和GDP,所以有些求(ji)贤(bu)若(ze)渴(shi)的地方政府也就认了。
但就算是假产业,你也得做出个样子来,不然政府那边交代不过去,关系往往就破裂了,这种例子也不在少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