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已经宣布2024年后不再继续国际空间站任务。
基本上,2024年后,国际空间站就停止运行了(国际空间站退役进入倒计时:俄罗斯再提退出 美国也在盘算)。
那个时候起,太空将不再有欧美国家建造的空间站。
(不过,不排除美国强行对国际空间站第二次延迟退役。国际空间站已经破烂不堪,经常出现漏气的状况)
近期,其他国家似乎都没有建设新太空站的计划。
也就是说,很长时间里,地球轨道上将只有一个空间站,即我们的空间站。
据称,已经有外国航天员与我国航天员一起训练。
有关国家呼唤科技先锋马斯克!
天天等,夜夜盼,终于迎来空间站。
夜空中又要迎来一颗闪亮的中国星。
我们的空间站终于要正式开建了!
2021年4月29日11时许 ,我国将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利用长征五号B遥二运载火箭发射天和号核心舱。
预祝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发射在即,大家知道我在想什么吗?看着即将发射的空间站突然就想到了那些过往的事情。
1986年3月3日,一封名为《关于追踪世界高技术发展的建议》的建议书呈送中央,这是由四名“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联名发出。(1999年9月18日,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1986年3月,王大珩(左二)、王淦昌(右一)、杨嘉墀(右二)和陈芳允(左一)。
这封建议书由“中国光学之父”,王大珩[héng]执笔(时任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主任),核物理学家王淦[gàn]昌(时任核工业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无线电电子学家陈芳允(时任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专职委员)、航天技术及自动控制专家杨家墀[chí](时任航天部空间技术研究院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联合署名。这份报告很快呈送到小平同志的案头。小平同志两天后就作了批示。他认为这个建议十分重要,并指示“找些专家和有关负责同志讨论,提出意见,以凭决策”。小平同志并要求有关负责同志,“此事宜速作决断,不可拖延”。
1986年11月18日,《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纲要》获得国家批准,因是1986年3月份提出,该计划又被简称为“863”计划。该计划选择了生物、航天、信息、激光、自动化、能源、材料等7个技术领域15个主体项目,并在1996年又增加了海洋技术领域。同年调拨资金100亿人民币作为专项资金。
“863计划”实施后,一大批年轻的科研人才由此被推到了科研最前沿,得到锻炼,迅速成长,成为支撑中国未来科技发展的中坚力量。
和今天单反相机拍摄的高清大图相比,接下来这几张模糊的图片算不了什么,我看中的,是图片的内容。
太厉害了!
这是863计划的展板,右下角的“2020”代表中国空间站建设。
如今,虽然因为大火箭的原因导致计划晚2年实现,但我们依然在按计划跟进,和探月工程三步走一样,载人航天三步走发展规划稳步推进。
老一辈航天人、老一辈决策者在35年前绘就的蓝图就要实现了!
从“863”到“921”,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
我们的梦,从未走远。
你好,中国空间站!加油,中国载人航天!
先写这些,慢慢更。
预祝成功。
国际空间站预计2024年报废,延寿是不可能的了,因为国际空间站当时很多部件是靠航天飞机弄上去的。现在航天飞机没了,没得修。
2024年报废后,地球可能就只有一个空间站运行,就是中国的天和空间站。
虽然不是世界第一,世界唯一也是很光荣的。
中国的航天非常稳步推进,美国的航天计划朝令夕改,俄国的航天计划大不如前,这可以反映出三个大国的发展轨迹。毕竟航天科技是一个国家的尖端科技和系统工程能力的结晶。
最令人兴奋的是与天问巡天太空望远镜,其观察效率是哈勃的200倍。好好利用,一定会给世界带来大量的发现。曾经我们对美国的哈勃拍出的美图和发现流哈喇子,用不了多久,全世界会为中国的太空发现流哈喇子。这个东西利用好,不仅有极为重要的科研价值,也会极大的提升中国的国际形象,这比马斯克吹水登陆火星影响力大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