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技术的进步以及化肥等的使用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中国的经济发展了,中国可以通过进口来改变国内的粮食生产结构。
放到几十年前,中国的农业基本上可以说是自给自足的,从主粮到水果再到各种肉类,都必须靠自己解决。这样一来,中国的耕地就必须留出大量的面积用以种植除主粮之外的东西。
那么,当时中国靠进口来解决问题行不行呢?答案是不行,因为当时的中国实在是太穷了。
我之前举过一个直观的例子,2000年的时候中国的人均GDP是900多美元,而当时国际市场上一吨小麦近200美元,中国人辛苦一年也只能从国际市场换来5吨小麦,更不用说从国际市场进口小麦比中国自己种植小麦的价格还要高很多。但后来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的农业成本不断升高,现在很多农产品的进口价格已经变得比本土生产价格还要便宜。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的政策就是确保主粮安全,划定耕地红线,其它的则可以逐步用进口来替代。这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大豆。在中美没有贸易战之前的2016年,中国的大豆产量是1600万吨,然而早在1990年代,我国的大豆产量就已经达到了这个数字。与此同时,我国的粮食产量却从上世纪90年代的4亿多吨上涨到了如今的6亿多吨。
如果以中国大豆亩产250斤计算,那么中国在2020年进口的1亿吨大豆,相当于节省了2000亿/250,也就是8亿亩耕地——而中国的耕地红线是18亿亩。此外,中国在2020年还进口了千万吨玉米、千万吨肉类等各类农产品。现在中国人日常的食物里,除粮食外其实已经有很大一部分都是来自国外的了。
中国现在疯狂地增加主粮产量,核心就是粮食安全。而在经济发展的情况下,进口可以解决很大一部分非主粮的消费需求。再加上化肥和各种新技术的应用,粮食产量增加也就是自然而然地事情了。
种、肥、农机、进出口,都有人说了,说得很全面,很合我意,我就说下别人说不到的部分。
治水
就是水利设施建设
治黄治淮治长,收拾黄泛区,疏通大运河,开凿红旗渠之类的事,我家离得远,具体情况也不熟,也只能说说我身边的情况了。
我家在西南山区,住在一个很大的狭长山谷盆地里,类似的山谷盆地我们叫坝子,就算是现在,从坝头开车到坝尾,都需要四个小时。
但是这个地理条件在过去并不好,坝子在一条大江的下游,每年都发大水,解放前,三年两涝一绝收,村庄和老县城都是依山而建,再不行都得坐落在一个大的丘陵上面,不然绝对被水冲。水大的时候在山上望整个坝子,就是一片浑浊的大湖,三月不退的水都是常事。
和大水一起来的是泥石流和山体垮塌,垮塌的山石和泥土阻塞河道,助长水势,滔天的浊浪又加剧了对山体的冲刷,带来了更多的山体垮塌和泥石流。泥助水势,水借泥威,解放前的坝子里面没法住人,人只能往山上走,强势的民族住山头,弱势的民族住山脚,最弱势的民族住山腰,就为了躲水和泥。
后来解放了,剿匪结束后,党和政府首先就着手治泥,水泥等关键建材运不进来,先修一条盘山公路走汽车。没有工程机械,就家家出徭役。水泥不够用,各族群众人背肩扛建起水泥厂和配套的水电站。工程关键的几年周边县市的基建项目都要停工,派出数万的民夫支援。用这种人定胜天的意志和少量现代工业技术的支援,硬是在70年代中期把这条没法用的大江治成了类似尼罗河的状态,发大水时已经不会出现连续三月不退的情况了,大水都是随着季风来,跟着雨季走。虽然不能保证坝区水田旱涝保收,但是每年一季粮已经能保障了,全县总算实现了每年的粮食自主供应,徭役也轻了很多,主要是农闲时的清淤和疏通几条泥石流易发的山沟。治水徭役一直持续到90年代末,我从小学五年级开始,每年扛锄头出义务工修农田水利,一直到高三上学期。
接下来是70年代末和80年代的治水,用上了钢。当时全县也就县委县政府办公大院出于防土匪考虑是砖木结构,家属院依然全是土坯房。但是运来的钢筋,全部用来修江堤,土石江堤升级成了钢筋石笼坝,大堤从三年一决口升级成了十年一决口,现在逐步全面升级成钢筋混凝土江堤。坝子更是成了数万倾的良田,成了名副其实的商品粮基地县。
没有一个稳固的中央政权,这个政权没有一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心,只靠我们县自己,根本没法治好水,修建如此规模的水利工程。至于规模更为宏大的江淮黄治理,没有党中央的领导,无法想象。
几十年前,大约是六十年代的样子,每个村都有一个大队,大队下面再分为若干小队。
这些小队是按照村民土地区域划分的。
按照集体用地的规定,村集体的大队率领各小队参与国家建设项目,诸如堤坝、水库。上级发来用工需求,大队召集各小队队长下派任务,村民前往参与建设。
由于不是在村集体用地上工作,通常参与国家建设项目的村民是没有工分的。
而挣工分就要去田野进行劳动,或者执行大队委派的任务,比如养驴、喂猪、洗马、除粪之类的。
换言之,村子里所有的事情,大队是可以一锤定音的。
了解了这个前提,就能了解我们这边为啥粮食少了。
其实也很简单:每年只种一个季度。
小麦、花生、玉米轮番种植,但每年只能种一个季度。
拿小麦来说,夏天收割小麦后,田野里是不允许种粮食的,必须等待来年开春种玉米或者花生或者其他什么食物(一般是红薯之类的)。
那么农民们干嘛呢?去地里把麦茬、玉米秸秆、杂草之类的清扫干净。
比如小麦收割后,众人经过一个多月的时间把小麦脱粒、晒干、收仓后,就去田间地头住着吧,——把麦茬从干燥的土里拔出来。
从祖母的回忆里来看,那些年田野里光秃秃的特别干净。村民就问大队,为啥每年不种植两季粮食呢?
队长回答说,人都知道休息,种粮的地就不知道了吗?累到了怎么生产粮食?
其实,就是没有化肥、农药,灌溉也不方便。
化肥、农药的问题,是整个国家缺少必要的厂房、技术、产业链问题,也就是生产力的问题,在当年无解。
灌溉问题也相当严重,一开始是人力,就是一桶水一桶水手提肩背,艰苦程度可以想象;后来就是大队从上级手里得到了一台柴油机,成为了我们村富裕的象征。
使用方法就是打一口井,水泵下潜(十几米的水井就行,当年河北的地下水位非常的浅),再把柴油机抬到井边,用一条搭配的皮带连接好,摇把儿开机,水就源源不断的出来了。
不过,那都是七十年代的事情了,属于父辈们的记忆。
总结:当年的中国穷困,还没有工业化的能力,各种产业链尚未完备,粮食需要的各种产品都没法实现自我生产,导致粮食产量不高。
祖母说,她印象最深的是,某年有几块地每亩打了六百斤粮食,大队派人把这几块地就给保护了起来,指定几个人老实又肯下苦的人去打理,我祖父就是其中之一。
这个问题,我手上倒是找到了一篇文章,感觉蛮不错的,因而特地转载过来。简单来说,我朝前三十年之所以让人感觉吃不饱饭,主要是因为李德胜时代的生活保障足够好,导致人口增长快,将粮食产量的增长淹没,使得粮食产量虽然在增长,但终究难以让群众满意。现在把原文放出来,,供诸君阅读。
整理者:老老狐狸 原载于 @乌有之乡 转载请获 @乌有之乡 的同志们同意。
吃饱喝足的夜晚,正好整理1949至2013年的粮食生产数据,是为记!
愿老祖宗保佑吃饱了饭的后辈,老祖宗同样保佑吃喝讲究的后辈。
——整理者言
1949年,中国全年粮食产量1.13亿吨,仅及1936年(1.5亿吨,建国前最高产量)的75%,人均粮食产量208kg,扣掉种子、饲料等,人均原粮不及1天1斤,这一年,中国人的预期寿命是35岁。
49到52年,是国民经济恢复期,农村进行了土改并开始组建互助组,粮食生产快速恢复。
52年的各主要工农业指标都超过了建国前最高水平,粮食总产量达到1.64亿吨,是36年的109%,人均粮食产量达到285kg。
三年间,粮食总产量年均增长13.14%,人均粮食产量年均增长10.94%。
1953年是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第一年。这一年,中国进入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农村开始推行合作化,农民拿出土地组建起初级合作社、高级社,到了56年,合作化基本完成。
58年开始了狂飙突进的公社化运动,仅半年时间,全国绝大多数合作社都变成了“人民公社”。
56年粮食产量1.93亿吨,人均粮食产量307kg,这是第一次突破300kg大关,基本达到了热量安全线。
57、58年,粮食总产量小幅增长,58年达到1.98亿吨,但同期人口增长更快,58年人均粮食产量回落到300kg以下,为299.5kg。
六年间,粮食总产量年均增长3.17%,人均粮食产量年均增长0.82%。
1958年,留在国人记忆里的是“大跃进”、“大炼钢铁”、“放卫星”等,这一年粮食虽然有所增长,但不到2亿吨被吹到3.5亿吨,错误的数据带来错误的决策,加上收粮不及时带来的损失,为接下来的三年困难埋下伏笔。
1959~1961年,是极为困难的三年,粮食产量连续大幅下降,61年,粮食总产量1.37亿吨,低于51年水平,人均粮食产207kg,更是回落到解放前。
三年间,总产量年均减产11.61%,人均产量年均减少11.54%。
这三年,怎一个饿字了得!
面对持续三年的巨大困难,chen云向中央建议实行“包产到户”,他估计,不包产,恢复期至少要8年,包产的话,只需一半时间,4、5年就够了。
李德胜的判断要乐观一些,他认为,62年上半年已有开始恢复的迹象。
全国人民齐心协力,62到65年,工农业生产得到快速恢复,65粮食总产量达到1.95亿吨,与58年基本相当,人均粮食产量回升到268kg。
四年间,粮食总产量年均增长9.26%,人均粮食产量年均增长6.25%。
1966到1978年,稳定实行人民公社体制,13年间,虽有文革、主席去世、粉碎四人帮等大事件,农业生产波动并不大。74年,人均粮食产量再次突破300kg线。78年粮食总产量达到3.05亿吨,是58年的157%,人均粮食产量达到317kg。
十三年间,粮食总产量年均增长3.51%,人均粮食产量年均增长1.28%。
客观地说,老百姓对改开前的吃饭问题是不满意的,即便是人均粮食占有量最高的78年,316.6k较56年的306.8kg,22年只增加不到10公斤,老百姓不满意,太正常了。
建国已经29年,曾经向地主交过租子、被军阀预征过田赋的老一辈逐渐离去,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三十年又是一代人。
具体分析这22年人均粮食占有量停滞不前的原因,并非粮食总量增长慢,主要是同期人口增长快,人口增加了53%,吃掉了总量增长。
1978年,中国人的预期寿命是68岁,识字率、入学率、预期寿命、受教育年限等社会发展指标在发展中国家里名列前茅。
在特定的历史阶段,粮食产量增加→营养改善→人均寿命增长→人口快速增加→人均粮食占有量停滞,这种情况好像比较普遍,平稳度过这个阶段后,人均粮食占有量才会进入比较快速提高的新阶段。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开始农村经济体制改革。1979到1982年,是公社体制到包产到户的过渡期,这四年年成不错,82年粮食总产量达到3.55亿吨,人均粮食产量达到349kg。
1979年1月11日,国家为了促进农业发展,决定把粮食征购数量降低,提高粮食征购价格20%。计划外收购价格在这个基础上再增加50%。
四年间,粮食总产量年均增长3.85%,人均粮食产量年均增长2.44%。
1982年以后,全面进入包产到户的新时期了,1996年,人均粮食产量412kg,这是第一次突破400kg的营养安全线,当然首次突破未能保持多久,就再次跌入300kg区间,2003年是1996后的最低谷,为333kg,2003至2013,粮食产量持续保持增长,2010年,人均粮食产量再次突破400k。2013年粮食总产量达到6.02亿吨,人均粮食产量达到442kg。
这三十一年里,粮食总产量年均增长1.72%,人均粮食产量年均增长0.77%。
2012年,中国人的预期寿命是74.83岁.
从1949年到2013年,全国粮食总产量由1.13亿吨增长到6.02亿吨,年均增长2.65%。
64年中,有48个年头的粮食总产量较上年有所增长,其中,增长幅度超过10%的有8年,增速最高的是1952年,当年粮食总产增长了14%。1950、1952、1962、1963、1964,都是恢复性增长,正常年景里增幅上10%的,只有1966、1970、1973年。
另外16年则是减产年,减产幅度大于5%的有6年,除了大家熟悉的那三年,还有1985、2000、2003年,这三年的减产幅度都超过了1961年,但不及1960、1959年。
影响农业生产的因素很多,粮食产量年际波动比较大。分阶段来看,除了49~52、62~65两段属于恢复期外,78~82年体制过渡期的年均增产率是最高的,其次是1966~1978年、1953~1958年、1983~2013年,59~61则是连续三年减产。
为便于比较,剔除1949~1952、1959~1961、1962~1965三个异常段,以1953~1958这六年年均增长3.17%为标本,对1966~2013这48年的增长率作六年移动几何平均,最高的是1978~1983年段和1970~1975年段,年均增长都超过5%,从1983~1988年段起,年均增长降到2%以下,96~2001段出现负增长,直到进入新世纪,2001~2005年段的年均增长才开始恢复为正。
从2004年起,中国粮食产量已经连续10年保持增长,10年年均增长3.4%,超过53~58年。
原文链接:
一个是技术的进步
美国这么良好的条件,上个世纪30年代,玉米的产量一亩地也就两三百斤
那时候美帝已经初步机械化和有化肥和良种了
而现在,我们玉米产量,新疆甚至能达到900,括号,公斤
一个是大规模土地流转
以前包产到户的时候,一个村子五百亩地,一百个人,一个人伺候五亩地
这时候技术在进步,一个人也只有这五亩地
随着土地流转到几个人手里
这些人靠着大机械,一个人伺候一百亩地都没问题
比如雷锋提到的他以前在国营农场开拖拉机
这个国营农场几千亩地,是不会用几千个人的
其实在70年代,一些条件比较好的公社,下来的知青都不下地的,都被社办企业抢光了。大部分劳动力也都分流到企业里了
一个是化工产业
朱元璋当年规定裙子要短一寸
因为裙子短一寸,节省下来的棉花,就有几十万亩耕地不用种棉花而是用来种粮食
我们现在化工产业的发达,比如我们80后的一个词“的确良”的衣服
就是化纤衣服,
可以让大量的土地不用来种棉花,而是去种粮食
当然,也要加上棉花产量和质量的增加
一个是进口
比如
2020年中国大豆进口数量为10033万吨
一般大豆亩产量是200-300公斤,我们为了方便计算,按250公斤计算
那么,4亩地,产1吨大豆
一万吨大豆,就是4万亩地
进口的1万个一万吨大豆
就是需要一万个4万亩,也就是4亿亩耕地
就算是一年两熟,也要两亿亩
而这2亿亩土地,可以不用来种大豆,而是拿来种粮食
除了大豆,还有别的很多农作物
一个是养殖
六十年代,我们的科学家解决了四大家鱼的驯养问题
加上海洋养殖
而吃肉的能量是大于吃碳水化合物的
你吃肉撑死吃一斤,碳水化合物就吃的多了
一个是油脂
80后可能有印象,小时候油水很少 ,吃的东西很多
七八个馒头、四五碗 米饭、一大盆面条
都是经常发生的
随着花生油大豆油和动物油等等的逐渐增多
吃的粮食就少了
每年近亿吨的大豆进口,绝大部分是进入到人体营养循环了,当然是以油脂、红白肉、脂肪、膳食乳制品等常见形式,这部分属于高热量的营养物,导致谷物类的需求就降下来了。
上世纪大兴水利的时候,男性劳动力一天可以干掉2斤米,还不经饿。现在2斤米可以供三口之家午餐+晚餐,这种巨大的变化就是人们常说的油水重了,对主食的需求就下降了。
一、有王瑞恩向曹哲道歉内味儿了。
二、很喜欢沈逸老师说过的一句话:“除非你享受被美国情报机构监控的快感,否则你要做的一件事情,就是使用华为的产品。❤️”——来自iPhone12 Pro Ma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