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看《山东终于意识到自己落后》这个文章? 第1页

  

user avatar   corbicula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有些现象是近几年才暴露出来,但一些根子都是些十年前就被很多人看得透透的,没有什么新意。山东的问题并不在制度上,甚至也不在思想上,制度、风气、思想都是果。

因在文化上,这也是山东前途并不因这篇讲话而乐观的原因。

我2008年第一次北上到青岛,奥帆赛闭幕。因为有一半山东血统,老家也在山东,那时候真是怀着对山东的特殊好感来的。但是到青岛的第一周就被堪比供销社的商店服务态度震惊了,如果当年你和我说山东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我一定会当成笑话。随后几年我的个人经历反复在印证一种看法:山东地区和整个沿海地区甚至部分内陆省份比,文化僵化迂腐、民风保守、思想落后、自我感觉良好、官僚主义泛滥、人情社会、官富民穷、贫富分化严重,经济过分依赖大国企,从官方到民间很多人的思想停留在上世纪。

上述这些是不是眼熟?最有意思的许多土生土长的山东人稍稍见过世面、有了文化水平,也能认识到并且总结出这些结论来。

山东靠海,腹地是中原城市群,中国人口数量最稠密的地区,按道理应该成为改革开放的领头羊。但是为什么山东人热衷于做官甚于做生意?有人说官本位思想浓重,怎么个浓重法?

来两个例子。

原来的例子已按管理员要求移除

举几个其它有关官僚风气的例子吧。

一件是“丧事当成喜事办”的官僚宣传作风典型,曾经因为舆论影响太恶劣被人民日报社批评并作为负面典型:

2013年11月,中石化青岛输油管道泄漏爆炸,爆炸被认定为责任事故,而且剧烈的爆炸发生在白天的城区,62人遇难。正值入冬,周边居民住房因爆炸受损甚至无家可归,就在死亡人数统计不断上升,第二天当地媒体的报导重点却放在了:《住安置点,如家温暖》《官兵做饭,百姓喊香》,与中央媒体及其它外地媒体的报导重点大相径庭,引起巨大非议和不满。“官兵做饭,百姓喊香”成为网络金句。更令人哭笑不得的是,针对青岛灾情,人民网还爆出了关于中石化黄潍输油管线爆燃事故的灾民因暂住证过期而无法领饭的新闻。

第二件就不可思议了,胶州湾大桥是青岛市的名片,2011年6月正式通车。然而当年胶州湾大桥的通车典礼为了献礼,一座跨海大桥竟然在护栏未安装完成的情况下就放行通车,许多路段的护栏并未拧上螺栓,甚至直接缺失。此事被央视点名批评。

至于2008年汶川地震期间,山东省作协副主席王兆山公开发表的《江城子·废墟下的自述》更是金句频出,臭名昭著,令人作呕。

天灾避难死何诉,主席唤,总理呼。

党疼国爱,声声入废墟。

十三亿人共一哭,纵做鬼,也幸福。

银鹰战车救雏犊,左军叔,右警姑。

民族大爱,亲历死也足。

只盼坟前有屏幕,看奥运,同欢呼。

人说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山东则把万般皆下品,唯有当官才能光宗耀祖的地方文化发扬到了极致。不得不承认,人治体制下,干部的思想稳一些,尊卑观念重一些,都是山东干部给人以“好使”印象的重要因素。

山东出干部,这传统能追溯到抗战时期,山东是革命老区,那时候的山东,大概是过去一个世纪山东进步思想最流行的时期,但是那是历史给的机遇,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一个地方趋于保守的文化底子。

有人说这不是孔孟文化荼毒,同意,但是这其实就是孔孟文化在新时代的变种,进化版本。山东今天的保守文化和孔孟之道是兄弟关系,不是亲子关系。根子里都是对固有体制的追求和强化,是对于超稳定社会结构的向往,是山东这块土地上千年来最有效的生存对策。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山东漫长而发达的农耕文明造就了以追求稳定为核心的社会文化氛围。无论是两千多年前的克己复礼,还是今天的种种保守风气,无不以追求“稳”为特征。这是可以理解的。从历史环境来看,对于农耕而言,土地资源是命根子,只要安安稳稳耕作一块地,年年风调雨顺,一块土地可以养活世世代代。这与不迁居就饿死,不狩猎就饿死,不出海赌命就饿死,山地地质危机四伏、密林山涧烟瘴横生、海上风暴肆掠的荒蛮地区形成鲜明对比,对于后者,放手一搏、敢拼敢闯的赌徒精神构成了社会文化的一部分。从历史角度,山东农耕条件的优越性造就追求稳定与不变的地区文化毫不令人意外。活不下去了,山东人也闯关东,到了东北就形成了另外一种社会文化,足见在生产力不发达的条件下环境对文化的影响力。这在近代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面临生活生产方式、经济发展方式剧变的冲击,要改变并非一朝一夕。

即使是在青岛这样一个刮过五四的风的历史如此特殊的城市,这种文化痕迹依然浓重,而青岛等相对开放的城市同时处于山东本土文化与外部文化冲突的前沿和过渡区,青岛人、非青岛本地人、外地人构成了循环往复的冲突链和鄙视链。

文化这东西,先不说有没有好癞。如果搁我读大学的时候,我可能会把这种保守文化贬得一文不值。但是我现在更愿意谈文化能不能适应发展。

山东本土的保守文化,搁在人治社会,搁在农耕社会,搁在完全依赖国有经济的社会。都能有很好的适应,这是历史证明的。但是搁在一个要求法制化、要求经济转型、要求创新的社会,这个文化的方方面面几乎无不阻碍社会发展进步。

解放思想不是说一说就能解放的,思想根植于文化,文化根植于环境和历史。30年前如果邓小平能在黄海边画圈,也不会大老远跑到南海边去画圈。敢拼敢闯那得是数十代人拓林荒闯南洋,风里来雨里去,战天斗地吃了上顿没下顿逼出来的精神。不是几千年来靠祈求风调雨顺以保子孙满堂的地方凭借教育和呼吁能快速形成的。

山东年年喊着要创新发展,要搞蓝色经济、海洋经济。但是连海洋文明精髓的皮毛都没有摸到。青岛有个末流985叫中国海洋大学,号称中国海洋学科领头羊,校训里有中国开眼看世界第一人林则徐的海纳百川,却删掉了后半句壁立千仞。还在图书馆门口立了个孔子像。如果从中国历史中找一个距离开放、包容、契约、法制、探索、变革最远的符号,恐怕孔子算一个。要知道,孔子像当年要立在国博正门口,都被怼到侧门去,很难想象以海洋命名的高校把孔子立在最显眼的位置。

现在社会要转型,和体制包袱比,文化包袱更难甩掉,我不觉得山东有任何希望在短时间内改变延续千年的文化惯性,山东未来一亿人口的命运只能继续寄希望于政策的倾斜。好在山东区位优势还在,国家也不可能让山东硬着陆,但是山东没有什么希望引领中国改革开放的潮流。

对于山东,短期看衰,远期看好。这个远期指的不是十几年这种尺度,是以半个世纪为单位。转型、突破、求新求变的发展阶段不是属于山东的。

对于我这代人而言,属于山东的时代已经走远了。


user avatar   gong-ke-75 网友的相关建议: 
      

早不是一天两天的问题了,山东死要面子活受罪又不是一年两年了。现在才提出来,说明活受罪开始伤及根本了。

省内发达地区玩财政空转+虚报GDP刷政绩,还算全国大部分地区通病(除江浙闽广不想多交钱外)。省内欠发达地区还玩这套,为了面子连扶贫款都不申请的,可就山东一家(非财政调出区,贫困县比例又低的地区,GDP信不得,这不只是山东的问题)。

不知道什么叫空转的,请观看天下粮仓。

在最近几年,以往的死要面子带来了自我定位的严重错误,自我定位的错误导致了一系列自杀式的经济政策,对山东经济损害尤大。

比如说,一个实际经济规模搞不好比浙江小,比河南强的有限的省。这些年不仅不去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反而跟风江浙广搞什么腾笼换鸟。如果说这不是自杀?那什么是自杀?

再比如说,中央在严卡耕地红线的情况下,不采用把资源往核心城市堆,让单位土地卖出最高价值的办法筹集资金。还接着搞什么群狼经济群山无峰,导致单位土地卖不上价钱。没钱,拿什么搞建设?拿什么搞产业升级?


user avatar   chen-hao-15-1 网友的相关建议: 
      

希望以后每个家庭不在以考上公务员为骄傲。


user avatar   liranmo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是山东人,济南人。我自黑。

家附近有个村子,村子附近是重汽的一个车间,造整车。

车造出来要找个场地放一放,然后卖出,开走。

重汽就想把车放到这村里的空地上。于是要谈合同,重汽的想法就是租场地,按年或者月付钱。村里不同意,说要按车的数量收钱,就是每辆收多少钱。

为什么按辆收?

聪明的同学猜到了:按年收,钱数是公开的,固定的,村干部没法贪钱。按辆呢?那操作空间就大了。

也行。重汽财大气粗,也无所谓。就签了合同,按辆收,记得好像是每辆50。于是,很快,几十辆车就开进去停下了,交了钱,村里还专门有人给看着。

这些车也就是一停而已,接着就要开出去卖掉,但这时候一帮村民来了:开出去,再交50。

重汽当然不愿意,村民指着合同说:你看明白了,开进来是一辆50,开出去也是一辆50。这就叫一辆50。

重汽干生气也没辙,就把血一口咽了,钱交了。刚维持没几天,村民又把车扣了,说压坏了道路,赔钱。

重汽哪里斗得过水浒后人,乖乖赔钱修路。

再后来,重汽领导觉得不行,长此以往非赔死不可。于是,干脆,以后有车不放那里,换地方——惹不起,咱躲得起。

重汽的领导也是怂,想一走了之。万万没想到,第二天,车间大门被村民堵了:你们竟然不去我们那里放车了,影响了我们的收入,奶奶滴,赔钱!

万般无奈之下,重汽花钱消灾,没过多久,车间整体搬迁,逃跑了。

——

我们本地人士,听说以后,也是大骂那些村民混蛋,骂政府不作为,但很无奈的是,这就是现实。

山东不是每地都如此,也不是经常如此,但我相信这也不是孤例。山东要发展,必须得消灭这样的丑事。

请各省市朋友多骂,多监督,鞭策我们进步。


user avatar   liu-wei-liang-36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远看张牙舞爪,近看基操勿六。

这个玩意其实中消协几乎每年都发,变着花样发。


20年,直播带货大火,中消协发布双11消费提醒大家直播带货槽点多:

19年中消协没发,但是让各市消协发了,提醒购物时保护隐私:




18年同理,第一条是提醒支付安全:



17年自己出来发了,那年微商很火,所以第一条提醒大家警惕微商讨论:


16年 提醒大家防范商品信息“表里不一”风险:


15年,电商才兴起没多久,跟16年提醒差不多的意思,要求商家保证货品与明示相符

……

更早的不想找了,想看的大家自己去查。


这么一梳理,消协这个提醒,真是反映了一部宏大的中国电商发展史啊,什么火提醒什么。


我感觉,消协的营业频率就比圣诞老人略高一点,平时毫无存在感,消费者维权也做的不突出。


只有一年出来营业2次,刷刷存在感。

一次是315,一次是双11。


在双11这么大的消费节点,不出来说说话,实在是说不过去。


但提醒了这么多年,今年终于被人们看到了。


可敬可贺,这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有志者,事竟成,要相信坚持的力量!


今年被看到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这两年各大媒体的新媒体能力提升了。


懂得提炼其中一句最扎心的话作为新闻,博取眼球和流量。


「双11有可能全年最贵」,一句话能扎穿多少剁手人的心。


但你看看往年,没人报道提炼,你会知道它其实孜孜不倦给你提醒了好多年吗?


论炒作,还是得向媒体老师们看齐!


user avatar   yw-yt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觉得这家网站从16年下半年开始走下坡路,实际改变是16年初,我就是来泼冷水,这个网站忘记了原来的主旨和初心,网站这个东西,你觉得你还牛逼的时候突然就没人了,反正现在网站还是app 真正有价值估计就白菜和原创,白菜只能吸引新手,原创水军,软文开始充斥,不说水军,特么一看官方的马甲号发的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两性交往中,区分好疑问句陈述句,更要利用好。

疑问句,哪怕是带选项的选择疑问句,也都是更加委婉以及消极负面的。


试想场景是下雨了女方没带伞,这时候你说:

要不要我去接你?



我去接你(吧)。


感觉完全不一样。男生也可以利用这一点展示对对方的爱慕,比如“快,下楼拿吃的。”“不知道你喜欢哪个,我就都买了。”“走,一起锻炼去。”“来,我carry你上分”。

其次,如果男生并不接你下雨不带伞的茬,那就更应该思考你们的关系了。


同时学术写作告诉我们表述时需要“很明确的不肯定 Certain uncertainties”。这样避免话说太满被评议者锤。


突然发现在两性交往里也是适用的!

当你遇到两性交往中的人常常这样说的话,要警惕他/她可能并没有担当,如:“如果有机会的话,一起去滑雪吧”,“要不等我工作稳定了见一下伯父伯母。”

落脚点不在我们去滑雪、我们见公婆,而是很明确的不肯定。如果你还真的在等有一天事情会发生,就比较天真了。

正确的做法是不断地提醒和讨论,把这一个计划落到实处,这个过程中他/她才会考虑做这件事情的时机和可能性。


PS:在新加坡有人对我说下雨了没带伞呢,我可能会说:是不是傻,该,天天下雨你不带。


好像找到了自己单身的原因?)

这句话就展示了Certain uncertainties,表明作者需要大家点赞安慰,并且真的很想脱单的心情,并不是看起来的那么乐观!




  

相关话题

  你对盈亏同源有什么深刻理解吗? 
  为什么国人觉得现在看病比过去贵? 
  普通中国人为什么很难发财? 
  如何看待印度gdp增长回升至6.3? 
  为什么很多大学生明明每月生活费达到1500,却还过的很拘束? 
  如果当时省会定在安庆,安庆的发展及省内经济排名是否可以上升好几个名次? 
  上海能不能建成国际金融中心? 
  为什么印度至今无法超越中国? 
  有没有哪个国家的国民收入中位数高于平均数? 
  中国有哪些著名的产业带(产业聚集地)? 

前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声称:鸡蛋和牛奶是城市生活的祸害?
下一个讨论
大神可以来揭秘一下Cell Oxygenator吗?





© 2024-04-28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4-28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