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混音的重要程度是否在一些方面被过分夸大了? 第1页

  

user avatar   zhou-yu-hang-56 网友的相关建议: 
      

@Digifan 老师和我说过一个他发现的现象:

似乎玩电子音乐的,学混音都比较快。玩其他音乐的通常学混音要慢一点。

然后我补充:玩电声乐队的,特别是吉他手一般也还行。但是我也发现,主要玩管弦的,学混音似乎都比较费力。

我们达成了一致。


其实用软件写管弦音乐的,音色只要对了,摆位和声场好多都是自动的,基本不用进行混音处理就可以做出不错的作品了。他们对混音的接触相对要少,混音对作品的必要性要小。不接触混音这个领域也没有问题,自然就学得慢。

而玩电子音乐的,在创作的时候就要考虑到这些内容,混音就是创作的一部分了,他们学混音自然容易一些。

而吉他手通常也会接触一些效果器。效果器的基本原理他们都知道了,只是他们调效果器基本是为了塑造音色,不特意混乐队分轨的话不会考虑到声场这些东西,所以他们在混音方面多少有点优势,但比不上玩电子乐的。


反过来看,其实也就是混音技术对不同风格的影响大小的问题。混音当然是一个艺术,但问题是是你玩的音乐是不是给你玩这些创意的空间了呢?


至于说题主觉得混音比较难。

我举个不恰当的例子:中国人学西班牙语,我们会觉得很难。意大利人学西班牙语,他们就觉得容易了。因为他们的母语和西班牙语的关系,甚至比中文和粤语的关系还要近一些,学起来当然快。


编曲对于题主来说,就有点像母语。

混音对于题主来说,则像是西班牙语。


我们通常认为,西班牙语并不太难,至少难度低于拉丁语。而中文则被公认比较困难(也可能是他们的语言离我们语言关系太远)

但大多数中国人都觉得,学会用中文交流是小学毕业就不应该成问题的事情。而能用西班牙语流利交流对于一个中国人来说就比较难了,哪怕大学西班牙语专业毕业的大学生,他西班牙语的流利程度也通常比不上西班牙的10岁小孩。




  

相关话题

  自己的音乐作品被别人演奏/录制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录音棚的设备是否已经被电脑编曲插件所代替? 
  各位大佬可以给我这个的编曲提点建议吗?如何提升? 
  为什么有的曲子只有两种乐器都能混音混的很饱满? 
  如何评价ESTi(박진배 朴振培)的音乐? 
  如何把现有的音乐转换(或者说是依此制作)为8 bit风格的音乐? 
  音源制作的弦乐与实录相比一般有哪些不足? 
  如何回答孩子「五线谱为什么要五条线?7个音符每个音符都有一条线多好」? 
  乐队模式是否已经过时?个人独立制作的电子乐才是未来的最主流模式? 
  能分享一下发烧友和音乐爱好者们的主力耳机和设备吗? 

前一个讨论
中宣部版权局宣布将整治未经授权复制、传播他人影视音乐作品,会带来哪些影响?
下一个讨论
日本漫画相比于20几年前,进步了吗?





© 2025-04-07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4-07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