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诚地问一句,新冠是不是大过滤器?
大过滤器也只是费米悖论的一种猜想。是猜想,情况就不只一种,参看
如果只看这些猜想,严重传染病怕是大过滤器里最好搞定的一项,现在来看,是也不是。
说是吧,这货传染力强,到现在,除了中国和朝鲜靠严格的防疫制度,勉强扛下来了,其他国家只要动员起来,基本上除了实在太穷的国家,大家联合起来,问题不大。但是,让人类保持理智,还真是呵呵。本来早期的时候,国内都按下来了,国外加强隔离,才几个人啊。结果小算盘打得山响,甩锅的劲头比啥都大,到了现在,其他国家基本躺平,就算不打算躺平的,其实也和躺平差不多。搞定这病目前看起来遥遥无期。各个“民主国家”以前愚民政策搞得飞起,现在民众为居家隔离和戴口罩都要游行,讨价还价,宁死都要开party。
不过就现在看来,这病也不是中国起源的,我们其实是那个指出皇帝没有传衣服的小孩罢了。就这,南京政府还能给自家后院挖个大坑,也衬托出了云南人民的努力。
但说不是吧,这传染病最简单粗暴的解决办法就是隔离,要打爆人类这个种群还是挺难的,说传染病能做大过滤器,六七十年代的时候,美苏怕是都没当回事儿,大不了隔离,再不行突突突就解决了。舍不得小家,那就只好舍大家了。按六七十年代的情况,这病还真不算啥,哪像现在,除了讨价还价还是讨价还价,国与国之间在扯皮,国与民众之间在扯皮(不包括中国和朝鲜),干活?不存在的,先把锅甩了。
最近刚刚累计确诊2亿,死了四百多万。
但是三哥的数据靠谱么?反正他们只有一亿人,似乎还行吧?
东南亚呢?人口密度那么大,才那么点上报?估计实际情况还是确诊人数和买得起的试纸数量成正比。反正只要我没钱,那我就没病。
非洲呢,新闻都没啥音讯的地方,鬼知道是什么样,战争和瘟疫双重加持,能好才有鬼了。
隔壁霓虹,连三头六臂都不怕,区区新冠,只要鞠躬就可以了。当然,只要检测得少,确诊的就少,祖传传真机老辛苦了。
至于灯塔国,确诊十分之一的人口,死了六十多万,死亡比例确实不高。当然,要说还是有不少人是隔离期间死了的,那没办法,谁让他们的基础病那么厉害,新冠这点伤风感冒就把他们干掉了。
这病刚分离出病株来的时候就有人介绍过,单链RNA病毒最大的特点就是不稳定,变异快。这一条很重要,也是现在医学界最头疼的,和瘟神赛跑?全球就那么点病毒学家,人类配么?
刚开始的时候只有中国“出现”,头铁和理中客自然是愉快得不能再愉快了,毕竟先来一套定体问是没有问题的。但接下来就是对所有没有认真对待这个病毒的任何组织或个人一路打脸。
一开始最常见的是说天热了,估计就好了,例子是非典。我当时就和小伙伴吹,怕是不见得,孤证没法做证据,连统计意义都没有。然后汤姆克鲁斯夫妇在佛罗里达感染了,哦豁?查了下当地天气,快三十度了。这算不算夏天?然后澳大利亚就开始了,感情北半球的春天,南半球也是春天?在然后大家就能看到新冠在最大民主国家顶着四十度的天气愉快传播,兼养毒王。
后来又说,病毒毒性是会随着传播降低,传染性增强,最后会变成大号流感,这样很符合进化论,群体免疫也就那时候开始鼓吹的。一开始我也觉似乎很有道理。后来的情况大家看到了,病毒也很内卷。之前那个说法是建立在大量死人的情况下,只有大量死亡个体,才能保证度性大的毒株没法传播,逼迫病毒朝高传染性的方向发展。但是,人类的流动性和聚集性是有史以来任何种群都没有达到过的,这就给病毒相当于极大的培养基,根本没有通过死个体来驱使病毒演化的作用,病毒总是能在宿主挂之前找到下一个或者下十几个新宿主,其变异方向也就没啥方向性。现在来看高毒性高传染性的病株也是指日可待了,基数够大,就是必然。
而这病还有个巨坑,后遗症让人很不舒服,可以随便搜一搜看,嗅觉、味觉、体力、智力、生殖系统的相关论文都有些了,情况很不乐观,只是现在还没空搞大规模的流行病学观察来研究到底有多严重的后遗症,单就目前的情况,到了中症的,体力恢复到得病以前估计是不可能了,光那一大块的纤维化肺,这辈子都不会过得舒坦。
我不是医学相关的学习经历,只是略微爱看点科普。概率论还是学了一点的,虽然新冠致死率确实不高,但是别忘了统计数据从来都是可以多角度理解的。
换句话说,统计数据是可以说谎的。在有医疗条件的情况下,原有的病株确实致死率不高,但是没说后遗症的事儿,也没说医疗体系全面崩溃以后致死率到多少。
统计方法也能改变结果,并发症死亡算不算新冠至死?因为新冠但没来得及进医院就挂了没尸检就烧了的算不算新冠至死?因为得了新冠,神志不清导致意外死亡算不算新冠至死?独居家中已经挂了还没被发现的算不算新冠至死?就算武汉最后应收尽收又全市全面排查,得到一个可以说是当时状态下最准确的死亡率,后来按照全球情况统计的死亡率还是降低了,是医疗的奇迹?是歪果仁命硬?记不记得有的国家新冠病毒是有双休的,也有的国家什么都不做,突然曲线就平缓了不少。
有很多答主过于信任疫苗,希望早点开过门,在我看来其实是很恐怖的,来做个思想实验:
按照现有的公开信息,现有的疫苗对德尔塔大概率可以保命,但是对症状强度控制有限,对传染效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是必须配合有效的防疫手段,这个对比这次南京失手和各国新增病人猛增就可以看出来,没有采取有效的防疫手段,德尔塔的传染效率极高,倒是在疫苗普及的情况下,死亡率没有明显上升。但是很有可能会出现脱靶的变种,如果出现即表示疫苗失效,新闻上没说,估计搞病毒的那伙子人都清楚情况有多糟,只是说出来对防疫没有正面效果。
如果以上推论没问题,以外面的防疫水平,情况已经很不乐观了。全球统计数据没有告诉我们轻、中、重症的比例,但是如果医疗体系崩溃,中症和重症就可以直接划到死亡里。现在没有崩溃,治好的人里有很多人是体力、智力下降、生殖系统受损,到底能不能恢复还不好说,大舌头是真的大舌头。这对全球生产力是很重的打击,生产力要的不外乎体力和智力,现在打击的就是这个。在战术上打败敌人最好的方式不是直接个体消灭,而是让个体受损,再消耗其后勤保障力量。新冠在战术上简直是设计出来的。
要灭亡一个文明,降低其体力和智力,再搞废其后代,是不是很科幻?是不是很大过滤器?
假设我国疫苗普及率达到80%,有答主乐观得很,都估计到90%以上,实际上儿童和基础病的比例就把这事儿给毙了。这种状态下开国门,基本上就是放弃一部分人的做法。以我国的人口基数,医疗体系基本还是废了,而且并不是说打了疫苗没事儿,病毒该传播传播,有医疗条件的情况下,保命,不一定会很重,遇上没打疫苗的,那就是听天由命了,医疗体系崩了,打没打疫苗,轻症转重症也只是一会儿的事情。顺便十四亿的培养基再养个超过三哥的毒王,这酸爽。
就算10%的人是轻、中症,这后遗症也能严重打击生产力,还不算保护力最弱的儿童,特别是婴儿,这是打算放弃下一代?还是说下一代及以后的后代基本劳动能力都比疫情前下一个台阶?就新冠对生殖系统的打击能力(待论文打脸,但是不乐观),搞不好我们再也不用担心人口问题了。再一个,中国是全球大国里国内流动性最强,聚集性最强的国家,逢年过节,飞机高铁,人口密度极高,打了疫苗以后不管不顾,轻症打爆医疗系统到底要多少天?
新冠可不像流感还有个季节性,它就那么默默地无时无刻地传播着,谁也没法保证登上飞机的飞行员其实是无症状感染者,飞着飞着就加重了。操作钢水的工人又热又累,突然一个恍惚,就是一次重大事故。且不说建筑工人,化工厂工人,石油工人,各种重工企业,公交司机出个恍惚也是一大把人命。其他国家因为新冠造成重大事故的概率可比中国低多了,无他,人少,工业也少。至于最大民主国,他现在有几个厂是正常运转的?
以上是我危言耸听?看看现在德塔的潜伏期和假阴性,如果其他国家放弃防疫全部恢复正常生活,发生重大事故只是时间问题。
且不说重工,轻工业人员密集,开放以后有人感染了,停不停工?还是学越南,全封闭工厂?从全国封闭但是可以在国内浪变成浪的继续浪,工人全部按劳改制度干活?或者都不管,继续生产,边咳嗽变干,累得不行就趴下?大家感冒的时候工作效率如何?得了新冠之后干活效率能赶上感冒的时候?还有后遗症和反复感染怎么算?
至于学校,开放之后,学校开不开学?还是全面视频教学?我的小侄女在加拿大已经上了一年多的网课了。如果进学校,一人感染,停不停课?不停,估计高考都没必要了,看看剩几个各个大学挑一下?
还有个更糟糕的事情,美帝整天忙着甩锅,巴不得把中国搞垮,把中国拖到和他们一样的泥潭里。但是,今年中国的进出口是啥样?集装箱已经多少钱一个了?搞海运的都没空来发帖说他们今年有多爽。中国现在是全球最大的工业国,生产了全球30%以上的工业品,今年占比会不会提升还不好说,但是日用品怕是占比还更高,特别是抗疫用品占比,美帝采购的大头啊,很多工业品加了关税都只能靠印纸来自己玩自己,飞来天津打脸是因为脸痒么?
假如中国因为全面开放造成生产力下降,甚至又来一次全面封城,再冷启动,全球有那么一段时间比现在更缺工业品和抗疫用品,会是什么后果?冲在最前面的医疗人员因为没有了后勤保障,再受一次重大打击,人类还有没有能力恢复医疗体系?
人类社会看起来很有韧性,但是现代工业社会不是,苏联老大哥解体,有很大一部分原因不是因为他的高科技不够高,而是基础工业品严重不足,无法满足人民生活需求。这情况如果全球蔓延,而且没有能力重新组织起社会化大生产,是不是该考虑一下回归农业社会?至于农业社会养不活的那部分人自然是要淘汰掉的。
别忘了,在人类忙着内斗的时候,病毒是持续变异的,没有任何证据表明病毒在朝着有利于防疫的方向发展。疫苗也只是在一小段时间里给了曲线一个波谷罢了。
真诚地希望,是我大惊小怪了,中国防疫是过激了,都是体制问题,没人愿意背开国门带来的风险的锅,其实上海那位张医生说得没毛病。
可惜,目前看,新冠一直在打脸从未被征服。
这个问题下面很多人在讨论的问题还是柴米油盐和想要出去浪不方便,如果我上面的推论,哪怕成立50%,似乎大家日子都不好过,如果成真,以后恐怕就没有什么以后了。
我们首先应该庆幸1号带领的决策层在关键时候做出了艰难且正确的决定。
MD,现在大家所在的国家可能是最后的堡垒了,谁知道新冠这鬼东西会变异成什么玩意?确诊了2亿人,是只感染了2亿人么?最终到底会感染多少人?到底会给人类社会留下多严重的后遗症?几个人得后遗症带来的影响可以请护工,数十亿人都有轻重不一的后遗症这是不是得请外星人来当护工?
这可是为当今人类社会量身定制的病毒。
高传染性适应全球化的人类社会。
低死亡率麻痹大部分人。
高变异性让特效药和疫苗研发极为困难,但又给了人类一点希望,让防疫放松,转头立马一个巴掌来个变异,让前期努力都白费。
这货懂心理学啊,第一次封城是可以的,大家忍一忍,第二次?第三次?除了中国和朝鲜,其他国家都在经受新冠的PUA啊!这货就像班主任一样通人性。
即使外面最终“控制”了疫情,按现在的苗头,三分之一的人有后遗症算不算是高估?到底带来多大的生产力损失?后遗症,反复感染,大部分人持续轻症,还怎么为资本主义社会舔砖加瓦?按所谓共存的说法,不就是躺平碰运气么,新冠持续传,只要我命硬,新冠是小病。
工业体系打爆了,娃也没法像以前一样生,连啪啪啪都要分三段,不然喘不上气,这算不算一个共存的选项?
不过,按人类现有的团结程度,控制疫情?和病毒共存?也配?彻底结束是别指望了,苟延残喘搞不好才是结局。
如果不是中国在努力为全球提供后勤保障,没有后勤还打个毛的仗,这不就是大过滤器么?
当时听十八大报告,人类命运共同体提出来的时候我都跳起来跑电视机前面去看,这词以往只是出现在科幻小说里才显得合情合理,出现在中央台,十八大报告???
现在算是看懂了,除了党和政府,其他国家还真没把以后当回事儿,本国人民都不算事儿,人类?另外那些两脚羊也算人?反正又没啥执政目标,负责任?我连目标都没有朝哪个方向负责任?先鞠躬,或者甩锅就好,下届就换人,捞够了就挺好,下来了写写书,到处演讲一下,哪里不是岁月静好?问责机制?选出来的是民意,民意怎么问责?连个纽约市长都没法撤,等走完流程都下届了。
定体问,天天鼓吹程序正义的合理性,这几年够清楚了吧,没有结果正义来评价的程序正义不就是甩锅机器?
科学界的小喇叭叫得再响,科学界能决策?能执行?看看福奇老兄被国会质问的视频,很魔幻现实主义。
当我们说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候,他们说我们又是主义又是生意,但是仔细看最近几年,甚至不用几年,最近几个月,环境恶化速度很快,今年没救下来的火算不算碳排放?科威特烧了那么多轮胎算不算生态灾难?就今年这大水,哪的下水道都不好使。没报道的还有多少?海里到底丢了多少废口罩?生态崩溃的点可能还有几年,新冠一脚油门就下去了。
真诚地希望,我想多了,以上都是胡言乱语,危言耸听,散播谣言。看的新闻都是假新闻,这病根本没啥问题,不是大事儿,全球变暖只是暂时的,我是受了信息管制的蒙蔽。我儿子的未来是美好的。
阿弥陀佛,愿真主保佑大家,阿门。
来了来了来了,贩卖焦虑的来了
研究证明美国东部大量白尾鹿已感染新冠病毒,野生动物感染新冠病毒对疫情防控会产生影响么? - 拍照如屎党党魁的回答 - 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77163612/answer/2043717869
得了德尔塔之后,有可能再得拉姆达吗? - 拍照如屎党党魁的回答 - 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77908420/answer/2050291595
唉,我的老伙计们,其实这就是牢骚和吐槽罢了,是一个秃如其来的中年胖子对上有老下有小的一点担忧,是对鼓吹盲目开门盲目乐观的一点无力反驳罢了。任何一个决策者或专家哪怕瞟一眼这个回答,我一定要拉他坐下来好好聊聊火箭烧无烟煤的基本原理。但我提到的大家多少都看到过相关新闻吧,不过是借用了阴毛论的叙述方式嘛。
评论里有的小伙伴被我搞得致郁了,其实都怪我言之无物,怪力乱神。相反,我觉得只要兔子还是最大工业国,只要供应链还在努力运转,新冠这点传染病要成为大过滤器还欠些火候,目前人类还没经历过在人口爆炸的情况下突然大规模缺少基础工业品的情况,不过看美帝的CPI我们似乎可以有点小小的期待。
老伙计们,四个自信啊,我们可是身在唯一一个五千年没下牌桌,人口最多,拥有最全工业门类的最大工业国里啊,经过疫情以后,军政民的凝聚力冠绝全球,美帝的科技封锁也只是暂时镇痛,贸易战打到现在,他们印钞机维修师傅都忙不过来,副国务卿亲自过来打完左脸打右脸,回去都没吱声,洋大人以前那受过这气啊。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这世界上没有比中国更适合作为最后的堡垒了,要人口有人口,要工业有工业,要目标有目标(请回忆教员相片两侧挂的标语),要动员能动员,所以,坚固的堡垒都是怎么被破坏的?
上海的张医生采访视频完整看一遍就会发现不少所谓理中客所谈的开门全是扯淡,为社会主义做贡献的能力没有,断章取义的水平倒是一流。
经过点科学思维训练的人最怕和没练过的讲话,后者只想挺自己最想听或最不想听的那部分,然后盲信或者抬杠,前者话里的前置条件全当噪音。
全国14亿人,有的小伙伴总觉得正反俩巴掌就能描述所有事物的对错。我们的老祖宗谈阴阳还得靠八卦来标定一下阴阳的浓度,但自从发明了二极管??
看中央现在的决策方向,短期内是不要想着完全开门了。现在除了旅游禁止入境,其他必要的交流只是需要入境隔离罢了,为什么被很多人说成是闭关锁国?现在的大问题不是应该在保证现有防疫成果的前提下,优化防疫措施,改变产业结构,提升防疫科技水平么?为什么有的小伙伴会觉得用制造业打造的高含金量GDP和注水猪肉一样的GDP去比较经济成果是有意义的?可能是有人在打算盘吧,何况统计数字又不会跳起来打我的膝盖。
全球各个领导人齐声喊:“我们要不惜一切代价抗击疫情!”的时候,“代价”的意思可是各不相同的啊。当然,为了怕吃瓜群众们反应过来,大部分领导人是不喊的。
假如大过滤器猜想里其他能被现有科技抵御的假设发生了,大家觉得一下哪个国家能带领世界人民度过难关?
1号选手:旧秩序的守护者、中东搅屎棍、世界货币本币、犹太资本的大喇叭、前航母骑脸爱好者、科技领跑选手、五大洋不完全统治者、人命计价POS机、缺油的多民族大熔炉、自由主义者和突突自由主义者的天堂、北美奴隶主种族灭绝反人类匪帮、计划赶不上变化的航天强国、疲惫的战争机器、世界“文明”的灯塔
2号选手:新秩序的挑战者、中东贸易小伙伴、旧世界货币的掘墓人、最大工业品生产国、军舰量产爱好者、贪婪的科技小能手、南海小霸王、人口波动的文明长跑王者、祖上一直阔的旧天朝上国、无神论者的天堂、总能完成计划的航天大国,时刻准备着的战争机器、东方的太阳
人生的奇妙之处就在于,你永远不知道自己正处在什么样的历史进程里。
今年在读欧洲史,想了想,要身体健康,还是管住嘴巴比较好。
看到有的答案以感冒类比,我就以感冒为例。
评估新冠这种高传染性的传染病,只看重症率(也就是国外住院的人,在国外这批人才会冲击医疗)和死亡率是不够的。
如果大半个团队的人都重感冒了,这个团队真的能正常运行而不受影响吗?
这时候你想请假,老板来一句:“不就是感冒吗?”
请问老板是敢说真话的良心,还是资本家的黑心?
假设我们真的把重症率和死亡率打下来了,而不管其他的,是不够的。
新冠哪怕不住院,让你体验一把重感冒是绰绰有余的,而且传染性强,直接让大半个团队都体验一把重感冒也不是不可能。
此时老板来说:“不就是新冠吗?重症率和死亡率都这么低了,怕什么?”
请问老板是敢说真话的良心,还是资本家的黑心?
要知道,新冠的病程可比感冒要长。
如果请假,请问团队/公司能玩得转吗?
在国内,并不是只有重症才能冲击医疗的。
这也是只谈重症不够的原因。
有人觉得死亡率降低了,就可以不当一回事了。但是感冒死亡率这么低(甚至很多人都不知道感冒也有可能死人),真严重了,还是会当一回事的。
哪天真的感染了后接近于无症状的轻症,或者直接无症状。
此时已经达到了传染病根除的第二等级“消除疾病”,那该传染病也就是可以比较轻松应对了。
或者用药/疫苗等,大大缩短了病程和或降低了感染率。
具体可以见想法
确切的说法,应该叫长期症状
希望平台上的一些创作者们,真的能客观看待这个问题:
一是不要否认新冠感染后长期症状的存在;
二是不要把存在长期症状就直接等同于生活废了,或者等同于人彻底完了。
这一次,新冠病毒很可能会像流感病毒一样,成为人类社会的常态。
直至今日,连中国这样强力应对疫情,坚持动态清零策略的大国,都已出现一些捉襟见肘的态势。国内现有确诊病例实际上已经达到2548例(截至22年3月11日),从图1可以看出,这一曲线很可能尚未达到最高点。
近期全国各地疫情频发,是之前一年多以来并未有过的态势,虽然不一定会因此失控,然而疫情的棘手已然可见一斑,最新奥密克戎毒株的传染力强是重要原因。除此之外,长久防控导致人们心理疲劳,防控工作人员长期得不到休息,民众的警惕心也在长久抗疫的过程中逐渐消磨,是这轮疫情连绵不绝的起因之一。
鉴于新冠病毒在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光靠我国是绝没办法将其完全消灭的,因此,时至今日,我们与其问疫情何时彻底终结,不如说在何种情况下,国内的疫情防控才能在较大程度上放开管控?这已经是我国不得不面对的重要抉择。
在何种情况下,国内的疫情防控才能在较大程度上放开管控?
根据最近的报道,到2022年1月,国内的疫苗接种率达86%,加强针接种率高达23.5%[1]。这一覆盖率已经达到很高水平,作为一个14亿人口大国,做到这点殊为不易,我们却确确实实地做到了。后续疫苗接种的增长点将主要体现在加强针的接种方面,总得来说,国内疫苗接种的状况实际上已经达到很高水平,这一点将不会成为解除管控的限制。
2. 病毒致害性(依然偏高,需要等待进一步突变,死亡率进一步降低)
在这里我简单引用近期香港疫情的相关数据进行计算(截至22年3月11日),从下图就可以看到,目前为止香港累计确诊246135,而其死亡数则是3150,计算可得死亡率1.28%。要知道香港疫情数据是今年2-3月开始大幅飙升,可以视为目前疫情状况的真实反映。而在新冠病毒主导毒株已经变为致病性较弱的奥密克戎的情况下,香港地区的病毒致死率依然有1%以上。
现在很多说法认为新冠病毒已经和流感类似,那么流感死亡率是多少呢?
根据目前的研究结论[2],从图5可以看到,对于65岁以下人群,流感死亡普遍在0.01%以下;对于65岁以上人群而言,其死亡率则在0.1%的水平。不难看出,这一数据远低于目前疫情的死亡率。
有关流感致死率的问题,也可以参考这一知乎回答。
总得来说,我们从香港这轮疫情,可以得到一些重要信息:虽然普遍认为最新的奥密克戎毒株已经突变到致病性较弱的水平,但这轮疫情在香港导致的死亡率依然在1%以上。放到中国大陆,这一数据到底会更高还是更低,我们很难做出预测,但我认为如果现在全面放开,那么病毒在国内的致死率终究会处在这一数量级。
3. 医疗资源占有率(目前国内放开管制最大的障碍)
之前有很多网友在讨论中也提到,实际上在韩国等国家,新冠病毒奥密克戎毒株的致死率已经降低到较低水平如0.2%。
Omicron 75% less likely to cause death than Delta COVID-19 variant: South Korean data[3]
A study by the Korea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Agency (KDCA) of some 67,200 infections confirmed since December showed the Omicron variant’s severity and death rates averaged 0.38% and 0.18%, respectively, compared with 1.4% and 0.7% for the Delta cases
不难想象,这一数据实际上也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韩国这一发达国家的医疗资源。
根据柳叶刀杂志发表的一个进行于2016年的统计[4],研究者根据32个维度为每个国家医疗水平打分,其中中国得分78,排在48位,而韩国则是90分,排在25位。
这一差距尚不算非常巨大,但考虑到中国巨大的城乡差距以及人口基数,实际上我们与大部分发达国家的人均医疗资源占有率相差甚远。
在公立医院天天人山人海的中国,试想一下若是因为疫情被另外挤占掉哪怕1/3的医疗资源,国内的医疗系统又将何以为继?我也是因此认为,对我国而言,医疗资源的问题将是放开管控最大的制约因素。
总得来说,对我国而言,目前完全放开管制尚是一个需要付出巨大代价的选择。尚存相当致害性的新冠病毒是其一,相对缺乏的医疗资源更是当前的无奈现实。
在艰难的环境中继续咬牙坚持,时间就将是我们最大的助力。一方面病毒会继续突变,致害性的逐步减弱也是大势所趋;另一方面国内也能够因时而变,不断为后续打开国门做好更进一步的准备。
一部分评论对我直接引用香港迄今的总体死亡、确诊提出了疑问。我们可以看看下面的图。截止到2022年2月10日,香港累计确诊为16079,累计死亡数目为216,计算可得近期疫情之前的整体死亡率为1.34%。而到了3月11日,累计确诊246135,而其死亡数则是3150,计算可得死亡率1.28%。并无多少差异。
能怎么办呢?
防疫是好事,党的政策我们也支持。我们都是老老实实的百姓,土生土长的中国人。
可是防疫政策一天天严苛,变成了管你怎么死的,反正不能是新冠死。
可是日子过不下去了,各种生活必需品价格都在涨,店开不了,工打不了,外地不让去。谁来帮助我们这些百姓呢?
真诚的反问一下,流感结束了吗?
你什么时候英文数学计算机学好了,
什么时候你的疫情就可以结束。
而且要在你结婚生孩子之前学好。
今天劝学再多一点,不学英文,学日、法、德等小语种也不错,西班牙语差了点……
——温酒《劝学》
或许未来在谈论新冠变种时,我们不应简单问,它们的传染性是否变强,或是它们是否能发生免疫逃逸。
我们应当关心,新的新冠变种是否让疫苗失效了。
我们知道麻疹病毒在发生突变,脊髓灰质炎病毒在发生突变,乙肝病毒也在发生突变。它们会在没有接种疫苗的地区引起局部爆发,但疫苗对它们依旧管用。新冠病毒与新冠疫苗的关系,也是如此。
当德尔塔毒株在全球不断造成感染,当新兴的拉姆达毒株引来新一波的关注,生活在新冠疫情阴影下的人们不禁会问,这何时是个头?病毒还会无休止地突变下去吗?
日前,《纽约客》杂志发表了一篇深度文章,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显然,德尔塔和拉姆达毒株,才刚刚掀开新冠变种的序幕。
1988年,31岁的生物学家理查德·伦斯基(Richard Lenski)在加州做了一项著名的实验。他将常见的大肠杆菌分装到12个不同的三角瓶里,每个三角瓶里都装有同样的培养液,都放置在37度的温度下进行培养。
每天,理查德都从三角瓶里提取一些经过复制的细菌,放到新的三角瓶里。另外,他也会不断储存细菌样本,用于后续研究。他的目标是理解进化的机制——为了提高自身的属性,微生物的进化能有多快?又会多有效?
每天,三角瓶里的大肠杆菌都会产生六代全新的大肠杆菌。如果一清早的大肠杆菌还是刚出生的婴儿,那么在一天结束时,它们已经成为了曾曾曾祖辈。理查德和他的团队一做就是三十三年,收获了七万多代不同的大肠杆菌。与最初放入三角瓶的大肠杆菌相比,最新生成的大肠杆菌复制速度要快上70%。但即便不同的大肠杆菌群体学会使用不同的生物学通路来提升自己的属性,在七万代后,它们看似达到了极限,大部分新生成的大肠杆菌群体之间,复制速度只差几个百分点,非常接近。
理查德因为这项研究获得了“麦克阿瑟天才奖”,他的发现也彻底改变了人们对微生物突变能力的认知。《纽约客》的这篇文章提到,该研究的三个重要发现,对于今日的我们也依旧是重要启示。
首先,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突变产生的效益会逐渐减少——大部分会给细菌带来生存优势的突变,早早就发生了。
其次,细菌永远不会停下进化的脚步。即便是在七万代后,它们也依旧在发生突变,让自己变得更加完美。尽管,这一进化的速度已经大幅放缓。“我曾想过它们会停止进化,”理查德说道,“但看起来,对自身的修补存在无限种可能。如果真的有进化的极限的话,在实验周期里,我们是不可能看到的。即便是在地质学上的时间尺度,我们可能也看不到。”
理查德接着说出了第三个重要发现。2003年,他来到实验室,发现一个三角瓶里的培养液已变得非常浑浊,这表明细菌出现了爆发式的增长。而通常情况下,细菌绝不应该长得那么快。
研究发现这批大肠杆菌进化出了一种特殊的能力。普通的大肠杆菌只能消化葡萄糖,而它们学会了怎么把柠檬酸盐当作额外的能量来源。这种突变极为罕见,在整个三十多年的研究期间,从来没有另一种大肠杆菌能重复这种突变。
“为什么这样罕见的突变可以发生,而再也没有重现?”理查德说道,“一种可能性是这种突变本身很罕见,仅在整个实验周期里出现一次。但另一种可能是,也许大肠杆菌先需要一系列其它变化,建立一个特殊的遗传背景,然后一个普通的突变就能带来全新的功能。”理查德认为他观察到的可能是两者的结合,大肠杆菌先需要积累特定的突变,再出现一个罕见而关键的新突变,让整个种群的能力产生飞跃。
而新冠病毒在能感染人类的那一刻起,就已经完成了一次飞跃。自此后,它们又积累了不少新的突变,有的能增强传播力,有的能产生免疫逃逸。这并不奇怪。历史上几乎所有的传染性疾病,如麻疹、肺结核、流感,都曾经历过类似的时刻。区别仅仅在于,目前新冠病毒得到了全世界的更多关注而已。
与理查德的实验不同,新冠病毒培养的条件不是在三角瓶中,而是在数千万,乃至数亿的人类体内。它们在未来的数月,数年,乃至数十年里,还将不断发生突变。考虑到不少人已经接种了疫苗,给新冠病毒带来了额外的选择压力,人们担心新冠病毒会迎来第二次飞跃,让疫苗失效。而对于世界上还没接种疫苗的人,他们也需要担心病毒会不会变得更具传染性,更为致命。
阿尔法变种、贝塔变种、伽马变种、德尔塔变种……每隔一段时间,新冠病毒就会积累出关键的突变,产生新的变种。新冠病毒的进化极限在哪里?它们未来又会出现哪些变化?
罗伯托·博里奥尼(Roberto Burioni)是意大利最知名的病毒学家之一。他曾设想过新冠病毒的终极版本——这种突变株具有最大化的传播力,在全球占据统治地位,而其它变种在它面前不值一提,仅在局部地区存在有限的影响力。
这种具有统治性的新冠变种,存在三种不同的可能性。第一种可能性对我们而言最为乐观——病毒再怎么进化,也无法让疫苗彻底失效。事实上,类似麻疹、脊髓灰质炎、天花等病毒,就从未能逃离疫苗的五指山。而且即便是目前造成大流行的德尔塔变种,疫苗对其依旧具有一定的保护力。
第二种可能性里,新冠变种会对疫苗带来的免疫力产生“部分逃逸”。但这种免疫逃逸需要病毒付出一定的代价。比如贝塔与伽马变种病毒,都具有一定程度的免疫逃逸,但它们的传播力都不如阿尔法或是德尔塔变种。
在上世纪九十年代,HIV病毒曾面临着相同的命运。当时,一种叫做M184V的突变使其对抗病毒药物拉米夫定(lamivudine)产生了耐受性。表面上看,这是抗艾战场上的一项倒退。然而医生们却发现,带有M184V突变的感染者,体内的病毒载量更低,表明这一突变“杀敌一千,自损八百”,自身的复制效率也有所降低。
因此在耐药病毒株出现后,患者们依旧会服用拉米夫定。在某种意义上,人们选择了M184V变种,以降低病毒的复制率。
罗伯托预言的第三种场景最令人担心。这种场景里,病毒积累的突变最终突破了免疫屏障,且自身的传染性或毒性没有受到明显影响。当然,这意味着新冠病毒还需要经历一次进化飞跃。
一些科学家们认为,如果又要保持免疫逃逸功能,又要维持传染力,新冠病毒会受到生物学上的诸多限制。比如为了降低中和抗体的结合能力,新冠病毒的刺突蛋白结构会发生改变,而这可能会影响病毒结合人类细胞受体的能力。
“这当然会有限制,” 加州斯克里普斯研究所的传染病专家Kristian Andersen博士说道,“但我们不知道具体的限制在哪里。根本性的问题在于,病毒对这些突变的耐受性有多高。如果刺突蛋白出现了大量突变,这些刺突蛋白是否还能行使功能,协助病毒进入细胞?”
从某些角度看,结论或许并不乐观。冠状病毒是多面手,能结合许多不同动物的ACE-2受体。如果拿锁和钥匙来作比,冠状病毒有很多把可以开锁的钥匙。
一项近期的研究支持了这些担忧。为了了解刺突蛋白的突变会如何影响其与ACE-2受体的结合能力,一支团队对刺突蛋白的受体结合域的每一个氨基酸进行了突变,观察其对刺突蛋白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新冠病毒的刺突蛋白上,有大把可以耐受的位点,使其出现免疫逃逸的同时,维持对细胞的入侵能力。
但未来或许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悲观。人类的免疫系统相当复杂,并在数千年来成功抵御过无数微生物的入侵。也正如学术经纬先前报道,免疫系统对于先前遇到的病原体,可以做出极为有效的反应。
2009年,当H1N1流感大流行时,研究人员们观察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相比老年人,它对年轻人的危害好像更大。全球范围内,每五名因为H1N1去世的感染者中,就有四名的年龄在65周岁以下。相比之下,通常的流感死亡病例中,70%到90%都是老年人。
一个观点认为,这些在H1N1流感中不大受影响的老年人,在几十年前可能曾遇到过类似的病毒株,这给他们的免疫系统提前上了一课。在遇到H1N1时,免疫系统还记得几十年前的战斗经验,提前做好了准备。
不管新冠病毒如何发生突变,它们总还是新冠病毒。而目前的研究发现,无论是曾感染新冠的个体,还是接种疫苗的个体,体内的抗体都能对多种冠状病毒产生抵抗力,这甚至包括了2003年出现的SARS冠状病毒。
“这两种病毒在进化上的距离很远,”进化生物学家Tyler Starr博士说道,“同一种病毒能结合新冠病毒和SARS病毒,能给我们带来一定的信心。” Starr博士想说的是,如果连不那么相像的SARS病毒都能抑制,更何况是长相非常接近的新冠变种呢?
事实上,我们的身体在疫苗接种后,产生的是多克隆抗体。它不是一种,而是一大群不同的抗体。当其中一些抗体在新冠变种面前失效,我们总可以期望另外一些抗体能够发挥功效。想要彻底对免疫系统发生逃逸,是一件不大可能发生的事情。
而且,中和抗体并不是抵抗力的全部。一些科学家指出,目前许多研究都提到中和抗体,只是因为任何一间实验室都能做相关的实验。在疫苗的作用下,我们的身体还会产生记忆B细胞,记住先前遇到过的病原体,在再次遇见时会做出快速反应。而T细胞则会追踪和清除那些被感染的细胞——即便新冠变种会发生免疫逃逸,感染细胞,这些感染的细胞也很难逃脱T细胞的清理。在这一点上,新冠病毒再怎么突变,也几乎无济于事。
这也就是为何接种疫苗的人可能会感染新冠病毒,但他们出现重症或死亡的概率很低。Starr博士提到,随着时间推移,感染最终只会造成轻症,或是无症状。尽管他不清楚这会需要多久。
再次回到罗伯托的三个预言:第一个场景里,病毒无法真正产生有意义的免疫逃逸;第二个场景里,病毒虽能免疫逃逸,但却要损失一定的传染性和毒性;最后一个场景中,病毒能让疫苗失效,且自身毒性和传染性几乎不受影响,让全球抗疫陷入倒退。
与理查德的实验不同,疫苗是三角瓶与新冠疫情之间的根本性区别。在理查德的三角瓶里,条件是一成不变的。但在真实世界中,我们正用尽全力来改变疫情。而疫苗在全球的生产与分配的不均,则让问题变得相当复杂——时至今日,世界上只有约四分之一的人口完整接种了疫苗。
因此,未来新冠变种究竟会造成怎样的影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身在何时,又身处何地。对于已经接种了疫苗的个体,所需担心的或许是变种的免疫逃逸能力。但要知道,世界上还有数十亿人没有接种过疫苗,他们更需要担心传染性增强的问题。可以想象,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里,全世界的不同地区,会有不同的新冠变种,代表着不同的预言场景。
此外,我们还必须考虑免疫力能持续多久。针对新冠病毒,免疫力能持续五年以上吗?对于爆发只有一年多的全新病毒,没有人知道答案。我们只知道感染SARS病毒的一些个体,在近20年后,体内的T细胞还能识别SARS病毒。
在对抗新冠疫情上,我们需要做的就是维持疫苗的效力。在理查德的三角瓶里,大肠杆菌在足够长的时间里出现了进化飞跃。在新冠病毒上,相信我们不会给它这样的机会。
参考资料: [1] How Will the Coronavirus Evolve? Retrieved August 12, 2021, from https://www.newyorker.com/science/annals-of-medicine/how-will-the-coronavirus-evolve
▎药明康德内容团队编辑
▎编译来源:《纽约客》
注:本文旨在介绍医药健康研究进展,不是治疗方案推荐。如需获得治疗方案指导,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欢迎个人转发至朋友圈,谢绝媒体或机构未经授权以任何形式转载至其他平台。
⤵️喜欢我们的内容,欢迎关注@药明康德!或者点赞、评论、分享给其他读者吧!
等到世界各国死上一批人全民免疫的时候。
等到中国以极高的经济代价让全体国民打上几轮疫苗全民免疫的时候。
相比来说世界绝大部分国家或不具备强大的经济实力,或如美国具备强大经济实力,但不愿意花高额代价,而是使用优胜劣汰牺牲一批穷人、老人的生命权利,全民免疫的时候,只有中国在不惜一切代价,以高昂的经济代价挽救了尽多人的生命,这形成了鲜明对比。
知乎上大部分人都在关心美国的疫情如何,其实看看俄罗斯,疫情可比美国还要严重。
2021.10.31的俄罗斯疫情,一天增加了四万多感染者。
莫斯科,世界上染疫最严重的城市,180多万感染者,比美国疫情最严重的城市染疫人数还多:
没必要总管美国疫情怎么样,美国距中国十万八千里,又没有陆地接壤,疫情再严重对中国影响也有限,俄罗斯可是与中国有着极长的陆地接壤,俄罗斯疫情严重失控可是会对中国有直接影响的。
在大部分媒体关注美籍华裔在疫情中如何的时候,大家可不可以关心一下在俄罗斯的中国公民。
在俄罗斯的十几万中国公民可没多少入籍的,商人们赚了钱都会汇回国内,大量中企驻外员工为了祖国的商业开疆拓土,阿里、华为、小米、字节、中铁建、中石化、国航、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三一重工、徐工等等企业员工都为了国家与中国企业利益奋战在疫情第一线,学生学成后大部分也会回国报效祖国,这些人比那些美籍华人更值得大家关心。
疫情期间为数不多几个给国家添乱的旅俄华人也代表不了全部15万在俄中国公民。
2021.11.01 于莫斯科
我们对covid19了解还不充分,难说什么时候会消失。
有几种可能性:
1、病毒在不断变异中,致死率降低到流感水平,问题解决。
2、病毒在不断变异中,突破疫苗防护,造成反复,各国加强疫苗管理和锁定,协调行动,病毒失去传播能力,病毒消失。
目前,这两种可能性都需要时间来发展。目前英美各国已经全面解除锁定,后果还没体现出来,需要观察。
目前英国的新增病例是2万,死亡是一百左右。新增/死亡比例是0.5%,比流感死亡率高5倍。
美国也是0.5%,这些都是打了疫苗的。
没有打疫苗的印度,死亡率1%+
总体来说形势没有非常糟糕,正在向好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