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当个老实人吧。
不同的年轻人,可以做的选择与合适的选择是不一样的。
不同的人的情况千差万别,这里就抽象两个维度排列组合吧:个人能力(只能通过最客观的高考来判断),家庭条件。
先说个人能力过得去的(以高考985为界):
个人能力没到线的:
就先掰扯到这里吧,仅供参考。
一家之言,不辨经,你反驳就是你对。
去啊。尤其要去深圳这样单城贡献国税及国企利润上万亿元的现金牛奶。
年轻人就要把人生最美好的年华、最有创造力的时段投身在拼搏奋斗中,实现对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最大化。
这样我们在老家当超市收银员的loser才能分到转移支付的涓流效应。虽然很多人说涓流效应是伪科学,分配根本没分给我。
至于你到了三十几岁四十岁既结不了婚生不了孩子又克服不了传宗接代传统文化带来的焦虑,想回家乡舍不得在大城市的沉没成本,还发现好萝卜坑都让从小不如自己的二狗们占了抹不下给二狗们当跟班的面子,这说明你心态不对。你想想你们在大城市人活一世也风光过了,比默默无闻乡下搬砖的人够本多了。
一线城市教育水平高,你现在不在一线拼搏,你儿子还要吃二茬苦再拼一遍。今后机会越来越少,你儿子吃了你的苦未必能达到你能拼搏到的位置啊!
至于一线城市学业竞争压力大,子女可能送回老家当白领民工的留守儿童既没有父母陪伴童年又没有一线城市的发小社交圈,这不是二十几岁朝气蓬勃的年轻人该考虑的问题。
年轻人该考虑的是吃亏是福,多加班多分担同事的工作,被老板赏识就能升职加薪成为蜥蜴鸥迎娶白富美成为人生赢家了啊!
为了期货儿子的期货人上人,冲啊!
当然,如果觉得自己不能在大城市立住脚,人生规划应该尽早调整为“去见见世面就回来建设家乡,与家乡共同成长,实现人生价值”。
这个世界上最难的事就是说服没受过社会毒打的年轻人:“你其实没那么特别”。
大家都年轻过,何必浪费口水。
所以还是应该去吧,不去肯定不死心,终生悒郁。
只是万一被毒打了,记得:退一步,海阔天空。
看了高赞的几个回答,我觉得中国年轻人都应该去鹤岗郊区打拼,原因有八:
一是众所周知现在分配制度很到位,大学毕业后无论是到鹤岗郊区做保安,还是到超市做收银员,抑或是学了机械开个电动车修理铺,和在大城市市区白领一样,都有美好前途。
二是鹤岗这些小地方,老师、医生、公务员岗位随便考,来了就是公务员,去了就是人上人,当然不能去大城市浪费青春了。
三是年轻人在大城市没有人脉,而去了小地方就能手眼通天,自然是到小地方去,做人上人。
四是大城市还没法和家人团聚,根本没个人生活;而在鹤岗郊区,不仅个人就业和婚姻没任何问题,还肯定可以和家人团聚,所以你可以钓鱼,可以放风筝,可以每天一起做所有开心快乐的事情,岂不美哉?
五是大城市里诱惑太多,人生在世,真正需要的不就是衣、食、住、行吗?你说鹤岗郊区哪一样不能满足你?
六是趁年轻应该到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去,挥洒青春热血,贡献自己的力量。你到大城市为资本家打拼,不觉得亏吗?
七是大城市你打拼几十年不一定能留下,而去了鹤岗郊区,只要你努力奋斗,大概率可以留下来。有这么美好又确定的现实,干嘛去追逐虚无缥缈的未来?
八是这么多知乎大V推荐的,自然是没错,我相信他们!
没有该不该,只是在于想不想。
——人生总是不断取舍。
小城市有小城市的好,更慢的生活节奏,更熟悉的人和事,五点下班,三五好友,围桌而坐,充满生活气息。
大城市也有大城市的好,通常工资更高,某些类型的工作也基本只有大城市才有市场。
小城市有父母相伴,大城市可获得更宽的眼界。
只有互联网才是非黑即白,现实生活哪有这么极端。
用自己的生活方式评判别人生活的高低,
无论是小城市瞧不上大城市的繁忙,
还是大城市瞧不上小城市的平凡。
在我看来,都是sha*。
我们有时候也可以放下那些高瞻远瞩,更多的从生活角度去想,接一接地气。
比如我愿意待在大城市的原因,就是:
小城市熟人实在太多了,而且也免不了应酬。
随着在大城市待的时间越来越长,我发现我习惯了在这个城市里待着,也仅此而已。
来做个思维实验吧,简单的推断。
前提1:深圳市40年前基本上就是乡镇和渔村,也就是说“深圳土著”在2021年的深圳总人口中占比非常低。
前提2:深圳已经发展成千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城市管理需要大量的基层公务员。
前提3:土著人口只有生活成本,外来人口需要“生活成本+置业成本”。
前提4:公务员需要的学历素质是高于社会平均水平的。
推论一:深圳无法靠少量土著人口维持公务员体系,需要吸纳大量外地人口来填充。
前提5:如果深圳的大量外来公务员无法在深圳安居乐业,会影响市政府的执行效率。
推论二:深圳公务员待遇高,超过30万/年。
前提6:通常“泛体制内”相亲被认为般配,即“公务员+公务员”,“公务员+老师”的组合。
前提7:深圳老师待遇超过30万/年。
推论三:在深圳,外地人的“公务员+教师”的组合家庭,稳定现金流超过60万/年税前,这也是深圳市政府认为能够覆盖“生活成本+置业成本”的收入。
前提8:北京上海的房价仅比深圳略低。
前提9:上海户口比深圳户口难解决,北京户口更是非常非常难解决。
推论四:在北京上海,两个外地人组成的家庭,如果想覆盖“体面的生活成本+置业成本”,需要同时解决户口和接近税前60万/年的现金流。
补充:可以啃老500万以上首付的家庭除外。
课后小问题:当年轻人连“生活成本+置业成本”都无法解决,如何做到快速积累人生资本?毕竟创业的资本,财务自由的资本,自我价值实现的资本,可比“生活成本+置业成本”高多了。