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为什么2017年的博士生致谢2021年才让我们得知? 第1页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就是互联网的一个道理了:“让你看见想让你看见的”

互联网上能轻易找到的一切新闻,一切故事,都已经经过了多次加工后获得的最简单易懂版本

很多故事,包括钱伟长教授的”不必参考任何论文“,这次的”自动化致谢“,都是一个专业领域里面,非专业化的片花。他们在完成巨大的工作之后写下的反差文字是这些新闻的爆点之一。

专业领域的受众极小,有人说,某个数学前沿领域,全世界能看懂的不超过10个人;而这十个人换一个接近的领域也是完全看不懂。

但是,总会有人无意中挖掘出了这些反差文字,然后写出了一份通稿/新闻。实际上,钱伟长这篇论文在2012年就在知乎上被提到过了。今年又被大流量的公众号发现并且转发,然后就火了

可以说是老梗新用,或者说,互联网就这点东西,翻来覆去写呗


user avatar   lin-peng-26-3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看了就觉得很一般,因为80后农村出来的人很多这种经历。会引起共鸣,但是不会成为一个话题,因为我们默认这是过去30年超过1亿农家子弟都可能会遇到的问题。我们太熟悉,这种人生可能性了。我们不熟悉的是那种7岁发表论文、16岁参加天文观测有成果、21岁创立企业的人生。

为什么原本看似正常的现象,到了2021年会引起关注?

是因为最近几年“阶层固化、小镇做题家”才引起了整个舆论的关注,我们开始从自身地位是否稳固、是否可以向上跃迁的角度去观看他人的人生和我们自己的人生,而不再从我们可以凭借自己的努力实现自己的梦想这个角度去看待人生。由此,我们对人生经历的体验和观念产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这个例子成了一个反证,农村出来的博士生不再是鼓舞人心的励志故事,而是令人心酸的阶层困境。

这可能反应了,80后已经丧失了互联网潮流的话语权,引领互联网舆论的是z世代(互联网原住民一代)。


user avatar   zhao-wan-xin-19 网友的相关建议: 
      

博士论文如果没有密级,一般在答辩通过之后不久就会上知网,你就可以查到了。但问题是每年有那么多不同学科不同领域的博士论文公开上网,谁又知道那些严肃陌生的研究之后会附着怎样感人的致谢呢?

打个比方,我们猜测一下,这本论文很可能是业内某个人翻阅参考之后,偶然读到这篇感人的致谢,一传十,十传百,传到了一个新闻记者耳中,而这个记者又是一个有心人,遂将其通过新闻渠道公开出来,才能被大家了解、流传开来。这很正常,新闻传播永远要比学术传播及时、高效,但它对信息的选择和识别却与学术取向大相径庭,它必须有话题性,即时性,能引起大家共鸣,找到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最大公约数,才是一篇合格的新闻报道。

所以说不是有人刻意压了四年“不让”你得知,而是博士论文致谢不是新闻通稿,不可能大肆宣传,广而告之,因为某门专门的科研领域圈子比较小,受众面小,传播力有限。包括钱伟长院士的那篇“不必参考任何文献”的论文,也不是有人藏着掖着“不让”你得知,而是你不是这个研究领域的,不知道也很正常。隔行如隔山,信息不对称是常态:一个搞自动化研究的不知道中国古代史对明朝固原镇的研究动态,这不是很正常的事吗?就像这篇致谢,你得知了,觉得很感动,相见恨晚,要知道还有千千万万篇更感人的论文致谢你可能一辈子都不会“得知”。缘分很奇妙,这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概率问题。


科研之路,崎岖不平,很多时候都是于虚无处坚守,长期缺乏正向反馈是很正常的,唯有一颗强大的内心,对学术的执着和发自内心的热爱,不忘初心,不怕失败,敢于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同自己和解,直面现实,才能坚持做下去。虽然坎坷,但是请相信:人比山高,脚比路长。

许多事情,隐秘而伟大;默默却感人。




  

相关话题

  为什么现在的研究生都喜欢称自己的导师为老板? 
  对于愿意挑战科学难题的国内博士生,如果挑战失败,我们能否让他依然拥有良好的发展前途? 
  你是否赞同博士生自称博士? 
  如何看待中科院给一剧毒蛇新种命名为素贞 ? 
  如何把自己的导师培养成杰青? 
  博士们的心态都怎么了? 
  请问日本留学已经发了录取书,可以不去直接二战吗? 
  保研是怎么回事? 
  如何看待中南大学 92 年特聘教授齐冲冲,3 年博士期间发表 40 篇 SCI? 
  遇到一个合适的导师有多难? 

前一个讨论
以后不想从事科研工作要不要读博?
下一个讨论
有哪些是你读博后才明白的真相?





© 2024-11-10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10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