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台铁列车疑因撞上工程车脱轨,已致 49 人死亡,目前救援情况如何? 第2页

              

user avatar   yang-ze-wen-83 网友的相关建议: 
      

没想到一向自诩为亚洲之光,民主典范的台湾也会出这么大的铁路安全事故。

这使我想起来一段话:

“台湾,请停下你飞奔的脚步,等一等你的人民,等一等你的灵魂,等一等你的道德,等一等你的良知!不要让列车脱轨,不要让桥梁坍塌,不要让道路成陷阱,不要让房屋成危楼。慢点走,让每一个生命都有自由和尊严,每一个人都不被‘时代'抛下,每一个人都顺利平安地抵达终点。”



user avatar   bo-yin-ai-shang-shu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次发生事故的太鲁阁号TEMU-1000型动车组的身世,与台铁现役动车组一样,都从日本引进,该车原型车是JR九州885系动车组,而885的车头造型酷似德国ICE3动车组。



太鲁阁号于2004年从日本订购,用于宜兰线北回线等线路的提速运营。该车四动四拖,结构速度150千米每小时,运营速度控制在130千米每小时。作为一种摆式列车,TEMU-1000和885系一样,通过过弯时主动摆动车体,提高过弯极限速度,缩短运行时间。

但同为窄轨摆式列车的台铁普悠玛号,已出现过因故障和违规操作出轨的重大事故,此次事故虽然并非车辆本身原因导致,但也为台铁摆式列车的运营前途蒙上了厚重的阴影。

从个人观点来看,我认为窄轨铁路是没有未来的,而盲目相信日本经验,在窄轨铁路上进行摆式列车提速运营,不仅吃掉了相当一部分线路的安全裕度,也只是一种治标不治本的偷懒行为罢了。本次事故如此严重,除了事故原因本身过于罕见,很可能也有窄轨列车本身横向稳定性不佳和台铁线路质量问题的因素。台铁的破落正是台湾基建整体落后的缩影,只好希望台铁和台湾人的运气,下一次能好一点。


user avatar   d3107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一场事故,很少由单个因素构成的。


救援图在后面更新了,来自台铁救援部门。直接crtl+F搜索「救援」即可。

这已经是近年来台铁第二次严重事故了。上一次是「10.21」「普悠玛号」超速过弯倾覆脱轨事故(2018.10.21,遇难18人、受伤207人)。

普悠玛、太鲁阁可是台铁的「门面」,我们很多火车迷去了宝岛,都迫不及待要去体验、拍摄这两款列车。

2018年,「普悠玛」号倾覆;2021年,「太鲁阁」号脱轨。事故连连,暴露了什么呢?

这次事故起因是,卡车「滑落」侵限(术语: 侵入列车行驶空间)与即将进入隧道的「太鲁阁号」相撞,导致列车部分车厢在隧道内发生脱线、倾覆,造成车辆损毁、人员伤亡。


就新闻中报道出来的现场情况,可以对这次事故给个大致的判断:

  • 安全管理缺失
  • 摆式列车弊病
  • 窄轨稳定性差

下面我就这三点简单说一下,或许能还原出事故的真相:


安全

铁路行车,安全第一。

这里的「安全」不仅仅是车辆操控安全,还有行车环境的安全。

车辆操控失当,是造成2018年台湾铁路「10.21」事故的根本原因,台铁方面司机安全意识淡薄、安全教育不足酿成了惨祸。行车环境,包括电务(信号)、工务(线路以及铁路周边的管制)。

电务方面,信号冒进导致的事故,台铁也已发生过多次,例如2007年6月15日,北上3902次运行于宜兰线(大溪-大里区间)发生信号冒进,与待避的南下2719次发生碰撞,造成5名乘客死亡、17人受伤。

工务方面,就是对线路进行保养杜绝事故发生、对危及铁路行车安全的隐患进行排除,台铁本次「太鲁阁号」脱线事故由「卡车意外滑落」引起,这里的「意外」,并不是意外!而是,当事方(卡车操作者)安全意识单薄,运营方(台铁)未排除可能产生危险的隐患!


给一个我在云南昆河铁路(昆明 - 河口)沿线拍到的图片(位置 K37,阳宗海/七凸坡)。

昆河铁路由于建造时代久远(运营至今整整111年),线路落石、塌方隐患很多。作为运营方的昆明铁路局,对每一个可能危及行车安全的隐患逐一排查、消除或监控,雨季对可能会发生地质灾害的地区设立「防洪加巡点」。为了什么?就是为了安全!并且是万无一失的那种安全。

「追求万无一失」,才叫真负责。... 我喝个水,你们点个赞。嗯,继续..


摆式列车

太鲁阁号,是台湾铁路管理局引进的一款「摆式列车」。

什么叫摆式列车,通俗地讲就是列车会「摆」,也就是过弯道会「歪着身子」!

细心的你可能要质疑了,「列车过弯本来就是倾斜的啊!」

说得没错,但是我们看到的和谐号、复兴号或者普速列车(绿皮车)过弯时,是因为轨道超高(术语:两根轨道存在高差),列车通过时,自然「歪着身子」,这样抵消掉「离心力」。但是「摆式列车」不一样,「摆式列车」有一套「倾摆机构」,使列车通过弯道时自动倾摆,这样列车过弯速度就能更快!

大陆铁路也曾考虑过引进摆式列车,甚至京沪高铁建造方案有一个就是「缓建新线,改建既有京沪线,运行摆式列车」。中国曾引进过一款摆式列车——X2000,用于广深铁路。但是最终经过综合考量,并没有将摆式列车参与既有线提速,京沪高铁「摆式列车方案」最终也没有落地。2007年,广深铁路X2000摆式列车被「第六次大提速」上线的CRH1型动车组替换下线。同年在东北开行的CRH5,也在国产化生产进程中摒弃了「倾摆功能」。

使用摆式列车提速的本质就是:

在既有线路参数无法提升的情况下,通过对车辆性能提升,来提升运行速度,也就是「超频」。而摆式列车对车辆保养、线路质量有着很高的要求,产生的运维成本也高于普通列车。

我个人认为,摆式列车的运用是对运营方有一定要求。

台铁引进日本的摆式列车,无非就是想在既有铁路上提升列车速度,改善铁路运行效率。背后是台湾地区近年基础建设落后的颓势。但是就摆式列车的高维护要求,台铁方面能否养护到位?摆式列车对线路质量的高标准,台铁能否给予充分保障?让人存疑。


窄轨稳定性


术语:窄轨铁路,轨距小于1435毫米的铁路。中国台湾省的铁路轨距(除高铁外)为1067毫米

作为「窄轨狂热者」,有一句话不得不说(其实很不愿承认),

相比准轨、窄轨稳定性差很多!


列车车速不快的情况下(20km/h),窄轨小火车列车很舒服,比如网红「云南建水小火车」。

但是一旦速度提升,窄轨列车稳定性差的毛病暴露无遗。笔者曾前往越南体验过窄轨(米轨,1000毫米轨距),那个叫晃!

虽然卧铺,但睡不着,就怕翻车,提心吊胆一整夜。要知道越南铁路的时速才60公里左右!

而台铁的「太鲁阁号」时速多少?

130 KM/H!!

台铁啊台铁,你说你胆肥不肥?

日本技术,确实,「太鲁阁号」脱胎于JR九州885系电车。但是线路环境可是差得很远,安全意识、你确定你们在同一水平么?

确实,摆式列车可以从列车层面提升速度,但是窄轨本身的稳定性是不如准轨的。窄轨摆式列车只是在「吃」安全余量。如果轨道质量不佳、列车维护不良,事故隐患就已经埋下。


窄轨,还是慢慢开吧。

要提速,上准轨!

要准轨,找南局 )


更新,在火车迷交流群里看到了台铁的「救援」手图:

这么看,伤亡应该是很严重的。哎!


听说收藏点赞走心的回答,知乎会给你推送更多精彩回答呢~

猜你喜欢:


我是 @凸峰喜欢高铁、更喜欢云南米轨,喜欢旅行、更喜欢徒步铁路;关注我,听更多故事~

爱铁路,有温度:)


user avatar   andy-xie-76 网友的相关建议: 
      

啪啪打脸!就在前几天,3月25日,台湾还发布了记取18年普悠玛血泪教训的侦办实录。

所以,这不是天灾,这是人祸,这是制度问题!

奉劝台当局有精力多关心民生,有钱多想想基建,不要整天把人民辛辛苦苦赚的一点钱都去买一些二手武器屯着当废铁。

有很多人可能会觉得,这就个是偶然事件,我为什么要说这个事要怪台当局。

有过工作经验的人应该都会知道,这种所谓的偶然事件,背后往往都是有很多的安全隐患的,从事安全生产经营活动,从来都不是在意外发生后去采取措施,而在在平时就要采取措施,发现隐患、堵住隐患,这样才是正确的,如果都等到事故发生了再去采取措施,那要领导还有什么用?

所以,不要把锅甩给那台车,那个施工人员。

其实大家可以回看一下,17年以来,台湾就发生了多起列车事故。

2017年10月24日,台东开往树林的431次“普悠玛”号列车2至6节车厢在花莲三民站内发生脱轨事故,当时无人伤亡。

已经发生了脱轨事故,但是台当局显然没有吸取教训。

18年普悠玛再次发生事故,10月21日16点50分,台铁普悠玛6432次列车于东山至苏新间东正线发生出轨事故,造成18人死亡、190人受伤。

连续的发生事故,原因是什么?

一年的时间内发生了这么多次事故,改了吗?从结果来看,显然没有。请台当局,停止继续草菅人命。


根据目前的消息来看,直接原因是有一辆工程车在边坡上施工,但是因不明原因滑落,刚好砸到正准备进入隧道的太鲁阁号,造成列车出轨。

图片来自“看台海”官方微博


user avatar   lenyeu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偏个题,作为云南铁路的从业人员来说说,云南铁路是典型的山区铁路,跟台铁的运营环境很类似。

云南铁路现状,典型的有111年历史的窄轨滇越铁路,到普速单线成昆铁路,到提速至160单线大临铁路,再到时速300+的沪昆高速铁路。为什么云南铁路的技术水平和安全运营情况明显优于台湾?

首先就是制度问题,台伪反动政权和岛上的两栖鲑鱼就是烂货只会越来越烂,不要说我不友善,战情室、乡民来冲康、57爆新闻、寰宇全世界…观后感而已。

其次从我的工作环境来说,我们对从业人员可是极不友善,但带来的却是安全的极大保障。有这么几点十分鲜明:

1.对于干部,有句话叫“干部不能检查发现问题就是最大的问题”,每个干部每月都有指标,没问题也要给你挑出问题。

2.每年设防洪期,防洪期一到就是军令如山倒全员24小时手机开机,高危区域直接派人24小时驻守,遇到大雨该限速该停车绝不含糊,工务人员直接冒雨上道巡视。

3.像这种单线又跑动车的线路,隧道口都要上摄像监控,摄像监控列车调度员会看、铁路公安会看、工务部门会看。及时发现隐患都是有奖的。

4.异物侵限系统,跨线桥公跨铁等重点部位,要是汽车撞破围栏,异物侵限报警直接联动列控系统列车调度员。

5.线路全封闭,连成昆铁路这种老山区铁路都给你围的死死的。像该事故类似地形,工务的早就混凝土钢轨什么的绝对隔离,怎么可能发生车掉去线路上的事。

6.施工配合。临近铁路不是你想施工就能施工的,施工前审批报备交施工配合费不能少,施工期间工务供电通信信号专业人员要在场盯控。怎么可能发生如此施工车辆掉到线路上没人管的事。

7.火车司机每个操作都要手指口呼瞭望不间断,铁路公安上线巡逻视频巡视,对沿线群众爱路护路宣传,粘贴报警电话。

8.每个月局领导添乘检测列车全覆盖检查,工务供电通信信号都要对自己专业的技术指标进行分析,发现问题要录问题库闭环管理。

即使我们的管理已经非常严苛,但作为从业人员我每天上班仍然是保持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心态,岛上的鲑鱼们就是被小确幸麻痹了。最后愿车上的中国人平安。


user avatar   lu-xiao-sheng-44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国台办应该改变思路,硬气一点!

既然认为台湾是咱们中国的,那就要把台湾的事故当内务来对待,而不是绑住手脚,不敢置喙,不敢插手人家的内部事务,最后只说几句不痛不痒的话,那又和其他国家礼节性交往有什么区别呢?

错误示范:

大陆方面对“太鲁阁号”事故表示深切哀悼,由衷慰问,海峡两岸心连心,并决定给予人道主义救援基金1000亿美元以示两岸友好,同时密切关注后续救援情况。

正确示范:

大陆方面惊闻台湾火车出轨事件死亡人数高达41人,在全国范围内,近十年没有出现过如此严重的城市轨道交通恶性事故。大陆方面要求台湾当局尽快调查并向广大人民群众公布事实真相,督促有关部门追责相关责任人。同时,党中央国务院严厉批评台湾当局不把人命放在心上,大陆人民永远与台湾人民站在一起!


user avatar   rui-xun-98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不对呀。兄弟们。定性不对了呀。

怎么都在说车型,轨道这种技术问题啊。


1、一辆工程车,手刹没挂。

停在拐弯处。然后倒着滑落到铁轨上。

工程车在火车到达前,已经横在铁轨上。

另外,在山里,其实很安静。工程车碾压植被,砸到铁轨上,动静是非常大的。震天动地。我认为现场施工人员第一时间,一定已经知道出了大问题。


那这个时候,任何轨道,车型,只要高速撞过去,灾难都难以避免。

所以车型,高铁,轨道这些技术问题,在这个事件中,都不核心。至少,现场讨论这些,没有实际意义。



2,时间问题。


我觉得就这个事情本身,有一个核心问题:在争分夺秒的一个钟头内,到底发生了什么?

以分钟计,每一分钟,到底发生了什么?


所有报道,评论,模拟视频,都忽视这个问题。

这就造成了一个错觉,大家默认为:工程车横轨后几秒钟,火车马上就到了。直接撞上了。


可这是事实吗?

很可能不是!


台湾轨道交通不稠密。太鲁阁号的班次并不多,每天只有6~8班左右。最短间距一小时一班。

那目前有个关键信息不明确:工程车横轨后多久,火车到达。

是半个钟头?10分钟?还是5分钟?

或者。。。10秒钟?


这个时间,就有可能起死回生。


时速为160公里的火车,不论货客,不论重量,紧急制动的绝对安全距离为1400米。3分钟左右时间足够。(实际可能需要用时仅为45~57秒左右。)


那为什么太鲁阁没有提前3分钟收到预警信息?

在即时通信如此发达的时代,3分钟的问题出在哪里?为什么报警信息没有传递到火车司机?

中控调度跟火车之间,有专门的联控系统。信息传递可以专线且快速。为什么没起作用?


整条接警系统+预警系统+调度系统,平时准备了没有?临时处置都正确吗?每个环节真的都尽力了吗?真的不能为将死的50条生命,挤出3分钟吗?

真的不能吗?


不清楚。

没有报道,也没有信息。



3、8车厢作为车头,撞到工程车。

然后脱轨,冲进山洞。



事实上火车没有倾覆,且山洞内的空间有限。在这种环境下,依然造成如此重大的伤亡。那么火车是不是没做出任何紧急减速制动的反应???


直接就撞了,然后怼进山洞里?

如果没山洞卡着,这8节车厢是否会整个飞出去?是不是会造成更大的人员伤亡?


也就是说,哪怕用手机的手电画大圆圈,做闪烁报警,任意国家的火车司机绝对都看得懂。也有可能把伤亡降到最低。

可现场做了吗?


哪怕跑着、爬山头。或者去远点儿的轨道上,烧衣服,烧树枝预警——这种复古的,下意识的,最基本的,没经过专业训练的,人工预警动作也没做?

1分钟都没争取到?

1分钟都TMD没有?

直愣愣的,130时速,直接撞上的?


那现场的每一位目击者,有没有声嘶力竭、筋疲力尽的去跑,去喊,去预警,去想办法?

真的不能为50条生命,跑出1400米,跑出3分钟吗?哪怕就1分钟呢,不能跑吗?

真的不能吗?


不清楚。

没有报道,也没有信息。




你看,现场还原。

这个事情,就大概率不是技术问题。

这个定性不对。

至少不是优先讨论的方向。


从工程车滑落到预警和调度。

分分秒秒,各个环节。

就是人的问题。管理的问题。执行的问题。有没有疯了一般的尽力的问题。





就事件而言。

1,讲真,我这人厚道。特别善的大善人。

看着别人遭灾受罪,就心疼。

写上一个回答,对着自己选的照片哭了无数次。


可只要是那岛的事儿,我真是一句好话都不想说。没话可说。


你们还记不记得16年,陆客大巴火烧车事件——司机自焚,导致车上26位大陆人全员遇难。你们记不记得当时岛民的评论,都说了什么。

太恶毒。

太坏。


唉。

扎心。

盼逝者安息。

盼灾难不再来。


2,台铁的线路总长是1114.5公里。最高运营时速是150公里/小时。自2000年至今,20年,重大伤亡事故(死亡人数>3人)12起。

大陆线路总长是14.63万公里。最高运营时速350公里/小时。自2000年至今,20年,重大伤亡事故(死亡人数>3人)13起。


台铁,是隶属台湾交通部的公营单位。

是“国企”。

那就这群货的执政能力,到底是TMD什么东西!

酒囊饭袋。不务正业。

就是人不行。人是真的不行。烂透了。

统一,是便宜他们了。


好自为之吧。


user avatar   zhu-xiao-heng-87 网友的相关建议: 
      

希腊罗马伪史论,都已经够奇葩了。

还没过百年呢,没想到苏联伪史论的都有了。。。


user avatar   guan-cha-zhe-wang-31 网友的相关建议: 
      

希腊罗马伪史论,都已经够奇葩了。

还没过百年呢,没想到苏联伪史论的都有了。。。


user avatar   maximilianofshanghai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中途岛战役……




              

相关话题

  妈妈不同意让我和台湾男朋友继续在一起? 
  中国哪座城市的地铁体验最好? 
  普通人录下汽车违章录像给交警看交警会处罚吗? 
  铁路旁的那些陈年断路断桥有些什么故事、来历? 
  各铁路局有哪些值得运转的车? 
  为什么法国参议院会全票通过支持台湾加入国际组织的提案? 
  火车上的「最大上沙量」标识是什么意思? 
  安徽一小型客车与重型自卸货车相撞,造成 8 死 8 伤,目前具体情况如何?事故原因可能是什么? 
  为何有台湾民众强烈反对《海峡两岸服务贸易协议》? 
  如果美国宣布在台湾驻军,大陆会作何反应? 

前一个讨论
是不是国内大部分日式料理店的菜都是用半成品加工的?
下一个讨论
沈腾私底下也这么搞笑吗?





© 2024-06-15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15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