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为什么都在劝退航空航天? 第1页

     

user avatar   bj365 网友的相关建议: 
      

在这乎里,什么专业不是劝退的?

火得不行的软件程序员996被劝退;

收入稳定的银行职员开卡任务重被劝退;

教师收入低被劝退;

医生太辛苦被劝退;

警察一年不着家被劝退;

土木长年驻工地被劝退;

机械更甭提了。

前几天还有飞行员劝退的,说别看一个月7-8万,攒不下一份钱;家里空有一个好看的媳妇,一年见不着几次面。

航空航天劝退,不是很正常吗?


反正退的又不是我自己!


user avatar   hereditaryruler 网友的相关建议: 
      

航空航天是我国的优势行业,所以保密是重中之重。遇低是应该的,通过较低待遇才能选拔出适合的人才。

假设工学硕士进入航空航天就能拿年薪百万,那会有多少毕业生因为收入高才去选航天部门,到时候让爱财之人充满航空航天部门,境外势力要是再拿出年薪两百万腐蚀诱惑可怎么办。为了应对再把收入再涨到两百万,境外势力出四百万,如此循环到底什么时候是个头?

因此还不如一开始就把收入压到很低,这样还愿意进入航空航天部门的年轻人就基本都是对钱没兴趣而对航空航天事业有兴趣的,无论境外势力用多少资金诱惑也无动于衷,领导们便可以高枕无忧了。

那么航空航天部门的薪资到底如何这很难说,毕竟航空航天也包括很多部门,但我们完全可以通过中航工业,航天科技,航天科工等企业下属上市公司的年报披露薪酬与几家大银行做对比,让大家明白航空航天的待遇到底是什么水平。

8家大银行总员工数197.86万,年人均薪酬30.60万,总净利润12939.4亿。23家航空航天系上市公司员工总数21.86万,年人均薪酬17.85万,总净利润98.98亿。中国农业银行这家收入最低的银行都比西飞沈飞的年人均薪酬水平高。所以如果有人在选择航空航天的待遇问题时,不如先打听打听自家门口农业银行的待遇是否满意,如果连农业银行都瞧不上,那真别考虑航空航天,更重要的是农行校招学历要求还没有航天部门动不动就西工大这类985起那么高。

关于以上数据,身边也有个真实案例:有位本科四川三本,西安财经大学硕士,西部某建设银行分行个贷部上班的小姐姐相亲时遇到本科西工,硕士北航,某飞工作的小哥哥。相亲结束后,小姐姐表示:男生也是名牌大学毕业的,怎么收入比自己还少这么多,郊区那么远的房子怎么去住啊。

但是我们想想,房子在郊区容易进行保密工作,要都是市区里拿高薪,那保密措施很难制定啊。


user avatar   zhen-feng-ni-wei-da-si-ma 网友的相关建议: 
      

2021.12.1更新

宝贝们!大的要来了!



2021.11.29更新

回复评论区的某些唯技术论者



我是来劝进研究所的。关闭评论因为某些黑子已经魔怔,受迫害妄想症,研究所承诺的钱拿不到,互联网承诺的就能了?业务不行赚不到钱该缩水都缩水,管你是什么单位?还说我破防,不与睿智争长短是我的人生准则。

我的预测话音未落就已经应验了


今年七月在实验室已经和同僚们说过了,今年华为必不可能缺人,5g建设迟缓,坑的运营商裤衩子都没了,手机业务停摆,自动驾驶更是没眉目,不裁人就不错了,可惜应届生还是喜欢那漂亮的薪资。

未来互联网+消费电子类,除了腾讯小米,其他的日子会越来越难过的。而腾讯小米,恰恰是在经济下行过程中,廉价精神娱乐和物质需求的代表者。


————2021.10.19原回答

某985非计算机非IC实验室。

实验室同门有六七月份就开始准备互联网的,每天复习着与本硕专业无关的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当然还有力扣。其本科竞赛保研。有嵌入式基础。

找工作情况看,纯互联网公司全军覆没,上至字节,下至三线小红书,腾讯更是简历都没过。

后转战手机厂嵌入式岗位,比较顺利,但是薪资都是这样30w左右,更值得关注的是这个价格已经横盘两年了,因为去年实验室去手机厂的就是这个价格。如果从投资者的角度看,应该属于高位站岗。

反观研究所,某二流航天所开价20~22w,飞控等核心专业酌情还有提高,与手机厂相比已无明显劣势。京圈一流研究所可能已经持平,当然要求也比几年前提高,战武部清北的简历都很多。

网传501今年待遇

行业分析:

潮水褪去才知道谁在裸泳真是不假,手机厂,二三线互联网厂,一线互联网厂逐渐分明,校招薪资反应的是公司的核心业务的盈利能力。最稳的当然是腾讯,游戏吸金多又稳定。以收割商家和客户的平台型互联网厂明显乏力,比如开水团今年似乎也没涨价。但凡买过股票或者基金的都能看出趋势,现在进场大概率高位站岗,除了腾讯外还是要谨慎考虑互联网行业。


据可靠消息,比较好的研究所这两三年离职率已经明显降低,知乎的研究所离职贴可能主要分布在15~18年,除了研究所普遍涨薪外,更大的可能是外面更不好混。颇有触底反弹的趋势。

本人找工作有个习惯,先看公司的财报,搞清楚企业的利润率,主营业务,主要营收来源,要知道公司赚钱员工工资未必高,但是公司不赚钱员工工资一定不会高。从以上角度看,互联网行业除腾讯外在未来都有很大不确定性。手机行业华为典型两只脚走路,利润主要来自于运营商业务和消费者业务,企业业务只占很小一部分,随着5g建设放缓,手机业务停滞,未来一定乏力。而另一方面随着cpi停滞,ppi高企,廉价的商品会更有市场,小米作为领军企业应该会有不错的前景,当然,小米薄利多销的模式注定不会让研发人员太肥的。

很多年轻人看到知乎上有不少华为年薪百万的人,但是一定要考虑历史进程。首先华为年薪百万的人都符合以下几个条件:

2014年以前进场。

在华为至少工作七年以上。

绩效经常评a,升迁极快。

也就是这些人吃到了完整的移动互联网红利,那让我们看看十年前的华为是什么样的。

2010年左右,最优秀的学生会去哪里工作?地产外企快消。2008年宝洁营收817亿美元,在中国当年也是简历收割机的存在,2009年华为营收1491亿人民币,在当年华为绝对不是最优秀学生的去处,即便是学通信的第一选择也是三大运营商。

到了2020年,宝洁营收710亿美元,不升反跌,而华为达到了8914亿人民币,比起十年前翻了好几倍。而2010年华为员工九万五千人,2020年二十万人。

不知当年那些最优秀的学子削尖了脑袋往保洁联合利华挤的,看到今天这般场景会是何感想。

由此可见,你想在华为工作十年达到年薪百万,以下几个条件缺一不可:

你自己是个跑车

华为是个跑车

中国是个跑车

那么未来十年呢,中国的经济增速绝对不会超过过去十年,华为的增速也很大概率不可能超过过去十年,而你自己,竞争对手也比十年前多了一倍。

所以,年轻人有几个致命缺点,第一是很容易急功近利,被当下的最优解所迷惑,这个问题自改革开放以来已经经历了数个轮回,正如当年最优秀的学生会老实的留在体制内,分配的不好的反而会提前下海经商。

第二是学生思维,可能源于我国残酷的竞争式传统教育,认为难的就是好的,大家都往里挤就是好的,大厂随便搞个什么“提前批“,“精英计划“,一帮上头的学生就往里挤,颇有当年外企的管培生风气,实际上找工作完全是个市场行为,看的是供需关系,比如很多互联网企业的高p,还有专科生,当然并不是否定他们的能力,他们能做到今天的位置一定有过人之处,但是换句话说,以他们的学历和他们当时的能力,恰恰是因为进不了当时最优秀的企业,才来到了互联网行业。市场行为,只以供需衡量价值,不以难度,不以学历衡量价值,如果越难的收入越高,那中科院应该是收入最高的单位。其次,一个企业也不会因为人员素质的提高而稳定盈利,如果企业越难进,员工能力越强,企业就越牢靠,那么现在最牛逼的手机厂应该是诺基亚索尼爱立信。

第三,应届生找工作和普通人买房一样,思维惯性太明显,总觉得过去一直在涨,那么未来一定也会涨,这很明显是不科学的。除了考虑速度还要考虑加速度,互联网不可能像过去十年快速膨胀,有人对此肯定会反对,觉得数字化革命还远没到头,那是大错特错,十多年来,土木的繁荣期把960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都建设完了,那么互联网人也可以用十几年把十三亿人的流量吃完,都是存量市场,就十三亿人,每人就24小时,流量就那么多。至于互联网下场工业界做产业革命的事,更是不可能的,相比生产效率的提升,国家稳就业的需求更急迫,工业界的数字化革命,敌人不是技术,而是人口,如今要求的中考五五分流,和所谓的智能制造很明显是矛盾的,无论从政治还是经济考虑,利用机器换人的思路进行的产业革命,都是不可持续的,代表作就是无人工厂,无人车派送,以及自动驾驶。如果说无人工厂把工人赶出工厂去送外卖,又来个无人车要抢外卖员的饭碗,那么数千万人的就业何去何从,没有了就业就没有了消费,经济危机就会出现。

所以,目前火热的自动驾驶和芯片也大概率昙花一现,更像是各大互联网企业因为主营业务停滞,寻找新出路的投石问路,自动驾驶暂且不说技术,单就社会和伦理问题就一大堆,未来为了稳就业,很可能像火车地铁司机一样,即便自动驾驶也要安排个员工在里面,如果出租车司机公交司机乃至滴滴司机失业,带来的危害都不可估量。芯片更别提了,纯纯的制造业,重资产,周期长。况且卡的是制造不是设计,无根之木光想在顶层捞钱,没几年蹦跶的。

所以,建议各位理工科学生,除了混饭吃的技术书籍,一定要多看看历史经济类书籍,不要唯技术论,技术终归是为人服务的,看清经济历史规律,才能把握人生,民退之日,就是国进之时。

人生发财靠康波,下一个坑会挖在哪里?

一定要学会一个本事,就是见微知著。某曾经的高赞回复:


user avatar   leon-3-75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就是一个典型的幸存者偏差问题,因为不劝你退的人不会在网上劝进。

别的渠道不用就在知乎上翻一下,还有什么专业是不劝退的吗?我做投资工作,我大学是国际金融系,我原以为这是热门专业,但你在知乎翻一下劝退金融的绝对不少。说金融很看学校看门第,如果你考不上顶尖学校就不如不学,说金融以后很吃资源,如果家里不是富贵官宦,你最好不要做金融……!话都被这些人说了。

如果你愿意,任何专业都可以挑出值得嫌弃的地方。只要那个人没有进了专业,躺着就毕业,拿到了很好的offer,年年升职加薪,那他一切的问题都可以归咎到这个专业的问题。看到有一个问题问为什么会计学那么多人在劝退,我很奇怪,我说会计不是一个相对比较稳定的行业嘛,为什么要劝退?底下一个人回答一个会计岗位好几十人抢,能不劝退吗?那你为什么不反过来想一下,如果这是一个劝退不好的专业,为什么有好几十人去抢呢?他们疯了吗?

看到了吗?这就是劝退的逻辑,一个专业没有人报,他说太冷了,以后没前途,一个专业太多人报,他说竞争太激烈,你抢不到。想要劝退你的人总是能找到理由。我并不是说你一定要报这个专业,而是说你应该客观分析,好好想一想你为什么要选择这个职专业,这个专业对于你来说意味着什么,未来你想走的道路是什么?而不是单纯的看网上劝进的多还是劝退的多。


user avatar   wang-xiang-yu-59-47 网友的相关建议: 
      

航空航天的收入问题,主要还是一线城市,比如北京的待遇不够高。

收入涨幅和收入上限低,跟互联网和金融等没办法比,但是跟知乎上拼命劝进的公务员等比起来,并不低。

院所的收入大概硕士年到手15-20左右,博士到手20-30,能过30的有,但可能比较少,这是我了解到的“到手收入”,是不算公积金或者其他福利的。

优势是有户口,以及稳定,只要你不主动离职,不会被辞退。

工作也并不轻松,忙的时候,大家也都挺累的;有任务型号的时候,也经常加班;想要晋升的,也要加班。

如果不在北京等一线城市的话,去个二三线城市,航天航空相应研究所的工资收入和待遇,在当地都算不错的。

对于高考生来说,航空航天的相应专业的分数并不低。如果你一开始就是对计算机金融等感兴趣的话,那同等分数,报考计算机金融等,或许还更容易。

而且由于很多学校的航空航天类专业,都是学校的重点专业,所以分数也挺高。

不过毕业后,也可以去私企,收入应该比航天要高,但是可能也会累很多。

具体怎么选,还是看个人选择。

如果高考能重来的话,相信人人都想选10年后最火的专业!

今日是互联网,下个十年呢?可能还是互联网!

ALL IN CS确实是个好选择,觉得自己可以,就去卷!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讲讲我自己的看法吧。

中国航空航天产业的一些问题严重不严重?严重;

中国航空航天产业发展得好不好?其实总得来说,还不错,甚至隐隐有更好的趋势。

那为什么会有总体和微观的矛盾呢?

第一,一般来讲,一个制造业产业所需的最大投资无非设备和人力。由于军用航空航天的属性,对于设备工艺等硬件的折旧成本非常高,也就是每年所需的固定投资很高,那为了控制总量,必然牺牲人员工资。当然人员工资低还有另外的考量,由于众所周知的一些体制原因,如果敞开了发工资,一方面人员工资这种是典型的没有上限的东西,另一方面也必然导致之后军工国企的冗员数量极度膨胀,会莫名其妙地进来很多无用人员,进一步造成问题的恶性循环。所以固定工资总额是一个不得已为之的防止最坏情况的保险。PS:其实我认为即使现在的待遇非常差,航空航天口依然出现了明显的冗员现象。

第二,说点非常伤人的话,其实航空航天口的大多数人员,真的没有他们自己想的那么重要。由于我国依然处于并将长期处于所谓的“工程师红利”阶段(大概依然有10-20年窗口期),所以就业市场依然会长期处于过饱和阶段,人是根本不缺的。而且,航空航天口的大多数人员,其实并不负责前沿技术工艺的研发,相当一部分其实就是是非常基础的产业工人,只不过学历高了点,客观来讲,招大专和本科并没有质的差别。从0到1的技术研发,航空航天国企中只有一部分人是负责干这个的,很多还和高校研究所之类的有合作,大多数人负责的是从1到10,也就是对研发出来的技术工艺进行调试,不断进行工程攻关,说白了就是搞反复测试的技术型苦力,累成狗回报低是可以想象的。

第三,很多人担心待遇低导致人才流失,我认为并不全对,人才这个问题也是很复杂的。其实中国缺的不是人才,而是对应的高质量岗位。很多人并不清楚的一点是,人才并不是说从大学一毕业就是,真正的人才是实践出来的,是在对应高质量岗位上不断磨练培养出来的。欧美人才多,就是因为他们本身起步早,占据的市场多,导致领先的大公司多,大公司占据的高质量岗位多,有了这些高质量岗位,即使是二流人才,也能逐渐磨练成高水平人才。而中国起步晚,高质量岗位不够多,所能磨练的人才也就不足,所以人才不足。所以除非是这些关键岗位上的人才大规模流失,否则对于依然处于“工程师红利”的中国来讲,根本算不上伤筋动骨。当然我认为其实也很难大规模流失,要在航空制造业成为高级人才,需要的是长期的工程经验,而有了这些长期经验,本身也就上了年纪,不一定都会辞职,而且航空口的就业面也很窄,出来也不一定能找到更好的本专业工作,只有趁年轻的时候跳出来到互联网之类的行业才划算,问题是年轻的时候在航空领域才待了几年?根本就算不上人才,谈何人才流失?

再举个例子:有人说某西部省份某县城债务400亿,要是把这些钱省下来给航空航天业的人发工资就好了。其实这不符合经济学,航空航天口大部分是花钱,是政府的消费,产生的收益并不是立即的。但是某县的400亿是投资,是可以快速产生收益的(当然现在来看非常扯),至少经济学上勉强是成立的,两者的决策逻辑是不一样的。所以即使省下了那几百亿,也绝不会给航空航天口。

另外,对于航空航天口的领导来讲,由于中国依然处于“工程师红利阶段”,哪怕每年招进来的人几年后就走了大部分,只要还有几个人留下来,慢慢磨练,也未尝不是收获。航空航天,其实产品的迭代速度并不快,每年所需的人才数量绝对总量并不是太大,而目前的情况也足以维持造血功能,所以在中国人口结构不急速恶化的情况下,航空航天口的待遇只会维持缓慢上升的状态。

长远来看,中国航空航天口的这些问题是必须要解决的,政府也并非没有意识到这些问题,这几年也有逐步推进的改革尝试,比如军民融合之类的(由于美国很忌讳这个,所以近来宣传调门小了很多)。但是这方面的改革时间长、见效慢,航空产业由于过去的垂直整合又非常封闭,导致效果看起来很小,我认为改革进程至少要持续一代人(20年),效果才会逐步显现。


user avatar   zai-hui-shou-wo-xin-yi-jiu-28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因为航空航天这类专业,还不如机械!

他们能找到的工作,机械专业也能找得到;而机械专业能找到的工作,他们不一定能找得到。


user avatar   gnadil 网友的相关建议: 
      

你知道NASA工程师的中位数工资吗?差不多10万刀每年。

你知道NASA附近开车10分钟上下班、四个卧室、三个厕所、室内面积200平米、送车库前后院子的独栋房子多少钱吗?

明白了吗?


user avatar   shang-xiao-ju-ji-shou 网友的相关建议: 
      原因是什么?按理来说九十年代经济比八十年代要好啊
user avatar   xiao-fang-tong-xue-29 网友的相关建议: 
      

谢邀。这个问题很简单:如果知道各个号码的中奖概率一样,他们还会成为彩民吗?

***** ***** *****

上面这句话是调侃。如果要认真回答这个问题,得从两个方向回答:

  • (1)“1,2,3,4……” 这样的号码买的人真的少吗?

以双色球(红球 33 选 6,蓝球 16 选 1)为例,在 2015-11-17 的开奖中,全国投注量为 323,653,256 元,即 161,826,628 注,而不同的投注数 共有 17,721,088 种,所以平均每种组合大概有 9 个人投注。那么, 1,2,3,4,5,6,7 这样的组合是否有 9 个人投注呢? 还真的挺有可能呢。全国那么多人玩双色球,有 9 个人次投注了这个充满规律的号还真不奇怪。

所以,题主的命题看起来好像不太成立。

当然了,一定有很多人觉得觉得这个号绝无可能中奖,那么我们来看看近 300 期双色球的开奖情况:

根据计算,四等奖的中奖概率大约为 1 / 2303, 但在最近 300 期里,它中了 1 次四等奖,中奖率还高于平均值呢。

  • (2)为什么有些彩民会觉得 “1,2,3,4……” 这样的号码不容易中奖?

用我自己创造的词语来说:他们被 “归类假象” 蒙蔽了。

什么叫 “归类假象” 呢?

就是看似有意义的归类,在我们所关心的维度下没有意义,反而对我们的判断造成了干扰。

就概率而言,似乎可以用一种很有意义的方式将所有情形进行归类,而看上去不同类别的发生概率差别很大,然而实际上,这个差别只是由于它们在总数上的差异造成的。从任何一个类别中抽取相同个数的例子,其发生的概率或期望并无任何不同。

就本题的来说,我们不难理解彩民们的想法:

他们不自觉地把彩票中奖号码归类成了 “有规律组” 和 “无规律组”。

以双色球为例:“有规律组”的情形可能包括: 7个数呈等差数列,7个数都小于10,7个数都是偶数,7个数包含了两个等比数列等等……其他的都为 “无规律组"。

彩民们研究了一下以往的中奖号码,发现过去好像极少开出”有规律组“ 的情形,所以他们认为:

  • 【买无规律的号码组比买有规律的号码组中奖概率更大】

这个推论有道理吗?看起来好像很像回事呢。

但实际上,上面的那句话是不对的,正确的说法是:

  • 【中奖结果是无规律的号码组比有规律的号码组概率更大】

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呢?简单地说,后者是 有规律组 和 无规律组的 等比例抽样,而前者是 有规律组 和 无规律组的 1:1 抽样,样本大小就不一样,概率分布又怎么会一样呢。

举个例子,假设有 100000 个号码组合,其中有规律的有 1000 组,无规律的有 99000 组。

假如彩票中心抽奖了 100 次,每次中奖 1 个号码组合

  • 那平均来讲,只有 1 次是有规律组的, 99 次是无规律组的。无规律组的中奖结果占了 99%。

然而,对彩民来说,

中彩票的平均次数= 买彩票的次数 * 中奖号码属于这个分类的概率 * 买的彩票数在该分类中的比例

如果买了 100 次彩票,每次 1 注,

  • 如果 100 次都是买有规律组,那他的平均中奖次数 E1= 100* (1/100) * (1/1000)=0.001
  • 如果 100 次都是买无规律组,那他的平均中奖次数 E2= 100* (99/100) * (1/99000)=0.001

毫无差异

以上的推导非常简单,连小学生都很容易理解吧?

但是在生活中,这种看似简单的 “归类假象” 可骗了不少人哦。

举个例子,这是一个古老的故事:

曾经有一个女子学院,有一天校长提议道,为了活跃学院的气氛,建议招一部分男生。董事会的成员坚决反对:千万不能这样,否则的话,一年后会有一半的女生退学的!
在最终的妥协下,校长决定,当年招收 1% 的男生做试验。
一年后,校长宣布:“招收男生的计划取得了圆满成功。诚然,学院的女生数量确实有所减少,但一年后她们在该届全体学生中的比例仅仅下降了 1 %”。

你发现问题在哪里了吗?

#




     

相关话题

  招聘行业该如何利用好招聘平台,破解求职者和岗位之间「供需错配」的情况? 
  如何看待八一飞行表演队女飞行员余旭11月12日在训练双机滚转时发生事故 跳伞失败牺牲? 
  全国政协委员、航天五院党委书记赵小津建议,要促进香港地区高校毕业到内地央企就业,对此你怎么看? 
  如果中国人登月把美国人插的国旗拔掉了,美国会怎么做?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现状及前景如何? 
  我从生物转到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好吗? 
  家境不好可以学机械工程吗? 
  如何看待海南椰树集团招聘终身职业经理,要求以房产作为抵押,如果跳槽就要罚没房产?这合法合规吗? 
  上海的机场为什么不建在上海和苏州交界处,让更多地区共享? 
  为什么公交车门开闭的时候会有「放气声」? 

前一个讨论
汉人在漫长的岁月里有四个大敌,匈奴、突厥、蒙古、女真,为什么汉人打赢了前两个却被后两个民族给征服了?
下一个讨论
5 月 26 日早晨美国加州硅谷圣荷西爆发枪击事件,包括枪手在内 9 人死亡,如何看待此次枪击事件?





© 2024-12-2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2-2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