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要是跟一个搞当代文学研究的人说,现在的文学水平不如80年代,他肯定会说“英雄所见略同”。同样的道理,你跟一个喜欢看影视剧的人说,中国影视剧的水平不如从前。那在他眼里,你还是有点鉴赏能力的。
80、90年代是中国当代文学乃至于整个当代文艺的巅峰,这基本上算是一个共识,哪怕你去跟现在这些传统文学的作家们说,他们也承认这一点。在这个角度上说,不管你如何觉得现在的文学评论界封闭也好,讲究站队也好,但几乎没有人否认这个基本共识。
但有意思的是,到了网络文学这里,很多读者也好还是作者也好,却不愿意承认这一点。而有些写手所列举出的例子,却真的挺好笑的。比如有人说网文质量比以前好,是因为入行的人越来越多,写手挣的钱也越来越多,这代表了行业的发展。
按照这逻辑,现在影视行业挣的钱也比20年前多多了。当年一部剧投资几千万都可以宣称是顶级制作,现在投资都是几亿打底。而作为从业者的演员,在20年前一部戏的片酬能有百万级就算是天价,而现在哪怕是演技不入流的流量鲜肉,过亿的片酬也早都不是新闻了。难道就因为这个,就可以说《陈情令》吊打《走向共和》?
在文艺领域,评价一个阶段的高低,最直接的方式就是直接甩作品。我们说现在的电影比不上80、90年代,是因为现阶段的确还没有出现过超过《红高粱》、《霸王别姬》等的作品——哪怕是有些电影的票房比他们搞出几十倍,也依然是不如他。如果有些人真的觉得现在的网文比之前好,那就直接甩作品就行了嘛。当然了,你要是说现在的网络文学的商业价值比以前高,那我承认。
客观来说,在过去10多年里,网络文学的成长主要就是侧重在商业方面。特别是在近几年炒IP的背景下,网文的价值更是水涨船高,更是吸引了不少人进入这个行业。但整体上看,较之于2000年初网络文学初发轫时,当下网文的衰退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第一,在体裁上严重窄化,在网文发展之初,散文、诗歌、短篇小说以及各种实验文体层出不穷,也诞生过很多有意思的作品。而到今天一说网文,几乎所有人默认的都是百万字起步、日更五六千的超长篇章回体网络连载小说。任何一个学过基础文学理论的人都知道,文体是文学的基础之一,在体裁萎缩的前提下,几乎不存在文学全面爆发的可能。
再多唠叨一句,在影视产业发展的背景下,文学作品在很多时候都是影视作品的一个源头。但大体上说,不同的文体,对应的是不同的影视形式。比如,过去电影导演会非常关注中篇小说的创作,电视剧导演则会关注长篇小说。那么,电影导演直接从长篇小说里截取一段情节拍成电影行不行?一般来说不行。因为创作者在创作之初就会因为体裁和篇幅的不同设置不同的框架,在具体的写作上也会有很多区别。现在的超长篇网文,在文娱行业里几乎只有两种改编形式,一是电视剧,二是游戏。而根据网文改编的电影,几乎无一例外都会扑街——这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这种改编经常会陷入两难。所谓的“两难”,一方面是对原著粉来说,一些较大的改动会让他们不满意,同时面对普通观众他们常会以“XX剧情还行,就是编剧改烂了”为辩解;但另一方面,对普通观众来说,则经常会有“我看个电视剧还得先把原著读一遍”的不满。而很多中短篇网络小说,创作者在改编时则几乎没有这个顾虑——比如《七月与安生》。
第二,平台呈现垄断趋势,没有了以前的多元化,这也进一步限制了网文在题材等方面的探索空间。这方面最明显的一个例子,就是我说网文不一定只有付费一条路可走,免费阅读依然可以有过许多不错的作品。这句话被很多网文写手咒骂说“连肚子都吃不饱,谁能坚持创作”——但是啊,很多人可能不知道的是,这两年火起来的紫金陈,绝大多数作品都是在天涯上免费连载的。在当下——也就是2021年4月,你依然可以去天涯论坛看紫金陈几乎所有的作品。
紫金陈的作品改编的电视剧,这几年很多人应该都在爱奇艺看过了。紫金陈的作品,基本都是20万字左右的小说,这个篇幅作为独立的推理小说是最合适的,也适合改编为10~20集左右的电视剧或者独立的电影。真要是写200万字的推理小说,那就太拖沓了。而受影响的不只是紫金陈——在当年的天涯,“莲蓬鬼话”、“舞文弄墨”等都曾是热门的专区,网文的类型远比今天要多样化,《成都,今夜请将我遗忘》等网文名作也均是从这里出来的。只是现在天涯式微,很多其他的网文平台也销声匿迹,以阅文为代表的付费阅读一枝独大。
第三,商业逻辑成为网文创作的主导,而这背后是商业逻辑逐渐如今网络文学创作的过程。阅文吴文辉曾经有一个相当无耻的论断,那就是“只有付费网文才是真网文”,而当下也有不少网文写手鼓吹这一点。但作为一个从2000年前后就接触网文的人来说,这个论断之所以无耻,是因为在任何一种艺术样式的发展史上,从未有一个人用免费与付费区分过艺术形态。免费与付费本来是一种商业运营模式的选择,如今却成为了界定艺术样式真伪的标准,这不可谓不荒唐。而换个角度来讲,假如只有付费网文才算真网文的话,那么起点在开启收费模式之前平台上发表的那些网文,都是假网文么?
网文作为一种当代通俗小说——当然,网文最初是有很多严肃探索的,但后来也就渐渐消失了——其运行的逻辑本就是市场化的,也就是要挣钱的。我自己到从不认为靠写作挣钱有什么问题,对于普通读者来说,通俗小说作为娱乐也有其价值的。只是,我此前也说过,对于某些作者来说,如果沉溺于“只要读者喜欢看,我的东西就有价值”或者“只要看的人多,我写的东西价值就高”的判断标准的话,那么你们根本没有资格去骂那些在免费平台上备受欢迎的所谓“小白文”——那也是市场的需要。而有些说“免费模式无法长久”或者“免费模式会彻底破坏网文生态”的说法就更有意思——这就是完全从商业模式的角度去解释文学创作,这更可以看出很多网文写手实际上已经被商业化的网文逻辑所洗脑。假如说商业模式的成熟度会决定创作水平的话,那你怎么解释在商业化程度并不高的80、90年代,中国文艺领域创作的水平远高于当下?
站在一个历史的尺度上,在文艺领域,后不如前是极为正常的情况。马克思在评论古希腊戏剧时也曾说,当代欧洲的生产力远胜于古希腊时期,但那时的欧洲文学在艺术水平上却仍然比不上古希腊。在中国的文艺理论教科书里,这叫“物质与精神发展的不平衡性”。认为在文艺领域后人一定比前人强,本身就是不理解文艺创作规律的表现。
在这个回答里,我始终想强调的一点是,商业逻辑跟作品的水准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假如商业价值等同于作品水平的话,那么今后中国电影颁奖倒是简单了,直接按照票房榜从上往下挨个发奖就行了。如果你看完这些,还依然打算用当下网文运营在商业上的成功来说网文的发展如何好,那我只能说单看商业成功的话,在遭到如此多抵制的情况下依然没糊的某人,似乎才是当下中国艺术成就最高的演员。而如果你打算拿某些大神的某些作品,来证明该作品比十几年前的某些作品如何成熟的时候,我要说的是,对于类型化的文学作品,随着创作人数的增多,套路的完善与成熟本就是十分正常的事情,当代好莱坞的商业片也比70、80年代的众多商业片成熟多了,但成熟的模式并不一定代表水平就高。
这问题我在LK反驳过不少次,现在懒得驳了。
1,记忆是美好的,但它往往并不真实。
2,刚开始看书的时期挑剔程度和看了20年书之后是不一样的。
3,说这种话的人往往并未意识到自己在拿记忆中最优秀的一批作品来对比现在的平均值,这是不公平的。
不真实的记忆+不同的评价标准+不公平的对比,得出一个乍看好像对,其实恰恰相反的结论。
仅此而已。
我二十年前就听人这么说了……
那时候,有人说我不如罗森,我还很开心,呦呵,小透明被人跟罗大并列了……
要不是那时候还不熟,我就靠这个截图,去找罗大吃饭了。
□□□□□□□□□□□□□□□
对网文来说,我就是从前!
嗯…我吐槽一下吧。
这话,真没啥好反驳的。
因为这帮人纯外行…
知乎上某位大v,是打从心眼里觉得免费阅读比付费阅读好,是真心觉得网文就该回到最早的上古时代,真心觉得普通写手不配赚钱…
又比如一些觉得网文收费应该学习steam的小可爱。
还有很多觉得现在优质网文没有以前多的,一问以前具体哪些好,又说不出来几个字…
实在不行,麻烦你们具体列个表,举例说明一下也行…
当然,可能老白们自己就先打起来了…
网文还是那个网文,除了尺度之外,还进步了很多。
只是看网文的人不是那个人了。
就好比小时候一个俄罗斯方块都能玩上一整天,现在得要什么神作才能让你玩一整天?
小时候动画片可以反复看无数次,现在得要什么神番才能让你二刷?
每个行业都有上古吹啊……
我只是好奇,网文这个满打满算职业化还不到二十年的行业,也有上古吹了……
对于一个从诞生到至今,职业化过程还不到二十年的行业来说。
那有什么所谓的【从前】,第一代作者都还有很多还在写着没退役呢。
代差都没行成,哪来的【从前】对比。
闲的!
每个时代的喜好不同罢了,周杰伦刚出来时,我父亲那一辈的可从来不认可那是“歌曲”,而如今周杰伦的音乐己成经典了,喜好及观念不同而已。
于是你加了点钱追加了一些额外服务?
错了,青春期女生是喜欢长得高+长得帅+成绩好+家里有钱。
无论何时何地,小姑娘都吃这一套。
至于那些混混,大部分女生都是躲得远远的,连跟着混混的女生也会被排挤。
第一反应:
52岁了还好意思叫姐姐,钞能力砸得小编七荤八素了吧?
第二反应:
不就是登个珠峰吗?
夏尔巴人向导都登了多少次了,里面又不缺50岁老人,不报道他们反而报导一花钱登山的凡尔赛素人游客。
吃饱了撑的吧。
第三反应:
又是辞职,
又是脱产锻炼,
又是登珠峰,
这阿姨钱很多啊?
我被工作压得,连想跟女朋友回趟娘家都不敢出来。房贷都要还不起了。
最后:
希望以后多一点这样的“正能量”报道。
什么翼装飞行啊,
什么甘肃探险啊,
什么珠峰登顶啊,
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